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15/wKhkGWegReiAZnhKAAETa9LikEo162.jpg)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15/wKhkGWegReiAZnhKAAETa9LikEo1622.jpg)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15/wKhkGWegReiAZnhKAAETa9LikEo1623.jpg)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15/wKhkGWegReiAZnhKAAETa9LikEo1624.jpg)
![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1/26/15/wKhkGWegReiAZnhKAAETa9LikEo16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人版选择性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74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图中,正确反映北半球副热带高压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2、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碰撞挤压形成()A.东非大裂谷B.喜马拉雅山C.大西洋D.红海3、下图阴影为夜半球;箭头为地球自转方向,关于甲与乙的正确叙述是()
A.乙在甲的东北方B.乙处在昏线上C.乙的线速度较甲大D.甲的角速度较乙小4、图1为澳大利亚火灾易发季节分布图;图2中能正确表示珀斯气候成因的是()
A.①B.②C.③D.④5、2019年4月23日15:00(北京时间),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仪式在青岛举行。阅兵仪式举行时,旧金山(37°N,122°W)区时是()A.4月24日7:00B.4月23日0:00C.4月22日23:00D.4月22日19:006、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B.回归线两侧和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C.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D.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较多7、当罗马处于温和多雨季节时()A.南京高温多雨B.亚洲热低压势力强C.北京昼长夜短D.南极考察正处佳期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和大气受热过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乙地质构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c表示三大岩石中的__________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________(内力或外力)作用。
(3)图中③箭头表示___________;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④作用_________(增强或减弱),其对过程①会产生__________(增强或削弱)影响。
(4)图中甲、乙两处地质构造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______________处。9、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1)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
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方便对外______联系和运输;提供丰富的农副产品。
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
河网密布区,耕地破碎,乡村规模相对较______;河网稀疏区;耕地连片,乡村规模相对较大。
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平原低地区,聚落一般沿河成______带状分布;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
(2)AB两个聚落哪个更容易发展成为城市______。10、意义:海—气相互作用维持地球上________的平衡。11、水分交换:________是大气中水汽的最主要来源。12、黄赤交角的含义: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之间的夹角,目前为____。13、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地球运动有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________点;此后,直射点的运动方向为向________(填“南”或“北”)。当太阳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________。
(2)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位置C时;节气名称为_______;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是_______。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白昼最短的是______;下列诗句符合此时节气的是_______。A.春江水暖鸭先知B.秋阴不散霜飞晚C.雪花三尺如玉盘D.白雨跳珠乱入船(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______。
(5)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温带的范围会_____(填“变大”或“变小”)。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7年8月8日,在四川九寨沟发生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材料二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hpa)。
(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____(地球内部圈层)。
(2)甲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后隆起形成,属于____(褶皱或断块)山脉,周边岩浆活动频繁,因此____(能源)丰富。
(3)图中①地以____天气为主,未来几天③地可能出现阴天、____、____;雨雪等天气现象。
