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安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历史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E/wKhkGWefow2AXlbAAAFyt-JUKvo617.jpg)
![四川省安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历史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E/wKhkGWefow2AXlbAAAFyt-JUKvo6172.jpg)
![四川省安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历史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E/wKhkGWefow2AXlbAAAFyt-JUKvo6173.jpg)
![四川省安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历史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E/wKhkGWefow2AXlbAAAFyt-JUKvo6174.jpg)
![四川省安居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学月考试历史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E/wKhkGWefow2AXlbAAAFyt-JUKvo61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四川省安居中学高2023级2024年第一次学月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48分)1.汉代的“侍中”最初为皇帝亲信,职位重要,但多为宦人担任,地位不高,且职无专掌。到了东汉初年则以士人“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省尚书事”,侍中得以进入王朝的官僚行政体系。这一变化反映出汉代()A.宦官专权得到了遏制 B.官僚政治的逐渐成熟C.封建专制制度的衰败 D.中枢权力运行的调整【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正反向推断目的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结论是:侍中由皇帝内朝的近臣变为外朝官僚的部分并“省尚书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汉初尚书台被确立为新的行政中枢,这说明当时中央权力的运行出现了一定的调整,即内朝侵夺了外朝的部分权力,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宦官专权,排除A项;官僚政治的成熟与材料中所表现的变化无关,排除B项;材料体现的是专制制度的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2.近期考古学者在昆明发掘出主体为两汉时期的文化堆积层,其中发现封泥共500余枚,有官印封泥和私印封泥,包括“益州太守章及益州郡下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长官封泥等,这表明汉代(
)A.云南部分地区被纳入行政体系 B.西南经济得到开发C.地方行政制度体系渐趋于完善 D.官僚管理秩序混乱【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材料“益州太守章及益州郡下辖24个县中18个县的长官封泥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云南地区挖出长官封泥,可见云南地区已经纳入汉代的行政管理体系,A项正确;仅凭材料信息无法判断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排除B项;因“地方行政制度体系渐趋于完善”与本题材料主要结论汉代“云南部分地区被纳入行政体系”不一致,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益州地区的官封印泥,无法得出整个官僚管理秩序的具体情况,排除D项。故选A项。3.有史学家说:“秦朝推行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这表明郡县制()A.消除了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 B.保证了中国封建国家的统一C.在秦朝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 D.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奠定了中国地方行政体系的基础,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可知,郡县制使国家观念深入边远地区,有利于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D项正确;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并没有消除地方武装割据的条件,排除A项;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不能“保证”封建国家的统一,排除B项;秦代的郡县制推行于全国,而非主要实行于边远地区,排除C项。故选D项。4.在古希腊城邦,通过演说表达建议是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公元前427年,雅典公民大会在演说家克里昂的鼓动下,做出了一个极不理智的报复性决定:将密提林城邦男女老幼全部处死。这表明当代雅典()A.权力监督制衡机制缺失 B.公民集体意识逐渐淡化C.演说家享有特殊话语权 D.直接民主影响理性决策【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希腊时期。依据材料,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弊端,演说家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公民的非理性心态,可反映出直接民主影响理性决策,D项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权力监督制衡机制,排除A项;公民集体意识仍然存在,排除B项;依据材料信息无法得出演说家享有特殊话语权,排除C项。故选D项。
5.中世纪的西欧,封君在向封臣赐地并赋予其一定的义务的同时,也将土地上的统治权一并下放给了封臣,它使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浑然一体,构成西欧社会的领主权。这一做法()A.促进民族国家兴起 B.强化了国王统治权C.存在分裂割据隐患 D.增加了封臣义务【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欧洲。材料“封君在向封臣赐地并赋予其一定的义务的同时,也将土地上的统治权一并下放给了封臣,它使土地所有权和政治统治权浑然一体,构成西欧社会的领主权”体现的是在封君封臣制度下,领主和封臣之间存在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关系,地方权力较大,说明当时存在分裂割据的隐患,C项正确;欧洲民族国家的兴起主要源于长期的政治竞争与军事割据,与材料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封君封臣制度下,王权不利于强化,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臣义务的增加,排除D项。故选C项。6.1881—1882年,法国通过《费里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清除了教会人士在教育机构中的力量。同时学界和政界人士积极参与编写初级学校教科书,并大力宣扬爱国主义。这些举措旨在()A.宣扬启蒙思想 B.强化世俗君主权力C.维护共和制度 D.培养工业实用人才【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81年——1882年。根据材料“881—1882年”“清除了教会人士在教育机构中的力量”“大力宣扬爱国主义"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法国建立共和政体,而材料所述法国通过《费里法案》,确定了国民教育的“义务、免费和世俗性”三条原则,清除了教会人士在教育机构中的力量,并大力宣扬爱国主义,这些举措有利于强化共和制度,C项正确;启蒙运动发生于17、18世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材料所述举措主要目的是为了维护共和制度,而不是强化世俗君主权力,排除B项;材料所述举措有利于培养实用人才,但这不是其主要目的,排除D项。故选C项。
