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装订线PAGE2第1页,共3页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GPS测量原理及应用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院(系)_______班级_______学号_______姓名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研究地球的岩石圈时,变质岩的形成过程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以下关于变质岩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变质岩是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由原有岩石变质而成B.大理岩是一种常见的变质岩C.变质岩的形成过程中,岩石的化学成分通常不会发生改变D.变质作用可以发生在地球的不同深度和环境中2、在地球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导致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有地壳运动、海平面升降和人类活动等。其中,地壳运动对海陆变迁的影响是:()A.短期的、局部的B.长期的、全局的C.短期的、全局的D.长期的、局部的3、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生物演化具有阶段性和不可逆性。三叶虫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生物,它主要生活在:()A.古生代B.中生代C.新生代D.以上都不是4、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灭绝和演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生物灭绝,主要是因为:()A.释放大量的热量B.喷出有害气体C.改变大气成分D.以上都是5、在探讨地球的沉积环境时,以下关于河流沉积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河流在不同河段的沉积特征不同,上游以粗粒沉积为主,下游以细粒沉积为主B.河流沉积可以形成三角洲、冲积扇等地形C.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对沉积作用的影响不大D.河流沉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上游的侵蚀和搬运6、对于地质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和滑坡等,以下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地质灾害的发生通常与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地质过程有关B.虽然地质灾害具有破坏性,但也会带来一些有利的影响C.人类活动不会诱发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完全是自然现象D.可以通过科学的监测和预警手段来减少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7、在河流的沉积作用中,形成的沉积物具有明显的分选性。一般来说,颗粒较大的砾石通常沉积在河流的:()A.上游B.中游C.下游D.河口8、地球的内部结构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地震波在通过不同介质时,速度会发生变化。通过对地震波的研究,发现地幔和地核的分界面被称为:()A.莫霍面B.古登堡面C.软流圈D.岩石圈9、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中的化石记录了生物的演化过程。以下哪种化石可以作为确定地层年代的标准化石?()A.分布广泛且演化迅速的化石B.分布局限且演化缓慢的化石C.个体巨大且数量稀少的化石D.个体微小且数量众多的化石10、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演化具有一定的规律。下列哪个时期是恐龙繁盛的时期?()A.寒武纪,大量无脊椎动物出现,但恐龙尚未出现B.侏罗纪,恐龙种类繁多,是恐龙的鼎盛时期C.石炭纪,蕨类植物繁茂,煤炭资源形成,恐龙数量较少D.第四纪,人类出现,恐龙已经灭绝很久11、地球的磁场对生命的存在有着重要意义,以下关于地球磁场的描述,正确的是:()A.地球磁场的强度和方向是恒定不变的。B.地球磁场可以阻挡来自太阳的带电粒子流。C.地球磁场只对地球表面的生物有影响,对太空中的飞行器没有作用。D.地球磁场的产生与地球的自转速度有关12、地球的公转轨道存在近日点和远日点,这种轨道特征对地球上的季节变化有一定影响。在近日点时,地球公转的速度:()A.较快B.较慢C.不变D.先快后慢13、在探讨地球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时,以下关于初级生产者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B.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C.初级生产者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D.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不受营养盐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限制14、在地球的大气圈中,对流层的特点对于天气和气候有着重要影响。以下关于对流层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接近地面的一层B.对流层中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C.对流层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D.对流层的厚度在全球各地是均匀一致的15、在研究地球的气候变化历史时,以下关于冰期和间冰期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冰期时,全球气温较低,冰川大规模扩张;间冰期时,气温升高,冰川退缩B.冰期和间冰期的交替是周期性的,其周期长短相对固定C.冰期和间冰期的气候变化主要受地球轨道参数的影响D.人类活动对冰期和间冰期的形成和演变没有影响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1、(本题5分)论述地球科学在矿产资源可持续开发中的原则和方法,包括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开采技术创新和矿山环境保护,分析矿产资源开发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并举例说明。2、(本题5分)阐述地球科学研究中的伦理和社会责任,如资源开发中的公平性、环境保护中的道德考量。分析如何在地球科学研究和应用中遵循伦理原则,并举例说明。3、(本题5分)说明岩石的化学组成和矿物成分对岩石性质和用途的影响,举例说明如何通过岩石的化学分析来推断其成因和形成环境。4、(本题5分)详细论述地球的公转和自转运动,包括轨道特征、周期、速度变化以及它们对地球气候和地理现象的影响。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论述河流流域综合开发与管理的原则和方法,分析在水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协调策略,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说明。2、(本题5分)深入分析地球内部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地核、地幔和地壳的物理化学性质差异,论述这些差异如何影响地球的磁场、重力场以及地热活动。3、(本题5分)分析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包括资源禀赋、地理位置、生态条件等方面,以某一经济区域为例进行论述。4、(本题5分)气候的变化不仅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也对农业生产产生深远影响。全面论述气候变化(如温度升高、降水模式改变)对农业的布局、种植制度、作物品种选择以及农业灾害等方面的具体影响。5、(本题5分)深入探讨地球科学与其他学科(如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的交叉融合,举例说明跨学科研究在解决地球科学问题中的重要性和创新成果。四、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1、(本题10分)设计实验探究地震断层的几何形态和滑动速率对地震强度的影响。利用地质勘查和数值模拟手段,分析断层特征与地震能量释放的关系,明确实验中断层参数的测量、模拟模型的构建和地震强度的评估指标。2、(本题10分)矿物的拉曼光谱分析实验。使用拉曼光谱仪对矿物进行分析,确定矿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征,分析拉曼光谱在矿物鉴定中的应用。3、(本题10分)设计实验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