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6/24/wKhkGWeg1UmAS3IJAAF1_51IBBY923.jpg)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6/24/wKhkGWeg1UmAS3IJAAF1_51IBBY9232.jpg)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6/24/wKhkGWeg1UmAS3IJAAF1_51IBBY9233.jpg)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6/24/wKhkGWeg1UmAS3IJAAF1_51IBBY9234.jpg)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06/24/wKhkGWeg1UmAS3IJAAF1_51IBBY92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3分)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42℃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3m D.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2.(3分)《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四个节气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立春:冰雪消融 B.寒露:露珠晶莹 C.霜降:霜挂枝头 D.冬至:千里冰封3.(3分)如图所示,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舱内的航天员是运动的4.(3分)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B.雨后彩虹 C.“折断”的筷子 D.皮影戏5.(3分)我们的生活伴随着声音,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但不能用来传递能量 D.新能源电动车的车窗采用双层夹胶玻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6.(3分)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密度变小 B.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D.为减轻质量,我国的C919大飞机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7.(3分)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油的温度 B.减小油的表面积 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减少油的体积8.(3分)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的熔点为40℃ B.乙种物质是海波,为晶体 C.第5min时,甲种物质是固液共存态 D.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均不需要吸热9.(3分)如图为“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A点静止释放,分别测量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C.为了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D.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40cm/s10.(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成像清晰,实验环境应较明亮 B.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C.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需要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 D.将玻璃板水平向右平移1cm,蜡烛A的像向右移1cm11.(3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以与平面镜成60°的夹角入射,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的大小为60° B.镜面水平右移光线将照到P点上方 C.镜面竖直上移,反射角将不变 D.镜面绕O点顺时针旋转光线将照到P点下方12.(3分)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线照射镂空掩膜,这样镂空掩膜会更明亮,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使镂空掩膜缩小的像成在硅片上,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缩图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为使硅片上的像变大,镂空掩膜应靠近缩图透镜,硅片应远离缩图透镜13.(3分)甲同学准备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便同时步行去迎接,相遇后两人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甲做减速直线运动 B.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甲的路程是乙的4倍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9个小题,第22、23小题作图1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14.(2分)周末小州和家人到汉丰湖游玩,他们看到对面文峰塔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现象;他们还看到水中的鱼在游玩,这是光的现象。15.(2分)监测器测得某次鸟鸣和猫叫的声音信息如表,则二者声音的特性相比,鸟鸣声的较高,猫叫的较大。(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音鸟鸣猫叫声音的频率/Hz5000800声音强弱的等级/dB306016.(2分)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此过程中会热量。17.(3分)如图所示是冬日里的“泼水成冰”,它需要在温度极低的室外把较高温度的水泼洒出去,大部分水滴首先成为水蒸气,然后水蒸气遇冷成冰晶或者成小水滴,形成的壮观场景。(均填物态变化名称)18.(2分)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若此处水深约3m,当白鹭距水面0.5m时,倒影与它的距离为m,当白鹭远离水面向上飞行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9.(3分)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是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1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0.(2分)如图甲、乙两图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先后观察到的后方车辆运动情景,a、b、c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则小明所乘汽车的速度汽车a的速度,车内后视镜观察到c车大小没变,以c车为参照物,小明的车是的。21.(3分)冬季里,小渝喜欢用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500g鲜豆腐,体积为400cm3,鲜豆腐的密度为g/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即水结成的冰)的总体积为cm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g/cm3。(ρ冰=0.9×103kg/m3)22.(1分)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23.