(4)与②相比,④的风力更____,理由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16、寒潮属于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其对农业造成的危害在冬季最大。(_____)A.正确B.错误17、昼夜现象是由于地球自转所形成的________。(判断对错)A.正确B.错误18、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____A.正确B.错误19、中南半岛夏季风的主要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_____)A.正确B.错误20、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是形成东亚季风的重要成因。(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4题,共8分)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海蚀平台是基岩海岸海蚀崖前部的平台状地形。珠江三角洲平原上保留有多处代表性的海蚀平台,地质学家在西冲湾观测到有四级海蚀平台,据海洋学家勘测认定这四级平台形成于不同时期,其理由有海水影响会导致岩石颜色变深。第2级平台上颜色较深,第3级平台颜色比较浅。现代藤壶(生活于潮间带上部的代表植物)生长上界位于2级和3级平台之间。下左图为海蚀平台示意图,下右图为珠江河口西冲湾内四级海蚀平台景观图(图中数据为海拔高度,其中波高为相对高度)。
(1)观察左图结合文字材料;说明右图中1级海蚀平台形成的地质过程。
(2)指出右图中的现代海蚀平台并说明理由。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两个中学的天文爱好小组成员,分别在两学校附近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的星空。图甲为甲中学天文望远镜放置状况及其拍摄的星空照片,图乙为乙中学天文望远镜放置状况及其拍摄的星轨照片。
(1)比较甲;乙两中学纬度位置的高低;并说明判断理由。
(2)两个中学的天文爱好小组成员都发现恒星似乎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做圆周运动;而观察不到北极星做圆周运动,请解释该现象。
(3)乙中学天文爱好小组成员在整个观察期间发现某颗恒星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呈逆时针方向转动了90°。推测天文爱好小组此次观察星空活动所用的时间,并阐述理由。23、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代表的三大类岩石:c是________岩,d是________岩。
(2)把图中数字与其对应的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固结成岩。
②上升冷却凝固。
③重熔再生。
④变质作用。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富士山的形成与①作用有关B.②表示内力作用,其余均为外力作用C.③的过程可能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D.④表示岩石冷却凝固变化岩浆(4)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2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根据最新海温监测数据,2021年10月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拉尼娜状态。拉尼娜现象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区海水变冷和信风增强有关。
(1)说出甲地气候类型的名称;并简析其原因。
(2)简析乙洋流的流向特点及成因。
(3)从海-气作用的角度,绘制示意图,说明拉尼娜现象对澳大利亚东部和南美洲西部气候的主要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D【分析】【详解】
AB图中所示为风带辐合处,为低压带所在处,AB不符合题意。CD图显示为高压带所在处,然后根据风向判断,C图风向向左偏,判断为南半球,D图风向向右偏,判断为北半球,D符合题意。2、B【分析】【分析】
考查板块运动和地球的宏观地貌。
【详解】
根据受力方式,板块相互作用可粗略分为挤压和分离,一般情况下,挤压会导致地表隆起而容易产生山脉,分离会导致地表断裂而容易产生谷地,这道题目中的ACD三个选项,均是因为板块间分离而出现的,喜马拉雅山山脉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形成的;B正确。故选B项。
【点睛】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拼合而成.各板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运动的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张裂运动,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的形成,一种是碰撞挤压运动,常形成山脉或海洋面积缩小,如喜马拉雅山的形成。3、B【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读图并根据图中信息可知,图示甲乙均位于南半球,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可判断乙位于甲的东南方,A错误;沿着地球自转的方向乙由昼进入到夜,可判断乙位于昏线上,B正确;乙纬度比甲高,线速度较甲小,C错误;甲乙两地角速度相同,D错误。故选B。4、D【分析】【分析】
【详解】
考查气候类型及成因的分析,根据珀斯所处的地理位置判断,珀斯处于澳大利亚西海岸30-40°S之间,属于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对比图中的四地可知,①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交替控制,②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但是此地应属于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③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④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带的控制,且7月份为雨季,属于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区,因此④正确,故选D。5、C【分析】【分析】
【详解】
青岛为东八区,旧金山为西八区,两地时区差为16个时区,也即两地相差16小时,青岛时间为15点,旧金山区时为15-16=-1时,也就是说旧金山区时为4月22日23时,C正确,ABD错误。故选C。6、B【分析】【详解】
南;北纬40度-60度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故A正确。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故B错误。中纬度地区沿海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故C正确。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多,故D正确。叙述错误的是B,故选B。
【点睛】
本题解题关键在于对降水的形成及分布规律熟悉并掌握。降水是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的总称,其中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影响降水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因素。降水的分布规律为: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回归线附近,大陆内部和西岸降水少,东岸降水多;中纬度,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7、D【分析】【分析】
【详解】
罗马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当罗马处于温和多雨季节时,为北半球冬季。南京低温少雨,A不符合题意;冬季亚洲高压势力强,B不符合题意;冬季,北京昼短夜长,C不符合题意;南半球为夏季,南极处于极昼期,考察正处佳期,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点睛】
