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某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某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某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某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某中学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二中2024届高考冲刺押题(最后一卷)化学试卷

考生请注意:

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4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

B.Si(h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75%乙醇可消杀病毒、细菌

D.Na2s具有还原性,可作废水中Cu"和Hg?+的沉淀剂

2、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32

A.在pH=0的溶液中:NHAAl\0H\S04"

B.在新制氯水中:Fe"、Mg2\NOT、Cl'

C.在加入NH4HCO3产生气体的溶液中:Na'、Ba2\Cl\N(V

2

D.加入Al片能产生儿的溶液:NH4\Ca\HCg、NO;

3、下列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

A.S02B.NH3C.Cl2D.C02

4、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中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A.S-2i-SO2Ba(N°32BaSO4

点燃---

H

B.SiO220H2Si03NOH(aq)NazSiOj(aq)

C.MgCL・6H2。AMgCb电解Mg

H

D.N2^^->NO220HNO3

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1+2H2O+2OH=2A1O2+3H2f

B.AI(OH)3溶于NaOH溶液中:AI(OH)3+OH=A1O2+2H2O

C.碳酸氢钠水解:HCO3+H2O+CO2t+H2O

D.FeCL溶液中通入CL:2Fe2++Ch=2Fe3++2Cr

6、下列有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共平面B.其一氯代物有6种

C.是苯的同系物D.能使酸性高傲酸钾溶液褪色

7、我国科研人员研究了在Cu-ZnO-ZrO2催化剂上CO2加氢制甲醇过程中水的作用机理,其主反应历程如图所示

带*标记的物质是该反应历程中的中间产物或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第①步中CO2和H2分子中都有化学键断裂

B.水在整个历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整个过程不消耗水也不产生水

C.第③步的反应式为:*H3CO+H2()->CH3OH+*HO

D.第④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

8、《天丁开物》中关干化学物质的记载很多,如石灰石“经火焚炼为用”、“世间丝麻皆具素质”.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

的是()

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Ch,属于正盐

B.“经火焚炼”时石灰石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C.丝和麻主要成分均属于有机高分子类化合物

D.丝和麻在一定条件下均能水解生成小分子物质

9、乙酸和乙醛的鉴别有多种方法,下列可行的操作中最不简便的一种是

A.使用蒸馆水

B.使用NaHCO.?溶液

C.使用CuSO4和NaOH溶液

D.使用pH试纸

10、下列实验目的能实现的是

NHiHCOjStt

C.实验室制取氨气

D.实验室制取乙酸丁酯

11、设2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的C2H4和C3H6的混合物中含有的碳碳双键数目为NA

B.100g质量分数17%H2O2溶液中极性键数目为NA

C.ILO.lmolK252O7溶液中含铭的离子总数为0.2NA

D.65gZn溶于浓硫酸中得混合气体的分子数为NA

12、下列实验设计能够成功的是()

A.检验亚硫酸钠试样是否变质

试样.f白色沉淀t沉淀不溶解一说明试样已变质

B.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

溶解足技碳酸钠溶液足量乳化预溶液过浊灌液耳摘加盐酸蒸发结晶

粗盐->->->精盐

C.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Fe?+

试样滴加破*怖液溶液颜色无变化滴管水溶液变红色-溶液中含有Fe2+

D.证明酸性条件H2O2的氧化性比L强

30%过乳化氮、稀硝酸淀松

Nai溶液溶液变紫色一氧化性:H2O2>I2

13、如图是Nz(g)+3H2(g)=2NH3(g)在反应过程中的反应速率v与时间(t)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h时,正方向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B.t2时,反应体系中NH3的浓度达到最大值

C.t2・t3时间段,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D.t2・t3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相等且不再发生变化

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D.CHBr=CHBr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15、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CO32+2H+=CO2t4-H2O

