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湖北省随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密★启用前随州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与运用(20分)1.(1分)如图是小雨展示的“典”的甲骨字形,上面是用绳索串联的竹简,下面是一双手,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典”的本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小雯整理了关于“典”字的资料卡片,请你在(1)(2)(3)处分别填写一个含“典”字的词语。“典”的引申义含“典”字的词语郑重举行的仪式(1)经久不衰的传世之作(2)诗文里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3)3.(3分)中国历代文人,往往都有为自己的居所取名的雅趣,如王维的“竹里馆”,刘禹锡的“陋室”,蒲松龄的“聊斋”,请你从中任选一个书斋名说说它妙在何处?4.(2分)学习了《岳阳楼记》后,小雨搜集了一副有关岳阳楼的楹联,其中上下联有缺失。请你在下列选项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其补充完整。上联: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1)下联:吞得尽(2),方许对古人言诗上联(1)处供选择的词语:A.吹笛B.把酒C.远眺我选_________(填序号)下联(2)处供选择的词语:A.波涛万顷B.眼中美景C.胸中云梦我选_________(填序号)5.(8分)阅读经典,让我们见天地、见众生,也见自我。请根据语境将古诗文补充完整。阅经典,见天地①次北固山下,王湾诵:__________________,江春入旧年。②见天地之广阔,陈子昂歌: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③绘秋之美景,刘禹锡唱: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阅经典,见众生④见乡情之淳朴,陆游吟:__________________,衣冠简朴古风存。⑤夜泊于秦淮,杜牧叹:商女不知亡国恨,__________________。⑥船游富春江,吴均感慨: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阅经典,见自我⑦送别杜少府,王勃歌: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_。⑧初到黄州,苏轼慨然叹曰:____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6.(3分)小雨梳理了语文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列举了其中三类,请将每类中有错的改正。(1)容易读错的字:A.殷(yān)红B.创(chuàng)伤(2)容易写错的词:A.宁缺毋烂B.立竿见影(3)容易说错的话:A.语文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多读多写,日积月界,才能真正学好语文。B.欧阳修在散文、诗歌和文学创作方面有很高的成就,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二、阅读与鉴赏(45分)(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唐·李白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萝衣①,白云堪卧君早归。注释:①女萝衣:指的是屈原《九歌·山鬼》中的山中女神。7.(2分)面对诗中的情境,李白可能会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哪两句来表达自己的感受?8.(2分)请从修辞、句式、字数等角度中任选一个方面,分析本诗的“歌行体”特点。(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始得西山宴游记唐·柳宗元自余为僇人①,居是州,恒惴栗②。其隟③也,则施施而行④,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⑤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⑥。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⑦,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⑧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⑨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⑩洼然⑪,若垤⑫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⑬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注释】:①僇(lù)人:同戮人,受过刑辱的人,罪人。作者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故自称僇人。②惴栗:恐惧不安。③隟(xì):指空闲时间。④施施而行:慢慢地行走。⑤披:用手分开。⑥趣:同趋,往、赴。⑦茷:草叶茂盛。⑧箕踞:像簸箕一样地蹲坐着。⑨衽席:坐垫、席子。⑩呀然:高山深邃的样子。①洼然:深谷低洼的样子。②垤(dié):蚁封,即蚂蚁洞边的小土堆。③培塿(lǒu):小土堆。9.