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清单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8/0F/wKhkGWeik4yAE_hYAAHy9APKwqw272.jpg)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清单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8/0F/wKhkGWeik4yAE_hYAAHy9APKwqw2722.jpg)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清单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8/0F/wKhkGWeik4yAE_hYAAHy9APKwqw2723.jpg)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清单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8/0F/wKhkGWeik4yAE_hYAAHy9APKwqw2724.jpg)
![2025年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六单元知识清单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8/0F/wKhkGWeik4yAE_hYAAHy9APKwqw27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课鲁迅《祝福》一、知识积累1、“祝福”“祝福”是旧时浙江绍兴一带曾经流行过的一种习俗。每年旧历年底,地主和有钱人家举行年终大典,杀鸡、宰鹅、买猪肉,并将三牲煮熟作为“福礼”,恭请天神和祖宗享用,感谢他们保佑当年“平安”,并祈求来年“幸福”。2、背景《祝福》叙述的是辛亥革命后中国农村的黑暗现实。农民问题是鲁迅这一时期一直探索的问题。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中国的帝制政权,但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被彻底摧毁,封建的思想观念和礼教仍顽固地束缚着广大农民,尤其是妇女,她们更是承受着难以想象的肉体、精神的双重重压。五四运动提出了“民主、科学”“打倒封建礼教的”的口号,妇女解放问题也成了这个时期鲁迅探索的主题。《祝福》作于1924年。祥林嫂死于1924年。二、课文内容
1、文章脉络1-33祥林嫂凄然死去(结局)34-53祥林嫂初到鲁镇(开端)54-65祥林嫂被迫改嫁(发展)66-111祥林嫂再到鲁镇(高潮)倒叙:将事件结局或事件中最突出的片段提到文章开头来叙述,再按事件的发展顺序进行叙述(某个部分提前,其余仍是顺叙)。结构上:把悲惨的结局放开头,巧妙地设置悬念,使读者急于探求事情原委,有一定的吸引力;内容上:把祝福的景象和祥林嫂的死连在一起,营造浓厚的悲剧氛围,形成强烈的对比。2、“我”的作用①线索作用。以“我”之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串连全文。②叙述者:有限叙述视角,主要以“我”的视角展开叙述,更真实亲切,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抒情。③亲历者和旁观者: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性、客观性④参与者:一般是作为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⑤体验者:代替作者议论、抒情,表达主旨和情感倾向,拓展主题意蕴空间。3、人物形象①鲁镇闲人麻木不仁、冷漠愚昧的看客②柳妈柳妈是一个旧社会的受害者,是个吃斋念佛的善女人,她受封建迷信和封建礼教思想毒害很深,相信地狱、报应之类的封建迷信思想和“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信条。③夫家大伯麻木冷酷、残忍自私——封建家长制的帮凶④婆婆精明能干、自私贪婪——封建家长制的代表。⑤卫老婆子卫老婆子是一位利欲熏心、毫无人情味、虚伪狡黠的市侩形象。⑥鲁四老爷封建、迂腐、保守、顽固,虚伪、冷酷无情、伪善。以读书人自居,尊崇理学和孔孟之道,实则假斯文:道貌岸然,虚伪迂腐,坚决维护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⑦祥林嫂安分,善良,温顺、勤劳善良、安分守己、吃苦耐劳、质朴、顽强,生活要求低。4、主旨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她勤劳善良、安分守己、吃苦耐劳、质朴、顽强,生活要求低;但在封建礼教和封建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旧社会里,她曾不断地挣扎与反抗,不但不能争得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被践踏、遭迫害、被愚弄、受鄙视,最终为旧社会吞噬。