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第4・5章光现象和透镜
场考点清单一
侪-01光猊一
一、光的直线传播
1.光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分类:自然光源;人造光源。
2.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c=(3.OxiO8)m/s=(3.OxiO5)km/s»
4.光年:(长度)单位,光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等1光年。
注意:
常见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有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等,如图所示。
二、光的反射
1.定义: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一部分光被(反射)回原来介质的现象叫作光的反射。
2.反射定律
⑴三线共面:(入射)光线A0、(反射)光线0B和(法线)都在同
一平面内。
(2)法线居中:(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两角相等:(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3.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如垂直入射,原路返回。
4.两种反射
(1)镜面反射:平行射向光滑镜面的光线被平行地朝一个方向反射出去,如玻璃、光滑大理石面、金属
抛光面等。
(2)漫反射: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平行的入射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多数物体)。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三、平面镜成像
1.成像特点
(1)等大:像与物大小(相等)。
(2)等距: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3)垂直: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虚像。
3.实、虚像的区别
实像: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能)用光屏接收。
虚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不能)用光屏接收。
四、光的折射
1.光的折射: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
2.光的折射规律
(1)三线共面:(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2)法线居中:(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3)空气中角大: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其他介质斜射入空
气,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3.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折射成像
规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由光所在的介质决定,也就是说,只要发生折射,在空气中的那个
律角较(大)。
像从空气中看水中的物体,或从水中看空气中的物体,看到的其实都不是物体本身,而是由
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比实际位置都(高)的(虚)像。
注意:
常见的光的折射现象有海市蜃楼、池水“变浅”、水中的物体的位置看起来比实际的高一些、水面“折
枝”等。
五、光的色散
1.定义:太阳光经过棱镜后被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七种色光。白光不是单色光,而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复色光。
白屏
光的色散
2.应用:彩虹。
3.色光的二原色:(红)、(绿)、(蓝)。二原色等量混合后为(白)
色。
4.看不见的光
(1)红外线
A.定义:在太阳的可见光谱的(红)光之外的辐射叫作红外线。
B.特点:只要物体具有温度,就会不断地向外辐射红外线,且温度越高,辐射越(强)。
C.应用:遥控器、红外线夜视仪、诊断疾病等。
(2)紫外线
A.定义:在太阳的可见光谱的(紫)光之外的辐射叫作紫外线。
B.特点:灭菌、杀死微生物、能使荧光物质(发光)。
C.应用:医用、钞票的防伪标记。
清单02速标城任用
一、透镜
1、认识透镜及透镜的主光轴和光心。
(1)凸透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凹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3)光心是一个特殊的点,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改变)。
2、透镜对光的作用(特殊光线)
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1)平行光测定焦距的方法:一只放大镜(正对)着太阳光,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另一侧,
调整放大镜与纸的距离,纸上会出现一个(很小)、(很亮)的光斑。用刻度尺测
出此点(焦点)到凸透镜光心的距离即焦距。
(2)焦距的长短反映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的强弱,焦距短的会聚作用强(光线通过后偏折得厉害)。
(3)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决定了它的焦距的长短,表面越凸,焦距越短。
二、生活中的透镜
投影仪:物体距照相镜头较近,成(倒立)、(放大)、(实像)。为了
在投影屏幕上看到物体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倒立)放置;其中平面镜的作用是(改
变光的传播路径),使投影片的像出现在投影屏幕上。
放大镜:物体距照相镜头较近,成(正立)、(放大)、(虚像)。
实像和虚像:
实像(一定是倒立的):由来自物体的光会聚而成的,(能呈现在光屏)上。实像和物
体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
虚像(一定是正立的):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
线相交)而形成,(不能呈现)在光屏上。人眼逆着出射光线可以看到虚像。虚像和物体
位于(凸透镜的同侧)0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点热的蜡烛F透镜光屏
光具座
1、实验时点燃蜡烛,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
一高度);目的:(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2、若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可能得原因有:①(蜡烛在焦点
以内);②(烛焰在焦点上);③(烛焰、凸透
镜、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④(蜡烛到凸透镜
