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统编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统编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统编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统编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统编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统编版必修3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758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梁启超说“黄宗羲在过去二百年间,大家熟视无睹”,但近代以后,却被誉为“中国的卢梭”,是“过去民主思想的伟大代表”。导致黄宗羲思想不同境遇的最主要原因是A.他的思想主张脱离时代要求B.近代兴起向西方学习的潮流C.反君主政体成为国人的共识D.救亡图存成为近代思想主题2、下图是毛泽东某部著作的目录内容(部分);对该著作解读正确的是。

A.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B.突破“城市中心论”革命模式C.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D.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3、孙中山在《孙文学说》中说:“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历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天下事惟患于不能知耳,倘能由科学之理则以求得其真知,则行之决无所难;夫事有适乎世界之潮流而为先知先觉者所决志行之,则断无不成者也。”孙中山意在A.阐述知行原理,宣传传统文化B.顺乎世界潮流,实行民主共和C.鼓舞同志士气,坚定革命信念D.探寻科学之理,解决民生问题4、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主张绘画要“师法自然”“师造化”,提倡“唯我”“一画之法,乃自我立”,强调“夫画者,从于心者也”,以彰显自我性灵,抒发内心情感。这表明明清之际的文化()A.蕴含自我独立意识B.遵循自然变化规律C.旨在提升道德修养D.具有开放包容色彩5、下表为中国古代书法字体的演变;可知,这一演变。

A.是政府有组织简化的结果B.是古人在频繁使用中简化的结果C.是各民族交融发展的结果D.反映了由象形到线条笔画的趋势6、“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是孙中山的一贯主张。他去世后,每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日)被定为植树节,一改过去以清明节为植树节的惯例。提倡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孙中山的A.环保主义B.民族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7、韩愈在《原道》一文中指出:“今也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几何其不胥(胥:全,都)而为夷也?”这说明他A.主张将儒、释、道融合,三教合流B.在思想上带有极端狭隘的民族偏见C.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D.提倡儒学复兴运动,力图重建信仰8、明朝时期,儒家思想又称之为A.阴阳五行学B.道教C.佛学D.理学9、有学者研究发现,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在梵文佛经的汉译过程中,中国“孝道”观念被大量人为注入佛经,如汉译《菩萨戒本》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顺至道之法。”再如佛经《善生经》中的“凡有所为,先白父母”和“父母所为,恭顺不逆”。这反映出当时A.儒家思想的影响深远B.佛教丰富了儒家思想C.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D.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美国文学家海明威是现实主义代表作家,他的代表作是________。11、大唐盛世,国力强大,对周边地区产生了文化的辐射力,形成了以中国本土为地理中心、以中国文化为轴心的__________;宋元时期,中国的技术发明______和火药经由阿拉伯人传到欧洲,推动了人类历史进程。12、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

。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氾胜之书》

原著失传。

贾思勰。

元朝。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对牛顿经典力学的否定,与量子理论一起构成现代物理学的基础。A.正确B.错误14、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A.正确B.错误15、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A.正确B.错误16、史实: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

推论: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A.正确B.错误17、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赫伯特·斯宾塞是英国近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19世纪50年代;他首次提出社会进化论思想,倍受英美两国资产阶级青睐。他认为“文明就是人的潜在能力在适宜的环境下的发展”,所以,人应当随生存环境来调节、改变自己,去适应其生存环境。社会发展是一个生存竞争的过程,通过竞多,个人、种族、国家分裂为优劣不同的民族。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基本的社会分类是军事社会和工业社会,前者最突出的特征是强制;而后者则是建立在自愿合作基础上的。欧洲社会将不断从军事社会走向工业社会。

——摘编自任丰田《斯宾塞社会进化论思想述评》材料二。

盖生民之大要有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是以西洋观化言治之家,莫不以民力;民智、民德三者断民种为高下。未有三者备而民生不优,亦未有三者备而国威不奋者也。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顾彼民之能自治而自由者,皆其力、其智、其德诚优者也。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曰鼓民力,二曰开民智,三曰新民德”。

