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外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9/3E/wKhkGWegQIGADxrdAAHG3PnbUzA128.jpg)
![2025年上外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9/3E/wKhkGWegQIGADxrdAAHG3PnbUzA1282.jpg)
![2025年上外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9/3E/wKhkGWegQIGADxrdAAHG3PnbUzA1283.jpg)
![2025年上外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9/3E/wKhkGWegQIGADxrdAAHG3PnbUzA1284.jpg)
![2025年上外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2/09/3E/wKhkGWegQIGADxrdAAHG3PnbUzA12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上外版必修1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观测到了一颗距离太阳系不远的红矮星(恒星)的耀斑爆发;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行星上可以出现的现象有。
①大气层被吹散。
②行星表面温度迅速下降。
③行星上出现大潮。
④行星上可能出现“极光”现象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2、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的时期是()A.元古代B.早古生代C.晚古生代D.中生代3、学习了地质历史后,芙芙在梦中穿越到了一亿三千多万年前的辽宁西部,那里温暖湿润,河湖纵横,带羽恐龙正在湖边漫步,原始鸟类在空中飞翔,古老的兽类在银杏树上觅食,湖中鲟鱼戏水,岸上的蜥蜴正在探头探脑灾难突然从天而降,无数生灵被尘封在厚厚的岩层中。芙芙穿越到了下列哪一个地质年代A.冥古宙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4、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A.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B.流量大,河流侵蚀能力强C.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D.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沉积作用显著5、读天气系统示意图;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则我国的天气为。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C.出现台风D.大雪天气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甲、丙、丁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循环,乙到丙之间的水循环环节c名称为____。
(2)水循环中a环节的能量来源于____,若丙表示我国长江,则此循环最活跃的季节为____季。
(3)丙河河段流速较慢;其对沿岸地区水循环环节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4)人类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改变图中环节c的时空分布?7、读地球内部结构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1)根据图中深度,说出各字母表示的地球内部圈层:A______B______C_______
(2)b1和b2间是________层,这里可能是________的主要发源地。
(3)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字母)__________。
(4)A层的上部为_________________层,下部为___________层。8、读“太阳系部分结构图”;完成下列要求。
(1)将图乙中数字序号表示的天体名称填在下列横线上:①____,②____。
(2)图甲中A为太阳大气层中的____层;B层的太阳活动为____。
(3)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有生命存在的星球,依据图乙中的信息得知,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是____和____。9、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轨道和____轨道之间。(写行星名称)
(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即都是____。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____,其中心天体是____。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与其所处的宇宙环境关系密切,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____。10、2020年7月23日,中国第一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在海南文昌成功发射升空。文昌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于当日前往发射场周边某地开展实践活动。阅读小组实践活动日记及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7月23日天还没亮,我们就抵达发射场附近的观测地点。12时41分,火箭成功发射!能够亲眼目睹发射全过程,见证中国航天又一伟大成就,真的令人激动而难忘!接下来,“天问一号”探测器预计将用7个多月的时间进入火星环绕轨道,祝它好运!
