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5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5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5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4页
2025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一、单选题(共25题)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1分)A、中央纪委国家监察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党员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B、徐峥首次自编、自导、自演的喜剧电影《人在囧途之泰囧》上映以来受到观众极力所追捧,被赞为“年度最好笑喜剧”,创造华语片首周票房纪录。C、仁化县人民法院向媒体通报,该县红十字会原副会长李涛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并致一人死亡,以交通肇事罪判处其有期徒刑1年4个月,缓刑2年。D、在市缉毒支队的大力支持下,新丰公安局刑侦部门经过缜密侦查,成功侦破两起贩卖毒品案,缴获疑似毒品70多克、赃款一万余元和吸毒专用工具一批,抓获犯罪嫌疑人5名。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党员和领导干部”概念交叉。B项句式杂糅,去掉“所”。C项成分残缺,“以”前面应加上“该院”。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假如生命是草,也决不因此自卑!要像其他同类那样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属于自己的_______浅绿,大地将因此而充满青春的活力;假如生命是树,要一心一意把根扎向大地深处,哪怕脚下是一片坚硬的岩石,也要_______地将根须钻进石缝,_______生命的泉。在森林和沃野。做一棵参天大树_______很美妙,在戈壁沙漠和荒山秃岭中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迷路的跋涉者以希望,那就更为光荣。

(1分)A、一抹、锲而不舍、汲取、当然B、一片、坚忍不拔、吸取、当然C、一抹、坚忍不拔、吸取、固然D、一片、锲而不舍、汲取、固然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词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区别,必须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正确理解为,“一抹”作“绿色”的量词更生动。“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坚忍不拔”形容信念坚定,意志顽强,不可动摇;前者更适合语境。“汲取”和“吸取”是同义词,区别在于风格与使用场合上,“汲取”较文雅庄重,“吸取”较通俗,前者往往与抽象事物搭配,后者既可用于抽象事物,又可用于具体事物。“固然”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当然”表示对某一行为的确认或肯定。

3、古代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戎狄,在古代是与华夏不同的族群,长期生活在黄土高原的北部地区,华夏文人称他们为“蛮族”,因为他们不行“礼乐”,不修文字,不念诗书,却养太多的牲口。华夏的文明人,庙堂列鼎中盛满了牲口肉做的肉腊、肉糜,但他们从来低视养牲口的戎狄。戎狄是黄土高原的另一种居民,但被把持历史记录大权的汉族士大夫给抹杀了。我们今人,也受到了古代文人的影响,在歌颂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的时候,却忘了黄土高原上的另一个兄弟。在新石器时代,气候比今天温湿,整个黄土高原是原始农业“一统天下”。后来气候变得干冷,黄土高原的南部问题不大,先民照样种地;但黄土高原的北部,环境逐渐恶化,庄稼生长得越来越差。家猪要吃人的剩饭,而人已经没有剩饭了,所以猪这类东西也不易喂养了。这里的先民,在艰苦的环境中摸爬,终于找到另外一种维持生活的方式:多养到野外食草的牲畜。这些牲畜不与人争食,人还可以从其浑身索取生活资料。于是,人们一手握锄,一手执鞭,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这样,在黄土高原的人文地理格局上,便出现了不同的区域。在南部地区,水热条件好,农业持续发展,人口与时俱增,城郭壮大,文人滋生。而在北部地区,人们要艰苦得多。他们“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各分散居蹊谷,自有君长,往往而聚者百有余戎,然莫能相一”。处在这种状态下,社会进化当然缓慢得多。于是,南、北之间在政治、文化方面的差别日益增大。后来,南部的人叫做华夏,而北部的人称为戎狄,相互反目,关系紧张了很久。在华夏人撰写的史书中,戎狄主要是“反面角色”,除了侵犯抢掠、祸乱华夏,便没有什么正面的历史贡献。我们说,这种看法是不公平的。戎狄正是古代处于中国北方的过渡地带(或曰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地带)的一个主角,而戎狄的起源与自然环境变化引起的整个生态变化有关。戎狄起源的过程就是中国古代北方畜牧业大面积产生的过程,我们关于戎狄的概念离不开畜牧业。戎狄的兴起反映了人类对环境变化的一种适应方式,在“适应”中也伴随着创造,畜牧业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成果。在中国历史上,戎狄社会的贡献不仅是发展了畜牧业的规模、技术,将其抬升到生活的主要基础地位,还为后来草原大规模游牧经济的产生打下了必要的基础。跳出农业社会历史的局限,放眼中国北方的辽阔大地,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人文发展的丰富性。这些人文的丰富性,是对多样地理环境适应的结果。而所谓“适应”,对人类来说绝不是消极的。人类文明中的许多重要内容,都是在能动地适应环境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农业是一种创造,畜牧业也是一种创造。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分)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上的戎狄族群就开创了大范围的半农半牧生活方式。B、华夏与戎狄出现文化、政治、生活等方面差异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C、相互反目,关系紧张,最终导致黄土高原出现了华夏与戎狄两个不同的族群。D、畜牧业是戎狄族群在改造自然环境中的一个创造,是他们对中国历史的贡献。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在新石器时期,黄土高原仍是“农业统一天下”。C华夏与戎狄分化的根本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变迁。D不是“改造自然环境”,应是“适应环境”

