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4月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附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C/07/wKhkGWefl_KAdxIkAAJFNzeXAII705.jpg)
![2022届4月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附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C/07/wKhkGWefl_KAdxIkAAJFNzeXAII7052.jpg)
![2022届4月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附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C/07/wKhkGWefl_KAdxIkAAJFNzeXAII7053.jpg)
![2022届4月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附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C/07/wKhkGWefl_KAdxIkAAJFNzeXAII7054.jpg)
![2022届4月山东省青岛市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附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M01/2C/07/wKhkGWefl_KAdxIkAAJFNzeXAII70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高三练习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管仲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孟子曰:“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这表明两者()A.政治立场相同 B.民本思想相似 C.治国主张迥异 D.伦理思想一致【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管仲和孟子都主张以民为本,这是民本思想,B项正确;通过材料无法看出两者政治立场相同,排除A项;两者都主张以民为本,获得民心,说明两者的治国主张相似,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不是伦理思想,排除D项。故选B项。2.《史记》特设了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传,指出黄帝是中原各国和周边地区各族的共同祖先,追述了它们的先祖与中原国家彼此之间的早期联系。这反映了()A.统一逐渐成为当时人们的共识 B.统治阶级宣扬华夷有别的观念C.中国古代各民族习俗礼仪各异 D.司马迁具有华夏同源共祖观念【2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史记》特设了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传,指出黄帝是中原各国和周边地区各族的共同祖先”可得出司马迁强调各民族同源共祖,较早就有建立联系,因此说明他有华夏同源共祖观念,D项正确;材料与统一无关,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各民族的联系,不是华夷有别,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各民族习俗礼仪各异,排除C项。故选D项。3.导致图1、图2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国家海权意识增强 B.指南针的广泛应用C.经济政治格局演变 D.朝贡贸易体系的发展【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可知,唐朝的对外贸易主要是陆上,南宋主要是海上,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南宋商品经济的发展,以及北宋到南宋政治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因此海上贸易兴盛,C项正确;ABD项都不是变化的主要因素,排除ABD项。故选C项。4.顾炎武说:“今之经义论策,其名虽正,而最便于空疏不学之人。唐宋用诗赋,虽曰雕虫小技,而非通知古今之人不能作。今之经义始于宋熙宁中王安石所立之法……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这表明他()A.复兴唐宋诗赋 B.批判八股取士C.否定君主专制 D.肯定熙宁变法【4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抨击八股文,但不反对科举制,B项正确;材料不是复兴唐宋诗赋,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否定君主专制信息,排除C项;从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熙宁变法,反对八股取士,排除D项。故选B项。5.1882年,李鸿章上疏朝廷说:“臣维古今国势,必先富而后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这表明李鸿章()A.鼓励发展资本主义 B.率先学习西方科技C.主张发展民用企业 D.宣扬中体西用思想【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李鸿章认为国家的发展立足于民生,先富后强,这说明当时的李鸿章主张以富求强,即发展民用企业,C项正确;李鸿章是地主阶级代表,不是主张发展资本主义,排除A项;B项错在“率先”,排除B项;材料内容与中体西用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1917年,蔡元培在演讲中指出,“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已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盖以美为普遍性,决无人我差别之见能参入其中”。蔡元培意在()A.促进国民素养的提升 B.批判传统文化的危害C.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D.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6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1917年,蔡元培”“高尚纯洁之习惯……盖以美为普遍性”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7年正处于新文化运动时期,这时期蔡元培强调要建立具有高尚纯洁习惯的新民,说明这时期蔡元培强调促进国民素养的提升,A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涉及我国传统文化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批判传统文化的危害的结论,排除B项;蔡元培强调要建立具有高尚纯洁习惯的新民,其主要目的是为促进国民素养的提升,而不是维持社会稳定,排除C项;材料内容强调的是提升国民素养,而不是提升民众的生活水平,排除D项。故选A项。7.下图为创作于1919年的新闻漫画《呜呼鲁民,呜呼圣地》。作者意在()A.描绘底层民众的生活状态 B.揭露日本侵占山东的野心C.控诉军阀混战割据的罪行 D.推动工商学界的联合斗争【7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漫画中日本国旗以枷锁的形式困住了山东,结合时间可知,这是巴黎和会上日本企图侵占中国山东的野心,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底层民众无关,排除A项;材料内容并未涉及到军阀割据,排除C项;漫画中并未反映出其意图是推动工商学界的联合斗争,排除D项。