(1分)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对应的出射光线。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8分,共21分。)24.(6分)小开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按照实验规范要求组装器材时应(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安装,组装过程中(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3)如图乙所示,小开做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所示,小开在实验记录第2min时,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选填“a”或“b”)图;(5)小开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选填“可行”或“不可行”)25.(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2)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cm;(3)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选填“正”或“倒”)立、(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4)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会(选填“上”或“下”)移动;(5)如图乙所示,若将同学的近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26.(8分)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松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他先将天平放在上,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则需向(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若调节完成后指针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是:;(2)小松纠正错误重新调平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g。如图丙、丁,小松用排水法测出小石块体积,小石块的体积为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g/cm3;(3)若考虑小石块放在水中时要吸水(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会;(选填“偏大”、“不变”、“偏小”)(4)小松认为:要测量液体密度,只用天平(最大称量200g)不用量筒也可行。他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右盘中加入如图戊所示的砝码,将塑料杯置于天平左盘,通过向塑料杯加减水使天平平衡,然后,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再将塑料杯中水换成密度1.1g/cm3的盐水,当盐水加到标记处时,发现只需游码向右移到3g处天平也平衡了,此时该装置成为一个可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它能测量的液体最大密度为g/cm3。四、论述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7小题6分,第28小题6分,第29小题7分,共19分,解27.(6分)如图所示,2024重庆开州•汉丰湖马拉松于2024年10月20日开跑。小开参加了半程马拉松,他跑完全程21km用时2h。某马拉松团体队伍长度为50m,以4m/s匀速通过一条长为750m的直线路段。求:(1)小开跑完半程马拉松的平均速度;(2)马拉松团体队伍全部通过该直线路段的时间。28.(6分)如图所示是2024年11月26日华为新发布的手机mate70,该手机总质量为203g,其背板质量为12.1g,材质是密度为1.1g/cm3的锦纤,这种材质兼具质感和耐用性。求:(1)手机背板的体积;(2)若仅将背板换成密度为2.5g/cm3的玻璃纤维,则该手机的总质量增加多少?29.(7分)小州在滨湖公园散步时,发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于是他想利用所学密度知识测量一下它的密度。他用电子秤测量一个空容器的质量是100g,装满水后容器和水的总质量是200g。将容器里的水倒出并擦拭干净,先在容器内装入鹅卵石,测得总质量为166g,然后将容器内装满水,称出容器、水和鹅卵石的总质量为246g(如图所示)。求:(1)该鹅卵石的质量;(2)该容器的容积;(3)该鹅卵石的密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AADBBACDCC题号1213答案DC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1.(3分)以下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的正常体温为42℃ 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3m D.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0kg【答案】B【分析】首先要对相关物理量有个初步的认识,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经过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换算,最后判断符合要求的是哪一个。【解答】解:A.人的正常体温为37℃且变化幅度很小,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故B符合实际;C.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故C不符合实际;D.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5kg,故D不符合实际。故选:B。2.(3分)《淮南子》完整记载的“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下列四个节气中的物态变化属于熔化的是()A.立春:冰雪消融 B.寒露:露珠晶莹 C.霜降:霜挂枝头 D.冬至:千里冰封【答案】A【分析】熔化指物质由固态转变成液态,熔化要吸热。【解答】解:A、冰雪消融是固态转变成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A正确;B、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霜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属于凝固现象,故C错误;D、冰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故D错误。故选:A。3.(3分)如图所示,2024年10月30日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成功发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是运动的 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是静止的 C.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是静止的 D.以火箭为参照物,舱内的航天员是运动的【答案】A【分析】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的确定,关键取决于所选取的参照物。所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一定相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解答】解:A、以地面为参照物,火箭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正确。B、以发射塔为参照物,火箭相对于发射塔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错误。C、以火箭为参照物,发射塔相对于火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C错误。