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华师大新版七年级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已知四台显微镜的目镜和物镜的倍数如下,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显微镜可能是()A.5X、10XB.10X、40XC.15X、10XD.20X、35X2、“低碳”的实质就是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做法符合“低碳”要求的是()A.大量焚烧垃圾,减少处理费用B.坐“的士”替代坐公交出行C.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D.清明节燃放烟花爆竹3、在进行探究时,如果试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A.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B.修改假设,重新做实验C.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D.依据试验结果下结论4、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①草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⑤冬眠的蛇⑥恐龙化石⑦蘑菇⑧流感病毒.A.①⑤⑦⑧B.①③④⑧C.②③④⑥D.②⑤⑥⑦5、警察小李在抓捕毒贩时下肢受伤;伤及动脉,血液喷射而出。回答10-11题。

上题中,若小李是O型血,失血过多需输血时,应以输给何种血型的血为原则()A.A型B.B型C.O型D.AB型6、2018年武大靖夺得平昌冬奥会男子短道速滑500米金牌。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系统主要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B.为滑行提供动力的结构是关节C.完成滑行动作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D.人体的运动只由运动系统支配完成7、【题文】血液通过肺部血管时,氧气含量会发生变化。下列曲线图解能正确表示该变化的是8、【题文】防止食物进入气管的结构是:A.会厌软骨B.软腭C.气管上的软骨环D.气管壁上的纤毛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下图是克隆羊“多莉”的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作答:

在培育多利的过程中;科学家采用体细胞克隆技术,主要分四个步骤进行:

①从一只六岁雌性的芬兰多塞特(FinnDorset)白面绵羊(称之为A)的乳腺中取出乳腺细胞;将其放入低浓度的培养液中,细胞逐渐停止分裂,此细胞称之为供体细胞。

②从一头苏格兰黑面母绵羊(称之为B)的卵巢中取出未受精的卵细胞;并立即将细胞核除去,留下一个无核的卵细胞,此细胞称之为受体细胞。

③利用电脉冲方法;使供体细胞和受体细胞融合,最后形成融合细胞。电脉冲可以产生类似于自然受精过程中的一系列反应,使融合细胞也能像受精卵一样进行细胞分裂;分化,从而形成胚胎细胞。

④将胚胎细胞转移到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称之为C)的子宫内;胚胎细胞进一步分化和发育,最后形成小绵羊多利。

(1)从生物的结构层次来看;多利的诞生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层次:

细胞____器官____多利。

(2)多利继承了提供____的母羊____(选A或B或C)的遗传特征,所以多利是一只____(选“黑脸羊”或“白脸羊”),多利与为其提供遗传物质的母羊非常相似的现象是生物的____现象。10、“食品安全”;“公共卫生与健康”等话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下面是综合了新闻媒体对此类问题的相关报道;请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近期;我省部分地市发生蜱虫叮咬致人死亡事件,引起省卫生厅的高度重视,并发布防控措施.该病的症状是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等,少数患者出现脏器衰竭而死亡.研究发现,该病与蜱虫体内存在的新型布尼亚病毒有关.蜱虫叮咬携带病原体的动物后再叮咬人时传播。

材料二:近几年;新闻媒体连续报出了“毒奶粉”;“地沟油”、“毒花椒”、“健美猪”、“染色馒头”等食品安全事件,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在加大检测、加大处罚、净化食品市场的同时,提醒老百姓学会鉴别、学会自我保护。

材料三:近期;媒体报道的“超级细菌”(超级耐药性细菌)的出现,再次为我们敲响了“滥用抗生素”的警钟.加强药品管理,科学使用抗生素,是预防“超级细菌”出现的有效手段。

(1)“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病原体是____,该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____。

(2)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主意食品的____期和____期,其次要关注成分、厂名、地址、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对购买的水果、蔬菜等可用____浸泡;冲洗;也可削去外皮。