7.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这一规定实际上要求实行()A.责任内阁制 B.三权分立制 C.民主共和制 D.总理负责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2年(中国)。据本题材料“内阁总理由议会多数党产生,总统颁布命令须由国务员副署才能生效。”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材料内容可以看出内阁总理掌握行政大权,可以制约总统,这是责任内阁制的特点,所以这一规定实际上要求实行责任内阁制,A项正确;材料仅涉及了内阁总理权与总统权这两项权力,无法体现三权分立,排除B项;民主共和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体形式,在民主共和制下,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和国家元首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的任期,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C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并未规定中华民国实行总理负责制,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故选A项。8.抗战时期,根据地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即共产党员、党外进步人士、中间派人士大体各占三分之一,由人民选举产生,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凡是年满18岁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一政策的实施()A.确保了各阶层团结抗战 B.有利于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C.践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D.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题干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抗战时期。根据材料“根据地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凡是年满18岁赞成抗日和民主的中国人,不分阶级、民族、性别、信仰、党派、文化程度,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信息可知,抗战时期中共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共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确保了各阶层的团结抗战”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抗战时期中共在政权机关的人员构成上实行“三三制”,这有利于团结各阶层抗日,适应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与农村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无关,排除B项;人民民主专政理论是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9.孝文帝亲自拟定条制,以辨别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门第高下,鼓励胡汉通婚,他为五个皇弟聘高门汉姓女子为王妃,许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子弟。孝文帝的这些举措()A.意在恢复门阀制度 B.削弱了鲜卑贵族的地位C.消除了民族间矛盾 D.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目的题、影响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魏晋时期的中国。材料“孝文帝亲自拟定条制,以辨别鲜卑贵族和汉族士人的门第高下,鼓励胡汉通婚,他为五个皇弟聘高门汉姓女子为王妃,许多鲜卑公主也嫁给汉族高门子弟”体现的是北魏孝文帝带头鼓励同汉族高门大姓通婚,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交融,D项正确;材料与门阀制度无关,排除A项;同汉族通婚,并未削弱鲜卑贵族的地位,排除B项;受当时国情影响,民族矛盾不可能消除,排除C项。故选D项。10.1905年到1910年,国内新设厂矿企业出现了一个新的高峰,其中资本在万元以上者有209家,共拥有资本7525.5万元。同1895年至1898年出现过的高峰相比,其资本力量更强,投资范围更广。影响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 B.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有力推动C.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新政客观上促进民族企业发展【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951910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初清政府为挽救自身统治,采取新政鼓励发展民族工业,D项正确;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排除A项;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是国民政府开展的经济活动,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的限制,排除C项。故选D项。11.秦汉官员的考核办法主要是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据此可知,这一考核办法有利于()A.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B.打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C.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D.为选拔中央官员提供依据【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秦汉时期中国。秦朝通过上计制对官员进行考核,加强了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A项正确;科举制有利于打破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排除B项;材料所述主要是官员考核,而非经济政策和赋税制度,不能直接增加财政收入,排除C项;材料所述为官员考核而非官员选拔,材料未提及根据“上计”结果选拔官员,排除D项。故选A项。12.《宋史》中有传1953人中,平民或低品官出身而入仕者,占55%。当时科举制用弥封、誊录办法,密封姓名,专人誊抄考卷,再送考官评阅。据此推断,宋朝科举制度()A.维护门第观念 B.注重公平竞争 C.