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浙教新版必修1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34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如图所示,质量为3kg的物块A与质量为2kg的木板B叠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A和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重力加速度为10m/s2,拉力F作用在木板B上,当拉力F从0开始逐渐增大到20N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和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B.A和B从一开始就发生相对滑动C.当F>9N时,A、B发生相对滑动D.当F>15N时,A、B发生相对滑动2、将大桥的引桥视为一个斜面.同一汽车(质量不变)分别经过斜面倾角为和的两座引桥时,汽车对斜面的压力大小分别为和.已知则A.B.C.D.与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3、测速仪安装有超声波发射和接收装置,如图所示,B为测速仪,A为汽车,两者相距330m,某时刻B发出超声波,同时A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当B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时A、B相距370m;已知超声波传播速度为340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经3s,B接收到返回的超声波B.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15mC.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10m/s2D.A车加速度的大小为20m/s24、如图所示两本书A和B,逐页交叉后叠放在一起,平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设书每张纸质量为5g,每本书均为200张纸,纸与纸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若需将它们拉开,至少需要的水平拉力为( )(取g=10N/kg)
A.1197NB.1198NC.1199ND.1120N5、许多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说法等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时,主要应用的是类比法B.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法说明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6、升降机运送重物时,通过传感器获得重物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由此可推断在时间t0内()
A.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重物的位移先增大后减小C.重物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重物先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运动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先后经过抛出点的上方h=5m处的时间间隔Dt=2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球的初速度v0为B.小球的初速度v0为10m/sC.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2sD.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时间是s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或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才有惯性B.物体只有受外力作用时才有惯性C.物体的速度大时惯性大D.质量不变的物体的惯性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变的9、甲;乙、丙三人各乘一个热气球(如下图所示);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那么,从地面上看,甲、乙、丙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停在空中B.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上升C.甲、乙匀速下降,v乙>v甲,丙匀速下降,且v丙>v甲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10、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质点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B质点先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运动1s,而后停了1s,最后以5m/s相反方向的速度匀速运动C.B质点最初3s内的位移是10mD.B质点最初3s内的路程是10m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课外实验,一枚小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火箭升空后某时刻开始计时,其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A.4s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B.在时间内火箭上升,3s时火箭开始下落C.在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为做自由落体运动D.由知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为012、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A、B两端点相距x=4m,以v0=2m/s的速度(始终保持不变)顺时针运转,今将一小煤块(可视为质点)无初速度地轻放至A点处,已知小煤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g取10m/s2。由于小煤块与传送带之间有相对滑动,会在传送带上留下划痕,则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A.先加速再匀速B.时间是2.25sC.始终受到摩擦力的作用D.划痕长度是0.5m13、如图所示,由相同材料做成的A、B两物体放在长木板上,随长木板一起以速度v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A和mB,且mA>mB。某时刻木板停止运动;设木板足够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木板光滑,B间距离保持不变B.若木板光滑,由于A的惯性较大,B间的距离将增大C.若木板粗糙,B间距离保持不变D.若木板粗糙,由于B的惯性较小,B间的距离将减小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放于粗糙的水平面上,现在给物体施一水平力F,使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运动2s时将水平力F撤去,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水平力F=_________N,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g=10m/s2)。
15、细线一端系住质量为1kg的小球,另一端与斜面相连,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倾角为=53°,如图所示.使小球和斜面以共同的加速度向右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当小球恰好离开斜面时,它们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此时绳子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_N.(g=10m/s2,cos53°=0.6,sin53°=0.8)
16、如图所示,用传送带在空地上堆小钢片,允许堆放的场地直径是20m,问堆起的最大高度是________m(钢与钢之间动摩擦因数0.1~0.25)17、某同学用弹簧秤称一木块重5N;把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弹簧秤水平地向右拉木块.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方向向______.
(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____,方向向______.
