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卷及答案解析(辽宁卷)_第1页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卷及答案解析(辽宁卷)_第2页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卷及答案解析(辽宁卷)_第3页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卷及答案解析(辽宁卷)_第4页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卷及答案解析(辽宁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高考地理考前押题密卷及答案解析(辽宁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青岛市自1910年起就奠定了沿胶州湾东海岸自南向北呈带状发展的城市空

间格局。20世纪90年代,为响应国家中心城市的建设,青岛市开始调整城市空

间布局,合并胶南市和黄岛区,成立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简称黄岛区。下图为

青岛市行政区划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在城市空间布局调整中,青岛市跨过胶州湾向南发展,主要是为了()

A.扩大城市土地面积B.优化城市生态环境

C.城市融入多元文化D.协调区域平衡发展

2.青岛市将食品、化工等企业从老城区迁移到周边市区,其主要目的是()

A.降低老城区土地利用强度B.疏散老城区人口

C.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D.扩大第二产业用地

【答案】1.D2.C

1

【解析】L若青岛市向北(即墨区)方向发展,同样可以扩大城市土地面积,疏

散城市职能,优化城市生态环境,AB错误;青岛市及周边地区均属于汉文化地

区,因此与城市融入多元文化无关,C错误。由材料可知,原青岛市的发展以胶

州湾为界线,主要向北发展,胶州湾以南地区发展缓慢,因此20世纪90年代青

岛市跨过胶州湾向南发展,其主要目的是协调区域平衡发展,D正确。故选D。

2.由题意可知,将食品、化工等企业从老城区迁出,其原有用地最可能被服务

性产业所替代,因此土地利用强度并没有下降,A错误;将部分工业企业迁出,

确实可导致部分人员迁出老城区,但疏散老城区人口不是其主要目的,B错误;

题意为工业企业迁出,并没有阐明扩大工业用地规模,D错误。将工业企业从老

城区迁出,城市中心优先发展第三产业,能促进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提高土地

利用的效益,C正确。故选C。

【点睛】合理规划城乡空间的措施:建设卫星城,疏解中心城区的环境和人口压

力;合理规划工业区,减轻环境问题;保留城市绿地和水域面积,改善人居环境;

合理规划城市居住区、基础设施等,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保护城市传统文化场

所和地域文化特色。

黄河下游河床由于泥沙淤积,在大堤的束缚下不断抬高形成地上悬河。某悬

河段两岸群众曾在主河槽两侧自发加建新堤,下图为该悬河段横断面示意图。据

此完成下面小题。

2

滩地主河槽

3.在大堤内自发加建新堤的目的是()

A.增加流速提高河段冲淤能力B.减少水流对黄河大堤的冲刷

C.促进泥沙淤积提高土壤肥力D.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生产安全

4.自建堤可能导致该河段()

A.洪水发生频率增加B.河道摆动更加频繁

C.大堤冲决风险减小D.形成新一级的悬河

【答案】3.D4.D

【解析】3.加建新堤可以提高主河槽内流速,提高冲淤能力,但不是群众自发

建新堤的目的,A错误;在水位低时黄河主要在主河槽内流动,不会对黄河大堤

造成冲刷,B错误;自建堤提高了主河槽内的流速,不利于泥沙在主河槽淤积,

且不是自发修建大堤的主要目的,C错误;题干中提到是群众自发加建新堤,在

有黄河大堤的情况下,加建新堤,是为了在黄河低水位时扩大耕地面积,位置就

在黄河大堤和自建堤之间,同时保障生产安全,D正确。故选D。

4.洪水发生频率与气候关系密切,自建堤对洪水发生频率影响不大,A错误;

