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鲁人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1D/wKhkGWehlHSASyfmAAGOeOBJtIk956.jpg)
![2025年鲁人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1D/wKhkGWehlHSASyfmAAGOeOBJtIk9562.jpg)
![2025年鲁人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1D/wKhkGWehlHSASyfmAAGOeOBJtIk9563.jpg)
![2025年鲁人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1D/wKhkGWehlHSASyfmAAGOeOBJtIk9564.jpg)
![2025年鲁人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6/01/1D/wKhkGWehlHSASyfmAAGOeOBJtIk95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鲁人版选择性必修1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现象中利用波的反射的有()
①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
②医生给病人做超声波检查。
③雷达的工作原理。
④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用握住较长软绳的一端连续上下抖动,形成一列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如图所示,绳上a、b两质点均于波峰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质点之间的距离为半个波长B.a、b两质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半个周期C.质点b完成的全振动次数比质点a多一次D.质点b完成的全振动次数比质点a少一次3、如图所示,一轻质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连接一物块,物块沿竖直方向以O点为平衡位置,在C、D两点之间做周期为T的简谐运动。已知在时刻物块的速度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在C、D两点的加速度相同B.物块从C点运动到O点,弹簧的弹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C.物块从C点运动到O点弹力做的功与从D点运动到O点相等D.如果在时刻物块的速度也为则的最小值为4、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周期为1s,时波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列波的振幅为4cmB.这列波的波速为4m/sC.时处质点沿y轴正方向运动D.时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5、如图所示为用相机拍摄的夏日荷塘一景,已知水的折射率为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太阳光进入水中后,光的频率发生变化B.用相机拍摄水中的鱼,可通过镜头表面的增透膜减弱水面反射光的影响C.用激光枪射击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眼睛看到的鱼D.在水中的鱼看来,崖上的量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圆锥的顶角θ的正弦值为6、如图所示为某次飞船与空间站对接时的示意图,设空间站的质量为飞船受到推进器的推力F为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飞船和空间站的速度增加则()
A.对接前后,飞船和空间站的动量守恒B.推进过程中,飞船对空间站的冲量与空间站对飞船的冲量相同C.飞船的质量为D.飞船对空间站的推力为490N7、在图中的虚线表示两种介质的界面及其法线;实线表示一条光线射向界面后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b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②a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
③cO不可能是入射光线④Ob一定是反射光线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打磨某剖面如题图所示的宝石时,必须将OP、OQ边与轴线的夹角切磨在的范围内;才能使从MN边垂直入射的光线,在OP边和OQ边都发生全反射(仅考虑如图所示的光线第一次射到OP边并反射到OQ过后射向MN边的情况),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光线一定在OP边发生全反射B.若光线会从OQ边射出C.若光线会从OP边射出D.若光线会在OP边发生全反射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某弹簧振子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其位移x=Asinωt;振动图象如图所示,则()
A.弹簧在第1s末与第5s末的长度相同B.简谐运动的频率为HzC.第3s末,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为AE.第5s末,振子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E.第5s末,振子的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10、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光斜射入平行玻璃砖,进入玻璃砖后分解成了两束单色光a、b,若玻璃砖的厚度为d,复色光的入射角为i,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以下对两束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
