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设计方法课件_第1页
创造性设计方法课件_第2页
创造性设计方法课件_第3页
创造性设计方法课件_第4页
创造性设计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造性设计方法

*实现创新的捷径希望打破“常规”的人实现创新有效的创新方法相关的技术知识创新理论和规律*有效的创新方法希望打破“常规”的人广博的技术知识实现创新!创新三要素*创造性活动包括科学研究、技术发明、技术革新和文艺创作等多种类型在我国开展创造性设计方法尤其必要1).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大量低技术、低附加值的产品严重供过于求,而许多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品有效供给不足,不得不大量进口2003年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开发学院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中国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仅是日本的3.03%,韩国的11.11%(1998-2000年的平均值)*2).关键技术的自给率低关键技术大部分来自进口,其中工程机械高技术产品80%以上;数控机床70%;石油化工装备76%;集成电路芯片制造设备80%;光钎制造装备100%;通讯、半导体、生物、医药和计算机行业60%~90%;DVD产量占全球70%以上,但没有掌握核心专利技术;彩电、手机和微机的CPU都是掌握在别人手里*出口一台DVD出口售价32美元交专利费18美元成本13美元企业利润1美元*3).高科技出口额增长主要来自跨国公司和中外合资企业2003年外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为683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62%;中外合资企业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占高技术产品出口总额21%;外商独资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出口金额共占我国高技术出口总额的83%*2007年中国科协学术建设发布会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院士表示,近两年来,尽管我国学科发展取得一些重大突破和重要进展,但是从整体来看,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自主创新的环境依然不尽如人意,自主创新的能力依然较弱,特别是在四大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地质学方面:目前的研究工作存在着“三多三少”现象,即:证明西方学者提出的假说和理论的研究多,提出我国自己的假说和理论少;单一学科封闭式研究多,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交叉与综合集成研究少;模仿性研究多,独创性的成果少。4).四大领域与发达国家存在很大差距*☆机械工程领域:我国的高端数控装备和大型重载装备的独立制造能力不足,中档及以上数控系统市场基本上被国外品牌垄断。我国的精密化制造技术与国外相比仍然存在阶段性差距,精密成形和精密、超精密加工技术水平整体落后于发达工业国家。☆冶金工程技术:部分创新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很大差距☆航空产品、航空技术和航空科研能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即使是新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的歼10战斗机,与美国的F—22、F—35相比,在技术水平上也相差一代。我国利用空间进行的研究工作尚处在试验阶段,与世界先进水平有很大差距。*3.1概述3.1.1创新是可以实现的1.创造性是人所普遍具有的潜能人文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指出它“极可能是一种每一个人都有的遗传素质。它是一种共同的和普遍的东西。在所有健康儿童中肯定都会发现它的存在”*2.脑科学理论凡是健康的人,就具有创造创新能力每个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可以激发的创新能力可通过培训提高的*3.人脑的创造创新能力大脑是人的智慧之府,是人的创造创新之源人脑类似由100~140亿台微型计算机所组成的庞大的电子计算机信息网络处理系统一个正常人的大脑可储存1000万亿信息单位,相当于一般电子计算机储量的100万倍,如果全部用来储备知识,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5亿本书籍的知识总量人脑的功能非常强大,俄罗斯学者伊.尹尔菲莫夫研究指出:人的大脑可以同时学习40种语言,默记一套大英百科全书所容纳的全部内容,还可以有余力去完成十门大学课程的教研活动*3.1.2创造力定义心理学界较为一致的看法是把创造力定义为:根据一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开展能动的思维活动,产生出某种新颖的、独特的、具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产品是指以某种形式存在的思维成果。它既可以是一种新概念、新设想、新理论,也可以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力作为一种潜在的可能,在现实的人身上“它确实会丧失,或被掩盖,或被歪曲,或被抑制,或受到任何可能的阻碍”*美国心理学家史登堡(Sternberg)的理论:个体创造力与多种因素有关,即智力、知识、思维形态、个性、动机、环境等。

知识、思维模式和创造力的关系:

知识是重要的,关键是和创造性思维相结合3.1.3创造学的研究领域、对象及发展史爱因斯坦:“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创造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创造活动的规律和方法,探索其过程、特点和机理,并开发人类创造力的学科*创造哲学心理学神经生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行为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

