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湘教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4/wKhkGWeeE-KAZ_YZAAIf0kTsizc600.jpg)
![2025年湘教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4/wKhkGWeeE-KAZ_YZAAIf0kTsizc6002.jpg)
![2025年湘教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4/wKhkGWeeE-KAZ_YZAAIf0kTsizc6003.jpg)
![2025年湘教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4/wKhkGWeeE-KAZ_YZAAIf0kTsizc6004.jpg)
![2025年湘教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3/24/wKhkGWeeE-KAZ_YZAAIf0kTsizc600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湘教版选修1历史上册月考试卷645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D.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2、下图所示内容为南朝梁元帝所作的《职贡图》(局部);记录了前来南梁朝贡的各国有关人物状态,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该图。
A.将西方的写实与中国传统写意有机结合B.说明南朝时期的绘画以写实人物画为主C.可作为中原王朝与非洲国家交往的史证D.是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图文史料3、据《元和郡县图志》载:“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据此,可推知A.南方经济发展速度加快B.南方人口总量超过了北方C.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D.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4、梭伦在当选执政官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满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雅典),竟至陷入绝境。”梭伦所说的雅典“陷入绝境”主要是因为A.奴隶的反抗斗争B.奴隶主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D.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5、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A.挽救民族危亡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6、公元前8~前6世纪,雅典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提出了强的改革要求。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分享平民的政治权利B.工商业奴隶主要求实行激进僭主独裁社会变革C.工商业奴隶主要求打破贵族的政治专权D.工商业奴隶主要求维护贵族君主政治7、汉代对中耕十分重视,《氾胜之书》把“旱锄”作为“凡耕之本”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各种作物都要求“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汉代农具中有专门用来除草的铁锄,出土很多。这说明汉代农业A.相比前朝有了跨越式发展B.能够满足所有农民的需求C.有了较为完善的耕作技术D.铁犁牛耕在全国广泛普及8、下表为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从中可以看出当时。
。时期。
整地工具。
中耕工具。
夏朝。
耒;锛、铲、斧。
锄;博。
商朝。
耒;锛、铲、锸、斧、析。
铲;博。
西周。
耒;锛、铲、锸、斧、析、援。
铲;罅。
A.已经出现铁犁牛耕B.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C.耕作方式不断进步D.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9、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与完善。
(1)确立:公元前6世纪末;__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
(2)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__________________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0、材料1903年9月;清廷发布上谕:“现振兴商务,应设立商部衙门”。商部成立后,下设的保惠司主要管理其下属的各商务局;商务所、商务学堂、招商工作以及负责外国优秀人才的选聘等事宜;通艺司则主管机器制造、铁路、轮船、开矿等工艺技艺;会计司则主要负责对货币、银行、度量衡等的监管。1903年《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和1906年的《奖励商勋章程》相继问世。清廷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联合的商会组织,工商界人士同时指出商会的成立“内可与敌府通商人之情况,外可与各国持商务之交涉”;此外,清廷还创办商务学堂、高等实业学堂等新式商业学堂。1903年,清政府颁布《商人通律》;之后,又颁布了《公司律》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1904年商部奏准颁布《矿务暂行章程》规定“洋商如愿附股,即为甘认此章程,一律遵守勿越”,规范了矿务的创办与开采等的基本原则;1906年颁布《破产律》规定了政府对于破产企业的基本处理原则;此外还颁布了一些奖励创办和发展工商业的章程。
——摘编自何军国《试析清末新政与晩清国民经济近代化》(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初清政府调整工商业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初清政府调整工商业的意义。11、(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594年;雅典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取消公私债务,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保护新兴工商业者的政策措施;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克里斯提尼改革将全国划为十个地区,其重新划分选区的目的在于抽掉一些贵族势力的基础,“以便让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
材料二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按照爵位高低可以享受各种政治;经济特权,包括占有耕地、住宅、奴隶;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立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推行什伍连坐制度,还规定轻罪重刑,禁止儒家学说传播。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雅典改革与商鞅变法的异同。
(2)结合当时社会主要矛盾,分析商鞅变法与梭伦改革实行不同政策的原因。12、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以其世俗主义标志着近代的开端。
——据(美)约翰·巴克勒等:《西方社会史》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⑴“16世纪对教会的反叛”;在欧洲以德意志;瑞士和英国的宗教改革为典型。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是谁?