A.单色光a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较小B.射出璃后a、b两光束一定平行C.增大光的入射角i,单色光b可能会在下界面发生全反射E.若单色光a进入玻璃砖后的折射角为则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为E.若单色光a进入玻璃砖后的折射角为则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为11、某同学在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发现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大于标准值,其原因可能是()A.所用摆球的质量太大B.铁架台的底座有磁性物质,其对小球有磁场引力C.测N次全振动时间时,把N次误计为(N+1)次D.以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直径的长度作为摆长,代入公式12、一弹簧振子做简谐振动,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振子的质量越大,则该弹簧振子系统的机械能越大B.已知振动周期为T,若Δt=T,则在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同C.若t时刻和(t+Δt)时刻弹簧的长度相等,则Δt一定为振动周期的整数倍D.振子的动能相等时,弹簧的长度不一定相等1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两物体a、b,用不可伸长的轻绳跨接在光滑轻质定滑轮两侧,用外力压住b,使b静止在水平粗糙桌面上,a悬挂于空中。撤去压力,b在桌面上运动,a下落;在此过程中()
A.重力对b的冲量为零B.a增加的动量大小小于b增加的动量大小C.a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D.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a、b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14、小车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小车的端固定一个轻质弹簧,端粘有橡皮泥,小车的质量为质量为的木块C放在小车上,用细绳连接于小车的端并使弹簧压缩,开始时小车与C都处于静止状态,此时C与小车B端距离为如图所示,当突然烧断细绳,弹簧被释放,使木块离开弹簧向端冲去,并跟端橡皮泥粘在一起;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小车内表面光滑,整个系统任何时刻机械能都守恒B.当木块对地运动速度大小为时,小车对地运动速度大小为C.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D.小车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为15、如图所示,劲度系数为的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置于水平面上的质量为的物体A连接,质量为的物体B紧挨物体A放置,此时弹簧水平且无形变,用水平力缓慢推动物体B,在弹性限度内弹簧长度被压缩了此时物体A、B静止。撤去后;物体A;B开始向左运动,不计一切阻力,在此后运动过程中()
A.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B.物体A向左运动的最大位移小于C.物体B向左运动位移为时分离D.物体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16、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振幅为2cm。t=0时,平衡位置相距20cm的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cm,但运动方向相反,其中质点a沿y轴负方向运动,如图所示。t=0.3s时,质点a、b的位移再一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已知简谐横波的波长大于20cm;周期大于0.6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列简谐横波的波长为60cmB.该简谐横波的传播速率为1.0m/sC.t=0.2s时,质点a的速度最大D.t=0.6s时,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cm17、一束复色可见光入射到置于空气中的足够长的、厚度均匀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平行单色光;如图所示。对于两束单色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b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B.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C.用同样装置做光的双缝干涉实验,a光比b光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大D.单色光a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大于单色光b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这是一列横波在某一时刻的图像,箭头表示该时刻质点M运动方向.该时刻PQ两个质点都位于波谷,且它们的平衡位置相距20m,已知质点P的振幅是2cm,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该波的传播方向_____(“向左”或“向右”),波速为_____m/s.
19、如图,P为障碍物,A为靠近桥墩浮在水面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A静止不动。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波源频率或者__________障碍物的尺寸(填增大;减小、不改变)
20、一简谐横波在轴上传播,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乙所示,则波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m/s;该波沿轴___________方向传播;时,处的质点的位移为___________cm。