——王栻《严复集》(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斯宾塞与严复思想的相同之处。

(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二者思想产生的不同背景。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希腊是最早产生戏剧的国家。早在公元前五世纪,古希腊戏剧就进入它的成型和成熟阶段。古希腊戏剧有悲刷、喜剧、“萨堤洛斯剧”(羊人刷)和“模拟剧”;戏剧的结构完整严密,例如希腊悲剧,一般通过开场、进场、戏剧场面(三至五个)和退场四个部分表演一个曲折完整的故事。古希腊戏剧演出的剧场,宏大精美,比如现存的雅典酒神剧场,可容纳一万四千人左右。尤其是,产生了众多的戏剧作家和作品,出现了世界普遍公认的伟大戏剧家和不朽名著。——摘编自曹文心《古希腊戏剧早熟与中国戏剧晚成的原因》京剧诞生于晚清的成丰、同治年间,即距今约150年之前。它是在中国戏曲发展到巅峰时期。在清代由皇家知识分子和众多艺术家共同创造的文化工程,做到了化徵、汉、昆、梆诸剧及胡汉夷狄众乐为一体。京剧的内容主张文以载道,剧情多以形象地宣传道德、高台教化为主。形式上继承了传统美学“有无相生”“主象尽意”的写意性。程式性的表演以夸张和象征的方式展示出中国古代社会对善恶关丑的道德取向。强调整体美感的中国京剧形成了与各国戏剧迥然不同的独特艺术风格,是被世界公认的三大戏剧流派之一。——摘编自吴江《中国京剧文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古希腊戏剧和中国京剧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戏剧产生的社会背最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2题,共14分)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科学发展的研究表明,如果某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5%以上,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为“世界科学中心”。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发展史揭示了这样一条基本规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科学发展的研究表明,如果某个国家的科学成果数占同期世界总数的25%以上,这个国家就可以称为“世界科学中心”。近代科学诞生以来,科学发展史揭示了这样一条基本规律:在每一个历史时期,总有一个国家成为世界科学中心,引领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潮流。。下表是世界科学中心转移概况世界科学中心依据汤浅光朝:平凡社年表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赵红州:自然科学大事年表意大利1540—1610年1540—1620年英国1660—1730年1660—1750年法国1770—1830年1760—1840年德国1810—1920年1840—1910年美国1920年至今1910年至今——摘编自潘建峰等《钻石模型——解读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更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近现代史知识,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商务印书馆大事记(部分)

。时间。

大事。

1897年。

商务印书馆创业于上海;以印刷为主业。

1900年。

印刷《外交报》(中国近代第一份以评述国际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报刊)

1902年。

上海南洋公学总教习张元济进馆译印《各国国民公私权考》《近世陆军》等设第一个分馆于汉口:正式成立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吸收日责,改进印刷。

1903年。

根据清政府的《钦定学堂章程》;编印“最新教科书”

1905年。

设北京分馆:出版严复译《天演论》;至1921年印刷20次。

1906年。

出版严复译《法意》(孟德斯鸠著)

1907年。

蔡元培应聘为商务印书馆编译书籍。

1912年。

始用电镀铜版:编印《共和国教科书》;被称为“教科书之巨琴”:出版《新字典》编译《世界共和国政要》

1914年。

董事会收回日本股份;设分馆于香港:创刊《学生杂志》

1915年。

首次引进彩色胶印机:发行《科学》杂志:出版《辞源》

1919年。

始用机器雕刻字模:编印《新体国语教科书》(我国第一部白话文科书)

——据《商务印书馆大事记》等从上表中获取历史信息,围绕一个主题提出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3题,共12分)22、革命派和改良派在论战中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的?23、思想解放往往是政治变革的先导。请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在这次运动中涌现的哪一流派顺应了秦国政治变革的需要?