政治经济军事科学研究工程技术文学艺术社会发展

创造过程创造人才创造原理创造环境创造技法创造教育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应用领域1.创造学的研究领域、对象及应用*2.国外创造创新学的发展史

序时代人物贡献1古希腊亚里斯多德将知识分为理论科学、实践科学和创造科学三大类218世纪康德创造是人们创造性想象以及直觉、灵感等思维方式的综合过程31870高尔顿发表“遗传与天才”一书,第一次用典型案例的方法研究创造41891C·伦布罗卓发表“天才人物”,提出天才的成长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的重要理论,但他力图找出天才和精神病因素的关系引起广泛的争论51911熊比德发表“经济与发展理论”,第一次推出“创新”概念61926袄勒斯提出创造过程四阶段:准备、酝酿、明朗、验证71931R·P克劳斯福创造技法——“特性列举法”首先在美国纳布拉斯大学开设创造性思维课程81937A·R斯蒂文森在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率先开设“创造工程”课程,对职工进行创造学培训*国外创造创新学的发展史(续)、序年代人物贡献91938奥斯本发明了“智力激励法”,1941年发表名著“思考和方法”提出“每日一创”、“一日一构思”101942兹威基发明了“形态分析法”111944康顿发明了“综摄法”121946阿列舒列尔提出解决发明问题的理论(TRIZ超级发明术)131950吉尔福发表了“论创造力”的演讲,引起极大震动141954李约滋提出创造家和发明家可以根据一定的方法训练出来,1954年,美国成立“创造性教育基金会(CEF),在美国推动创造性教育。151956日本大学开设创造能力培训课程,各地先后成立“创造研究会”、“创造工作研究所”、“创造学会”“星期日发明学校”每年4月18日定为发明节161982福田纠夫相“开发日本人的创造力是日本通向21世纪的支柱”创造变成各级政府、企业决策依据。*3.国内创造创新学的发展史★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孟子及商鞅等人都从治学、治身、治政等方面论述过创造★自1610年以后的长达400年的历史时期内,在世界科技史上的重大发明似乎已与中国人无缘。至今尚未发现自先秦后有关论述创造的著作。★1983年成立“中国创造学研究会筹委会”并于1994年正式成立,标志着创造学在我国进入独立研究发展阶段★直至改革开放后,创造学逐步传入中国,1980年许立言教授首先把国外有关创造学著作引入中国★16世纪前:中国是个发明大国,世界史上的100项重大发明的前27项,其中有18项是属于中国人的发明*3.2创造性思维方法创造性思维方法逻辑思维直觉思维直觉思维:一种在下意识状态下,对事物内在复杂关系突发式的领悟过程,具有创造灵感忽然降临的色彩。逻辑(推理型)思维:人们根据所提出的创造目标,进行逻辑推理,把目标展开、分解和综合,寻求各层分目标的解,然后找出最终整体解,用主动的可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向目标逼近。*技术性的创新设计中,常用的有如下几种思维形式:分析与综合思维面对所提出的创造对象、任务或设想,首先需要进行分析。在求得各子问题的解之后,必须通过建立联结,构成总体,即综合,实现最终需要的总体功能(b)收敛与发散式思维先确定一个原始解,它可以是一个完全满足所提要求的理想系统,然后以它为目标,寻求凡是想得出或可能的,通向这个目标的途径。由于条条思维途径都指向一个收敛目标,所以这种创造思维称为收敛式思维。*以一个原始解为出发点,去寻找更多更好的解。这种创造思维称为发散式思维,(c)对应与联想式思维科技史上很多发明创造都是对应联想的产物。鸟-飞机,鱼-潜艇。(d)离散与组合式思维很多事物将其分解意味着创新。也有很多事物,彼此组合意味着创新。实例:※眼镜片与镜架分离,设计出隐形眼镜;※电话听筒与主机分离,成为子母式电话机。※电视与电话组合,成为可视电话。*(e)换元与移植式思维客观事物都有内在的运动规律,有很多规律表现的因素不同,但规律相同,三大数学物理方程(弦振动方程、热传导方程、泊松方程)并没有针对特定的物理量,但却在振动、热传导、液体动力学不同领域得到应用。方程中的x、y、z可以用不同的物理元代入,解决不同的问题这种思维方法转移到创造学中,成为换元法则实例:气动刹车装置的发明:

从挖隧道时,驱动风钻的压缩空气使用橡胶管输送得到的启发3.3创造技法、科学中难能可贵的创造才华,由于方法拙劣可能削弱,甚至被扼杀;而良好的方法则会增长、促进这种才华。*十二种主要创造技法、创造技法TRIZ法智暴法635法陈列法哥顿法提问追溯法

反向探求和向前推演法

联想类推法组合法

功能分解法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

*

智暴法是一种让智力像山洪一样爆发的方法。这种方法以开小组会的方式进行,它的基本思想是组织一些来自不同领域但思想活跃的人,人数不宜过多,以5~10人为宜。人们的关系要非常融洽,会中的气氛要轻松愉快。向他们提出会议的主题,鼓励大家提出无偏见的主意,规定每个人只能补充别人的思想,不许否定或批评对方,努力构成新思想的联合。参与智暴法活动的人来源应尽量广泛,与非专业、非技术人员交往有时会得到绝妙的充实,从智暴法活动中得到的往往是原始的主意,进一步需要与专业人员分析提出的主意,建立切实可行的方案。经验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提方案比同样的人数单独提方案的方案数量要大65%~90%,因而用得甚多。1.智暴法

*635法是由智暴法进一步发展而成,在宣布了活动主题后,要求参加者每次写下三个解并作提纲式的注释,然后传给邻座,后者读后再提出三个进一步解或作补充。这个活动常有6人参加,因此每个参加者的建议都经过5个人的补充或组合发展,故称635法2.635法3.陈列法陈列法的前提条件和小组构成与智暴法相同,但参与者把自己的主意用简图加以适当的文字描述,然后把每一个人的结果像美术画廊式陈列出来,以便所有参与者交流讨论,然后形成新的想法,由参加者作进一步发展,最后进行审视、排队和补充完善,选出有成功希望的初始解或原始主意适用范围:适合结构设计的创新*是美国人哥顿在1964年提出的方法。他是一个用抽象类比思维方式开发创造活动的方法。会议主持人在开始时并不宣布所要讨论的具体内容,而是把问题抽象化,提交与会者讨论4.哥顿法通过对问题的的分析,加以推理以扩展思路,或把复杂问题进行分解,找出各种影响因素,再进行分析推理,从而寻求出问题解答的一种创造性技法。5.提问追溯法例如:要研究开罐头的工具引导与会者无约束地进行思考,提出各种方案,最后,由主持人亮出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从所提方案中评选适用的解要研究一种新型割稻机提问追溯法具有逻辑推理的特点*1)When?2)Where?3)Wh0?4)What?5)Why?6)How?b)奥斯本检核表法:该方法适用于对问题的发掘、思考和便于有目的地解决问题。a)5W1H法:1)可否将产品的形状、制造方法等加以改变?2)可否另作他用?3)有无其他更佳设想?4)改变一下如何?5)放大如何?6)缩小如何?7)用别的替代如何?8)反之如何?9)组合起来如何?该方法是A.F奥斯本博士提出的一种可作为创造技法的普通检核表。共有九项:*6.反向探求和向前推演法对现有的解决方案系统地加以否认或寻找其他的甚至相反的一面,找出新的解法或启发新的想法。可以细分为“逆向”和“转向”两类方法。a.反向探求法例如,从车销螺纹发展成旋风铣螺纹从大干发展成小干例如;离合器,连接方式可以是牙嵌式的、齿形式的、摩擦锥式的、单片或多摩擦片式的、单向或双向超越离合器式的、电磁离合器式的等等,b.向前推演法从一个最初的设想按一定方向逐步向前探索,寻找新的想法摩擦式的连接其压力的产生:机械、液压或电动等等。*通过启发、类比、联想、综合等创造出新的想法以解决问题。7.联想类推法通过相似联想进行推理,寻求创造性解法a.相似联想法b.抽象类比法通过河蚌育珠的启示,在牛胆中埋入异物,刺激牛产生胆结石而得到珍贵药材牛黄通过直接刺激人的穴位的针刺法推理联想到不直接接触皮肤而达到刺激穴位的尖端放电的磁刺法*发明一种开罐头的新方法:可先抽象出“开”的概念,列出各种“开”的方法,如打开、撕开、拧开、拉开等等,然后从中寻找对开罐头有启发的方法用抽象反映问题实质的类比方法来扩大思路,寻求新解法。再如从“移土”的不同原理和方法,可以考虑出新的挖土机来从利用氢气球的浮力载入升空的原理类比设计出带人下海的潜水器。其方法是先在钢制潜水球内装入铁沙使之下沉,然后抛出铁沙,借助灌满气油(密度比海水小)的浮筒的浮力升向海面。利用类拟的原理人们又设计出各种充气装置和用具。*从各个领域借用一切有用的信息诱发新的设想,即把一种无关的要素结合起来找出相似的地方的一种借用方法c.