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上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上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上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上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他是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晚年双耳失聪,却写出了著名的《命运交响曲)).“他”指的是()A.巴赫B.莫扎特C.李斯特D.贝多芬2、如图是一本书的部分目录;据此判断该目录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工业革命B.日本明治维新C.巴黎公社运动D.美国罗斯福新政3、1905年清政府宣布“自丙午(1906年)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表明()A.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B.清政府废除了科举制C.清政府继续沿用科举制选拔人才D.清政府已全面普及新式教育4、小云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民主与法制建设5、“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夫日共举乏,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主张的政体是()A.中央集权制B.君主立宪制C.民主共和制D.总统共和制6、“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列宁这句话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A.明治维新B.彼得一世改革C.1861年改革D.戊戌变法7、美国总统威尔逊看到这份协议后,皱着眉说:“如果我是德国人,我想绝不会签署这份协议。”下列内容中,威尔逊看到的内容有①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②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③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和“机会均等”原则④德国承认并尊重波兰独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8、下面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B.赔款2100万元C.开放通商口岸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科技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历史记录着科技发展的印迹.科技的日新月异改变着世界,科技的发展进步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回顾历史,第一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____”时代,第二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到了“____”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则使人类进入到了信息时代.10、【题文】文艺复兴开始于法国。11、____(人名)建立了秦朝;启的继位使世袭制取代了____。12、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是一曲以“创新”和“融合”为主旋律的交响乐;创新是世博会亘古不变的灵魂;跨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是世博会一如既往的使命。“以人为本;科技创新、文化多元、合作共赢、面向未来”--上海世博会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继续弘扬“创新”和“融合”的主旋律,创作一曲人类新世纪的美妙乐章。

(1)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一直在持续地进行着,请举出世界古代史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一个史实。

(2)如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会徽;它以汉字“世”为书法创意原形,并与数字“2010”巧妙组合,从。

形象上看犹如一个三口之家相拥而乐,表现了家庭的和睦。表达了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近代史上最早向扼杀人性的天主教会提出挑战的思想解放运动是____。

(3)“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请结合三次工业革命的史实,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科技发明;科技创新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4)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合作共赢”的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这表明了世经济发展的什么趋势?13、1492年,哥伦布率船队横跨太平洋,历经千辛万苦,达到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______(判断对错)14、美国通过独立战争废除了黑奴制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独立。______(判断对错)15、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____;被称为“两弹元勋”的是____.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16、如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____B____C____D____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3)写出发生在E处的战役名称。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1980~1997年,我国粮食人均产量变化(如图)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实行了包产到户,农民获得了土地所有权。____(判断对错)18、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来到中国____(判断对错)。19、经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的调整,列强在一战前的矛盾基本得以解决.____(判断对错)20、《史记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位世袭,权力在一家传承。____(判断对错)21、220年曹丕称帝建立魏国,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____(判断对错)22、1942年1月1日,美、英、法、苏、中等26国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____(判断对错)23、19世纪中期俄日两国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命运,成为两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____(判断对错)24、1922年苏联成立,1936年苏联通过新宪法,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形成.____(判断对错)25、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往来。()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2题,共6分)26、连线题.

中共十二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中共十三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中共十四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五大确立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中共十六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27、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通过立法巩固了革命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件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正确的是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权利法案》B.法国大革命——《独立宣言》C.美国独立战争——《人权宣言》D.美国内战——《1787年宪法》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1题,共10分)28、某中学八年级(1)班同学对中国近代史“科学技术与思想文化”这一专题内容进行了总结;其中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1909年;侯德榜担任总工程师的京张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严复是戊戌变法时期的启蒙思想家,他的译著《海国图志》把西方的进化论学说介绍到中国,推进了维新运动的发展.1904年,清政府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建立起新式教育体制;1906年,清政府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1)错误:____;改正____.

(2)错误:____;改正____.

(3)错误:____;改正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贝多芬的相关知识.【解析】【解答】德国伟大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受了数不清的磨难.贫困逼得他行乞,双耳失聪对他打击很大.但他不甘沉沦,振作起来,终于创作出著名的《命运交响曲》,获得极大的成功.

故选D.2、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解析】【解答】1929年-1933年的经济危机冲击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实行了新政;《全国工业复兴法》是整个新政的核心和基础.罗斯福新政是美国资本主义的一次自我调节,开创了资产阶级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国家资本主义的垄断程度,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故选D.3、B【分析】据关键词“各省岁科考试”所指的是从隋唐时期开始的科举考试;“亦即停止”指的是1905年清政府下令废除科举制,这是清政府迫于形势,拟定的《奏定学堂章程》里宣布的内容,说明在中国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从此不存在了.

故选B.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相关识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重点识记科举制的开始和结束.【解析】【答案】B4、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国有企业的改革。从1985年起;我国开始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在大、中型企业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对小型企业采取改组、联合等多种形式,加快企业的改革步伐。故选C。【解析】【答案】C5、B【分析】材料“夫日共举乏;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反映了君主的权利受到一定的制约,即君主立宪制的内容.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点.

本题以君主立宪制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能力,对君主立宪制内容的记忆、理解能力.【解析】B6、C【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俄国1861年改革的内容.【解析】【解答】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了废除农奴制的法令.规定,农奴可以得到一定数量的份地,但必须出钱向地主赎买;农民仍旧归村社管理.“农民获得‘自由’的时候,已经被剥夺得一干二净.”这句话充分揭示了这场改革的实质:是一场沙皇和地主勾结起来对农民进行的一次双重敲诈和掠夺的改革.