最后还是被社会压垮了,在“祝福”中走向死亡。祥林嫂的悲剧深刻揭示了旧社会封建礼教对劳动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第13课施耐庵《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知识积累1、背景北宋末年,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正如书中所写的:“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水浒》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军的诞生、发展、失败的全部历程,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现实以及起义最终演变为悲剧的历史原因,揭露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黑暗统治,歌颂了农民阶级的革命斗争,塑造了一个个为人民所喜爱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英雄人物。2、解题“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七十一回本第九回。本文是清初金圣叹的删节本。①林教头:即林冲,原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教头。②“风雪”:是指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③“山神庙”:是指故事发生的地点。3、《水浒传》中大量使用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手法——“草蛇灰线法”。“草蛇灰线”是中国古典小说一种独特的结构技巧。这种结构技巧是反复使用同一词语,或者多次交代某一特定事物或特定人物,可以形成一条若有若无的线索,贯穿于情节之中。这条线索,犹如蛇行草中时隐时现,犹如缝衣之线,从炉灰中拖了一下,留下的痕迹若有若无,似断非断,似连非连,在情节中前后起伏照应,看似不显眼实则极其严密。这些伏笔埋得很深却收尾相应,因此称作“伏脉千里”。二、课文内容1、梳理故事情节,理清大致脉络按照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步骤,概括格式:人物+事件序幕(1):林冲沧州遇旧知开端(2-5):林冲市场买刀寻仇发展(6-9):林冲接管草料场高潮结局(10-12):林冲杀敌山神庙明线: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性格转变。暗线:反动统治者实施陷害林冲的诡计。2、林冲人物形象忍辱求安、委曲求全、安分守己、善良厚道、软弱、不思反抗、随遇而安、细心谨慎、随遇而安、英勇果敢、愤而抗争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①软弱忍辱、不思反抗——②知晓阴谋、激起怒火——③随遇而安、委曲求全——④英勇果敢、奋起反抗。3、刻画人物技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概括人物形象的常见方法①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等细节描写概括人物形象(正面描写);②通过其他人的评价或者作者的评价(侧面描写)概括人物形象;③运用修辞手法(欲扬先抑、夸张等)展现人物形象;④从情节发展变化中概括人物形象;⑤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侧面描写)。4、风雪:课文是怎样描写大风雪的?从两方面描写:正面、侧面描写(1)直接描写风雪:“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初到草料场,风雪初起)(雪大,阴谋起,前途未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市井沽酒,雪势正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回草料场,雪势之大)(局势紧张,暗含阴谋来临,渲染浓重气氛)(2)用侧面描写衬托风雪“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写的是草屋,给人的印象却是风很猛,雪很大。(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林冲在草屋内)“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到山神庙里)(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风雪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情节4、主旨本文通过林冲由逆来顺受到杀人上梁山的故事,反映了封建社会黑暗、腐败的政治现实,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狠毒凶残,说明人民只有反抗才有生路,表达了“官逼民反”的主题。