(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
(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______摩擦力,大小是________.18、两个共点力互相垂直,F1=8N,F2=6N,则它们的合力F=________N,合力与F1间的夹角θ=____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18分)19、用刻度尺测量遮光条宽度,示数如图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___cm。
20、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的关系。
(1)该同学将弹簧的上端与刻度尺的零刻度对齐,读出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然后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并逐个增加钩码,依次读出指针所指刻度尺的刻度值,所读数据列表如下(设弹簧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重力加速度g=9.80m/s2)。123456钩码质量m/g0306090120150刻度尺读数x/cm6.008.389.4610.6211.80
在图甲中,挂30g钩码时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cm;
(2)如图乙所示,该同学根据所测数据,建立了x-m坐标系,并描出了5组测量数据,请你将第2组数据描在坐标纸上(用“+”表示所描的点),并画出x-m的关系图线__;
(3)根据x-m的关系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约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1、甲小组利用弹簧测力计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实验;所用到的装置如图所示。
(1)甲小组先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施加一个力把结点拉至O点,记下这个力和位置O。再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仍将结点拉至O点,记录下这两个力,这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
A.微元法B.理想实验法C.等效替代法。
D.控制变量法E.放大法。
(2)甲小组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下到操作正确的是______。
A.应保证角与角始终相等。
B.应保证细绳与纸面平行。
C.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越接近相等误差越小。
D.挂弹簧测力计的细绳应适当长一些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3题,共9分)22、如图所示,物体甲通过三段轻绳悬挂,三段轻绳的结点为O,轻绳OB水平且B端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乙相连,物体甲及物体乙均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物体甲的质量m1=10kg,物体乙的质量m2=50kg,轻绳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37°,sin37°=0.6,cos37°=0.8,g=10m/s2;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
(1)轻绳OA、OB受到的拉力分别是多大?
(2)物体乙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多大?23、在某公路同一直线车道上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其速度大小分别为v1=40m/s,v2=25m/s,轿车在与货车距离x0=22m时才发现前方有货车,若此时轿车只是立即刹车,则轿车要经过x=160m才能停下来;两车可视为质点;
(1)如果轿车刹车时货车以速度v2匀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
(2)如果轿车在刹车的同时给货车发信号,货车司机经t0=2s收到信号并立即以大小为a2=3m/s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通过计算分析两车是否会相撞。24、石墨烯是近些年发现的一种新材料;其超高强度及超强导电;导热等非凡的物理化学性质有望使21世纪的世界发生革命性变化,其发现者由此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用石墨烯超级缆绳,人类搭建“太空电梯”的梦想有望在本世纪实现,科学家们设想,通过地球同步轨道站向地面垂下一条缆绳至赤道基站,电梯仓沿着这条缆绳运行,实现外太空和地球之间便捷的物质交换。
(1)若“太空电梯”将货物从赤道基站运到距地面高度为h1的同步轨道站,求轨道站内质量为m1的货物相对地心运动的动能,设地球自转的角速度为ω,地球半径为R;
(2)当电梯仓停在距地面高度h2=4R的站点时,求仓内质量m2=50kg的人对水平地板的压力大小,取地面附近的重力加速度g=10m/s2,地球自转的角速度ω=7.3×10-5rad/s,地球半径R=6.4×103km。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D【分析】【详解】
隔离对B分析,当A、B间静摩擦力达到最大值时,A、B刚要发生相对滑动,则
再对整体
知当拉力达到15N时;A;B才发生相对滑动。
故选D。2、B【分析】【详解】
将汽车的重力沿平行斜面和垂直斜面分解,根据平衡条件可知,汽车对斜面的压力大小由题知,故则故选B.
