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学情检测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学情检测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学情检测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学情检测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2025学年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单元学情检测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学情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内蒙古自治区自成立后,全区上下守望相助,推动各项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保持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边疆安宁的良好局面。世界上许多

国家把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做法称为“中国经验”。这里的“中国经验”指

的是()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落实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C.实施“求同存异”的方针D.提出“一带一路”倡议

2.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

史论的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西部大开发

C.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D.2017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3.改革开放以来,汉族地区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为防止差距的进一步

拉大,国家增加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投资,在少数民族地区尽量多办一些能源、

原材料加工业项目,以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的协调发展。这体现了我国()

A.关注少数民族的工业发展B.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政策

C.重视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D.实现了少数民族的当家做主

4.信息科技课上同学们制作了下面的资源包,为其命名最恰当的是()

传记:《孔繁森》

歌曲:《爱我中华》《翻身农奴把歌唱》

文档:《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视频:广西举行“壮族三月三”嘉年华活动

A.各民族大团结

B.西藏民主改革

C.特别行政区建设

D.高等教育大发展

5.1979年首届“省港杯”足球赛后,香港各界人士组成参观团在赛事期间到广

州交流访问逐渐成为惯例,不少香港工商界人士回乡投资。这反映体育活动

的开展()

A.成为粤港沟通的主要渠道B.增进粤港的交流与合作

C.得益于“一国两制”的实施D.加快了香港回归的步伐

6.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我国政府在1997年恢复行使对香港的主权后,

香港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变,法律基本不变,生活方式不变。以上讲话

主要阐述()

A.深化经济体制改革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加快对外开放步伐D.“一国两制”构想

7.《七子之歌・澳门》中唱道:“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

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请

叫儿的乳名,叫我一声澳门。”歌曲表达了人们()

A.推动改革开放的进取精神B.实现继往开来的创新精神

C.捍卫民族团结的坚强决心D.渴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8.香港地区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1.37万亿港元增长到2021年的2.86万亿港元,

年均实际增长2.7%,比同期全球发达经济体平均增速高0.8个百分点;人均

生产总值由回归前的19.2万港元增长到2021年的38.71万港元。据此可知

()

A.“一国两制”助推香港发展B.“一带一路”彰显大国担当

C.改革开放改善民生福祉D.“九二共识”顺应历史潮流

9.“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

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

基础是()

A.相互尊重原则B.一个中国原则

C.社会主义原则D.互补互利原则

10.“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

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十大人物之一的

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

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A.促成了“一国两制”B.消除了两岸隔阂

C.发展了“九二共识”D.彰显了民族亲情

11.1979年以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的人数增多。1987年,有3万名台

湾同胞来大陆探亲,1988年,两岸人员往来达到40余万人次。1992年以后,

每年来祖国大陆的台湾同胞均超过百万人次。这说明()

A.海峡两岸人民有共同的信仰B.海峡两岸已经实现和平统一

C.海峡两岸人民交往日益密切D.海峡两岸命运与共休戚相关

12.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以和平

方式实现统一,对两岸同胞和全民族最有利。我们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保

留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的选项。”这段话针对的是()

A.外部势力干涉和“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

B.破坏海峡两岸“三通”的逆流

C.刻意诬蔑抹黑新疆的外国政客和反华媒体

D.制造香港动乱的“港独”分子

13.2024年4月,中国国民党前主席马英九一行访问大陆,参加清明公祭轩辕

黄帝典礼,带领青年学生访问中山大学和北京大学,两岸学子面对面热烈交

流,畅谈学习和梦想追求,成为此行一大亮点。马英九此行()

A.有利于两岸关系的发展B.促使了祖国统一大业完成

C.打破海峡两岸隔绝状态D.翻开两岸关系历史性一页

14.利用表格对历史知识进行整理,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历史。据下表可得出的历

史认识是()