实现南北分卷 D.减少录取人数【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为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题。时空范围为宋代(中国)。根据材料可知,宋代科举考试中,平民或低品官出身而入仕者占比较高,同时考试流程较为科学规范,注重保密,这说明宋代科举注重公平竞争,B项正确;大量平民参与科举考试,说明宋代的科举考试并不是维护门第观念,排除A项;南北分卷制度出现在明代,排除C项;宋代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完善,录取人数在增加,排除D项。故选B项。13.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据表可知,英国政府文官数量的变化()年份1891190119111914192219391943文官量79241116413172352280900317721387400710600A.强化了政府对经济的主导 B.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大C.扩大了执政党的阶级基础 D.缓和了社会的阶级矛盾【答案】B【解析】【详解】据本题次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时空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的英国。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期英国政府文官数量急剧增长,结合所学可知,当时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国家管理职能急剧扩展,文官数量的急剧增长适应了政府职能的扩大,B项正确;当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行自由主义的经济政策,并未加强对经济的主导,排除A项;文官要在资产阶级各政党之间严格保持中立,因此文官数量的增长并不会扩大执政党的阶级基础,排除C项;具体执政措施有可能缓和阶级矛盾,数量的变化无法直接得出“阶级矛盾缓和”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14.19世纪初,英国以党派为基础任用的官员,常因内阁重组或执政党更替而大批更换;19世纪中后期,英国出现不与内阁同进退的“文官”,不参加党派之争,一般终身任职,执行政府的决策,论功奖惩。这一变化实现了()A.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 B.削弱了内阁行政权力C.促进了决策及执行权合一 D.导致了政党政治衰退【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世纪(英国)。据材料可以体现英国文官制度的变化,文官有以前参与政党之争到不参加党派之争,这样的变化有利于稳定政局,实现了政治和管理的分离,A项正确;内阁行政权力的大小与文官制度变化无关联,B表述夸大其作用,排除B项;决策及执行权合一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政党政治在英国是不断发展完善的,D表述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5.清末新政前后,清政府开始设立经济特科取士;废除八股后,又采取学堂育才选才和留学生毕业录用等措施。不久,清政府正式颁布《奖励游学毕业生章程》,宣布给留学归国人员以正途出身(等同于科举及第)。这说明清政府()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文化和教育普及 B.旨在培养推行维新变法的新式人才C.奠定近代中国文官制度的理论基础 D.推动中国教育和选官制度的近代化【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可得出清政府采用了新的教育方式及选官方式,有利于教育领域及选官制度的变革,推动近代化进程,D项正确;题干信息反映不出“全面学习”,排除A项;清末新政实施时维新变法业已失败,排除B项;材料所述属于近代选官制度变革的相关实践,而非理论,排除C项。故选D项。16.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地方和部门在对公务员选人用人机制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创造出了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等机制。这一做法()A.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人才选拔环境 B.杜绝了干部贪腐以及渎职的行为C.反映了品行是考核官员的主要依据 D.完善了权力制约机制和监督体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新时期对公务员选人用人机制进行改革,有利于营造公平竞争的人才选拔环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A项正确;B项杜绝的说法错误,排除B项;材料不是强调品行,排除C项;D项的完善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第II卷(非选择题)17.追求民主与法制,反对专制与独裁是世界各国人民的不懈追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的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起来。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多元化特点。——《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结合所学,材料一中图一、图二反映的是哪两种不同的政体?指出材料所体现的政权运作为近现代社会政治文明留下的共同的有益的借鉴。(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代议制在英美法三国确立的标志,并简析造成西方各国政治模式不同的原因。(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是哪一次会议通过的?标志着何种政治制度在中国正式确立?此政治制度的确立有何重要意义?【答案】(1)政治体制:古代中国君主专制,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有益借鉴:重视权力的相互制约。(2)标志:英国1689年《权利法案》;美国1787年宪法;法国1875年宪法。原因: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道路和历史传统不同。(3)会议: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意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解析】【小问1详解】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省六部制”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反映的政体是中国君主专制,根据材料“伯利克里时代”、“公民大会”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反映的政体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第二小问,把三省六部制、古代雅典民主政治与近现代社会政治运作相比对,找出共同的有益借鉴。【小问2详解】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考虑国情和历史因素,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展道路和历史传统不同等角度来分析。【小问3详解】第一、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三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作答,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的意义。