(3)“超级细菌”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生物体具有____特性,滥用抗生素对“超级细菌”起到了____作用。11、人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比二氧化碳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______.(判断对错)12、所有的反射都要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完成____.13、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____,它包括____和突起两部分.14、【题文】在农业上为了提高产量,在植物结果实时施加含氮的无机盐肥料。()15、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一定要____。16、在通过实验进行操作额过程中,____和____都十分重要的.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人体吸入体内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高于其他气体;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其他气体。()18、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19、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倍数乘以物镜倍数。()20、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一定不能通过细胞膜。()21、人体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里,含有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22、细胞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相对越大,越有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23、从一个细胞到青春洋溢的初中生;生命给了你太多的惊奇。分析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你的生命开始于一个被称为______的细胞;在出生之前你舒适地生活在妈妈的______里,每时每刻都能通过______从妈妈那儿获得养料和氧气。

(2)随着“哇”的第一声啼哭;你的______系统开始工作了,其中______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3)课间操时间,大家在操场上做着课间操,各个动作都是在______系统和______系统等的调节下,通过______系统表现出来的。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12分)24、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箭头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c和d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最终消化产物,X是吸收a、b、c和d的主要场所。据此请分析回答:(1)①是________,其所含的____________能将淀粉转变成________。(2)②是________,其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3)③是________,它对脂肪具有________作用。(4)④是由位于消化道外的________分泌的________。⑤是________。④和⑤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在它们的作用下,淀粉、蛋白质、脂肪最终分别被消化为[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和[d]________。(5)a、b、c和d主要被[X]________吸收。25、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程度

(1)曲线乙代表的是____的消化过程,其最终在【】______被消化为_________。(2)曲线丙代表的是_____的消化过程。(3)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从____处进入消化道。(4)若从某部位抽取内容物化验,发现送检物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和开始消化的蛋白质,则送检物可能抽取于____26、如图是神经系统与其所调节的部分器官重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包括____.(2)视觉感受器位于[]________.产生神经冲动后,被传递到[]形成视觉.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过度变曲,形成近视.(3)图中A、B所指的结构是____集中的地方;人脑与躯体、内脏联系的通道是脊髓中的________.(4)尿液贮存到一定量就会产生排尿反射,请用数字、字母和箭头表示婴儿排尿反射的基本途径:.(5)某人由于脊髓某个部位意外受伤而导致能产生尿意但不能控制排尿,则该患者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填序号).(6)人在吃梅、看梅、谈梅时都能分泌唾液,属于人类特有的反射活动的是________.(7)一位盲人“阅读”盲文小说后感动得泪流满面,他完成“阅读”和“理解”这两项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是位于A上的.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3分)27、【题文】右下图是显微镜的结构图;请据图回答问题:(7分)

(1)对光结束后从目镜内看到的视野应该是______(填字母)

A黑暗的B彩色的C略灰的D白亮的。

(2)观察过程中;将“l0×”的物镜转换为“40×”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______,如果低倍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清晰,换上高倍镜后物像模糊,此时应该调节[]______;

(3)这台显微镜备有两种目镜5×和l0×;两种物镜10×和40×,使用这台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最小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倍。

(4)右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的一个细胞;该细胞②中含有控制生物性状有关的______物质,判断该细胞是植物细胞的依据是具有______。(答出一项)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要想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增多,应选用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目镜和物镜。A、放大倍数为:5×10═50倍,放大倍数最小,故符合题意。B、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放大倍数不是最小,C、放大倍数为:15×10═150,放大倍数不是最小,D、放大倍数为:20×35═700,放大倍数最大,故B、C、D都不符合题意。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显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目镜放大倍数的关系。【解析】【答案】A2、C【分析】解:A;农作物秸秆焚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所以不符合“低碳”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B;“的士”燃烧汽油;汽油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气体,所以坐的士替代坐公交上学,会加重二氧化碳的排放,所以不符合“低碳”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C;利用风能、地热能发电;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较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符合“低碳”要求,故符合题意;

D;清明节燃放大量烟花;会生成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毒气体,所以不符合“低碳”要求,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低碳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低碳生活可以理解为: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

“低碳”生活是现代社会的倡导的文明生活方式,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解析】C3、B【分析】解:探究性实验教学的目的并不在于得到一个统一的而且是正确的结果;而重在使学生真正参与探究过程,从过程中获取具体经验和方法训练,因此探究性实验必须强调过程训练,具体要求是:观察要仔细;客观;根据观察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假设是经过周密的思考,针对问题得出的一种结论,用来解释观察的现象;实验要设计正确的方法和步骤,实验常常要重复多次,结果才可靠;得出结论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

生物实验作为生物教学的基本手段;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感性材料,而且能够提供科学的思维方法,加深对基本知识的认识程度,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但应该指出的是目前生物实验教学往往只注重实验结论和机械的操作训练,学生做实验时,只是按照教材中的实验步骤“依样画葫芦”,机械地完成实验任务就行了,而对实验步骤为什么要这么做缺乏深入思考,对实验的成败缺少有效的反思,其直接结果是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缺乏探索精神.