时间内容

明末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

《马关条约》签

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从未停止

订后

党和政府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

改革开放以后

本方针

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

2015年

历史性的一页

3

A.中国人民为维护祖国统一而不懈努力

B.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C.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洗雪了百年国耻

D.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5.某小组以示意图的方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部分内容,

“?”处应填入()

A.巩固了新生的政权B.多元一体格局发展

C.改革开放成果显著D.外交事业迅速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4道大题,16题8分,17题10分,18题12分,19题15

分,共45分)

16.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八年级(1)班开展项目化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完成相关

任务。

【项目主题】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项目目标】通过查阅资料,绘制知识结构图,围绕主题进行自主与合作学

习,并展示成果,形成对“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认识。

【任务驱动】

任务一:第一组同学围绕主题搜集到下面一组相关资料进行布展。

④中英香港交接仪式⑤邓小平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⑥两岸实现“三通”

问题1:请按时间顺序在空格处填写正确的序号,并任选两个资料简述其历

史价值。(4分)

①A②射③—►⑥

任务二:第二组同学对民族大团结进行了总结并绘制了下面的示意图。

问题2:请为上述“民族大团结”类型找到对应的知识点填入下表。(4分)

类型知识点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适用范围

作用

目的

举措

【活动感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是一个国家繁荣富

强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证。

17.维护统一•历史主题。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同志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

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全国建立了5个省级自治

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旗)。

——摘编自杨秀珍《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政治制度,简述

该制度的意义。(4分)

5

材料二“一国两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举,是香港、澳门回归

后保持长期繁荣稳定的最佳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

——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解读“一国两制”的含义。请列举能印证画线

部分内容的史实。(4分)

材料三在一个中国原则下,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完满解决……正是因为包

含了政治、经济、科技、国防等各栗素在内的我国综合国力的全面提高和空

前发展,我国政府和人民完全有信心、有决心、有能力、有办法完成祖国统

一大业……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同根同源,休戚与共,千百年来形成的崇尚统

一、维护统一的价值观念,是祖国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

■—摘编自陈新育《试论“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3)根据材料三,概括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有利条件。(2分)

18.交通建设•利国利民。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青藏铁路第一期工程,西宁至格尔木段于1958年开始修建,1979

年建成。第二期工程,格尔木至拉萨段,2001年开始兴建,2006年全线建

成通车。第二期工程的难度很大:沿途经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有960

千米,翻越唐古拉山的铁路最高点海拔已达5072米,经过多年连续冻土地

段550千米。加上沿线高寒缺氧,环境恶劣,修建青藏铁路成为一项前无古

人的艰巨工程。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港珠澳大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

海交通工程。该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

术而闻名。大桥建成通车,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推动粤港澳大

湾区建设,使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习近平指出:“这是一座

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复兴桥……充分说明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

代也是干出来的!”

材料三作为两岸“小三通”之一的厦金航线,单程时间不到半小时,被誉

为两岸往来的“黄金通道”。2024年以来,厦金航线出入境客流稳步增长,

厦门边检总站高崎边检站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9日,已累计查验厦

金航线出入境旅客100万人次。

—摘编自《厦金“小三通”航线出入境旅客今年突破百万人次》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青藏铁路全线建成通车的原因,并概括青藏铁

路的价值。(4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史实说明港珠澳大桥“是一座圆梦桥、同心桥、自信桥、

复兴桥”。(4分)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简述海峡两岸交往日益密切的现实意义。(2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交通建设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2分)

19.祖国统一•大势所趋。中国共产党从中国实际出发,在维护民族团结和实现

7

祖国完全统一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

【了解制度与发展】

(1)分别简述下面示意图中政治制度的内涵和成果。(4分)

【感悟建设与发展】

(2)图一、图二两项重大交通工程分别与上面示意图中的制度有何内在联系?它

们的建成通车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4分)

