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02/wKhkGWegQF-AAjm7AAG5W6mgV1U418.jpg)
![2025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02/wKhkGWegQF-AAjm7AAG5W6mgV1U4182.jpg)
![2025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02/wKhkGWegQF-AAjm7AAG5W6mgV1U4183.jpg)
![2025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02/wKhkGWegQF-AAjm7AAG5W6mgV1U4184.jpg)
![2025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33/02/wKhkGWegQF-AAjm7AAG5W6mgV1U41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牛津译林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89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关于声音的传播和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都必须要有介质才能传播C.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光的传播速度相同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2、下列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判断中错误的是()A.烧水时,壶口会出现“白气”,这是汽化现象B.潮湿的衣服变干了,这是汽化现象C.夏天的早晨,自来水管会“冒汗”,这是液化现象D.秋天,草地上会出现露珠,这是液化现象3、在一列匀速前进的火车上,一乘客跳起来,发现自己仍落回原处,原因是哪一个?()A.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人跳起来的时候,仍然保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速度,所以仍然落回原处B.火车前进的速度不大C.人跳起时,获得一个向前的力D.人实际上落在原处的后方,由于落在后方的距离较小,不容易看出来4、【题文】关于小孔成像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一定是缩小的B.像一定是倒立的C.像一定是虚像D.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有关5、如图所示电路中,当开关S断开后,要使电阻R1、R2并联;甲;乙应该接入的是()
A.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B.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C.甲、乙都接电压表D.甲、乙都接电流表6、如图是同学们在家庭实验室中的一些小制作,关于他们成的像说法正确的是()A.针孔照相机鈭�鈭�
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虚像,是光的直线传播成像
B.潜望镜鈭�鈭�
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实像,是光的反射成像C.昆虫观察箱鈭�鈭�
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虚像,是光的折射成像
D.自制照相机鈭�鈭�
可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实像,是光的折射成像7、运动场上所用的塑胶跑道比一般跑道好,这是因为塑胶跑道(
)
A.弹性好,硬度高B.密度小,硬度高C.弹性好,硬度低D.密度大,硬度低8、下图中,与原子结构模型最为接近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2014年7月;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__而形成的__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__(C/D/E/F)处.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__(B/C/D/E/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__(上/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__
A.2cmB.7cmC.9cmD.10cm
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__(左/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__(左/右)移.10、阅读以下文字:
①俄国作家卡兰金在他的《俄国史》中也曾写道:“在库里可夫斯基战役前;王子基米特立•顿斯克曾亲自到战地去侦察,他把耳朵贴近土地,就听到了奔过来的哥萨克马队的马蹄声.”
②渔民常把耳朵贴在船底或船侧板上听大黄鱼发出的“咕咕”声;来判定捕捞位置,而且用木棍敲打船板发出声音,把鱼群驱赶到一定的方向去.
③二千多年前我国哲学家墨子(公元前478-前392年)在《墨经》一书中就谈到:在坑中埋放一个容量约为四十斗的大腹小口的坛子;让听觉灵敏的人伏在坛口上倾听,可以找出敌人在什么方位挖地道.
就以上内容;请你提出一个与声音有关的问题,并作出回答.
问题:____
答案:____.11、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建筑物越建越高,“高空坠物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原因是当高处的物体坠落时,______能转化为______能,从而带来安全隐患.12、【题文】密度与我们的社会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在新材料的选择上,科学家们一般都选择高强度、____(选填“高”或“低”)密度的合金、玻璃钢等复合材料作为航空器材;在我国北方的楼房中都装有暖气,这种用水作为介质的暖气片,一般都安装在窗户的____(选填“上方”或“下方”)。13、重力为100N
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一个80N
竖直向上的拉力,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______N
当拉力增大为150N
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______N.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物体转动时,所受到的一定是非平衡力.____(判断对错)15、当入射光与反射面的夹角为20°时,反射角也为20°____.(判断对错)16、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对于不同的参照物,结论可以是不同的.____.(判断对错)17、物体的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____(判断对错)18、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____.(判断对错)19、凹透镜只会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变得发散.____(判断对错)20、在汽车的轮与轴之间安装了轴承,是想变滑动为滚动.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1、如图甲所示的是实验课上;老师为同学们演示的“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
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隆忙
分析表中的数据判断,此次实验应该选用______温度计.