借用法、仿生法例如电模拟:以电轴代替丝杆传动等就是一种借用方法仿生法是通过对生物的某些特性进行分析和类比,启发出新的想法或创造性方案的一种方法。它是现代发展新技术的重要途径之一飞机构件中的蜂窝结构,响尾蛇导弹的引导系统等就是仿生法在技术设计中应用的例子*组合法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说、技术、产品的一部分或全部进行组合或叠加,形成新的思想或新的产品。8.组合法组合创造的基本方法有:※有人统计了20世纪的480项重大发明成果,经分析发现三四十年代是以突破性成果为主,而组合型成果为辅,五六十年代两者大致相当,八十年代,则组合性成果占多数,这说明组合型发明已经成为创造发明的主要方式之一。a.主体附加:在原有的技术思想中补充新的内容,在原有的物质产品上添加新的附件,从而使得新的物品性能更好、功能更强。*b.异类组合: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科学领域的技术思想或物质产品加以组合,组合的结果带有不同的技术特点和技术风格。c.同类组合: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同或相近的事物组合。d.分解组合:在事物的不同层次上分解原来的组合,然后再以新的思想重新组合起来。重新组合的特点是改变了事物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f.坐标组合:该方法是许国泰1983年提出的。以一个坐标轴表示某技术或物质产品的特性,其他坐标轴表示外界信息要素,信息坐标相交构成“信息反应场”,创造出新的物质产品或得到新的技术思想。e.辐射组合:以某一新的技术为中心,与多种传统的技术组合,形成技术辐射,从而产生技术创新*9.功能分解法10.同中求异与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在相同或相似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事物中寻找他们的相异之处,它要求人们对于熟悉的事物,有意识地把他看成“陌生的”,然后按照新的理论来加以研究11.TRIZ法异中求同:善于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事物中,寻找他们的相同、相似之处。它要求人们对于陌生的事物持“熟悉的”态度,然后采用对熟悉事物的态度来衡量、比较,进行处理*TRIZ理论来源TRIZ意译为发明问题的解决理论1946年由G.S.Altshuller(阿列舒列尔)创立分析了不同工程领域中250万个发明专利,从中研究人类进行发明创造、解决技术难题过程中所遵循的科学原理和法则*TRIZ理论前提和基本认识:产品及其技术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一定的客观规律同一条规律往往在不同的产品或技术领域被反复应用,很多创新实质上往往是其他领域技术在某一领域的全新应用人们只要遵循着产品及其技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就能能动地进行产品设计并预测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一、TRIZ理论基础——技术系统进化法则涵盖了各种产品核心技术的进化规律技术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子系统由元件和操作构成。技术系统进化指实现系统功能的技术从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系统的更高级系统称超系统每个技术系统的进化一般都要经历如S-曲线所示的四个阶段:*

技术系统进化生命周期S曲线、*法则1:完备性法则控制装置产品传输装置执行装置动力装置能量源控制装置完整的技术系统一个完整的技术系统包含动力装置、传输装置、执行装置、控制装置四个部件*法则1实例帆船完成“货物运输”功能的技术系统货物桅杆船体帆风能水手*法则2:能量传递法则必须保证能量能从能量源流向技术系统的所有元件能使能量流动的路径缩短的方向发展,以减少能量损失*法则2实例尽管收音机内各子系统工作都正常,但收音机在汽车(金属屏蔽的环境)中电台传导的能量源受阻不能正常收听广播,在汽车外加一根天线,问题就解决了绞肉机替代菜刀,用旋转运动代替刀的垂直运动,能量传递路径缩短,能量损失减少,同时提高了效率*法则3:动态性进化法则

