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5.3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课时作业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5课时作业16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详细表现为(C)A.坚持对外开放政策B.主动发展与第三世界的关系C.坚持不结盟政策D.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解析: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详细表现为坚持不结盟政策,故C正确;A、B、D材料未体现,解除。2.我国政府把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作为我国的国策,主要是因为(B)A.对斗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相识B.社会主义建设须要和平稳定的环境C.霸权主义成为威逼中国平安的主要因素D.世界大战的悲剧再也不行能重演解析:依据题意可知要求回答实行这一政策的主要缘由。对斗争与和平问题有了新的相识,非主要缘由,解除A;社会主义建设须要和平稳定的环境,外交政策的根本动身点是国家利益,是最主要的缘由,B正确;霸权主义成为威逼中国平安的主要因素,非主要缘由,解除C;世界大战的悲剧再也不行能重演,非主要缘由,解除D。3.20世纪90年头中期,我国提出了“做国际社会中负责任大国”的外交理念,并在国际政治实践中起先了负责任大国身份的建构。除了提倡建立大国之间的“伙伴关系”外,还提出了“敬重世界的多样性”等主见。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A)A.有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B.有利于世界各国接受中国C.标记着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大转折D.表明我国冷战思维的结束解析:这些新外交思想的提出是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的须要,即有利于深化中国的改革开放,选项A符合题意,正确;世界各国已经接受了中国,选项B不符合题意,解除;我国外交政策始终是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未发生重大转折,选项C不符合题意,解除;材料和冷战思维的结束无关系,选项D不符合题意,解除。4.在第四十一届(1986年)至第四十三届联大上,中国代表团多次提出关于核裁军和常规裁军的提案并获顺当通过。在第四十四届联大期间,中国首次作为共同提案国,与其他国家共同提出“亚非拉和平与裁军中心”的提案,并获得通过。这则材料体现出我国新时期的外交(D)A.以反对霸权主义为内容之一B.以实现裁军为首要目标C.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D.借助联合国开展多边外交解析:新时期我国外交的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但材料没有体现出反对美国的霸权主义,故A项错误;新时期我国外交是为我国经济建设创建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环境,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故C项错误;材料中的两个史实都是关于以联合国为中心而开展的,故D项正确。5.2005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大国是重点,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的外交方针。此外交方针的提出说明中国(C)A.实行敏捷外交策略B.推行全方位对外开放C.实行多边外交战略D.实施独立自主不结盟解析:依据材料可知,中国政府既重点发展与大国的关系,又注意发展与周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关系,这是新时期多边外交方针的体现,C项正确。材料体现新时期中国实行多边外交战略,而不是实行敏捷外交策略,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外交方针,不是对外开放,B项错误。材料体现了独立自主,但没有体现不结盟,D项错误。6.2001年,以中国为主导的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立,它主要维护的区域是(A)A.中亚地区B.东亚地区C.亚太地区D.中东地区解析:依据课本学问可知,上合组织国家主要包括中国、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其主要维护中亚地区的平安与合作,故选A。7.1996年,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签署关于在边疆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2001年,中、俄、哈、吉、塔和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在上海签署了《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B)A.上海合作组织是一种地区结盟关系组织B.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平安与稳定C.上海合作组织通过相互帮助与合作减轻贫困D.上海合作组织是相互依存加强多边贸易的利益共同体解析:依据“签署关于在边疆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的协定”可知,上海合作组织致力于维护和保障地区的和平、平安与稳定,故B正确;新时期我国实行不结盟外交政策,A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上海合作组织是“通过相互帮助与合作减轻贫困”“加强多边贸易的利益共同体”,也不符合史实,故解除C、D。8.有西方学者认为,上海合作组织是前苏联国家和中国对抗美国与西方的一个形式,俄罗斯有学者也呼吁建立一个以上海合作组织为代表的“新华约”之类的某种“反北约”的组织。下列对这两种观点的评述最精确的是(D)A.对当前世界政治格局有着较醒悟的相识B.“冷战”思维仍旧主导着当前的国际关系C.国际局势既趋向缓和又表现出惊慌对抗D.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结伴而不结盟”特点解析:当前世界格局是多极化趋势快速发展,故A项错误;两种观点都是受“冷战”思维影响,但不能由此说明冷战思维“主导”国际关系,故B项错误;当前国际局势是“和平与发展”,故C项错误。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上海合作组织为地域性的为谋求地区和平与发展的政治组织,兼备部分经济职能,其特点是“结伴不结盟”。上述两种观点都是冷战思维的表现,这说明他们没有厘清上合组织的特点,故选D。9.“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它提倡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涵的共同体。“一带一路”的提出和建设(A)A.是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的表现B.是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C.标记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D.