。物质凝固点/隆忙沸点/隆忙水银鈭�39357酒精鈭�11778.5(2)
实验过程中;老师让同学们每隔1min
记录一次实验数据,第6
次的实验数据如图乙所示,此时温度为______隆忙.
。时间/min012345678温度/868890929497100100(3)
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
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
选填“吸收”或“放出”)
热量,温度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保持不变”)
.22、小新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做了如图所示的测量:(1)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操作步骤的合理顺序是(
只填代号)
;(2)
通过探究,如果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成立,就可以得到著名的阿基米德原理。由此还可算出物块的密度。请选用Fl
、F2
、F3
、F4
、娄脩脣庐
表达它的密度:娄脩脦茂=
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15分)23、电压通常用字母____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____,简称____,符号是____.24、为什么在相同的道路上,不同的车型要限制的车速不同?25、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用大小不同的力度敲击编钟能发出不同____________的声音;吹奏竖笛时,竖笛内的空气柱就会________发出声音,按住不同的笛孔,声音的________就会改变;观众在听音乐时都要把手机关机或把铃声调成静音,目的是为了在________处减弱噪声.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分析】解决此题需要从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传播速度上入手分析,要知道光的传播不需要介质,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解析】【解答】解: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A错误;
B;光传播不需要介质;故B错误;
C;光的传播速度远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故超声波的传播速度远远小于光的传播速度,故C错误;
D;据课本知识可知;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故D正确.
故选D.2、A【分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以下两点:
(1)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水蒸气受冷时;就会液化.
(2)潮湿的衣服变干,是蒸发,蒸发属于汽化的一种方式.【解析】【解答】解:A;烧水时;壶口会出现“白气”,这是由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A错误;
B;潮湿的衣服变干了;这是水蒸发变成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故B正确;
C;夏天的早晨;自来水管会“冒汗”,是由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故C正确;
D;秋天;草地上会出现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D正确.
故选A.3、A【分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惯性是指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解析】【解答】解: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当人跳起来的时候,仍然保持在火车前进方向的速度,所以仍然落回原处;与火车的速度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4、B【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直线传播;小孔成像是倒立的实像,像的形状与物的形状相同,与孔的形状无关;像的大小与物到孔的距离与像到小孔的距离间的关系有关.
解:(1)小孔成像是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过小孔后照到孔后面的光屏上形成的像;像是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的,因此是实像;
(2)物体上部的光线经小孔后照到下部;下部的光线照在上部,因此小孔成像成的是倒立的像;
(3)像的形状与物的形状相同;由物的形状决定,与孔的形状无关;
(4)像的大小与物到孔的距离与像到小孔的距离间的关系有关:
①物体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缩小的像;
②物体与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放大的像;
③物体与小孔的距离等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等大的像.
故选B.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点评:本题考查了小孔成像的大小、虚实、倒立还是正立、形状,知道小孔成像的原理、会对小孔成像作图是解题的关键.【解析】【答案】B5、D【分析】【解答】要使R1、R2并联,则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依次经过两条路径,最终回到负极,故一条为R1、乙电表、负极,另一条为甲电表、R2;乙电表、负极;由此可知,甲、乙都为电流表.故选D.
