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低到高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太阳系一银河系一地月系—总星系B.银河系一河外星系—太阳系一总星系C.地月系一银河系一总星系一河外星系D.地月系一太阳系一河外星系一总星系2、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出现新的植物类型是()A.藻类植物B.孢子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3、果农在寒潮来临前为柑橘穿上了“羽绒服”——塑料薄膜(如下图所示);可有效地防止冻害,其原理是()

A.增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反射B.阻挡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C.增强地面对太阳辐射的吸收D.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4、读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b。有关P;Q两处地形的正确叙述()

A.P为山坡上的洼地,Q为山坡上的洼地B.Q为山坡上的洼地,P为山坡上的小丘C.P、Q均为山坡上的小丘D.P、Q均为山坡上的洼地5、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B.亚洲高压最为强盛C.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D.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6、地貌观察的基本顺序是()A.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B.从微观到宏观、从点到面C.从宏观到微观、从线到点D.从微观到宏观、从面到线7、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地球上五带的纬度范围变化情况是A.温带变大,热带变小B.寒带变大,热带变大C.寒带变小,温带变小D.寒带变大,温带变大8、下面四幅图中,表示地中海气候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地心游记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的长篇科幻小说《地心游记》讲述了探险家布洛克教授同他的侄儿同克赛和向导汉思斯按照前人的指引,在地底经过整整三个月的艰辛跋涉,进行科学探险的故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在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地心游记》中,主人公可以在地下放行,甚至穿过地心。但就当前实际的科技水平来说,人类还无法实现“地心漫游”。目前最深的钻井,深度为12千米,仅仅触及地球的“表皮”,目前人们主要靠各种间接手段了解地球内那。材料二1901年,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千米处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材料三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千米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莫霍洛维奇和古登堡,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慢和地核三个圈层。如图为“地展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及“地球内部圈层图”

(1)图中的短波A为____波,地震波为B改____波,不连续面D为____面,不连续面F为____面。

(2)图中地震波波速较快的是____(填字母)被,它能在____中传播。

(3)图中C为____,E为____,H为____,其中G的物质状态为____,原因是____。

(4)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A.北京B.拉萨C.成都D.上海10、旱灾:当干旱持续时间____,影响____时,称为干旱灾害。11、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__________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___________;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_________(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__________(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______处。12、读天气系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就气压分布状况而言,图中①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就气流的运动状况而言,图中①处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一般在它的控制下,我国已进入_______(冬或夏)季,此时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时甲处于冷锋________(填锋前或锋后),与北京相比其气压较_____(填高或低)。

(3)此时北京的风向为________风,若①天气系统向东移动,24小时后北京的风力变化情况是_________(填增强或减弱)。

(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和______。13、读“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气候类型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分布图”和“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左上图中A气压带的名称是___________;画出B风带的风向(至少三条)。

(2)右上图表示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形成该气候类型的气压带;风带是左图A、B、C、D、E、F中的__________,分布规律是南北纬____________大陆_______;图示季节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此季节北半球该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3)受气压带E和风带D交替控制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沙漠气候B.热带草原气候C.地中海气候D.温带海洋气候。

(4)下图中用来表示D风带的是________。

A.1B.3C.4D.5

若全年受E气压带影响,此地区的气候类型是____,气候特征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总星系是指除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_____)A.正确B.错误15、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_____)A.正确B.错误16、太阳内部物质经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确B.错误17、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小。(_____)A.正确B.错误18、泥石流发生时应往河谷下游跑,以摆脱泥石流。(_____)A.正确B.错误19、某沿海国距其领海基线200海里范围内,为该国领海(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0、阅读图文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拉丁美洲部分地区图(左图)及巴西利亚气候图(右图)。

材料二: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表。

材料三: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拉那河上游;流域内以亚热带湿润气候为主,是巴西与巴拉圭合建的以发电为主的水利工程,水库基本在高水位下满负荷运行。

(1)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

(2)描述巴西利亚气候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伊泰普水电站发电量大的原因。21、(海洋地理)

图一为“我国东部部分海域等深线分布图”,图二为“沿30°N海域甲~乙的冬季表、底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和盐度空间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甲乙两海域海底地形类型;并描述乙海域海底地形的主要特点。

(2)与甲海域相比;说明乙海域海水盐度的特点。

(3)与乙海域相比,分析甲海域表、底层海水温度的特点,并说明影响因素。22、下图为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示意图,右图为世界海陆分布图的局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说出受A气压带和B风带交替控制地区的降水特征。

(2)说出图中;甲;乙两图气压带风带的位置不同的原因。

(3)当气压带如图中甲所示位置时;简述右图中C处的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4)说出与C处相对应的同纬度大陆东岸气候类型的名称及成因。

(5)D大洲的气候类型具有“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的特征,分析这一特征的形成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详解】

