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2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3中古时期的欧洲一、选择题1.“我以我的信义宣誓,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伯爵手持权杖,向全部向他宣誓效忠和致敬的人授予封地,然后众人一起宣誓。这一仪式应出现于(B)A.梭伦改革后的希腊B.中世纪西欧C.幕府统治时的日本D.拜占庭帝国解析:依据材料中的“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待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伯爵”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需供应兵役服务,11世纪时,这种以土地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着严格的等级性,而且权利、义务交织在一起,带有肯定的契约意义,体现了中世纪欧洲的封建等级制度的形成。所以A、C、D项与题意不符,B项符合题意,故选B。2.“阁下,我是您的人了。从现在起,我将像一个封臣对封君那样真诚无欺地效忠于您。”自称“封臣”者的身份最有可能是(A)A.封建贵族B.封建农奴C.城市市民D.庄园农夫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8世纪前期,查理·马特任宫相时,变更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封地的人必需为封主服兵役,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西欧封建等级制是:国王—贵族(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骑士),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最底层,不能自称臣下。故正确答案为A,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3.庄园是西欧历史上典型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它主要流行于(C)A.奴隶制时代的城邦 B.奴隶制时代的乡村C.封建时代的乡村 D.资本主义时代的乡村解析:结合所学学问,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西欧渐渐进入封建时代,从9世纪起先,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在封建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从9世纪起,西欧社会起先形成一种新型经济组织形式——封建庄园。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的叙述错误的是(D)A.封建庄园盛行农奴制度B.封建庄园在经济上自给自足,封闭保守C.封建庄园是中世纪西欧农业经济的基本组织形式和社会的基础D.11世纪以后,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庄园经济也日益兴盛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从9世纪起先,西欧中世纪乡村一种新的(典型)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渐渐流行开来,这就是庄园。大约到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各地。自那时起,欧洲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在领主统治下,庄园是一个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和政治单位。庄园的居民均为领主的佃户,包括自由的农夫和缺少自由的农奴。选项A、B、C关于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的叙述是正确的,但不符合题意;随着西欧城市的兴起,庄园经济也日益衰落,选项D关于中世纪西欧封建庄园的叙述是错误的,符合题意。故选D。5.2024年4月15日,法国闻名宗教建筑巴黎圣母院失火,毁损严峻,引起人们的关注。巴黎圣母院曾经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化组织集会的地方,14世纪曾开启首次皇家国家召集大会,后来又实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可见在中世纪基督教对________的影响比较大(C)A.社会经济 B.政治制度C.文化与生活 D.斗争与和平解析:由“巴黎圣母院曾经是全欧洲工匠组织和教化组织集会的地方,14世纪曾开启首次皇家国家召集大会,后来又实行各种各样的仪式: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可见在中世纪基督教对文化与生活的影响比较大。题干强调的“恩典仪式、婚礼、加冕、受洗、葬礼等”属于文化与生活领域。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6.宗教的产生对世界各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对中世纪的欧洲社会产生重要影响的宗教是(B)A.佛教 B.基督教C.伊斯兰教 D.道教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在中世纪的西欧封建社会时期,基督教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经济上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全部者,占据西欧的三分之一土地。在政治上,神权高于一切,可以和世俗王权分庭抗礼。在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一元垄断,可谓是处于一种万流归宗的地位,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7.13世纪,英国思想家培根被教会关押长达14年之久;16世纪,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遭到教会的严刑拷打和长期监禁;16世纪,意大利科学家布鲁诺被教会判为“异端”,最终被活活烧死。上述史实反映了中世纪的教会(B)A.是西欧最大的土地全部者B.在精神和文化领域至高无上C.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D.垄断了对《圣经》的说明权解析:中世纪的欧洲国家是一种松散的领土集合体,教皇和教会占有大量土地,拥有至高无上权力,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因此史实反映了中世纪的教会在精神和文化领域至高无上,选项B符合题意;教皇和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土地全部者、权力凌驾于王权之上、垄断了对《圣经》的说明权,都与题干内容不符,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项。8.13世纪,西欧高校享有自治地位,高校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高校法庭独立审理。这主要体现了高校享有(B)A.免赋税特权B.司法特权C.教化自主权D.教会法豁免权解析:依据所学可知,西欧时期的高校享有高度的自治权,“西欧高校享有自治地位,高校师生免受地方世俗法官审判,而须按教会法规定由当地主教审理,或由高校法庭独立审理”正是司法特权的体现,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的内容与题干描述的内容无关,不符合题意,解除。故选B项。9.中世纪西欧城市的兴起,不仅表现在经济上的旺盛,更重要的还在于政治权利的获得,富庶城镇的居民要求当地领主允许他们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材料中的“政治权利”是指(D)A.免赋税权 B.司法特权C.特许经营权 D.