D、以火箭为参照物,舱内的航天员相对于火箭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D错误。故选:A。4.(3分)如图所示,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 B.雨后彩虹 C.“折断”的筷子 D.皮影戏【答案】D【分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影子、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解答】解:A、员对着镜子画脸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A不符合题意;B、雨后彩虹是由于光的色散形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C、“折断”的筷子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D、皮影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5.(3分)我们的生活伴随着声音,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C.声音可以用来传递信息,但不能用来传递能量 D.新能源电动车的车窗采用双层夹胶玻璃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B【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3)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声音也可以传递信息;(4)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A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故B正确;C、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声音也可以传递能量,故C错误;D、新能源电动车的车窗采用双层夹胶玻璃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6.(3分)密度知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下列关于密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密度变小 B.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C.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的质量大于棉花的质量 D.为减轻质量,我国的C919大飞机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答案】B【分析】(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状态和温度,与质量、体积无关。(2)两种不相溶的液体混合后,密度小的液体将浮在密度大的液体上方。(3)根据密度公式分析ρ=解答。(4)根据密度公式ρ=可知,体积不变时,密度越小,质量越小。【解答】解: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受到磨损,质量变小,体积变小,物质种类、状态和温度不变,所以密度不变,故A错误;B、油能漂在水面上,是由于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且二者不相溶,故B正确;C、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由于铁和棉花的体积关系未知,所以根据m=ρV可知,铁的质量不一定大于棉花,故C错误;D、为减轻质量,我国的C919大飞机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D错误。故选:B。7.(3分)图甲为我国古代的“节能灯”——“省油灯”,图乙为其部分剖面示意图。向灯盏夹层内注水,有助于减慢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目的。关于“省油灯”减慢油蒸发的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降低油的温度 B.减小油的表面积 C.减慢油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D.减少油的体积【答案】A【分析】影响蒸发的因素有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解答】解:油在燃烧的过程中,温度升高,会不断地蒸发,在灯盏上方容器中盛油,在夹层中注水以降低油的温度,减少了油的蒸发,达到省油的效果。故选:A。8.(3分)如图所示是海波和石蜡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种物质的熔点为40℃ B.乙种物质是海波,为晶体 C.第5min时,甲种物质是固液共存态 D.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均不需要吸热【答案】C【分析】晶体有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的温度为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此时是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熔化开始时,物质是固态;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区别: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解答】解:AB、海波是晶体,海波的熔化过程中有固定的温度,所以甲物质为海波,且熔点为48℃;乙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一直升高,是非晶体,故AB错误;C、4~8min,物质甲温度不变,此时是熔化过程,所以甲种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固液共存态,故C正确;D、甲、乙两种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均需要吸热,故D错误。故选:C。9.(3分)如图为“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小车从A点静止释放,分别测量前半程、后半程和全程的平均速度,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 B.斜面应保持较大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 C.为了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vBC,可以将小车从B点静止释放 D.如果测得AC段的时间tAC=2s,则AC段的平均速度vAC=40cm/s【答案】D【分析】(1)小车在斜面上做的是加速运动;(2)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据此分析;(3)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B点的速度不为零;(4)根据图象读出AC段的距离,运用公式v=求出AC段的平均速度。【解答】解:A、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小车在这个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故A错误;B、斜面的坡度越大,小车在斜面上滑下的速度越快,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越短,不方便测量时间,因此斜面应保持较小的坡度,以便于测量时间,故B错误;C、小车在运动过程中经过B点时的速度不为零,因此测量BC段的平均速度vBC,不可以将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故C错误;D、小车运动距离sAC=80.0cm,小车通过AC段的平均速度:vAC===40cm/s,故D正确。故选:D。10.(3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了使成像清晰,实验环境应较明亮 B.选用等大的两支蜡烛,是为了比较物距和像距的关系 C.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需要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 D.