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选修四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选修四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选修四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选修四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选修四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选修四历史下册月考试卷17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徐继畲在《瀛环志略》中对华盛顿有如下评述:“呜呼,可不谓人杰矣哉!泰西古今人物,能不以华盛顿为称首哉!”作者赞赏华盛顿的原因应该不包括A.“不设王侯之号”B.“君民共治天下”C.“公器付之公论”D.“不循世及之规”2、下表关于科学家李四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国籍B.经历C.成就D.评价3、《旧制度与大革命》中提到:法国大革命就是摧毁若干世纪以来绝对统治欧洲大部分人民的;通常被称为封建制的那些政治制度;代之以更一致、更简单、以人人地位平等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秩序。其中拿破仑作出的贡献有。

①编纂《民法典》;重建国家法律秩序。

②精简编制;建立高效军事体制。

③颁布“大陆封锁令”;改善法英关系。

④前期对外战争,捍卫革命成果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俄)普希金在《皇村回忆》中写道,拿破仑是“一个靠诡计和鲁莽上台的皇帝”,他上台的第一件事情便是“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人间的灾星出现了”。对此评价,理解正确的是A.普希金对拿破仑发动战争的行为深恶痛绝B.肯定拿破仑传播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C.普希金作为诗人对拿破仑的评价不具有史学价值D.历史上对拿破仑的评价已成定论,此评价不可信5、斯坦格鲁认为:掌握证据的一般概念后,他(亚里士多德)界定了研究万物所得到的证据与有关这些事物的真实结论之间的关系。这样一来,他就给世人指明了科学的方向。单单这一项功劳就令人印象深刻,为他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这项“功劳”是提出A.物质受形式的支配B.哲学的研究对象C.三段论的工具科学D.中庸之道的人生境界6、关于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复杂演绎逻辑B.属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成就C.自始至终贯穿于亚里斯多德的研究、统计和思考之中D.至今在学术界仍具有重要地位7、清朝福建巡抚徐继畲之语“提三尺剑,开疆万里,乃不僭位号,不传子孙,而创为推举之法,几乎天下为公”的刻石,被镶嵌在某开国者的纪念碑上。此开国者是A.拿破仑B.华盛顿C.伊达尔哥D.俾斯麦8、马克思认为:“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他本人看来是伟大的。”恩格斯青年时期树立“帮助劳动人民”的人生观,列宁中学时代树立从根本上推翻旧制度的信念,毛泽东长沙求学时立志改造社会。马克思在中学时代为自己树立的远大目标是A.为人类谋幸福B.以科学促发展C.推翻资本主义制度D.实现普选权9、马克思的世界市场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世界市场是发展为世界规模的资产阶级经济社会的整体,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领域。据此理解正确的是A.广义的世界市场起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狭义的世界市场是商品、资本等交换关系的总和C.在新航路开辟之前,狭义的世界市场已经存在D.前者是后者发展的前提,后者是前者发展的结果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10、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A.正确B.错误1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二十世纪初期推动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的主要代表。A.正确B.错误12、“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马克思的观点。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3、克伦威尔领导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斯图亚特王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共和国建立后;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掌握了政权,他们镇压民主进步力量,使革命从此走上了回头路。以克伦威尔为首的独立派领导人并未采取实际措施来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反而继续增加赋税,这就使中;下层人民的生活更加困难,引起他们的强烈不满。

——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材料二1653年4月20日;克伦威尔率领一支火枪队闯入长期议会,宣布解散了议会,随后建立了自己的御用国会,成立了护国主政体。克伦威尔所驱散的长期议会已极为腐败,声名狼藉,它已与资产阶级及人民群众下层产生了尖锐的冲突,克伦威尔所代表的是英国人民的意愿,是“英国人民通过克伦威尔驱散了长期议会”。

——张庆海《关于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材料三“在革命之后;任何临时性的国家机构都需要专政;而且需要强有力的专政”。

——马克思《危机与革命》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共和国建立后,克伦威尔是如何维护英国利益的?中下层人民为什么会对他产生强烈不满?

(2)据材料二;在中下层人民的强烈不满声中,克伦威尔为什么能够成为英国“护国主”?

