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专项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2E/wKhkGWeh6O2AcGeRAAI2n1dNt6g873.jpg)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专项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2E/wKhkGWeh6O2AcGeRAAI2n1dNt6g8732.jpg)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专项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2E/wKhkGWeh6O2AcGeRAAI2n1dNt6g8733.jpg)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专项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2E/wKhkGWeh6O2AcGeRAAI2n1dNt6g8734.jpg)
![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专项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2/18/2E/wKhkGWeh6O2AcGeRAAI2n1dNt6g87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2025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内能》专项检测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南京文化底蕴深厚。下列与南京有关的古诗句中涉及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①“满目荷花千万顷”,“满目荷花”——荷花反射光线进入人眼②“千寻铁锁沉江底”,“锁沉江底”——铁锁受到浮力大于重力③“六朝如梦鸟空啼”,“鸟空啼”——鸟的鸣膜振动发声④“风吹柳花满店香”,“满店香”——分子无规则运动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2.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
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
C.中间过滤层能够过滤掉非油性颗粒,是因为颗粒分子间存在斥力
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在物理学科中,有些物理量是由比值定义法定义的,比如比热容c=Q吸m(t−t0)A.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质量越大,比热容越小
C.温度升得越高,比热容越小D.吸收的热量跟质量与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4.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B.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C.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变小了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C.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D.尘土飞扬,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6.下列词句与对应的物理知识叙述正确的是(
)A.“清寒小雪前”,雪的温度很低,它的内能为零
B.“沙暖睡鸳鸯”,同水相比,沙的比热容大些
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霜是固态,霜的形成需要放出热量
D.“大地阳和暖气生”,大地内能的增加是太阳通过做功方式实现的7.1897年汤姆孙发现电子,说明原子是可分的;190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发现了质子,提出了原子核式模型(核外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与太阳系(九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相似。以下微观颗粒的大致尺度从小到大排列的是(
)A.原子
质子
原子核 B.原子
电子
原子核C.原子
原子核
电子 D.质子
原子核原子8.关于如图所示的热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中炙热的铁水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没有内能
B.图乙中冬天搓手取暖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图丙中用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人体的内能
D.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9.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两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零下18℃的液体不能发生蒸发现象
B.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一定降低
C.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和水的温度差不多,但水蒸气液化时要放热
D.任何条件下,水沸腾时的温度一定是100℃11.小明同学自从学了物理后,常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释身边的自然现象。他对下面所列举的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金秋丹桂飘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
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
C.清晨江面上飘动的白雾就是水分子在运动
D.夏天在湖边感觉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的原因12.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也就越多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不相同
C.如果物体只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
D.在热传递过程中,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13.如图所示,在左侧锥形瓶中灌入无色的氨气,在右侧的锥形瓶内壁贴一条浸过无色酚酞溶液的试纸。打开活塞,过一会儿就可以看到试纸逐渐变红(氨气的水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该现象表明(
)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14.下列生活实例中,属于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冬天北方用暖气取暖 B.把袋装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
