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2/0C/wKhkGWedC2aAGNKmAAJv12sSpBU549.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2/0C/wKhkGWedC2aAGNKmAAJv12sSpBU5492.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2/0C/wKhkGWedC2aAGNKmAAJv12sSpBU5493.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2/0C/wKhkGWedC2aAGNKmAAJv12sSpBU5494.jpg)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三单元法律与教化第7课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同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A/02/0C/wKhkGWedC2aAGNKmAAJv12sSpBU54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中国古代的法治与礼教1.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極(jí)之”;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并产生了“民之所欲,天必从之”“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的思想。这反映出先秦时期()A.神权统治的思想根深蒂固 B.统治阶层等级意识淡薄C.敬天保民的民本观念萌发 D.儒学深受天人感应影响2.春秋战国时期,子产在郑国铸刑书,临终前对他的继任者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软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子产主见德政,宣扬儒家思想 B.子产的治国理念违反时代潮流C.子产主见严刑峻法 D.子产最早提出了民本思想3.春秋战国时,儒家主见“为政以德”“以德服人”,法家则主见“以刑去刑”“以力服人”,荀子提出“隆礼尊贤而王,重法爱民而霸”。据此推断,中国古代治国思想发展趋势的基本特点是()A.皇权至上,法自君出 B.诸法合体 C.大德而小刑,德主刑辅 D.礼法结合4.孟子在他的社会政治学说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即“王道”,所谓“王”就是高高在上而君临一切的意思,“道”是儒家学说的仁义之道。对“王道”理解正确的是()A.孟子主见建立君主专制 B.孟子主见“为政以德”C.孟子的“仁政”思想最终指向“王道” D.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5.荀子在《性恶》中提出了“人性之恶,其善者伪也”的观点,他的学生韩非由此提出“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并要求“明主之治国也,明赏则民劝功,严刑则民亲法”,由此可推断出()A.法家思想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产生 B.“性恶论”为法家思想的逻辑起点C.儒家思想中蕴含了强权专制的内容 D.荀子才是真正的法家思想集大成者6.《大明律》对“谋反”“大逆”“造妖书妖言”“犟盗”“官吏受赃”以及“犟奸”等论罪均较重。如“谋反大逆”罪,唐律规定本人处斩,父子年十六以上者绞;明律则规定本人“凌迟处死”,祖父、父子、孙、兄弟及同居之人,不分异姓及伯叔父兄弟之子,不限籍之同异,年十六上皆斩,这反映了明朝()A.加重制裁危及统治的犯罪 B.遭受更加严峻的统治危机C.刑法规定比前朝更加严厉 D.经济发展催生更多的问题7.1983—1984年湖北张家山汉墓出土的大量竹简中,包括《二年律令》,内称:“有任人以为吏,其所任不廉、不胜任以免,亦免任者。”这一规定()A.旨在增加中心权威,维护统一 B.保证了国家政务的有序运行C.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的责随意识 D.目的是厉行法治突显皇权至上8.《唐律疏议》规定: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精确,合格者印署后方可运用;运用不合规的量器,笞五十;致他人损失者,准盗论;监校官徇私不平,治罪。这表明唐代()A.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非常普遍 B.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C.政府提倡诚信的价值准则 D.政府垄断了度量衡器具制造9.终宋一代无论是宗室贵戚、仕宦,还是一般百姓,都存在妇女离婚、再嫁的状况。《宋刑统》中明文规定:“夫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这是国家法律对夫妻离婚的相关规定。这说明当时()A.妇女拥有确定婚姻的自主权 B.理学并非完全渗入社会生活中C.宋代不重视三纲五常伦理建设 D.国家重视男女离婚案件的处理10.朱熹认为,家庭、家族的“冠婚丧祭仪章度数”隐含着“名分之守”“爱敬之实”。他据此将古礼中烦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便于实行的“三礼”。他这样做旨在()A.推广儒家的礼仪 B.实现儒学生活化 C.重塑儒家伦理规范 D.巩固儒学主导地位11.汉武帝下诏:“郡国长吏,在其治区,乃竟无孝子廉吏,可应国家选举,可证其职责之未尽,遂下令议不举者罪。”此后,郡国每年荐举孝廉一名。