(3)基于材料三中马克思的观点,我们应如何认识克伦威尔的护国主政体?14、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屈大均(1630-1696年),广东番禺县人,师从南粤大儒陈邦彦,曾游历荆、楚、吴、越、秦、晋等地,广泛结识顾炎武等中原名流学者。他倡导“以诗为史”,以史学眼光进行诗歌创作,创作出《垄土行》《民谣》《蛋户》等现实主义诗篇,赋予了岭南诗派强大的生命力。他对岭南历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整理,选编整辑《广东文选》《广东文集》等著作,保存了岭南的文化精华和珍贵史料。屈大均的史学著作也相当丰富,主要代表作有《广东新语》和《皇明四朝成仁录》。其中《广东新语》记载了广东政治、经济、民生、天文地理、风俗商贸、海外贸易等内容。屈大均治学务本求实,注重本土的国计民生,把发展乡邦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相互结合,成为他治学的最大特色,对整个岭南文化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摘编自冼剑民关汉华《试论屈大均对岭南文化的杰出贡献》等

(1)概述屈大均对岭南文化的贡献。

(2)简述屈大均取得这些成就的原因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顾方舟(1926—2019),病毒学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1955年,江苏暴发大规模脊髓灰质炎疫情,顾方舟团队临危受命,在昆明建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开始自主研制疫苗。1960年底,首批500万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1964年成功改进剂型,将需冷藏的液体疫苗制成固体糖丸,一名儿童只需服用一枚糖丸就可达到免疫效果。脊髓灰质炎的年平均发病率大幅下降。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护佑中国儿童远离小儿麻痹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顾方舟(1926—2019),病毒学家,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1955年,江苏暴发大规模脊髓灰质炎疫情,顾方舟团队临危受命,在昆明建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开始自主研制疫苗。1960年底,首批500万份疫苗在全国11个城市推广。1964年成功改进剂型,将需冷藏的液体疫苗制成固体糖丸,一名儿童只需服用一枚糖丸就可达到免疫效果。脊髓灰质炎的年平均发病率大幅下降。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2000年,“中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签字仪式”在北京举行,顾方舟作为代表签下了自己的名字,中国进入无脊髓灰质炎时代。“我一生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做了一颗小小的糖丸。”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护佑中国儿童远离小儿麻痹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顾方舟对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顾方舟、屠呦呦等先进人物体现的时代精神。——摘编自《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16、【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杜环,《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出身望族,有记载的最早到达非洲的中国人。公元751年,杜环随高仙芝在怛逻斯城(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与大食(阿拉伯帝国)军作战,被俘,但受到优待,周游西亚,并随着阿拉伯使团经过埃及、苏丹而到埃塞俄比亚的摩邻国。762年,杜环从埃塞俄比亚的马萨瓦港启航回到波斯湾,并于当年乘商船返回广州。回国后,杜环著《经行记》一书,描述了他从耶路撒冷启程,经过埃及、努比亚到埃塞俄比亚的阿克苏姆王国的见闻,是记录当时西亚北非地区宗教信仰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情况的重要的原始资料。《经行记》现已失佚,虽仅有杜佑《通典》所转引的1500余字存世,但却保留着中国最早的关于伊斯兰教义的记载,也记录了中国工匠在大食传播生产技术的史实。根据文中记载,怛罗斯之战中被俘流落大食国的唐朝工匠有金银匠、画匠、绫绢织工,这一方面记录中国古代工艺技术西传的史实,另一方面,由于所记载中的俘工匠中没有造纸工匠,因而推翻了造纸术经怛罗斯之战西传的看法,具有十分珍贵的史学价值。(1)根据材料,说明《经行记》的史学意义(2)相对于知名度较低且已失佚的杜环《经行记》,同样向本国介绍外国风土人情的《马可·波罗游记》则有着极高的知名度且传播极为广泛。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这种差别出现的原因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和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文,其苛狠和愚蠢,竟达到显然不能实现的程度。德国被宣判必须缴付惊人的巨额赔款。实际上,要掠夺一个战败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所需要的、可以搬动的东西运走,和驱使战败国一部分人担任永久的或暂时的劳役。和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文,其苛狠和愚蠢,竟达到显然不能实现的程度。德国被宣判必须缴付惊人的巨额赔款。实际上,要掠夺一个战败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所需要的、可以搬动的东西运走,和驱使战败国一部分人担任永久的或暂时的劳役。——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丘吉尔年表(部分)。材料二丘吉尔年表(部分)1919年参加协约国最高军事委员会会议,提出成立俄罗斯问题委员会,主张对苏俄进行国际性干涉。1926年,英国职工总会因矿工薪资问题举行全国大罢工,丘吉尔对待罢工态度强硬,建议用机关枪驱散罢工矿工。1938年6月,丘吉尔所著《英国仍在沉睡》一书由哈拉普公司出版。10月,激烈抨击《慕尼黑协定》。1940年5月10日,就任英国首相。7月—10月,领导不列颠之战。1942年1月1日,与美、苏、中等二十六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签署《联合国家宣言》。1946年3月5日在美国威斯敏斯特学院发表“铁幕”演说。——摘编自(英)马丁吉尔伯特《丘吉尔传》材料三1940年,日本要求英国关闭滇缅公路,断绝对中国的援助,因为害怕影响自己在南亚的殖民地利益,英国没有反对,立刻决定关闭滇缅公路三个月,签字的正是新任首相丘吉尔罗斯福曾委婉地建议丘吉尔要从旧的殖民主义帝国思维中跳出来,他的回应是:我出任英国首相不是为了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