C.手冷时向手上哈气 D.手冷时两手相互摩擦15.苍溪梨花节期间,小明在爸妈陪同下到梨仙湖边游玩。堤坝上梨花绽放、花香四溢,湖面上波光粼粼、游船游曳,湖水中鱼儿欢快嬉戏。小明联想起一些物理知识,请你判断,他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A.堤坝上花香四溢,这是扩散现象
B.看见水中的鱼儿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实像
C.游船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
D.湖面上波光粼粼,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16.2024年元旦,哈尔滨冰雪旅游爆红。请你利用所学知识,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用滚烫的水“泼水成冰”,能将水泼出是因为水受到惯性的作用
B.图乙:冰雕在升华时会对外放热
C.图丙:在滑雪场滑雪,穿雪橇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对雪地的压强
D.图丁:雪花飞舞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7.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将分别盛有100g水和100g食用油的两个相同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与水和食用油良好接触,将温度传感器与计算机相连。计算机上显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已知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A.图线A描述的是水
B.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大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C.食用油的比热容为2.1×103J/(kg⋅℃)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质子组成的 B.汤姆生发现电子揭示了原子是可分的
C.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作为时间单位 D.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二、填空题:19.如图所示的实验,在瓶子中装有少量的水,向瓶中打气,当瓶塞跳出时,观察到瓶内出现的现象是______,这是因为瓶内的气体对瓶塞做功时,内能______(“增大”或“减小”),温度______(“升高”或“降低”)导致的。20.在疫情防控中,我国启动了新冠疫苗全民免费接种工作,体现了党中央对全国人民的关爱。小刚在接种疫苗过程中,能闻到医护人员擦拭在他手臂上酒精的气味,这是______现象,说明了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______运动;封闭在注射器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被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选填“引力”或“斥力”)。21.如图是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图象,在4~8min内物质分子的动能______,内能______(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由图象可知水的比热容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冰的比热容。2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完全燃烧0.5m3的天然气放出的热量40%被水吸收,能使质量为100kg、20℃的水升高了______℃。23.根据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如图甲所示,在广口瓶内装有少量水,向烧瓶内打气,当瓶塞跳出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______,在此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内能______,温度降低。
(2)如图乙所示,把一块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水平刚好接触水面,然后缓慢向上拉玻璃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24.内蒙的草原羊肉全国有名,内蒙的羊汤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道特色菜,它的制作主要步骤是熬汤:在锅中放入水和羊骨、羊肉、羊杂,先用大火将水煮沸,然后转用文火持续煮沸,若煮一锅羊汤需加水15kg,羊骨、羊肉、羊杂三者共5kg,则将水、羊骨、羊肉、羊杂等从18℃加热到沸腾(98℃)所吸收的热量是______J(已知水、羊骨、羊肉、羊杂平均比热容为3.5×103J/(kg⋅℃)),在熬制羊汤的过程中共用掉3kg热值为1.2×25.珠海的老市场我们常常听见“铲刀,磨铰剪——磨铰剪,铲刀”的吆喝声。请你分析:磨刀过程中刀很热是利用______的方法改变菜刀的内能,为了把刀降温,往往向刀上浇凉水,这是通过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在用后种方法减少刀的内能时,能量发生了______。(转化/转移)。三、实验探究题:26.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通常有两种方案
方案一: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吸收相等的热量,比较温度的变化;
方案二:取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
下表是小明探究甲、乙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时记录的实验数据。根据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液体液体质量/g液体初温/℃液体末温/℃加热时间/液体吸热“多”或“少”甲1030406多乙1030403少(1)小明采用的是
(选填“方案一”或“方案二”)来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2)小明是根据
判断甲液体吸热“多”的;(3)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
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27.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______(选填“质量”或“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用油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本实验选择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做热源,原因是______;
(3)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可以通过比较______来比较它们的吸热能力;如表所示,若从这两种液体中选出一种液体作为冷却剂用,则______的冷却效果更好;加热时间/min01234水的温度/℃3034384246油的温度/℃1018263442用相同的实验装置对初温均为20℃的c、d两种液体加热(mc<md),如图22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采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4)实验中加热时间是用来表示______的,这一做法运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某同学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将水和煤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每隔2min记录一次温度。