技术系统的进化应沿着增加结构柔性、可移动性、可控性的方向发展,以适应环境状况或执行方式的变化*法则3实例柔软性刚体单绞体多绞体柔性体液体/气体场四腿椅转椅滚轮椅可移动性手动调焦通过按钮调焦感应光线调焦自动调焦可控性照相机进化:*法则4:提高理想度法则理想化意味着:系统的质量、尺寸、能量消耗0实现的功能数量∞理想化意味着:系统的质量、尺寸、能量消耗0实现的功能数量∞理想化意味着:系统的质量、尺寸、能量消耗0实现的功能数量∞技术系统沿着提高理想度,向最理想系统的方向进化,代表着所有技术系统进化法则的最终方向*法则4实例第一台计算机重量:数吨功能:计算现代计算机重量:1000克功能:上千种。包括计算、绘图、通信、多媒体等*法则5:子系统不均衡进化法则任何技术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都不是同步、均衡进化的,每个子系统都是沿自己的S曲线向前发展整个技术系统的进化速度取决于系统中发展最慢的子系统的进化速度不均衡的进化经常会导致子系统之间的矛盾出现*法则5实例起先、脚蹬子直接安装在前轮上,自行车速度与前轮直径成正比,为提高速度人们着眼与增加前轮直径;随着前后轮尺寸差异加大,自行车的稳定性变得很差,于是人们开始研究自行车的传动系统,在自行车上装上了链条和链轮自行车的进化*法则6:向超系统进化法则技术系统沿着从单系统→双系统→多系统的方向发展进化到极限时,实现某项功能的子系统会从系统中剥离,转移至超系统,作为超系统的一部分。在该子系统的功能得到增强改进的同时,也简化了原有的技术系统*法则6实例最初:燃油箱是飞机的一个子系统;进化后:燃油箱脱离了飞机,进化至超系统,以空中加油机的形式给飞机加油。飞机系统简化,不必再随身携带庞大的燃油箱飞机在长距离飞行时,需要在飞行中加油*法则7:向微观进化法则沿着减小其元件尺寸的方向发展,从最初的尺寸向原子、基本粒子的尺寸进化,同时能够更好的实现相同的功能真空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实例:电子元件的进化*法则8:协调性法则表现在:结构上的协调各性能参数的协调工作节奏/频率上的协调技术系统的进化是沿着各个子系统相互之间更协调的方向发展。即系统的各个部件在保持协调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法则8实例结构上的协调早期积木:只能摞、搭现代积木:可自由组合、随意插合成不同的形状各性能参数的协调网球拍需要考虑两个性能参数的协调:将球拍整体重量降低,以提高其灵活性,同时增加球拍头部重量,以保证产生更大的挥拍力量*工作节奏/频率上的协调为提高混凝土强度,建筑工人在浇注施工中,一面灌混凝土,一面用震荡器进行振荡,以确保混凝土的密实*二、TRIZ理论的求解问题工具、TRIZ理论求解问题工具发明问题标准解法科学原理知识库技术矛盾创新原理物理矛盾分离方法*1.发明问题标准解法首先将特殊的问题归结为TRIZ的一般问题,应用TRIZ理论寻求标准解法,然后演绎成初始问题的具体解法TRIZ标准解决方案TRIZ一般性问题特殊的问题与需求具体的解决方案TRIZTRIZ理论解决问题的思路*2.物理矛盾分离方法及

科学原理知识库分离原理包括以下4种方法:空间分离时间分离条件分离整体与局部分离分离原理TRIZ认为:为了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往往首先应用分离原理来解决物理矛盾*分离原理应用实例空间分离:测量海底时,将声纳探测器与船体空间分离,用以防止干扰,提高测试精度整体与局部分离:采用柔性生产线,以满足大众化和个性化市场需求的不同要求时间分离:将飞机机翼设计成可调的活动机翼,以适应在飞行中各个时间段的不同要求条件分离:将水射流条件分离,给予不同的射流速度和压力,即可获得“软”的或“硬”的不同用途的射流,用于洗澡按摩或用作加工手段或武器*3.科学原理知识库(创新方案库)科学原理知识库涵盖了多学科领域的原理,包括物理、化学、几何等,对自然科学及工程领域中事物间纷繁复杂的关系实现全面的描述,借助于这些通用的原理,把问题简化到最基本的要素,引导和帮助创造者利用它来解决某一特定技术领域的知识问题*创新方案构建过程9,000,000近25年的欧美专利创新问题库行业应用分析工具Pro/Innovator本体论创新方案库Pro/Innovator创新方案库本体论构建工具专利分析工具语义处理工具*4.技术矛盾创新原理TRIZ理论归纳出40条创新原理和39个通用工程矛盾参数来描述矛盾,并根据它们之间建立的对应关系设计了矛盾矩阵表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如果改进了系统的一个参数,总会引起另一参数的变化,利用矛盾矩阵表,就能找出组成双方内部性能的某两个矛盾,并能得到趋于理想化的标准解*矛盾矩阵表应用实例简介

