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第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第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第一单元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2课第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3第2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选择题1.一次,范缜与和尚辩论,和尚认为,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来世还可以再投胎做人;范缜则认为,人有了身体才能够有精神,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了,根本没有什么来生。他们的辩论体现了(D)①唯物主义不同形态的对立②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③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相互斗争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人的肉体死了,灵魂不死,说明精神可以脱离物质,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观点;身体死了精神也就不存在,说明意识依靠于物质,这是一种唯物主义观点。由此可见,范缜与和尚争辩的焦点是肉体与灵魂、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涉及的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世界本原的问题,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间的斗争,③④符合题意。①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解除。2.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五行”,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的运动改变而生成的。这种观点(C)①产生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之后,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②缺乏科学依据,只是一种珍贵的揣测③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的物质形态,把困难问题简洁化④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解析]此题考查古代朴实唯物主义的相关学问。“五行学说”把世界的本原归纳为“五行”,将某一详细的物质形态看成世界的本原,这是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的物质形态,把困难问题简洁化,其缺乏科学依据,只是一种珍贵的揣测,②③正确。①④反映的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不符合题意,解除。故选C。3.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能同时体现这“两个对子”的一组成语是(B)A.画龙点睛与喧宾夺主,白璧微瑕与舍本逐末B.天行有常与心外无物,积叶成书与涸泽而渔C.返璞归真与审时度势,掩耳盗铃与鬼使神差D.防微杜渐与微乎其微,唇齿相依与闭门造车[解析]哲学史上的“两个对子”分别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A选项没有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天行有常与心外无物”体现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积叶成书与涸泽而渔”体现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B项符合题意;C选项没有体现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D选项没有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正确选项为B。4.当数字化革命来临时,爱情也受到了波及。聪慧绝顶的网虫胜利破译出了“520我爱你”,爱情也掀起了一场“数字化”革命——有人踩着“5201314”结婚,为求“我爱你,一生一世”;结婚证编号尾数“1314”的当事人犹如中了大奖,在生活中有些人特殊留意“吉利”数字。下列选项与这些人的观点体现的哲学原理相同的是(C)A.天地合而万物生B.气者,理之依也C.未有此气,已有此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解析]在生活中有些人特殊留意“吉利”数字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未有此气,已有此理”属于客观唯心主义,C符合题意。“天地合而万物生”和“气者,理之依也”都属于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观点,AB都不符合题意。“存在就是被感知”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D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二、非选择题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肯定观念”的“外化”和产物。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3)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说明的?[答案](1)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其说法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2)材料二中的观点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把物质的详细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观点。这一观点只是一种珍贵的揣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的物质形态,把困难问题简洁化了。(3)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地揭示了世界本原,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其次性,物质确定意识,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解析](1)解答此题,留意驾驭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区分与共同点。贝克莱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第一性的东西,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黑格尔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二者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把意识当作世界的本原。(2)此题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进行科学、合理地推断,分析说明其缘由,进行综合相识及评价问题的实力。解答时通过提炼有效信息,“气”是万物之源,说明体现了把物质的详细形态当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古代朴实唯物主义观点。明确这一观点只是一种珍贵的揣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详细的物质形态,把困难问题简洁化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