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F/32/wKhkGWecF3aAUrM9AAETru_Go3U126.jpg)
![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F/32/wKhkGWecF3aAUrM9AAETru_Go3U1262.jpg)
![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F/32/wKhkGWecF3aAUrM9AAETru_Go3U1263.jpg)
![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F/32/wKhkGWecF3aAUrM9AAETru_Go3U1264.jpg)
![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2/3F/32/wKhkGWecF3aAUrM9AAETru_Go3U12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新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原始居民和传说中的部落首领,不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的是()A.舜B.大汶口原始居民C.黄帝D.河姆渡原始居民2、被称之为医圣的是()A.蔡伦B.张仲景C.华佗D.孙思邈3、辽军兵临澶州城下时,坚持要求皇帝亲征抵抗的北宋宰相是()A.岳飞B.寇准C.王安石D.文天祥4、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这种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5、《华阳国志》载:“(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项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编钟D.郑国渠6、西周建立后,大规模分封诸侯,历史上称为“分封制”。它的主要内容是()A.民主推选B.“家天下”C.“授民授疆土”D.天下为公7、现代史学家翦伯赞的诗句“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称赞的历史人物是A.霍去病B.张骞C.王昭君D.呼韩邪单于8、铁器牛耕的使用开始于A.春秋战国时期B.秦汉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时期9、作为一个时期的名称“战国”;因战争众多,激烈而得名,这一时期的著名战役有()
①马陵之战。
②桂陵之战。
③长平之战。
④牧野之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珍藏艺术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______。(判断对错)11、三国形势图:(1)请写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国家。(2)写出奠定三国鼎立形势的战役名并分析这场战争胜负主要原因。(3)说出两个宜昌的三国名胜古迹,或写出两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或俗语。12、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父位,从此分封制代替了禅让制。错误:订正:13、(判断题,对的在答题卷上填.“A”,错的填“B”。)17世纪,沙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为保卫祖国疆土,雍正帝组织两次雅克萨之战,重创沙俄侵略者。()14、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农业生产工具或生产方式出现的历史时期推广的历史时期推广使用的影响________本格不必填写本格不必填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汉武帝时期,在地方,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____;为加强思想统治,他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推行“____”政策。16、唐朝疆域最盛时东至______,西迄______,北达______南抵______.17、鉴真回到长安后,主持译经工作。______(判断对错)18、12世纪初期(1115年),______起兵抗辽,建立女真政权,国号大金(金)。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9、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20、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
()21、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国,定都咸阳。()
。A.TB.F22、汉武帝为加强对经济的控制,把铸币权收归中央,铸造圆形方孔钱。()T正确F错误23、宋金达成和议之后,中国的疆域最北边到“淮水——大散关”一带。()24、公元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张角等领导的黄巾起义终于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使其一蹶不振。______(判断对错)25、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迀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__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改错题(共3题,共15分)26、都江堰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春父子主持修筑的。
错误:______;更正:______。27、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错误:______改正:______.28、北宋初年;奢侈之风盛行,普通百姓都穿着精美华丽的衣服。
错误:____
改正:____评卷人得分五、识图题(共4题,共32分)29、阅读图片,回答问题:图一指南针图二麦哲伦船队远洋航船(世界航海业)图三
(1)图一指南针在中国用于航海始于何时?对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在指南针向外传播的过程中,什么人起了桥梁作用?请说明图二和图一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图三是我国古代哪项发明?中国古代史上有许多发明为世界作出了巨大贡献。为充实图三的内容请你推荐一项发明,并说出你推荐的理由。30、读图分析,回答问题.(1)西汉时期,为开辟“丝绸之路”做出历史性贡献的是谁?西汉政府设立了哪一机关,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2)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图中①②两处的地理名称.(3)丝绸之路开通后,西汉与西域经济往来频繁.假如时光倒流,你是一位西汉商人,你会把哪些产品带往西域?又会把西域哪些产品带回内地呢?(4)“丝绸之路”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31、看下列图片材料;请回答。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1)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去了哪个国家?
(2)图三中的历史人物谁?他是如何巩固统治的?
(3)通过所学知识,结合图三和图四,如何理解“元朝统一中国是进步的,文天祥抗元也值得肯定。”这句话。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的积淀,先人们留下的不仅是物质的财富,更有精神的财富。
。
(1)图一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什么?盛行于什么时期?主要出土于哪里?
