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7/0B/wKhkGWefo4aAKpQXAAMb46u1XmE963.jpg)
![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7/0B/wKhkGWefo4aAKpQXAAMb46u1XmE9632.jpg)
![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7/0B/wKhkGWefo4aAKpQXAAMb46u1XmE9633.jpg)
![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7/0B/wKhkGWefo4aAKpQXAAMb46u1XmE9634.jpg)
![高考政治一轮教师用书必修3第四单元综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3/17/0B/wKhkGWefo4aAKpQXAAMb46u1XmE963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eq\a\vs4\al([聚焦核心素养和十九大报告——提升备考高度])[核心素养·系统知识]一、从政治认同角度解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强调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文化自信必须积极推进文化强国战略。我国公民的政治认同,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形成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1.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1)原因①文化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优秀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这个目标,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衔接,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2)措施①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②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④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⑤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新。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永葆生机和活力。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不断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⑧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2.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阐释含义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表现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充满信心、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目标充满信心意义有利于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有利于更加自觉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有利于更加自信地迈向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措施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②要自豪自信地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社会主义文化;③要倍加珍惜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艰辛革命历程中形成的光荣革命传统,使之深深融入人们的精神世界;④要大力弘扬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新思想新观念新风尚,不断赋予中华文化以鲜明的时代特色;⑤要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对点训练]1.梦想连接道路,道路决定命运。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①由继承和创新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要求决定的②由我国文化自身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根本意愿决定的③由增强和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现实需要决定的④由传播和普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要求决定的A.②③ B.①②C.③④ D.①④解析:选A②③是对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原因的正确理解,应入选。我们要继承和创新的是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①说法错误。我们要传播和普及的也是优秀文化,不是各种思想文化,④说法错误。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宏伟目标。我国是文化古国、文化大国,但还不是文化强国。要大力实施“文化兴国”战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①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当前的中心工作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③尊重文化多样性,全面吸收西方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④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D我国当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①说法错误。③中“全面吸收西方文化”说法错误。②④均有利于“文化兴国”战略的实施,符合题目要求。3.梦想不是用来炫耀的名词,它贵在行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①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②把科技兴国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③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④铸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解析:选C梦想贵在行动,因此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①③正确;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改革创新,②④错误。二、从公共参与角度解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广泛的公共参与,培养青少年公共参与的素养,有益于他们增强公德意识、公共精神和参与能力,成为有担当的中国公民。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激励人们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1.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公民道德基本规范(1)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只有明辨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才能在全社会扶正祛邪、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2.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1)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2)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3)科学文化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通过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先进文化的陶冶,使自己的思想道德境界不断升华,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不断提高,成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一个真正有知识文化涵养的人,也应该是具有崇高理想和高尚思想道德的人。3.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1)在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是一个不断改造主观世界的长期过程。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逐步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2)要脚踏实地、不尚空谈、重在行动,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对点训练]4.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说,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他将国家发展兴盛作为最高目标,倾其所有智慧,成为我国国防高技术发展的领军人物,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从于敏的事迹中可以看出()①爱国主义是鼓舞中华儿女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②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与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够实现完美统一③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是科学家特有的优秀品质④中华传统文化对人的一生起着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影响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A“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人生足矣!”可以看出他身上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①②正确。③说法太绝对,排除,④说法与材料无关。5.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微公益”的新理念——反“公益乃富人团体的慈善作为”这一观念,倡导普通大众从身边小事入手,汇聚点点滴滴和举手之劳,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传递爱心。这说明()①精神文明建设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②思想道德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同步提高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④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选D“倡导普通大众从身边小事入手”,这说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我做起,③正确;“微公益”的新理念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个人践行新理念形成强大的社会力量,这说明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④正确;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①;经济决定文化,但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思想道德水平并不一定随着经济发展同步提高,②说法错误。