2-

B.次氯酸钠溶液通入少通的CO2:200"+CO2+H2O=2HC1O4-CO3

lx+,82+

C.出叫力中加入H2sO4酸化的KMnO4:5H2O24-2MnO4-4-6H=5O2t+2Mn4-8H2O

2++

D.过量SO2通入到BMNOS溶液中;3SO2+2NOJ+3Ba+2H2O=3BaSO4+2NO?+4H

16、常温下,向21mLi.1mol・L「HB溶液中逐滴滴入1.ImomNaOH溶液,所得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

说法错误的是

A.OA各点溶液均存在:c(B-)>c(Na+)

B.C至D各点溶液导电能力依次增强

C.点0时,pH>l

D.点C时,X约为11.4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17、有机材料PMMA、新型可降解高分子材料PET、常见解热镇痛药Aspirin的合成路线如下:

PET

|一定条件

OH

DHCN/OH-

r>0----------->CIhCCH3—>CH=CCOOH--->PMMA

@IhO/H*I2T,,

COOHCH3

OA«CI3B(D)(E)

COH12

—COOH

4国""a。,国乙酸”C^—OCOCHj

③Hz&hAsp,r,n

OH

O①HCN/。-I

R-C-R'

R-C-RftoOH

(1)A属于烯泾,其结构简式是

(2)A与苯在AlCb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

⑶写出B的一溟代物只有2种的芳香烧的名称写出生成这两种一澳代物所需要的反应试剂和反应条件

(4)B在硫酸催化条件下被氧气氧化可得有机物C与F。

①C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o

②向少量F溶液中滴加几滴FeCh溶液,溶液呈紫色,且F在其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G物质中含氧官能团名

称为。

(5)D在一定条件下制取PET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18、有机物X是一种烷短,是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可通过工艺I的两种途径转化为A和R、C和D。R是一种重

要的有机化工原料,E分子中含环状结构,F中含有两个相同的官能团,D是常见有机物中含氢量最高的,H能使

NaHCO3溶液产生气泡,I是一种有浓郁香味的油状液体。

请回答:

—►I(C5llloO,)

H

(1)G的结构简式为

(2)G-H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F+H-1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o

A.工艺I是石油的裂化

B.除去A中的少量B杂质,可在一定条件下往混合物中通入适量的氢气

C.X、A、D互为同系物,F和甘油也互为同系物

D.H与HCOOCH2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E.等物质的量的I和B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的质量比为2:1

19、亚碓酸钠(NaNCh)是一种肉制品生产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其用量。在漂白、电镀等方面

应用也很广泛。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制备NaNCh(A中加热装置己略去)。

已知:室温下,①2NO+Na2(h===2NaNO2

②酸性条件下,NO或NO2嘟能与MnOI反应生成NO3•和Mn2+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2)检查完该装置的气密性,装入药品后,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N2,然后关闭弹簧夹,再滴加浓硝酸,加热。

通入N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装置B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为

(4)①为保证制得的亚硝酸钠的纯度,C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P2O5B.无水CaCLC.碱石灰D.浓硫酸

②如果取消C装置,D中固体产物除NaN(h外,可能含有的副产物有写化学式)。

(5)E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o

(6)将L56gNa2O2完全转化为NaNCh,理论上至少需要木炭go

20、锡酸钠(NaBiCh)是分析化学中的重要试剂,在水中缓慢分解,遇沸水或酸则迅速分解。某兴趣小组设计实验制

取锚酸钠并探究其应用。回答下列问题:

I.制取例酸钠

制取装置如图(加热和夹持仪器已略去),部分物质性质如下:

\>(>||

物质NaBiOaBi(OH)3

性质不溶于冷水,浅黄色难溶于水;白色

(I)B装置用于除去HCL盛放的试剂是_;

(2)C中盛放Bi(OH)3与NaOH混合物,与Cb反应生成NaBiCh,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一;

(3)当观察到一(填现象)时,可以初步判断C中反应已经完成;