将玻璃板水平向右平移1cm,蜡烛A的像向右移1cm【答案】C【分析】(1)为了使像更明亮,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2)用大小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3)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需要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4)平面镜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解答】解:A、为了使像更明亮,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故A错误;B、用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实验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故B错误;C、为了寻找普遍规律,需要改变蜡烛A的位置多次实验,故C正确;D、将玻璃板水平向右平移1cm,蜡烛A的像位置不变,故D错误。故选:C。11.(3分)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以与平面镜成60°的夹角入射,经镜面反射后照射到电池板上的P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角的大小为60° B.镜面水平右移光线将照到P点上方 C.镜面竖直上移,反射角将不变 D.镜面绕O点顺时针旋转光线将照到P点下方【答案】C【分析】(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镜面移动时,根据反射点的变化判定光线的变化。【解答】解:A、太阳光与平面镜的夹角为60°,则入射角为90°−60°=30°,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则反射角为30°,故A错误;B、若镜面水平右移,入射角不变,反射点向右移动,该束光线照到P点下方,故B错误;C、若镜面竖直上移,入射角的大小不变,则反射角大小不变,故C正确;D、若保持入射光线不动,镜面绕O点顺时针旋转光线,光线照射到P点上方,故D错误。故选:C。12.(3分)光刻技术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用紫外线照射镂空掩膜,这样镂空掩膜会更明亮,调整镂空掩膜、缩图透镜的位置,恰好能使镂空掩膜缩小的像成在硅片上,从而实现集成电路的“光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紫外线是一种可见光 B.缩图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硅片上的像是正立缩小的实像 D.为使硅片上的像变大,镂空掩膜应靠近缩图透镜,硅片应远离缩图透镜【答案】D【分析】(1)紫外线是一种不可见光;(2)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3)当u>2f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4)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是: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解答】解:A、紫外线属于不可见光,故A错误;B、缩图透镜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硅片上的像是实像,因而一定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故C错误;D、为使硅片上的像变大,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的动态变化规律:物近像远像变大可知,镂空掩膜应靠近缩图透镜,硅片应远离缩图透镜,故D正确。故选:D。13.(3分)甲同学准备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乙同学便同时步行去迎接,相遇后两人同车返回,整个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A.甲做减速直线运动 B.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甲的路程是乙的4倍【答案】C【分析】图像问题,首先明确图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然后从图象中找到需要的路程、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解,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解答】解:A.甲的s﹣t图线是倾斜直线,表示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相等,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10min时两同学到达同一位置,他们相遇,故B错误;C.由图象可知,相遇前、后乙行驶的路程都是为1km,相遇前此段所用的时间为:t乙=10min,t′乙=15min﹣10min=5min,所以t乙:t′乙=2:1由v=可知,路程相同速度与时间成反比:v乙:v′乙=t′乙:t乙=1:2,故C正确;D.整个过程甲的路程s甲=4km,乙的路程s乙=2km,甲的路程是乙的2倍,故D错误。故选:C。二、填空作图题(本题共9个小题,第22、23小题作图1分,其余每空1分,共21分。)14.(2分)周末小州和家人到汉丰湖游玩,他们看到对面文峰塔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现象;他们还看到水中的鱼在游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答案】反射;折射。【分析】(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2)我们看到水中的物体,其实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他们看到对面文峰塔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看到水中鱼在游玩,这是光的折射现象,看到的是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故答案为:反射;折射。15.(2分)监测器测得某次鸟鸣和猫叫的声音信息如表,则二者声音的特性相比,鸟鸣声的音调较高,猫叫的响度较大。(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音鸟鸣猫叫声音的频率/Hz5000800声音强弱的等级/dB3060【答案】音调;响度。【分析】音调是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越大。【解答】解:二者声音的特性相比,鸟鸣的声音频率比猫叫的声音频率高,即鸟鸣声音调较高,而猫叫的声音强弱比鸟鸣的声音强弱大,则猫叫的响度较大。故答案为:音调;响度。16.(2分)在《太空“冰雪”实验》中,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凝固(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这是因为此过程中会放出热量。【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分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是放热过程。【解答】解: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凝固成固态是放热过程,所以“冰球”是热乎乎的。故答案为:凝固;放出。17.(3分)如图所示是冬日里的“泼水成冰”,它需要在温度极低的室外把较高温度的水泼洒出去,大部分水滴首先汽化成为水蒸气,然后水蒸气遇冷凝华成冰晶或者液化成小水滴,形成的壮观场景。(均填物态变化名称)【答案】汽化;凝华;液化。【分析】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解答】解:把较高温度的水泼洒出去,大部分水滴会汽化为水蒸气,水蒸气遇冷会凝华为小冰晶或液化为小水滴,形成壮观的“泼水成冰”场景。故答案为:汽化;凝华;液化。18.(2分)如图是白鹭在如镜的水面上飞行的情形。