(1)说明材料一对于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史料价值。

(2)提取材料二、三中的相关信息,对丘吉尔政治家的形象加以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论证充分、逻辑清晰)——摘编自张玮《丘吉尔的另一面》18、材料张启垣.字星三,山东新域人(今极台县),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抗战时期,创立的东元盛染坊继续发展,在全国有了“南老大”之称:1918年,张启垣从洋行进口简单机器卷染机,济南东元盛漂染厂成为我国最早改用机器染棉布的工厂。他始终坚持“选贤任能、量才使用”的标准,创造“自织白布、自染自销产业链经营模式,使东元盛不断抢占市场,1929年后,东元盛创造的“名驹牌”青布、“双鱼”牌蓝布等商标十分畅销。济南沦陷后,张启垣果断拒绝部分日本洋行提出的”合作”经营政策,他说“要干,咱们自己干”。1942年,在弥留之际,给三位少掌柜留下遗嘱“宁肯企业全被夺走,也不与日本人合作,你们好自为之!”是年冬天,含恨去世。张启垣.字星三,山东新域人(今极台县),近代著名爱国实业家,抗战时期,创立的东元盛染坊继续发展,在全国有了“南老大”之称:1918年,张启垣从洋行进口简单机器卷染机,济南东元盛漂染厂成为我国最早改用机器染棉布的工厂。他始终坚持“选贤任能、量才使用”的标准,创造“自织白布、自染自销产业链经营模式,使东元盛不断抢占市场,1929年后,东元盛创造的“名驹牌”青布、“双鱼”牌蓝布等商标十分畅销。济南沦陷后,张启垣果断拒绝部分日本洋行提出的”合作”经营政策,他说“要干,咱们自己干”。1942年,在弥留之际,给三位少掌柜留下遗嘱“宁肯企业全被夺走,也不与日本人合作,你们好自为之!”是年冬天,含恨去世。——摘编自伊丕涛(近代实业家张启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慨托张启垣对中国近代织染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实业家张启垣所体现的时代精神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07年秋,南开中学的创立者张伯苓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说,第一次向国人介绍现代奥运会。1908年9月,张伯苓观看了伦敦奥运会,并在回国后向南开中学的师生们介绍了奥运会的盛况。1910年10月,张伯苓联络上海青年会和天津青年会中的体育界人士,在南京和他们共同筹办了以大中学生为骨干力量的第一次全国学界运动会,并亲任总裁判。这届运动会的《通告书》中明确提出了参与奥运会的理想。1924年8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推选张伯苓为名誉会长。在张伯苓的领导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嘉奖和认可。1931年,国际奥委会来函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委会,同时,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取得选派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资格。在张伯苓等人的努力下,原已错过报名时间的田径健儿刘长春,成功代表中国参加了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1907年秋,南开中学的创立者张伯苓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说,第一次向国人介绍现代奥运会。1908年9月,张伯苓观看了伦敦奥运会,并在回国后向南开中学的师生们介绍了奥运会的盛况。1910年10月,张伯苓联络上海青年会和天津青年会中的体育界人士,在南京和他们共同筹办了以大中学生为骨干力量的第一次全国学界运动会,并亲任总裁判。这届运动会的《通告书》中明确提出了参与奥运会的理想。1924年8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推选张伯苓为名誉会长。在张伯苓的领导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嘉奖和认可。1931年,国际奥委会来函正式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中国奥委会,同时,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取得选派中国运动员参加奥运会比赛的资格。在张伯苓等人的努力下,原已错过报名时间的田径健儿刘长春,成功代表中国参加了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张伯苓对中国近代奥运事业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中国加入奥运大家庭的有利条件。——摘编自刘楠楠《“体育校长”张伯苓》等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20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林伯渠铜像。

林伯渠(1886—1960)生于湖南临澧;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1921年1月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他参加过南昌起义、长征等。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1949年9月任新政协筹备会代理秘书长。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林伯渠铜像矗立在三级台阶上,代表他经历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三个历史阶段。

