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八年级历史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请用2B铅笔按要求涂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姓名、准考证号填涂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观察近代两次侵华战争后开放的通商口岸示意图,其变化反映了()A.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中国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不断减少C.列强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D.清政府沦为“洋人的朝廷”2.在梁启超看来,太平天国的失败还因为当时处于“外族势力侵入之时代”,这一时代背景使得“旧政府借外族之力以倒革命军……李鸿章之以戈登灭洪秀全”。材料强调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统治集团的内部矛盾 B.遭到中外势力联合绞杀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 D.高层军事将领决策失误3.“1840年,正值以英国为中心的技术革命结束不久,故中国的大门可以认为是新技术这一重锤砸开的……就在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达到高潮的时候,西方正酝酿着又一次技术革命”。“中国人模仿这些技术”是指()A.洋务运动 B.百日维新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4.歌曲《南关令》,颂扬了我国老将闻知某国践踏中国边疆时,怒发冲冠奔赴镇南关御敌的历史场景。其中“某国”是指()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英国5.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它宣告了文明大变局时代的真正到来。此后,革命思潮全面兴起,直至辛亥之变,清帝逊位,随之而来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爆发。这表明戊戌变法后()A.革命派积极号召变法图强 B.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加剧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思想文化的变革不断深入6.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第一次提出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的政治主张。之后更是成立兴中会,建立同盟会,组织一系列革命活动。据此可知孙中山()A.推动了民主科学思想传播 B.引领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7.1919年,商务印书馆推出《新体国语教科书》,被称为“得风气之先的第一部小学国语教科书”。“新体国语”的出现旨在()A.扫除旧道德弊端 B.批判尊孔复古逆流C.推动白话文普及 D.声援学界爱国斗争8.五四运动时期挂起“宁为救国死,毋(勿)作(做)亡国奴”“外争主权,内除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的大幅标语。这反映了五四运动主张()A.反帝反封建 B.民主共和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平等9.电影《建党伟业》描述党的成立为:“13名代表,50多位党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其强调的是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为中国革命指明了发展方向 B.使得中国革命发展畅通无阻C.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D.扫除了中国革命的外部阻力10.1922年列宁指出在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无产阶级政党不但要建立巩固的工农联盟,而且要支持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基于这一认识,中国共产党()A.与国民党合作,开展国民大革命B.领导南昌起义,独立领导中国革命C.创建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D.奔赴国难、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11.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某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这次会议是指()A中共一大 B.国民党一大 C.八七会议 D.古田会议12.“这是一次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远征……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一如往昔。”宣告远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朱德等与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 B.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C.中央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 D.红军三大主力军会师会宁13.毛泽东曾深刻地指出:“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这是一条真理。过去我们就是由先生把着手学写字,从一九二一年党成立到一九三四年,我们就是吃了先生的亏。”中国共产党“自己写字”开始于()A.南昌起义 B.秋收起义 C.遵义会议 D.红军长征14.1942年中国共产党边区政府颁布政策规定:“地主要减少地租利息25%,同时规定农民向地主交租交息。”这一政策规定的颁布有利于()A.团结各阶级共同抗战 B.废除封建土地制度C.打击国民党反动势力 D.壮大农村革命根据地15.“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材料评价的事件是()A.平型关大捷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第三次长沙会战16.抗日战争使中国由过去任人摆布、欺凌,到以平等身份与美、英、苏首脑共商世界大事;从割地、赔款到废除旧约,归还被占领土。这说明抗日战争的胜利()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 B.加速了世界殖民体系瓦解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17.1945年,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赴重庆,共同商讨和平建国大计。谈判期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缩编部队等充满让步精神的十一项方案。材料体现了()A.国内各界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B.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的努力C.中国人民渴望和平建国的愿望D.国民党意图假和平真内战本质18.“从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开始会谈以后,我们哪一天不在探问着会谈进行的情形,不在关心着会谈进行得顺利与否”。材料反映了当时中国人民的迫切愿望是()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团结民主,和平建国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打倒列强,铲除军阀19.清末北京社会既有“载酒跨驴郊外去”,也有“汽车无事且兜圈……徜徉河岸数轮船”的场景。这印证了当时北京()A.商品经济繁荣发展 B.