(1)在图中画出“天问一号”发射升空那一天的太阳直射光线;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回到学校后,我们查阅了地球与火星的相关资料(表1),了解它们的主要物理性质。
表1地球与火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行星距太阳(地球=1)质量(地球=1)体积(地球=1)自转周期公转周期表面大气温度地球11123小时56分1.0年约15℃火星1.520.110.1524小时37分1.9年约-63℃
(2)根据资料推断火星表面大气温度低于地球的主要原因。
(3)简述地球和火星绕日公转的共性运动特征。11、阅读下面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青藏高原是中国最大、世界海拔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是离“天”最近的地方。这里的蓝天、白云、雪山很美,是很多旅行者向往的地方。但夏季来这里旅行,游客务必要带防晒霜、遮阳伞和比较厚的衣物等必备物品。下面是“青藏高原示意图”和相关图片。
(1)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形成于____代,甲图是在青藏高原发现的珊瑚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____环境。
(2)通过游客携带的必备物品可见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其主要原因是____
(3)图乙景观中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该图涉及的地球圈层中最活跃的圈层是____。12、环境存在由赤道到两极的规律性变化,由低纬到高纬热量____,自然带呈____向延伸,____向更替。横穿整个大陆的自然地带:____、____、____在中纬度地区大陆东岸分布着的自然地带:____、____;大陆西岸分布着的自然地带:____、____。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水分____。在中纬度地区从沿海向内陆的自然地带呈现____的变化规律。13、读太阳光照图;回答问题。
(1)ACB线是________(晨、昏)线。B、C、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_______。
(2)这是________日前后的光照图。此日,D点的白昼比E点_____(长或短)。
(3)A、D、C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
(4)C点的地方时为____时。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14、下图为北半球陆地理想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同一种陆地自然带的两个字母是________;其中位于大陆东岸的是________气候,位于大陆西岸的是________气候。
(2)图中有两个字母表示的陆地自然带的气候类型不同;但其成因相同,它们是________,它们都是由于________形成的。
(3)从D→C→B→A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
(4)从D→E→F的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________规律;它的形成基础是________。
(5)D所代表的自然带是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总星系是指除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_____)A.正确B.错误16、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17、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_______)A.正确B.错误18、石油、煤炭、风能、水能等能源均是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_____)A.正确B.错误19、太阳外部结构可分为三层,从里向外依次是光球、日冕、色球。(_____)A.正确B.错误20、太阳内部物质经核裂变反应产生巨大能量。(_____)A.正确B.错误21、红色岩层指示氧化环境,黑色页岩并含黄铁矿指示还原环境。(_____)A.正确B.错误22、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水平气压梯度越大,风力越小。(_____)A.正确B.错误23、泥石流发生时应往河谷下游跑,以摆脱泥石流。(_____)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黑龙江是一条中国和甲国界河,对其研究尚存一些盲区,下图黑龙江局部水系示意图。
(1)结合两国环境分析黑龙江主要水文特征。
(2)分析图中石勒喀河南岸河漫滩形成的外力作用及过程。
(3)黑龙江自上游到入海口,气候有何变化。25、下图是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天文角度看,形成钱塘潮“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其中____位于中间。
(2)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特点是____、____。主要海洋自然灾害是____。
(3)填表回答舟山群岛海域目前已利用的主要海洋资源类型及其利用方式。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成都市区地处成都平原,西临青藏高原边缘的龙门山,东临四川盆地中的龙泉山(市区距龙泉山较近),局地环流形势受地形和建成区环境影响较大,东侧较西侧复杂。在背景风较弱的时期,成都市区上午盛行较强的偏东风,研究表明,较强的谷风可以越过山顶到达背风坡。下图示意成都东西向地形剖面。
(1)成都市区东侧上午盛行较强的偏东风;试对此做出合理的解释。
(2)从东侧地形和城区位置的角度;简述成都市区东侧环流较西侧复杂的原因。
(3)与下午相比,从山谷风角度推测成都市区西侧夜晚空气质量的差别并分析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D【分析】【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它释放的能量相当于数千次太阳耀斑释放能量的总和,会吹散行星的大气层,①正确。此次耀斑爆发没有减弱红矮星的光辐射,还增加了带电粒子流所携带的能量,因此行星表面温度不会迅速下降,②错误。行星上的潮汐是天体引力导致的,耀斑暴发不会引起行星上出现大潮,③错误。此次耀斑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附近行星时,强大的带电粒子流会闯入行星上的大气层,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④正确。综上所述,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D。2、B【分析】【分析】
【详解】
在早古生代;发生了大规模的海水入侵,有些古陆地变成了浅海环境,三叶虫;珊瑚等无脊椎动物空前繁盛,故被称为“海洋无脊椎动物时代”的时期是早古生代,B正确。