——整理自林伯渠故居相关文字介绍等材料二早在大革命时期,林伯渠已经是国民党中常委,很有声望了,但作为一名普通共产党员,他严格参加所在支部的组织生活,对党组织所布置的任务,他总是不折不扣地努力去完成。当时他每月工资300余元,很大部分都交了党费。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期间,他积极培育延安作风,在日记中写道“一、遵守党纪。二、戒骄傲自满。三、必须有系统的进行监督。四、坚持马列主义教育”。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后,林伯渠又为自己拟定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的《入城守则》:不做旧诗;不持手杖;不吸纸烟;每天挤时间读书报;每天挤时间散步;尽可能地接近实践与实践。六条“守则”充分体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的初心和执着的精神追求。——摘编自王相坤《从国民党中常委到新中国开国大典主持人》等(1)毛泽东曾评价林伯渠:“在历史进程中;你总站在革命的最前线”。结合材料及所学,对此进行解读。(要求: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2)概括林伯渠身上体现出的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21、在时代巨变的潮流中;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际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郭嵩焘是1875年清政府向西方国家派出的第一位驻英公使。他把从上海到伦敦途中见闻记入日记《使西纪程》;并抄寄一份给总理衙门。书中主张中国应研究;学习西方。这份2万余字的日记在刻版刊行后,遭到士大夫的攻击谩骂,有人参劾郭嵩焘“有二心于英国,欲中国臣事之”,有人更指责他是有“三大罪”的汉奸,这“三大罪”是“游甲敦炮台披洋人衣,即令冻死亦不当披”“见巴西国主擅自起立,堂堂天朝,何至为小国主致敬”“柏金宫殿听音乐屡取阅音乐单,仿效洋人之所为”。慈禧太后发布谕旨严厉申斥郭嵩焘,下令毁弃《使西纪程》刻版,并禁止流传。

——摘编自孟泽《洋务先知——郭嵩焘》材料二1871年出任日本驻美国第一任大使的森有礼;在办理交涉事宣之外,访查美国“立国兴学”的途径,向美国各部长;国会议员和大学校长发出照会,列出若干问题,请他们回答,然后将复件译为日文书籍,题目为《文学兴国策》。该书被送交日本政府,引起重视,在认真研究后付诸实施。

——摘编自刘克敌《教育的使命与文学的使命》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两本著作的结局。(答题要求:先分别评析,最后总体评析)22、毛泽东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人物。

简介。

李四光。

(1889~1971)

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1949年前;李四光侧重地质基础学科的研究。1949年后,在继续重视基础研究的同时,根据国家需要集中精力,积极开拓应用研究领域。李四光在仔细分析了中国地质条件后,深信在中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他为中国寻找石油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时传祥。

(1915~1975)

时传祥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在旧中国;时传祥受尽了压迫与欺凌。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从事城市清洁工作。他以“搞好环境卫生,美化人民首都”为己任,肩背粪桶,走家串户,利用公休日为居民;机关和学校义务清理粪便,整修厕所。他的“工作无贵贱,行业无尊卑;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李顺达。

(1915~1983)

1943年;李顺达组织6户贫困农民成立了农业劳动互助组—李顺达互助组,积极生产,支援前线。1951年春,李顺达向全国各地互助组发出了开展爱国丰产竞赛活动的倡议,得到了各地农民的响应。后来李顺达带领村民成立合作社。到1955年,合作社的总收入比互助组时期增加了25.1%,人均收入超过社外农民收入的23.3%。

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马克思曾预期,随着诸殖民地实现工业化和变得繁荣昌盛,西方的制造业中心将会因此衰落,并造成工人失业。这反过来最终会迫使受苦的西方工人起来反抗,并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因此,马克思断定:革命将首先在西方爆发。实际上,他在致其好友恩格斯的一封信(1858年10月8日)中,就表达了这种担心:当欧洲变成社会主义时,繁荣的殖民地仍然维持着资本主义,因而会进攻和“扼杀”新生的西方社会主义社会。一个多世纪以后的今天,我们看到,所发生的情况与马克思所担心的情况完全相反。革命的爆发不是在西方,而是在前殖民地,即现在所称的第三世界。这样,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为什么会这样呢?

请分析“历史就把马克思的结论颠倒了过来”的原因,就其中一个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予以具体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5题,共30分)24、(历史——选修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东南膏腴田园及所产渔盐;最为财赋之薮(聚集),可资中国之润。数年以来,沿边江;浙、闽、粤,多设水陆官兵,布置钱粮,动费倍增,皆为残孽未靖之故。如台湾一平,地方益广,岁赋可增,民生得宁,边疆永安,诚一时之劳,万世之逸也。

——[清]施琅《靖海纪事》材料二自古帝王政治;得一土则守一土,安可以既得之封疆而复割弃。况台湾地方,乃江;浙、闽、粤四省之左护,东南之藩篱。此地若弃,沿海诸省,断难晏然无虑。若归天朝,使海外诸国,既慑天威,益慕圣德。

——《明清史料丁编》材料三兹地方初定;蠲(免除)三年徭税差役。分兵驻守,至数年后,闽粤之人倍至,荒林田畴复垦。樵苏采捕,载运米谷蔬菜,出入港澳,均听民便。各宜乐业,人民安生。

——[清]施琅《靖海纪事》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从政治、经济、军事角度分析康熙收复台湾的战略意图。