(2)启蒙运动提出的哪些思想观点顺应了近代欧洲民主制度确立的历史潮流?(列举出其中两点即可)

(3)近代中国发生的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参加这运动的人物有哪些?(举出其中两个即可)24、以孔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文化受到广泛关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孔子)知道;古代传统的重建,并不仅仅是指外表上的同一。这里强调的是对永恒真理的温习,而不是对过去的模仿,孔子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使这些永恒的思想重放光彩。

——摘编自雅斯贝斯《大哲学家》

材料二无论何种学派;均不能定为一尊,以阻碍思想文化之自由发展。况儒术孔道,非无优点,而缺点则正多。尤与近世文明社会绝不相容者,其一贯伦理政治之纲常阶级(等级)说也。

——赵清;郑城《吴虞文集·陈独秀复吴虞信》

材料三新加坡主要汲取儒家的君子品格的价值观;这是与新加坡道德教育直接相关的基本因素。新加坡结合自己的国情赋予“忠孝仁爱礼仪廉耻”以新的内涵,把他们理解的重整体;重义务、重责任的儒家伦理道德进行现代化,而提出了作为他们国家意识形态的共同价值观。

——摘编自龚群《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明孔子对古代传统重建的内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孔子为重建古代传统文化所做的工作,并回答孔子的核心思想及其欲达到的目的。

(2)在材料二中;陈独秀如何评价孔学?归纳陈独秀反孔的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对五四运动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加坡是如何利用儒学进行道德教育的。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加坡推行道德教育的影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黄宗羲的主张是“反对君主专制,认为君主是天下大害”,结合本题中黄宗羲思想不同的境遇可以推导出在近代反对君主专制,救亡图存成为时代主题,故正确答案为D项。黄宗羲的主张反映了明末清初封建制度走向没落和宋明理学被人们抛弃的现实,A项错误。B项在题文中没有提及。结合梁启超是戊戌维新的代表人物,主张君主立宪制,可知C项错误。2、C【分析】【详解】

著作的目录内容涉及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推断这部著作是《新民主主义论》,在这部著作中毛泽东创造性提出分两步走的革命战略,C正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C。3、C【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的意思是孙中山利用知难行易来宣传革命思想,即“能知必能行”,认为思想认知、思想解放或转变观念是很难的,一旦豁然开朗就会付诸行动,目的是坚定革命同志的信心,起到鼓舞资产阶级革命派坚持斗争的革命斗志,故选C项;A项不符合“意在”这一设问要求;BD两项均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实行民主共和”“解决民生问题”之意。4、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明末清初画家石涛主张绘画要‘师法自然’提倡‘唯我’以彰显自我性灵,抒发内心情感”及所学知识可知,石涛主张绘画要注重观察自然,强调自我感悟,有自己的创造和独立精神,服从自己内心感受,体现了其个性解放思想,也表明明清之际的文化蕴含自我独立意识,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明清文化遵循自然变化规律,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明清文化旨在提升道德修养,排除C项;材料强调绘画“唯我”“一画之法,乃我自立”,不能体现开放包容色彩,排除D项。故选A项。5、D【分析】【详解】

从材料中的鱼、马字体演变的过程来看,体现的是中国汉字由象形到线条笔画的趋势,D正确;中国汉字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演进的,并非是政府有组织简化的结果,A排除;BC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D。6、D【分析】【详解】

根据“植树以收利,蓄木以为薪”可知孙中山提倡植树是为了使民众获取收益,所以这体现了民生主义,故选D;提倡植树造林主要体现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而非环保主义、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排除ABC。7、C【分析】【分析】