故选B3、C【分析】【详解】
材料中有恐龙、原始鸟类等,且灾难突然从天而降,无数生灵被尘封在厚厚的岩层中,使生物大灭绝出现在中生代。故选C。4、C【分析】【分析】
【详解】
某地质爱好者在丁地发现河床垂直剖面上有鹅卵石与细沙共存现象;原因是该河段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雨季时,沉积物以鹅卵石为主,旱季时沉积物以细沙为主,C对。河流落差大,流速急,搬运能力强,不是细沙沉积原因,A错。是河流沉积作用形成,B错。降水少,地势起伏小,携带泥沙能力差,沉积物以细沙为主,不是鹅卵石沉积的原因,D错。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河流地貌的相关知识。5、A【分析】【分析】
主要考查了气压系统与天气;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气流辐散,为反气旋。
【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气流辐散,为北半球反气旋,若图中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时为北半球夏季,我国的天气为伏旱天气.A正确。
【点睛】
本题难度适中,属于知识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气压系统与天气。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6、略
【分析】【分析】
该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为材料;涉及水循环的环节;水循环的意义等知识,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
【详解】
(1)根据图示可知;丙位于陆地,丁位于海洋,甲属于水汽输送,因此甲丙丁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大循环;根据图示可知,丙为山地,丙为平原,环节c由乙到丙,属于地表径流。
(2)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a为水汽输送,其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若丙表示我国长江,则此循环最活跃的季节为夏季。因为长江沿线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循环最活跃。
(3)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丙河河段流速较慢,汇水较慢,会使得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4)根据图示及所学知识可知,c为地表径流,影响地表径流时空分布的因素包括:修建水库,改变径流的时间分布;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解析】(1)海陆间地表径流。
(2)太阳辐射夏季。
(3)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增多;地表径流减少。
(4)修建水库,改变径流的季节变化;跨流域调水,调节水资源的空间分布。7、略
【分析】【详解】
(1)根据图中深度,地球内部圈层地下平均33千米处是地壳;地壳以下到地下2900千米处是地幔,地幔又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故图中A为地壳,B为上地幔,C为下地幔。
(2)上地幔顶部存在软流层,b1和b2间是软流层;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即软流层以上的范围。组成岩石圈的是图中的A、b1。。
(4)A层(地壳)的上部为硅铝层,下部为硅镁层。【解析】地壳上地幔下地幔软流层岩浆A、b1硅铝层硅镁层8、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太阳系结构图为材料;涉及天体;太阳活动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看图能力。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由图可以看出,②为金星;⑤为木星。
(2)太阳大气层由内至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则A为色球层,B为光球层,其内部的太阳活动为黑子。
(3)图中展示了地球在八大行星中的位置,可以看出八大行星都拥有自己的轨道,故地球具有安全的宇宙环境;其次,和水星、海王星等相比,地球离太阳不近不远,位置适中,能够拥有适宜的温度;此外,太阳目前正值壮年期,地球还拥有稳定的光照。【解析】(1)木星金星。
(2)色球黑子。
(3)稳定的光照(或日地距离适中)安全的宇宙环境9、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太阳系八大行星的位置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行星分布位置,运动特征,天体系统层次,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素养。
【详解】
(1)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太阳系中的小行星带位于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2)同向性:太阳系八大行星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3)图中所示宇宙空间范围内共包括太阳系和地月系;其中最高一级天体系统是太阳系,其中心天体是太阳。
(4)据图分析,图中可以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解析】(1)水星火星木星。
(2)自西向东。
(3)两太阳系太阳。
(4)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相对安全的宇宙环境中。10、略
【分析】【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相关知识;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
(1)
天问一号发射时间为7月23日,太阳直射点约在15。N左右(回归线到赤道的约三分之一处),因此晨昏线大约与75。N相切;画出昏线即可。注意:太阳光线与昏线垂直。
(2)
火星表面温度低主要从距离;大气的调节作用来分析。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火星距离太阳较远;因此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较少,导致气温低;从体积和质量来看,火星的体积质量更小,引力小,大气稀薄,水汽和二氧化碳较少,对于温度的调节作用弱,导致昼夜温差大,气温低。
(3)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和火星都围绕太阳自西向东(逆时针)公转;且都具有近似椭圆的轨道,具有同向性和近圆性;轨道面之间偏心角较小,几乎位于同一平面,具有共面性。
【点睛】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有: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解析】(1)太阳直射光线;昏线;并用阴影表示夜半球。