21、在历史进程中,我们的祖先在不同的时期发明和制造了不同的计时器。其中有圭表、日晷、漏刻、单摆计时器等。如图甲所示,O是单摆的平衡位置,单摆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摆动,M、N是摆球所能到达的最高点。设向右为正方向,图乙是单摆的振动图像。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则时摆球在______(填“M”“O”或“N”)点,单摆的摆长约为______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2、水袖舞是我国古典舞中的一种,舞者的手有规律的振动传导至袖子上,给人一种“行云流水”的感觉,这一过程可抽象成机械振动的传播。某次水袖舞活动可等效为在平面内沿x轴正向传播的简谐横波,波速为频率为振幅为则该简谐波的波长为___________m。P、Q为袖子上的两点,某时刻P点经过平衡位置向上振动,则从此刻算起,P点右侧相距的Q点也由平衡位置向上振动需要的最短时间为___________s。这一过程中P点振动经过的路程为___________
23、噪声污染是现代社会的污染源之一。如图是一种消声器的原理图。波长为λ的声波从左端进入装置,并沿虚线传播。到达A点后,分成上下两束波,这两束波在B点相遇时可削弱噪声。此装置利用了_____________原理;为达到最佳消声效果,图中a、b两段最小长度差为__________;若噪声波长λ未知,请写出一条装置的改进措施∶___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4题,共8分)24、细绳的一端在外力作用下从时刻开始做简谐运动,激发出一列简谐横波,在细绳上选取15个点,图为时刻各点所处的位置,图为时刻的波形图(T为波的周期).请在图中画出时刻的波形图________
25、O点是弹簧振子的平衡位置,在图上标出振子在B点的振动位移和在A点的加速度。
26、向水面上扔一个石块,形成如图所示的波形,已知相邻实线间的距离等于一个波长,不考虑水波的反射,试大致画出水波通过图甲的孔和以及遇到图乙中障碍物和之后的传播情况。
27、某同学做“测玻璃砖的折射率”的实验时;绘制的光路图如图所示,请通过尺规作图;刻度尺测量,求出该玻璃砖的折射率。(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3题,共24分)28、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1)实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小球摆动时;摆角应不大于5°,且应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
B.计算单摆的全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到达最高点开始计时,到到达同一侧最高点时记为一次全振动;
C.测摆长应测出摆球球心到悬点的距离,要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d,摆长l等于悬线长加d
D.应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取多次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2)在做“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实验时,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______。让刻度尺的零点对准摆线的悬点,摆线竖直下垂,如图甲所示,则单摆摆长是______m。若测定了24次全振动的时间如图乙中停表所示,则停表读数是______s,单摆摆动周期是______s。
(3)为了提高测量精度,需多次改变l值,并测得相应的T值。现将测得的六组数据标示在以l为横坐标、以为纵坐标的坐标系上;即图丙中用“·”表示的点,则。
①试根据图丙中给出的数据点作出和l的关系图线______;
②根据图线得出直线斜率______。(结果取两位有效数字)
(4)请写出此实验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写出两条即可)______。29、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先让a球从斜槽轨道上某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在水平地面上的记录纸上留下压痕,重复10次;再把同样大小的b球放在斜槽轨道末端水平段的最右端附近静止,让a球仍从原固定点由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相碰后两球分别落在记录纸的不同位置处;重复10次。
(1)本实验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
A.斜槽轨道末端到水平地面的高度H
B.小球a、b的质量分别为
C.小球a、b的半径r
D.小球a、b在离开斜槽轨道末端后平抛飞行的时间。
E.记录纸上O点到A、B、C各点的距离OA、OB、OC
F.a球的固定释放点到斜槽轨道末端水平部分间的高度差h
(2)小球a、b的质量应该满足关系______________;
(3)碰后小球a、b的落地点依次是图中水平面上的________点和_________点。
(4)按照本实验方法,验证动量守恒的验证式是____________;
(5)如果两球相碰有较大的动能损失,即不是弹性碰撞,那么以上验证式还成立吗?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30、在用“插针法”测量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
(1)在“用两面平行的玻璃砖测定玻璃折射率”的实验中,其实验光路图如下图所示,对实验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为减小作图误差,和的距离应适当小一些。
B.为减小测量误差,和连线与玻璃砖界面法线的夹角应适当取大一些。
C.为减小误差;应当选用宽度较大的玻璃砖完成实验。
D.实验中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不可移动;可用玻璃砖代替尺子画出边界线以固定玻璃砖在纸上的位置。
(2)甲同学在纸上正确画出玻璃砖的两个界面和后,不小心碰了玻璃砖使它向一侧平移了少许,如图2所示,他随后实验测出的折射率。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两界面间距画得比玻璃宽度大些(仍然与平行),如图3所示,他随后实验测得的折射率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丙同学在画界面时,不小心将界面画歪了一些,如图4所示,他随后实验测得的折射率______。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12分)31、一列沿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在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此时坐标为的质点刚好开始振动,质点的坐标为在时刻,质点首次位于波峰位置,点的坐标是求:
(1)这列波的传播速度;
(2)时质点的位移。
32、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的滑块A、B中间有一轻质弹簧,弹簧与物块未拴接。现将弹簧压缩后用细线锁住,如图所示,在B的右侧有一倾斜传送带,水平面与传送带通过一段长度可忽略不计的圆弧平滑连接。已知传送带两轮轴之间的距离传送带的倾角滑块B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忽略传送带转轮的大小,不计空气阻力,滑块可视为质点。初始时,让传送带不转动,锁定滑块A让它静止不动,烧断细线,发现滑块B恰好能滑到传送带的最高点。
取求:
(1)烧断细线前弹簧存储的弹性势能
(2)若烧断细线前,解除对滑块A的锁定,同时让传送带以恒定的速度,顺时针转动,则要使烧断细线后滑块B能滑到传送带的最高点,传送带的速度的最小值以及此情形中传送带因运送滑块B多消耗的电能E分别为多少?(最后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
33、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a所示,x=0.3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线如图b所示;已知该波的波长大于0.3m,求:
(1)判断该质点在t=0时刻的振动方向;
(2)该波的波长。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
【详解】
①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利用声波的反射使能量集中,听得更清楚,①正确;
②超声波检查身体利用了波的反射;②正确;
③雷达则是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③正确;
④潜艇声呐探测都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④正确;
故选D。2、D【分析】【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一个波长;故A错误;
B.根据简谐横波传播过程中,振动在一个周期内传播一个波长的距离,可知a、b两点振动开始时刻相差一个周期;故B错误;
CD.简谐横波向右传播,b比a远一个周期,故b点完成全振动次数比a点少一次;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3、B【分析】【详解】
A.C、D两点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物块在C、D两点的加速度等大反向;A错误;
B.分析得弹簧的原长位置在C点与O点之间,物块从C点运动到O点过程中弹簧的弹力先减小后增大;B正确;
C.物块从D点运动到O点,弹簧弹力一直做负功,弹簧弹力较大,弹力做负功较多,从C点运动到O点弹力先减小后增大;弹簧弹力先做负功再做正功,且形变量较小,弹力做功较少,故C错误;
D.物块从C运动到D的过程,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速度大小相等、方向均向下,故的最小值小于D错误。
故选B。4、D【分析】【详解】
A.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振幅为故A错误;
B.由图可知,这列波的波长为根据公式可得,这列波的波速为
故B错误;
C.由图根据同侧法可知,时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故C错误;
D.时处质点;再次回到平衡位置,则质点的加速度为0,故D正确。
故选D。5、C【分析】【详解】
A.光的频率与介质无关;太阳光进入水中前后频率保持不变,故A错误;
B.用相机拍摄水中的鱼;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减弱反射光的强度,使照片清晰,故B错误;
C.看到的鱼与实际是鱼的像;光线在水和空气的界面发生折射;用激光枪看到水中的鱼光在界面也发折射,所以用激光枪射击水中的鱼,为了提高命中率,在射击时应瞄准看到的鱼,故C正确;
D.光从空气折射进入鱼眼;折射角小于入射角,鱼眼认为光是直线传播的,所以岸上所有景物都出现在一个倒立的圆锥里,如图所示。
根据
根据图可知圆锥的顶角θ为C的2倍;故D错误。
故选C。6、D【分析】【详解】
A.对接前后;飞船和空间站系统在运动方向上有外力作用,动量不守恒,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飞船对空间站的力与空间站对飞船的力是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且作用时间相同,故冲量等值反向,故B错误;
C.根据动量定理可知
代入数据解得飞船的质量为
故C错误;
D.对空间站,根据动量定理得
解得飞船对空间站的推力为
故D正确。
故选D。7、D【分析】【详解】
根据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和入射角相等,位于分界面同一侧且分居法线两侧。根据折射定律可知当光由光疏介质射入光密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综上所述可推知,aO一定是入射光线,Ob一定是反射光线,Oc一定是折射光线。
故选D。8、D【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由全反射的临界角满足则入射角满足发生全反射;作出光路可知当时,根据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PO边上的入射角较小,光线将从PO射出,AB项错误;同理当时;光线在PO边上的入射角较大,大于临界角,光线将在PO射边上发生全反射,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和全反射.二、多选题(共9题,共18分)9、B:C:D【分析】【详解】
A.在水平方向上做简谐运动的弹簧振子,其位移x的正;负表示弹簧被拉伸或压缩;所以弹簧在第1s末与第5s末时,虽然位移大小相同,但方向不同,弹簧长度不同,选项A错误;
B.由图象可知,T=8s,故频率为f=Hz;选项B正确;
C.ω==rad/s,则将t=3s代入x=Asint,可得弹簧振子的位移大小x=A;选项C正确;
D.第3s末至第5s末弹簧振子沿同一方向经过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点;故速度方向相同,选项D正确;
E.第5s末加速度与速度反向;E错误.