(4)拆除装置前必须先除去烧瓶中残留Ch以免污染空气。除去CL的操作是:

(5)反应结束后,为从装置C中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品,需要的操作有_;

II.弱酸钠的应用——检验Mn2+

(6)往待测液中加入锈酸钠晶体,加硫酸酸化,溶液变为紫红色,证明待测液中存在MM+。

①产生紫红色现象的离子方程式为一;

②某同学在较浓的MnSCh溶液中加入锯酸钠晶体,加硫酸酸化,结果没有紫红色出现,但观察到黑色固体(MMh)

生成.产生此现象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一。

III.产品纯度的测定

(7)取上述NaBiCh产品wg,加入足量稀硫酸和M11SO4稀溶液使其完全反应,再用cmol・L”的H2c2。4标准溶液滴

2+

定生成的MnO4,(已知:H2C2O4+MnO4——CO2+Mn+H2O,未配平),当溶液紫红色恰好褪去时,消耗vmL标准

溶液。

该产品的纯度为一(用含w、c、v的代数式表示)。

21、锂离子电池是指以锂离子嵌入化合物为正极材料的电池。研究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电解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

义。

(1)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大多采用橄榄石型的LiMPO4(M=Fe、C。等元素)。

①Li+能量最低的激发态的电子排布图为o

②第四电离能h(Co)比h(Fe)小,原因是。

0

(2)锂离子电池的电解液有LiBF4等,碳酸亚乙酯((^)用作该电解液的添加剂。

①LiBF4中阴离子的空间构型为o

②碳酸亚乙酯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碳酸亚乙酯能溶于水的原因是

(3)硫化锂是目前正在研发的锂离子电池的新型固体电解质,为立方晶系晶体,其晶胞参数为apm。该晶胞中离子

的分数坐标为:

硫离子:(0,0,0);C,o),(!,o,);(0,!,!);.......

222222

一「/11、Z131z311/331、

444444444444

①在图上画出硫化锂晶胞沿x轴投影的俯视图。

②硫离子的配位数为。

③设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硫化锂的晶体密度为g・cnT3(列出计算表达式)。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C

【解题分析】

A.NH4HCO3中含有植物生长需要的N元素,可用作氮肥,与其受热易分解的性质无关,A项错误;

B.SiCh传导光的能力非常强,常用于制光导纤维,与SiCh熔点高硬度大没有对应关系,B项错误;

C.75%乙醇能杀菌消毒,利用乙醇能使蛋白质变性的性质,C项正确;

D.硫化钠与Ci?+和H『+反应生成硫化物沉淀,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没有体现还原性,D项错误;

答案选C。

2、C

【解题分析】

A、在pH=0的溶液呈酸性:OH•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在新制氯水中,氯水具有强氧化性:FF+会被氧化成铁

离子,故B错误;C、在加入NH4HCO3产生气体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Na\Ba2\Cl\NO3•在酸性

和碱性条件下均无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故C正确;D、加入A1片能产生Hz的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碱性:

NH4+、HCO3•在碱性条件下不共存,HCO3•在酸性条件下不共存,故D错误;故选C。

3、B

【解题分析】

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说明气体溶于水后显碱性,据此解答。

【题目详解】

A.SO2和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使石蕊试液显红色,因此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菰试纸变蓝,A错误;

B.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正确;

C.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褪色,C错误;

D.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溶液显酸性,使石蕊试液显红色,因此不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D错误;

答案选B。

4、A

【解题分析】

A.硫单质点燃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钢溶液,溶液显酸性,硝酸根氧化二氧化硫为硫酸,结合铁离子生

成不溶于水和酸的硫酸铁沉淀,转化关系可以一步实现,A正确;B.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但不溶于水不能一步生

成硅酸,B错误;C.氯化镁晶体加热过程中会发生水解得到氢氧化镁,不能生成氯化镁固体,需要在氯化氢气流中加

热失去结晶水得到氯化镁固体,C错误;D.氮气与氧气放电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不能一步生成二氧化氮气体,D