图一2006年青藏铁路图二2018年港珠澳大桥

【阐释统一与发展】

(3)请根据下面的大事年表,概括促进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并任选下

面两例史事阐述“两岸关系的缓和,有力地推动了祖国统一大业”。(7分。

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时间事件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

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交流基金会

1991年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

1992年“九二共识”

2005年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反分裂国家法》

2015年习近平同马英九在新加坡会晤

9

答案

一、l.A2,A3.B4.A

5.B点拨:题干材料中“足球赛后,香港各界人士组成参观团在赛事期间到

广州交流访问逐渐成为惯例”说明体育活动的开展增进了粤港的交流与合作,

B正确。材料内容没有强调体育活动成为粤港沟通的主要渠道,排除A;“一

国两制”的提出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材料内

容没有体现香港回归的问题,排除D。

6.D7,D8.A9.B10.Dll.C12.A13.A

14.A15.B

二、16.答案1:⑤;(1分)④(1分)

①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中央人民政府倡议

海峡两岸直接实行通邮、通航、通商,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旅游、考

察、经商等。海峡两岸局势逐步走向缓和。

②1992年汪辜会谈。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了海峡

交流基金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了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岸授权这两个民

间团体开始进行经济性、事务性商谈和政治对话。1993年海协会会长汪道涵

和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在新加坡举行第一次会谈,将“加强两岸经济交流,

互补互利”写入协议,并就开展两岸经济、文教科技交流达成共识。这次会

谈被称为“汪辜会谈”,汪辜会谈对促进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③1999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交接

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怀抱。澳门回归标志中

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④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回归标

志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⑤1984年撒切尔夫人访华,签订《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

民共和国政府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⑥2008年,两岸达成空运直航、海运直航、邮政合作等协议。随后,两岸同

时举行“三通”启动仪式,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

(评分说明:任选两个事件,答出一点历史意义得1分,共2分)

答案2:适用范围: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1分)

作用:维护民族团结、巩固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地区发展。(1分)

目的:各民族共同繁荣。(1分)

举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施西部大开发,修建青藏铁路。(1分)

17.(1)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分)意义: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保障了少数民

族公民享有平等自由权利以及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对维护民族团结、巩

固祖国统一和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

同富裕奠定了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含义:“一国两制”就是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

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2分)史实:

面对香港局势动荡变化,2020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香

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推动香港进入由乱到治走向由治及兴的新

阶段;香港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不断巩固;

澳门经济发展水平居全球前列,社会事业迈上新台阶;香港、澳门呈现与内

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

分)

(3)港澳问题的成功解决为促进祖国统一提供了范例;我国综合国力增强;海

峡两岸有崇尚和维护统一的思想文化基础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18.(1)原因:我国实行西部大开发;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广大建设者的艰苦

奋斗和无私奉献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价值:青藏铁路的开通,

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西藏、青海地区的经济社会

发展;有利于巩固祖国西南边疆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共2分)

(2)圆梦桥:实现了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的交通连接梦想,加强了区域间的

联系和合作,有利于三地人员交流和经贸往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使

香港、澳门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同心桥是“一国两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

体现了三地人民同心协力、共同合作的精神。

自信桥:港珠澳大桥因其超大的建筑规模、空前的施工难度和顶尖的建造技

术而闻名,展示了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强大实力和技术水平,增强了

11

国家的自信心。

复兴桥: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就之一,体现了一个国家逢山开路、遇

水架桥的奋斗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作出了贡献。

(评分说明: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1分,共4分)

(3)有利于海峡两岸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大陆与台湾地区经济的共同发

展,实现共赢;有利于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共2分)

(4)交通建设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国家经济、科技实力

的增强,有利于推动交通建设的发展等。(答出相互间的关系,言之有理即可,

2分)

19.(1)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内涵: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

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

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成果:政治上,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一系列民

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经济上,各民族发挥自身优势,党和政府采取优惠

政策,加强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文化上,少数

民族文化得到保护与发展等。②“一国两制”:内涵:指在一个中国的前

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