⑵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何历史意义?1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14、材料公元1149年,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即位后推行改革。完颜亮废除管理中原各地的行台尚书省,取消双轨制,使政令统一于朝廷。在中央官制上,撤销中书、门下二省,只保留尚书省,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军事上,废除最高军事机构都元帅府,设枢密院,受尚书省节制。完颜亮还废除了原辽、宋地区分别举行科举考试的南北选,统一科举。改革中的另一项重大行动,就是把政治中心从上京南迁到燕京(今北京)。完颜亮还为南下攻宋做准备。大规模的备战劳民伤财,民怨沸腾。后来完颜亮在攻宋中失败,被部将所杀。公元1149年,金朝第四位皇帝完颜亮即位后推行改革。完颜亮废除管理中原各地的行台尚书省,取消双轨制,使政令统一于朝廷。在中央官制上,撤销中书、门下二省,只保留尚书省,直接向皇帝负责。在军事上,废除最高军事机构都元帅府,设枢密院,受尚书省节制。完颜亮还废除了原辽、宋地区分别举行科举考试的南北选,统一科举。改革中的另一项重大行动,就是把政治中心从上京南迁到燕京(今北京)。完颜亮还为南下攻宋做准备。大规模的备战劳民伤财,民怨沸腾。后来完颜亮在攻宋中失败,被部将所杀。——摘编自漆侠《中国改革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完颜亮改革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完颜亮改革的影响。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9528年9至11月,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秘书长荣高棠、教育部长马叙伦分别上书政务院,建议在政务院下设一个全国体育运动事务委员会。邓小平副总理做出指示,要求荣高棠立即开始“搭架子”,筹备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同年19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1954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简称“国家体委”)。在地方,县以上政府也逐步设立了各级体育运动委员会。9年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周恩来总理的提名,任命贺龙兼任国家体委主任。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在体育管理的组织体系方面,逐渐形成三大系统,即国家行政部门系统、军队系统和社会系统。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建立体育管理系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建立体育管理系统的意义。——据傅砚农《新中国体育指导思想研究》16、(2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梭伦在诗中这样写道:
在时间的裁判席面前;
那奥林匹司诸神的伟大母亲——
黑色的土地;将是最好的证人;
因为正是我;拔掉了众多的债权标;
以前他备受奴役;而如今已重获自由。
材料二:梭伦制定的四大财产等级及其权利分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改革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
(2)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
(3)财产等级制度能给雅典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吗?为什么?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20分)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人物的个性作用的发挥要以既定社会条件为舞台;不能造背经济必然性的客观规律,社会总趋势不会因此改变,在这个意义上,没有不可替代的人物及其个性作用:在承认这些的前提下,由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在这个意义上,历史人物个性作用又有不可替代的性质。
——《试论历史人物的个性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概括并论证材料阐述的观点。(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思路清晰、表达通顺)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美国马汉的《海权论》认为;以贸易(指商品输出)立国的国家,必须控制海洋。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要夺取和保持制海权,必须具有占优势的海上实力,即强大的舰队和商船队以及发达的基地网。而在近代中国,两次鸦片战争惨败之后,经洋务派中坚力量推动,中国近代海军建设发展比较快,各方面都胜日本一筹。但李鸿章作为兴办近代海防的领军人物,仍坚持“守疆土,保和局”的海防战略。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清朝大败,这种失败,实际上是传统海防体系的全面崩溃。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围绕“海权与国家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上表是关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8分)2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
——《新唐书》