河道摆动发生在自然河道,而该段黄河河道两侧大堤是人工修建,故不会有影响,

B错误;自建堤和黄河大堤之间泥沙不断淤积,河道行洪能力下降,河床抬高,

大堤冲决风险提高,C错误;自建堤和黄河大堤之间会形成主河槽之外的悬河,

3

D正确。故选D。

【点睛】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又称地上河。流域来源于沙量很大的河流,

在河谷开阔,比降平缓的中、下游,泥沙大量堆积,河床不断抬高,水位相应上

升。为了防止水害,两岸大堤随之不断加高,年长日久,河床高出两岸地面,成

为悬河。悬河的特点是位于河流的下游、悬河段无支流补给、流域面积小、易

决堤、易断流、是自然营力与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地处巴西南部的埃斯皮尼亚苏山脉南端大部分地区海拔1000〜2000m,是典

型的热带草原气候。当地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户在村落附近养殖牲畜、栽培花

卉、种植庄稼与山地游牧、采集花卉(搭建木屋或开凿岩穴作为临时居住地)交

替进行,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如图示意埃斯皮尼亚苏农业文化景观的空间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东

5.农户在山地放牧并采集花卉最可能选择在当地的()

A.干季B.湿季C.冬季D.夏季

6.该地农户如此安排农业生产的最终目的是()

A.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B.合理安排农事时间

C.适应当地气候环境D.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7.山地游牧相对于养殖牲畜,更有利于()

A.保护草场资源B.扩大生产规模C.提高畜产品质量D.增加牲

4

畜品种

【答案】5.A6.A7.C

【解析】5.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冬夏季不明显,CD错误;热带

草原气候主要分干湿两季,湿季水热条件较好,有利于植被生长,在村落附近种

植花卉便于就近精细管理;干季在山坡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水分条件好,牧草

生长好,较为凉爽,蚊虫少,可以进行放牧业,同时可采集山下的花卉,A正确,

B错误;故选A。

6.当地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户在村落附近养殖牲畜、栽培花卉、种植庄稼与

山地游牧、采集花卉(搭建木屋或开凿岩穴作为临时居住地)交替进行,是适应

当地气候环境的,也是合理的安排农事时间,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但是最终目

的都是通过充分利用时间和增加农作物种类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A正确,

BCD错误;故选A。

7.养殖牲畜只要合理的割草喂养,也能保护草场资源,A错误;草场资源有限,

有一定的载畜量,生产规模不一定扩大,B错误;山地游牧可以扩大牲畜的活动

范围,食草种类增多,可以提高畜产品的质量,C正确;牲畜的品种的变化与饲

养方式无关,D错误;故选C。

【点睛】当地农业经营类型多样,农户在村落附近养殖牲畜、栽培花卉、种植庄

稼与山地游牧、采集花卉(搭建木屋或开凿岩穴作为临时居住地)交替进行方式

的好处:土地距离村落近,可达性强,便于精细化管理,以种植花卉为主;利用

在山地牧场放牧的时间兼顾山地花卉采集,合理安排农事时间,提高时间的利用

率;花卉种植和花卉采集,可以扩大干花制作的规模,丰富产品种类。

土屑蠕动是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发生顺坡向下的缓慢蠕

5

动。这种运动表现为颗粒间相对的微小位移,使斜坡上的各种物体发生变形。它

的形成主要是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而引起斜坡碎屑和土壤颗粒的物理性质改变

所致。下图为土屑蠕动概念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地面冻结、解冻时土壤颗粒移动示意图

8.土屑蠕动可能导致()

加体滑坡①树干歪斜(W皮移动①路面冻融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9.图中正确表示温带地区碎屑变干时土屑蠕动过程的先后顺序是()

A.丁丙乙B.甲丁丙C.乙丙丁D.丙甲乙

【答案】8.C9.B

【解析】8.根据材料可知,土屑蠕动是斜坡上的碎屑或土壤颗粒在重力作用下

缓慢向下坡运动”,移动距离小,移动速度慢,不会导致山体滑坡,①错误。随

着其缓慢移动,生长在该位置的树干可能会歪斜,地表的草皮会发生移动,①①

正确,路面冻融主要受温度变化的影响,与土屑蠕动无关,①错误。故选C。

9.它的形成主要是温度变化或湿度变化而引起斜坡碎屑和土壤颗粒的物理性质

6

改变所致”,据此可推测,当温带地区的碎屑变干时,碎屑体积会缩小,如从乙

到甲;碎屑持续变干,体积持续缩小,从而使碎屑之间出现空隙,如从甲到丁;