(2)汉字书写在东汉末年发展成为书法艺术,图二是被后人称为“书圣”的作品,“书圣”指的是谁?
(3)图三代表了我国的石窟艺术,请列举魏晋南北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石窟艺术?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33、识别图;回答以下问题:
(1)如图人物是______,他是______晚期鲁国人。
(2)他创立了哪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什么?
(3)他晚年编订的书有哪些?他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什么书?
(4)他在教育上有哪些贡献?他的教育贡献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34、自古以来人们对泰始皇评说不一,李白赞他“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司马迁说他“刻薄寡恩,心如虎狼”.请你也来评一评*
【收集资料】
(1)同学们从不同途径收集了有关秦始皇的史料:如影视作品;历史小说、文物古迹、民间传说等。你认为以上哪一种途径收集的史料是最可信的?雅安历史悠久;史料丰富,请举一例。
【知识整理】
(2)结合所学知识;完成表。
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
【论从史出】
(3)有人说泰始皇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举例说明。35、清朝的民族政策与元朝的民族政策有何不同?你从中能得到什么体会和认识?36、观察如图;请将对应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唐朝都城B.鉴真东渡去往的国家。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炎帝与黄帝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第一子目炎帝与黄帝中的内容:“在古史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是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可知,黄帝生活在黄河流域。依据“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可知,舜也生活在黄河流域。依据“距今约四五千年前,山东大汶口一带的原始居民。”可知,大汶口原始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依据“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可知,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故选D。考点:炎帝与黄帝【解析】【答案】D2、B【分析】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张仲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秦汉时期的医学成就.【解析】【答案】B3、B【分析】宋真宗时(100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澶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持和平局面。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澶州之战。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和与战。【解析】B4、A【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效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选A.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文字演变的知识点;应把握甲骨文的概念.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甲骨文的有关内容.【解析】A5、A【分析】据“(某项水利工程建成后)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成都平原)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可知,这项水利工程是都江堰。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史实。【解析】A6、C【分析】西周初年;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大规模分封诸侯。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周王把某地的土地和臣民授予某个诸侯,称为“授民授疆土”。故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授民授疆土”。
故选:C。
本题考查分封制;知道分封制的主要内容是“授民授疆土”。
本题考查分封制,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解析】C7、C【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昭君出塞。这次和亲,使汉朝北部边疆出现了几十年的和睦安宁,故选C。【解析】【答案】C8、A【分析】试题分析:春秋时期,铁制工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故选A项。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解析】【答案】A9、A【分析】战国时期各国都有统一中国的雄心;彼此之间的战争更频繁,规模更大,并且都具有兼并的特点,著名的战役有桂陵之战;马陵之战和长平之战,牧野之战发生在商朝末年.
故选A.
本题考查了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战国时期的著名战役与牧野之战的发生时间.【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略
【分析】敦煌是古代陆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敦煌莫高窟所藏艺术珍品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瑰宝.窟内众多的泥塑造像与壁画,主要以佛教故事为主;同时也反映许多现实生活的场景,生动地展现出敦煌艺术的奇特神韵和无穷魅力,特别是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图案,被赞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敦煌莫高窟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注意掌握我国古代石窟艺术的特点.【解析】√11、略
【分析】(1)本题考查三国时期各国的地理位置。东汉灭亡后,我国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魏国位于北方,定都洛阳,故①代表魏国;蜀国位于西南地区,定都成都,故②代表蜀国;吴国位于东南地区,定都建业,所以③代表吴国。(2)本题考查赤壁之战的史实。208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与孙刘联军在赤壁发生大战,结果曹操兵败,退回北方。赤壁之战后,孙权在江东地区的势力得到巩固,刘备乘机进占四川等地,逐渐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所以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曹操兵败赤壁的原因有:骄傲轻敌(如轻信了黄盖的诈降);指挥失误(如将战船用铁索连在一起);北方士兵大都不习水战,更兼水土不服,感染疾病,战斗力大减等。孙刘取胜的原因有:政治上形成联合,齐心抗敌;巧用火攻妙计;占有天时地利等。【解析】(1)①魏②蜀③吴(2)战役名:赤壁之战。胜负主要原因:曹操自负轻敌,指挥失误,骄兵必败,劳师远征,水土不服,不习水战;孙刘政治联合,齐心抗敌,巧用妙计等。12、略