的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3、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认识
(1)u>2f,f<v<2f,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照相机;
(2)f<u<2f,v>2f,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投影仪;
结论:物体成(缩小实像)时,像距(小于)物距;
物体成(放大实像)时,像距(大于)物距。
⑴u=f是成(实像)和(虚象),(正立像)和(倒立像),
像物(同侧)和(异侧)的分界点。
(2)u=2/是像(放大)和(缩小)的分界点。成像特点:(倒立)、(等
大)的(实)像。
⑶像距大于物距时成(放大)的实像(或虚像),像距小于物距时成(倒立缩小)
的实像。
(4)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
像(变小)。”物体离凸透镜由远移近时,成的像逐渐(变大),像离凸透镜的距离
也(变大)。
⑸凸透镜成虚像时,“物(近)像(近)像(变小),物(远)像(远)
像(变大)。”物体离凸透镜由远移近时,成的像逐渐(变小),像离凸透镜的距离
也(变小)。
四、眼睛和眼镜
1、人眼看物原理: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把来自于物体的光会聚在
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视网膜上的视神经细胞受到光的刺激,
把这个信号传输给大脑,人就可以看到这个物体了。
2、正常眼的调节
睫状体放松时,晶状体比较(薄),眼睛可以看清远处物体;睫状体收缩时,晶状体比
较(厚),眼睛可以看清近处物体。
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穷远,近点在大约(10cm)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又不疲劳的
明视距离大约是(25cm)o
近处的物体
MS
3、近视眼及其矫正一一.(凹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
成因矫正
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
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
O长),成像于视网膜前。0
4、远视眼及其矫正一一.(凸透镜)制成的远视眼镜(老花镜)
成因—晶状体太薄,折光
能力太弱(或者眼球在
前后方向上太短),成
像于视网膜后。
5、眼镜的度数
透镜焦距/的长短标志看(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
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①表示,即(①=l/f)。眼镜片的度数,
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100的值。例如:100度远视镜片的透镜焦度是1打1它的焦距是1m。凸透镜(远视
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
四、显微镜和望远镜
1、显微镜
物镜:直径很大,能够会聚更多的光,使得所成的像更明亮。u>2f,成(倒立)、(放大)
的(实)像;
目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2、望远镜
目镜: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物镜: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3、视角与(距离物体的远近)和(物体大小)有关。视南越大,人看到
的物体越大、越清楚。
实险突破
..11........
Z<,<....—
实验一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实验器材:
画有角度的可折叠的白色硬纸板、平面镜、两个光源、铅笔、直尺等。
2.实验步骤:
(1)按照图3—6一6装配好实验器材,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
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
(2)让入射光线沿光屏投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
(3)将有反射光线的半个光屏向后折转一个角度,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反射光。
(4)研究反射光线、法线、入射光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
(5)研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3.记录表格:略。
4.实验结论:
(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________________(同一平面内)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5.交流与评估:
(1)为什么要保持硬纸板与平面镜相垂直?为何要可折叠?
(为了使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能同时在硬纸板上出现;观察反射光线是否在由入射光线和法线所确
定的平面上)。
(2)为什么要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
(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多次实验是为了得到普遍规律)。
实验二探究平面镜成像
1.实验原理:(光的反射)。
2.实验器材:
平板玻璃、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一张白纸、刻度尺、支架、铅笔。
3.实验步骤:
(a)蜡烛与其虚像(b)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⑹像与蜡烛的位置关系
图3—F—7
(1)将纸平铺在水平桌面止,玻璃板垂直架在纸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立一支点燃的蜡烛,透过玻璃板观
察其另一侧蜡烛的像。
(2)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
(3)将另一支完全相同的、但未点燃的蜡烛放到玻璃板后像的位置,与像重合(观察到未点燃蜡烛的烛
芯上好像也有了烛焰)。比较像与蜡烛的大小、正倒等关系。
(4)在玻璃板下所铺的白纸上描绘出蜡烛、玻璃板和蜡烛像的位置。
(5)画出连接蜡烛和像的直线,量出直线与玻璃板的夹角,用该度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4.记录表格:略。
5.实验结论:
(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是(虚)像。
(2)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
(3)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6.交流与评估:
(1)实验中为什么用两支同样的蜡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比较像与物
体的大小关系)。
(2)实验中为什么用能够透光的平板玻璃,而不用镜子去做?