(2)与地球相比;火星距离太阳较远,接受太阳辐射较少;质量(或质量;体积)较小,大气较稀薄(密度小),水汽、二氧化碳较少,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较弱,表面大气温度较低。
(3)近圆性、共面性、同向性11、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青藏高原示意图”和相关图片资料为材料;涉及构造运动;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的原因、青藏高原植被类型、地球的外部圈层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喜马拉雅山;青藏高原形成与喜马拉雅运动(简称“喜山运动”)相关。它是指发生于距今7000万年~300万年(新生代)的一次造山运动。这次运动使整个古地中海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地球上出现了横贯东西的巨大山脉,因此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形成于新生代;甲图中的珊瑚化石,说明这里曾经是海洋环境。
(2)青藏高原纬度较低;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气比较洁净,尘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海拔高,空气比较稀薄,水汽含量少,云量较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强;青藏高原的纬度较低,终年正午太阳高度平均较大,太阳辐射强。
(3)青藏高原海拔高,辐射强烈,日照多,气温低,积温少,植被类型以草地为主,其中高山高寒草地是分布最广、面积最大的草地类型。生物圈是所有生物链的一个统称,它包含了生物链和所有细微的生物和生态环境,生态系统等,生物圈是地球圈层中最为活跃的圈层。【解析】(1)新生
海洋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洁净且稀薄,晴天多,云量少,大气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
(3)高寒草原
生物圈
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递减东西南北苔原带亚寒带针叶林带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减少森林带-草原带-荒漠带13、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ACB线是从黑夜即将进入白天;故为晨线。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故B;C、E三点中,自转线速度最大的为C。
(2)图中显示北极圈内为极昼;故此图是6月22日前后的光照图。此日,北半球昼长夜短且位置越靠北白昼越长,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D点的比E点靠北,且D位于北半球,E位于南半球,则D点的白昼比E点长。
(3)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自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逐渐递减,则A;D、C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D>C>A。
(4)C点位于赤道上,且是晨线与赤道的交点,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即赤道上日出6点,则C的地方时为6时。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且直射点所在经线为12点,据此结合图示,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50N,1500E)【解析】晨C6月22日长D>C>A6点1500E,23.50N14、略
【分析】【分析】
本大题以北半球陆地理想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五道小题,涉及自然带判断;自然带分布、自然带成因、自然带分异规律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详解】
(1)自然带在一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但自然带类型与气候类型并不一定一一对应,有些气候类型可以形成多个自然带,有些自然带具有多种气候类型。温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类型不同,但自然带相似。温带大陆东岸往往形成温带季风气候或较湿润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在这样的气候条件下形成温带落叶阔叶林;温带大陆西岸往往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也形成了温带落叶阔叶林。
(2)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大陆东岸往往形成季风环流,形成季风气候影响,但因纬度不同,气温有明显差异,纬度较低的为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较高的为温带季风气候。
(3)自然带D;C、B、A处于不同纬度;位于不同的温度带,它们之间的更替方向为南北更替,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热量。
(4)自然带D;E、F离海洋远近不同;水分条件有明显差异,分别形成森林、草原、荒漠,它们之间的更替方向为由沿海向内陆,体现了陆地自然带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这种分异规律的形成基础是水分条件。
(5)D自然带位于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该地处于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地区,形成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因为冬季温和,形成常绿林,为了适应夏季火热干燥的气候,当地常绿林的叶片上覆盖着一层腊质物质,形成硬叶林。【解析】C、H温带季风温带海洋性G、H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热量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水分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5、×【分析】【分析】
【详解】
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部分称为总星系;它是由银河系和河外星系构成,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是河外星系。此说法错误。
【点睛】16、√【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17、×【分析】【分析】