城市自治权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从题文内容看,当时市民要求获得的“政治权利”主要是指“自己管理城市的事务”的权利,在四个选项中,D项城市自治权最符合题意;“特许经营权”与经济有关;“免赋税权”“司法特权”与人权有关,由此可知,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解除。故选D项。10.12世纪初,伦敦市民每年向王室缴纳300镑税金,以此获得国王对市民自选市长和市政官的许可。材料反映出中世纪欧洲(C)A.封君封臣制度逐步形成B.国家税收主要来源于城市C.城市获得了部分自治权D.市民以暴力方式抗拒贵族解析:结合所学学问可知,随着城市的发展,阶级冲突日益尖锐,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封建主的领地上产生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主日益贪欲,对城市市民加紧剥削,11~12世纪,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绽开了与封建主的斗争,有的城市用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力赢得了自治权,题干材料描述的就是伦敦市民通过金钱赎买,获得了部分自治权,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解除。故选C项。11.“罗马曾经三次折服世界,第一次是用武力,其次次是用宗教,第三次是用法律。”材料中的“法律”包括(B)A.《汉谟拉比法典》 B.《查士丁尼法典》C.《权利法案》 D.《独立宣言》解析:依据所学学问,《查士丁尼法典》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下令编纂的一部汇编式法典,是罗马法的集大成者,B项符合题意;《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的成就,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A项不符合题意;《权利法案》是英国限制王权的法律,解除C项;《独立宣言》是美国独立斗争期间颁布的法律文献,宣告美国诞生,解除D项。故选B项。12.由剑桥高校出版社出版的《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一书,在大量西方同类专著中,结构清楚,考据严谨,文笔高雅,篇幅适中,已成为此领域备受推崇的权威著作之一。这部著作所描写的斗争双方是(B)A.亚历山大帝国和拜占庭帝国B.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C.西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D.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土耳其解析:依据题干“1453——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为东、西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成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庭帝国首都,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故B项符合题意,A、C、D三项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这里的道路铺设很差,稍有点水就变得湿乎乎的,由于用大量的牲口车运水以及岛内多雨,这种状况常常发生。于是形成大量恶臭的污泥……他们从世界各地聚集到这里,主动从事商业贸易。通过海洋和泰晤士河,各种货物可以运入伦敦,又可以从这里运到其他目的地。”——意大利商人伦敦旅行见闻录(1497年)材料二“在中世纪中期,西欧各国的城市如雨后春笋,增加很快……当时大多数城市的人口也很少,一个典型的城市,居民通常不过五千到一万……城区面积不大,房屋拥挤,街道狭窄……”材料三“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许多年后,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材料四在西欧中世纪,人们信任世上的一切权力都是上帝授予的。11世纪,罗马教皇格雷戈里七世竭力加强罗马天主教会的权威,宣称教皇权力来自上帝,有权废黜君主。皇帝亨利四世就是于1077年被教皇废黜的。12~13世纪,教皇权力最终达到顶峰:教皇有权废黜君主,罗马教廷成为中欧和西欧一切宗教事务和教义问题的最高裁判机构。(1)依据材料一、二回答,中世纪西欧各国城市如雨后春笋般发展的主要缘由是什么?(2)材料三局面的出现说明当时西欧实行什么制度?(3)依据材料四,说明罗马教廷处于什么样的地位。(4)依据上述四则材料分析,中世纪西欧处于什么社会形态?答案:(1)商业贸易发展或经济发展或生产力的发展。(2)封建等级制度。(3)西欧当时教皇和教会的权力最大或神权至上。(4)封建社会。1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由地主贵族……或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肯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全部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在这样一个政体里,政府的实质是分裂的。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封建制度是一种政府的形式,一种社会的结构,一种以土地占有制为基础的经济制度。——摘编自[美]汤普逊《中世纪经济社会史(上册)》材料二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品交易活动频繁,西欧中世纪的城市渐渐增多。与此同时,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更好地在城市里自由地进行商业贸易活动,他们反对名目繁多的封建性商品流通税以及一整套的封建枷锁,因此,这就迫使他们要与封建主们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西欧有许多城市还实行过暴动要求获得城市的自治权。这些权利主要包括:市民可以在城市里自由流淌,这是市民享有的个人自由;市民可以随时向城市法庭提出诉讼恳求和控告,这是司法自由;市民可以限制自己的财产,并随意处置它们,这是承认城市市民财产私有制。——摘编自冯正好《中世纪西欧的城市特许状》(1)依据材料一,分析中古西欧封建庄园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学问,指出西欧城市争取自治权的主要缘由和途径有哪些。答案:(1)庄园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度;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力);庄园领主或封建主成为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王权衰微,王权只是名义上的)。(2)缘由:西欧城市商业的旺盛;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力气的壮大(城市市民阶级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为了摆脱束缚商业贸易发展的枷锁。途径:谈判争取政治和经济特权(或者赎买);武装斗争。解析:(1)依据“封建制度即由个别私人在或大或小的领土范围内,在或高或低的程度上,代表或占有、夺取或行使公共权力的制度”可知,庄园里实行的是封建制度;由“由地主贵族……或男爵或主教或主持(即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肯定的领土范围内,对那里全部的居民办理行政、执行司法、征收赋税的制度”可知,庄园领主或封建主在其领地范围内拥有较大的统治权(拥有行政、司法、税收等权力);由“王座只保留一个空洞的宗主地位,只是一个名义上的权力,而国王被缩成为一个阴影而已”可知,庄园领主或封建主成为封建庄园的实际统治者(王权衰微,王权只是名义上的)。(2)依据“随着西欧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