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戊戌变法课时分层作业27维新运动的兴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2/24/wKhkGWeha-iAcM0bAAJlOx6ki-M871.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戊戌变法课时分层作业27维新运动的兴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2/24/wKhkGWeha-iAcM0bAAJlOx6ki-M871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9单元戊戌变法课时分层作业27维新运动的兴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2/24/wKhkGWeha-iAcM0bAAJlOx6ki-M8713.jpg)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3-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七)维新运动的兴起(建议用时:30分钟)1.梁启超强调:“然则苟有新民(指经过思想启蒙和教化培植而具有公民权利责随意识的新国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非尔者,则虽今日变一法,明日易一人,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吾未见其能济也。”材料表明梁启超()A.反对实行民主制度 B.主见提高国民素养C.深刻批判辛亥革命 D.提倡建立精英政治B[从“然则苟有新民,何患无新制度,无新政府,无新国家”可以看出梁启超强调的是国民的重要性,强调国民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故选B项;梁启超在这里没有反对民主制度,A项说法错误;梁启超对辛亥革命在这里没有评价,C项错误;从材料来看,他留意的是国民重要性而不是某一个人,D项错误。]2.在近代中国,较早将“向西方学习”的内容由器物层面扩展到制度层面的提倡者是()A.魏源 B.张之洞C.郑观应 D.梁启超C[器物层面是指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制度层面是指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魏源和张之洞都属于学习西方器物层面的代表人物;郑观应是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政治上主见革新,实行君主立宪,且时间上要早于梁启超,故选C项。]3.康有为斥古文经为伪经,把孔子说成是主见变革的先师,其目的是()A.利用儒家学说进行变法B.争取朝中大臣的支持C.复原儒学独尊的地位D.动摇反对变法者的理论基础,加强变法思想的权威性D[康有为为了推动维新变法运动,要先树立变法思想的权威。而欲达到此目的,又必需动摇乃至推翻顽固守旧、阻碍变法的旧思想。]4.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A.强学会为探讨儒学的团体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D[强学会为研习西学、沟通变法思想的政治团体,故解除A项;B、C两项不符合史实,张之洞主见“中体西用”,各省督抚大都反对变法,故解除。]5.“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A.领导人 B.时间C.参与者 D.地点C[1895年,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因此参与者有误,故选C项。]6.1897年10月,严复等人在天津创办《国闻报》,一方面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另一方面还派员到各地采访,国内偏重于北方各省,国外则设访员于伦敦、巴黎、柏林、彼得堡、纽约、华盛顿等处。这表明()A.国内无报刊供其选稿B.维新派要让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C.清政府允许自由办报D.维新思想的传播仅限于北方各省B[维新变法时期报纸比较多,除了《国闻报》,还有《时务报》等,故A项错误;材料中“选择百余种外国报刊作为稿件来源”的信息说明维新派的目的是传播国外新思想,故B项正确;清政府对维新派活动是限制的,故C项错误;严复在天津创办《国闻报》,国内采访偏重于北方各省,从创办的地点到稿件的来源来看是在北方,但维新思想的传播,通过报刊对南方的影响也是很大的,尤其是湖南以谭嗣同为首,大力宣扬维新变法思想,故D项错误。]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年来,泰西专以分中国为说,报章争论,公托义声,其分割之图,传遍大地,擘画详明,绝无隐讳。——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康有为《救亡决论》材料三康有为建议:“勿去旧衙门,而惟增新衙门;勿黜革旧大臣,而惟擢小臣;多召见才俊志士,不必加其官,而惟委以差事,赏以卿衔,许其专折奏事足矣。”——梁启超《戊戌政变记》(1)依据材料一分析康有为上书的背景;概括指出材料二反映的思想主见。(2)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三,可以看出什么改变?为什么会发生上述改变?[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阅读材料一,提取有效信息“泰西专以分中国……分割之图……绝无隐讳”加以概括。其次小问,留意材料二中关键信息的提取,如“诸国变法则强,守旧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等。第(2)问,通过对比很简单找出改变的表现,改变缘由要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方面去分析。[答案](1)背景:甲午中日斗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空前严峻。主见:剧烈要求实行全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山东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
- 2025年太阳能光伏组件安装服务合同
- 2025年商业地产租赁协议深度剖析
- 2025年医院食堂食用油采购协议
- 2025年紫外光固化油墨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互联网用户权益协议
- 2025年货运司机劳动合同
- 2025年肿瘤类生物制品项目提案报告模范
- 2025年保障性住房贷款合同
- 2025年标准个人古董押借款合同样本
- GB/T 4365-2024电工术语电磁兼容
- 高校体育课程中水上运动的安全保障措施研究
- 油气勘探风险控制-洞察分析
- GB 12710-2024焦化安全规范
- 本人报废车辆委托书
- 2022年中考化学模拟卷1(南京专用)
- 双减政策与五项管理解读
- 过桥资金操作流程
- 医疗机构质量管理指南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2024版研究生教材课件全集2章
- 2024-2025银行对公业务场景金融创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