生活方式崇洋逐新C.民族工业快速发展 D.交通工具新旧并呈20.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进行了一些改革,如“提倡平等观念,革除大人‘老爷’等称谓,废止跪拜”。这些政策()A.有利于平等自由思想的传播B.使中国摆脱了被侵略的命运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D.使得人们生活观念完全改变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材料二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奋起反抗。仁人志士奔走呐喊,进行了可歌可泣的斗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接连而起,各种救国实践轮番出现,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但未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引领救亡运动,迫切需要新的组织凝聚革命力量。——以上均摘编自《2022版课标解析与教学指导》(1)据材料一、二,指出“中国迫切需要新的思想、新的组织”的理由。(2)结合所学,列举辛亥革命前地主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救国实践”各一例。(3)据中国近代相关史实,你认为最终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的新组织是什么?如何理解该组织的出现?22.观察图片,回答问题。图一黄埔军校旧址大门图二1929-1933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1)据图一呈现的信息,指出国共两党的关系。此关系还促使中国革命取得了哪一重大成果?(2)图二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道路新的探索,新在何处?这一探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怎样的精神?(3)请给以上图片反映的内容拟一个合适的主题。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此,中国第一个举起了反法西斯的旗帜,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中参战时间最早、抗战时间最长的国家。”——摘自《论持久战》材料二“在这件事上,作为一个军人,我是应该被枪毙;但是以我的良知,我没有做错。”——国民党将领张学良(1)据材料一,分析“此”所代表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和世界战争史上的重要地位。(2)据材料二,判断“这件事”所指何事?它的和平解决有何重大影响?(3)综上所述,分析到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7年7月15日,《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1938年,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决心和信心。1940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创建了1亿多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牵制和抗击了大量日军。……材料二抗日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中国。人民群众是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以上均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1)材料一中的史实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怎样的作用?(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举一例说明。(3)综上所述,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2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面内战爆发时国共双方力量对比交战双方兵力方面武器装备方面占领地区人口方面国民党国民党军队430万国民党军队拥有装备良好的陆、海、空军国统区面积约占全国的76%国统区人口约3.39亿共产党人民解放军约127万人民解放军只有陆军,装备基本上是缴自日、伪军的步兵武器和少数火炮解放区面积约占全国24%解放区人口约1.36亿材料二如下图(1)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你能得出怎样的结论?(2)据材料二,分析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3)综上所述,你对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何感悟?2024—2025学年上学期期末调研试卷八年级历史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号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A【4题答案】【答案】A【5题答案】【答案】D【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A【9题答案】【答案】A【10题答案】【答案】A【11题答案】【答案】C【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C【14题答案】【答案】A【15题答案】【答案】A【16题答案】【答案】C【17题答案】【答案】B【18题答案】【答案】B【19题答案】【答案】D【20题答案】【答案】A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21题答案】【答案】(1)理由: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统治腐败加剧了民族危机(符合题意即可);近代各阶层的救国实践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人民悲惨命运(其它符合题意也可)(2)实践活动:地主阶级:洋务运动;资产阶级:戊戌变法、张骞创办大生纱厂(任意两点表述正确即可)(3)新的组织:中国共产党;理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意思相近即可)【22题答案】【答案】(1)关系:合作关系;成果:取得北伐战争的基本胜利(符合题意即可)(2)新探索: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或井冈山道路(表述正确即可);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精神(符合题意即可)(3)主题: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23题答案】【答案】(1)地位:“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2)事件:西安事变;影响: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分裂内战到联合抗战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意思相近即可)(3)变化:由国共两党的矛盾逐步转变为中华民族和日本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其它符合题意也可)【24题答案】【答案】(1)作用: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意思相近即可)(2)观点:人民群众是推动抗日战争走向胜利的重要力量说明: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民众与未撤走东北爱国官兵组织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侵略;青年学生、工人、妇女群众,文艺工作者积极为抗战贡献力量等(其它符合题意一点也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