材料二。
刘委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
(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22、请从下面表格列举的改革措施中选择三项;
(1)说明它属于哪项改革(3分);简单解释该项改革措施的内容(3分)。
(2)说明三项改革分别代表的历史发展趋势。(6分)
。序号。
改革措施。
1
军功爵制。
2
因信称义。
3
解负令。
4
废除包税制。
5
易服装;讲汉话。
6
先定论。
7
设京师大学堂。
8
青苗法。
9
土地赎买。
10
殖产兴业。
23、公元前6世纪初;雅典城郊有个叫克里埃尼图斯的青年。他出身平民,家庭贫困,不具备担任官职的财产资格。后来,克里埃尼图斯开办作坊,生产葡萄酒并销往海外市场。5年后,他的年总收入达到了280麦斗,跻身于第三等级。
请回答:
(1)根据梭伦立法;跻身第三等级的克里埃尼图斯能享受怎样的政治权利?(3分)
(2)如何评价梭伦确立的财产等级制度?(6分)
(3)除此之外,梭伦对国家权力机构和司法制度又进行了哪些改革?(6)24、19世纪6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中日两国几乎同时开展了旨在“富国强兵”的自强运动──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然而甲午一战表明,两国的“富国强兵”结局却大相径庭,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鸿章认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惟枪耳,炮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洋务之能事毕矣。”
──摘自梁启超著《论李鸿章》
材料二(日本)该国近年改变旧制其变衣冠;易正朔,每为识者所讥。然如改习西洋兵法,仿造铁路火车,添置电报,开煤矿,自铸洋钱,于国计民生不无利益。并多派学生赴西国学习器艺,多借洋俩,与英人暗结党援,其势日张,其志不小。故敢称雄东土,藐视中国,有窥犯台湾之举。
──摘自1874年12月10日李鸿章给同治帝奏折。
(1)分析材料一指出李鸿章举办“洋务”的指导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洋务派作出了哪些重大的“变革”举措?
(2)材料二反映出李鸿章对日本明治维新有什么认识?
(3)试结合材料及相关历史背景,简要评析中日两国“富国强兵”结局不同的主要原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C【分析】【详解】
秦汉时期,经济重心在黄河中下游,政治中心在现陕西境内;唐代经济重心正由北往南转移,政治中心在现西安;宋代明清时期,经济重心转移到了江南地区,而政治中心向东转移到了现北京。由此可见,题干重漕运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有关,也与政治中心东移有关,故选C;A只体现经济重心转移,没有体现政治中心的转移,排除;关中自然条件恶化是导致政治中心转移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在元朝时最大的,之后明清时期不如元朝,排除D。2、D【分析】【详解】
本题对史料价值的判断。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前来朝贡的各国”;“金发碧眼的波斯人和黑人”体现了中外交流,可以当作研究中国古代外交史的重要图文史料,故D正确;材料未体现艺术手法,故A错误;材料并未强调绘画主题是写实,故B错误;“中原和非洲交往”只是其中一部分,故C错误。
【点睛】
本题考查对史料价值的判断。材料中“有金发碧眼的波斯胡人,也有浑身只披一块白布的黑人”说明南朝时中国与外国已经有交流,可以作为中外交流的研究资料。3、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730年吴郡(江苏苏州)户6万8千,洪州(江西南昌)户5万5千。到810年,两地分别增加到10万户与9万户”可知洪州(江西南昌)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故A项正确;从材料中户的增加无法得出人口总量的对比,排除B项;材料无法体现出江东地区经济发展最迅速且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藩镇割据威胁中央权力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4、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悲哀充溢着我的心”和雅典“陷入绝境”说明梭伦改革之前雅典社会矛盾尖锐,当时梭伦面临最大的压力来源于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压力,其中包括奴隶主与平民的矛盾,工商业奴隶主的挑战和奴隶主内部争斗,所以答案选D,A梭伦改革维护的是奴隶主的利益,奴隶的利益和反抗不在其改革范围之列,BC两项说法正确但过于片面。
考点:梭伦改革。
点评:本题还可以作如下的变式:
梭伦在当选执政官之前;曾经赋诗说:“我注目凝视,悲哀充溢着我的心,这爱奥尼亚最古老的地方,竟至陷于绝境。”梭伦说雅典“险入绝境”是指(B)
A.雅典面临外族人入侵的危险B.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斗争激烈。
C.奴隶主贵族之间的斗争D.自然灾害的威胁5、D【分析】【详解】