(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3)实验中用到的平板玻璃为什么要薄一些的,而不用比较厚的?
(避免玻璃板的两个表面同时成像)。
实验三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实验装置:
凸透镜、蜡烛、光屏、带刻度尺的光具座。
图3一户一8
2.设计实验及实验过程:
探究时,蜡烛、凸透镜及光屏在光具座上依次放置的顺序是(蜡烛)、(凸透镜)、
(光屏),调节三者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_(同一高度)上。探究过程中,使蜡
烛由远及近地向凸透镜靠近,再依次调整________(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使蜡烛在光屏上成—
(清晰)的实像,观察像的(大小)、(正倒),最后测出________(物距)和
(像距)。
3.实验结论
像的性质
物距像距
倒、正放、缩虚、实
u>2f倒立缩小实像f<v<2f
f<u<2f倒立放大实像v>2f
u<f正立放大虚像v>u
4.评估交流:
(1)用课本遮住一半透镜,在光屏上还能得到一个完整的像吗?(能)。像有什么变化?
(像变暗)。
(2)若物体从五倍焦距以外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光屏上的像(变大),像距(变
大)。(均选填“变大”“变小”“不变”)
(3)在实验时,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得不到像,可能的原因有:
a.(蜡烛在焦点以内)。
b.(蜡烛在焦点上)。
c.(烛焰、凸透镜、
光屏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上)。
d.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蜡烛到凸透镜的
距离稍大于焦距,成像在很远的地方,光具座上的光屏无法移到该位置)。
即时练习
【练习1】(2023上•四川内江•八年级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校考期中)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
观察烛焰,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J
A.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
B.薄膜上烛焰的像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
C.若改变小孔的形状,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形状也跟着改变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
【答案】C
【解析】A.根据小孔成像的原理可知,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薄膜上烛焰的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而形成的,这是利用了小孔成像的原理,故B正确,不符合题
思;
C.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形状与物体的形状有关,若改变小孔的形状,薄膜上烛焰的像的形状不会改变,
故c错误,符合题意;
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因为像距变大,所以烛焰的像变大,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练习2](2023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中)(多选)如图所示,是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的位
置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甲
A.发生月食时,是月球运动到甲位置时B.发生月食时,是月球运动到乙位置时
C.发生日食时,是月球运动到丙位置时D.发生日食时,是月球运动到丁位置时
【答案】BD
【解析】AB.月食是当地球位于太阳与月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地球挡住了沿
直线传播射向月球的光,太阳光照不到月球上,看不到月球而形成的,故A错误,B正确;
CD.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
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故D正确,C错误。
故选BDo
【练习3】(2023上•陕西西安•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这是摄影迷小明用手机拍摄的瀑布下美丽的彩
虹。彩虹是光的现象;手机屏幕上呈现出由红、绿、_______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多彩画面,游
客看到山上绿色的树叶是由于树叶(选填"吸收"或"反射")绿光;走在瀑布旁感到凉爽的原因之一
是:瀑布溅起的水花在空气中(填物态变化名称),吸收大量的热。
【答案】色散蓝反射汽化
【解析】⑺瀑布下美丽的彩虹是光经过空中小水滴的折射而发生色散形成的。
[2]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手机屏幕上呈现出由红、绿、蓝混合而成的多彩画面。
⑶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游客看到山上绿色的树叶是由于树叶反射绿光。
⑷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瀑布溅起的水花在空气中汽化,汽化吸收大量的热。
【练习4】(2023上•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甲图中画出物体在平
面镜中所成的像;如图乙,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图示角度射入水中,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请
在乙图中画出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在丙图中画出入射光线经
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的像和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做出端点A、B关于镜面的对称点A'、B',连接A、
B',即为AB的像,如图
M
4,
-二
、
、'
5、5
一,\
N
一束激光从空气中以53。的入射角射入水中,其反射角也为53。,其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刚好垂直,说