(2)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述康熙收复台湾后的治理措施及其作用。25、“我立志选择最能为人类谋福利的职业。这样我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是17岁的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试卷上写下的话。谈谈你读后的感想。26、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2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杨度(1874~1931年),早年师从大儒王闿运学习“帝王之学”(辅佐“非常之人”,成“帝”成“王”,建非常之功勋)。甲午战争后,杨度的思想逐渐趋于维新,两度留学日本,逐渐确立了君主立宪思想,1907年回国,开设宪法讲座,为王公大臣讲授法律常识,参与制定了《钦定宪法大纲》。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当选民国大总统,1915年,杨度呈送《君宪救国论》,提出“中国如不废共和,立君主,则强国无望,富国无望,终归于亡国而已故以专制之权,行立宪之业”,深得袁世凯赞许,与严复等在北京发起筹安会,推动帝制。1916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杨度君主立宪的政治理想破灭,心灰意冷,一心向佛。晚年逐渐倾向革命,先是追随孙中山,为广州革命政府提供秘密情报,后积极营救李大钊,并于1929年秋,在白色恐怖最严重时期成为中共特别党员,除了提供情报,还以卖字画等方式筹集资金,捐助革命事业。——摘编自黄昊《杨度研究述评》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杨度富有传奇彩色的主要人生经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度一生的主要政治活动。28、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回答下列问题:

(1)春秋时期;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

(2)古代东西方的先哲孔子和柏拉图对理想社会的标准都提出了自己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孔子和柏拉图所提出的理想社会的标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美国是总统制共和政体;不是君主立宪制,因此不存在“君民共治天下”。B项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项。美国实行共和制,“不设王侯之号”;美国实行民主制,“公器付之公论”;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和联邦制共和政体是制度创新,“不循世及之规”。其他三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

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2、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李四光1971年去世,故不可能见证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故B符合题意;ACD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3、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大陆封锁政策是拿破仑对英斗争中,企图从经济上拖垮英国,从政治上孤立英国,以达到争夺欧洲大陆商业霸权和美洲大陆殖民地霸权而采取的一个政策。并不是改善与英法的关系,故③错误。而①②④都与他有关,故B项正确,排除ACD。4、A【分析】【详解】

材料“用凶恶的手举起血腥的宝剑”“马上燃起新战争的可怕烽烟”体现的是普希金对拿破仑对外扩张的批判。A正确;B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普希金的回忆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CD排除。故选A。5、C【分析】【详解】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被称为工具科学的逻辑学,即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三段论,至今仍被学术界尊为权威,为他赢得了重要的历史地位,故答案为C项;从材料中的“界定了研究万物所得到的证据与有关这些事物的真实结论之间的关系”等信息来看,这项“功劳”不是指亚里士多德提出物质受形式的支配、哲学的研究对象和中庸之道的人生境界,排除A、B、D项。6、A【分析】根据所学可知;A项不正确,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三部分构成的简单演绎逻辑,就是三段论,而不是复杂演绎逻辑,所以选A。亚里士多德认为逻辑学是一切学科的工具,他研究了思维的形式和规律,注重研究、统计和思考的方法,提出了著名的“三段论”,把逻辑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至今在学术界仍具有重要地位,故BC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

点睛:本题属于记忆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熟悉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的相关内容,紧扣设问要求“不正确”,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7、B【分析】【详解】

华盛顿拒绝任终身总统,为美国历任总统树立了光辉的典范。这一传统后来又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肯定,使美国总统的最长任期为两届。8、A【分析】结合所学,早期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法国启蒙思想中“自由平等、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使马克思产生了为人类谋幸福的崇高理想,故选A。BC不属于远大理想,排除;D是英国宪章运动的目标,排除。9、C【分析】【详解】

根据“狭义的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进行商品交换的领域”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马克思所说的狭义的世界市场实际上在新航路开辟之前就已经在各国存在,故选C;广义的世界市场起源于新航路开辟,此时马克思主义尚未诞生,排除A;商品、资本等交换资源的综合是广义的世界市场,排除B;D项说法与题意相悖,应该是后者是前者的前提,前者是后者发展的结果,排除D。故选C。二、判断题(共3题,共6分)10、B【分析】【详解】

二次革命、护国战争和护法战争并不都是由孙中山直接领导的。故题目表述错误。11、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的先行者,是推动20世纪初政治变革的先驱,故题干说法正确。12、B【分析】【详解】

“无产阶级革命可以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是列宁的观点,故题干表述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3、略

【分析】【详解】

(1)举措: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远征爱尔兰;苏格兰;在经济方面,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原因:根据材料“他们镇压民主进步力量”“反而继续增加赋税”可知,镇压民主进步力量,继续增加赋税。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期议会不得民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代得到了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支持;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革命中的既得利益者需要强权政治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3)认识:根据材料“在革命之后,任何临时性的国家机构都需要专政;而且需要强有力的专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克伦威尔建立的护国主体制是军事独裁统治的一种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稳定了政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解析】(1)远征爱尔兰;苏格兰;颁布《航海条例》;打击荷兰。镇压民主进步力量,继续增加赋税。