错误;答案选A。

5、C

【解题分析】

A.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1+2H2O+2OH-2A1O1+3H21,A

正确;

B.AI(OH)3溶于NaOH溶液中,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1(OH)3+OH-=AI02,+2H2。,B正确;

C.碳酸氢钠水解生成碳酸和氢氧根离子,溶液显示碱性,盐水解程度是微弱的,存在水解平衡,正确的水解方程式

为:HCO3+H2O^=iOH+H2CO3,C错误;

D.FeCL溶液中通入CL,离子方程式为:2Fe2++Ch=2Fe3++2Cl,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o

6、D

【解题分析】

A.连接苯环和环丙烯基的碳碳单键可以旋转,苯平面和烯平面不一定共平面,故A错误;

B.—00——有一对称轴,如图:,其一氯代物有5种,故B错误;

C.苯的同系物中侧链是饱和点基,故C错误;

D.中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故选D。

7、B

【解题分析】

A.第①步反应中CO?和%反应产生*H和*HCOO,可见两种分子中都有化学键断裂,A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在第③步反应中有水参加反应,第④步反应中有水生成,所以水在整个历程中可以循环使用,整个

过程中总反应为CO2+3H2-CH3OH+H2O,整个过程中产生水,B错误;

C.在反应历程中,第③步中需要水,*H3c0、出0反应生成CH3OHJHO,反应方程式为:*H3CO+H2O-CH3OH+*HO,

C正确;

D.第④步反应是*H+*HO=H2O,生成化学键释放能量,可见第④步反应是一个放热过程,D正确;

故答案选Bo

8、B

【解题分析】

A选项,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CaCCh,属于正盐,故A正确;

B选项,“经火焚炼”时石灰石发生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

C选项,丝属于蛋白质,麻属于纤维素,都属于有机高分子类化合物,故C正确;

D选项,丝最终水解生成氨基酸,麻最终水解为葡萄糖,因此都在一定条件下均水解生成小分子物质,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B。

【题目点拨】

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淀粉、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纤维素最终水解为葡萄糖,蛋白质最终水解为氨基酸。

9、C

【解题分析】

乙酸具有酸性,可与碳酸盐、碱等发生复分解反应,乙醛含有醛基,可发生氧化反应,以此解答该题。

【题目详解】

A.二者都溶于水,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乙酸具有酸性,可与NaHCCh溶液生成气体,乙醛与NaHCXh溶液不反应,可鉴别,方法简便,操作简单,故B

错误;

c.是可行的方案但使用C11SO4和NaOH溶液,需先生成氢氧化铜,然后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检验乙醛需要加热,

操作较复杂,故C正确;

D.使用pH试纸乙酸具有酸性,可使pH试纸变红,乙醛不能使pH试纸变红,可鉴别,方法简单,操作简便,故

D错误;

答案选Co

10、c

【解题分析】

A.反应剧烈发出大量的热,不易控制反应速度,且生成氢氧化钙易堵塞多孔隔板,则不能利用图中制取气体的简易

装置制备乙块,故A错误;

B.Fe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可排出空气,但图中左侧试管内的导气管没有伸入到反应的液面内,硫酸亚铁溶液不能

通过利用氢气的压强,使硫酸亚铁与NaOH接触而反应,故B错误;

C.碳酸氢核分解生成氨气、水、二氧化碳,碱石灰可吸收水、二氧化碳,则图中装置可制备少量氨气,故C正确;

D.乙酸丁酯的沸点124〜126C,反应温度115〜125C,则不能利用图中水浴加热装置,故D错误;

故选:Co

11、D

【解题分析】

A.C3H6可以是环烷崎,不含碳碳双键,故A错误;

B.溶液中含有极性键的是H2O2和H2O,10()g质量分数17%+。2溶液中含有极性键的物质的量为

100gxl7%c100gx83%r

故B错误;