明折射角为90。-53。=37。,其光路图如图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光线变得发散,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凹透镜的焦点,如
图
【练习5)(2023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统考期中)小明同学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此实验中,为了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在寻找蜡烛像
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A")侧观察;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的位置如图
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o
【答案】较黑暗A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
【解析】⑴烛光光线较暗,为了使像更清晰,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
[2]平面镜成像时光的发射现象,在寻找蜡烛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成像的蜡烛A侧观察。
⑶为了得到更多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测量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得到像与物到平面
镜的距离得关系。
【练习6】(2023上•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的实验。
(1)小强发现用此凸透镜看远处物体时,可以看见倒立、缩小的像;用该凸透镜看自己的指纹时,能
看见正立、放大的像。由此猜想:凸透镜成像的特点可能与有关;
(2)小强点燃蜡烛,调整光具座上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大
致在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
(3)小强将蜡烛放在:LO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到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恰好呈现一清晰的像,该像
的性质是倒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
pinp巾||||||“1甲1||]111甲||||||[甲川||||甲||||小甲|||||||?|||||||||||”||[||||[|中||||
0cm10203040506070809010(
(4)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强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
屏向(选填"左"或"右")移动,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5)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强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
到清晰的像,当小强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
的像;
(6)小亮认为:凸透镜成实像时,不但像与物上下是颠倒的,而且左右也是相反的.请你设计一种简
单的方法验证小亮的观点;
(7)实验时,用直径相同但焦距更大的凸透镜替换原凸透镜,移动光屏也得到了清晰的像,则此时的
像比原来的像(选填"大""小"或"等大")。
【答案】物距烛焰同一高度使像完整成在光屏中央缩小右变大
正立向左轻吹烛焰,观察光屏上烛焰的摆动方向大
【解析】⑺观察远近不同的物体,小强看到了不同特点的像,说明凸透镜所成像的特点与物距有
关。
(2)⑵⑶⑷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与烛焰中心大致同一高度,这样做的
目的是使像呈在光屏的中央位置。
(3)[5]如图所示的情景,此时光屏上恰好呈现清晰的像,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在光
屏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4)⑹⑺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强将蜡烛移动到25cm刻度线处,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近像远像变
大,若想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右移动,像将变大。
(5)[8]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小潘将蜡烛移动到40cm刻度线处,此时u<f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都找不到清晰的像,当小强的眼睛在凸透镜的右侧,透过凸透镜观察到烛焰
正立、放大的像。
(6)[9]为了证明凸透镜所成的像不仅上下相反,而且左右相反,可以沿垂直于光具座方向吹动烛焰,
观察光屏上像的晃动方向是否与烛焰的晃动方向相反。
(7)[10]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换用焦距更大的凸透镜,使像距变大,要得到清晰的像,所
以光屏应向右移动远离凸透镜,则此时的像较原来的像变大。
实战演练
1.(2023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统考期中)在杭州举行的第19届亚运会跳水项目女子10米跳台决赛,
中国选手全红婵以总分438.20夺得冠军。全红婵站在距离水面10米高的跳台上,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A.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距离她20米
B.当全红婵跳向水面时,她的像会变大
C.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一个像
D.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是跳台上的全红婵通过水面反射形成的一个实像
【答案】A
【解析】池中水面是反射面,全红婵在水中的倒影,相当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跳台台面距离水面10m,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到水面的距离是10m,则全红婵与她在水中的像的距离
