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贺新郎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贺新郎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贺新郎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贺新郎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诗歌部分第2单元贺新郎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4-贺新郎eq\a\vs4\al([开卷有益])正义的力气有一天,杨开慧来到周南女校,听到一片哭声,一问,才知道是做童养媳的女学生袁舜英,因不堪丈夫的虐待,投塘自尽,留下一封极为哀思的绝命书。同学们念着,听着,不禁都哭了起来。如何应付这一事务,伸张正义?她带着大家去找毛泽东。在毛泽东的指导下,她带领大家立刻行动,到大街上宣扬,在校刊上揭露真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这一事务很快传遍了长沙全城,激起了社会各界的公愤。eq\a\vs4\al([识作者])毛泽东(1893.12.26-1976.9.9),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毛泽东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他的主要著作收入《毛泽东选集》(四卷)、《毛泽东文集》(八卷)。eq\a\vs4\al([探背景])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毛泽东同志出席了大会,当选为中心执行委员。大会通过了《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确定同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9月至12月,毛泽东同志在湖南从事党的工作,年底奉中心通知由长沙去上海转广州,打算参与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本词正是这年12月底作者离开长沙的时候写给夫人杨开慧的。这首词最早发表于1978年9月9日的《人民日报》。eq\a\vs4\al([巧识文])词牌词牌,也称词格,是填词用的曲调名。词最初是伴曲而唱的,曲子都有肯定的旋律、节奏。这些旋律、节奏的总和就是词调。词与调之间,或按词制调,或依调填词,曲调即称为词牌,其通常依据词的内容而定。宋后,词经过不断地发展产生改变,主要是依据曲调来填词,词牌与词的内容并不相关。当词完全脱离曲之后,词牌便仅作为文字、音韵结构的一种定式。一些词牌,除了正名之外,还标有异名,或同名异调。[整体·感知]《贺新郎》以抒发离情为核心,写出了对妻子的深厚情意,但作者在词中又一反传统题材中“多情自古伤离别”的无奈与哀怨,摆脱了个人情感的小天地,在夫妻间的离别悲伤情感中,融入了为民族解放和人民华蜜而忘我奋斗的高尚情怀和宏大志向,从而把儿女柔情与深广博大的革命豪情结合起来,使个人的爱情得到了升华。[文本·精析]阅读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意。1.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挥手从兹去”借用了李白《送友人》中的“挥手自兹去”,更改一字,点明惜别的题旨。“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化用柳永《雨霖铃》中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几句,写出了夫妻(情人)离别时苦痛的感情。2.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是在等候登车了,不免黯然。更何况还有一肚子苦水,长子犹在襁褓,次子尚不满月,这样丈夫便匆忙远行,怎能不“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呢?最终忍住了,所以“还住”,这就更揪心。3.人有病,天知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人在离别时产生的痛楚之情,上天会知道吗?此问所关涉的,一是词人对社会的焦虑,“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二是词人表达对爱妻的愧疚。“人”和“天”承应上句的“吾”和“汝”,以求得到杨开慧的进一步理解,为天下人谋华蜜必需舍弃个人小家庭的儿女私情。4.重比翼,和云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这是词人对将来的期盼:将来我们会重新在一起像比翼鸟那样,直上云霄,展翅翱翔。这也是人间真情的写照,它表现了词人对妻子的一片深情。[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典故作者在写作中擅长化用前人诗句与典故,如“挥手从兹去”“更那堪凄然相向”等就化用了李白、柳永的诗词名句,用极为简洁的语言,一下子将读者拉入一个离别的场景中,表现了浓浓的离别之情。定义:典故,就是古书中的经典故事、经典名句的统称。作用:在写作中,恰当而敏捷地引用、翻用一些中外典故,可以令文章更加生动活泼,为文章增色添彩。2.写法指导在写文章时,运用典故应留意:(1)要熟识驾驭大量典故,这样在须要时才能用得上。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厚,社会生活中各种现象一般都可以找到相关典故。要避开创作时头脑空空,联想不到有关典故。(2)要精确理解有关典故的正确含意和运用方法,避开用错、用偏而产生笑话,影响意思表达。(3)要留意典故的生命力。文章写出来是要给别人看的,典故运用是为了传达思想,因此,不行把过于冷僻生涩的典故写进文章。(4)要擅长运用簇新典故。当今,社会传播媒介很发达,新闻事务众所周知,新典故不断形成。至于亲友间诗词往来,双方把彼此间知道的“故事”作为典故用,也很好玩,可使诗词具有更强的表现力。3.迁移应用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无私奉献传美名;刘备“三顾茅庐”,猥自枉屈成帝业;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虚心好学做圣人。每一个“三”的背后都有一段佳话,都是一段历史,也都是一方世界。请写一个片段,恰当运用这些典故。200字左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示例:一代先贤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从中我们看到了责任,看到了毅力和奉献。因此,我们很简单明白古代劳动人民是凭什么“人定胜天”的。大禹治水,胜利当之无愧吧?一代名主刘备“三顾茅庐”,从中我们看到了礼贤下士,以诚待人,也看到了不屈不挠的优秀品质。因此,我们很简单明白诸葛孔明为何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最终三分天下,谁还能说“不”呢?一代圣人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从中我们看到了虚心、好学,看到了教化家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我们很简单明白孔子为何能够成为一代文圣,为何千年之后世人仍去祭拜他。一个“三”字应有尽有,一个“三”字浓缩了大千世界。[佳作·领悟]奇妙魅力毛泽东邱民亭在中国,在昨天,东方红,太阳升,韶山冲出了个毛泽东。他是农夫的儿子,却成长为诗人、学者;他是走出书斋的半个学问分子,却特立独行,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没拿过枪的军事统帅。他少小敢于做家庭的反对党,青年时激扬大义,“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激烈动荡的旧中国,最终选择了这样一个反叛、大器的毛泽东作为自己的宏大领袖。他倾其一生,领导了前无古人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他跟随历史来引导历史,带领人民来解救人民,建立了自由、民主、独立的新中国,让地球的东方巍然矗立起光耀世界的民族灯塔;他付出了自身的一切,又连同自己的七位亲人先后“留取丹心照汗青”。谁能想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万岁”家庭还会送子到朝鲜战场,再续悲壮英雄歌:“青山到处埋忠骨,何必马革裹尸还”。什么是“无欲则刚”,什么是无私奉献,什么是绝无仅有,什么是无与伦比?唯恐只有在饱尝了“华人与狗不能入内”的国耻、又充分了解毛泽东同志之后,才能真正意会而仍旧难以言表。他晚年备尝沧桑苦,高处不胜寒,在“高天滚滚寒流急”的日子里,又以绝非寻常的胆识和魄力“独有英雄驱虎豹”。抗美援朝、抗美援越、反击苏军入侵珍宝岛、争夺中印边界麦克马洪线,正义之师浩然气,千万英灵捍威历。中国的地位、中国的尊严、中国人的骨气、共产党的红色江山、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稳固基业是毛泽东同志领导人民打出来的!奇妙的毛泽东同志,是他用神话般的事迹塑造出来的,不行能是让谁捧起来的。我可以预言,再过几千年、几万年,即使天荒地老,对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