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江苏省连云港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10题每题1分,共10分;11—17题每题2分,共14分,合计24分)1.《汉谟拉比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其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这些规定说明A.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B.古巴比伦商品经济较活跃C.汉谟拉比注重社会等级制度D.两河流域家庭奴隶制盛行2.右侧示意图表示A.佛教向外传播的路线B.种姓制度影响的国家C.亚历山大东征的范围D.伊斯兰教扩展的区域3.11世纪起,欧洲庄园里佃户之间的纠纷、违反庄园公共规则的行为,都要通过庄园法庭进行审理.据此可知,庄园法庭A.以保护农民的权益为主要宗旨B.倾向于限制领主的特权C.为维护庄园秩序发挥重要作用D.审判依据习惯法或村法4.文艺复兴以前,光在艺术中是用来表现神圣性的最直接要素.文艺复兴时期,光照被大量运用于对普通人物的塑造上.这一变化A.反映出意大利神学观念淡薄B.来源于市民阶层的总动员C.推动当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体现了对人性价值的肯定5.16世纪上半叶,航海家在太平洋开发了连接美洲和亚洲的东风带海上走廊.17世纪初,荷兰人利用西风带环球航行.这一时期的航海活动A.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B.有助于早期资本原始积累C.使西欧逐渐进入封建社会D.用理性之光驱散愚味黑暗6.法国1791年宪法把公民划分为“积极公民”和“消极公民”两种.这说明A.法国资本主义政体的历史局限性B.资产阶级强烈追求自由平等C.法兰克王国正在实行封君封臣制D.法律是公民公共意志的表现7.第一国际努力把各国工人阶级的斗争联合起来,以提高工资、缩短工时、改善劳动条件等为目标展开斗争.这些斗争A.得到巴黎公社的支持B.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C.受到科学理论的指导D.推翻了资产阶级统治8.“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维持半奴隶和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不期望房子崩塌,但我的确希望它停止分裂.”这段演讲词揭示了南北战争的A.历史背景B.主要过程C.首要目标D.重要影响9.伏尔泰说:“像牛顿先生这样十个世纪里只涌现一个的杰出的人物,才真正是伟大的…牛顿的伟大之处在于A.创作出经典的音乐作品B.推进人类对客观世界探索C.推翻生物起源的神创论D.利用电学研究的最新成果10.华盛顿会议期间,美、英两国对中国代表提出的有关山东问题的部分要求表示支持.英美这一做法的本质意图为A.尊重中国领土完整B.维持战后国际秩序C.发挥国际联盟作用D.削弱日本在华势力11.封建时代的欧洲,教权与王权之间合作与互利;封建时代的亚洲,阿拉伯成为政教合一的国家,日本从中央集权走向幕府统治.这反映了欧亚大陆A.文明起源的统一性B.区域文明的多元性C.政治文明的同源性D.经济发展的多样性12.《权利法案》颁布之前,英格兰于1215年颁布《大宪章》,1628年议会又呈递了《权利请愿书》,二者都有一些关于限制王权的表述.这反映出A.资产阶级权利受英国法律保护B.封建君主专制在英国不复存在C.君主立宪制承袭英国政治传统D.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艰难曲折13.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以下能够纳入这一时期体系的是A.《独立宣言》发表B.亚历山大二世改革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D.拿破仑帝国的建立14.19世纪后半期,欧美国家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通过实验来追寻技术创新.这说明当时A.科技改变了人民生活理念B.尖端科技突破成为首要任务C.技术创新已成为时代之需D.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15.某小组在搜集“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资料的过程中,关注到以下领导人:甘地、扎格鲁尔、卡德纳斯.该小组所关注领导人的运动A.使社会主义运动蓬勃发展B.传播了非暴力不合作思想C.都打击了资产阶级的统治D.斗争形式具有多样性特点16.右图中1933-1935年失业率的变化主要缘于罗斯福政府A.全力恢复银行信用B.通过《社会保障法》C.投资兴建公共设施D.建立应急救济机构17.下列年代尺所示时间发生的历史事件共同揭示了《联合国家宣言》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雅尔塔会议波兹坦会议1942.11942.7—1943.21944.61945.21945.7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部进程B.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原因C.欧洲战争策源地正在形成中D.帝国主义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8.(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代罗马的扩张示意图前27年,罗马帝国建立.罗马帝国文化基本上源自希腊,尤其是在文学、艺术和哲学诸领域,罗马人在工程和法律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在日耳曼人的打击下灭亡.西罗马帝国灭亡,但它确也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拜占庭帝国延续了罗马帝国的文化传统,其文化的影响不仅在曾经是拜占庭领土的那些国家,而且在拜占庭帝国旧疆界以外的国家中仍然存在.——陈志强《拜占庭帝国通史》材料一材料二(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古罗马发展演变的历程.(4分)(2)据材料二,提炼相关历史信息,围绕文化传承构建其知识结构.(6分)(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推动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2分)19.