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材料二光荣革命后,以洛克三权分立思想为指导的政治体制虽然已经建立,但国王依然掌握着相当大的行政权,恩赐制依然是主要的人事制度,当时封官许愿、卖官鬻爵的现象司空见惯,政治丑闻屡见不鲜。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议会改革后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长期执政,他们从功利主义原则出发,要求国家政府管理工作像工业生产一样,尽可能的提高效率,发展经济。直到1870年6月,格莱斯顿政府又颁布了第二个改革文官体制的法令,该法令规定大部分文官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摘编自肖俊《渐进的制度文明:英国文官制度的历史与贡献》材料三从古典民主没落到现代民主萌生,中间长达千余年,17、18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国家先后建立。但由于国情差异,各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呈现多元化特点。(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选官的标准的角度说明古代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并概括科举制的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原因。并指出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共同特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有几种类型?谈谈对新时期我国“中国式民主”的认识。【答案】(1)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到德才作用:选拔了优秀人才;扩大了用人范围;稳定了封建国家政权。(任答两点)(2)原因:传统官制的弊端;代议制确立发展的推动;工业革命的推动。(任答两点)共同特点:面向社会各阶层、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择优录取。(3)两种类型:一种是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一种是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认识:党的领导是中国民主制度建设顺利推进的根本保障;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民主建设不断深化的关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推进全过程民主是“中国式民主”的重要特征;坚持依法治国,为人民民主的有序实现提供可靠法治保障。【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是特点题、影响题。时空是古代时期的中国。发展趋势:据材料“纵观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的发展趋势,其选拔范围在不断地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等选官方式,世官制的选官标准重血缘关系;而察举制初期重品德、才能;后期发展为重家世,尤其是九品中正制重家世门第;隋唐时期开始采用考试制度选拔官员,体现了选官制度客观、公正的发展趋势。即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到德才,趋向科学、开放。作用:据材料“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使封建政府可以从社会各阶层吸纳大量优秀人才进入各个管理部门”并结合所学可知,科举制的实施,以考试成绩作为选官的主要依据,选拔了优秀人才,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官的垄断;扩大了用人范围,有利于社会阶层流动;扩大了统治基础,稳定了封建国家政权。【小问2详解】本题是背景题、特点题。时空是19世纪英国。原因:据材料“当时封官许愿、卖官鬻爵的现象司空见惯,政治丑闻屡见不鲜”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英国传统官制的弊端;据材料“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议会改革后代表工商业资产阶级利益的自由派长期执政”可知,1832年议会改革,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参政权和选举权,即代议制的发展和完善;工业革命后,英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提高,政府职能急剧扩展,管理的事务越来越多,亟需建立能迅速处理日常事务的职业官僚体系。共同特点:据材料“该法令规定大部分文官均需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及材料“隋唐时期,中国再度实现了大一统,创立科举制,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士敞开了入仕的大门……”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的是西方的文官制度和中国的科举考试均是面向社会各阶层、公开竞争、考试录用、择优录取。【小问3详解】本题是特点题、认识题。时空是近代西方。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4节 世界的气候类型说课稿 新人教版
- 《认识厘米和米》单元整体设计(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北京版
- 《第二单元 讲述家乡故事 6 花瓣飘落添秀丽》说课稿-2023-2024学年泰山版信息技术(2018)五年级下册
- 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第二节 自然环境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8 制作我的小乐器 说课稿-2024-2025学年科学四年级上册教科版
-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之笔算除法》(说课稿)-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2024秋五年级英语上册 Unit 4 Jenny and Danny Come to China Lesson 23 What Do We Need for the Trip说课稿 冀教版(三起)
- 《第二单元 镜头下的美丽世界 第9课 拒绝侵权明责任》说课稿-2024-2025学年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
- 沐足店如何利用移动支付提升品牌形象
- 生态友好型教育空间建设
- 2025民政局离婚协议书范本(民政局官方)4篇
- 2024年03月四川农村商业联合银行信息科技部2024年校园招考300名工作人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口算练习题总汇
- 睡眠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小学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训练
- 辅导班合伙人合同范本(2篇)
- 2021年嘉兴市法院书记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念奴娇赤壁怀古》名量教学实录(特级教师程翔)
- 港股通知识点、港股通开通测评题及答案(全)
- 《直播电商平台运营》-教案全套 第1-8章 直播电商电商营销新风口-案例解析拆解典型直播成功秘诀
- 放射性肺炎诊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