【点睛】将重力正交分解,结合平衡条件即可求出压力的大小,再根据角度的关系分析两个力的大小.3、D【分析】【详解】
AB.超声波从B发出到A与被A反射到被B接收所需的时间相等,在整个这段时间内汽车的位移
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开始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所以
则超声波被A接收时,AB的位移
所以超声波从B发出到被A接收所需的时间为t=2T=2s
超声波追上A车时,A车前进了10m;故AB错误;
CD.根据逐差法公式
故C错误;D正确。
故选D。4、A【分析】【分析】
【详解】
对书A分析,第一张纸受摩擦力为f1=μmg
第二张纸受摩擦力为(有上、下两面)
第三张纸受摩擦力为
类似,第二百张纸所受摩擦力为f200=797μmg
总摩擦力为
故选A。
【点睛】
根据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写出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式,求出摩擦力的大小,当拉力等于摩擦力时才可以把他们拉开。需要注意的是,出去最上面和最下面两张外,其它纸都受到上下两个摩擦力,利用数学方法求出总的摩擦力。5、D【分析】【分析】
【详解】
A.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实验时;主要应用的是等效替代法,选项A错误;
B.伽利略运用理想实验法说明了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选项B错误;
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选项C错误;
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做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选项D正确。
故选D。6、A【分析】由图直接看出;重物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故A正确.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所以重物的位移一直在增大,故B错误.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由图可知,重物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变,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也保持不变,但两个过程加速度不同.故C错误.由图可知,升降机一直在时间轴正方向运动,所以重物一直向上运动,故D错误.选A.
【点睛】v-t图象是速度时间图象,反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直接读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速度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根据斜率的正负分析加速度的正负.图线与两个坐标轴所围“面积”等于位移.二、多选题(共7题,共14分)7、B:C【分析】【详解】
建立物理模型如图所示:
小球先后经过A点的时间间隔为:△t=2s;
则上升过程中的时间为:
小球在A点处的速度为:vA=gt1=10m/s;
在OA段根据公式有:vA2-v02=-2gs
解得:
小球从O点上抛到A点的时间为:
根据对称性;小球从抛出到返回原处所经历的总时间为:
.
点晴:本题要注意应用全程进行分析,因为小球的往返过程中加速度保持不变,故可以看作是同一个运动.8、A:B:C【分析】【分析】
【详解】
AB.在惯性参考系中;物体时时刻刻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速度、是否受力都无关,故A、B错误;
CD.物体的惯性取决于其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不变,则惯性不变,故C错误;D正确。
本题要求选择错误的,故选ABC。9、A:B【分析】【分析】
【详解】
甲看到楼房匀速上升,说明甲相对于地匀速下降,乙看到甲匀速上升,说明乙匀速下降,而且v乙>v甲。甲看到丙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丙可能停在空中,也可能匀速上升,也可能匀速下降,且v丙甲。
故选AB。10、A:B:D【分析】【分析】
【详解】
B质点第1s内的位移为5m,第2s内静止,第3s内的位移为-5m,故前3s内,B质点的位移为0,路程为10m,选项C错,A、B、D对11、B:D【分析】【详解】
A.由速度图象看出;在0−3s时间内火箭的速度是正值,说明火箭一直向上运动,3−4s内速度为负值,火箭在下落,所以3s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故A错误;
B.由上分析知,在0∼3s时间内火箭上升;3s时火箭开始下落,故B正确;
C.在速度时间图象中,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得知在2∼4s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为a=△v/△t=(−10−10)/(4−2)=−10m/s2,由于t=3s火箭的速度为10m/s;所以在这段时间内火箭做竖直上抛运动,故C错误;
D.2∼4s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一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由知2∼4s时间内火箭的平均速度为0;故D正确.