(1)如图甲所示是这位同学的实验装置,其中有一处明显错误,请指出错误之处:_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加热过程中某时刻水的温度如图乙所示为______℃。
(3)实验中通过______来反映物质吸热多少。这种探究物理问题的方法叫做______。
(4)某同学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了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图像,由图像可知______吸热能力强。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煤油的比热容为______30.为了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物质质量/g初温/℃末温/℃加热时间/min水20020455煤油20020705(1)取______相同(选填“质量”或“体积”)的水和煤油放入两个相同的容器里,用同样的两个酒精灯对它们加热(如图所示)。
(2)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可通过______(选填“液体升高的温度”或“加热时间”)比较。
(3)冬天,小华想自制一个暖手袋,若只能从水或煤油中选一种液体装入暖手袋中作为供热物质,则应选择______(选填“水”或“煤油”)。参考答案1.【答案】D
【解析】①能够看到荷花是因为荷花反射的光线进入眼睛,故①正确;②“锁沉江底”是因为铁锁受到浮力小于重力,故②错误;③声音是鸟的由鸣膜振动产生的,故③正确;④“满店香”是因为香气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引起的,故④正确,所以②错误,①③④正确,综上分析知,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2.【答案】D
【解析】解:
A.分子很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所以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A错误;
B.由分子热运动可知分子之间存在间隙,所以口罩材料分子之间也有空隙,故B错误;
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所以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故C错误;
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分子,吸收作用体现的是分子间存在引力,故D正确;
故选:D。
(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直接用肉眼看不到;飞沫是肉眼可以看到的,不是分子;
(2)分子之间存在空隙。
(3)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结合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基础题。3.【答案】D
【解析】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比热容的大小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质量、温度和热量无关,故ABC错误,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可以由公式c=Q吸m(t−t0)得到,铁块的材料和状态不变,比热容不变即物质吸收的热量跟质量与升高温度的乘积之比是个恒量,故D正确。
故选:D。4.【答案】C
【解析】解:A、将石块研磨成粉状,不能说明分子变小了,粉状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是肉眼看不到的,故A错误;
B、破镜不能重圆,主要是因为绝大多数分子间的距离较大,分子间的引力无法发挥作用,所以分子间几乎没有相互作用力,故B错误;
C、花香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空气中花香分子,所以花香四溢,故C正确;
D、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之间存间隙,故D错误。
故选:C。
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分子的运动、分子间作用力等相关说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分子动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5.【答案】C
【解析】解:
A、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玻璃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超出了分子力的作用范围,分子间的作用力就十分微弱,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故A正确;
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是因为海绵内部存在空隙,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故B错误;
C、墨水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这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故C正确;
D、尘土飞扬,尘土不是分子,不能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分子间有间隙,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的一些基本观点,要注意将分子的运动、分子的间隙、分子间的作用力与一些宏观现象的区分。6.【答案】C
【解析】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有内能,雪的温度虽然很低,但是仍然具有内能,故A错误;
B、在同一时间,质量相同的河水和沙滩吸收太阳的热量相同,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所以水温升高幅度较小,因此水温较低;而沙石比热容小于水,所以沙滩升温幅度较大,因此沙滩温度较高,导致“沙暖睡鸳鸯”,故B错误;
C、霜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凝华放热,故C正确;
D、大地吸收热量,大地内能增加,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实现的,故D错误。
故选:C。
(1)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2)不同物质比热容不同,相同情况下,物体吸收或放出相同热量,物质比热容越大,温度变化越小;
(3)物质由气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改变内能的方式包括做功和热传递。
该题考查了内能的概念、水比热容大、物态变化、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等知识,是一道综合题。7.【答案】D
【解析】解: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所以原子大于原子核;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所以原子核大于质子。尺度排列由小到大:质子,原子核,原子。