故选B.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质疑、调查和探究,学会在实践中学,在合作中学,逐步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倡导科学的探究精神.

科学的探究精神是人类进步的最大动力.【解析】B4、A【分析】解:①草;⑤冬眠的蛇、⑦蘑菇、⑧流感病毒都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属于生物.②煮熟的鱼、③珊瑚、④钟乳石、⑥恐龙化石不具有上述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可见A正确.

故选:A

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主要依据.【解析】A5、C【分析】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如果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输得太快太多,输进来的凝集素来不及稀释,也可能引起凝集反应。因此,输血时应该以输入同型血为原则。异血型者之间输血,要少而慢,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若失血过多需输血,已知该战士是B型血,因此应输同型的B型血。可见B正确。

故选:C。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注意:虽然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原则是输同型血。【解析】C6、C【分析】解:A;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关节是骨连结的主要形式,A错误;

B;骨、关节和骨骼肌三者的作用是:骨是杠杆作用;关节是支点作用;骨骼肌是动力作用;为滑行提供动力的结构是骨骼肌,B错误;

C;人或动物任何一个动作的产生;都不是一块骨骼肌收缩、舒张完成的,而是多组肌群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完成的;骨骼肌接受神经传来的刺激,会收缩,牵引着它所附着的骨,绕着关节运动,从而产生各种动作。所以完成滑行动作有多组骨骼肌群参与,C正确;

D;人体运动的完成是在神经系统的协调下;依靠各大系统的配合,不是只有运动系统就能完成,D错误。

故选:C。

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骨骼和骨骼肌组成。骨骼是由多块骨连接而成;骨和骨之间的连接叫骨连接;

人体完成一个运动都要有神经系统的调节;有骨;骨骼肌、关节的共同参与,多组肌肉的协调作用,才能完成,解答即可。

完成运动要在神经系统的支配下有运动系统来完成,除此之外,还需要能量,也要用到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解析】C7、A【分析】【解析】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肺泡中的气体和血液中的气体进行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内,而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里,所以血液中氧气的含量增多。【解析】【答案】A8、A【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吞咽时,喉上升,使会厌软骨覆盖气管,令食物进入食道.因此,在吞咽时,呼吸是暂停的,吞咽完毕,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

考点:呼吸道的组成和功能;消化道的组成【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9、组织系统细胞核A白脸羊遗传【分析】【解答】(1)细胞是动植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动物体的主要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结缔组织、神经组织等,组织进一步形成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器官,再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形成系统,动物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生殖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神经系统,最后由八大系统构成完整的动物体,因此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由微观到宏观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

(2)由图可知;三只羊与多利的关系:母羊B为多莉提供了去核卵细胞,也就是早期胚胎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母羊A为多莉提供了细胞核,也就是遗传物质,母羊C为多莉提供了胚胎发育的场所--子宫,也就是植入子宫内膜后,为多利提供了营养物质,真正存在遗传关系的是A羊,所以多利是一致白脸羊。

【分析】此题较新颖,稍有一定的难度,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主要遗传物质位于细胞核中,A母羊提供了细胞核,多莉具有A母羊的遗传物质。10、病毒血液传播(或蜱虫叮咬)生产日保质清水变异的选择【分析】【解答】(1)“发热并伴血小板减少综合症”的病原体是病毒;该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

(2)在购买包装食品时;首先要主意食品的生产日期期和保质期期,其次要关注成分;厂名、地址、产品标准代号,生产许可证编号等.因为关注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有助于判断购买的食品是否超过了保质期,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关注生产厂家,有利于我们了解所购的产品是否由正规厂家生产.关注成分有助于我们了解该产品所含有的营养成分及添加剂等.水果和蔬菜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常使用农药杀虫,可能会有农药残留,因此,对购买的水果、蔬菜等可用清水浸泡、冲洗,也可削去外皮。