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地月系仅由地球和月球两颗天体构成,为级别最低的天体系统,比地月系高级的为银河系;银河系之外,还有许许多多形状不同的星系和各类星云等,统称为河外星系。银河系与河外星系构成总星系,因此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由高到低排列顺序为:

故D正确,A、B、C错误。2、C【分析】【分析】

【详解】

在地壳演化史中;植物界发展阶段:元古代至古生代奥陶纪为海生藻类时代;古生代志留纪至石炭纪为陆上孢子植物时代;古生代二叠纪至中生代侏罗纪为祼子植物时代;中生代白垩纪以来为被子植物时代。由此判断,二叠纪是古生代的最后一个纪,开始出现新的植物类型是裸子植物,C符合题意;藻类植物从元古代开始出现,孢子植物从古生代志留纪开始出现,被子植物从中生代白垩纪开始出现,排除A;B、D。故选C。

【点睛】3、B【分析】【分析】

【详解】

大气的受热过程为本题主要考査点。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柑橘穿上“羽绒服后,寒潮来临时,地表降温明显,热量较少,“羽绒服可有效阻挡地面辐射,减少地面热量的流失,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B选项正确。“羽绒服"(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和大气的影响较小,A;C、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4、B【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一条等高线一侧海拔高于该等高线的海拔,则另一侧海拔一定低于该等高线的海拔。题意表明,图中a大于b,图示区域不闭合的等高线a与b之间区域,海拔小于a,大于b。根据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可知,闭合等高线a的外围海拔小于a,则闭合等高线a的内侧P的海拔应大于a,即P地海拔高于四周,应为小丘;闭合等高线b的外围海拔大于b,则闭合等高线b的内侧Q的海拔小于b;即Q地海拔低于四周,应为洼地。由此判断,B正确,ACD错误。故选B。

【点睛】5、C【分析】【分析】

本题以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水补给;洋流、季风环流、风带、盐度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

从图中等潜水位线的形态和数值变化推断,潜水位从河道向两侧递减,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说明此时河流水位高,处于汛期。根据题中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图示地区属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河流的汛期,由此推断,图示季节为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顺时针流动,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图示河流因径流量大,河口盐度较低。选项C叙述正确,其它叙述不正确。所以选C。6、A【分析】【详解】

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一般先观察视野内大的地貌,如山地、平原等;再观察和描述次一级地貌,如山岭、河谷等;最后描述河岸、陡崖等更小的地貌特征。综上所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

地貌观察的内容有观察高度、坡度、坡向等形态要素以及观察地貌的形状、面积、空间分布状况等。观察地貌时,宜选择一个视野比较广阔的地方,按照从宏观到微观、从面到点的顺序进行观察。7、B【分析】【分析】

考查黄赤交角的影响。

【详解】

黄赤交角的度数决定了回归线的度数,回归线度数与极圈度数互余。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则回归线的度数变大,极圈的度数变小。地球上五带的纬度范围变化是温带变小,热带变大,A、C、D错。寒带变大,热带变大,B对。故选B。8、B【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气温的变化及其变化曲线图;降水量柱状图及其应用及气候类型的判断。

【详解】

分析:观察气候资料图时,可以先看横坐标轴,它表示月份,再看左侧纵坐标轴表示气温,最后根据气温曲线上的点估出各月气温值.降水柱状图的判读和气温曲线图的判读一样,只不过降水是估算各月长方形柱状的数值。A.从图中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为热带沙漠气候;B.从图中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为地中海气候;C.从图中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多雨,为热带雨林气候.;D.从图中看出,该地气候特点是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为热带季风气候。据此判断B正确,故选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地心游记》及地震学家的故事为材料设置问题;下设4个小题,涉及地球内部圈层结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相关知识掌握及运用能力。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地震波传递速度较快的为纵波;较慢的为横波,依据距离地表深度50千米处为莫霍界面,距离地表2900千米处的为古登堡面。故图中,A为横波;B为纵波;D为莫霍界面;F为古登堡面。

(2)地震波传递速度较快的为纵波;较慢的为横波,纵波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故图中地震波传播速度较快的为纵波,能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3)结合所学知识和图文材料;在莫霍界面以上为地壳,莫霍界面和古登堡面之间为地幔,古登堡面以内为地核,地核又分为外核和内核。故图中C为地壳;E为地幔;H为内核;G为外核,物质状态为液态,原因是横波不能在该圈层中传播。

(4)地震波的传播时间会因为地壳的厚度增加而延长;地壳厚度越大的地方在地球表面表现为海拔越高,ACD都处于平原地区,海拔较低,地壳厚度较薄,因此排除ACD;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地壳厚度较大,B正确。故选B。

【点睛】

地震波分为纵波和横波,纵波传播速度快,能够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横波速度较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解析】(1)横波纵波莫霍界面古登堡面。

(2)B固体;液体和气体。

(3)地壳地幔内核液态横波不能在该圈层传播。

(4)B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较长人类生活、生产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岩层下凹;其地质构造应是向斜。