【详解】

材料“今也举夷狄之法几何其不胥而为夷也”是说如今尊崇夷狄之法,把它抬高到先王的政教之上,那么我们全要沦为夷狄了,这说明了韩愈反对举异质文化凌驾中国文化之上,故C项正确。从材料看韩愈并未主张三教合流,A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狭隘的民族偏见,B错误。材料中只是对“今也举夷狄之法”进行了质疑,并没有提倡儒学复兴运动,D错误。8、D【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明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故D选项正确;阴阳五行学说、道教及佛学思想均与儒家思想没有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故排除ABC选项。9、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以孝入佛,而孝是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这反映了当时佛教借儒家思想的内容来传播佛教思想,说明当时儒学思想影响比较深远,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丰富了佛教的内容,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儒释思想“开始”出现融合,排除C;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而是说明儒学思想影响深远,排除D。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美国文学家海明威的作品是《老人与海》。【解析】《老人与海》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第一问是考查唐朝时期强大的国力,所以在文化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强大的文化圈,第二问是考查的宋科技发明的外传,促进了欧洲社会的转型,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难度不大。【解析】①.东亚文化圈(或汉文化圈;或儒家文化圈)②.活字印刷(或指南针)12、略

【分析】【详解】

联系所学可知,《氾胜之书》是西汉氾胜之的著作;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元朝王祯的《农书》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解析】。时期。

农书。

作者。

特点。

西汉。

《氾胜之书》

氾胜之。

原著失传。

北魏。

《齐民要术》

贾思勰。

现存最早的最完整;系统的农学书籍。

元朝。

《王祯农书》

王祯。

对中国南北方的;广义的农业;全面系统地论述,并附有较完备的“农器图谱”

明朝。

《农政全书》

徐光启。

重视备荒;水利等农政;热心推广番薯等高产新作物。

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详解】

相对论打破了牛顿以来传统的绝对时空观。相对论并非全盘否定牛顿力学,牛顿力学反映的是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而狭义相对论反映的是物体高速运动的客观规律,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故判断为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些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的学者,他们被称为智者学派。故正确。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使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即“蒸汽时代”。题意说法正确。16、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电力的广泛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而非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题干说法错误。17、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北宋时,儒家学者冲破汉唐儒学的束缚,融合了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义理,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故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2题,共12分)18、略

【分析】(1)斯宾塞和严复两个人都对进化论进行了社会科学上的应用。两者都强调社会的发展观;并强调了发展中的竞争问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其次就是两者都强调自由是发展中的关键。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宾塞的思想提出在19世纪中期的英国,而严复则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当时两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以及历史背景都有差距。我们可以从此入手,来对比分析两者的差异。【解析】(1)同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发展遵循竞争法则;优胜劣汰;自由是社会发展的保障和归宿。

(2)斯宾塞:19世纪中期的英国基本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世界霸主地位;自由主义思想成为社会思潮主流,工人运动开展,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严复。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危机深重,西学东渐,进步知识分子接受启蒙思想和进化论,倡导救亡图存。19、略

【分析】【详解】

(1)古希腊戏剧的特点:根据材料“在世界文明古国中;希腊是最早产生戏剧的国家”可归纳出产生早,历史悠久;根据材料“希腊戏剧有悲刷;喜剧、“萨堤洛斯剧”(羊人刷)和“模拟剧”,戏剧的结构完整严密”可归纳出种类多,结构严密;根据材料“古希腊戏剧演出的剧场,宏大精美”可归纳出形成了专门的演出场所。京剧的特点:根据材料“做到了化徵、汉、昆、梆诸剧及胡汉夷狄众乐为一体”可归纳出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兼收并蓄;根据材料“剧情多以形象地宣传道德、高台教化为主”可归纳出内容上注重道德教化;根据材料“形式上继承了传统美学“有无相生”“主象尽意”的写意性”可归纳出形式上强调写意;根据材料“强调整体美感的中国京剧形成了与各国戏剧迥然不同的独特艺术风格”可归纳出强调整体美感。

(2)社会背最:关于古希腊和中国戏剧的背景可从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思想及阶级关系变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即可。历史价值:关于历史价值可从推动了中国和西方戏剧的发展和人类艺术史上的宝贵遗产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解析】(1)古希腊戏剧特点:产生早;历史悠久;种类多,结构严密;形成了专门的演出场所。

京剧的特点:融合吸收了其他剧种的优点;兼收并蓄;内容上注重道德教化;形式上强调写意;强调整体美感。

(2)古希腊戏剧社会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古希腊工商业繁荣;人文精神发展;希腊神话艺术提供思想源泉。