第13课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一、知识积累1、契诃夫是十九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以卓越的讽刺幽默才华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增添了两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变色龙和套中人。
2、背景小说发表于1898年。19世纪末期,俄国正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前夜,工人运动逐渐展开,马克思主义已在全国传播,工人阶级的政党正在形成,一场革命风暴即将到来。沙皇政府面临着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形势,极力加强反动统治,疯狂镇压人民,这种专制统治剥夺控制了人们的自由,全国密探遍布,告密者横行,一切反动势力纠合起来,在全国造成了阴沉郁闷的气氛。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也极力维护沙皇的反动统治。他们死守着旧有的阵地,仇视和反对一切新鲜事物。这种人不但出现在官场,而且也出现在知识界。别里科夫就是这种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3、解题“装在套子里的人”是指生活和思想上都有某种条条框框、不敢越雷池一步的人,小说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是沙皇专制主义的产物。现在,别里科夫已成为顽固守旧、害怕变革、阻碍社会发展的人的代名词。二、课文内容1、情节第一部分(1-5):介绍别里科夫的外表、生活习性和思想性格第二部分(6-37):别里科夫与华连卡恋爱以及最后失败(别里科夫的婚事)第三部分(38-40):埋葬别里科夫,但生活中还有许多“别里科夫”(科夫的死及其影响)2、人物提示:有形的套子(生活习惯)无形的套子(思想观念)别里科夫:胆小孤僻、封建保守、与世隔绝、脆弱多疑、保守迂腐、因循守旧、现实的逃避者、胆小多疑、现有秩序的维护者、深受奴性思想桎梏的可怜虫因循守旧保守反动别里科夫为什么要把自己装在套子里?别里科夫整天战战兢兢、六神无主,害怕生活中的新事物,害怕社会变革,害怕动摇了旧秩序,害怕改变现状。作者塑造这一形象有何意义?别里科夫是沙皇政府的忠实卫道者,作品通过塑造这一形象,反映了十九世纪末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揭示了沙皇专制制度禁锢人的思想,摧残人的精神这一反动本质。也说明一切维护旧思想、旧制度的反动人物,是注定要灭亡的。这也是作品的主题。【手法】契诃夫擅长以辛辣讽刺的笔法来针砭社会现实,既让人捧腹,也让人震撼。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形成幽默讽刺性?定义:讽刺是一种文学手法,用于暴露对象的缺点和可笑之处,常采用夸张或反讽等方式,收获幽默的效果。用讥刺和嘲讽笔法描写人或事物,用夸张的手法加以暴露,以达到贬低的效果。1.漫画式人物勾勒。作者用创作漫画的手法,抓住人物外貌特征简笔勾勒,让人物变形,性格扭曲,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典型。2.夸张式的语言。①高频率出现的言论。他的口头禅就是“千万不要出什么乱子”。当局在城里开设戏剧俱乐部,开放阅览室、茶馆,他却担心怕出乱子。同事参加教堂祈祷迟了,听到教室传出吵闹声,他都要说千万不要闹出什么乱子。②夸大人物的畸形心态和荒谬的生活逻辑。睡觉蒙被闭门,厨房传来细微声响,他在被子里也胆战心惊,担心小偷进屋,通宵做恶梦;别里科夫竟然将教师骑自行车与学生用脑袋走路联系起来。③夸大人物对社会的影响。因为他的存在,全城人战战兢兢过了十几年的日子,作者连用六个“不敢”写了民众畏惧他的程度,他的守旧意识给民众生活带来极大的阴影。3.鲜明的对比。①荒谬的思想与一本正经的姿态进行对比。柯瓦连科姐弟骑车上学,别里科夫却大惊小怪,非常惶惑。他的思想是荒谬的,面对正常生活行为,他却一本正经地指责,是莫大的讽刺。②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对比。别里科夫即将结婚,但一张漫画让他惶恐不安,他找科瓦连科表白自己跟恋爱无关,声称自己是“正人君子”;别里科夫辖制着全城,人们都战战兢兢,反过来他自己又是战战兢兢不能入睡。另外,还有人物之间的对比,如柯瓦连卡与别里科夫的比较,是守旧思想和新思想的对比,虚伪阴险和光明磊落的对比。