传统扳手

美国专利扳手常规的扳手,为拧开生锈的螺母非常困难,还经常损坏螺母,要揭开这个难题,可以有三个答案:*1)提高制造精度,使扳手内侧和螺母侧面较好吻合;2)允许扳手的侧面做自我调整,使其与螺母的侧面相符;3)使用软一些材料做扳手,以使不损坏螺母。上述三个答案中的第一个方案。如果制造精度越高,工艺性则越差。从而确定了它们之间相应的技术冲突把它们映射到通用工程矩阵表上,再对照40条创造发明原理表,即可得到4条推荐的发明原理:如果扳手工作面与螺母侧面能多点接触,而不只是棱角单点接触,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该设计于1995年在美国获得了专利。*三、TRIZ理论的应用创新依据对科学的贡献程度、技术的应用范围及为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划分一定的发明创造等级,等级越高,获得该发明专利时所需的知识就越多,这些知识所处的领域就越宽,搜索有用知识的时间就越长。TRIZ可以高效地完成这个过程,构建类比和联想的机制,构建出科学的创新设计方案,大大优化研发进程,减少后期的重复开发和资源浪费,再也不用过多地依赖于劳民伤财的反复试验和等待触发灵感的降临。

*

TRIZ理论的应用2-在苏联有300多所学校教授这种独特的解决问题的技术,从职业工程师开始,逐渐发展到大学生、高中生、甚至发展到对五、六年级以上的学生进行讲授。通过学习、掌握、运用TRIZ,每个人都会成为善于创新的发明家,

*TRIZ理论的应用3-在美国专门成立了TRIZ研究小组,美国供应商协会(ASI)把TRIZ与QFD(质量功能推广)方法、Taguchi倡导的方法一起推荐给世界500强,开发了基于TRIZ知识库的计算机辅助软件,指导研究人员和咨询人员在工业发展中更好的应用TRIZ,创造出成千上万项的重大发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美国亿维讯公司将TRIZ理论、现代设计方法学、本体论、语义处理技术及计算机软件技术集为一体,开发了针对不同行业技术特点的创新工具——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把TRIZ理论推向了一个崭新的阶段。目前已登陆中国市场,北京、成都、香港等地均设有分公司,将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应用平台及相关服务引入了我国,包括全方位创新技术培训以及企业创新系统的建立和实施服务。*

(CAI)特点d.在概念设计阶段即可对方案进行技术和经济的评估,从而大大降低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作为企业智力资产的管理平台,实现行业知识积累、共享和管理一体化c.基于900万件发明专利的分析技术,保证了提供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并大大提高研发效率和成功率b.涵盖了不同学科领域的创新方案库,成为企业创造创新的指南。企业在产品研发中可迅速获得独特的集成创新方案,为企业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开路a.独特的问题描述方法,快速准确地发现现有方案中存在的问题,明确研发的方向把握技术发展的趋势3.4集成创新、*3.4.1集成和集成创新的一般概念

与重要意义

“集成”

将独立的若干部分组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集成创新的重要意义:“集成创新”将各种创新要素进行创造性匹配、融合,绝不是简单的叠加、混合、汇总,是建立在社会联系基础上的互动,强调主动优选行为。*1.当前科学研究的特性需要集成面对迅速膨胀的知识体系,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依靠多学科的综合渗透和交叉,当前学科的交叉总量占全部学科总是的46.8%。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产生和快速发展就是最好的说明。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末,学科的分支发展:600多门6000多门*2.技术的复杂性和市场的多变性需要集成一项技术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往往已不能由一个专家,甚至某一个企业完全掌握,而需要融合不同学科专家,不同企业知识和技能,西班牙门泽乃斯发电厂堪称是多学科技术集成的绝妙产物,它包含有太阳能利用、温室效应、电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