戊戌变法是由资产阶级倡导,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要求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时代潮流,D正确;A是戊戌变法目的,排除;B属于措施;C属于变法手段。6、C【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平民本身享有的政治权利十分有限,故A项错误;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为了更进一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他们一方面要求打破贵族寡头政治,分享他们的政治权利,另一方面又要防止激进的社会变革,以保持社会秩序的稳定,故C项正确,BD两项的叙述是错误的。7、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把‘旱锄’作为‘凡耕之本’重要的环节”“对各种作物都要求“有草锄之,不厌数多””“汉代农具中有专门用来除草的铁锄,出土很多”可知,汉代时期注重耕作技术,说明这时期有了较为完备的耕作技术,故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汉代时期的耕作技术较为完备,没有与前朝的农业情况进行比较,故无法得出相比前朝有了跨越式发展,故A选项错误;完备的耕作技术能够满足大部分农民的需求,但不能够说可以满足所有农民的需求,故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汉代完备的耕作技术,没有体现铁犁牛耕相关的内容,故D选项错误。8、C【分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我国夏商周时期使用的部分农具简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耕作工具日益丰富,说明耕作方式不断进步,故C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当时出现铁犁牛耕,故A错误。材料也不能说明木石等原始农具已不复存在,故B错误。材料只反映耕作工具,无法体现农业管理经验比较丰富,故D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发达的古代农业·耕作工具。
【名师点睛】石质工具、青铜工具、铁质农具。从原始时代到奴隶时代,石、木都是工具、包括农具的主要制作材料,用石料制作各种工具,在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加工技术和方法,这中间也存在着一个相当漫长而复杂的发展演变过程。人们从最初不加选择的使用天然石块,再到初步打制,再到同时打制和磨制,再到对石料进行选择,根据石料确定加工对象和加工方法,以及打击、搓磨、钻孔等技术从摸索到逐渐成熟,其过程是相当漫长的,其技术与方法也是相当复杂的,其探索是相当艰巨的。二、填空题(共1题,共2分)9、略
【分析】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划分十个地区部落取代过去的四个氏族部落,以五百人会议代替梭伦创立的四百人会议,创立十将军委员会和陶片放逐法,这些措施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各级官职向广大公民开放,为贫苦公民参加政权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证,这使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故答案为“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克利斯提尼伯利克里三、材料分析题(共7题,共14分)10、略
【分析】【详解】
(1)措施:根据“设立商部衙门”“下设的保惠司主要管理其下属的各商务局;商务所、商务学堂、招商工作”得出调整、整顿工商业管理机构;根据“《奖励华商公司章程》”“《奖励商勋章程》”得出鼓励创办工商企业及其辅助机构;奖励工商;根据“清廷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联合的商会组织”“清政府颁布《商人通律》;之后,又颁布了《公司律》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得出加强政府引导,颁布管理工商实业的相关章程法令。
(2)意义:根据“清政府颁布《商人通律》;之后,又颁布了《公司律》和《商标注册试办章程》”得出推动了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近代化;根据“清廷还创办商务学堂、高等实业学堂等新式商业学堂”得出为近代中国培养大批经济人才;根据“清廷逐步建立了政府引导企业主联合的商会组织,工商界人士同时指出商会的成立‘内可与敌府通商人之情况,外可与各国持商务之交涉’”得出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还可从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客观上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等角度分析回答。【解析】(1)措施:调整;整顿工商业管理机构;鼓励创办工商企业及其辅助机构;奖励工商;加强政府引导,颁布管理工商实业的相关章程法令。
(2)意义:推动了中国经济管理体制的近代化;为近代中国培养大批经济人才;肯定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为近代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社会环境;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经济近代化进程;客观上也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11、略
【分析】试题解析:(1)改革的异同从材料一二中的信息来进行对比归纳即可;不同点抓住材料一中“恢复债奴的公民身份,永远禁止把雅典公民沦为奴隶;他还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发展工商业经济”“他将人民按财产分为四个等级,各自拥有不同的政治权利”“以便让多数的人可以参加到政府中来”和材料二中“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立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等信息来对比归纳即可;相同点从材料一中“克里斯提尼改革将全国划为十个地区,其重新划分选区的目的在于抽掉一些贵族势力的基础”和材料二中“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设立军功爵制度”的信息可得出打击旧贵族势力;再结合改革的内容可以看出都涉及到经济;政治等各方面。