4、选择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1分)A、雾霾问题已成为中国大部分城市的标志性难题,而且范围还在不断增长.B、谁也不会否认,这个时代不再需要学习雷锋乐于助人的精神.C、在这次家长会上,家长们就如何引导孩子正确上网问题广泛地进行了交谈.D、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动宾搭配不当,“增长”改为“扩大”;B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C语序不当,改为“进行了广泛地交谈”;D正确.故选:D

5、根据原文选择正确诗句:今我来思,______________。

(1分)A、行道迟迟B、雨雪霏霏C、载渴载饥D、杨柳依依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出自《诗经》中的《采薇》。

6、郭沫若在《炉中煤》中,借“炉中煤”来诉说衷情,这种修辞方法是()

(1分)A、比喻、借代B、拟人、比喻C、设问、拟人D、借代、设问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郭沫若的《炉中煤》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作者将自己比喻为“炉中煤”,借用煤在炉中熊熊燃烧,燃烧自己、发光发亮,暗喻自己对祖国无私奉献的炽热感情。作者又把“炉中煤”拟人化,让它有了人的思想感情,会思念爱恋“年青的女郎”,会倾诉衷肠。这样就把作者对祖国的强烈之爱和要为祖国献身的志向都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出来。

7、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

(1分)A、而立B、不惑C、知天命D、花甲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古人对“六十岁”年龄的人的称呼是花甲之年。故选D

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1分)A、《楚辞》是楚地诗歌总集,收集战国时楚国屈原、宋玉及后人的作品,因为他们运用的是楚地的文学式样和方言声韵,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得名。《楚辞》句式参差灵活。多用“兮”字,篇幅较大,且不回环往复,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B、《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被称为“乐府双璧”。《孔雀东南飞》记叙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同封建礼教的迫害做斗争,双双殉情的故事,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诗篇;《木兰诗》则记叙了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表现了女子的英雄气概,富有浪漫主义色彩。C、明代小说创作取得了很大成就,短篇小说有冯梦龙的拟话本“三言”和“二拍”,长篇小说有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施耐庵的《水浒传》、吴承恩的《西游记》以及吴敬梓的《儒林外史》。D、巴尔扎克是19世纪前期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一生共创作长中短篇小说90余部,总名《人间喜剧》,代表作为《欧也妮·葛朗台》和《高老头》,这两篇小说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统治所造成的种种罪恶。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儒林外史》是清代(不是明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乾隆十四年(1749年)或稍前,现以抄本传世,初刻于嘉庆八年(1803年)。

9、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1分)A、犹豫陷阱歌功颂德B、缘由部署握手言和C、辍学慷慨克不容缓D、湍急揣度众志成城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克不容缓”的正确写法是“刻不容缓”。

10、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

(1分)A、沟壑旁,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野花不知疲倦地开着,像昨晚稀稀落落的星。B、朋友们!跟我来呀。我们马上就到达目的地了。C、我们在这里开荒、种庄稼、种蔬菜,我们的生活有了保障。D、我们七、八个人一拥而上,把他包围在里面。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项中,句子主语较长,主语后面应用逗号分隔。B项中,本句为倒装句,在倒装句子成分之间,应用逗号,句末用叹号。D顶中,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综上所述,答案选C。所以选C项