因为该地坡度较大,在重力作用下,碎屑缓慢下移,如从丁到丙。综上,B正确、

ACD错误。故选B。

【点睛】山体滑坡是指山体斜坡上某一部分岩土在重力(包括岩土本身重力及地

下水的动静压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结构面(带)产生剪切位移而整体地

向斜坡下方移动的作用和现象。俗称隹山“、垮山“、地滑“、空溜”等。是常

见地质灾害之一。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

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

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产生碳排放,

一方面又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达到碳中和“。下图示意光伏发电景观和光

伏发电系统碳中和“实现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碳中和”

10.为提高发电效率,戈壁地区须不定期用清水清洗光伏板表面的尘埃。戈壁滩

7

光伏电站建成后对当地植被生长的有利影响体现在()

①降低土壤盐渍化①提高地表温度①提高光照效果所卜充植被水源

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

n.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A,柴达木盆地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山东丘陵

【答案】10.C11.A

【解析】10.清洗光伏面板需要用清水,为植被生长补充了部分水源,①正确;

电站建成后遮荫作用显著,蒸发减弱,降低了土壤盐渍化程度,促进了植被生长,

没有提高地温,①正确①融误。故正确答案为C。

n.根据材料和右图可知,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因设备建造和电

站建设产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又通过清洁能源生产和光伏场植被固碳实现碳减排

和碳吸收,从而相互抵消,达到碳中和”。光伏场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固碳

作用不明显。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故光伏发电效率高,清洁能源生产量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消因设备制造和电

站建设产生的碳排放,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最短。故正确答案

为Ao

【点睛】光伏发电的优缺点:(1优点: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大有前途的新型电源,

具有永久性、清洁性和灵活性三大优点。太阳能光伏发电与火力发电、核能发电

相比,太阳能电池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太阳能电池可以大中小并举,大到百万千

瓦的中型电站,小到只供一户用电的独立太阳能发电系统,这些特点是其他电源

无法比拟的。(2肤点:。>量密度低。太阳能的利用实际上是低密度能量的收集、

利用。①占地面积大。跳换效率低。①'可歇性工作。在地球表面,光伏发电系

8

统只能在白天发电,晚上不能发电,这与人们的用电需求不符。①受气候环境因

素影响大。光伏发电系统只有应用在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其效果才会好。①

系统成本高。由于太阳能光伏发电的效率较低,到目前为止,光伏发电的成本仍

然是其他常规发电方式枷火力和水力发电)的几倍,这是制约其广泛应用的最主

要因素。①^体硅电池的制造过程高污染、高能耗。

植被作为重要的下垫面要素,对地方性环流产生显著影响。下图示意森林地

带大气运动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边界层高度

1000-1500米

较暖较冷较暖

<------->

20-50km

12.森林影响下的图示环流强度最大的季节是()

A.春季B.冬季C.夏季D.秋季

13.在森林附近地区,空气湿度较大,主要是由于()

A.夜晚森林输送大量水汽B.白天森林输送大量水汽

C.森林气流抬升暖气团D.森林气流抬升冷气团

【答案】12.C13.B

【解析】12.根据材料,森林温度低,气流下沉,可能为夏季,森林蒸腾作用强。

空气湿度增大,近地面气温回升慢,形成气温较低的区域,高空气流因气温低而

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风从森林吹向四周,形成势力较强的局部环流。C项正

9

错误;故选c。

13.森林的比热容相较于周围地区大,白天,森林升温慢,气温低,气流下沉,

形成高压,风从森林吹向四周,白天森林向四周输送湿润的较冷气流,给森林附

近地区带来大量水汽,为上升气流补给水汽,使其空气湿度增大。时间不是夜晚,

ACD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

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

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

流。

我国幅员辽阔,山区面积占全国面积三分之二,地方性风系十分发达。天山

北坡天池山、谷风相当典型,风速也很大。高山冰川形成的冰川风(冰川表面较

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迫使冰缘地区较暖的空气上升而

产生对流交换,形成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吹送的风)对山、谷风也产生一定影

响。左图示意天山天池气象站周边区域等高线分布,右图示意该气象站某年7

月27日06时到28日15时的气温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温度(℃)