故选BCD.10、B:D:E【分析】【详解】
A.由光路图可知,b光的折射率大于a光,因为所以b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a光;A错误;
B.由几何关系可知,从玻璃射出的光一定平行于入射光,所以a、b射出玻璃的光束一定平行;B正确;
C.玻璃内部的角要达到临界角;入射角为90°,此时没有光射入玻璃,所以两束光都不会发生全反射,C错误;
D.由a光波长更长,所以a光的干涉条纹更宽;D正确;
E.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距离为
其中可得该单色光在玻璃砖中的传播时间为
E正确。
故选BDE。11、B:C:D【分析】【分析】
【详解】
此实验原理是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得出。
而与摆球的质量无关;铁架台底部有磁性物质,由于磁场力吸引,使振动周期减小,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测N次全振动时间时,把N次误计为(N+1)次;使测得的周期偏小,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以摆线的长度加上小球直径的长度作为摆长,代入公式使测得的摆长偏大,测得的重力加速度偏大。故B;C、D正确,A错误。
故选BCD。12、B:D【分析】【分析】
【详解】
A.同一振动系统;振幅越大则机械能越大,而振幅与周期;振子质量及频率等均无关,故A错误;
B.若Δt=T,则在t时刻和(t+Δt)时刻振子的位移相同;加速度也相同,故B正确;
C.从平衡位置再回到平衡位置,经历的时间最少为弹簧的长度相等,故C错误;
D.关于平衡位置对称的两个位置;振子的动能相等,弹簧的长度不等,故D正确。
故选BD。13、B:C【分析】【详解】
A.根据I=mgt可知,重力作用时间不为零,则重力对b的冲量不为零;选项A错误;
B.设细线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则ab两物体的速度满足的关系是则即a增加的动量大小小于b增加的动量大小;选项B正确;
CD.由能量关系可知,a机械能的减少量等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与b与桌面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则a机械能的减少量大于b机械能的增加量;a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a、b两物体总动能的增加量与b与桌面摩擦产生的内能之和;选项D错误。
故选BC。14、B:C【分析】【详解】
A.小车与C这一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系统在整个过程动量守恒,但C与小车碰撞粘接过程有机械能损失,A错误;
B.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
则
B正确;
CD.该系统属于“人船模型”,根据
可得
化简得
所以车向左的位移应等于
C正确D错误。
故选BC。15、B:C【分析】【详解】
ABC.撤去后,物体A、B开始向左运动做加速运动,当弹簧形变量为零时,速度最大,根据动能定理有
之后A物体做减速运动,B物体做匀速运动,所以物体A、B在弹簧形变量为零时分开,物体A继续向左运动到速度为零时,根据动能定理有
解得
则物体A向左运动的最大为
物体A做简谐运动的振幅为
故A错误;BC正确;
D.撤去后;物体A;B向左运动过程,只有弹簧弹力做功,则物体A、B和弹簧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物体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不守恒,故D错误。
故选BC。16、A:D【分析】【详解】
A.由题意可知
可得
因为简谐横波的波长大于20cm,可知当n=0时λ=60cm
选项A正确;
B.t=0.3s时,质点a、b的位移再一次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可知波沿x轴正向传播了
经过的时间
则周期为
因周期大于0.6s可知当n=0时,T=1.2s,可知波速
选项B错误;
C.经过
时质点a速度最大,t=0.2s时,质点a的速度不是最大;选项C错误;
D.时,波向前传播半个波长,则两质点a、b的位移都是-1cm,选项D正确。故选AD。17、A:B【分析】【分析】
【详解】
A.相同入射角,a光的折射角小于b光的折射角,a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比b光在玻璃中的折射率大;选项A正确;
B.a光的频率大于b光,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选项B正确;
C.由光的双缝干涉实验条纹间隔公式。
可知a光比b光得到的干涉条纹间距小;选项C错误;
D.根据。
可知单色光a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b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故D错误;
故选AB。三、填空题(共6题,共12分)18、略
【分析】【详解】
[1]由题可知,在该时刻M点的速度方向向上;根据“上下坡法”可知,此时波向左传播;