(2)长期议会不得民心;资产阶级与新贵族的支持;革命中的既得利益者需要强权政治来保护他们的利益。

(3)军事独裁统治的一种形式;维护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稳定了政局;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14、略

【分析】【详解】

(1)贡献:根据“他倡导‘以诗为史’;以史学眼光进行诗歌创作,创作出《垄土行》《民谣》《蛋户》等现实主义诗篇,赋予了岭南诗派强大的生命力”得出以诗写史,创新了岭南诗派风格;根据“他对岭南历代文学作品进行了全面的整理,选编整辑《广东文选》《广东文集》等著作,保存了岭南的文化精华和珍贵史料”得出整理岭南文化作品,保存了岭南的文化;根据“屈大均的史学著作也相当丰富,主要代表作有《广东新语》和《皇明四朝成仁录》。其中《广东新语》记载了广东政治;经济、民生、天文地理、风俗商贸、海外贸易等内容”得出编写地方史巨著,保存了丰富史料;根据“大均治学务本求实,注重本土的国计民生,把发展乡邦文化和发展地方经济相互结合,成为他治学的最大特色,对整个岭南文化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得出发展了乡土文化及倡导的经世致用学风影响深远。

(2)综合材料内容和所学可知,屈大均能够取得这些成就首先是受到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接受中原文化;其次是商品经济发展;明末清初进步思潮影响;同时还有个人治学务本求实的治学态度。【解析】(1)贡献:以诗写史;创新了岭南诗派风格;整理岭南文化作品,保存了岭南的文化;编写地方史巨著,保存了丰富史料;发展了乡土文化;倡导的经世致用学风影响深远。

(2)原因:传统儒家思想影响;接受中原文化;商品经济发展;明末清初进步思潮影响;个人治学务本求实的治学态度。15、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生产的拓荒者”得出自主研制国产脊髓灰质炎疫苗;根据“1964年成功改进剂型,将需冷藏的液体疫苗制成固体糖丸,一名儿童只需服用一枚糖丸就可达到免疫效果。”得出创新疫苗剂型,研发“糖丸”;根据“1990年,全国消灭脊髓灰质炎规划开始实施。”得出消灭脊髓灰质炎,保护人民生命健康;根据“顾方舟团队临危受命,在昆明建立医学生物学研究所,开始自主研制疫苗。”得出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疫苗研发作出卓越贡献。

(2)根据“顾方舟一路艰辛跋涉,护佑中国儿童远离小儿麻痹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前夕,党和人民授予他“人民科学家”国家荣誉称号。”并结合材料的内容可从心系人民,关注民生;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自力更生的精神;注重科研创新等方面概括。【解析】(1)自主研制国产脊髓灰质炎疫苗;创新疫苗剂型;研发“糖丸”;消灭脊髓灰质炎,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为国家科技发展和疫苗研发作出卓越贡献。

(2)心系人民,关注民生;热爱、报效祖国;对科学的执着追求;自力更生的精神;注重科研创新。16、略

【分析】【详解】

第(1)问;结合材料信息,《经行记》的史学意义主要从其所记录的宗教发展历程,记录地区的风土人文,中西方交流等方面回答。

第(2)问,回答时主要考虑二人所生活的不同时代背景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杜环生活在中国,当时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与追求并不高,而马可·波罗的记录正好满足了当时西欧对新航路开发的需求,因此有此差别。【解析】(1)中国现存最早的伊斯兰教义的记载;记录了当时西亚;北非的社会状况;记录了唐代中国同中亚、西亚的文化交流;有助于纠正造纸术西传的观点中的错误。

(2)杜环:中国长期处于农业文明,了解世界其他地区的热情较低,不利于《经行记》的传播;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的出现,迎合了西方社会追求黄金香料的需求,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直接推动了航海活动的开展,因而获得广泛传播17、略

【分析】【分析】

(1)

史料价值:根据材料一的出处“摘编自丘吉尔《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并结合所学可知,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手史料;根据材料一“和约中关于经济的条文,其苛狠和愚蠢,竟达到显然不能实现的程度。德国被宣判必须缴付惊人的巨额赔款。实际上,要掠夺一个战败国家,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所需要的;可以搬动的东西运走,和驱使战败国一部分人担任永久的或暂时的劳役”,并结合所学可知,丘吉尔认为因为《凡尔赛和约》过分地宰割了德国,从而引发了二战。由此可知,材料一所引内容对于研究二战爆发的原因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但回忆录具有主观性,需要注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2)