故选C.7、D【分析】试题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应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通过的对德和约即《凡尔赛和约》,①②④都属于《凡尔赛和约》的内容,③属于一战后华盛顿会议上《九国公约》的内容。考点: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解析】【答案】D8、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解析】【解答】19世纪上半期;英国发展为世界头号工业强国.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1840年向中国发动鸦片战争,1842年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必须同英国商定,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意图是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产品和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故选D.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三次科技革命.【解析】【解答】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瓦特改进蒸汽机.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随着电力的开发;各种电器的发明与应用,人类跨入电气时代.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核心,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是计算机产业最有前途的发展方向.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计算机、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是使世界上各种计算机能交换各类数据的通信媒介.它是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人类由此进入信息化的社会.

故答案为:

“蒸汽”;“电气”.10、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文艺复兴为什么最早兴起于意大利?①意大利地处地中海商业贸易中心;资本主义萌芽和新兴资产阶级首先在这里诞生;②佛罗伦萨;威尼斯等城市较早地摆脱了封建势力和封建教会的束缚,取得了政治上的自治,建立了共和国;③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统治中心,意大利不仅在其本土保存了大量古代文化遗产,而且还从拜占庭帝国获得了大量古典文化书籍,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文化基础。

考点:人教新课标九年级上册·步入近代·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解析】【答案】错误:法国;订正:意大利11、嬴政禅让制【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和世袭制的建立.【解析】【解答】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今陕西咸阳).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朝,禹死后,启继承父位.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答案为:嬴政;禅让制.12、文艺复兴【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世界古代史上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史实.

(2)本题考查文艺复兴.

(3)本题考查科技发明;科技创新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4)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解析】【解答】(1)古代印度人发明了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还发明了现在一般通用的计数法.阿拉伯人吸收了印度10个数字的计数法,并加以改进,把它传到欧洲,由此产生了“阿拉伯数字”.

(2)文艺复兴运动是14-17世纪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其思想的核心是人文主义.即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倡导个性解放,重视人的价值和作用,反对愚昧迷信的神学思想.它使人们开始意识到,必须打破中世纪以来的封建统治和教会神学对人们思想的束缚,强调和肯定人在世界上价值的和作用,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

(3)第一工业革命中汽船;火车的发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汽车、飞机的发明;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创造便利了人们的交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4)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尤其是交通与交往手段的发展,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变得越来越小,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人类可以普遍感知的现实,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在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合作共赢”的观念已日益深入人心,表明了世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故答案为:

(1)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2)文艺复兴.

(3)汽船;火车的发明;汽车、飞机的发明;便利了人们的交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4)经济全球化.13、略

【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1492年哥伦布从西班牙出发,横渡大西洋,到达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他认为到达了东方,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此后,从欧洲到亚洲、美洲、非洲的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但是此后长达几百年的殖民掠夺也开始了.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准确识记.识记哥伦布开辟的航线.

本题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重点识记哥伦布开辟的航线.【解析】×14、略

【分析】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废除黑奴制的是美国内战。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知道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赢得了独立。废除黑奴制的是美国内战。

本题考查美国独立战争,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15、略

【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科技成果.【解析】【解答】1973年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这种杂交水稻亩产可达650千克以上,比普通水稻增产20%以上,被称为“东方魔稻”,袁隆平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邓稼先担任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的负责人,1963年由他主持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理论设计方案形成.第二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爆炸成功.接着他又参加了氢弹的研制,被誉为“两弹元勋”.1970年,我国用长征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故答案为:

袁隆平、邓稼先、东方红一号.16、秦国楚国齐国燕国【分析】【分析】(1)本题考查战国七雄.

(2)本题考查三家分晋.

(3)本题考查长平之战.【解析】【解答】(1)战国七雄是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的统称.春秋时期无数次战争使诸侯国的数量大大减少.到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个国家被称作“战国七雄”.各诸侯国地理方位可记作: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间.

(2)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韩;赵、魏三家瓜分晋国.

(3)E处的战役名称长平之战;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爆发了空前激烈的长平之战,秦军大败赵军.

故答案为:

(1)A:秦国;B:楚国;C:齐国;D:燕国.

(2)晋国.

(3)长平之战.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7、×【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在农村开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将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户农家使用,农民只是具有土地的使用权,没有土地所有权.

故答案为:

×.18、√【分析】【分析】本题考查马可波罗来华.【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元朝时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元朝.回国后,在狱中口述由他人写出《马可•波罗行纪》,后来在欧洲广为流传,激起了欧洲人对东方的憧憬和向往,是中外交往的友好体现.

故答案为:

√.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一战后,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帝国主义列强建立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只是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统治的新秩序,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例如巴黎和会中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的矛盾,华盛顿会议中日本与美国之间的矛盾.

故答案为:

×.20、×【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皇帝制度.【解析】【解答】《史记始皇本纪》说:“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段话表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点是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大权,而不是皇位世袭,权力在一家传承.

故答案为:×.2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解析】【解答】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220年,曹丕称帝,定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位于北方.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史称“蜀”,位于四川地区.222年孙权在建业称王,国号“吴”,史称东吴,位于江南地区,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故答案为:

×.22、√【分析】【分析】本题考查《联合国家宣言》.【解析】【解答】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各国保证竭尽全力,互相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三国及其附庸,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耦合.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极大地鼓舞了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加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答案为:

√.2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解析】【解答】19世纪中期俄国面临农奴制危机;不是民族危机,因而通过农奴制改革,俄国废除了农奴制,不是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命运,19世纪中期,日本遭到了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入侵,面临民族危机,日本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明治维新,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命运,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故答案为:×.24、√【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苏联的有关内容.【解析】【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成立,简称“苏联”;为了把苏联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成就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1936年召开的第八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苏联新宪法,新宪法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即斯大林模式形成.

故答案为:

√.25、√【分析】【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首领松赞干布,促进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往来。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汉藏两族的友好往来的准确识记。“和同为一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四、连线题(共2题,共6分)26、略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