26

24

22

20

18

16

14

12

7月27E6810121416182022242468101214北京时间

)

A.27日16时为白天,吹山风B.27日16时为白天,吹谷风

C.27日16时为夜晚,吹山风D.27日16时为夜晚,吹谷风

15.冰川风对天池气象站附近山谷风的影响主要是()

A.冰川风加强了山风B.冰川风加强了谷风C.冰川风

削弱了山风D.冰川风改变谷风风向

16.推测冰川风效应最为显著的季节及原因是()

A.春季离冬季风源地近B.夏季气温高

C.秋季太阳辐射强D.冬季雪量大、面积大

【答案】14.B15.A16.D

【解析】14.根据材料天山北坡天池山、谷风相当典型,风速也很大”,据图

27日16时气温高,应为白天,C、D错误;白天应吹谷风,A错误、B正确。

故选Bo

15.在冰川地区,由于冰川表面上空气温度比谷中同高度空气温度低,冰川表面

较稳定而下沉的冷却气流沿冰面向冰川前方运动,形成了由冰川表面向冰缘地带

吹送的冰川风。冰川风与山风风向一致,对山风加强作用明显,对谷风有削弱作

用,A正确,BC错误;冰川风对谷风有削弱作用,但不会改变谷风风向,D错

11

16.材料显示,冰川风是由冰川作为冷源而形成的,故冬季雪面面积更大,冰川

风效应更显著,D正确。冬季风为较大尺度的背景风,冬季风强会导致地方性风

减弱,A错误;夏季气温高,冰雪面积小,B错误;夏季正午太阳高度大,昼长

长,太阳辐射强,C错误。故选D。

【点睛】山谷风是由于山坡与同海拔山谷上空大气的热力性质差异而形成的,白

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小题,共52分。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镇压是小麦种植中一项很重要的技术,镇压能压实土壤,保促根系,控旺抑

长,提高抗旱、抗寒、抗病性,合理有效的镇压能提高小麦产量。华北平原地区

小麦一般在玉米收获之后,10月中下旬进行播种,随后小麦发芽、分集,后因

气温降低,麦苗进入休眠期,翌年春季返青,5月底至6月中下旬成熟收获。在

小麦播种前后、分篥期、越冬期、返青期都可择机进行镇压,以促进小麦生长,

提高小麦产量。

(1)出苗后(分票期)适时实施镇压,有利于小麦生长发育。简要说明此时镇压

对小麦生长发育起到的作用。(6分)

(2)从冬季防寒角度,分析冬季小麦镇压的必要性。(6分)

12

小麦播种前后若不进行镇压,小麦发芽及生长往往较差。结合材料对上述现象进

行解释。(6分)

【答案】(1刖制主茎生长(2分);加快主茎出叶(2分);促进根系发育(2分);

增加麦苗整齐度。(2分)(任答3点得6分)

(2施真压后土壤紧密,裂缝减少,能防止冷空气对麦根的冻伤(2分);镇压后麦

苗敦实粗壮,增强麦田耐寒、抗冻能力(2分);镇压后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含

水量增加,提高了土壤保湿、保温能力。(2分)

(3脂秆还田使得土壤变得疏松,小麦种子无法有效接触到土壤,造成发芽率降

低(2分);松散的土壤,根系固定能力降低,小麦更容易倒伏(2分);土壤空

隙较大,保肥、保水、保温能力下降,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2分)