这表明汉武帝()A.通过颁布推恩令减弱地方诸侯 B.主动宣扬无为而治的政治主见C.重视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 D.创新设计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12.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须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A.加强了中心对地方的限制 B.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构建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 D.通过立法缓和民族间冲突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北周武帝时期制定的《大律》“凡二十五篇”,制罪“二十五等”,定罪1537条,“条流苛密,比于齐(北齐)法,烦而不要”。宣帝“更峻其法”,导致“上下愁怨”、“内外离心”。隋文帝取代北周建立隋朝,开皇初年两次“更定新律”,史谓《开皇律》。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新律制罪二十等,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定罪500条,删繁就简,比旧律削减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唐朝官修史书评价《开皇律》“刑网简要,疏而不失”。——据《隋书》(1)依据材料,概括隋代法律制度改革的特点。(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简析隋代《开皇律》制定的意义。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大化改新之后,日本以唐为楷模,起先移植唐的法律架构并以此为范本并仿照设定日本的法律架构。日本通过移植和仿照全面套搬唐代的法律框架,同时其在唐整体框架下,也对框架内的章节次序予以变更。另外,法律制度经过长期演化,唐代已是条贯折中、集其大成。而对于日本而言,此时却正处于封建制度建立的初期,而唐已经处在封建制度的成熟期。对于处在历史变革的重要时期,唐的法律架构和制度对日本自然就具有了诱惑力,法的移植也就成为必定。——摘编自霍耀林《唐律对古代日本律的影响》材料二日本律令有关婚姻制度的法律并不是当时日本社会与婚姻的真实反映,基本上是以唐律为蓝本写成的。唐律爱护的是以父权为核心的家庭和以夫权为核心的婚姻,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重要基础。而日本律令时代的状况则是氏族刚刚解体,家庭尚不完整,以女性为主体的访妻婚仍很流行,整个社会处于母权向父权制过渡的时期,父权家长制并不是至高无上的。由于这些状况的存在,使得维护父权与夫权的法律很难对人们产生约束力气。无论律令国家的统治者怎样虔诚的学习中国的制度,只是日本在社会发展较为落后的状况下对现今制度的仿照,而且是在固有的法律意识与法律技术极不成熟的状况下接触中国较为成熟的法律,因此,就出现了法律与现实的不符。——摘编自田颖《日本养老律令与中国唐律的比较》(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学问,归纳日本学习唐律的缘由。(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学问,说明当时日本学习唐律存在的问题,并就此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jCABD2.答案:C解析:ABCD3.答案:D解析:DABC4.答案:C解析: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重要的代表人物,材料主要说明了孟子的“王道”思想,“王道”也是儒家“仁义”思想的一种体现。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主见建立一个君主专制中心集权国家,故A项错误;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主见“为政以德”,故B项错误;孟子在政治思想上主见“仁政”,在此基础上提出“王道”思想,可以归结为是他“仁政”思想的最终归宿,故C项正确;法家主见“以武力、刑法、权势统治天下”,故D项错误。5.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韩非的法家思想。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韩非子的思想是在荀子提出的性本恶思想基础上发展而来,故B项正确;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儒家思想为法家思想基础的结论,故A项错误;此时的儒家思想中并未蕴含强权专制的内容,故C项错误;韩非是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故D项错误。6.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清律法。依据材料和所学学问可知,明朝对涉及谋反的罪行定罪极其严酷,相比前代,加重了对危及自身统治的罪行制裁力度,故A项正确;《大明律》颁布于明朝建立之初,并未遭受严峻的政治危机,故B项错误;材料仅涉及谋反等罪行的惩罚,无法说明明律刑法规定比前朝更加严厉,故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明律对于经济问题的处理,故D项错误。7.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汉代律令。