[十九大报告·进补知识]一、十九大报告新论述1.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2.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加强现实题材创作,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3.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群众性文化活动。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创新生产经营机制,完善文化经济政策,培育新型文化业态。二、十九大报告与教材知识的更新点1.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原教材表述(第96~97页)十九大报告新提法在当代中国,我们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坚持以改革促发展、促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2.关于文化自信原教材表述(第98页)十九大报告新提法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原教材表述(第105页)十九大报告新提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原教材表述(第105~106页)十九大报告新提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对点训练]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这对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①增强辨别不同性质文化的能力,自觉抵制落后腐朽文化②坚持多元指导,推广多元文化③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④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D①的观点是对公民的要求,排除;指导思想是一元的,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排除②。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的引领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这有利于()①弘扬主旋律,抵制外来文化对中华文化的影响②强基固本,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侵蚀③凝聚力量,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保障④引领思潮,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奠定共同思想基础A.①③ B.②④C.②③ D.①④解析:选B抵制外来文化观点错误,排除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精神保障,不是物质保障,排除③。3.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就要繁荣文艺创作,坚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相统一,紧紧依靠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推出更多无愧于民族、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文艺发展之所以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因为()①以人民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②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③人民满意不满意是衡量文化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④以人民为中心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选B①错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关键是提高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④错误,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材料强调的是人民对于文化发展的重要性,②③符合题意。eq\a\vs4\al([剖析选择题易失分点——提升解题准度])失分点(一)把大众文化等同于人民大众需要的文化[例1]近年来,央视相继推出“最美教师”“最美孝心”系列节目,强调社会教育和价值塑造,挖掘社会真善美,弘扬善良、勇敢、仁爱、乐观、奉献等精神,获得公众好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最美”系列节目受到公众好评,体现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②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助于削弱大众文化的影响力③主流媒体传递正能量,对文化市场起正确引导作用④主流媒体能满足人民大众真正的文化需求,决定文化发展方向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最美”系列节目,挖掘社会真善美,彰显的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①入选;央视推出的“最美”系列节目,传播了正能量,有利于引导文化市场的发展,使人们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念,③入选;主流媒体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会削弱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的影响力,②错误;决定文化发展方向的不是主流媒体,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④错误。[走出误区]“大众需要”和“人民大众真正需要”是两个不同概念。对大众需要的文化要结合性质进行一分为二地分析,它可能是先进文化,要支持;也可能是庸俗文化,要反对。“人民大众真正需要”的文化,应该是先进的、健康有益的文化。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是先进的,是面向广大人民群众、反映人民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失分点(二)对传统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先进文化的态度分辨不清[例2]我们面临的文化有传统的和现代的、外来的和本土的、先进的和落后的,各种文化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相互交织、相互激荡之势。对此,我们应该()①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正确的舆论引导人,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优秀的作品鼓舞人②发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坚持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③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④对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首先要通过教育予以改造,其次要坚决抵制,依法取缔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我们不应该坚持文化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应弘扬主旋律,故②排除。对落后文化应通过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对腐朽文化应坚持抵制,依法取缔,④中对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态度错误,排除。①③说法正确,入选。[走出误区]对传统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先进文化的态度文化形式传统文化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先进文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落后文化主要是通过传统习俗表现出来,需要不断通过科学文化教育,予以改造或剔除腐朽文化往往与封建主义、资本主义、殖民主义、邪教淫秽等有关,必须坚持抵制、依法取缔大力支持和发展失分点(三)混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例3]近年来,许多综艺节目不仅热衷于引进版权、模式,就连节目组工作人员,甚至细到节目里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都要原装引进,生怕一丁点的“土味”影响了“舶来品”的整体格调。这一现象警示我们,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①要充分肯定自身的文化价值②应主动担当发展文化的历史责任③必须正确把握文化发展规律④要坚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信念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解析]选B本题考查文化自信。①④是文化自信的体现,可选;②③是文化自觉的体现,与题意不符。[例4](2017·中原名校联考)自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广大文艺工作者紧紧抓住创作优秀作品这个中心任务,聚焦作品质量,聚力繁荣创作,勇攀文艺高峰,推出了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这表明()①文艺工作者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②文艺工作者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③文艺工作者能够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④人们的文化需求具有多样化的特点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C“紧紧抓住创作优秀作品这个中心任务,聚焦作品质量,聚力繁荣创作,勇攀文艺高峰”,体现了文艺工作者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②符合题意,①不符合题意。“推出了一批经得起历史检验的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精品力作”,表明文艺工作者能够坚持正确方向,弘扬主旋律,③符合题意。④在材料中体现不出。[走出误区]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地位作用的深刻认识、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对发展文化历史责任的主动担当。文化自信,来自于对时代发展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深刻把握,来自于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失分点(四)混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例5]2017年8月12日,海口开展“绿水青山”主题水面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上午9时,青年志愿者们登上新埠岛沿岸停靠的渔船,向渔民送上《致渔民朋友的一封信》,并向渔民赠送贴有环保宣传内容的环保垃圾桶和垃圾袋。