若此处水深约3m,当白鹭距水面0.5m时,倒影与它的距离为1m,当白鹭远离水面向上飞行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1;不变【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和物体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像到平面镜的距离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解答】解:平面镜成像中,像距与物距相等,当白鹭距水面0.5m时,物距与像距都等于0.5m,倒影与它的距离为0.5m+0.5m=1m;当白鹭远离水面向上飞行时,白鹭大小不变,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不变。故答案为:1;不变。19.(3分)如图所示,盒装纯牛奶的体积是250c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1g/cm3,则牛奶的质量为275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答案】250;275;不变。【分析】(1)根据牛奶包装袋上的商标,可以得到牛奶的体积,利用公式m=ρV求牛奶的质量。(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密度的大小与物质有关,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的大小无关。【解答】解:(1)包装袋上标注了牛奶的体积:V=250mL=250cm3=2.5×10﹣4m3则根据ρ=可得,牛奶的质量:m=ρV=1.1×103kg/m3×2.5×10﹣4m3=0.275kg=275g。(2)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喝掉一半牛奶后,牛奶的密度不变。故答案为:250;275;不变。20.(2分)如图甲、乙两图为小明从车内后视镜先后观察到的后方车辆运动情景,a、b、c为在平直公路上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则小明所乘汽车的速度后汽车a的速度,车内后视镜观察到c车大小没变,以c车为参照物,小明的车是静止的的。【答案】大于;静止的。【分析】在研究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要看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是否发生改变,若改变,则是运动的,若不改变,则是静止的。【解答】解:由图知,三辆车运动的方向相同,乙图中的a车小于甲图中的a车、且a车与b车间距离变大,所以b车的速度大于a车的速度,即小明所乘汽车的速度大于汽车a的速度;甲、乙两图中的c车大小相同,说明c车与小明乘坐车辆的距离没有发生改变,因此,以c车为参照物,小明的车是静止。故答案为:大于;静止的。21.(3分)冬季里,小渝喜欢用冻豆腐涮火锅,她买来500g鲜豆腐,体积为400cm3,鲜豆腐的密度为1.25g/cm3,豆腐含水的质量占总质量的54%,将鲜豆腐冰冻后,然后化冻,让水全部流出,形成数量繁多的孔洞,豆腐整体外形不变(即总体积不变),变成了不含水分的海绵豆腐(俗称冻豆腐),海绵豆腐内所有孔洞(即水结成的冰)的总体积为300cm3,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为2.3g/cm3。(ρ冰=0.9×103kg/m3)【答案】1.25;300;2.3【分析】根据ρ=求鲜豆腐的密度;根据题意求豆腐中水的质量,水变成冰后,质量不变,根据ρ=求冰的总体积,从而求得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体积,再求出实心部分的质量,根据ρ=求海绵豆腐的实心部分密度。【解答】解:鲜豆腐的密度:ρ鲜===1.25g/cm3;豆腐中水的质量:m水=54%m鲜=54%×500g=270g水变成冰后,质量不变,即m冰=m水=270g,冰的密度为ρ冰=0.9×103kg/m3=0.9g/cm3冰的总体积:V冰==300cm3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体积:V实=V鲜﹣V冰=400cm3﹣300cm3=100cm3实心部分的质量:m实=m鲜﹣m水=500g﹣270g=230g海绵豆腐实心部分的密度:ρ实===2.3g/cm3。故答案为:1.25;300;2.3。22.(1分)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保留作图痕迹)。【答案】【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虚像、像与物的大小相等、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对应点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利用这一对称性作出AB的像。【解答】解: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A'B',如图所示:23.(1分)如图所示,F是凸透镜的焦点,画出入射光线通过凸透镜后对应的出射光线。【答案】见解答图【分析】在作凸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三条特殊光线)来作图。【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3个小题,第24小题6分,第25小题7分,第26小题8分,共21分。)24.(6分)小开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水在沸腾前后温度变化的特点。(1)按照实验规范要求组装器材时应自下而上(选填“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安装,组装过程中需要(选填“需要”或“不需要”)点燃酒精灯;(2)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94℃;(3)如图乙所示,小开做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分析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4)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丙所示,小开在实验记录第2min时,观察到水中气泡的情形为图丙中b(选填“a”或“b”)图;(5)小开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不可行。(选填“可行”或“不可行”)【答案】(1)自下而上;需要;(2)94;(3)不变;(4)b;(5)不可行。【分析】(1)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需要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加热时必须用酒精灯的外焰,所以在安装装置时,必须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2)温度计读数时,要先看温度计的分度值;(3)水沸腾时的特点;(4)水沸腾前后气泡的变化;(5)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解答】解:(1)在做水的沸腾实验时,需要用酒精灯给水加热,加热时必须用酒精灯的外焰,所以在安装装置时,必须按照从下到上的顺序进行,且必须点燃酒精灯;(2)通过图甲可得温度计的精确度为1℃,示数为:94℃;(3)如图乙可得水的沸点是98℃,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4)沸腾前由于上方的温度较低,所以气泡上升的过程中会慢慢减小,沸腾时会慢慢增大,由乙图可知2min时水没有沸腾,所以选择b图;(5)液体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增大,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不能使气压增大,不能提高水的沸点,故此方法不可行。故答案为:(1)自下而上;需要;(2)94;(3)不变;(4)b;(5)不可行。25.(7分)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实验前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使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2)如图甲所示,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10.0cm;(3)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选填“正”或“倒”)立、放大(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规律制成的光学仪器是投影仪;(选填“投影仪”“放大镜”或“照相机”)(4)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会上(选填“上”或“下”)移动;(5)如图乙所示,若将同学的近视镜片放在凸透镜与蜡烛之间,要使光屏上还能成清晰的像,可将光屏适当向远离(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方向移动。