【链接高考】(2018年全国2卷《有声电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分)①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知之”,或“一部伦理从何处说起”,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②如出门时二姥姥找眼镜、三舅妈找纽子、四狗子洗脸,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③如“既来之则安之,打了票”,或“忽前忽后,忽左忽右,离而复散,分而复合,主张不一,而又愿坐在一块儿”,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④如“直落得二姐口干舌燥,二姥姥连喘带嗽,四狗子咆哮如雷,看座的满头是汗”,使用了排比手法描写人物窘态,带有打油诗的诙谐意味;⑤如二姐等人打架似的推让座位,“把前后左右的观众都感化得直喊叫老天爷”,把抱怨说成“感化”,反话正说,既讽刺又幽默;⑥如二姐喊叫卖糖的,声音之大令人“以为是卖糖的杀了人”,这种夸张令人忍俊不禁。【小结】如何展现文章的幽默讽刺?(1)漫画法。借用漫画手法,用简笔描写人物肖像,以形传神,表现人物个性。《装在套子里的人》采用漫画式的笔法。(2)夸张法。如:别里科夫:①高频率出现的言论。②夸大人物的畸形心态和荒谬的生活逻辑。③夸大人物对社会的影响。(3)对比法。①荒谬的思想与一本正经的姿态进行对比。②人物自相矛盾的言行对比。③人物对比、新旧思想对比(4)反语法。“反话正说”,用肯定赞美的语言描述明显的丑恶、虚假的现象,表达作者的鄙视与挖苦。如:“善女人”柳妈却告诉祥林嫂会被阎王锯成两半,何其残忍。(5)比喻法(托物法)/排比。比喻法把讽刺对象比喻为某物,以突出某方面的特点,使讽刺对象具体化、形象化。如:物价像吹断了线的风筝,又像得道成仙,平地飞升。公用事业的工人一再罢工,电车和汽车只恨不能像戏院子和旅馆挂牌客满。……贫民区逐渐蔓延,像市容上生的一块癣。(6)戏剧性(欧亨利式),于小说结处使情节“陡转”,收到出人意料的嘲讽效果。(7)借用并改换了经典语句,以造成幽默效果;(8)将书面语与口语混搭,庄谐并出;(9)同一行为模式重复多次,产生喜剧效果。第14课蒲松龄《促织》一、知识积累1、解题促织,织,俗名蟋蟀、蛐蛐,性好斗,后腿粗壮,善于跳跃。唐宋以来,从宫中到民间,斗蟋蟀的游戏靡然成风。古谚云:促织鸣,懒妇惊此外,在古代诗歌中,促织是一种较悲凉的意象,有节令变化、思远和乡愁的意思。以“促织”为题,点明写作对象,表明文章内容是围绕“促织”展开的。2、背景清初统治者注意整顿吏治,但不能彻底扫除贪官污吏,更不能消灭阶级矛盾与阶级斗争。蒲松龄写作的《聊斋志异》,从侧面反映了清初统治者对人民的镇压与剥削。他用大量篇幅描写了封建官吏横行无忌,豪绅恶霸鱼肉乡里,底层人民大众哀告无门的社会面貌,从而揭示了封建社会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在《促织》一文中有所体现。由于清代大兴文学狱,故作者只能借用讲前朝故事的手法,显得隐晦曲折。尽管如此,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在封建社会仍具有普遍意义。二、课文内容1、梳理情节第1段:岁征促织,官吏贪虐;(征虫)——起因第2段:成名充役,无虫杖责;(觅虫)——开端第3段:妻子求神,占卜得画;(卜虫)——发展第4段:成名得虫,爱护备至;(得虫)——发展第5段:儿子毙虫,恐惧哭泣;(失虫)——高潮第6段:儿子投井,复得一虫;(化虫)——高潮第7段:小虫神勇,力战雄鸡;(斗虫)——高潮第8段:魂化促织,成名富贵。(献虫)——结局第9段:作者评促织。(议虫)——作者的评语2、主题①深刻揭示了为政者之贪婪、凶残、自私,批判了封建官僚制度的腐朽、横征暴敛的罪恶;②表现了老百姓为生计奔波的劳苦、辛酸和艰难;③寄托了作者对受尽欺凌和迫害的下层群众的深切同情。3、写作特色(1)情节曲折,结构谨严细密。本文以促织为线索,叙事清晰。故事紧紧围绕促织来组织材料,安排情节。征虫-觅虫-求虫-得虫-失虫-化虫-斗虫-献虫。下笔伊始就点出皇帝玩蟋蟀,下令全国进贡。接着展开成名一家人的辛酸故事。为了进贡蟋蟀,成名赔尽家产,受尽扑责;为了捉到蟋蟀,成妻只好去求神问卜,成名不得不忍着伤痛,四处搜寻;捉到之后,精心喂养,等待交差,却被好奇心重的儿子弄死;于是引出成妻面色灰死,大骂儿子,儿子畏惧投井,成名闻讯怒索,得儿尸于井等一连串情节。故事的每一步发展转折,始终不离促织。环环相扣,首尾呼应。(2)用浪漫主义手法,揭露社会现实。如梁祝化蝶,刘兰芝、焦仲卿化为鸳鸯。小说中“求神问卜”和“魂化促织”的情节,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将人间悲剧幻化成喜剧的形式,蕴含着更为深沉的悲情,再现了封建君主“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的罪恶。(3)描写细致入微,成功运用心理描写,人物形象栩栩如生。①神态描写。如在写成名捕捉蟋蟀时,作者根据具体情况作了有区别性的描述,情节细腻,心理真切。又如第5段中的“儿惧,啼告母。母闻之,面色灰死,大惊曰:‘业根,死期至矣!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儿涕而去”,这段描写把成子的“恐惧”和成妻的“惊”“怒”渲染得非常到位。