信息提取:根据材料二;可提取的信息有:干涉苏俄;驱散矿工罢工、铁幕演说;抨击《慕尼黑协定》、领导不列颠之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等;根据材料三,可提取的信息有:害怕影响殖民地利益、关闭滇缅公路、“不是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等。

阐释:根据材料二;三中的相关信息;从丘吉尔政治家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形象的内涵和形象的评价等方面进行阐释。

【点睛】【解析】(1)丘吉尔的回忆录是研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一手史料;材料一所引内容对于研究二战爆发的原因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回忆录具有主观性,需要注意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2)(一)信息提取信息举例:干涉苏俄;驱散矿工罢工、铁幕演说;抨击《慕尼黑协定》、领导不列颠之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害怕影响殖民地利益、关闭滇缅公路、“不是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等。(若从材料中提取其他有效信息并加以阐释;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层次要求:

层次1:不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层次2:提取信息不够完整;只能从材料中获取部分有效信息;

层次3:全面提取材料信息;并对信息进行恰当的归纳整理。

(二)历史阐释阐释内容:(1)形象产生的时代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十月革命与工人运动发展;冷战局面出现;民族民主运动发展;国际格局剧烈变动。

(2)形象的内涵:干涉苏俄;驱散矿工罢工、铁幕演说等是反共反社会主义者;抨击《慕尼黑协定》、领导不列颠之战、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等是反法西斯主义者;害怕影响殖民地利益、关闭滇缅公路、“不是主持大英帝国的葬礼”是英国殖民利益的维护者。

(3)形象的评价:丘吉尔政治家形象具有多面性。他抵抗法西斯侵略;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但他反共产主义,维护殖民利益,反映了其时代和阶级局限性。

层次要求:

层次1:没有对历史信息进行解释说明;

层次2: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简单联系;

层次3:能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恰当联系;并分别加以阐释说明;

层次4:能结合时代背景,在历史信息和相关历史现象之间建立起逻辑关系,并在概括归纳的基础上,进行多角度的阐释说明。18、略

【分析】【详解】

(1)根据“从洋行进口简单机器卷染机;济南东元盛漂染厂成为我国最早改用机器染棉布的工厂”得出革新技术装备;根据“始终坚持‘选贤任能;量才使用’的标准”、“创造‘自织白布、自染自销’产业链经营模式”得出创新经营方式,重用人才;根据“东元盛创造的‘名驹牌’青布、‘双鱼’牌蓝布等商标十分畅销”得出创造名牌商标。

(2)根据“济南东元盛漂染厂成为我国最早改用机器染棉布的工厂”、“宁肯企业全被夺走,也不与日本人合作”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实业家张启垣所体现的时代精神主要是开拓创新、实业救国和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解析】(1)革新技术设备;创造名牌商标;创新经营方式;重用人才。

(2)开拓创新的精神;实业救国的思想;拒绝与日本人“合作”的民族气节。19、略

【分析】【详解】

(1)贡献:由材料“1907年秋;南开中学的创立者张伯苓在天津青年会第五届学校运动会闭幕式上发表了题为“雅典的奥运会”的演说,第一次向国人介绍现代奥运会。”可知发表演讲,介绍奥运会和奥运精神;由材料“1910年10月,张伯苓联络上海青年会和天津青年会中的体育界人士,在南京和他们共同筹办了以大中学生为骨干力量的第一次全国学界运动会,并亲任总裁判。”可知依托学校平台,发展校园体育;联络专业人士,组织全国性竞赛活动;由材料“1924年8月,在南京成立的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可知成立和领导全国性体育组织;由材料“在张伯苓的领导下,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的工作得到了国际奥委会的嘉奖和认可成功代表中国参加了1932年洛杉矶奥运会。”可知联络国际奥委会,争取奥运会参赛资格。

(2)有利条件: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近代中国加入奥运大家庭的有利条件有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战客观上促进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日本扩大侵华,国人民族意识的广泛觉醒;国内体育界、教育界人士的持续努力。【解析】(1)贡献:发表演讲;介绍奥运会和奥运精神;依托学校平台,发展校园体育;联络专业人士,组织全国性竞赛活动;成立和领导全国性体育组织;联络国际奥委会,争取奥运会参赛资格。

(2)有利条件:中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战客观上促进了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播;日本扩大侵华,国人民族意识的广泛觉醒;国内体育界、教育界人士的持续努力。四、论述题(共4题,共20分)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1905年加入同盟会;参加过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结合所学,可从20世纪初,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加剧,林伯渠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奋斗着等方面进行概括。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1921年1月加入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1922年负责国民党改组工作1937年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1949年9月任新政协筹备会代理秘书长”,结合所学,可从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林伯渠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为国共合作搭建桥梁;大革命失败后,他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道路,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全面抗战期间,他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带头培养延安精神;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参与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贡献等,分析说明林伯渠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做出贡献。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根据“10月1日主持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结合所学,可从1949林伯渠主持新中国的开国大典,建国后,他担任新中国政府秘书长,人大副委员长等,继续为新中国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奉献着等方面进行总结概括。最后总结说明,林伯渠为中国的民族的复兴、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的建立及建设贡献了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青年学习的榜样。