(2)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而生成,故排除掉岩浆岩;该地位于地壳内部,经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c表示变质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3)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其对太阳辐射会产生削弱影响。

(4)修建隧道适合在背斜,图中甲是背斜,乙是向斜,故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甲处。【解析】向斜变质内力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削弱甲12、略

【分析】【分析】

本题通过等压线图考察风向的判断;风力大小以及锋面降水的特点。

【详解】

(1)①处附近越往中心气压越高;所以①处为高气压中心,所以①处天气系统为高压天气系统,高压系统控制,盛行下沉气流,以晴朗天气为主。我国冬季受高压系统影响,北方寒冷干燥。

(2)根据锋线所处位置;甲位于冷锋的锋后,读图北京气压为1015-1020,甲处气压为1005-1010,所以甲处气压小于北京气压。

(3)根据北京两侧等压线的分布状况;可过北京做出水平气压梯度力,根据北半球向右偏,风向为西北风,读图北京左侧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作用强,故①右移北京风力会增强。

(4)根据所学知识冷锋降水集中在锋后;暖锋降水集中在锋前,读图甲位于冷锋的锋后,丁位于暖锋的锋前,故甲;丁两地最可能降水。

【点睛】

风力大小取决于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解析】高压系统反气旋系统冬寒冷干燥锋后低西北风增强甲丁13、略

【分析】【详解】

(1)A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B位于30°-60°之间,为盛行西风带,北半球为西南风。

(2)右图气候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C和西风带B的交替控制形成,分布于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图中气压带风带北移,为北半球夏季,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

(3)受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4)图中对流层大气厚度随纬度升高而减小,故从6到1纬度逐渐增大,6为赤道低压带,4为副热带高压带,中间的5为信风带。全年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特点为全年高温多雨。【解析】(1)副极地低压带西南风。

(2)地中海气候B;C南北纬30°-40°之间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

(3)B

(4)D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4、×【分析】【分析】

【详解】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它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此说法错误。

【点睛】15、√【分析】【分析】

【详解】

震级反映地震本身的大小;只跟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有关,而烈度则表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的程度。烈度不仅跟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如岩石的性质、岩层的构造等)等多种因素有关,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本题说法正确。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太阳内部的物质经过核聚变产生大量的能量;而不是核裂变。

【点睛】

太阳核聚变过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过程中释放出能量。17、×【分析】【分析】

【详解】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故错误。

【点睛】18、×【分析】【分析】

【详解】

泥石流发生时会沿河谷向下游流动;速度较快,向河谷下游跑,极易被泥石流掩埋。应向沟谷两侧高处跑。故材料说法错误。

【点睛】19、×【分析】【分析】

【详解】

某沿海国距其领海基线12海里范围内;为该国领海,因此表述错误。

【点睛】

领海的基线是指“沿海国官方承认的大比例尺海图所标明的沿岸低潮线”。但是,在海岸极为曲折的地方,或者如果紧接海岸有一系列岛屿,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的划定可采用连接各适当点的直线基线法。直线基线法就是在岸上向外突出的地方和一些接近海岸的岛屿上选一系列的基点,各基点依次相连,各点间的直线就连成沿海岸的折线。四、综合题(共3题,共15分)20、略

【分析】【整体解析】

本题考查世界地理;巴西。第(1)题;粮食增产需考虑增加单产或扩大耕地增产。根据材料,巴西这两方面都潜力巨大。第(2)题,巴西利亚位于巴西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第(3)题,水电站发电量大与河流流量大、落差大、经常高水位有关。

(1)粮食增产需考虑增加单产或扩大耕地增产。而巴西这两方面都潜力巨大;表格显示,巴西后备耕地数量大;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

(2)巴西利亚气候特点从图中可以读出。由于纬度低;地处高原;冬暖夏凉,年温差小;受东南信风及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干湿季分明。

(3)伊泰普水电站发电量大源于流经地区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地处高原和平原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防洪任务轻,常年保持高水位满负荷运行,水能利用率高。【解析】(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2)干湿季分明(冬夏季节差异大);受东南信风及赤道低压带交替控制;冬暖夏凉,年温差小;纬度低;地处高原(3)流经地区气候湿润,降水多,河流流量大;地处高原和平原交界处,地势落差大;防洪任务轻,常年保持高水位满负荷运行,水能利用率高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海水的盐度和温度的分布及成因。考查图表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难度较低。

【详解】

(1)从图的等深线可以看出;甲地的深度小于200米,为大陆架;乙的深度为400米,为大陆坡;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乙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高于甲;乙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从图的曲线可以看出;甲的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较低;表底和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原因是海水较浅,沿岸有暖流流过。

【点睛】【解析】(1)大陆架;大陆坡水较深;坡度大。

(2)表层;底层海水盐度均较高;表层海水盐度高于底层。

(3)相对较低;表底层海水温度大致相当海水深度;洋流。22、略

【分析】【分析】

考查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