【分析】根据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并结合串联电路的特点即可确定甲、乙的仪表种类和开关的状态.6、D【分析】【分析】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和光的折射、反射来解答;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自然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等。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的具体生活实例,需要利用生活和物理之间的联系进行判断,体现了物理与生活的联系。A.针孔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景物的实像;是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错误;
B.潜望镜--在水面下观察到水面上物体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错误;
C.昆虫观察箱--可同时观察到昆虫的背面和下面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而成的像,故C错误;
D.自制照相机--在半透明纸上承接到远处树木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正确;
故选D。【解答】【解析】D
7、C【分析】解: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塑胶跑道的优点和一般跑道的区别:
垄脵
具有适度的弹性及反弹力;可减少体力的消耗,增进竞赛成绩。
垄脷
具有强韧的弹性层及缓冲层;可吸收强劲的冲击,表面不会受损。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运动场上选择使用塑胶跑道抓要是考虑到它的弹性和硬度。所以塑胶跑道比一般跑道弹性好;硬度低。
故选:C
解答本题可根据我们对塑胶跑道的了解;知道它的物理特性。
本题体现了物理和生活、生产的紧密联系性,这就要求我们学习物理要联系生活。【解析】C
8、D【分析】略【解析】D
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9、略
【分析】【分析】(1)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会发生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人逆着光线看去物体的位置会偏高.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用激光笔照亮物体;
(2)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是相互倒立的;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大于f小于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根据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可判断幕布、透镜移动的方向.【解析】【解答】解:(1)根据光的折射现象可知;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真正的虾在水中更深的位置,即在E处.
根据光路的可逆性;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B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①凸透镜成实像时;像与物是相互倒立的,因此,胶片上虾的头部应该在下方;
②因为投影仪的原理是物距大于f小于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f<8cm<2f;
则4cm<f<8cm;只有B选项中7cm符合题意;
③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越小,像距越大,像越大,因此要想使像变大,应应将幕布向右移,并将凸透镜向左移.
故答案为:(1)折射;虚;E;B;
(2)下;B;右;左.10、略
【分析】【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慢,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介于二者之间.注意本题要围绕声音的有关知识提问并回答.【解析】【解答】解:①基米特立•顿斯克把耳朵贴近土地;就听到了奔过来的哥萨克马队的马蹄声,说明大地可以传声.
②渔民常把耳朵贴在船底或船侧板上听大黄鱼发出的“咕咕”声;而且用木棍敲打船板发出声音,把鱼群驱赶到一定的方向去,说明船和海水都可以传声.
③让听觉灵敏的人伏在坛口上倾听;可以找出敌人在什么方位挖地道,也是说明固体能够传声.
故答案为:问题:为什么耳朵贴在地上;能听到远处的马蹄声?
答案:因为大地能够传播声音.11、重力势;动【分析】解:物体所处的高度越高;物体所具有的重力势能越大.
物体从高空落下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所以重力势能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快,所以动能越来越大,所以物体落下的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带来安全隐患.
故答案为:重力势;动.
动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重力势能大小的影响因素:质量;被举得高度.
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本题考查了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
在判断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时,要先分析每种形式能的变化情况,若是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一定是一种形式的能变小,另一种形式的能变大.【解析】重力势;动12、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航空器材需要质量小的元件;所以材料的密度要小.
暖气片对空气加热后;热空气向上运动,将从窗户透进来的冷空气加热,使室内空气温度保持不变.
所以答案是:低下方。
考点:密度;热传递。
点评: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材料的密度越小,质量越小.
热空气的密度小,总是向上运动.【解析】【答案】低下方13、略
【分析】解:物体受竖直向下的重力G=100N
竖直向上的拉力F
作用;
(1)F=80N
时;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仍静止在地面上,处于平衡状态,物体受到的合力F潞脧=0
(2)F=150N
时;物体受到的合力F潞脧隆盲=F鈭�G=150N鈭�100N=50N
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同,竖直向上;
故答案为:050
.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力的合成方法求出物体受到的合力;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方法:
(1)
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力的大小之和,合力的方向与两分力的方向相同;
(2)
两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合力大小等于两力的大小之差,合力方向与较大力的方向相同.