冬季陆地气温相较于海洋较低,出现冷高压。夏季陆地气温相较于海洋较高,出现热低压。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处岩层下凹;其地质构造应是向斜。
(2)本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都能转化为岩浆,而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而生成,故排除掉岩浆岩;该地位于地壳内部,经沉积岩在高温高压下变质而成,c表示变质岩。其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3)图中①表示太阳辐射;②表示地面辐射,③箭头表示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当岩浆活动释放出大量气体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其对太阳辐射会产生削弱影响。
(4)修建隧道适合在背斜,图中甲是背斜,乙是向斜,故更适合修建隧道的是甲处。【解析】向斜变质内力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强削弱甲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1)联系和运输小带状。
(2)B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水分和热量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海洋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23°26′13、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了地球运动的规律及其地理意义。
【详解】
(1)图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轨迹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为春分,3月21日左右;B为夏至,6月22日左右;C为秋分,9月23日左右;D为冬至,12月22日左右。我国国庆为10月1日,太阳直射点最接近C。此后直射点向南继续移动。地球公转速度规律为近日点(1月初)最快,远日点(7月初)最慢,所以直射点从B移动到C过程中,地球公转速度变化特点为先变慢后变快。
(2)读图可知当直射点位置位于C时;直射赤道,为秋分;当直射点由C向D运动过程中,直射点在向南运动,北半球昼长变短,夜长变长。
(3)当太阳直射点移动到D位置时;为冬至,北半球纬度越高,昼长越短,我国北京;上海、广州三地中,北京纬度最高,白昼最短。“春江水暖鸭先知”描述春季景色,A错误。“秋阴不散霜飞晚”描写秋季,B错误。“雪花三尺如玉盘”描写冬景,C正确。“白雨跳珠乱入船”描写夏景,D错误。故选C。
(4)从图可知;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纬度范围是回归线之间(23°26ꞌN--23°26ꞌS)。
(5)α的度数为回归线度数。回归线度数等于黄赤交角,所以当黄赤交角变大时,α的度数会变大。此外,回归线度数与几圈度数互余,黄赤交角变大,回归线度数变大,热带范围扩大,极圈度数变小,寒带范围扩大,所以温带的范围会变小。【解析】C南先变慢后变快秋分日昼变短,夜变长北京C23°26ꞌN--23°26ꞌS(南北回归线之间)变大变小14、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我国部分及周边地区某日某时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及相关资料为载体;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山脉的形成,天气系统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基本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技能。
(1)
陆地地壳平均厚度为33千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所以震源位于地壳。
(2)
甲山脉为喜马拉雅山脉;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后形成的,属于褶皱山脉,周边岩浆活到比较频繁,因此地热能丰富。
(3)
图中①地位于暧锋锋前;以阴雨天气为主,③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几天将有冷锋过境天气,带来阴天;大风、雨雪等天气。
(4)
④地比②等压线更密集;气压梯度更大,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所以风速更大。
【点睛】【解析】(1)地壳。
(2)褶皱地热能(或地热)
(3)阴雨大风降温。
(4)大(或强)④地等压线比②地更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更大。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5、×【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寒潮由快行冷锋所致,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可使我国大部分地区大范围剧烈降温,特别是在秋春季节农作物成熟期及生长期产生的冻害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所以该题表述错误。17、×【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现象。昼夜现象则是因为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导致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而形成的。因此题目中的表述是错误的。
【点睛】18、√【分析】【详解】
当挟带着大量泥沙的河流进入海洋时,如果河流入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挟带的泥沙便会沉积在河口前方,形成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称为三角洲。随着沉积物质的增加,堆积体向海洋一侧扩展,发展成为面积广大的三角洲平原。据此可知,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故本题结论是正确的。19、×【分析】【分析】
【详解】
中南半岛夏季风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故中南半岛的夏季风主要成因为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此说法错误。
【点睛】
东亚季风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海陆间热力环流的季节变化。南亚季风其形成主要是由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引起的,同时也有海陆热力差异和地形因素的影响。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移至南半球,亚洲大陆冷高压强大,风由蒙古西伯利亚吹向印度,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东北风,即亚洲南部的冬季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赤道低压移至北半球,本来位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至印度半岛,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成为西南风,即为南亚的夏季风。20、×【分析】【分析】