故选B项,8.1940年,山东根据地发布《公平负担暂行办法》,对各阶层采取“钱多多出,钱少少出”,实行累进税的方式征收救国公粮。这旨在()A.完备根据地的法制建设 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C.推动土地革命顺利开展 D.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8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钱多多出,钱少少出”“实行累进税方式征收救国公粮”可得出在抗战时期,根据地采取针对不同阶层的不同政策,主要是为了团结抗战,巩固统一战线,B项正确;AD项都不是主旨,排除AD项;当时没有土地革命,排除C项。故选B项。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通过一系列官方和民间外交活动,成功塑造了新中国与各国和平共处的国家形象。这旨在()A.充分发挥大国责任与担当 B.初步尝试和探索多边外交C.推动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 D.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环境【9题答案】【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中国通过一系列官方和民间外交活动,成功塑造了新中国与各国和平共处的国家形象”可得出,中国通过官方与民间的对外交往,塑造和平共处的国家形象,为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环境,D项正确;这一做法没有涉及到发挥大国责任与担当,排除A项;材料不能体现多边外交,排除B项;这一做法与印度支那问题的解决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0.《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需罚银一明那。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这表明法典()A.刑罚极其严酷 B.存在同态复仇 C.阶级歧视明显 D.维护公民利益【10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反映了针对同样的犯罪行为,法典对奴隶的处罚明显重于贵族阶层,表明法典阶级歧视明显,C项正确;法典对贵族阶层的处罚较轻,排除A项;同态复仇即所谓“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材料无法体现,排除B项;《汉谟拉比法典》实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排除D项。故选C项。11.阿瑟·杨(英)在《1787—1789年的法国游记》中记述,“在克莱蒙,我和二三十个商人、小贩、官员等在旅店中吃过五六顿饭,在这个所有人的心脏都为轰动性的政治时刻(攻占巴士底狱)而狂跳的时候,竟然难以听到有关政治的只言片语。要是在英国,发生这么重大的事情,即使木匠和锁匠也会讨论一番,但在这里,事情发生一周之后仍然是风平浪静”。材料表明当时()A.英法社会变革方式存在不同 B.英法民众公共意识差距明显C.法国新闻传媒水平欠发达 D.法国大革命缺乏群众基础【11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阿瑟·杨的见闻记载中,法国人对于法国大革命的反映较为淡漠,而如果换做英国人,则必然引发民众的广泛关注,这说明面对公共事件,英法两国的人民在意识上有明显的差距,B项正确;两国的社会变革方式的差异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描述的是民众对于公共事件的反映,无法得出当时新闻传媒的发展水平,排除C项;法国大革命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排除D项。故选B项。12.意大利著名建筑师阿尔伯蒂(1404—1472)曾说过“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该言论()A.促使人们开始关注现实生活 B.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权威 D.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12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神也和人一样鄙视穷光蛋”肯定了人要奋斗,这体现了浓厚的人文主义色彩,B项正确;古代希腊人们就关注现实,排除A项;题干内容并未针对天主教,排除C项;马丁·路德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B项。13.漫画寓指()A.英国在非洲的殖民战略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C.美国排挤欧洲在美洲殖民势力 D.美国已步入世界性殖民大帝国【13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漫画中人物形象及文字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漫画反映的是拉美独立运动期间,美国提出的“门罗主义”,主张“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实质上是美国将拉美地区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排挤欧洲在美洲的殖民势力,C项正确;漫画反映的是美国的“门罗主义”,而非英国,排除A项;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而美国“门罗主义”提出于19世纪初,当时美国尚未步入世界性殖民大国,排除BD两项。故选C项。14.下表为欧洲、非洲、美洲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率变化(%)。其变化反映了()年份欧洲非洲美洲1650年18.318.32.41750年19.213.11.61850年22.78.15.11900年24.97.49.0A.殖民活动影响世界人口分布 B.工业革命推动世界人口增长C.地理大发现是美洲人口增长的根源 D.人口自然流动导致非洲占比的下降【14题答案】【答案】A【解析】【详解】从数据可得出,非洲美洲人口比重下降明显,结合材料的时间可得出这是受到西方殖民侵略的影响,大量非洲人口被贩卖到美洲,美洲人口增加,因此反映出殖民活动影响世界人口分布,A项正确;工业革命是18世纪开始,并与材料中的非洲、美洲人口变化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B项;地理大发现不是根本原因,排除C项;人口自然不是非洲占比的下降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A项。15.有学者指出:“今天,跨国公司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就能使资本流动几千英里,并且在光纤电缆传送数字的时间里,把就业机会从一个半球送到了另一个半球。这些公司—其中有许多是美国公司—在全球寻找劳工成本最低、环境保护最薄弱的地方。”材料的主旨是()A.信息技术加快了资本流动 B.寻找高利润是资本的天性C.经济全球化发展利弊并存 D.美国公司引领经济全球化【15题答案】【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今天,跨国公司只要点击一下鼠标,就能使资本流动几千英里,并且在光纤电缆传送数字的时间里,把就业机会从一个半球送到了另一个半球。”可得出全球化之下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联系更加紧密。而“这些公司—其中有许多是美国公司—在全球寻找劳工成本最低、环境保护最薄弱的地方”则反映出全球化的实质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容的新一轮扩张,因此材料主旨是强调经济全球化发展利弊并存,C项正确;A项只涉及到一个方面,不全面,排除A项;B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B项;D项不全面,排除D项。