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及答案一、按要求写词语。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凝望()洒脱()勾勒()狰狞()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洒脱()羞涩()热情()严肃()3.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分类。银装素()天高气()()寝忘食严阵以()夜以()日()黄一体上面词语中可以来描写环境的有:;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有:。4.词语辨认台。(用“傲”组词填入括号)(1)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的头!(2)上海世博会是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的世博会、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和自豪。(3)“人不可有(),但不可无()。”这是国画大师徐悲鸿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5.在下列句子中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1)()对缺氧已有准备,施工中出现的情况()让他们始料不及。(2)()环境多艰苦,边疆建设者们()能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3)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是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友好往来、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4)草原()景色美,()那里的人也很热情好客。二、句子空间站。1.写出下列句子所运用的修辞手法。(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2)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3)田野里,小虫为他演奏;果园里,麻雀为他歌唱。()(4)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2.好客的主人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换两种不同的说法)(1)(2)3.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发挥想象仿写)是那么,是那么,使我总想,表示我。4.在风沙面前,白杨树像城墙一样巍然屹立;在干旱面前,白杨树像骆驼一样耐渴;在雨雪面前,白杨树像;在面前,白杨树像。(续写句子)三、课文赏析阁。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美轮美奂”中的“轮”是高大的意思,“奂”是众多的意思。()(2)《白杨》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茅盾。()(3)汉代古都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4)青藏铁路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铁路。()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白杨》运用了、的写作手法,通过描写白杨的、,表明了爸爸、的志向。(2)《草原》一文按照的顺序,先描写了草原的;接着又描写了草原人民的场面和主客的情景。(3)《把铁路修到拉萨去》一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如“巨大的拦路虎”“”等词,从侧面烘托了铁路建设的。四、口语交际台。班里准备开展“与远方同龄人手拉手”的活动。有人想与边远地区的同龄人手拉手,有人想与报刊、电视上认识的名人小朋友手拉手。你想与什么样的同龄人手拉手?为什么?五、阅读新干线。(24分)(一)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是广阔美丽的。蓝天底下,满眼绿色,一直铺向远方。山岭上、深谷里、平原上……覆盖了青青的野草,最深的地方可没过十来岁的孩子,能让他们在里面捉迷藏。高低不平的草滩上,嵌着一洼洼清亮的湖水,水面映出太阳的七彩光芒,就像神话故事里的宝镜一样。草丛中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野花:鲜红的山丹丹花、粉红的牵牛花、宝石蓝的铃铛花……散发着阵阵清香。草原不仅美丽,而且是个欢腾的世界。矫健的雄鹰在自由地飞翔,百灵鸟在欢快地歌唱,成群的牛羊在安闲地嚼着青草。小马驹蹦蹦跳跳地撒欢,跟着马群从这边跑到那边。偶尔还会看到成群的黄羊,它们跑起来快极了,像一阵风。一碧千里的草原上还散落着一个个圆顶的蒙古包。小牧民骑在高高的马背上,神气地挥舞着鞭子,放声歌唱:“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1.给短文加个小标题,写在文前横线上。(1分)2.短文写出了锡林郭勒草原的、、的特点。(3分)3.第3自然段在文中起作用。(1分)4.文章第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静态,着重写了、、。(2分)5.文章第自然段侧重于写草原的动态,突出了草原,的特点。(1分)6.请从文中找出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和一个拟人句,分别用“____”和“”画出来。(2分)(二)(14分)公元前138年,张骞奉命率人前往西城寻找并联络曾被匈奴赶跑的大月氏,合力进击匈奴。张骞一行从长安启程,经陇西向西行进。他们来到河西走廊一带后,被占据此地的匈奴骑兵发现,张骞和随从一百多人全部被俘。匈奴单于知道他们西行的目的后,把他们分散开去放羊牧马,并由匈奴人严加管制。还给张骞娶了匈奴女子为妻:一是监视他;二是诱使他投降。但是,张骞坚贞不屈。整整11个春秋过去了,张骞才乘机和他的贴身随从甘父一起逃走,离开匈奴地盘,继续向西行进。经历,他们终于越过沙漠、戈壁,翻过冰冻雪封的葱岭,来到了大宛国。国王热情地接见了张骞,并帮助他先后到了康居、大月氏、大夏等地。但大月氏在阿姆河上游安居乐业,不愿再东进和匈奴作战。张骞()未能完成与大月氏结盟夹击匈奴的使命,()获得了大量有关西域各国的人文地理知识。张骞在东归返回途中,再次被匈奴抓获,后又设计逃出,于出使13年后回到长安。这次出使西域,使生活在中原内地的人们了解到西域的实况,激发了汉武帝“拓边”的雄心,发动了一系列抗击匈奴的战争。公元前119年,汉王朝为了进一步联络乌孙,断匈奴“右臂”,便派张骞再次出使西域。这次,张骞带了三百多人,顺利地到达了鸟孙,并派副使访问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等国家。但由于乌孙内乱,也未能实现结盟的目的。此后,汉武帝派名将霍去病带重兵攻击匈奴,消灭了盘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两关,开通了“丝绸之路”。()张骞不畏艰险,两次出使西域,沟通了亚洲内陆交通要遭,与西欧诸国正式开始了友好往来,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开拓了丝绸之路,()他完全可称为“中国走向世界的第一人”。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2分)管制:盘踞:2.文中横线上可以填的四字词语有哪些?(不少于四个)(2分)3.在文中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4.张骞最初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带来了什么影响?(2分)5.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是什么?(2分)6.第一次张骞在匈奴被困11年,想一想,他是怎么度过的?(2分)7.读完本文,你认为张骞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六、习作。(请另附纸)(30分)1.《白杨》一文采取借物喻人的写法,表达含蓄,意义深刻。作者借白杨挺拔、生命力强、坚强不屈等特点来比喻“爸爸”及广大建设者不怕艰难险阻,服从党的安排,建设祖国边疆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请你也以此种手法,借“粉笔”“路灯”“秋菊”或“蜡烛”等来描写具有某种品格特点的人。2.冬天会发生很多的事,也会看到许多让人留恋的美景。请你以“我爱冬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400字。参考答案一、1.凝视潇洒勾画凶恶2.拘束大方冷漠和蔼3.裹爽废待继浑银装素裹、天高气爽、浑黄一体废寝忘食、严阵以待、夜以继日4.(1)高傲(2)骄傲(3)傲气傲骨5.(1)尽管……还是……(2)无论……都……(3)不仅……还……(4)不但……而且……二、1.(1)设问(2)拟人(3)拟人、排比(4)比喻2.(1)好客的主人把大盘的手抓羊肉端进来。(2)大盘的手抓羊肉被好客的主人端进来。4.示例:青松一样挺拔高洁洪水中流砥柱一样牢固坚定三、1.(1)√(2)×(3)√(4)×2.(1)托物言志借物喻人高大挺秀顽强不屈扎根边疆建设边疆(2)事情发展秀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