为
L=10m+10m=20m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像的大小跟物体的大小相等,故当她离开跳板跳向水面时,她在水中像的大小
不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2023上•河南驻马店•八年级统考期中)若要使图中的反射光线射中墙壁上的目标点,以下操作可
行是()
墙壁
平面镜
A.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B.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旋转
C.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D.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
【答案】D
【解析】A.将平面镜水平向左移动一段距离,入射光线不变,则反射光线也不会改变,光斑不会移动,
不能射中墙上目标,故A不符合题意;
B.将平面镜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一定角度,入射角变大,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知,反射角也随之
变大,光斑会向下移动,不能射中墙上目标,故B不符合题意;
C.将平面镜竖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左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做移动,
光斑会向下移动,不能射中墙上目标,故不C符合题意;
D.将平面镜竖直向上移动一段距离,则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入射点向右移动,则反射光线也向右移动,
光斑会向上移动,能射中墙上目标,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3.(2023上•山东淄博•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根据入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走向,可判断甲是镜,
乙是镜。
甲乙
【答案】凹透凹透
【解析】[1]⑵甲图中,平行光经透镜以后发散,说明是凹透镜;乙图中,会聚光线经透镜折射后变为
平行光,光线比原来更发散,说明是凹透镜。
4.(2023上•河南南阳•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是小孔成像示意图。右侧是实物蜡烛,中间是可以左右
移动、开有小孔的挡板,左侧是接收屏。由小孔成像规律可知,蜡烛像的性质是(选填"正立"或彳到
立”)的实像,如果挡板往左移动,像会逐渐(选填"减小"或"增大")。
【答案】倒立减小
【解析】田由图可知,烛焰上方射出的光线经小孔射向光屏的下方,烛焰下方射出的光线经小孔射向
光屏的上方,所以光屏上形成倒立的像。
⑵挡板往左移动,物距增大,像距减小,由光沿直线传播可知,像会逐渐减小。
5.(2023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白
色光屏上的A8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这种现象叫做。将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A处外
侧”"AB范围内"或"8处外侧”)发现温度计示数上升的最快。如果在白色光屏与三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
玻璃,则在光屏上会看到(选填"蓝光""除蓝光外的其它色光"或"没有光")=
【答案】光的色散
【解析】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白色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
光,是复色光分散成单色光的现象,这种现象叫做光的色散。
⑵A处为红光,红光的热效应最强,将温度计放在A处外侧示数上升的最快。
⑶如果在白色光屏与三棱镜之间竖直放一块蓝色玻璃,蓝色玻璃只透过蓝光,因此在光屏上会看到蓝
光。
6.(2023上•上海•八年级校考期中)近视患者佩戴的"眼镜"属于透镜,它对光线具有作用,
若该镜片的中心厚度0Q5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0.05mm(选填"小于"、"等于"或"大于")。
【答案】凹发散大于
【解析】⑴⑵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
近视患者应佩戴的凹透镜,它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
⑶凹透镜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若该镜片的中心厚度0.05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大于0.05mm。
7.(2023上•上海•八年级上海市市西初级中学校考期中)图所示的透镜中属于凹透镜的有(选
填字母);极少数游客在山上游玩时随意丢弃玻璃瓶,这样做可能引起山林火灾。这是因为盛有水的瓶子
【答案】b、c凸会聚
【解析】⑺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在如图所示的透镜中,b、c中间薄边缘厚属于凹透镜。
[2]纯净水瓶内有水,容易形成中间厚边缘薄的水凸透镜,即盛有水的瓶子相当于凸透镜。
[3]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阳光经凸透镜折射后会形成温度比较高的光点,容易点燃
枯叶,发生火灾。
8.(2023上•江西吉安•八年级统考期中)如图甲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时,不采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的像,也便于;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可以看到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的像,取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
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在比较物与像的大小关系时,蜡烛B替
代的是(选填"蜡烛A"或"蜡烛A的像”),从玻璃板上看到蜡烛B是由光的形成的;
(3)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_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