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长城位置受自然条件、民族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根据图1、图2,指出导致长城位置发生变化的时代因素。(2)根据图2、图3,说明汉长城位置变化趋势的意义。(3)根据图2、图3、图4,指出明长城位置的变化,根据图4及中国古代气温变化图指出其原因。(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还可以从哪些视角看待长城位置的变迁?【16~19题答案】【答案】(1)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都陆续在边界上修筑过长城;秦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秦朝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作为基地。(2)削弱了匈奴的势力;扩大汉朝的疆域;加强了汉朝对河西走廊、河套地区的管辖;加强了民族融合。(3)变化:明长城位于秦、汉长城以南;明长城比秦、汉长城规模更大。原因:由于2000多年的寒冷干旱气候不断延长、干旱化仍度日益严重,而温暖湿润气候期却不断缩短,导致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长城位置逐渐南移。(4)历代长城与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互动及影响上展开研究【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1是战国时期的长城,图2是秦朝长城,关于导致长城位置发生变化的时代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为了抵御匈奴人的侵犯,北方的秦、赵、燕三国都陆续在边界上修筑过长城;秦灭六国实现国家统一;秦朝北击匈奴,修筑长城作为基地。【小问2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2是秦朝长城,图3是汉长城,关于汉长城位置变化趋势的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削弱了匈奴的势力;扩大汉朝的疆域;加强了汉朝对河西走廊、河套地区的管辖;加强了民族融合。【小问3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图2是秦朝长城,图3是汉长城,图4是明长城,关于明长城位置的变化,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长城位于秦、汉长城以南;明长城比秦、汉长城规模更大。关于原因,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由于2000多年的寒冷干旱气候不断延长、干旱化仍度日益严重,而温暖湿润气候期却不断缩短,导致北方游牧民族不断南下,长城位置逐渐南移方面分析作答。【小问4详解】材料主要说明长城位置受自然条件、民族关系等诸多因素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从长城与经济、军事、和文化上的互动及影响上展开研究。17.“新时代”一词是20世纪初中国民族国家意识生成之后,在中国出现的具有政治、社会和文化符号意义的概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时代”内涵的变化时间内涵20世纪初君主立宪的“新时代”1911年前后民主共和的“新时代”20世纪20年代实现社会主义的“新时代”1931年抗日救亡的“新时代”1949年进入“站起来”的“新时代”——摘编自史宏波、黑波《近代以来“新时代”概念之考辨》结合所学知识,对“新时代”内涵的变化进行解读。(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17题答案】【答案】观点:近代中国社会形势的转变影响了“新时代”内涵的变化
解读:“新时代”内涵的变化是社会形势变化的表现。1911年初,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为当时时代潮流,因此这一时期新时代的内涵是民主共和;20世纪20年代,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人们逐渐反思资产阶级思潮,接纳社会主义概念,中共领导的无产阶级引领了潮流,使得“新时代”的内涵发生了变化;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加紧侵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因此这一时期抗日救亡成为时代主题。综上可知,近代中国社会形势的转变,使得新时代的内涵在不断变迁,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以提出观点:近代中国社会形势转变影响了“新时代”内涵的变化解读: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不同时期社会形势的变化以及其和新时代内涵变化之间的内在联系,如,1911年初,随着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成为当时时代潮流,因此这一时期新时代的内涵是民主共和。最后对论证进行总结,得出近代中国社会形势的转变,使得新时代的内涵在不断变迁,体现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新中国成立以来,对西部地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开发。第一次是“一五”时期以“156项建设项目”为核心对西部地区的建设,将钢铁企业、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化工企业等,选在矿产资源丰富及能源供应充足的中西部地区。第二次是“三五”时期以“三线”建设为核心而进行的开发。这两次西部开发都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通过强有力的国家计划实现的。世纪之交,党中央又一次作出了西部开发的战略决策,这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西部地区进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环境艺术设计与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实践
- 汇报沟通职场中的软实力
- 未来商业发展趋势与市场分析
- 生产线工艺改进的思路与实践案例
- 吊装工程专项方案
- “比赛场次”(说课稿)-2024-2025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 《7 栽小葱》(说课稿)三年级下册科学苏教版
- Module 1 Unit 2 I'm Danny(说课稿)-2024-2025学年牛津上海版(试用本)英语二年级上册
- Unit3 What would you like?(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001
- 16 宇宙的另一边 说课稿-2023-2024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 医院电梯引导服务方案
- 远视储备培训课件
- 岭南膏方规范
- 【可行性报告】2023年虚拟演播室制作设备相关行业可行性分析报告
- 世界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和管理指南解读及跌倒应急处理-
- GB/T 7251.2-2023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成套电力开关和控制设备
- 四川省地图模板含市县图课件
- 带拼音生字本模板(可A4打印)
- 小学语文必备文学常识常考100题汇总(含答案)
- 英语人教版高中必修三(2019新编)第一单元教案
- 超高大截面框架柱成型质量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