故选:D。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本题考查了原子的结构,准确的掌握构成物质的各种微粒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8.【答案】D
【解析】解:A.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冰冷的冰块也有内能,故A错误;
B.搓手取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B错误;
C.湿毛巾冷敷降温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减小人体的内能,故C错误;
D.汽油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丁中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图丁中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压缩冲程能量转化都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故D正确。
故选:D。
一个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例如:0℃的水具有内能。
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热传递过程是能量的转移过程,而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
空气压缩引火仪工作时能量转化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汽油机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本题考查一切物体都有内能,改变内能的方法及四冲程能量转化,属于基础题。9.【答案】B
【解析】解:
(1)由题知,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故C错;
(2)由图象可以看出,当加热时间相同时,即吸收的热量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大于乙液体升高的温度,故B正确;
(3)由图象可以看出,升高相同的温度,乙的加热时间长,乙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
(4)根据Q吸=cm△t可知,在质量相等、初温相同、吸热也相同的情况下,谁的温度升高得多,它的比热容小;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甲液体升高的温度较高,所以甲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故A错。
故选:B。
由题意可知,甲乙两种液体液体质量相等、初温相同,用两个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在相等时间内液体吸收的热量相等;
在图象中,取相同的加热时间,即吸收相同的热量,确定两种液体末温大小关系,得出两种液体的升高温度的大小关系,再利用吸热公式比较两种液体的比热容大小关系。10.【答案】C
【解析】解:A.蒸发是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故A错误;
B.由于晶体凝固过程要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物体放出热量,它的温度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故B错误;
C.水蒸气比水多一个液化放热过程,所以水蒸气引起的烫伤往往比开水更严重,故C正确;
D.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大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越高,只有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才是100℃,故D错误。
故选:C。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晶体凝固过程要继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物质由气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是放热过程。
液体的沸点与大气压有关。
此题考查了热现象的相关知识点,难度不大。11.【答案】C
【解析】解:A、金秋丹桂飘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引起的,属于扩散现象,故A正确;
B、盐放到热汤里,“化”得更快一些,说明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
C、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不是水分子在运动,故C错误;
D、夏天在湖边感觉很清凉,是因为水的比热容比较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可以调节气温,故D正确。
故选:C。
(1)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扩散现象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3)雾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
(4)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水的温度变化小。
本题通过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分子热运动的认识,对水的比热容大的理解与应用,属基础题。12.【答案】C
【解析】解:
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只有在物体发生热传递时,我们才用热量这个概念,不能说物体含有热量,故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是相同的,故B错误;
C、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故C正确;
D、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内能小的物体温度可能比内能大的物体温度高,因此热量也可能由内能小的物体传给内能大的物体,故D错误。
故选:C。
(1)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是一个状态量,热量描述了物体发生热传递时,传递能量的多少,不能说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方式在改变内能的效果上是相同的;
(3)晶体熔化时,吸收热量内能增加,温度不变;
(4)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热传递的特点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热量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内能、温度和热量的关系以及晶体的熔化规律,难度不大。13.【答案】B
【解析】解:由题意可知,打开活塞后,右侧浸过酚酞溶液的试纸逐渐变红,说明氨气从左侧的瓶中运动到了右侧的瓶中,这一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
故选:B。
构成物质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从而产生扩散现象。
本题通过试纸变红的现象证明了分子在不停地运动,是物理学中有效的实验方法,值得我们关注。14.【答案】D
【解析】解:A、冬天用暖气取暖,是热量发生了转移,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A不符合题意。