(2)原因要注意结合当时社会主要矛盾来分析;联系所学可知,战国时期属于社会转型时期,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矛盾,因此商鞅变法的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要求;而梭伦改革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因此改革措施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定基础。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中国的改革·商鞅变法;历史上重大改革·古代雅典的改革·梭伦改革、克里斯提尼改革【解析】(1)异:雅典改革禁止把公民沦为奴隶;而商鞅变法将工商业者沦为奴隶;雅典鼓励发展工商业,商鞅则采取严厉的抑商政策;雅典改革按财产分享不同的政治权利,商鞅变法按军功授爵;雅典改革扩大民主的基础,商鞅变法加强君主专制集权。
同:打击旧贵族势力;改革涉及经济;政治等各方面。
(2)战国时期主要矛盾是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矛盾,商鞅变法措施适应了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政治要求;梭伦时期雅典平民与贵族矛盾激化,梭伦改革措施在于缓和平民与贵族矛盾,巩固雅典民主政治的阶级基础。12、略
【分析】【详解】
(1)本问考查的是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回忆所学知识即可;三国宗教改革的发动者分别为:德意志的马丁•路德;瑞士的加尔文、英国的亨利八世。
(2)可从对欧洲天主教势力的打击、对宗教信仰自由原则确立的影响、对民族意识的增强、对人民思想解放的影响以及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等角度作答【解析】⑴马丁•路德;加尔文、亨利八世。
⑵打击了欧洲天主教的神权统治;为确立宗教信仰自由的原则奠定了基础;新教登上历史舞台;增强了欧洲民族意识,促进了欧洲民族国家的发展;使语言、文学、艺术、音乐、教育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思想武器。13、略
【分析】【详解】
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克里米亚战争的认识与理解。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然后结合战争的目的;结果及影响具体分析回答。依据所学可知,这场战争实际上是俄国与英法争夺对土耳其的控制及地区霸权所致,同时亚历山大二世也是为摆脱国内危机而进行的一场赌博。但结果适得其反,加剧了国内矛盾,也使俄国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内外交困,不得不进行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认识与理解。回答时注意结合第一问。依据所学可知;为解决危机,亚历山大二世不得不进行农奴制的改革。从改革的内容,从资本及劳动力;市场等方面分析积极作用;从农民的实际地位及利益、改革的彻底性等方面分析局限性。
考点:俄国1861年农奴制的改革·改革的主要内容·改革的评价【解析】(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战败。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
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14、略
【分析】【详解】
(1)依据材料“取消双轨制;使政令统一于朝廷”来看,完颜亮在地方废除双轨制,统一政令;依据材料“在中央官制上,撤销中书;门下二省,只保留尚书省,直接向皇帝负责”来看,完颜亮裁撤中央机构,加强皇帝控制;依据材料“废除最高军事机构都元帅府,设枢密院,受尚书省节制”来看,在军事上完颜亮废除了都元帅府,枢密使掌管君权;依据材料“废除了原辽、宋地区分别举行科举考试的南北选,统一科举”来看,他还统一了科举制度;依据材料“把政治中心从上京南迁到燕京”来看,他还将都城迁到了北京。
(2)依据完颜亮的改革措施来看,地方、中央官制的变革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对汉族制度的学习,进一步促进了金朝的封建化和汉化;迁都北京增强了北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对后世定都产生影响。【解析】(1)措施:废除双轨制;统一政令;裁撤中央机构,加强皇帝控制;废除都元帅府,掌控军权;统一科举;迁都北京。
(2)影响:加强了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进一步促进了金朝的封建化和汉化;增强了北京的政治和经济地位,对后世定都产生影响。15、略
【分析】【详解】
(1)背景:根据“1952年”;结合所学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背景,得出新中国成立,经济和社会秩序恢复;根据“筹备全国体育运动委员会”得出党和国家重视体育事业;还可从人民当家做主,对体育事业提出新的要求;群众身体素质普遍不高;旧中国体育事业落后等角度分析总结。
(2)意义:根据“在体育管理的组织体系方面;逐渐形成三大系统,即国家行政部门系统;军队系统和社会系统”,可从推动了人民群众的体育事业;有利于提高民众身体素质;有利于发现、培养体育人才;为以后的体育事业奠定基础等角度分析总结。
【点睛】【解析】(1)背景:新中国成立;经济和社会秩序恢复;党和国家重视体育事业;人民当家做主,对体育事业提出新的要求;群众身体素质普遍不高;旧中国体育事业落后。
(2)意义:推动了人民群众的体育事业;有利于提高民众身体素质,改善精神面貌;有利于发现、培养体育人才;为以后的体育事业奠定了框架和基础。16、略