本题考查了求物体受到的合力,对物体正确受力分析、掌握力的合成方法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050
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4、√【分析】【分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因此根据物体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该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解析】【解答】解:物体转动时;运动方向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所受到的一定是非平衡力.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先求出入射角的度数,然后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即可求出反射角的度数.【解析】【解答】解:入射光与镜面的夹角为20°;则入射角为90°-20°=70°,根据光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得反射角也是70°;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运动在物理学中称为机械运动,即物体位置发生了改变叫做机械运动,一切物体都是运动的,我们说的静止实质上是相对静止;事先选定的物体,叫做参照物,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都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解析】【解答】解:在判断一个物体时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我们要选定一个标准,这个标准的物体就叫做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主要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解析】【解答】解: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与质量有关,与其它因素无关.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机械效率概念的引入,是因为使用机械时,不仅不能省功,反倒要费功,也就是说要多做些额外功;我们当然希望有用功越多越好,额外功越少越好;所以为了衡量一台机械的好坏,我们引入了机械概念这一物理量,即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解析】【解答】解:
在使用机械时;
人们为完成某项任务必须做的功叫有用功;对完成任务没有用,但不得不做的功叫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叫总功;
有用功与总功之比是机械效率,机械效率的公式是:η=;所以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凹透镜是指中间比边缘薄的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交于一点,叫做凹透镜的焦点,且是虚焦点,故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解析】【解答】解: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不只会使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变得发散;对所有的光线都有发散作用.
故答案为:×.20、√【分析】【分析】在我们生活中;有些摩擦是有益的,有些摩擦是有害的.有害的摩擦我们应尽量减小它.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利用滚动代替滑动,加润滑油、使接触面分开.【解析】【解答】解:滚珠轴承的内圈紧套在轴上;外圈固定在轮上,两圈之间装着许多光滑的钢球或钢柱,摩擦就大大减小了.这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0分)21、略
【分析】解:(1)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隆忙
分析表中的数据判断,当温度为100隆忙
时,由于水银的沸点高于100隆忙
因此可以使用;而酒精的沸点低于100隆忙
当在78.5隆忙
时,就已经沸腾,故不可使用;
(2)
根据温度计示数图可知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隆忙
此时温度计示数为:99隆忙
(3)
在图象上描出(0,86)(1,88)(2,90)(3,92)(4,94)(5,97)(6,99)(7,100)(8,100)
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
(4)
结合表格数据得出结论:水在沸腾时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
水银;(2)99(3)
如右图;(4)
吸收;保持不变.
(1)
温度计的原理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选用温度计时需要考虑所用物质的凝固点;
(2)
温度计读数时应该先明确分度值再读数.
(3)
液体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这个不变的温度是液体此时的沸点.
(4)
做液体沸腾实验的曲线图时要明确对应的点的坐标.
再用平滑曲线连接在一起.
水的沸腾实验是初中热学部分最重要的实验,本题考查的比较全面.【解析】水银;99
吸收;保持不变22、(1)DACB/ADCB(2)F1-F3=F2-F4(或)【分析】【分析】(1)
实验中要先测塑料块的重力和空桶的重力;然后再把塑料块没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称重法求出浮力,最后再测出桶和溢出水的重力得出排开水的重力;
(2)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求出物体浸没时受到的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求出V脜脜
即V脦茂
从而求物体的密度。
本题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重点考查探究的过程步骤及物体密度的测量和设计记录实验表格的能力,难度中等。
【解答】(1)
此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A
测出塑料块重力和D
空桶重力(AD
顺序可互换)隆煤B
塑料块浸入水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隆煤C
测出小桶和排开水的总重力;
(2)
物体受到的浮力F赂隆=F1鈭�F3
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G=F2鈭�F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模块组合集成电源合作协议书
- 部编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教学工作计划
- 2025年胺类合作协议书
- 2025年工业炉窑的新型燃烧装置合作协议书
- 小学英语外研版(三起点)六年级上Module1课本+翻译+练习
- 2025年个人房屋质押借款合同模板(三篇)
- 2025年个体销售员劳动合同范文(2篇)
- 2025年产品代理销售合同参考样本(三篇)
- 2025年中学食堂合伙经营协议(三篇)
- 2025年个人旅游协议范文(2篇)
- 智能制造行业市场竞争力分析
- 脾破裂护理查房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全套课件【精品】
- 四川省中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表格(尾矿库洪水计算)
- 动物检疫技术-临诊检疫技术(动物防疫与检疫技术)
- 《华夏幸福房地产公司人才流失现状、原因及应对策略》开题报告(文献综述)3400字
- 文化墙、墙体彩绘施工方案
- 小型混凝土搅拌机-毕业设计
- 初中化学校本课程
- 科技文献检索
- GB/T 18665-2008地理标志产品蒙山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