京剧社会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儒家思想(或程朱理学)是主流思想;明清的戏剧;文学艺术为京剧形成提供素材,奠定基础;政府和民间艺术家的共同推动。

历史价值:推动了中国和西方戏剧的发展;是人类艺术史上的宝贵遗产。五、论述题(共2题,共14分)20、略

【分析】【详解】

这道开放性题以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论述问题等方面的能力。我们可以根据给出的材料提出一个问题,并结合知识加以论述。就提出问题来说,既可着眼于材料的整体,也就是要综合所有材料来进行分析,找出全部材料能够反映出的一个共同的本质问题,以此提炼出一个论题;也可着眼于材料的局部来进行分析,然后提炼出一个论题——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高速发展带动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世界强国的崛起促使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等论题,在论述的时候,我们要将题干列举的的科学中心的国家,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自己所拟定的论题,按照时序进行论述,论述时一定要做到史论结合、论从史出。【解析】示例:

论题: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阐述:意大利最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并带动商品贸易的发达;为其科学革命打下基础;文艺复兴宣传了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带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和发展。这些条件促使意大利在16世纪成为世界科学中心。17世纪四十年代,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政府重视科学技术,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大学教育发展及教育理论的创新为科学中心向英国转移提供了巨大支撑。所有这些促使英国在17—18世纪成为世界科学中心。

综上所述;世界科学中心的形成需要具备诸多条件,是政治;经济、文化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2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抓住题目的要求,阅读材料,提取信息,提炼出主题。根据材料“根据清政府的《饮定学堂章程》,编印“最新教科书””“蔡元培应聘为商务印书馆编译书籍”“始用电镀铜版:编印《共和国教科书》,被称为“教科书之巨琴”:出版《新字典》编译《世界共和国政要》”“始用机器雕刻字模:编印《新体国语教科书》(我国第一部白话文科书)”等信息,可以看出其发展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知识可从这一角度展开论述。同时也可以提取表格里的其它相关信息,进行提炼,论述。【解析】示例一:观点:商务印书馆推动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阐述: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兴办新式新堂,商务印书馆编印“最新教科书”,推动我国近代自编教科书的进程,促进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商务印书馆适应新时代的需要,编印《共和国教科书》。1919年,商务印书馆编印《新体国语教科书》,在教科书白话文改革中起到了率先作用。

此外;商务印书馆还编撰;出版《新字典》《辞源》等辞典,成为学生和广大读者学习研究的工具书,也适应了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综上所述;商务印书馆不断适应新的历史潮流,编辑出版教科书和工具书,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对中国近代教育事业作了重要贡献。

示例二:观点:商务印书馆是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重要推手。

阐述:19世纪末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提倡西学,各种新思想逐渐传播开来。商务印书馆作为近代中国一家现代意义上的出版机构,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在历代出版人和知识分子的不断努力下,相继印刷;出版了《外交报》、《天演论》、《法意》、《共和国教科书》、《世界共和国政要》等大量报刊、译著和教科书,逐渐成为近代传播西学、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平台,制造舆论,不断开启民智,唤醒了民众觉悟,推动了社会进步。

综上所述;商务印书馆通过印刷;出版报刊、译著和教科书,传播近代进步思想,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示例三:观点:善于抓住机遇是商务印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

阐述:19世纪末;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商务印书馆创办。20世纪初,清政府实行“新政”,进行教育改革,新式教科书的需求大增,商务印书馆抓住教育改革的新动向编印《最新教科书》。随着学制的变革,商务印书馆所出版之教科书亦相应进行修订,以满足各学堂之需要。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商务印书馆出版《共和国教科书》,以适应共和国的需求。1915年新文化运动兴起,宣传“民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商务印书馆发行《科学》杂志,出版《新体国语教科书》。同时,商务印书馆积极引进外国资本与先进印刷技术,大胆吸收人才任用专家学者,适时调整业务;扩大经营规模。

综上所述,在中国近代大变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