(4分)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文言词语方法提示解释(1)日与其徒上高山词类活用(名词作状语)(2)缘染溪迁移所学(缘溪行)(3)心凝形释联系成语(手不释卷)(4)为之文以志语境推断(联系上下句)10.(2分)请用标点为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标三处。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11.(3分)请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12.(2分)文题“始得”颇有惊喜之意。请从文中任选一句能点出“始得”之意的语句。13.(3分)知人论世是理解古诗文的重要方法。结合本文第1段来看,《小石潭记》中作者从“心乐之”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可能原因有哪些?(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7题。“新中式”设计,“新”在何处雍文昴①近年来,在家居、服饰、美妆以及影视、动漫、游戏的视觉呈现等领域,“新中式”设计逐渐引领审美风尚。它在备受年轻群体青睐的同时,也日益成为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新中式”设计“新”在何处?②__________________。无论是“非遗热”“汉服热”,还是中式山水风光引发的文旅热等,都离不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旺盛文化需求,以及在此基础上人们对中华美学精神丰盈内涵的再认识。中华美学精神历来有着多重面向,在中国传统绘画、书法等文艺门类中,也都产生过多元的审美范畴,既讲求“错采镂金”,又追求“芙蓉出水”;既有现实主义的沉郁顿挫,A;B,亦在江湖之远……这其中所体现的正是中华美学精神的特质——多元一体且浑然天成。③__________________。“新中式”设计的出现,是中华美学追求现代表达、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必然结果。如今,现代设计以及由现代设计发展而来的极简主义等艺术与设计理念,正持续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大到城市规划、桥梁建筑,小到家居陈设、服装饰品,无不渗透着现代设计思维。然而,在经过近百年发展后,现代设计正面临创新瓶颈。随着国风国潮的兴起,把中华美学精神和现代设计追求结合起来,成为许多设计师的自觉选择。一方面,中华美学精神中的雅、静、简等审美特质,与现代设计理念存在深度关联。“新中式”设计找准这一切入点,以现代设计手法转化传统中式风格,删繁就简,化简为繁,形成繁与简之间新的动态平衡,使“新中式”设计更加贴合现代生活需求。另一方面,“新中式”设计以中华美学精神的丰富内涵为现代设计注入新的审美趣味,为人们提供一种自然、和谐、简约的生活方式,使其在忙碌之余能够享受生活的诗意与美好。④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与人们的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看似寻常的衣食住行在潜移默化之间也可实现文化理念的传达。当下,“新中式”设计在形式和理念上与现代设计存在许多相合之处,因而更易引发受众共鸣,从而实现更广范围的文化传播与价值引领。越来越多设计师开始挖掘“新中式”背后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通过日用之物,通过非遗的活态传承,通过影视、动漫以及游戏中的视觉呈现,带领人们开启一场心灵深处的寻根之旅。同时,一些设计师将“新中式”设计的丰富内涵“转译”并传播至世界,帮助更多外国友人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让和平与包容的种子在“地球村”各处生根发芽。⑤今天,“新中式”设计正因其所能提供的独特审美体验与深厚文化内涵,带动新一轮创意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以“斯中式”设计续写诗意美学,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中国品牌的世界影响力,有助于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更广泛传播。14.(2分)请将下面三个句子还原到对应段落开头的横线处。A.“断中式”设计之“新”,是中华文明与现代设计交流互鉴、不断自我丰富与变革之“新”。B.“新中式”设计之“新”,更是以设计传递理念、以中华美学精神贡献世界的文化自信之“新”。C.“新中式”设计之“新”,是在经济腾飞、社会进步基础上的开放与包容之“新”,更是对中华美学精神体认之“新”。15.(2分)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新中式”设计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经济腾飞、社会进步的现实基础。B.中华美学追求现代表达、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于是“新中式”设计应运而生。C.设计师将“新中式”设计的丰富内涵直接传播至世界,使外国友人感受到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D.“新中式”设计不仅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带动了新一轮创意产业经济的持续增长。16.(2分)请将文段②中AB两处补充完整,使语意连贯,文气通畅。17.(2分)根据你对文段③的理解,从生活中任举一例,说说其体现了怎样的中华美学精神。(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1题。