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状态变化,其图线如图所示,变化顺序为图中段延长线过坐标原点,线段与p轴垂直,线段与轴垂直;则()

A.压强不变、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放出热量B.压强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吸收热量C.压强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吸收热量D.压强增大、气体对外界做功、同时放出热量2、经过第122254次实验!几天前的4月12日21时,中国有“人造太阳”之称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创造新的世界纪录,成功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403秒,对探索未来的聚变堆前沿物理问题,提升核聚变能源经济性、可行性,加快实现聚变发电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反应中属于核聚变的是()A.B.C.D.3、如图所示,发出波长为的某种激光的激光器在时间t内发出的光子数为n。已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普朗克常量为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个光子的能量为B.激光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激光对应的能量为C.假设时间t内发出的激光全部照射到某种物体上,该物体只吸收N个光子且全部转化为内能,则该物体在时间t内增加的内能为D.假设激光器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量的效率为则激光器在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为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B.面包可以被捏扁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在运动D.银河系、地球、原子核、分子是按照尺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5、下列现象中由于原子核内部变化引起的是()A.粒子散射实验B.天然放射现象C.光电效应现象D.氢原子光谱的产生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一定质量我理想气体经历如图所示的一系列过程,ab、bc、cd和da这四段过程在p—T图上都是直线段,ab和cd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bc垂直于ab;由图可以判断()

A.ab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B.bc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减小C.cd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D.da过程中气体体积不断增大7、一束复色光射向玻璃棱镜,在光屏上分成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光束通过棱镜的时间比b光束短B.在真空中,a光束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束的传播速度C.用同样的装置做双缝干涉实验,b光束的条纹间距小E.顺时针转动复色光,屏幕上a光束最先消失E.顺时针转动复色光,屏幕上a光束最先消失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爱因斯坦利用自己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B.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原子核越稳定C.一个氢原子从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天然的放射性现象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9、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等压膨胀到状态b,再等容增压到状态c,然后等温膨胀到状态d,最后经过一个复杂的过程回到状态a,其压强P与体积V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a到b,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B.从b到c,气体温度升高,气体从外界吸热C.从c到d,气体内能不变,气体既不吸热也不放热E.从a经过b、c、到d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数值为Q1;从d回到a的过程,气体向外界放热数值为则E.从a经过b、c、到d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数值为Q1;从d回到a的过程,气体向外界放热数值为则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叫热运动B.物体的动能减小时物体的温度可能增加C.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其中某10个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小E.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如果油酸未完全散开会使结果偏大E.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如果油酸未完全散开会使结果偏大11、某同学用同一个注射器做了两次研究等温变化中气体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根据实验数据却画出了两条不同的p-V双曲线;如图所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A.两次实验中空气质量不同B.两次实验中温度不同C.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气体压强的数据不同D.两次实验中保持空气质量、温度相同,但所取气体体积的数据不同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即使水凝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不会停止B.将一块晶体敲碎,得到的小颗粒也是晶体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D.在熔化过程中,晶体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内能也保持不变13、爱因斯坦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现象;提出了光子说,关于与光电效应有关的四个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图1装置,如果先让锌板带负电,再用紫外线照射锌板,则验电器的张角可能变小B.根据图2可知,黄光越强,光电流越大,说明光子的能量与光强有关C.由图3可知v2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D.由图4可知,E等于该金属的逸出功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功与内能的改变。

在热力学系统的绝热过程中,当系统从状态1经过绝热过程达到状态2时,内能的变化量ΔU=U2-U1,等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W,即ΔU=______.15、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从状态A到状态B,再到状态C,最后由状态C回到状态A,AB、BC分别与p轴、T轴平行,在这个循环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的是_____(选填“AB”“BC”或“CA”)过程,气体吸热是_____(选填“AB”“BC”或“CA”)过程,气体完成这个循环,内能_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6、仙女座星系是人们能用肉眼看到的最遥远的天体,但由于光速有限,你看到来自那里的光线,实际上已经在太空中行进了___________年,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___________。宇宙很大,所以计算天体间的距离时常用___________作为单位,它等于___________。17、夸克与粒子物理标准模型。

(1)夸克、夸克模型: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等人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作___________。

(2)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一整套关于___________的理论。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组成物质的几类最基本的粒子。18、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幅图象分别表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势能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减小,F增大,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9、将天狼星看作绝对黑体,测得其单色辐出度在处有极大值,由此计算天狼星的表面温度是___________。20、链式反应。

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继续与其他重核发生反应,引起新的核裂变,使核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这样的过程叫作核裂变的________反应。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1、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2、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3、在“用DIS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传感器分别采集出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并收集在excel表格中,如图所示。