【答案】(1)同一高度;(2)10.0;(3)倒;放大;投影仪;(4)上;(5)远离。【分析】(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凸透镜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这一点叫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叫焦距,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3)根据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4)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像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5)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解答】解:(1)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2)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f=40.0cm﹣30.0cm=10.0cm;(3)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此时物距2f>u=25.0cm﹣10.0cm=15.0cm>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于投影仪;(4)凸透镜成倒立的实像,随着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将向上移动;(5)将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光源之间,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凹透镜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会将光线推迟会聚成像,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应将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10.0;(3)倒;放大;投影仪;(4)上;(5)远离。26.(8分)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小松想通过实验测量小石块的密度。(1)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向右偏转,则需向左(选填“左”或“右”)调节平衡螺母。若调节完成后指针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他在调节天平平衡的过程中遗漏的操作是: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2)小松纠正错误重新调平后,将小石块放在左盘,在右盘中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右盘中的砝码情况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质量为27g。如图丙、丁,小松用排水法测出小石块体积,小石块的体积为10cm3,则小石块的密度为2.7g/cm3;(3)若考虑小石块放在水中时要吸水(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测得的小石块的密度会偏大;(选填“偏大”、“不变”、“偏小”)(4)小松认为:要测量液体密度,只用天平(最大称量200g)不用量筒也可行。他将天平调节平衡后,在右盘中加入如图戊所示的砝码,将塑料杯置于天平左盘,通过向塑料杯加减水使天平平衡,然后,在水面处做好标记;再将塑料杯中水换成密度1.1g/cm3的盐水,当盐水加到标记处时,发现只需游码向右移到3g处天平也平衡了,此时该装置成为一个可以测量液体密度的密度秤,它能测量的液体最大密度为8×103g/cm3。【答案】(1)水平台;左;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2)27;10;2.7;(3)偏大;(5)8×103。【分析】(1)使用天平时要先调节横梁平衡: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的横梁平衡;指针左偏右调,右偏左调;(2)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与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读出图丙和丁中量筒中水面示数,两者的差为小石块的体积;由密度公式计算小石块的密度;(3)先计算吸水的质量,根据密度公式的变形式得出吸水的体积,进而得出石块的真实体积;(4)若玻璃杯内装的水的体积为V,则由图可知,当天平平衡时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写出表达式;玻璃杯中换为盐水,天平平衡时,将游码向右移到4g,据此可知此时盐水和杯子的总质量,根据密度公式写出此时的表达式;联立可解得杯子的质量和盐水的体积;当质量最大,即为100g时,能测的密度最大。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能测量的液体最大密度。【解答】解:(1)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横梁平衡;图甲是调节完成后指针静止时的位置和游码的位置,遗漏的操作步骤是: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2)由图乙知,小石块的质量m=20g+5g+2g=27g;由图丙知,量筒中水的体积为15mL,小石块浸没在量筒的水中后总体积为25mL所以小石块的体积V=25mL﹣15mL=10mL=10cm3;小石块的密度:ρ===2.7g/cm3;(4)小石块放在水中时要吸水,小石块吸水后体积不变,质量增大,则测得的小石块密度会偏大;(5)若玻璃杯内装的水的体积为V,则由图可知,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为60g,因此m水+m杯=60g根据密度公式可知,ρ水V+m杯=60g……①玻璃杯中换为盐水,天平平衡时,砝码与游码质量为64g,因此m盐水+m杯=64g即ρ盐水V+m杯=64g……②联立①②式并代入水和盐水的密度可解得:V=20cm3=20mL,m杯=40g;根据ρ=可知,当质量最大,即最大200g时,能测的密度最大,即:ρ大V+m杯=200g则能测量的液体最大密度:ρ大==8g/cm3=8×103kg/m3。故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表面改性材料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智能食品营养秤合作协议书
- 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6 单元综合测试卷(人教版 2025年春)
- SPM93-MODBUS串行通信协议-V1.0
- 2025年产权委托交易协议标准范文(2篇)
- 2025年二年级数学教学工作总结第一学期模版(二篇)
- 2025年个人无息的借款合同(三篇)
- 2025年个人房屋租房合同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车抵押借款合同常用版(2篇)
- 2025年五年级丑小鸭阅读心得样本(2篇)
- 血栓性微血管病的诊治
- 综合客运枢纽换乘区域设施设备配置要求JTT1066-2016
- 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23)解读
- 2024PowerTitan系列运维指导储能系统运维指导
- 沸石转轮知识讲解
- 固定资产盘点报告医院版
- 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及指南
- 银行个人业务培训课件
- 2024年ISTQB认证笔试历年真题荟萃含答案
- tpu颗粒生产工艺
- 《体检中心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