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4)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则蜡烛的像竖直向上移动;
A.2cmB.1cmC.0.5cmD.0cm
(5)实验过程中如果玻璃板没有垂直架在纸上,而是如图乙所示倾斜,蜡烛A的像应是图_________(选
填"AJ"A2"或;
(6)实验过程中用到的探究方法是。
【答案】确定像的位置蜡烛A反射不能DA2等效替代法
【解析】(1)⑴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采用透明薄玻璃板,因为透明薄玻璃板不仅能观察到蜡烛A的
像,透过玻璃板还能观察到蜡烛B的移动情况,当蜡烛B和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时,就能确定像的位置,
所以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2][3]在实验中,我们无法把蜡烛A拿到玻璃板后面去和它自己的像进行比较,所以我们用和蜡
烛A外形一样的蜡烛B代替蜡烛A去和蜡烛A的像进行比较;人在玻璃板上看到蜡烛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
的。
(3)[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平面镜成像的实
质是光的反射,我们所看见的蜡烛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会聚点所形成的像,这个像不是由实际
光线会聚形成的,所以是不能在光屏上呈现的虚像。
(4)⑸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将玻璃板竖直向上提起1cm,蜡烛的
像位置不变,故ABC不符合题意,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6]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如图乙所示倾斜,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就可以确定蜡烛A的像应是图中的A2o
(6)[7]用透明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这是采用了等效替代法。
9.(2023上•江苏连云港•八年级统考期中)阅读短文,回答下列问题:
走进杭州这座亚运之城,你会发现,不论是在亚运体育馆、亚运村还是亚运公园,都能看到一颗颗晶
莹剔透的玻璃状圆顶,这便是亚运节能照明黑科技一一导光管采光系统。
“亚运三馆"中的游泳馆建筑虽为钢结构,却飘逸灵动。进入馆内,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场馆顶部布满
的灯光矩阵。你能明显感觉到它与传统电力照明的不同,又能感受到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舒适,这便是导光
管的魅力。
如图,导光管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采光装置、导光装置、漫射装置。据了解,自然光的色温、显色性
及照明效率均优于传统的人工光源。导光管通过采光装置聚集室外的自然光线并导入系统内部,再经过特
殊制作的导光装置改变自然光的传播方向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装置把自然光线均匀导入室内任何需要光
线的地方。
导光管日光照明系统通过反射率高达99.7%的光导管将自然光均匀的洒到场馆内,保证优质照明条件的
同时,促进人体多巴胺分泌,助力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发挥到极致。管道可去除热量与眩光,结合运用5G网
络传输、4K/8K信号制作等技术,能突出"只能亚运"特色,以此向全世界观众呈现杭州亚运会各项赛事精彩
盛况。
自然光.
(1)导光管采集的光属于(填"天然光源"或"人造光源");
(2)采光罩采集的阳光进入导光管,经多次后传输到漫射器;
(3)传输到漫射器的光经过(漫反射/镜面反射)传播到场馆的各个方向,漫射器应该选用一
(凹凸不平/厚度均匀)的透明材料。
【答案】天然光源反射漫反射凹凸不平
【解析】(1)[1]本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自然光源,通过导光管采集的阳光属于天然光源。
(2)⑵阳光经过采光罩采集后进入内壁镀有高反射膜的导光管,经多次反射后,传导到漫射器。
(3)⑶⑷由于漫射器由凹凸不平的透明材料制成,当阳光传输到漫射器后,会发生漫反射,从而到传
播到体育馆各个方向。
10.(2023上•北京•八年级景山学校校考期中)阅读《可调式眼镜》回答问题。
可调式眼镜
人的眼睛看清物体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来实现的,晶状体相当于全自动变焦镜头,看近处物体时,
晶状体变凸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强;看远处物体时,晶状体变扁平一些,折射光线的能力变弱。通过
这样的调节,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均能在视网膜上成像。
若晶状体调节能力变弱,就会出现看不清远处物体或近处物体的情况,需要佩戴合适的眼镜进行矫正。
有人发明了一种能矫正视力的可调式眼镜,如图1所示,这种眼镜的镜片中含有一种特殊液体。图2
是可调式眼镜的结构示意图,镜架上有表示移出和加入液体含量的标尺;移动标尺上的滑块可以定量改变
镜片中的液体含量,从而改变镜片的形状;镜片中液体含量的改变量V可以用滑块在标尺上的位置表示滑
块位于标尺上0刻度线处,表示眼镜的初始状态,此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受体激动阻断药合作协议书
- 2025年主令电器防雷避雷产品合作协议书
- 2025年致密熔铸合成云母陶瓷合作协议书
- 八年级美术-第三课-《书籍装帧设计》教案
- 2025年二年级音乐年度总结参考(2篇)
- 2025年个人股权无偿转让协议简单版(2篇)
- 2025年二手汽车转让协议格式范文(2篇)
- 山西省2024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二单元成长的时空第五课和谐的师生关系情境基础小练新人教版
- 2025年五年级《红楼梦》读书心得(2篇)
- 2025年个人房产转让合同简单版(2篇)
- 《糖拌西红柿 》 教案()
- 2024-2030年山茶油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与规划建议研究报告
- 弹性力学数值方法:解析法:弹性力学中的变分原理
- 高考英语经常用的七百个词汇
- 不定代词用法总结及配套练习题
- 河南省邓州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 JJG 976-2024透射式烟度计
- 半干法脱硫工艺
- 强基计划自我陈述范文模板
- 林黛玉人物形象分析
- 网络和信息安全教育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