(2)品格:根据“继续保持艰苦奋斗作风”得出艰苦奋斗;根据“坚持马列主义教育”得出立场坚定;根据“不吸纸烟”得出勤俭节约;根据“必须有系统的进行监督”得出平等民主;根据“《入城守则》”得出以身作则;根据“戒骄傲自满”得出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根据“他每月工资300余元;很大部分都交了党费”得出无私奉献等。

【点睛】【解析】(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20世纪初;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加剧,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国成为时代潮流。林伯渠加入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革命失败后参加反对专制维护共和的二次革命等,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奋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标志着无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受十月革命影响的林伯渠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批党员,为国共合作搭建桥梁;大革命失败后,他走上武装反抗国民党的道路,参加南昌起义;长征等。全面抗战期间,他主政陕甘宁边区政府,带头培养延安精神;解放战争胜利前夕,他参与政治协商会议,为筹建新中国做贡献。

社会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1949林伯渠成为新中国的开国大典的主持人;建国后,他担任新中国政府秘书长,人大副委员长等继续为新中国政权巩固;经济恢复奉献着。

总之;在民族危难之际,在党和人民需要之时,正如毛泽东对林伯渠的评价“总是站在革命的最前线”。他为民族的复兴,为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新中国的建立及建设贡献了一生。他是中国共产党员的杰出代表,是青年的榜样。(此部分可以渗透在不同时期表述)

(2)品格:艰苦奋斗、立场坚定、勤俭节约、平等民主、以身作则、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无私奉献等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评析:根据材料“下令毁弃《使西纪程》刻版,并禁止流传”可得出郭嵩焘撰写的《使西纪程》最后被清政府查禁。评价时主要从当时中国国内的政治状态、国人的思想意识、政府的观念等角度分析评价。根据“该书被送交日本政府,引起重视,在认真研究后付诸实施。”可得出森有礼的《文学兴国策》在日本被研究和实施。可从日本的民族危机、明治维新的推行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可从二者都是在本国遭受列强侵略、向西方学习的背景下撰写的。两书结局不同,也预示着中日两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会有不同的结局的角度进行总结。【解析】评析:郭嵩焘撰写的《使西纪程》最后被清政府查禁;虽然当时中国的国门已被打开,但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导致士大夫思想闭塞落后,对于国际事务知之甚少,天朝上国的观念依然存在;当时中国政治上依然是君主专制制度,害怕西方思想文化冲击统治秩序,掌权者思想并不开明。《使西纪程》被查禁,使得中国失去了一次了解西方;学习西方的机会,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还需经历艰难的历程。

森有礼的《文学兴国策》在日本被研究和实施;是因为日本在面临民族危机的情况下通过倒幕运动推翻幕府统治,改革派建立了以天皇为首的新政权;在随后进行的明治维新过程中,提倡殖产兴业和文明开化,努力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和思想文化。《文学兴国策》在日本被研究和实施,有利于日本对西方文明了解和理解,对于明治维新的深入进行起到了促进作用。

《使西纪程》和《文学兴国策》都是在本国遭受列强侵略、向西方学习的背景下撰写的。两本书都主张学习西方,但结局不同。因为当时两国的国情存在很大差别,两本书的命运也预示着中日两国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会有不同的结局。22、略

【分析】【详解】

考查学生的史料实证、历史解释以及家国情怀。根据材料“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可以得出,毛泽东的观点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即强调人民的推动作用。根据题干中列举的三位人物,李四光、时传祥、李顺达,都是经历了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都在各自的领域为国家添砖加瓦,所以我们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可以先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现实,再根据材料总结他们各自的贡献,最后结合毛泽东的观点升华,指出新中国以来取得的巨大成果是中华儿女共同努力的结果。【解析】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重视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进行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经济千疮百孔;百废待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社会主义劳动者无私奉献。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建设需要大量石油。李四光敢于挑战西方的权威,勇于创新,依靠自己的科学理论,克服困难,找到了华北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油田。时传祥爱岗敬业,为城市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激发了人民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李顺达率先成立农业互助组,组织农民进行生产,支援前线;新中国成立后,在互助组的基础上开展合作社运动,推动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正是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中国才能取得巨大的成绩,说明中华儿女共同塑造了中国的辉煌。23、略

【分析】【详解】

首先;根据材料列出马克思的结论。由材料可知,马克思的结论主要有两处:其一,是西方会衰落,并且首先发生革命,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其二,殖民地会实现工业化,从而变得繁荣昌盛,进而影响西方局势。

其次;根据马克思的结论作颠倒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