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测试-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4/23/wKhkGWefmkmAVChUAAIo0bZMPl8195.jpg)
![单元测试-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4/23/wKhkGWefmkmAVChUAAIo0bZMPl81952.jpg)
![单元测试-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4/23/wKhkGWefmkmAVChUAAIo0bZMPl81953.jpg)
![单元测试-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4/23/wKhkGWefmkmAVChUAAIo0bZMPl81954.jpg)
![单元测试-中国共产党成立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0/M03/04/23/wKhkGWefmkmAVChUAAIo0bZMPl819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单元质量评估(七)(第七单元)(40分钟60分)一、选择题(共12题,每小题3分,共36分)1.(2021·三亚模拟)“五四”后一年,新出版的刊物达400多种,新成立的社团也以百计。“五四”后两年,马克思主义者同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胡适、小资产阶级无政府主义者区声白、研究系梁启超等人之间,展开了思想论战。这说明“五四”后 ()A.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地位得以确立B.无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C.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仍是主流思想D.社会改造的新思潮广泛传播【解析】选D。材料表明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还同各派别之间进行了论战,说明了社会改造的新思潮得到广泛传播,D正确;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但“思想地位得以确立”说法无从体现,A排除;五四运动之前,无产阶级就已经登上历史舞台,B排除;资产阶级的新文化仍是主流思想的说法无从体现,C排除。2.毛泽东曾经指出:“没有五四运动,第一次大革命是没有可能的。五四运动的的确确给第一次大革命准备了舆论,准备了人心,准备了思想,准备了干部。”毛泽东突出评价的是五四运动 ()A.在政党政治方面的作用B.在民主革命中的作用C.在文化系统重建中的地位D.对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意义【解析】选B。分析题干,毛泽东实际在强调五四运动为大革命准备了各种条件,第一次大革命指的是1924-1927年的国民革命,其性质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A和C叙述不全面且不符合题意;D强调的是“社会主义运动”,与题干的第一次大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性质无关,所以答案为B。3.(2021·青岛模拟)1925年,国民党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出现的背景是 ()A.国民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C.农村土地改革的全面推行D.国共合作发动国民革命运动【解析】选D。1925年正是国民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因此各种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D正确;国民革命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进行革命,A排除;土地革命时期农村革命根据地广泛建立,排除B;国民革命时期并未进行全面土地改革,排除C。4.马克思主义最初在中国的传播,多是通过各种读书会、学会等途径进行的。这主要是因为 ()A.无产阶级的觉醒B.知识分子的推动C.国共合作的实现 D.俄国革命的影响【解析】选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主要是由当时知识分子通过各种学会或杂志进行宣传,故B正确;无产阶级觉醒是在五四运动时期,与材料不符,A错误;国共合作是在1924—1927年,时间不符,C错误;俄国革命是外部影响,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国内传播的条件,D错误。5.(2021·济南模拟)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民众运动,国民党参加的少,共产党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解析】选C。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中国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一“畸形的发展”导致了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正确;当时的工农运动是配合北伐战争的,因此工农运动不可能会决定战争的走向,故A错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故D错误。6.史学家陈旭麓认为,“辛亥革命、国民革命、解放战争分别推翻了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这三次历史事件推动着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下列对于三次事件所产生的共同影响,分析正确的是 ()A.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B.都体现了无产阶级的先进性C.都表现了统一战线的重要性D.都反映了西方思想的中国化【解析】选D。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的指导思想新旧三民主义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共和理论的影响;包括解放战争在内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毛泽东思想。因此中国民主进程体现出西方思想中国化的特点,故答案为D。辛亥革命和国民革命运动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排除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体现出无产阶级的先进性,排除B;辛亥革命不涉及统一战线,排除C。7.(2021·德州模拟)1931年11月,国民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强调,“一切国民经济事业,均须在本党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原则之下”;其后成立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于1933年对棉业实施统制,次年又对蚕丝进行统制。这些举措 ()A.旨在解决贫富差距问题B.有利于民族资本的独立发展C.为官僚资本的扩张提供了方便D.是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解析】选C。根据材料“成立的全国经济委员会于1933年对棉业实施统制,次年又对蚕丝进行统制”可知,通过国家政权对经济的干预,这有利于官僚资本的扩张,不利于民族资本的独立发展,故C正确,B错误;这些举措是为了发展经济,巩固国民党的统治地位,不是为了解决贫富差距,故A错误;材料“一切国民经济事业,均须在本党民生主义节制资本原则之下”可知是民生主义,并不是应对世界经济危机的有效办法,故D错误。8.(2021·青岛高一检测)下面是中国共产党发展情况统计表(单位:千人)年份党员正规军中国共产党控制的地区人口中国人口(大陆)1934300350900055200019363050600553000造成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C.“左”倾错误严重泛滥D.日本发动全面侵华【解析】选C。中国共产党的“左”倾错误导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从1934年到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损失惨重,这些与材料中的数据恰好对应,故选C。国民党右派的叛变革命指的是1927年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排除A;国民革命运动失败是1927年,排除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排除D。9.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接受了列宁和共产国际关于苏维埃政权的理论。但在国民革命时期,共产国际并不赞成在中国建立苏维埃政权,认为应该建立既有工农又有资产阶级参加的组织,而不是“苏维埃”。“在这一阶段上,试图‘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A.巩固了革命统一战线的成果B.推动国共两党夺权斗争的展开C.推动了工农民主政权的建立D.成为党内右倾错误的理论依据【解析】选D。根据材料,抓住关键信息“建立既有工农又有资产阶级参加的组织”“‘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可以判定共产国际主张中国共产党需要和资产阶级合作,也就是和国民党积极合作,共产国际这一主导思想,成为当时中国共产党党内的右倾机会主义的理论依据,以陈独秀为首的中共中央完全放弃了对政权的要求,故本题选D;这一思想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对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故排除A;在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是一味妥协,所以说共产国际的这一思想推动国共两党夺权斗争的展开是不合适的,故排除B;材料指出“‘强行建立苏维埃’,不仅为时过早,而且是不适当的”,故排除C。