故选BD。
【点睛】
在速度时间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可分析火箭的运动情况,判断什么时刻火箭到达最大高度和什么时刻开始下落.图线的斜率等于加速度,由数学知识求加速度的大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可由公式求解.12、A:B:D【分析】【详解】
AC.小煤块在传送带上运动,若加速到v0时的位移小于x,则先加速后匀速,若位移为x时,速度未达到v0,则一直加速。注意划痕是小煤块相对传进带的位移,小煤块刚放上传送带时,加速度
由
可知,小煤块加速到与传送带同速的时间
此时小煤块运动的位移
加速到v0时的位移小于x;所以先加速再匀速,故A正确,C错误;
BD.传送带的位移
故小煤块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
之后小煤块匀速运动,故匀速运动的时间
故小煤块从A运动到B的时间
BD正确。
故选ABD。13、A:C【分析】【分析】
【详解】
AB.若木板光滑,木板停止运动后,A、B均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间距不变,故A正确,B错误;
CD.若木板粗糙,同种材料制成的物体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相同,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
则可见A;B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相同;间距不变.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4、略
【分析】【详解】
[1][2].由速度时间图线得,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mg=ma1-μmg=ma2
联立并代入数据得:F=7.5Nμ=0.25【解析】7.5N0.2515、略
【分析】【分析】
对小球受力分析;沿x;y方向分别正交分解,列方程可求解;求出斜面对小球支持力刚好等于0时的水平向右的加速度临界状态,结合小球受力分析列方程可求解.
【详解】
当斜面的支持力恰好为零;小球受重力和拉力两个力作用。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cotα=ma
解得:
由竖直方向平衡得:
解得:.
【点睛】
本题考查临界问题的分析,要注意明确两种情况下小球均还在斜面上,故绳的夹角不变;注意根据几何关系求合力的方法.【解析】7.5m/s2,12.5N;16、略
【分析】【详解】
设堆起的最大高度是H,最大坡角为α,直径为D,此时对于再落在堆上的钢片来说,静摩擦力恰好达到最大,则由平衡条件有mgsinα=fm
又fm=μmgcosα
可得tanα=μ
则有【解析】2.5m17、略
【分析】【详解】
(1)当弹簧秤读数为1N时;木块未被拉动,这时木块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是1N,方向向左.
(2)当弹簧秤的读数是2.1N时;木块刚好开始移动,此时木块受的是最大静摩擦力,大小是2.1N,方向向左.
(3)开始运动后;使木块保持匀速直线运动,弹簧秤的读数变为2N,此时木块受到的是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N.
(4)若使弹簧秤在拉动木块运动中读数变为3N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大小是2N.
【点睛】
此题首先要判断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静摩擦力用平衡知识求解,滑动摩擦力用公式f=μN求解。【解析】静1N左最大静2.1N左滑动2N滑动2N18、略
【分析】【详解】
两个共点力互相垂直时合力的大小为:合力与F1间的夹角可得:.【解析】10N37°四、实验题(共3题,共18分)19、略
【分析】【详解】
[1]读数时要注意分度值是1mm,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遮光条宽度测量值为1.50cm。【解析】1.49##1.50##1.5120、略
【分析】【详解】
(1)[1]图甲中的读数为7.15cm;
(2)[2]找到(30g;7.15cm)对应的位置,然后将这些点用直线连接起来即可,如图。
(3)[3]在直线上取一点,如挂120g时,此时拉力F=0.12kg×9.8m/s2=1.176N;
此进弹簧的伸长量为△x=10.62cm-6cm=4.62cm
故劲度系数约为k==25.4N/m【解析】7.1525.421、略
【分析】【详解】
(1)[1]甲小组先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猪场租赁与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危化品物流承包装卸搬运及安全防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董事职责履行与聘任合同
- 2025年度学生安全教育与应急演练合作协议
- 2025年度医院食堂营养均衡供餐服务协议
- 2025年度农产品电商平台购销合同图片制作与物流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夫妻共同财产投资决策及收益共享协议书
- 2025年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度保障房东权益的商铺租赁合同要点
- 2025年度债务转移与债务清偿合同范本
- 小班安全《汤姆走丢了》PPT课件教案反思微视频
- 作物栽培学课件棉花
- 最新小学二年级口算及竖式计算练习题
- 生产与运作管理-陈荣秋
- 病理生理学教学病生6休克课件
- 金鸡冠的公鸡绘本课件
- 日影朝向及长短
- 沙盘游戏治疗(课堂PPT)
- (完整版)学生的自我评价的表格
- 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完整
- 教育系统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共6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