。A

B

C

D

E

F

G

次数。

1

2

3

4

5

6

压强P/kPa

116.2

124.6

134.3

145.6

158.8

173.2

体积V/cm3

14

13

12

11

10

9

体积倒数/cm3

0.071

0.077

0.083

0.091

0.1

0.111

PV乘积。

1626.8

1619.8

1609.2

1601.6

1588

1557.9

根据表中数据得出本次实验的探究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出现该结果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4、用DIS研究一定质量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压强与体积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实验步骤如下:①把注射器活塞移至注射器中间位置,将注射器与压强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逐一连接;②移动活塞,记录注射器的刻度值V,同时记录对应的由计算机显示的气体压强值P;③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如图乙所示图线。

(1)在做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采取以下做法:______是为了保证实验的恒温条件,______是为了保证气体的质量不变。(填入相应的字母代号)

A.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B.移动活塞要缓慢。

C.实验时,不要用手握住注射器D.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

(2)该同学的两次实验操作完全正确,根据实验数据在图像上作出了两条不同的直线,如图乙中的图线1、2所示,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25、某实验小组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来探究一定质量的气体发生等温变化遵循的规律。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实验前应将注射器的空气完全排出B.空气柱体积变化应尽可能的快些。

C.空气柱的压强随体积的减小而减小D.实验中封闭气体的量必须保持不变。

(2)为了探究气体在不同温度时发生等温变化是否遵循相同的规律,他们进行了两次实验,得到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两次实验气体的温度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填“”“”或“”)。

(3)为了能最直观地判断气体压强p与气体体积V的函数关系,应作出___________(填“”或“”)图像。对图线进行分析;如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该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就说明一定质量的气体在温度不变时,其压强与体积成反比。

(4)另一小组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图线如图丙所示,若实验操作规范正确,则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26、下图为某同学做“用研究温度不变时气体的压强跟体积的关系”实验示意图,缓慢推动活塞,在使注射器内空气体积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多次从注射器的刻度上读出体积值并输入计算机,同时由压强传感器将对应体积的压强值通过数据采集器传送给计算机。实验完成后,计算机屏幕上显示出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是实验所得图线;虚线为一根参考双曲线)。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要采取以下做法:______________是为了保证实验的恒温条件。(填入相应的字母代号)

A.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B.移动活塞要缓慢。

C.实验时;不要用手握注射器D.在注射器活塞一周涂润滑油。

(2)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该图线与玻意耳定律不够吻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填入相应的字母代号)

A.环境温度逐渐升高B.环境温度逐渐降低。

(3)实验时,缓慢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逐渐减小.过程中该同学发现,环境温度逐渐降低,则实验得到的图象应是______________。

A.B.C.D.评卷人得分六、解答题(共3题,共27分)27、如图所示,U型玻璃细管竖直放置,水平细管与U型玻璃细管底部相连通,各部分细管内径相同。U型管左管上端封有长16cm的理想气体B,右管上端开口并与大气相通,此时U型玻璃管左、右两侧水银面恰好相平,水银面距U型玻璃管底部为15cm。水平细管内用小活塞封有长度同样为16cm的理想气体A。已知外界大气压强为75cmHg,忽略环境温度的变化。现将活塞缓慢向右推,使气体B的气柱长度为15cm;求:

(1)左;右管中水银面的高度差;

(2)理想气体A的气柱长度。

28、物理课上,老师展示了一种演示气体定律的有趣仪器哈勃瓶,如图所示,它底部开有一个截面积为圆孔,可用轻质橡皮塞塞住,已知橡皮塞与玻璃瓶间的最大静摩擦在一次实验中,体积为的瓶内塞有一气球,气球的吹气口反扣在瓶口上,瓶内由气球和瓶体及轻质橡皮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实验开始前气球中的少量气体和气球膜厚度,向气球中缓慢打气,假设气球缓慢膨胀过程中球内外气压近似相等。已知:实验室环境温度恒定,环境空气密压强为标准大气压求:

(1)橡皮塞被弹出时瓶内气体的压强。

(2)为了使橡皮塞被弹出;需要向气球内打入空气的质量。

29、可升降转椅由上下两部分组成,连接上下的是其升降部分,结构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A、B两个金属筒间密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已知A筒的横截面积为S(筒壁的厚度可忽略)、可沿B的光滑内壁上下滑动且不漏气,A筒及上部座椅的质量为m,两桶间气体温度为T1。由于室内温度上升,使得AB内气体的高度有h1缓慢升高到h2,该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为Q。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外界大气压强恒为P0。求。

①该过程中气体内能的增加量;②若在气体高度为h2时质量为2m的人坐到座椅上,求稳定后气体的高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A【分析】【分析】