【分析】试题分析:分封制是西周时期采取的政治制度,启继承父位是用世袭制取代了尧舜禹时期的禅让制,世袭制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考点:禅让制点评:本题难度适中,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和再现历史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点。【解析】【答案】错误分封制订正世袭制13、略
【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雅克萨之战的准确识记。依据已学知识可知,为保卫祖国疆土,康熙帝命令清军水陆并进,围攻盘踞雅克萨的侵略军,沙俄侵略军死伤累累,被迫投降。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收复台湾和抗击沙俄·雅克萨之战【解析】【答案】B14、耒耜河姆渡时期。
(距今七千年前)铁农具春秋战国牛耕至迟春秋末年战国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分析】【分析】考古;史料等都是获得历史的重要来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物等考古资料的信息提取能力。材料中,学生可以获取的有生产工具的变化,有石制、骨制、木质、铁制等,甚至出现了牛耕,结合所学可知,早在原始农耕时期,由于生产力的落后,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是骨制、木制的耒耜;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开始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领域,铁农具的数量远远超过木石农具,占据了主导地位,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最迟到春秋末年,出现了牛耕,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两牛牵引的犁进行耕作,是耕作技术的一大进步。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
【点评】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15、“十三州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分析】【分析】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推恩令,同时将全国分为13个监察区域,称为十三州部,在思想上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所以答案是“十三州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大一统的汉朝的相关知识,统一国家的建立·大一统的汉朝16、略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疆域广阔,最盛时东至安东,西迄安西,北达蒙古高原,南抵南海.
故答案为:
安东;安西,蒙古高原,南海.
本题考查唐朝的疆域.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重点掌握唐朝的疆域.【解析】安东;安西;蒙古高原;南海17、略
【分析】唐玄宗时鉴真东渡日本;他在日本居留十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
故答案为:
×。
本题以鉴真的经历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唐朝对外交往的相关知识点。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唐朝对外交往的有关内容。【解析】×18、阿骨打【分析】据所学知;1115年,女真族杰出首领完颜阿骨打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在会宁称帝,建立金。故正式建立女真政权,定国号为大金的是阿骨打。
故答案为:
阿骨打(完颜阿骨打)。
本题以“建立女真政权”为切入点;考查金建立的相关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的并立。【解析】阿骨打三、判断题(共7题,共14分)19、√【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牛耕的出现。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解析】【答案】√20、√【分析】【分析】陈胜吴广起义并没有直接推翻了秦朝统治;而是被秦军镇压,没有推翻秦朝统治。但是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
【点评】对陈胜吴广起义意义的理解。21、×【分析】本题考查秦朝建立的相关知识。战国后期,秦国成为最强大的诸侯国。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并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所以本题表述错误,应该把秦国改为秦朝,故选B。【解析】B22、×【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武帝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即位以后,在经济方面推行官营专卖垄断盐铁之利和严禁私铸货币,统一铸五铢钱,牢牢掌握经济命脉,为大一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奠定基础,国家空前强盛。统一铸造圆形方孔钱是秦始皇。因而题干错误。综合分析,F符合题意。故选F。【解析】F23、×【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宋金议和之后我国疆域的相关知识点。宋金议和以后,划定疆界,东以淮河中流为界,西以大散关(陕西宝鸡西南)为界,以南属宋,以北属金。宋割唐(今河南唐河)、邓(今河南邓州)二州及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二州之大半予金。故题目错误,故选F。【解析】F24、×【分析】184年;经过精心策划,太平道创立人张角领导的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黄巾起义爆发,起义军在全国各地向东汉王朝发动猛烈进攻,腐败的东汉政权迅速处于土崩瓦解的境地。最终,由于东汉军队的残酷镇压,黄巾起义被镇压下去,但起义沉重打击了东汉的统治。黄巾起义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是大泽乡起义。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了黄巾起义。东汉中期以后;由于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不能主政,形成了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的局面,这种恶性循环最终动摇了东汉的统治,东汉王朝走向了衰亡。
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黄巾起义的领导人、结果、影响与大泽乡起义的地位。【解析】×25、×【分析】北宋司马光编写的《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将近三百卷。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其史学地位与司马迁齐名,其著作被宋神宗御批为“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故题干表述错误。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相关史实。【解析】×四、改错题(共3题,共15分)26、略
【分析】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岷江中游修筑的都江堰,它既能防洪,又能灌溉,它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故答案为:
错误:李春;更正:李冰.