B、把袋装牛奶放在热水中加热,是热量发生了转移,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不符合题意。
C、手冷时向手上哈气,是热量发生了转移,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故C不符合题意。
D、手冷时两手相互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过程中是能量转化,热传递过程中是能量的转移。
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方式不同,但是效果相同。15.【答案】A
【解析】解:A、堤坝上花香四溢,是花香分子在空气中运动的结果,是扩散现象,故A正确;
B、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进入人的眼睛,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虚像,比鱼实际位置偏高(浅),故B错误;
C、游船漂浮在水面上,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故C错误;
D、江上波光粼粼,是由于光被水面反射后形成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A。
(1)扩散现象:不同的物质在相互接触时,物质的分子互相进入对方的现象就叫扩散现象;
(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3)漂浮在水面上的游船,受到的浮力等于船受到重力;
(4)光的反射指光在传播到不同物质时,在分界面上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物质中的现象。
本题考查了扩散现象、光的折射现象、漂浮的条件以及光的反射现象,是一基础题。16.【答案】C
【解析】解:A.图甲:用滚烫的水“泼水成冰”,能将水泼出是因为水具有惯性,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故A错误;
B.图乙:冰雕在升华时会从外界吸热,故B错误;
C.图丙:在滑雪场滑雪,穿雪橇的目的是为了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对雪地的压强,故C正确;
D.图丁:雪花飞舞是机械运动,不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错误。
故选:C。
(1)惯性不是力,不能说受到惯性作用;
(2)升华指物质由凝固直接转变成气态,升华要吸热;
(3)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4)分子非常小,直接用肉眼看不到。
本题考查了惯性、升华、压强和分子运动,属于基础题。17.【答案】D
【解析】解:A、根据图乙可知,用电热器给质量相同的食用油和水加热,升高40℃,A、B的加热时间分别为2分钟和3分钟,可知B的吸热能力强,图线B描述的是水,故A错误;
B、根据转换法,加热2min,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故B错误;
C、因升高40℃,A、B的加热时间分别为2分钟和3分钟,由转换法,对应的吸热之比为2:3,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若B(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食用油的比热容为:
c=23×4.2×103J/(kg⋅℃)=2.8×103J/(kg⋅则水1分钟吸热为16800J3=5600J;
2~3min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为5600J;
故D正确。
故选:D。
AB、我们使用同一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C、已知升高40℃,A、B的加热时间,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的情况下,吸热与比热容成正比,据此得出食用油的比热容;
D、因0−3分钟水温升高了升高40℃,根据吸热公式得出水吸收的热量,因加热器在相同的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同,可知水1分钟吸热多少,据此得出2~3min内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和18.【答案】D
【解析】解:A、原子由位于原子中央的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故A错误;
B、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此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原子内部结构的模型,故B错误;
C、在天文学中,常用“光年”作为长度单位,故C错误;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液体很难被压缩是斥力大于引力,表现出斥力,故D正确;
故选:D。
(1)根据原子、原子核、质子与中子结构的知识分析答题;
(2)光年是长度单位;
(3)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宏观和微观世界的掌握,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较简单。19.【答案】瓶内出现白雾
减小
降低
【解析】解:用打气筒往瓶里打气,当瓶塞跳出时,瓶内酒精蒸汽对瓶塞做功,酒精蒸汽的内能部分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空气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水蒸气遇冷发生液化,产生白雾。
故答案为:瓶内出现白雾;减小;降低。
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本身的内能减小,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此题考查了做功改变内能的实验现象和结论的应用,属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20.【答案】扩散
无规则
斥力
【解析】解:用酒精消毒时,周围的人会闻到酒精的气味,这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封闭在注射器筒内的空气压缩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压缩,这是因为分子间有斥力。
故答案为:扩散;无规则;斥力。
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扩散现象和分子间的作用力,属于基础题。21.【答案】不变
增大
大于
【解析】解: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分子动能不变,而吸热内能增大冰熔化为水,其质量不变;由图可知,冰和水在加热相同时间,吸收的热量相同,但水升高的温度比冰小,说明冰的比热容较小,水的比热容较大。
故答案为:不变;增大;大于。
晶体熔化过程中,继续吸热,但温度不变;分子动能与温度有关,物体吸热,内能增加;冰和水升高相同温度时,水的加热时间为冰的加热时间的2倍,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得出冰和水的比热容的关系;
本题考查内能的变化与比热容的比较,属于中档题。22.【答案】20
【解析】解: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放=qV=4.2×107J/m3则水升高的温度为:Δt=Q吸c水m水=8.4×106J4.2×103J/(kg⋅℃)×100kg=20℃。23.【答案】白雾
减少
变大
分子间存在引力