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和突破口解析:“一带一路”提倡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涵的共同体,与原来的政治军事集团和区域性的经济组织不同,表现出新的特点,是推动新型区域合作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一带一路”不涉及联合国,解除B项;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记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故解除C项;设立经济特区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第一步和突破口,解除D项。10.2024年4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表示,中方将接着为推动朝鲜半岛形势软着陆发挥主动作用。中方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的立场,我们反对任何可能导致局势惊慌的行为,主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这表明白(B)A.中国在APEC等地区性国际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B.维护世界和平是我国外交政策的重要内容C.我国奉行友好结盟政策D.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外交政策。由“我们反对任何可能导致局势惊慌的行为,主见通过对话解决问题”可知,中国外交政策目标是维护世界和平。故本题选B项。11.对中俄关系,有专家指出:由于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两国相互心理要求和预期更为适度,这种关系的稳定也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与20世纪50年头的中苏关系相比,是有根本不同的。这里的“根本不同”是指(C)A.中俄关系是最重要的对外关系B.两国关系的发展出现了曲折C.当今两国是伙伴关系而非盟国D.两国的意识形态发生了改变解析:依据题干和所学学问可知,20世纪50年头的中苏关系属于同盟关系,共同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由题干材料可知中俄从原来的中苏盟友变成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C项正确。题干涉及的是中苏关系和中俄关系的比较,没有体现中俄关系是最重要的对外关系,解除A。题干没有体现两国关系发展的过程,且不符合设问要求,解除B。中国的意识形态没有发生改变,解除D。12.中国50年头联合苏联实行“一边倒”,60年头实行反帝反修两条线,70年头坚持“一条线”“一大片”,80年头奉行独立自主、不结盟,90年头确立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新世纪则主动参与国际社会、拓展总体外交。外交战略调整的历程说明我国外交(C)A.以意识形态为转移B.受到美苏两国支配C.与时俱进敏捷多变D.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这反映了我国外交随着时代改变而不断调整,说明我国外交与时俱进敏捷多变,故C项正确;“以意识形态为转移”只符合“一边倒”、反帝反修,故A项错误;我国外交独立自主,没有受到美苏两国支配,故B项错误;奉行不结盟的政策只符合80年头后,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建国之初的50、60年头,中国的国力有限,面临的国际环境非常恶劣,中国难以全面融入国际社会。70年头,中国复原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越来越多地加入一些国际组织和参与国际会议,但是由于阅历不足和受“左”的思潮的影响,中国的外交活动旁观多于实际参与。80年头以后,中国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主动调整对外战略,中国的外交才真正进入活跃时期。——摘编自郑启荣、孙洁琬《论世纪之交的中国多边外交》材料二:2024年,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全面推动之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密集对外出访,以下是主席的外交行程单:4月,首访巴基斯坦,赴印尼出席亚非会议和万隆会议60周年纪念峰会。5月,赴俄罗斯出席阅兵式,出访哈萨克斯坦和白俄罗斯。7月,赴俄罗斯乌法出席金砖峰会和上合峰会。9月,访美,到纽约出席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10月,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11月,出访越南和新加坡,赴土耳其出席G20领导人第十次峰会,赴菲律宾出席APEC其次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赴巴黎出席联合国气候改变大会。12月,出访非洲。中国国际问题探讨院副院长阮宗泽表示,习近平今年的外交路途,在几个层面上比较清楚。一是“发展中国家”,习主席的首访选择巴基斯坦,收尾则选择非洲,这一头一尾都很有特点;二是“周边外交”,习主席访问越南、新加坡,这些共同构成了周边外交;三是“大国外交”,习主席出访美国、英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关系也在增进;四是“多边外交”,今年的外交在发展中、周边、大国、包括多边外交等方面,都在“齐头并进”。——摘编自新华网(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分析影响中国外交的因素。(10分)(2)依据材料二,概括新时期中国特色外交的特点。(16分)答案:(1)因素:国家利益(确定因素)、国际形势、国内政治变动、国家性质和意识形态、国家综合国力等。(言之有理即可)(2)特点:亲密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重视周边外交;主动开展大国外交;注意发展多边外交。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7年11月的莫斯科会议期间,毛泽东的言谈举止充分反映出一个客观事实——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中共已经可以同苏平起平坐了。但也就在这时,双方的分歧起先露出苗头。真正反映出中苏在对外对内政策上出现重大分歧,并引起尖锐对立的,是后来发生的两件事:1958年中共领导人在未通知苏共领导人的状况下炮轰金门,惹恼了正在主动推动冷战缓和战略的赫鲁晓夫,因为中共的做法无疑是在唱对台戏;另一件事就是中苏两党虽然都要求改革斯大林式的发展模式,但苏共领导人并不支持中共以建立人民公社来实现跃进的做法。——摘自沈志华主编《中苏关系史纲》材料二:2001年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这是中俄关系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兹达成协议如下:……第五条,俄方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不行分割的一部分。俄方反对任何形式的台湾独立。第六条,缔约双方满足地指出,相互没有领土要求,决心并主动致力于将两国边界建设成永久和平、世代友好的边界。……第十八条,缔约双方将依据各自担当的国际义务及本国法律在促进实现人权和基本自由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