本题主要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变得“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两千多年来,都江堰一直造福于人民.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解析】李春;李冰27、略
【分析】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故答案为:
错误:夏朝;改正:商朝.
本题考查了商朝甲骨文的相关史实.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需要准确识记商朝甲骨文的相关史实.【解析】夏朝;商朝28、精美华丽麻布【分析】【分析】北宋初年;崇尚节俭,政府对衣着有严格规定,后来,奢侈之风盛行。但普通百姓穿麻布。
【点评】考查宋代的衣食住行五、识图题(共4题,共32分)29、略
【分析】(1)本题考查指南针用于航海的相关知识。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方面之一,指南针在中国用于航海开始于宋朝,指南针的应用对当时的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积极的影响,它有力的促进了当时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2)本题考查指南针向外传播的相关知识。在指南针向外传播的过程中,是阿拉伯人起了桥梁作用。图一和图二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指南针发明于北宋时期,并开始应用于航海事业,它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之后,为环球航行和后来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创造了条件,而新航路的开辟,为欧洲殖民者开辟了殖民掠夺的道路,从而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产生和成长起来,为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创造了条件。总之,指南针的发明、应用和传播是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3)本题考查古代的四大发明,重点掌握活字印刷术。依据图三可知,与活字印刷术有关。印刷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经北宋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如:可推荐发明火药,理由是它改变了作战方式;指南针,理由是它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造纸术,理由是它促进了世界文化的交流与传播。【解析】(1)宋朝;促进了航海事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2)阿拉伯人;指南针传入欧洲,为环球航行和开辟新航路提供了重要条件(或促进了世界航海业的发展)。(3)活字印刷术;指南针、造纸术、火药等。30、略
【分析】本题考查“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1)本小题考查张骞通西域的相关问题。由所学可知,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先后两次出使西域后,汉朝的使者、商人接踵西行,西域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从而开辟了“丝绸之路”。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域的管辖。(2)本小题考查“丝绸之路”的路线,也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由所学可知,“丝绸之路”是从长安通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到西亚,再转运到欧洲。由此可见,图中①处是长安,②处是河西走廊。
(3)本小题考查“丝绸之路”的商品往来。在“丝绸之路”开通后;汉朝的商人纷纷西行,他们把内地的丝绸;漆器、冶金技术、凿井技术等带往西域,又把西域的葡萄、苜蓿、核桃、黄瓜等带回内地。
(4)本小题考查“丝绸之路”开通的意义。由所学可知,“丝绸之路”的开辟意义重大。它是我国古代文明向西方传播的重要渠道,是沟通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解析】(1)张骞;西域都护。(2)①长安;②河西走廊(3)带往西域:丝绸、漆器、冶金技术、凿井技术等;带回内地:葡萄、苜蓿、核桃、黄瓜等。(4)“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31、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观察图一图二可知图一图二中的人物分别是鉴真;玄奘。玄奘是将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且让唐朝人了解了天竺的历史、地理等情况。鉴真则是将佛法传播到日本,并把唐朝的先进文化、医学等介绍到那里,造福了日本人民。(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观察图三可知历史人物是忽必烈。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行政机构,并直接管辖大都及周围地区。在地方,设置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元朝在中央设宣政院,管理全国佛教和藏族事务;西藏正式成为我国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行政区域。元朝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元灭南宋统一全国是进步的,因为统一结束了民族政权长期对峙的局面,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肯定文天祥抗元是因为元南下对南宋人民的利益构成威胁,文天祥代表南宋人民的利益,反抗民族压迫、民族掠夺,更因为文天祥坚贞不屈,表现了一种崇高的气节,值得钦佩和学习。二者并不矛盾,都应给予肯定。【解析】(1)鉴真;玄奘;日本;传播唐文化;印度,学习佛家经典教义,求取佛教真经.
(2)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立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和台湾.
(3)元朝的统一;结束长期分裂和战乱局面;巩固并发展了统一多民族国家。而文天祥抗元的正义性,以及他不畏强暴的崇高气节方面,二者并不矛盾,都应给予肯定.