老槐蒲楠①奶奶对我说,去摘些老槐树的花来,中午当菜吃。我得令,挎着竹篮向外跑。②奶奶说的老槐,立于野外一高地,槐花一串串在村子内外招摇。村里人讲究,树不是乱栽的,自生自长也不行。杏和柿要聚了栽,结合就是“兴事”,多好,还有“前不栽桑,后不栽柳,院里不栽鬼拍手”的规矩。桑谐音“丧”,柳阴柔,阴气重,鬼拍手指的是柏树,是栽在墓地的树。④年爷是村里的“老古董”,长须灰白,戴副用纱带固定的眼镜,纱带黝黑,是脑油染黑的。年爷天天在村子里转,绕着草木转,转来转去,草木们就有了各自的地方,不逾矩。年爷手中握把锹,是工具,也是拐杖,桑、柏、柳长错了地方,年爷就用工具改正。改正就是换个地方,但他不伤树,他说,树都有生命。⑤年爷在村子里栽过许多杏和柿,几乎家家户户都收到过年爷送的“兴事”。村里平安,兴事不断,年爷灰白的胡须就抖动起来。他不管槐树,在哪儿生就在哪儿长,挡着路没事,绕过就是了。槐字不是有半个鬼吗?鬼分好坏,槐的鬼是好鬼,年爷说的。⑥村子里称得上盛大花事的有两场,一是槐花白,一是油菜黄。一白一黄,铺天盖地。花事的盛大没多少人关注,开了就开了,但年爷高兴,尤其是槐花开时。我常看到年爷躺在老槐下,他在听老槐树说话,槐花盛开,花语“沙沙”。老槐的躯干朽出了人能躺进去的洞,而洞中又长出了钵口粗的小槐,老槐开花它开花,如是和老槐一体。村里的槐都是老槐的子孙,年爷说自己也是老槐的子孙,还说看自己的皮肤越来越像槐树皮,伸出的手指也如槐的枝条一般。⑦老槐救过年爷的命。青年的年爷,打过小鬼子,和小鬼子拼刺刀,年爷一身劲,挑了几个鬼子,但还是中刀受伤。他躲进了老槐的树洞里,躲过了追踪他的小鬼子,留下了年爷继续杀小鬼子。年爷成为英雄,老槐立了功。撑走了鬼子,年爷回到了村庄,残着一条腿在村里行走。⑧老槐的花开得好,锲入老槐身子里的小槐开得也好,一串串透出白亮的香气。花穗低垂着,我不需攀登就能拽下白的花、青的苞。奶奶告诉我,槐花半青半白的苞子最好吃,我依奶奶的讲法,专采半白的苞子。⑨我挎着装满老槐半白的花苞回家,奶奶看了一眼又一眼。奶奶突然颤着嗓音发问:年爷的坟头可落满槐花了?我愣住了,年爷年前去世了,坟就在老槐旁,我一心想着槐花,竟忘了去拜一拜年爷。奶奶看出了我的窘态,喃喃地说:怎么会落不满呢,采蜜的蜂子一天要蹬落多少朵花。⑩我拔腿向外跑去,老槐花白白的花瓣落在地上铺出一条路,亮亮堂堂的。⑪老槐若人。⑫年爷是我的爷爷,是打鬼子失了一条腿的,亲亲的爷爷。18.(2分)文章叙述了“年爷”与“老槐”相关的哪几件事?19.(3分)文章第⑦段采用了怎样的叙事顺序,有何作用?20.(2分)请你谈谈对文章第⑩段加点词“亮亮堂堂”理解。21.(3分)有同学认为文章结尾语义重复,有些啰嗦,你认可这一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五)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2-24题。《红星照耀中国》选段①李大钊为我安排了图书馆助理馆员的工作,我职位低,大家都不愿同我来往。我的一项任务是登记来图书馆看报纸的读者姓名,但他们大多没把我当成一个活生生的人。在那些来图书馆阅读的人中,我认出了一些新文化运动著名领袖,像傅斯年、罗家伦等,这些人我都非常感兴趣。我试图与他们谈谈政治和文化问题,但他们都很忙,没空听一个图书馆助理馆员讲南方土话。②不过我没有气馁。我加入了哲学会和新闻学会,目的是在北大旁听课程。我在新闻学会遇到了一些同学,例如陈公博,他现在是南京方面的高官;再如谭平山,他后来加入了共产党,再后来又成了所谓‘第三党’党员;还有邵飘萍。特别是邵飘萍,对我有很大帮助。他在新闻学会当讲师,是一位自由主义者,怀揣炽热的理想,并且有着优秀的品质。他于1926年被张作霖杀害。③我对政治的兴趣越来越浓,思想越来越进步。我和你讲过这种情况的背景。但我当时的思想仍然是混乱的。正如我们常说的那样,我正在寻找一条出路。④我自己在北京的生活条件很糟糕。不过,另一方面,古都之美对我来说也不失为一种生动鲜活的补偿。我住在一个叫“三眼并”的地方,与另外七个人合住在一个小房间里。当所有人都躺在坑上时,几乎挤得透不过气来。想翻身的时候,还得和两边的人提前打好招呼。不过,在公园和故宫广场,我见到了北国的早春。当北海仍结着厚厚的冰时,我见到了盛开的白梅,见到了北海边的杨柳,柳枝上挂着冰凌。这让我想起唐代诗人岑参笔下的画面,他曾这样描写北海冬日玉珠挂树的景象:“千树万树梨花开”。北平数不尽的树木不由令我惊奇和赞叹。(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第四篇)《简•爱》选段①这时候起,我就开始重新努力,决心排除一切国难,闯出一条路来。我勤奋苦干,而成功也相应地随之而来。通过实践使我原本不太强的记忆力有了改善,多做练习也使我的头脑变得大为敏锐。只过了几个星期,我就升了一班,不到两个月,我就获准开始学习法文和绘画了。我学了动词Etre。的前两种时态,在同一天里还画了我的第一张茅屋图(顺便说一下,那茅屋的墙壁斜得超过了比萨斜塔)。那天晚上上床的时候,我竟然忘了在想象中为自己置备一桌有热乎乎的烤土豆或者白面包加鲜牛奶的巴米赛德式晚宴,而往常我总是用这来慰藉腹中难受的饥渴感的。这一晚,想象中出现的却是一幅幅完美的图画,我在黑暗中饱览了这些全是我亲手绘出的图画,其中有自由流畅地勾勒出来的房舍和树木,情趣盎然的山岩和废墟,克伊普式的高群,还有蝴蝶儿在含苞欲放的玫瑰花上翩翩飞舞,鸟儿啄食熟透的樱桃,藏着珍珠般鸟蛋的鹪鹩窠,周围盘绕着常春藤的嫩枝等今人赏心悦目的图画。我心里还在掂量,我是不是能把比埃洛夫人那天给我看过的那本薄薄的法国故事书流畅地翻译出来。可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我就进入了甜蜜的梦乡。②现在,要我拿洛伍德和它的一切匮乏贫困,去换取盖茨海德府及其每天的奢华享受,我是绝不会愿意的。(节选自《简·爱》第八章)22.(2分)选文中毛泽东说:“我正在寻找一条出路。”简爱也说:“决心排除一切困难,闯出一条路来。”结合你对选文和整本书的理解,你认为两人口中的“路”,意义相同吗?为什么?23.(3分)结合选文内容谈一谈毛泽东和简·爱走在自己的“路”上时,都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克服困难的方式有哪些相似之处?24.