【详解】
东亚季风的形成主要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有关;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季节移动有关,所以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4题,共8分)21、略
【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海岸地貌的形成过程。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的核心素养。
(1)
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右图中1级海蚀平台位于海岸带,海蚀平台是海蚀崖前的平台状地形。岩壁下部受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穴,上部岩体坍塌,形成海蚀崖,海蚀崖形成后,继续受海蚀作用而不断后退,残留岩体被继续侵蚀而成。台面上基岩裸露或覆盖有很薄的沙砾层,微向海洋倾斜。其宽度达到海浪作用不能达到的海崖为止,海浪不断继续侵蚀,海蚀崖不断后退,在海蚀崖前出现平台状地形,之后陆地地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该平台被海水淹没。
(2)
由材料“据海洋学家勘测认定这四级平台形成于不同时期;其理由有海水影响会导致岩石颜色变深。第2级平台上颜色较深,第3级平台颜色比较浅。现代藤壶(生活于潮间带上部的代表植物)生长上界位于2级和3级平台之间”可知,2级平台为现代海蚀平台。判断理由是2级平台颜色较深,由材料“有海水影响会导致岩石颜色变深”可知,说明经常受到海水作用;为潮间带植物藤壶上界位于2级平台与3级之间,说明2级平台经常受到海水作用;读图要知该海域平均波高0.8m,2级平台海拔为0.8m,2级平台海拔高度与该海域平均波高一致,说明正在经受海水作用。
【点睛】【解析】(1)位于海岸带;岩壁下部受到海浪侵蚀,形成海蚀穴,上部岩体坍塌,形成海蚀崖,海浪不断继续侵蚀,海蚀崖不断后退,在海蚀崖前出现平台状地形,之后陆地地壳下降(或海平面上升),该平台被海水淹没。
(2)2级平台为现代海蚀平台。判断理由∶2级平台颜色较深,说明经常受到海水作用;潮间带植物藤壶上界位于2级平台与3级之间,说明2级平台经常受到海水作用;2级平台海拔高度与该海域平均波高一致,说明正在经受海水作用。22、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甲;乙两中学天文望远镜放置状况及拍摄的照片为情境;涉及与地球的自转相关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图文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并提升学生区域认知素养和地理实践力。
【详解】
(1)据所学知识可知;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北半球纬度越高,北极星相对地平线的高度越高,那么,为观察北极星附近的星空架设的天文望远镜与地平面的夹角就越大。根据天文望远镜与地平面夹角的大小就可以判断学校纬度的高低。根据图甲图乙观察天文望远镜的放置状况可知,图甲中天文望远镜与地平面夹角较小,说明北极星仰角较小,得出甲中学纬度较低;图乙中天文望远镜与地平面夹角较大,说明北极星的仰角较大,得出乙中学纬度较高。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轴是地球的自转轴且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并非正对北极星。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中心的该点做圆周运动;而北极星位于地轴北端指向的某点附近,距离恒星绕转的该点很近,由于视觉误差,看起来似乎位于地轴北端的延长线上,且北极星距离地球极其遥远,因此从地球上观察难以发现北极星做圆周运动。
(3)根据地球自转角速度与恒星绕转角速度相同的原理;可推测出观察星空活动所用的时间。据材料可知,某颗恒星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呈逆时针方向转动,这种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映。由于地球自转一周是360°,时间约24小时,因此角速度约为15°/小时,受其影响,恒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角速度也是约15°/小时,因此,观察期间某恒星转动了90°,所用时间约6小时。
【点睛】【解析】(1)甲中学纬度较低;乙中学纬度较高。原因:观察天文望远镜的放置状况,图甲中天文望远镜与地平面夹角较小,说明北极星高度较低,因此甲中学纬度较低;图乙中天文望远镜与地平面夹角较大,说明北极星高度较高,因此乙中学纬度较高。
(2)地轴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的某点;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因此在北半球观察,恒星似乎围绕该点做圆周运动;由于北极星距离恒星绕转的某点很近,看起来似乎位于地轴北端的延长线上,且北极星距离地球极其遥远,因此从地球上观察难以发现北极星做圆周运动。
(3)约6小时。理由:某颗恒星围绕北极星附近的某点呈逆时针方向转动,是地球自西向东自转的反映。因地球自转角速度约为15°/小时,受其影响,恒星呈逆时针方向转动的角速度也是约15°/小时,因此,观察期间某恒星转动了90°,约6小时。23、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为载体;主要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的主要环节;三大岩石及地质作用等相关基础知识,突出了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考查。
(1)
读图可知,三大类岩石中a和b由岩浆形成;分别属于喷出型岩浆岩和侵入型岩浆岩,d由沉积物固结成岩形成,属于沉积岩,c的形成环境位于地壳内部,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企业咨询业务合作合同范本
- 创意广告合同范例
- 企业公司融资合同范本
- 舱口盖系统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化肥长期供货合同范本
- 场地使用出租合同范本
- 事业单位聘用合同范本
- 共享叉车租赁合同范例
- 副食购买合同范本
- 充电桩维修合同范本
- 战略管理与伦理
-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课件
- 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应用实践项目化教程 教案全套 第1-14周 虚拟化与云计算导论-腾讯云服务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模板
- 徐金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新讲义
- 沥青拌合设备结构认知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
-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5木兰拳基本技术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5课时 人民币兑换
- 工程回访记录单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