在交流中,志愿者们引导渔民自觉抵制向水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这启示我们要()①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②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③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产业④让每个公民都加入社会志愿服务体系A.①③ B.②④C.①② D.③④[解析]选C题目中海口开展“绿水青山”主题水面环保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引导渔民自觉抵制向水面乱扔垃圾等不文明行为,启示我们要积极投身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①②入选。具有公益性的是文化事业而不是文化产业,③表述错误。不可能每个公民都加入社会志愿服务体系,④表述过于绝对。[例6]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谈话强调:“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①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利于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③发展文化产业,要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解析]选D由材料中“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可知,发展文化产业,应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③④符合题意,当选;①表述明显错误,排除;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有利于满足广大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②表述错误。[走出误区]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产业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失分点(五)不能正确理解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例7]近年来,我国开展道德模范评选活动,树立来自基层、来自群众的道德楷模,推动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我国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它()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②能提供精神动力和正确价值观,决定社会发展进程和方向③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有利于培育“四有”新人④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B之所以重视思想道德建设,是因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①③分别论证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地位和重要意义,入选。②中“决定”夸大了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思想道德建设能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而不是智力支持,④错误。[走出误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性质和前进方向,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中心环节,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但不能将这一作用过分夸大,如它不起决定作用、不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不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等。失分点(六)不能正确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的关系[例8]《敢问路在何方》《我爱祖国的蓝天》《唱脸谱》《团结就是力量》……这些被置于殿堂宝座的艺术作品都出自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之手。他常常跑基层,慰问广大官兵,他一生都在唱,他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阎肃的事迹说明()①思想道德修养比专业艺术修养更重要②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艺术修养要兼备③思想道德修养是专业艺术修养的表现④更高的道德追求能促进专业艺术修养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选C本题考查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阎肃的事迹说明思想道德修养和专业艺术修养要兼备,更高的道德追求能促进专业艺术修养,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①说法错误;思想道德修养与专业艺术修养二者强调不同方面,思想道德修养不是专业艺术修养的表现,③说法错误。[走出误区]科学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是互相促进的关系。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能够促进科学文化修养。在二者关系上要注意不能说科学文化修养比思想道德修养更重要,也不能说思想道德修养比科学文化修养更重要,二者不存在谁更重要的问题。不能说先培养思想道德修养后培养科学文化修养,也不能说先培养科学文化修养后培养思想道德修养,二者不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eq\a\vs4\al([内化主观题答题流程——提升答题规范度])主观题常考点——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备知能掌握牢]命题角度1为什么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问方式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答题要点地位+内容+作用[答题术语](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承接。(3)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命题角度2怎样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设问方式弘扬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措施答题要点基本内容+三个倡导+核心体系+国民教育+立足实践[答题术语](1)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2)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4)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贯穿于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从根本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承优秀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解题流程应用好][典例](2015·全国卷Ⅰ·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要保护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纪录片《记住乡愁》于2015年元旦在央视首播。该片选取100多个传统村落,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一集一村落、一村一传奇,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有坚守精忠报国、宁死不屈民族气节的,有传承诚信为本、诚实待人村风的,有秉持积善成德、助人为乐精神的,有倡导邻里和睦、守望相助的,有崇尚尊重生命、敬畏自然的……《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古建筑学者将其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立体的教科书,现成的博物馆”,历史学者认为《记住乡愁》呈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历史画卷,民俗学者从节目中看到了一个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化石”,社会学者强调汲取传统乡村社会治理的智慧和经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记住乡愁、传承中华传统美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加以说明。(12分)[应用流程·稳准答题]第一步:分点审设问,确保答题方向不跑偏设问方式说明类分值定点本题12分,答题要点一般为3~4个第二步:分层析材料,确保答题要点对且全1.先将材料分层第1层第一自然段第2层第二自然段第3层第三自然段2.再抓材料关键词句对接知识关键词句逐步推导·对接知识第1层关键词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承接第2层关键词句:围绕中华美德的千百年传承,采取纪实手法讲述一个个生动感人的故事由关键词“中华美德”“千百年传承”“生动感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美德的关系→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化的精华,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关键词句:不同的乡愁故事由“不同的乡愁故事”→乡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提供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养料第3层关键词句:《记住乡愁》的播出引发社会强烈反响,不同领域的学者有各自的见解由“记住乡愁”“强烈反响”→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眷恋和期盼第三步:采用术语+材料,确保答案条理又规范(先写出自己的答案,再与下面的答案比对,收获更多)[对比感悟·规范用语]解题流程推导出的答案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相承接,所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②中华美德千百年传承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美德关系密切,中华传统美德是传统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需求和消费者行为》课件
- 《连续系统分析小结》课件
- 《常见的急救知识》课件
- 《仓储规划与设计》课件
- 《ARDS的诊治策略》课件
- 《针疗法的临床应用》课件
- 数字化工具在员工培训与发展中的应用
- 高校学生医疗保障面临的主要问题
- 低空经济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类型
- 林地租赁合同(2025版)-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2篇
- 如何构建高效课堂课件
- 虚拟化与云计算技术应用实践项目化教程 教案全套 第1-14周 虚拟化与云计算导论-腾讯云服务
- 甲基丙烯酸甲酯生产工艺毕业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模板
- 徐金桂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新讲义
- 沥青拌合设备结构认知
- 2023年北京高考政治真题试题及答案
- 复旦中华传统体育课程讲义05木兰拳基本技术
-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课件第5课时 人民币兑换
- 工程回访记录单
- 住房公积金投诉申请书
- 检验科生物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