10.“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在极端危险的时刻,挽救了党和红军。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革命道路和革命进程B.组织调整和军事路线C.领导阶级和革命同盟D.思想路线和革命目标【解析】选B。遵义会议使中国共产党摆脱了共产国际的控制,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组织调整和军事路线,故排除A、C、D,选B。11.1931年,中共中央在干部任用上提出,“坚决提拔新的工人干部来参加指导机关工作”,派遣大批工人干部担任红军的指挥员与政治委员,同时要求各地“洗刷党内富农小地主”的成分。中共中央的上述做法 ()A.确保了干部队伍的纯洁性B.表明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C.带有一定的“左”倾色彩D.没有发挥农民阶级的作用【解析】选C。据题干中让新的工人干部参加指导工作,且“要求各地‘洗刷党内富农小地主’的成分”,不利于团结支持革命的同盟力量,故选C。12.美国作家哈里森说:“(长征)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的凯歌……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在本世纪没有哪一个事件如此地触发世界的想象。”表明了长征 ()A.翻开中国革命的新篇章B.传播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的精神C.改变了中国革命的性质D.对世界局势产生了影响【解析】选A。依据材料“是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它终为毛泽东和共产党赢得了中国”可知,A正确。B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长征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故排除C;长征结束后新中国还远未建立,谈不上对世界局势产生影响,故排除D。二、非选择题(第13题12分,第14题12分,共24分)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中国共产党成立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材料一应运而生9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也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一批先进的青年知识分子,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看到了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希望,从而自觉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并使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在五四运动开启的波澜壮阔的革命洪流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李长春在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材料二继承与超越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的发展是对辛亥革命的继承、扬弃和超越。中国共产党人“都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的继承者”,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同时,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阶段目标等方面超越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局限和资产阶级的自身弊端。——《辛亥革命100周年与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的历史昭示》(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的条件。(8分)(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对辛亥革命的“继承”?(4分)【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从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中,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可得出国际条件是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由材料“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可得出国内条件是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第(2)题由材料二“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了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进行归纳。答案:(1)国际条件:十月革命的胜利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4分)国内条件: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这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思想上和干部上的准备。(4分)(2)继承了辛亥革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继承孙中山等志士仁人的革命遗志和正确策略。(4分)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年份党员人数年份党员人数1921年7月(中共一大)531928年6月(中共六大)4万1922年7月(中共二大)1951934年30万1923年6月(中共三大)1321937年初4万1925年1月(中共四大)9941940年80万1927年4月(中共五大)5.7万1945年4月(中共七大)121万1927年4月后1万1949年10月448万——摘编自孙应帅《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与结构变化及发展趋势》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变化”进行探究,自行拟定一个主题,并进行简要阐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正确,史论结合)【解析】观察表格,从中国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原因、人数减少的原因等进行探究,结合史实论证即可,注意史论结合。答案:主题方向:①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减少现象,进行分析论证(1927年和1934—1937年)。②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由少增多,选取任意两个时间段进行分析论证(1925—1927年;1927—1934年和1937—1940年等)。③选取增减各一个时期,进行分析论证。④从总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共产党如何在奋斗中不断壮大。⑤其他合理的论题。示例论题:中国共产党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子废弃物处理市场调查研究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2025年中国卫生资源配置行业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交通机械零部件行业市场发展前景及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2024-2025年中国三元乙丙防水涂料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劳务合同范例 木工
- 一具体保理合同范例
- 冷库海鲜出售合同范本
- 买卖名画合同范本
- 信息保密协议合同范本
- 农村冷库销售合同范例
- 2024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试题中医知识题库及答案(共330题) (二)
- 2025-2030年中国反渗透膜行业市场发展趋势展望与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湖北省十堰市城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含答案)
- 2025年山东省济宁高新区管委会“优才”招聘20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第一批专业技术人员招聘2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高考真题)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数学试卷-新课标Ⅰ卷(含部分解析)
- HCIA-AI H13-311 v3.5认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市场调查 第三版 课件全套 夏学文 单元1-8 市场调查认知 - 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与评估
- 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海洋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制盐课件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科粤版(2024)下册
- 内蒙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二中2025届高考语文全真模拟密押卷含解析
- 初中英语1600词背诵版+检测默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