【分析】本题以小麦生产图为资料,涉及了小麦生长方式和农业区位的知识,重

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体现了综合思维能力的学

科素养。

【详解】(1)结合材料可知,镇压能保促根系,抑制主茎生长,从而加快主茎出

叶;镇压可以压实土壤从而促进根系发育,稳定小麦生长和发育;结合材料可知,

镇压可以控旺抑长,从而增加麦苗整齐度。

(2)结合材料可知,镇压能压实土壤,由此可知镇压后土壤紧密,裂缝减少,

能防止冷空气对麦根的冻伤;结合材料可知,镇压可以保促根系,因此镇压后麦

苗敦实粗壮,增强麦田耐寒、抗冻能力;镇压后可以导致土壤夯实,导致土壤水

分蒸发减少,含水量增加,提高了土壤保湿、保温能力。

(3)结合所学可知,桔秆还田使得土壤变得疏松,小麦种子无法有效接触到土

13

定能力降低,小麦更容易倒伏,不利于小麦生长;秸秆还田之后土壤空隙较大,

保肥、保水、保温能力下降,小麦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植被演替是指裸地上植被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东北地区的长白山在800年前

发生了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山上大量的原始植被被烧毁,导致植被重新演替。研

究表明,火山灰是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原因,长白山北坡植被演替开始时

间早,现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左图示意目前长白山北坡、

东坡的植被带分布,右图示意长白山亚高山区(海拔约2000国200米)的植被演

替模式。

火山灰白阔叶林余针叶林,岳桦林《苔原

(1据图描述长白山东坡和北坡植被带的垂直分布的差异。(6分)

(2)火山喷发后造成长白山北坡和东坡植被演替差异,推测其原因。(4分)

⑶根据长白山植被演替模式推测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分布上界的变化方向,并说

明判断依据。(6分)

【答案】⑴差异:北坡植被带分布复杂,数量较多,(2分)从下到上依次为阔

叶林、针叶林、岳桦林和苔原(2分);东坡植被带单一,数量较少,从下到上

为针叶林、苔原(2分)。

(2)原因:北坡火山灰数量少,较早的被侵蚀殆尽,土地基础稳定,植被更替早

14

分);东坡目前还有一定量的火山灰,处于侵蚀过程中,土地基础不稳定,

植被演替晚。(2分)

(3峻化方向:岳桦林向上移动。(2分)

依据:根据亚高山植被演替模式,北坡在亚高山地区火山灰数量少,地质稳定,

应以苔原或森林为主(2分);苔原最终演变成森林,所以岳桦林应向上移动。(2

分)

【分析】本大题以长白山植被演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山地垂直自然带、地理

环境的整体性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详解】(1)根据目前长白山北坡、东坡的植被带分布图可知,北坡从下到上依

次为阔叶林、针叶林、岳桦林和苔原,植被带数量多,分布复杂;东坡从下到上

为针叶林、苔原,植被带单一,数量较少。

(2)根据材料所究表明,火山灰是长白山植被演替滞后的主要原因,长白山北

坡植被演替开始时间早,现已进入中后期阶段,东坡植被演替开始较晚“,可知

北坡火山灰较少,更快的被侵蚀,使地面裸露出来,土地基础稳定,植被更早开

始更替;而东坡目前还有火山灰覆盖,正处于被侵蚀过程中,土地基础不稳定,

植被较晚开始更替。

(3)根据长白山植被演替模式可知,在土地基础不稳定的情况下,从地衣到苔

原演替,最后在土地基础稳定的情况下,形成森林。北坡在亚高山地区火山灰较

少,土地基础稳定,目前以苔原为主;苔原最终会演变成森林,根据垂直分布,

可知森林应是岳桦林,所以岳桦林应向上移动。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新闻摘抄:

15

2021年8月3日,津巴布韦宣布,禁止辂矿石出口。

2022年10月7日,南非本年度第三次罢工导致港口停运,且无法预期何时

恢复港口发运。

2023年2月9日,受强地震影响,土耳其港口运作中断。

格矿是战略性资源,集中分布于南非、土耳其、津巴布韦等少数几个国家。

我国2021年辂矿储量仅为30&63万吨(矿石),但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