32、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图一中的文字是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已发现的最早、体系较为完备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它已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又称为“殷墟文字”、“殷契”,是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清朝人王懿荣首次发现甲骨文,此后在河南安阳殷墟等地出土了大量商代和西周甲骨。(2)本题考查了东晋的王羲之。观察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二是王羲之的代表作品《兰亭序》。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擅长隶、草、真、行,并博彩众家之长,世称“书圣”。他的书法代表作品有《兰亭序》《黄庭经》等。(3)本题考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石窟艺术。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为宣扬佛教,开凿了许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山西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堪称宏伟精巧的雕刻艺术品。【解析】(1)甲骨文,商朝,河南安阳。(2)王羲之(3)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六、简答题(共4题,共32分)33、略
【分析】(1)题目给出的图片中人物是孔子;他是春秋晚期鲁国人.
(2)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3)孔子整理了《诗经》;还编订了《春秋》;由孔子弟子整理的《论语》记载了孔子的言论.
(4)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认为人人都应该有接受教育的要机会,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鼓励学生要独立思考,敢于坚持正确的意见,他说“当仁不让于师”.善于启示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如:要勤学好问,不懂就问,即使懂了也要经常复习巩固.
故答案为:
(1)孔子;春秋.
(2)儒家学派.核心是“仁”.
(3)《诗经》;《春秋》等;《论语》.
(4)孔子的教育贡献:兴办私学;广收学生;因材施教,教育学生学习态度要老实.启示:告诉我们学习态度要老实,要谦虚好学,要重视及时复习等.
(1)本题主要考查孔子.
(2)本题主要考查孔子创立的学派与思想核心.
(3)本题主要考查《春秋》和《论语》.
(4)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启示.
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解析】孔子;春秋34、略
【分析】(1)影视作品;历史小说、文物古迹、民间传说等;文物古迹收集的史料是最可信的.因为文物古迹能够真实反映秦始皇的历史面貌.雅安的史料有:芦山王晖的石棺;樊敏碑阙;雅安高颐墓阙;汉源九襄石碑坊;清溪文庙;石棉安顺渡口;名山文庙;荣经严道古镇遗址等.
(2)图表反映的是秦始皇的中央集权制度.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并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立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掌管行政,协助皇帝处理国家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他们互不统属,都对皇帝负责.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称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因此A是太尉;B是御史大夫;C是行政;D是监察;E是郡守.
(3)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暴君.说他是千古一帝,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车距;文字、货币、度量衡,开凿灵渠,修长万里长城,促进了国家的发展.说他是暴君,是因为他统治时期,刑罚残酷,赋税徭役繁重,统治残暴,焚书坑儒指的是秦始皇为加强思想统治,下令将民间除了医药、种植等以外的书籍全部烧毁,并对背后议论他的400名儒生以诽谤罪活埋,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损失.
故答案为:
(1)文物古迹;芦山王晖的石棺;樊敏碑阙;雅安高颐墓阙;汉源九襄石碑坊;清溪文庙;石棉安顺渡口;名山文庙;荣经严道古镇遗址等.
(2)A是太尉;B是御史大夫;C是行政;D是监察;E是郡守.
(3)说他是千古一帝;是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车距;文字、货币、度量衡,开凿灵渠,修长万里长城,促进了国家的发展.说他是暴君,是因为他统治时期,刑罚残酷,赋税徭役繁重,统治残暴,焚书坑儒指的是秦始皇为加强思想统治,下令将民间除了医药、种植等以外的书籍全部烧毁,并对背后议论他的400名儒生以诽谤罪活埋,焚书坑儒给我国古代文化造成莫大损失.
(1)本题以哪一种途径收集的史料是最可信的为切入点;考查秦始皇.
(2)本题以图表形式为切入点;考查中央集权制.
(3)本题以泰始皇是“千古一帝”;还是暴君为切入点,考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EEA)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医疗服务合同有什么特征
- 2025委托经营管理合同(详细)
- 提高时间管理能力的训练
- 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和技巧
- 2025广告场地租赁合同样本版
- 演出合同范文集合
- 续签借款简单的合同范本
- 建设工程廉政合同范本年
- 旅游资源开发合同2024
- 选择性必修一 期末综合测试(二)(解析版)2021-2022学年人教版(2019)高二数学选修一
- 学校制度改进
- 各行业智能客服占比分析报告
- 年产30万吨高钛渣生产线技改扩建项目环评报告公示
- 民谣酒吧项目创业计划书
- 2023年珠海市招考合同制职员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心电监护考核标准
- 特种行业许可证申请表
- 古典芭蕾:基本技巧和术语
- 内地居民前往香港或者澳门定居申请表
- DB43-T 2612-2023林下竹荪栽培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