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一着惊海天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让教学更有效____________高效备课
第4课一着惊海天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②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从高速飞行的舰载战斗机上往下看,航母就像汪洋中的一片树叶,在海上起伏行进,飞机每次着舰都面临着生与死的考验。据统计,航母大国舰载机80%的事故发生在着舰过程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某大国海军已经坠毁了1000多架飞机,700多名飞行员丧生,其中绝大部分事故是发生在着舰的时候。
③飞行塔台内的广播响了:“歼-15飞机552号已于××××起飞,预计××××临空!"
④着舰指挥员从容地走上甲板指挥平台。“刀尖上的舞蹈”就要开始了,现场所有的人都捏着一把汗。
⑤塔台内,时钟指针的每次跳动,都在揪着人心。
⑥“航向××,航速××节……"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熟地操纵着航空母舰,舰艉留下一道宽阔笔直的航迹。
⑦×时××分,远方的天空中传来舰载机的低吼声。循声望去,记者看到,湛蓝的天幕上,一架歼-15舰载机正向辽宁舰飞来。
⑧飞行塔台内,一双双布满血丝的眼睛,紧盯着监视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和曲线,密切跟踪正在空中调整飞行姿态的舰载机。
⑨塔台起降指挥监控台,不时传来着舰指挥员和飞行员的对话声--
⑩飞行员:“请示下降高度!”
着舰指挥员:“可以下降高度至×××!"
着舰指挥员:“航向××,航速××……”
飞行员:“明白!"
在两人时断时续、不急不缓的对话声中,舰、机配合得非常默契。
发动机的咆哮声越来越大,舰载机越来越近了。绕舰一转弯、二转弯,放下起落架,放下尾钩,歼-15舰载机像凌波海燕,轻巧灵活地调整好姿态飞至舰艉后上方,对准甲板跑道,以几近完美的轨迹迅速下滑。
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惊心动魄的一幕出现了:9时08分,伴随震耳欲聋的喷气式发动机轰鸣声,眨眼之间,舰载机的两个主轮触到航母甲板上,机腹后方的尾钩牢牢地挂住了第二道阻拦索。刹那间,疾如闪电的舰载机在阻拦索系统的作用下,滑行数十米后,稳稳地停了下来。
1.为什么说“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
2.为什么说“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
3.第①②段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材料一:
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张超训练中英勇牺牲
新华社北京7月31日电(记者王玉山、吴登峰、梅常伟)29岁的海军航母舰载战斗机一级。飞行员张超,4月27日在驾驶歼-15飞机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突遇飞机故障,不幸殉职。
当天,在连续完成两架次海上30米超低空飞行后,张超驾驶战机执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着陆后,已经接地滑跑的飞机突报“电传故障”,机头急速大幅上仰,瞬间离地。在飞机超过80度仰角情况下,张超被迫跳伞,坠地后受重伤,经抢救无效英勇牺牲。
材料二:
折翼海天,舰载机飞行员张超用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
4.4秒,生死一瞬,他毅然选择“推挡"挽救飞机,放弃了第一时间跳伞。2016年4月27日,海军歼-15舰载飞行员张超因飞机机械故障,在陆基模拟着舰训练中壮烈牺牲。没有留下豪言壮语,只有拼尽全力的执着,他最终倒在离梦想咫尺之遥的地方——只剩下最后7个飞行架次,他就能飞“上”航母辽宁舰。这一天,年仅29岁的他,来不及给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妻子、2岁的女儿留下一句话,便匆匆走了。
“他是我选来的,也是我送走的,他是个天生的优秀飞行员。"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部队队长戴明盟动情地说。张超,海军少校,一级飞行员,飞过8个机型。他驾驶歼-8巡逻西沙,驾驶歼-11B在南海战备值班。从陆基转为舰基,他的飞行技能有口皆碑。着舰指挥官王亮说:“他最后一个飞行架次表现依旧出色,面对特情,他的处置冷静而准确。”
国之利器,以命铸之。舰载机上舰飞行,喻为“刀尖上的舞蹈”,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为国担当,他到舰载航空兵部部队报到时与妻子张亚约定:“未来一年别来探亲,等我驾战机从航母上凯旋,再与你相拥!”凭着拼命三郎的劲头,张超和战友克服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在一年之内完成歼教9、歼-15两型战机改装。“他用自身的实践,为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快速成长探索出一条路。"参谋长张叶说。
“无论何时,他的脸上都挂着灿烂的微笑。”这是张超留给战友最深刻的记忆。篮球场上,满场飞奔、笑声爽朗的是他;饭桌上,讲笑话逗大家乐的是他;训练中,面对风险笑容依旧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他还是微笑着登上战机张超走了,战友们才意识到:这微笑的背后,是如山的坚强。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政委赵云峰说:“他用自己的牺牲换来战友们的飞行安全,用年轻的生命为航母事业铺路。"
暴雨如注,英雄回家。他的老师不愿相信“那个品质淳朴、学习认真的阳光男孩”就这样走了;他的同学不远相信“那个帅气逼人、有情有义的哥们"就这样走了。妻子张亚喃喃道:“超,醒一醒,你给我买的新裙子,我还没穿给你看呢。"女儿的哭声,让进行的人们泪流满面,却没能叫醒“睡着了的爸爸。”看完飞行事故视频,老父亲抹干眼泪:“崽,你尽力了,跟爸回家吧。"
1.阅读材料二,概括新闻的内容。
2.联系文本,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
他最终倒在离梦想咫尺之遥的地方--只剩下最后7个飞行架次,他就能飞“上”航母辽宁舰。这天,年仅29岁的他,来不及给年迈的父母、亲爱的妻子、2岁的女儿留下一句话,便匆匆走了。
(2)文章在写张超时,用了很多他人的语言评价张超,这是为什么?