(3)“超级细菌”产生的内在原因是生物体具有变异的特性;滥用抗生素对“超级细菌”起到了选择作用。

故答案为:(1)病毒;血液传播(或蜱虫叮咬)

(2)生产日;保质、清水。

(3)变异的;选择。

【分析】传染病包括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可分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者。11、×【分析】解:由表格所示可知在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都是氮气.

因此人吸入的气体中氧气比二氧化碳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考查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吸气与呼气的区别.

考查学生认真阅读表格的能力.学生容易误认为“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多”.【解析】×12、略

【分析】

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如强光下瞳孔收缩,吃酸杏分泌唾液,误食有害物而呕吐,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就有的,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没有大脑皮层参与.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例如司机见红灯立即停车,是通过语言、文字中枢明白了红灯的含义,禁止通行,因此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参与.可见题干的说法不正确.

故答案为:×

【解析】【答案】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本质区别是否有大脑皮层的参与.没有大脑皮层参与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的反射是非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上的反射是条件反射.

13、略

【分析】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枝状分支的树突;轴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叫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叫神经末梢,神经末梢分布在全身各处;神经元的功能是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能把兴奋传导到其它的神经元;神经元的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里,神经元的突起主要集中在周围神经系统里.

故答案为:神经元;细胞体。

【解析】【答案】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

14、略

【分析】【解析】在农业上为了提高产量,在植物结果实时施加含钾的无机盐肥料。【解析】【答案】×15、薄而透明【分析】【解答】显微镜是利用光学原理成像的;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若不透明,光线就不能通过观察的材料经物镜;目镜进入眼内,在视网膜上形成物像成像。

【分析】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时可以从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方面来分析。16、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分析】【解答】在进行探究实验时;一般要设置对照实验.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

可见在进行探究实验时;控制变量和设置对照都非常重要.

故答案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分析】探究的一般过程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在制定计划、设置实验方案时要有对照实验.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7、×【分析】试题分析:如下图: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高的都是氮气.考点:呼气和吸气【解析】【答案】错18、√【分析】试题分析: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管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大肠(盲肠、结肠、直肠、肛管)等部。临床上常把口腔到十二指肠的这一段称上消化道,空肠以下的部分称下消化道。消化腺有小消化腺和大消化腺两种。小消化腺散在于消化管各部的管壁内,大消化腺有三对唾液腺(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肝和胰。肝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考点: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解析】【答案】对19、√【分析】物像的放大倍数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解析】【答案】√20、×【分析】【解答】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既不让有害的物质进来,也不让有用的物质轻易出去,具有选择透过性,也有保护作用.但细胞膜的控制作用也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某些细胞不需要的物质也能通过细胞膜,而进入细胞.可见题中的叙述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据此解答。21、A【分析】【解答】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肌肉细胞;神经细胞的形态并不完全一样;但它们的基本结构却是相同的,都是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细胞核里含有的遗传信息是一样的.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此题考查动物细胞结构.据此解答.22、A【分析】【解答】细胞越小,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相对越大,越有利于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说法正确。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23、受精卵子宫胎盘和脐带呼吸肺神经内分泌运动【分析】解:(1)人的生命起点是受精卵;受精卵一经形成就开始分裂,形成胚泡缓慢移入子宫中,埋入子宫内膜,逐渐发育成胚胎。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并通过脐带和胎盘从母体血液中获得营养物质和氧气;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废物,也是通过胎盘经母体排出的。

(2)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对外界各种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3)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还需要其他系统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由运动系统等其他系统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故答案为:(1)受精卵;子宫;胎盘和脐带;

(2)呼吸;肺;

(3)神经;内分泌;运动。

图中①是胎盘;②脐带,③子宫,④阴道。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解析】受精卵子宫胎盘和脐带呼吸肺神经内分泌运动五、解答题(共3题,共12分)24、(1)唾液唾液淀粉酶麦芽糖