2+2-

C.K2SO7溶液中存在Cr2O74-H2OF=^2H+2CrO4,因此溶液中含铅的离子总物质的量不等于0.2moL故C

错误;

D.锌和浓硫酸反应:Zn+2H2sOM浓)=ZnSO4+SO2t+2H2O,锌和稀硫酸反应:Zn+H2sOjnZnSCh+Fht,65gZn

完全溶于浓硫酸中,无论得到SO2还是H2还是混合气体,得到分子数都为NA,故D正确;

答案:D。

12、C

【解题分析】

A.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能把亚硫酸盐氧化生成硫酸盐,故A错误;

B.应先加氯化领,再加碳酸钠,然后过滤,再加盐酸可除去粗盐中含有的硫酸钙杂质,故B错误;

C.亚铁离子遇KSCN溶液不变色,滴加氯水后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遇KSCN溶液变红色,可证明溶液中含

有Fe?+,故C正确;

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碘离子,不能说明H2O2的氧化性比h强,故D错误;

答案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杳物质的检验和鉴别实验方案的设计,把握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为解答的关键,注意离子检验中排除干扰及试

剂的加入顺序。

13、D

【解题分析】

A.h时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正方向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A正确;

B.t2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反应体系中NH3的浓度达到最大值,B正确;

C.t2-“时间段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C正确;

D.时间段,各物质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但不一定相等,D错误。

答案选D。

14、D

【解题分析】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正确;

B.乙烯是平面型分子,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B正确;

C.乙烯分子结构完全对称,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则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正确;

D.乙烯是平面型分子,直接连在双键碳上的溟原子和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共平面,D错误;

答案为D;

15、C

【解题分析】

-+

A、小苏打是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反应:HCO3+H=CO2t+H2O,故A错误;

B、次氯酸钠溶液通入少通的CO2,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次氯酸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氢根离

-

子:CIO-4-CO24-H2O=HClO+HCO3,故B错误;

C、H2I8O2中加入H2s04酸化的KMnO4,过氧化氢被氧化为氧气,高镒酸钾被还原为铳离子,依据电荷守恒和原子守

,8+,82+

恒书写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为:5H2O2+2MnO4-+6H=5O2T+2Mn+8H2O,故C正确;

D、过量SO2通入到Ba(

NO3)

2+

2溶液中,过量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会被氧化为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SO2+Ba+2NO3-+2H2O=BaSO4l+4H

+2-

+2SO4+2NOT,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注意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常用方法:检查反应

物、生成物是否正确,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

式等。易错点B,根据电离平衡常数H2cO3>HC1O>HCO3-可知次氯酸的酸性大于碳酸氢根离子。

16、D

【解题分析】

A.OA各点显酸性,则c(H+)>c(OH)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OIT)+c(B-),则c(B»c(Na+),A选项

正确;

B.C至D各点溶液中,C点浓度为l.15moHAC之后加入的c(NaOH)为LlmoH/,导电能力依次增强,B选项正

确;

C.定性分析有:氢氧化钠溶液滴入21mL时达到终点,pH>7,HB为弱酸,O点pH)l,C选项正确;

D.C点为刚好反应完全的时候,此时物质c(NaB)=L15mol・L”,B•水解常数为Kh=n”/(2xld)=5x11",B-水解生

成的c(OH)=7^=10.05x5x101°=5xll4mol・L”,C点c(H+)=2xU-9mo]・L",C点pH=9・lg2=8.7,即x=8.7,D选

项错误;

【题目点拨】

C选项也可进行定量分析:B点有c(B)=c(Na+)=19.9xir3xl.K(21xll3+19.9xir3),

c(HB)=(21.1xU<19.9xlF3)xl.lv(21xH3+19.9xir3),则c(B)/c(HB)=199,K=c(H+)c(B)/c(HB)=lxlF7xl99=1.99xir5,