【详解】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

由题图可知,连接的直线的斜率小,所以b对应的温度低,c对应的温度高。

A.过程,气体压强p不变而体积V变小,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温度降低,理想气体内能只与温度有关,故内能减少,做功与否只与体积变化有关,体积减小外界对气体做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气体放热,故A正确;

B.过程,气体体积V不变,压强p变小,不做功,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知;气体温度降低,气体放热,故B错误;

C.过程;气体压强减小而体积增大,对外做功,气体的压强与体积倒数成正比,则压强与体积成反比,气体发生的是等温变化,气体吸热,故C错误;

D.过程温度升高;由图像可知,同时压强增大,且体积也增大,对外做功,吸热,故D错误。

故选A。2、C【分析】【详解】

A.属于人工转变核反应;A错误;

B.属于α衰变;B错误;

C.属于核聚变;C正确;

D.属于核裂变;D错误。

故选C。3、D【分析】【详解】

A.每个光子的能量为

故A错误;

B.激光器单位时间内发出的激光对应的能量为

故B错误;

C.由题意,该物体在时间t内增加的内能为

故C错误;

D.激光器将电能转化为激光能量的效率为则激光器在时间t内消耗的电能为

故D正确。

故选D。4、C【分析】【分析】

【详解】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A错误;

B.用手捏面包;面包的体积缩小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故B错误;

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正确;

D.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核;电子和原子核构成原子,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地球又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比太阳小,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之一,所以它们从大到小的顺序为:银河系;地球、分子、原子核,故D错误。

故选C。5、B【分析】【分析】

【详解】

A.粒子散射实验表明原子内部有一个很小的核;原子核内部没有交化,A错误;

B.天然放射现象是原子核内部自发放出粒子或电子;转变为新核,B正确;

C.光电效应是原子外层电子逸出;原子核没有交化,C错误;

D.原子发光是原子核外电子从离核远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近的轨道时释放能量;也没有涉及原子核的交化,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B:D【分析】【详解】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

AC.在p—T图上都是直线段,ab和cd的延长线通过坐标原点O,说明ab过程和cd过程是等容变化;故AC错误;

B.由图可知,bc过程中;直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直线斜率越来越大,则气体体积不断减小,故B正确;

D.由图可知,da过程中是等温变化;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气体体积不断增大,故D正确。

故选BD。7、A:C:D【分析】【详解】

A.根据折射率定义公式

从空气斜射向玻璃时,入射角相同,光线a对应的折射角较大,故光线a的折射率较小,即

根据公式

故可得

a光路程小于b光路程;故A正确;

B.a光束与b光束在真空中具有相同大小的传播速度,都是3×108m/s;故B错误;

C.根据条纹间距公式

可知,双缝干涉条纹间距与波长成正比,因为

可得两种单色光的波长

所以a光束的条纹间距大;故C正确;

D.a光的折射率小于b光的折射率,则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若a光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b光也一定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D正确;

E.由临界角公式

可知折射率越大,临界角越小,则b光的临界角较小,当顺时针方向转动复色光,入射角增大时,b光先发生全反射,则出射光线最先消失的是b光;故E错误;

故选ACD。8、B:D【分析】【分析】

【详解】

A.普朗克提出的能量量子化理论;爱因斯坦解释了光电效应,选项A错误;

B.比结合能越大的原子核;原子核越稳定,选项B正确;

C.一个氢原子从n=4的激发态跃迁到基态时;能辐射3种不同频率的光子,选项C错误;

D.天然的放射性现象产生的射线均来自原子核内部;所以天然的放射性现象使人类认识到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的结构,选项D正确。

故选BCD。9、B:D:E【分析】【分析】

【详解】

A.从a到b,根据

可知;压强不变,体积变大,则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变大,但是并非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增大,故A错误;

B.根据

可知,从b到c;体积不变,压强变大,则气体温度升高,气体从外界吸热,故B正确;

C.从c到d等温膨胀,气体的温度不变,则气体内能不变,由

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所以要吸收热量,故C错误;

D.a点温度低于d点温度,由d到a内能减小;所以气体向外放热的值大于外界对气体做功的值,故D正确;

E.从a到d过程气体对外做功的值等于图线与V轴围成的面积,从d回到a时外界对气体做功也等于图像与V轴围成的面积大小,所以从a到d过程气体对外做功大于从d回到a时外界对气体做功,而整个过程中内能不变,则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从a经过b、c、到d过程气体从外界吸热数值Q1大于从d回到a的过程气体向外界放热数值故E正确。

故选BDE。10、B:C:E【分析】【详解】

A.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小颗粒受到液体分子的作用而做的无规则运动;它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而不能说它的运动就是热运动,故A错误;