【详解】
地球公转的周期适中、自转的周期适中,昼夜更替周期适中,则白天不会升温过高,夜晚降温不会过低,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幅度不大,故上述结论错误。18、√【分析】【分析】
【详解】
石油、煤炭是历史时期生物体固定太阳能;风能是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动能,是太阳能的一种转化形式;水能是水的落差在重力作用下形成的动能,来自于太阳能。太阳辐射是维持大气和水体运动的动力,题目说法正确。19、×【分析】【分析】
【详解】
太阳大气结构由内到外分别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点睛】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光球层,B色球层,C日冕层。20、×【分析】【分析】
【详解】
太阳内部的物质经过核聚变产生大量的能量;而不是核裂变。
【点睛】
太阳核聚变过程: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过程中释放出能量。21、√【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红色岩层一般是在气候炎热的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含黄铁矿的黑色页岩一般是在温湿气候下的湖泊;沼泽的还原环境中形成的;所以该说法正确。
【点睛】22、×【分析】【分析】
【详解】
同一幅图中;等压线越稠密,表明气压梯度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故错误。
【点睛】23、×【分析】【分析】
【详解】
泥石流发生时会沿河谷向下游流动;速度较快,向河谷下游跑,极易被泥石流掩埋。应向沟谷两侧高处跑。故材料说法错误。
【点睛】四、综合题(共3题,共30分)24、略
【分析】【分析】
本题以黑龙江为材料背景;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河流沉积地貌及其过程以及气候的变化,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区域认知能力。
【详解】
(1)河流的水文特征一般包括径流量;含沙量、汛期、结冰期、水能资源、流速及水位。由图示经纬度可知;黑龙江主要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形成夏汛;冬季降雪量大,春季气温回升,积雪融化,形成春汛;纬度较高,冬季漫长,河流有冰期且时间长;黑龙江流域,尤其是甲国境内,人类开发强度小,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2)根据所学可知;河漫滩为流水的沉积地貌,主要是河流流速减慢;泥沙堆积而成。由图示经纬度可知,石勒喀河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出现汛期,石勒喀河水暴涨;由图示等高线可知,南岸地势低缓,暴涨后的河水会漫过南岸;南岸为两河交汇处,由图示等高线可知,额尔古纳河流经峡谷,流速比石勒喀河快,阻碍石勒喀河汇入,导致其河水流速较慢;石勒喀河上游流水侵蚀带来大量的泥沙,不断在南岸沉积,形成河漫滩。
(3)黑龙江自上游到入海口,距海越来越近,受海洋影响越来越大,气候的大陆性逐渐较弱,海洋性逐渐增强,则受海洋影响大,降水量增大,降水季节变化减小,温差变化减小。【解析】(1)主要位于温带季风区;全年降水量大,河流水量大:温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形成夏秋汛,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形成春讯,河流有两个汛期:流域内植被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少: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河流封冻,结冰期长。
(2)流水沉积。水量的季节变化;夏季汛期,石勒喀河水暴涨,漫过南岸,石勒喀河上游流水侵蚀带来大量泥沙;两河交汇处,额尔古纳河流经峡谷,流速比石勒喀河快,阻码其汇入,河水流速较慢;河中泥沙因水流变慢,不断沉积形成河漫滩。
(3)气候由大陆性过渡海洋性;降水量增大;温差变化减小;降水变化减小。25、略
【分析】【分析】
通过“杭州湾;舟山群岛示意图”;以钱塘潮切入,考查海洋地理相关知识。
【详解】
(1)天文大潮形成在朔;望时;而“八月十八”则是望日即日、地、月三者大致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地球位于中间之时。
(2)从图示信息可知舟山群岛的基岩海岸岛屿众多;海岸曲折;陡峻,海阔水深,多天然良港。
(3)舟山群岛海域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形成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适宜发展渔业、捕捞、海水养殖业等;普陀山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舟山群岛海岸曲折、陡峻,多良港,附近浙江、上海经济发达,海运需求量大,故舟山群岛空间资源开发价值极高,适宜间港口,发展海洋运输业。【解析】(1)地球。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模块组合集成电源合作协议书
-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胺类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工业炉窑的新型燃烧装置合作协议书
- 小学英语外研版(三起点)六年级上Module1课本+翻译+练习
- 2025年个人房屋质押借款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个体销售员劳动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产品代理销售合同参考样本(三篇)
- 2025年中学食堂合伙经营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旅游协议范文(2篇)
-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 脾破裂护理查房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精品】
- 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表格(尾矿库洪水计算)
- 动物检疫技术-临诊检疫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华夏幸福房地产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400字
- 文化墙、墙体彩绘施工方案
-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毕业设计
-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
- 科技文献检索
- GB/T 18665-2008地理标志产品蒙山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