②心理描写。始终伴随着促织的得失,或喜或悲,以悲为主;或怒或惊,怒惊相间;合情合理,细致入微。其中以成名儿死虫亡和勉强斗虫这两段描写最为出色,悲喜惊怒,有声有色。这在普遍不太重视心理描写的中国古代小说中是不可多得的。(4)语言精练,生动形象。《聊斋志异》一书的语言大都来自民间,又经艺术加工,自然十分精练、生动。用词精练主要表现在对动词的运用十分精当。如第3段中的“成妻纳钱案上,焚拜如前人。食顷,帘动,片纸抛落。拾视之,非字而画”,短短二十余字,就清楚地记叙了成妻问卜的全过程。第14课卡夫卡《变形记》一、知识积累1、卡夫卡(1883年-1924),奥地利小说家,现代派文学的鼻祖,现代派文学的主要奠基人之一。被誉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杰出人物”“传奇英雄和圣教徒式的人物”。开创了现代主义之一的象征手法,相当数量的短篇本质上是智慧寓言,代表作:长篇《美国》《审判》《城堡》,短篇《变形记》《判决》《司炉工》《在流放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等。作品大都是死后由挚友马克斯·布洛德编辑出版的。卡夫卡被认为是现代派文学的鼻祖,是表现主义文学的先驱,其作品主题曲折晦涩,情节支离破碎,思路不连贯,跳跃性很大,语言的象征意义很强,这给阅读和理解他的作品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卡夫卡的作品难读,连母语是德语的读者也觉得读懂这些作品不是件容易的事。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在为人类的未来担忧。2、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使歌舞升平的欧洲大陆变成杀声震天的战场。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萧条,社会动荡,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黑暗的现实,痛苦的生活,使得人们对资本主义社会失去信心,一方面寻求出路,锐意改革,另一方面又陷于孤独、颓废、绝望。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些思想敏锐的艺术家认为世界是混乱的、荒诞的,便纷纷著书立说,批判资本主义的人际关系,批判摧残人性的社会制度。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特别是他在保险公司工作时,接触了许多因劳动致残而一贫如洗的工人,这使他认识到“富人的奢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2026年中国黑虎掌菌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规划研究报告
- 中国清洁湿纸巾市场发展现状调研及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
- 2025年中国饮水处理设备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中药材种植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专业经典案例)
- 2025年中国杜蘅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橡胶耐酸碱手套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5-2030年中国运输蛋白抗体项目投资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边坡绿化施工服务合同
- 2025年度航空航天零部件采购长期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照明工程结算与支付合同范本
-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2024版上册期末测评(提优卷一)(含答案)
- 浙江省杭州市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码头安全生产知识培训
- 初中数学解《一元二次方程》100题含答案解析
- 种植二期手种植义齿II期手术护理配合流程
- 安全隐患举报奖励制度
- 牛津书虫系列1-6级 双语 4B-03.金银岛中英对照
- 沥青拌合站安装专项施工方案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南山区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2024-2030年中国免疫细胞存储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竞争形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