(4分)鲁迅先生说:“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对毛泽东和简爱来说,谁是他们的“同路人”呢?请说明理由。三、表达与交流(55分)25.(5分)如图是丰子恺的一幅教育主题漫画《剪冬青》,请你根据提示,在下列任务中任选一项完成。任务一:这幅图引发了你哪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请结合图片内容与家庭生活经历,对你的父母说说心里话。(80字左右)任务二:请用一首小诗,表达你读图的感受。(不少于4行,诗行之间用“/”标示。)26.(50分)从下列三项任务中选择一项写一篇作文。任务一:得遇志同道合的知己,能一路同行,是人生之幸;但也总有一段路我们要独自走过。人生中某一次“众行”或“独行”的经历带给你怎样的感受呢?请将“众行让我_________”或“独行让我_________”补充完整,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任务二:“独行快,众行远”,意思是说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很远。“独行”与“众行”能让我们有不同的收获。请以“独行与众行”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性文章。任务三:人可以在一瞬间走到过去或未来的某一时刻吗?人可以走到目前人类尚不能涉足的某个地方吗?与毛泽东或简•爱等某个不可能谋面的人同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请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随州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九年级期末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0分)1.(1分)手捧竹简阅读。(意近即可)2.(3分)(1)典礼(2)经典(3)典故3.(3分)示例1:“竹里馆”点明居所的位置,在竹林之中;同时也让人感受到居所的清幽雅致和主人的高雅情趣。(点出位置1分、居所环境1分、人的心境1分,意近即可)示例2:“陋室”点明居所条件简陋,将物质条件与特神境界对比,体现了主人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品质。(点出“条件简陋”1分,与精神境界形成对比1分,体现主人品质1分,意近即可)示例3:“聊斋”点明居所的用途,用于与人聊天,以搜集写作素材。其著作《聊斋志异》也得名于书斋名称。(点出“居所用途”1分、“搜集材料”1分、与其著作勾连1分,意近即可)4.(2分)上联:B下联:C5.(8分)①海日生残夜②独怆然而涕下③便引诗情到碧霄④箫鼓追随春社近⑤隔江犹唱后庭花⑥鸢飞戾天者⑦天涯若比邻⑧拣尽寒枝不肯栖6.(3分)(1)B.chuàng改为chuāng(2)A.烂改为滥(3)B.“和”改为“等”(“散文、诗歌”与“文学创作”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二、阅读与鉴赏(45分)7.(2分)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8.(2分)运用顶真(反复)的修辞手法(或言诗句首尾用字重复),构成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或答:诗歌长短句结合,富有节奏感,体现“歌行体”的特点。)9.(4分)(1)日:每天(2)缘:沿着(3)释:放下(4)志:记载。10.(2分)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全对得2分,错一处扣1分,扣完为止)11.(3分)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关注“苍”“至”“犹”“归”等字,一字0.5分,语句通顺1分)12.(2分)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或: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如答前一句给1分,答后一句给2分)13.(3分)柳宗元被贬后内心始终惴惴不安,这种心境会影响作者对环境的感受,加上小石潭环境本身清远幽静,与作者内心的孤寂相呼应,触发他内心深处的忧伤,因而有“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感。(答出环境本身清远幽静得1分,加上根据“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进行分析得全分)【参考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美好境界,梦里也就与这想法一样。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若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欧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繁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放下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14.(2分)③④②(对一个得1分,全对得2分)15.(2分)C16.(2分)A:也有浪漫主义的豪放飘逸B:既有庙堂之高17.(2分)示例1:有些文创手提袋,用纯白底色稍加涂抹,极简却美观。示例2:有的纸杯上,印制经典书法名作,十分雅致。(能围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