【分析】试题分析:(1)第一问;有关于材料一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改革措施问题,可以依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的梭伦改革内容来分析归纳。有关于这一措施有何积极意义需要结合前一问的答案内容来回答,可以依据改革内容一一回答。材料内容反映的是梭伦改革的“解负令”,然后依据这个内容来分析归纳即可。
(2)第二问;有关于雅典公民被划分为四个等级的依据是什么的问题,考查的是梭伦改革的相关内容,梭伦改革内容中有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等级,所以根据就是依据财产多少进行划分的。有关于与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的问题,其实是考查梭伦这项改革内容的积极意义,所以只要依据这个问题来回答即可。有关于对雅典的哪一个阶层最有利的问题,很明显是对工商业奴隶主有利,改革前他们是享受不到太多的权利的,但改革后他们的财产多,所以享有的权利也就多。
(3)有关于财产等级制度能给雅典公民带来真正的平等吗的问题;这个问题的答案肯定是不能的,因为平民财产是少,所以不可能与工商业奴隶与贵族奴隶主享有同等的权利,这种做法是用财产的多少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依据是一种不平等,这即是原因。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走向民主化进程·雅典的民主化改革【解析】(1)解负令梭伦改革中“解负令”使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摆脱了沦为奴隶的命运(2)财产的多少。打破了贵族靠血缘门第的世袭特权垄断政权的局面,为非贵族出身的工商业奴隶主开辟了参政议政的途径,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对工商业奴隶主阶层最有利。
(3)不能。因为按财产多少划分公民的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有的权利越多,这是一种有条件的平等,而不是公民的普遍平等。四、论述题(共4题,共20分)17、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题型,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依据材料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据材料和所学对于提出的观点进行阐释。本小问,首先依据材料“承认具有不同个性的人物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确实是不同甚至极其不相同的”的信息可以概括出观点是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阐述结合商鞅变法的背景、影响解答即可。【解析】观点:历史人物的个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历史的发展进程。
阐述: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导致各国进行改革,锲而不舍、不畏强权、主张严刑峻法的商鞅顺应时势,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富国强兵的改革,促使秦国实力增强,迅速崛起,为秦国完成统一奠定了基础。19、略
【分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与所学世界史的相关知识,围绕“海权与世界强国”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据材料“夺取并保持制海权,特别是与国家利益和海外贸易有关的主要交通线上的制海权,是国家强盛和繁荣的主要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题进行简要阐述。例如,论题:英国海上霸权的确立。阐述:新航路开辟以后,英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都建立了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解析】示例一:
论题:对海防的重视。海防力量的强大。有利于推动国家的发展和强大。
论证:新航路开辟后;荷兰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进入大发展时期。荷兰的造船业非常发达,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的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成千上万的荷兰商船贩运着世界各地的商品。为荷兰人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在荷兰政府支持下,一些资金雄厚的大商人成立了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的贸易公司。积极参与殖民争夺。很快建立了遍布世界的商业殖民帝国。在南北美洲;非洲、印度、东南亚一带夺取了广阔的殖民地。
同样;新航路开辟以后,美国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积极进行殖民扩张。1588年,英国海军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奠定了英国海上霸权的基石。17世纪中期,英国颁布《航海条例》遭到了荷兰的强烈反对。双方爆发了三次战争结果荷兰战败。接着,英国又同法国展开了激烈的争夺。18世纪中期,英国打败法国。英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在亚洲;非洲、美洲和大洋洲建立了广阔的殖民地,逐步建立起“日不落”的殖民帝国。直到20世纪它还保持着这种海上霸主的地位。