据材料可知,被推举的官员假如出现贪污腐败或不能胜任的状况,不仅惩治该官员,还要追究举荐者的责任,这有利于强化各级官员的责随意识,故选C项;材料并未体现中心与地方的关系,解除A项;B项夸大了这一规定的影响,解除B项;这一法令的目的并非突显皇权至上,解除D项。8.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唐律。据材料可知,唐朝法律对商业活动中的欺诈行为作出了相应的惩治规定,这表明唐代政府提倡诚信,C项正确;材料内容只是唐律对商业欺诈行为作出的规定,没有体现欺诈不实的商业行为非常普遍,也没有体现城市商业活动受到严格限制,解除A、B项;材料只是说“每年八月由户部验证度量衡器是否精确”,没有涉及度量衡器具制造者,解除D项。9.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宋代律法。男尊女卑以及妇女贞节观念是理学的重要内容,而材料反映了宋代妇女可离婚、再婚,并且得到法律允许,由此可知理学在宋代并非完全渗入社会生活中,故B项正确;据材料不能确定妇女是否拥有婚姻自主权,解除A项;三纲五常是维护封建社会尊卑贵贱等级秩序的重要支柱,历代统治者都比较重视,解除C项;仅凭材料中一条对离婚状况的规定,无法得出当时国家重视男女离婚案件的处理,解除D项。10.答案:D解析:结合题干中朱熹把烦琐的婚礼“六礼”简化为“三礼”可知,这有利于在生活中渗透“名分之守”“爱敬之实”,可知题干所述现象的目的在于巩固儒学的主导地位,故选项;“推广儒家的礼仪”属于措施,并非朱熹的主要目的,解除项;朱熹将婚姻“六礼”简化为“三礼”,使之在生活中便于实行,这是朱熹巩固儒学地位的表现,项包含于项中,故解除;题干中朱熹仅是将婚姻“六礼”简化为“三礼”,以便于在生活中实行,而不是“重塑”,解除项。11.答案:C解析: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获得了独尊地位,儒家以仁治国,武帝令地方举荐孝廉为官,说明其重视道德教化在治国上的作用,故选项;材料内容是关于举荐官员的,与推恩令无关,解除项;无为而治是西汉初期的治国理念,汉武帝时已不再适用,解除项;隋朝创立了分科考试的选官制度,与材料时间不符,解除项。12.答案:C解析:材料“基于统治全国的须要”表明不仅是对地方的限制,故项错误;据材料“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可知材料主要涉及行政法,因此不能说明完成整个国家法律法规的构建,故项错误;清政府确立、完善与行政相关的法规为行政事务的处理供应了法律依据,故项正确;材料主要涉及行政法规,而不是民族冲突,故项错误。13.答案:(1)特点:变更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意义: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阅历;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为隋朝发展与强盛供应保障;为后世法制建设供应有益的借鉴。解析:(1)问依据材料“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粱,沿革轻重,取其折衷’”得出对之前的法律兼收并蓄、择善而从;依据材料“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比旧律削减死刑81条、流放刑154条、劳役刑等一千余条”得出变更了北周的严刑峻法,减轻刑罚;依据材料“刑网简要,疏而不失”得出法律条文简要而不繁琐。(2)问依据材料“隋朝统治者鉴于《北齐律》‘法令明审,科条简要’,将其作为制定《开皇律》的主要参考,并‘采魏、晋刑典,下至齐、梁,沿革轻重,取其折衷’,成文‘十二卷’”得出总结和发展了前代立法的阅历;依据材料“废除‘前代鞭刑及枭首’等‘苛惨之法’”得出提高了法律的文明程度;结合所学可知《开皇律》为隋朝发展与强盛供应保障;并为后世法制建设,特殊是唐代的法制建设供应了有益的借鉴。14.答案:(1)缘由:日本大化改新时期法制建设的须要;日本历来对唐朝文化的崇拜;唐代法制相对成熟;中日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创新办公园区草坪设计与生态友好合同
- 三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指南
- 家具购销合同协议书
- 知识产权与法务管理作业指导书
- 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设备行业作业指导书
- 游戏策划设计作业指导书
- 医美股份转让协议合同
- 藕塘承包合同样本
- 地质勘察合同付款条件
- 2025年雅安货车丛业资格证考试题
- 服装厂安全生产培训
- 城市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 2025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五 100以内的笔算加、减法2.笔算减法 第1课时 笔算减法课件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 2025年八省联考陕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详解(精校打印)
- 2025脱贫攻坚工作计划
- 2022年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优劣势分析
- 10kV配网工程变配电(台架变、箱变、电缆分接箱)的安装设计施工精细化标准
- Q∕GDW 12118.3-2021 人工智能平台架构及技术要求 第3部分:样本库格式
- 广东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转学转出申请表(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