11、下列词语中【】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1分)A、【曝】光/【曝】晒、【扁】豆/【扁】舟B、附【和】/重【荷】、执【著】/执【着】C、胡【同】/【同】情、【模】样/【模】型D、【纤】夫/【纤】维、【脂】肪/造【诣】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A【曝】光[bàoguāng]【曝】晒[pùshài]【扁】豆[biǎndòu]【扁】舟[piānzhōu];B附【和】[fùhè]重【荷】[zhònghè]执【著】[zhízhuó]执【着】[zhízhuó];C胡【同】[hútòng]【同】情[tóngqíng]【模】样[múyàng]【模】型[móxíng];D【纤】夫[qiànfū]【纤】维[xiānwéi]【脂】肪[zhīfáng]造【诣】[zàoyì]

12、材料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曰:“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曰:“不尔,是欺之也。”

与“子侄以为言”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1分)A、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B、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C、而吾以捕蛇独存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与题干中的“以”都是介词。A、B两项都是介词,“把”;D项是介词,“凭”

1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A、精粹、精络、精疲力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精络"的“精"应为“经";B“祸福予共"的“予"应为“与";C“一言即出"的""应为“既";D正确

14、《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下列对这四部著作中人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1分)A、《水浒传》中倒拔垂杨柳的人物是鲁智深B、《三国演义》中因失了荆州而被斩的是马谡C、《西游记》中铁扇公主的儿子是红孩儿D、《红楼梦》中“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指的是王熙凤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三国演义》里大意失荆州的是关羽,马谡刚愎自用失街亭。故选

1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1分)A、部署、备受青睐、可望而不可即B、报道、伶牙利齿、一年之记在于春C、揣度、垂手可得、冒天下之大不违D、通谍、大相径庭、盛名之下其实难附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伶牙俐齿、一年之计在于春C、冒天下之大不韪垂手可得:形容毫不费力就能得到。D、通牒、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16、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A、项为之强B、一切乌有C、卿今当涂掌事D、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A项为之强(jiāng):脖颈为此而变得僵硬了。项,颈,脖颈。为,为此。B乌,同“无”没有的意思。C“涂”通“途”,道路,仕途。

17、下列词语中加括号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1分)A、静(谧)mì

风驰电(掣)chè

B、(呵)护kē

暴(殄)天物tiǎnC、果(脯)pǔ

独辟(蹊)径xī

D、(戒)备gài

(朝)思暮想zhāo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呵)护hē、C果(脯)fǔ、D(戒)备jiè

18、下列句中的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他飞红了脸,更加地忸怩(niē)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shǔ)摸着腰上皮带的扣眼。B、从青蒿(hāo)中提炼出的抗疟(nüè)药物青蒿素,是发掘中医药宝库的成果之一。C、卓(zhuō)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jiǎo)颓俗,诸君为大学学生,肩此重任责无旁贷。D、曹雪芹是驾驭语言的艺术大师,他小说中的诗词情思绵(mián)远,意味隽(jùn)永。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字音的能力。A项,“怩”读ní;C项,“卓”读zhuó;D项,“隽”读juàn。故选B。

19、材料

法国社会学家埃吕尔承认技术应用有负面作用,但他认为这只能通过技术来消除,埃吕尔说:“我们在尽力揭露技术发展招致麻烦的一面……我深信,所有这些麻烦都会随着技术本身的不断发展而被消除。并且,确实也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才能消除。”技术对消除、减弱技术的负面效果,当然有重要作用,例如要在煤中脱硫,就应当研究和应用脱硫的技术,只有主观愿望是不行的。但脱硫技术不会从燃烧煤的过程中自动生长出来,研究与应用脱硫技术,仍然是人的决策。如果有人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会自然消除,这是没有根据的,也是有害的。

另一位学者弗洛姆说,现代技术系统有两个指导原则:第一原则是“凡技术上能够做的事都应该做”,第二原则是“最大效率与产出原则”。弗洛姆所说的第二原则,就是所谓的效率原则。他所说的第一原则提出了一种技术逻辑,一“能够做”等于“应该做”。这两条原则结合起来,就是凡技术能够做的都应当去做,而且还要尽量强化它的效果。即使是恶的技术,也应当采用,并且努力强化它的恶果。这当然是荒唐的逻辑。“能够”是对技术功能的判断,是事实判断;“应该”是价值判断、伦理判断。“能够”不等于“应该”,正如“应该”不等于“能够”。同样,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凡技术能够做到的事,我们都应当去做,那我们就放弃了对技术应用后果的评价和责任。