(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700年时,任何一位理性的观察家都会认为世界棉花生产将仍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然而在1860年,一切都改变了,数以百万计的机械锭子--由蒸汽机驱动,由受薪工人操作,产出数百万磅纱线,棉花不再由家庭种植,而是由奴隶种植,供应数千英里之外的工厂,而这些工厂又距离布料的最终消费者数千英里,欧洲启动了工业革命,中国和印度以及世界上许多其他地区则越来越屈从于一个以欧洲为中心的棉花帝国.——斯文·贝克特《棉花帝国》材料一材料二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情况时间法律内容1847年《河道法令》禁止污染任何作为公共供水的水源1848年《公共卫生法》要求中央和地方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1855年《首都管理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消除污害法案》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1875年《公共卫生法》汇集了以前同类法规,覆盖面广、内容完善世界上第一个公共卫生系统建立——胡常萍《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启示》(1)据材料一,指出世界棉花产业中心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4分)(2)据材料二,概括英国城市改造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英国城市改造的影响.(6分)(3)据材料一、二,总结从中得出的历史认识.(2分)20.(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对于如何在革命胜利后的俄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曾经有过多次试验,斯大林作为列宁的接班人,通过强有力的领导,使苏联的发展轨迹深深打上他本人的烙印.尽管在实现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过程中还存在种种问题,苏联在二三十年代对整个国民经济的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巨大成就.毕竞,建设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事,这一方面布尔什维克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他们只能自己在摸索中前进.——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知识结构中主题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并说明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新趋势.(4分)(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苏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观点.并从中选取一个观点,结合至少两个相互关联的事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完整)(8分)九年级历史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第1-10题,每题1分;第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题号123456789答案BACDBACCB题号1011121314151617答案DBCBCD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8.(1)国家演变:罗马城邦;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4分)或者:(2)知识结构,依据学业质量描述的三个层次赋分。(6分)【作答示例】(3)要素:雄厚的综合国力;开放包容的态度;勤劳奋斗的人民;睿智进取的精英等。(2分)19.(1)变化:由以印度或中国为中心转移到以欧洲为中心。(2分)原因:蒸汽机的驱动(采用机器大生产);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工业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全球经济联系的加强);欧洲对外扩张与殖民活动。(2分,任2点即可)(2)特点:通过加强立法保障环境治理;环保法律内容不断完善,形成体系;法律覆盖面广;有专门的机构负责建设与管理。(3分,任意3点即可)影响:有利于打造良好的城市环境,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了城市治理水平和文明程度;增强了人民的环保意识;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推动了英国民主政治建设等。(3分,任意3点即可)(3)历史认识: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贫富分化;加强法治建设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等。(2分)20.(1)历史背景:经济上,俄国是一个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上,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没有满足人民的要求,引起人民的不满;军事上,一战激化了国内各种社会矛盾。(3分)新趋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1分)(2)主要观点:列宁领导苏俄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促使社会主义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苏联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