B.物体的温度和其动能大小没有关系;当物体的动能减小时,其速度减小,但温度的变化不确定,可能增加或降低,故B正确;

C.一定温度下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但对少量的(某10个分子)的平均动能可能减小,故C正确;

D.在空气的绝对湿度;相同的情况下,白天一般比夜晚的相对湿度小,故D错误;

E.在单分子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如果有油酸未完全散开,面积S偏小;直径会偏大,故E正确。

故选BCE。11、A:B【分析】【详解】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可以知道

若PV乘积一定,则图是双曲线,且乘积不同,双曲线不同,所以题中可能是温度T不同,也可能是常数C不同;而常数C由质量决定,即也可能是气体质量不同。故AB正确,CD错误。

故选AB12、A:B:C【分析】【分析】

【详解】

A.水结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不会停止,故A正确;

B.将一块晶体敲碎不改变其性质;因此得到的小颗粒还是晶体,故B正确;

C.由同种元素构成的固体;可能会由于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而成为不同的晶体,如石墨和金刚石,故C正确;

D.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则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不变,吸收的热量使分子势能发生了变化,因此其内能发生了变化,故D错误。

故选ABC。13、A:C:D【分析】【详解】

A.如果先让锌板带负电;验电器由于带负电,张开一定的张角,当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光电子,则验电器的张角变小,故A正确;

B.黄光越强;光子数越多,产生光电子越多,光电流越大,但光子的能量与光强无关,故B错误;

C.根据:解得:

由图3可知为该金属的截止频率;故C正确;

D.根据光电效应方程当时,可得:

由图象知纵轴截距所以有:

即该金属的逸出功为故D正确.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W15、略

【分析】【详解】

[1]A到B的过程为等温过程,压强增大,由

可知,气体体积V应当减小;同理B到C的过程为等压过程,温度升高,则气体体积V增大;AC过原点,则可知AC过程为等容过程。气体体积减小时,外界对气体做功,故AB外界对气体做功。

[2]A到B的过程为等温过程,内能不变,外界挤压气体,做正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气体放热。同理BC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气体体积增大,气体对外做功,可知气体吸热。CA体积不变,温度降低,内能减小,可知是等容放热。所以,吸热的是BC;

[3]由于内能是一个状态量,相同的状态便有相同的内能,气体最终回到状态A,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解析】ABBC不变16、略

【分析】【详解】

[1][2]仙女座星系离地球大约万光年;看到来自那里的光线,实际上已经在太空中行进了200万年,因此观察遥远的天体就等于在观察宇宙的过去。

[3]由于距离太远;因此常用光年作单位;

[4]光年是光一年走过的距离,则有【解析】200万宇宙的过去光年17、略

【分析】【详解】

[1]夸克;夸克模型:1964年;美国科学家盖尔曼等人提出了夸克模型,认为强子由更基本的成分组成,这种成分叫作夸克;

[2]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是一整套关于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的理论。

[3][4][5][6]其中强子、轻子、规范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是组成物质的几类最基本的粒子。【解析】夸克强力、弱力及电磁力这三种基本力及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粒子强子

轻子规范玻色子希格斯玻色子18、略

【分析】【详解】

[1][2]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增大,F先增大后减小,一直增大;当分子间距随着r的减小,F增大,增大。【解析】增大增大1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黑体辐射中的维恩位移定律

解得【解析】9993K2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中子轰击重核发生裂变后,裂变释放的中子继续与其他重核发生反应,引起新的核裂变,使核裂变反应一代接一代继续下去,这样的过程叫作核裂变的链式反应。【解析】链式四、作图题(共2题,共16分)21、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2、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16分)2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因为气体等温变化;由实验数据可知,本次实验的探究结果为气体压强和体积的乘积逐渐减小;

[2]由于气体等温变化,所以出现该结果的原因可能是封闭气体可能出现漏气或温度降低;【解析】气体压强和体积的乘积逐渐减小封闭气体可能出现漏气或温度降低24、略

【分析】【详解】

(1)[1][2]在该实验中;实验时,不要用手握住注射器,以及移动活塞要缓慢是为了保证实验的恒温条件,故选BC;而在该实验中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以及在注射器活塞上涂润滑油是为了保证气体的质量不变,故选AD

(2)[3]由理想气体方程可知

整理由

而因为实验操作完全正确,所以公式中的C不变,是一个常数,所以可知,其图像的斜率为气体的温度。所以出现图线1和2的原因,是该同学两次实验时气体的温度不同,即环境温度不同。【解析】BCAD环境温度不同25、略

【分析】【详解】

(1)[1]A.实验是以注射器内的空气为研究对象;所以实验前注射器内的空气不能完全排出,故A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