人与技术的关系只能是创造与被创造、开发与被开发、应用与被应用、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人是主体,技术是客体。人是目的,技术是手段。技术应当为人谋利,而不应当损害人的利益。是人主宰技术的命运,而不是技术主宰人的命运。技术的研究与应用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即人造物进化的逻辑,也可以说是技术自身的逻辑;更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或称社会逻辑,这是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逻辑。技术的社会逻辑高于技术的自然逻辑,当这两种逻辑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服从技术的社会逻辑。技术本身的善恶、技术应用后果的善恶,只能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利益来判定。人类的最高目标,不是发展和应用技术,而是人类的全面发展,技术只是为了这个目标服务的手段。技术越发展,越应该强调对技术的人文关注。下列最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1分)A、要降低技术的负面作用,应强化人对技术应用的责任感,根据大多数人的根本查此利益来判定技术应用的后果。B、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就会被消除,而且只有依靠技术的发展,技术的负面作用才会被消除。C、一个明显的事实是,技术不能取代道德,就像道德不能取代技术,如果技术能做到的事,我们就应当去做。D、技术应用的负面作用,责任不在技术而在人,在于人怎样应用,所以要遵守技术的社会逻辑,而非自然逻辑。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项是埃吕尔的观点,作者只是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释;C项断章取义;D项从第三段表述中可以看出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但要遵守技术的自然逻辑,更要遵守服从于技术的社会逻辑,而且两者冲突时,技术的自然逻辑要服从于技术的社会逻辑。

20、把后面的句子填到下面一段话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这世界上最具灵性的动物,也离不开水的滋润。_____________,让人具有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巍峨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波涛,而汹涌的波涛却摧不折人类精神鼓起的风帆,_____________,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

①水渗入了人们灵魂,合成人的血肉之躯

②水在合成人的血肉之躯的同时,也渗入了人的灵魂

③在大海的背景下,我听见了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的呐喊

④听吧,在大海的背景下,海明威崇拜的那位老人在呐喊(1分)A、①③B、①④C、②④D、②③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①两个分句,逻辑顺序颠倒;④与“我也看到了人类所具有的水一般的不屈的性格”不能构成合理衔接

21、对下面古诗句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1分)A、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运用了拟人手法,表达了诗人爱山的深厚情感。B、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运用夸张手法,赞美诗人诗才出众。C、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既比喻又是写景,以景物喻愁思,烘托闲愁之多。D、瞑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运用反衬手法,以彻夜听雨反衬叶落之多。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D解析D以彻夜听雨写彻夜难眠,表现游子思乡情深,非反衬,更非“反衬叶落之多”。

22、下列句子中,修辞方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1分)A、树林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轻风是海洋的呼吸。B、珍珠是贝痛苦的结晶,是海的泪。C、面对风暴的欺凌,松柏挺胸不屈,杨柳弯腰逢迎,江河寂然无语,高山昂然抗争。D、太阳从地平线上露出笑脸,用她那柔美的金色手指,悄悄地捡走了草地上的珠玑。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C解析A项是暗喻,把“树林”比作“海洋”,“海洋”前因有“一片”来修饰,这就比较恰当;把“轻风”比作“呼吸”,很形象。B项也是暗喻,把“珍珠”比作“海的泪”。D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面对风暴的欺凌”,江河应是波涛滚滚、咆哮怒吼,不应是“寂然无语”。

2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1分)A、我们曾经无知地把麻雀作为“四害”之一,而大肆捕杀,结果造成一些地区麻雀绝迹,蝗虫肆虐。B、我们清醒地认识到,腐败已成为社会的毒瘤,反腐问题是全社会的所有公民都高度关注并深恶痛绝的。C、肆意编造一些“趣闻”来迎合部分读者的需要,出版社赚了钱,可是那些书能起到什么样的社会效果呢?D、圣诞前夕,姚明和他的队友给火箭队的小球迷发送了精美的礼物,他们一个个兴奋得手舞足蹈。正确答案选项:参考答案:A解析B“全社会”与“所有公民”重复;C“迎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