3.谈谈你对“国之利器,以命铸之"的理解?
4.材料一是一则新闻,材料二是一则通讯,结合新闻相关知识,分析两则材料的不同之处。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与巡视器组成。2018年12月8日,嫦娥四号探测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经过38万公里,26天的漫长飞行,嫦娥四号成功在月背着陆。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了航天器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摘编自《环球时报》2019年1月4日)
材料二: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诸多参与国的贡献,除探测器上的徳国和瑞典载荷外,中继星上配置了荷兰低频射电探测仪……嫦娥四号发射前,美国国家航空航夭局月球勘探轨道器LRO团队与嫦娥四号工程团队科学家进行了密切沟通,就月球与深空探测合作进行了讨论。
嫦娀四号软着陆月球背面以来,首次在月面进行生物试验,开启了人类探索月球奧秘的新篇章。嫦娥四号有望获得一批重大的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将为深空探测领域积累重要经验。
(摘编自《科技日报》2019年1月11日)
材料三:5月15日,《自然》杂志发布了有关月背巡视探测的一篇文章,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团队基于嫦娀四号探测数据的硏究结果,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是正确的。要知道,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是将注意力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美国人评论称:“根据这项新的硏究,史上首次登陆月背的中国嫦娥四号,再一次实现一个首次,并正在揭示月球最大的谜团。”这是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的又一卓越贡献。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9年5月17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个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进行过软着陆的国家。
B.嫦娥四号任务的顺利实施凝聚着德国、瑞典等诸多参与国的贡献。
C.嫦娥四号已获得大批重大原创性科学研究成果,为深空探测积累了重要经验。
D.过去为了探究月幔的物质组成,各国科学家将研究重点放在了撞击坑上。
2.请你为“材料三"拟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
3.嫦娥四号为人类探索月球奥秘作出了哪些卓越贡献?请加以概括。
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课内阅读
【答案】(1)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2)因为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3)揭示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渲染紧张的氛围引发读者兴趣为下文做铺垫
(4)“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增强文章气势,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具有感染力。“惊心动魄的一幕"运用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震耳欲聋”“轰鸣"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巨大的声音,“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描绘出战斗机着舰时震撼人心的速度,“牢牢地"稳稳地”表现了战斗机着舰的安全和平衡。
【解析】(1)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信息筛选.文章首段是全文的总起,开篇即点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飞行”,然后用具体的语句来加以说明,即:航母舰载战斗机着舰,承载着国人的强军梦想。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人民海军官兵,已经期盼了半个多世纪。
(2)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解答此题也相对很容易,找到问题所在的区域,即可从文中筛选出答案.文章在第二段指出“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接着就给出了答案:“因为这是世界公认的最具风险的难题"。
(3)本题考查段落作用的分析.解答此题一般从内容与结构两方面来分析。从内容上看,第一段主要揭示了我国航母舰载机首次着舰的意义,第二段表现出降落前的紧张氛围;同时在文首还起到了引发读者阅读兴趣的作用。从结构上看,则是总领全文,为下文的描述作铺垫。
(4)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结合句子内容来看,“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运用对偶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斗机着舰时的浩大声势,使文章具有气势;“惊心动魄的一幕"则是运用细节描写,描绘出战斗机着舰的情形.还有句中的“震耳欲聋”“轰鸣"眨眼之间”“刹那间"疾如闪电”等词都生动再现了当时气氛的紧张与声势的浩大,逐个分析即可。
第二部分:课外阅读
(一)【答案】1.飞行员张超为救飞机,错过最佳跳伞时间,最终壮烈牺牲。
2.(1)列数字,说明新闻语言的准确生动性,也流露出对年轻的张超牺牲的惋惜之情。
(2)引用他人的话评价张超,使得张超的形象更加丰满,同时也更具说服力。(侧面描写,写出了张超的人物形象。)
3.舰载机上舰飞行,喻为“刀尖上的舞蹈”,有很大的危险,是航母形成战斗力的关键,张超和战友克服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在一年之内完成歼教9、歼15两型战机改装。最终他用自身的实践,为海军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快速成长探索出了一条路。
4.消息侧重陈述事实,人物通讯则要全方面地展示人物特点;消息地语言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共事业管理备考重点试题及答案
- 食品检验技术和设备的选择与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频感应热水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中型车翻转机构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不锈钢过桥餐桌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报告
- 2024年小自考行政管理考生成功经验试题及答案
- 妇科主管护师试题及答案
- 文化政策与文学创作考试题及答案
- 6 植物的根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3.6.2集体生活成就我教学设计
- 广州新华学院
- 管家部布草报损和报废制度
- 医院灾害脆弱性分析报告(2020版)
- 特殊特性与控制方法培训教材吉麦20200103
- GA 1811.1-2022传媒设施反恐怖防范要求第1部分:媒体机构
- GB/Z 18462-2001激光加工机械金属切割的性能规范与标准检查程序
-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1(19)ppt
- 财产保全申请书
- 老年人常见病防治与中医养生课件
- 从十四五规划看数字化转型课件
- 第2章 轨道几何形位《铁路轨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