俄国沙皇彼得一世1682年登基时;俄国还是一个落后的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更没有海军。彼得亲政后,下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他一方面在国内进行全面改革,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与强邻奥斯曼帝国和瑞典争夺出海口,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俄国海军。他亲自制定《海军条令》.他又亲自指挥和参加了同瑞典进行的长达21年的北方战争,终于在1721年为自己的国家争夺到了自由出入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使俄国有能力去参加更加广大的世界竞争,从此俄国正式成为欧洲列强之一。
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下沼,要“开拓万里之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天皇政府把建立一支强大的海军作为当务之急。天皇对海军的事务经常事必躬亲。日本不断扩充海军。并对外扩张,这样日本通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终于摆脱了列强控制,跻身于世界强国行列。(任选两个国家的案例简要说明即可)
示例二:
论题:对海防的不重视。不大力发展海防力量。造成国家落伍与衰落。
论证:中国封建王朝的专制统治与面向海洋、走向世界的观念格格不入,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海防松弛。西方殖民者纷至沓来,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先是葡萄牙,其船队在中国沿海反复出没并占领澳门,而后是西班牙、荷兰先后侵占台湾,这些都未能引起官方的重视。直到近代,随着西方殖民者对中国侵略。使中国的海权逐步丧失:清政府统治腐败,不重视海防;国家贫弱无法建立强大的海军;甲午海战,北洋海军全军覆灭。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从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比较来看,不难发现,传统节日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宗教信仰、民间习俗等相关。就中国传统节日来看,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家族观念和“忠”“孝”“仁”义”,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道。而西方传统节日则宗教色彩浓厚,同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亲情的表达,同时体现了对个体劳动的尊重。【解析】论题:中西方传统节日是东西方不同文明的产物;体现了鲜明的文化特色。
阐述:中国传统节日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同时受宗法制度、儒家思想、地域风俗、民间信仰影响,反映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注重家族观念和“忠”“孝”“仁”义”,祈盼安定富足生活的美好愿望,充满了中国式的人情味道。西方传统节日宗教色彩浓厚,同时体现了人文主义的特色,注重人性、亲情的表达,同时体现了对个体劳动的尊重。五、简答题(共4题,共8分)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1)小题;从材料一“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可知第五琦之法的特点是:官营专卖;专利;强行加价。从材料二“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常平盐”可知刘晏之法的特点是: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两者不同的特点正是其不同之处。
第(2)小题,由材料二“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可知刘晏的盐法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解析】(1)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2)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22、略
【分析】试题分析:(1)1项属于商鞅变法;2项属于宗教改革的内容;3项属于梭伦改革的内容。商鞅变法实行军功爵制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宗教改革因信称义掌握了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和精神上的自由;梭伦改革颁布解负令缓解了平民的不满情绪。(2)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也是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新型起重机专利许可及销售代理合同
- 合作房地产开发协议(28篇)
- 师傅和徒弟作文
- 2025年兼职工劳务合同格式
- 2025年企业合作投资与合资合同
- 2025年信用卡预借现金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中尺度自动气象站系统项目立项申请报告
- 2025年区域饮品代理合作协议范本
- 2025年式多功能打印机销售合同规范
- 2025年企业电力安全使用标准协议书
- 超前小导管施工作业指导书
- 中国律师学完整版课件全套教学ppt教程
- 守纪律讲卫生懂礼仪
- 脑控受害者解救方法
- 滁州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保理业务解决方案
- 图纸会审答疑
- PCCP安装与水压试验
- 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共10页)
- 招标工作手册
- 锻件的结构设计与工艺性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