(2)胃液

(3)胆汁乳化

(4)胰腺胰液肠液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

(5)小肠【分析】【分析】此题考查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明确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的过程是解决此题的关键。【解答】食物中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必须通过消化后才能被吸收。淀粉的最初消化部位是口腔,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能够分解成麦芽糖,没有消化的淀粉和麦芽糖在小肠内多种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成葡萄糖;蛋白质的最初消化部位是胃,然后在小肠中彻底消化成氨基酸;脂肪在小肠中消化,经过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乳化作用,与消化液充分混合,最终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1)结合图形分析可知,①是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其所含的唾液淀粉酶能将淀粉转变成麦芽糖。(2)结合图形分析可知,②是胃液,其中的蛋白酶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3)结合图形分析可知,③是胆汁,能够将脂肪乳化成小微小颗粒,因此,它对脂肪具有乳化作用。(4)小肠中有胆汁、胰液和肠液,胰液由胰腺分泌,肠液由肠腺分泌,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有消化作用。因此,④是由位于消化道外的胰腺分泌的胰液,⑤是肠液。分析可知,④和⑤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在它们的作用下,淀粉、蛋白质、脂肪最终分别被消化为【a】葡萄糖、【b】氨基酸、【c】甘油和【d】脂肪酸。(5)消化道内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小肠,淀粉、蛋白质和脂肪都在小肠被彻底消化吸收。即a、b、c和d被图中的【X】小肠吸收。【解析】(1)唾液唾液淀粉酶麦芽糖(2)胃液(3)胆汁乳化(4)胰腺胰液肠液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5)小肠25、(1)淀粉D小肠葡萄糖(2)蛋白质。

(3)十二指肠(4)胃【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消化系统的组成及功能、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熟练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识图和综合分析能力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解答】(1)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由图示可知:曲线乙所代表的营养物质在A口腔内开始被消化,因此曲线乙是淀粉的消化曲线。唾液淀粉酶把部分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最终在D小肠内被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分解为葡萄糖。

(2)曲线丙代表的物质在胃中开始被消化,可见曲线丙代表的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胃部被初步消化,它在小肠内被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分解为氨基酸。(3)人体的消化腺有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唾液腺分泌唾液,参与消化淀粉;胃腺分泌胃液,参与消化蛋白质;肝脏分泌胆汁,能将脂肪颗粒乳化成脂肪微粒;肠腺和胰腺分别分泌肠液和胰液,肠液和胰液都含有多种消化酶,参与消化多种营养物质。其中肝脏分泌的胆汁和胰腺分泌的胰液都从小肠的开始部位十二指肠进入消化道(小肠)。(4)胃内食物是经过口腔的消化作用后的,因而可能有麦芽糖和没有被消化的淀粉。胃对蛋白质有初步的消化作用,因而胃中也有蛋白质及其初步消化产物,脂肪不能在胃中被消化,因而胃中有脂肪,故送检物可能抽取于胃部。

【解析】(1)淀粉D小肠葡萄糖(2)蛋白质。

(3)十二指肠(4)胃26、(1)脑和脊髓(2)③视网膜A大脑①晶状体(3)神经元胞体白质(4)⑤→⑦→B→⑧→⑥(5)⑩(6)谈梅时能分泌唾液(7)躯体运动中枢、躯体感觉中枢、语言中枢【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神经系统对生命活动的调节。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知相关的基础内容。【解答】图中结构名称为:①晶状体、②角膜、③视网膜、④输尿管、⑤膀胱、⑥尿道、⑦传入神经、⑧传出神经、⑨上行的神经纤维、⑩下行的神经纤维、A大脑皮层、B脊髓的灰质(神经中枢)。(1)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和它们所发出的神经组成,脑和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叫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发出的脑神经和由脊髓发出的脊神经是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叫周围神经系统。故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2)视觉的形成过程大致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依次经过角膜、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并经过晶状体等的折射,最终落在视网膜上,形成一个物像。视网膜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这些细胞将图像信息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的一定区域,人就产生了视觉。可见,视觉感受器位于③视网膜,产生神经冲动后,被传递到A大脑形成视觉。①晶状体似双凸透镜;有折光作用,长时间近距离玩手机或上网,就会导致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