【解析】解:(1)给瓶内打气,当瓶塞跳起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小水滴,形成白雾,在这个过程中,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2)因为玻璃和水接触在一起,并且玻璃分子和水分子间的距离在引力作用的范围内,故水分子和玻璃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故向上拉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将变大。
故答案为:(1)白雾;减少;(2)变大;分子间存在引力。
(1)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当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物体对外做功时,物体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当温度降低时,水蒸气遇冷会液化成小液滴。
(2)分子间同时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分子间的作用力,有些物理规律必须通过具体的现象体现出来,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24.【答案】5.6×106
【解析】解:(1)由题可知,羊汤的沸点为98℃,则羊汤沸腾时吸收的热量:
Q吸汤=c汤m汤(t−t0)=3.5×103J/(kg⋅℃)×(15kg+5kg)×(98℃−18℃)=5.6×106J;
(2)3kg木材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放=mq=3kg×1.2×1025.【答案】做功
热传递
转移
【解析】解:磨刀过程中,克服摩擦做功,使刀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因此,这一过程是利用做功的方法改变菜刀的内能;
为了把刀降温,往往向刀上浇凉水,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法改变内能;在热传递的过程中,能量发生了转移。
故答案为:做功;热传递;转移。
改变物体内能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做功的实质是能量的转化,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
本题考查了做功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实例,属基础题,难度不大。26.【答案】(1)方案二;(2)加热时间;(3)甲。
【解析】【分析】
本题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考查转换法的应用和比较吸热能力的方法,为热学中的重要实验。
我们使用相同的酒精灯(或加热器)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化法。
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根据两种物质比热容的大小,由Q=cm△t分析。
【解答】
解:(1)分析表中信息,升高温度相同,比较加热时间长短,故小明采用的是方案二;
(2)在该实验中利用了转换法,即用加热时间来表示液体甲、乙吸收热量多少,然后进行比较;
(3)液体甲的比热容大于液体乙的比热容,根据Q=cm△t,相同质量甲乙两种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甲吸热多,冷却效果好,故如果甲、乙两种液体都可作为发动机冷却液,从物质吸热能力角度考虑,应选甲液体作发动机冷却液。
故答案为:(1)方案二;(2)加热时间;(3)甲。27.【答案】质量
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
加热时间
水
c
【解析】解:(1)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要控制不同物质的质量相同,故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
(2)实验中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加热甲、乙两种液体,相同规格的加热器加热相同时间,加热器放出热量相同,所以加热相同的时间,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
(3)实验中运用转换法,给水和食用油加热相同时间,则它们吸收热量的多少相同,通过比较两种液体升高的温度,来比较两种液体的吸热能力。
比较表格中数据知道,同样升高8℃,水由30℃到38℃,用时2min;食用油由10℃到18℃,用时1min,故水吸热能力更强,所以用水做冷却效果更好。
(4)由图知道,在液体温度不变前的时间段,c、d变化图象是重合的,即c、d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相同的温度,由于c的质量小于d的质量,由c=QmΔt知道,当吸收的热量和升高的温度相同时,质量大的比热容小,所以c的比热容大于d的比热容,故c液体的吸热能力更强。
故答案为:(1)质量;(2)相同时间内吸收热量相等;(3)加热时间;水;(4)c。
(1)比较物质吸热能力的2种方法:
①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吸收的热量(即比较加热时间),吸收热量多的吸热能力强;
②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即加热相同的时间),比较温度的变化,温度变化小的吸热能力强;
(2)我们使用相同的加热器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使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
(3)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吸热多少,这种方法叫转换法;
(4)根据c=Q28.【答案】相同
高
大于
水
吸热多少
转换法
【解析】解:(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金属包装容器及其附件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滤紫外石英玻璃灯管合作协议书
- 九年级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1
- 2025年二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3篇)
- 口外-唾液腺疾病诊疗考核试题
- 2025年个人简单门面出租合同(2篇)
- 2025年产品订购合同经典版(4篇)
- 2025年个人车位转让合同参考样本(4篇)
- 2025年交通意外保险协议样本(2篇)
- 2025年互助拼车的协议(2篇)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2025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江苏连云港市赣榆城市建设发展集团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15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江苏省扬州市蒋王小学2023~2024年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期末试卷(含答案无听力原文无音频)
- 山西省大同市基层诊所医疗机构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所室地址信息
- 项目部、公司成本管理流程图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二 Unit 1 Period 1 Reading and thinking(课件)(共38张)
- 小学生电子小报通用模板-A4电子小报15
- CAS云计算软件平台深入介绍
- 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课堂PPT)课件(PPT 16页)
- 氯盐型和环保型融雪剂发展现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