[2]此时P在波谷,速度方向向上,质点P的振幅是2cm,质点P经过一周期的路程为:4A=8cm
由题知,经10s走过的路程为10m,则有:
个周期,所以周期:s
由题知波长:m
则波速度为:m/s.【解析】向左12519、略
【分析】【详解】
[1][2]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即让衍射现象更加明显。而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是当缝隙或障碍物的长度小于或接近波的波长时。题中叶片A静止不动,说明衍射现象不明显,即障碍物尺寸太大或波长太小。因此可以通过减小障碍物的尺寸使叶片振动;机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不变,根据
可知减小频率可以增大波长。【解析】①.减小②.减小20、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波的图像可知波长
根据振动图像可知周期
则波速
[2]根据乙图,时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根据“同侧法”,该波沿轴负方向传播;
[3]t=1s时x=2m处的质点位移为零,结合两个图像可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所以再经0.5s即四分之一周期,平衡位置在x=2m处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到最大位移处,即位移为-9cm。【解析】1负-921、略
【分析】【详解】
[1]由题图乙可知周期时摆球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因向右为正方向,所以开始时摆球在M点;
[2]由单摆的周期公式
解得【解析】M0.1822、略
【分析】【详解】
[1]根据
解得
[2]根据
解得
[3]根据
解得
可知这一过程中P点振动经过的路程为【解析】0.50.2510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此装置利用了波的干涉原理;
[2]为达到最佳消声效果,图中a、b满足(n=0、1、2、3)
则a、b两段最小长度差为
[3]若噪声波长λ未知,装置的改进措施:可将中间的隔板制成可上下移动能调节a、b长度的隔板,从而调节a、b的差值,直到达到最佳消声效果。【解析】干涉将中间的隔板制成可上下移动四、作图题(共4题,共8分)24、略
【分析】【详解】
[1]设方格的边长为由图可知,波的波长应为波的振幅应为在内波传播了则再过半个周期波应再传播故9点开始向上振动,此时0点应到达负向最大位移处;6点达正向最大位移处;故波形如图所示:
【解析】2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弹簧振子的位移由平衡位置指向振子的方向;加速度指向平衡位置,如图。
【解析】26、略
【分析】【详解】
由题图可知,孔A和障碍物D跟波长相比相差不多,因此,从孔A传出的波和遇障碍物D之后的波均有明显的衍射现象;孔B和障碍物C跟波长相比相差较大,因此,从孔B传出的波和遇障碍物C之后的波无明显的衍射现象,在画通过孔A的衍射波时要强调画出的同心半圆都是以孔A为圆心的;遇障碍物D之后波的传播并没有受影响;而从孔B传出的波和遇障碍物C之后的波只沿直线传播,所以从孔A、B传出的波和遇障碍物C、D之后的波如图所示。
【解析】见解析。2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测量的长度,根据折射率表达式,有
带入数据,可得【解析】1.7五、实验题(共3题,共24分)28、略
【分析】【详解】
(1)[1]A.小球摆动时;摆角应不大于5°以保证做简谐运动,且应在同一竖直面内摆动,故A正确;
B.计算单摆的全振动次数时;应以摆球到达最低点开始计时,故B错误;
C.测摆长应测出摆球球心到悬点的距离,要用游标卡尺测摆球直径d,摆长l等于悬线长加故C错误;
D.为提高准确度;应改变摆长,重做几次实验,取多次测出的重力加速度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故D正确。
故选AD。
(2)[2]根据简谐运动周期公式
用摆长l和周期T计算重力加速度的公式是
[3]摆长为悬点到球心的距离;由图知,摆长为0.8900m。
[4]由图知;停表读数为45.6s。
[5]单摆振动的周期为
(3)[6]使数据点尽量落在线上或平均分布在线两侧;偏离较远的点舍去,绘图如下。
[7]根据图线,得出斜率
[8]此实验引起误差的主要因素:存在空气阻力、测量数据时存在读数误差等。【解析】AD0.890045.61.94.0存在空气阻力、测量数据时存在读数误差29、略
【分析】【详解】
(1)[1]小球离开轨道后做平抛运动,小球在空中的运动时间t相等,如果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则有
两边同时乘以时间t得
则有
因此实验需要测量两球的质量;两球做平抛运动的水平位移,故ACDF错误,BE正确。
故选BE。
(2)[2]为防止入射球a与被碰球b碰后反弹,则要求入射球a的质量要大于被碰球b的质量,即
(3)[3][4]由图所示装置可知,小球a和小球b相撞后,小球b的速度增大,小球a的速度减小,b球在前,a球在后,两球都做平抛运动,由图示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