中学生国学经典选读之孟子故事征文_第1页
中学生国学经典选读之孟子故事征文_第2页
中学生国学经典选读之孟子故事征文_第3页
中学生国学经典选读之孟子故事征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生国学经典选读之孟子故事征文TOC\o"1-2"\h\u2039第一章走进《孟子》:国学经典的璀璨明珠 122323第二章《孟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剖析 15848第三章我读《孟子》:初印象与深感触 220301第四章从“民贵君轻”看孟子的民本思想 2369第五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实意义 221359第六章以“舍生取义”谈孟子的道德坚守 329543第七章对《孟子》在现代教育中价值的思考 39240第八章《孟子》经典永流传:传承与展望 3第一章走进《孟子》:国学经典的璀璨明珠《孟子》就像一颗闪耀在国学星空中的璀璨明珠。这本书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录而成的语录文集。当我们打开《孟子》,仿佛走进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哲理的世界。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诸侯纷争、社会动荡的年代。他心怀天下,奔走各国,想要推行自己的仁政思想。例如,在《梁惠王上》中,孟子见梁惠王,梁惠王问他:“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却回答:“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这短短的对话,就体现出孟子的思想核心,他不认为追逐利益能真正使国家长治久安,而是倡导仁义道德。《孟子》中的文字充满了力量,它不仅仅是简单的言论记录,更像是一座桥梁,将我们与古代的智慧连接起来,让我们能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思想风貌。第二章《孟子》的主要思想内容剖析《孟子》的思想内容丰富而深邃。其中最著名的当属“性善论”。孟子认为人性本善,就像水总是往低处流一样,人的善性也是一种本能。他说:“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在社会关系方面,孟子强调“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种关系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准则。例如,在《滕文公下》中,孟子谈到“大丈夫”的标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这一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激励着无数人坚守自己的道德操守。在政治上,孟子倡导仁政,他认为君主应该以民为本,关心百姓的疾苦。这些思想内容贯穿于《孟子》全书,相互关联,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第三章我读《孟子》:初印象与深感触我最初读《孟子》的时候,感觉它就像是一位严肃的长者在讲述古老的道理。那些文言文的表述,乍一看有些晦涩难懂,但阅读的深入,却发觉其中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刚开始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时候,只是简单地理解为正义的一方会得到更多的帮助,不正义的一方则相反。但后来,当我在生活中看到一些现象,比如一个团结友爱的班级,同学们互相帮助,大家都积极向上,这就是“得道多助”的体现;而那些充满矛盾、不和谐的团体,往往就诸事不顺,就像“失道寡助”。再深入阅读,我被孟子的使命感所打动。他为了宣扬自己的思想,不顾路途艰辛,四处奔走。这让我明白,一个人如果有信念,就应该努力去践行,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第四章从“民贵君轻”看孟子的民本思想孟子的“民贵君轻”思想在当时是非常超前的。他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一思想的提出,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君主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古代社会,君主被视为天子,拥有绝对的权力。然而孟子却认为,民众才是最重要的。比如在齐国,齐宣王向孟子请教如何治理国家。孟子就告诉他,要重视百姓的生活,关注民生。如果君主能够以民为本,减轻百姓的赋税,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国家自然就会繁荣昌盛。相反,如果君主只关心自己的权力和享受,不顾百姓死活,那这个国家就会陷入危机。历史上也有很多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像唐太宗李世民,他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重视百姓的利益,所以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第五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实意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大家都耳熟能详。孟子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现实生活中,这一思想有着深刻的意义。就拿学习来说,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往往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可能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困难,比如数学题不会做,英语单词背不下来等。但是他们没有被这些困难打倒,而是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这就是“生于忧患”。而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优越,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整天只想着玩乐,最后成绩一落千丈,这就是“死于安乐”。在企业经营方面也是如此,那些不断创新、勇于面对市场竞争挑战的企业,往往能够发展壮大;而那些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企业,最终会被市场淘汰。第六章以“舍生取义”谈孟子的道德坚守孟子的“舍生取义”思想体现了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他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在历史上,有很多仁人志士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这一思想。比如文天祥,在南宋灭亡之际,他兵败被俘。元朝统治者多次劝降,给他高官厚禄,但他坚决不从。他在《过零丁洋》中写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他宁死也不愿意背叛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这种行为就是“舍生取义”。在现代社会,虽然我们很少面临生死抉择,但也会遇到一些道德困境。比如在考试中,是选择作弊获取好成绩,还是坚守诚信原则?“舍生取义”的思想就提醒我们,要坚守道德底线,即使面临诱惑,也要做出正确的选择。第七章对《孟子》在现代教育中价值的思考《孟子》在现代教育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价值。它的文字优美,富有哲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例如,书中的很多语句,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传达出一种博爱的思想。《孟子》中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可以激励学生在面对各种诱惑和压力时,坚守自己的原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孟子》中的故事和思想,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例如,讲述孟子与梁惠王的对话,让学生讨论如何看待“利”与“义”的关系。《孟子》还可以拓展学生的历史文化视野,让他们了解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发展脉络。第八章《孟子》经典永流传:传承与展望《孟子》作为国学经典,已经流传了两千多年,并且还将继续传承下去。在家庭中,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孟子》中的故事,像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孩子明白良好的环境对成长的重要性。在学校里,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开展与《孟子》相关的文化活动,如诵读比赛、知识竞赛等。时代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