则HB为弱酸,。点的pH>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

o

羟基、竣基

17、CH2=CHCH3加成反应1,3,5—三甲苯Br”光照和Bn/Fe»

CHo*C-CHo

CH

OH3

nI

CH3bcH32^——>H-[-O-C-CO-JpH+(n-l)H2O

COOHCH3

【解题分析】

A属于烯点,则A结构简式为CH2=CHCH.“根据A、B分子式及苯的分子式可知,丙烯与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B,

根据己知信息,由D的结构简式逆推可知C为H,则B为厂>比(:e,D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发生

Urij-U-Gnjvri-vri.

CHjCH3

加聚反应生成PMMA,PMMA为干D发生缩聚反应生成,PET为HT-O-Lco-HDH;向少量F溶液中

滴加几滴FeCb溶液,溶液呈紫色,且F在其同系物中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则F为^^OH,F发生反应生成G,G

和乙酸酊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spirin,根据Aspirin的结构简式知,G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0H

【题目详解】

(1)A属于烯荒,分子式为C3H6,则A结构简式是CH2=CHCH3,故答案为:CH2=CHCH3;

⑵通过以上分析知,A与苯在A1CL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B的反应类型是加成反应,故答案为;加成反应;

(3)B为「口,B的一漠代物只有2种的芳香煌为,名称是1,3,5•三甲苯,光照条件下发生

甲基失去取代反应,催化剂条件下发生苯环上取代反应,因此需要的试剂与条件为:Br〃光照和Bn/Fe故答案为:1,

3,5•三甲苯;Bn/光照和Bn/Fe;

(4)①通过以上分析知,C的结构简式是0口H,故答案为:H

CHo*C*CrioCHo-C-Crio

②根据上述分析,G的结构简式为G物质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羟基和叛基,故答案为:羟基和瘦基;

'-0H

OH产

(5)D在一定条件下发生缩聚反应制取PET的化学方程式是nCH3kCH3一定条”H-[-O-C-CO-JpH+(n-l)H2O,故

COOHCH3

CH

OH3

答案为:ncH一定条"H-{-O-C-CO-VDH+(n-l)H2Oo

【题目点拨】

正确推断物质的结构简式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本题要注意充分利用题示信息和各小题中提供的信息进行推导。本题的

易错点为(5)中方程式的书写,要注意水前面的系数。

18、CH3cH2cH20H氧化反应HOCH2cH2OH+CH3cH2coOH^=^=^CH3cH2coOCH2cH2OH+H2O

DE

【解题分析】

X为烷烧,则途径I、途径U均为裂化反应。B催化加氢生成A,则A、B分子中碳原子数相等。设A、B分子中各有

n个碳原子,则X分子中有2n个碳原子,E、F中各有n个碳原子。D是含氢量最高的烧,必为CH4,由途径n各C

分子中有2n・l个碳原子,进而G、H分子中也有2n・l个碳原子。据F+H-I(C5H10O3),有n+2n.i=5,得n=2。因此,

X为丁烷(C4H10)、A为乙烷(C2H6)、B为乙烯(CH2=CH2),B氧化生成的E为环氧乙烷(厂八厂口)、E开环加

水生成的F为乙二醇(HOCH2cH2OH)。C为丙烯(CH3cH=CH?)、C加水生成的G为1•丙醇(CH3cH2cHzOH)、

G氧化生成的有酸性的H为丙酸(CH3cH2COOH)/与H酯化反应生成的I为丙酸羟乙酯(CH3cH2COOCH2cH2OH)。

(1)据C-GTI,G只能是1•丙醇,结构简式为CH3cH2cH2OH。

(2)G(CH3CH2CH2OH)-H(CHjCHzCOOH)既脱氢又加氧,属于氧化反应。

(3)F+H-I的化学方程式HOCH2cH2OH+CH3cH2COOH^==^CH3cH2COOCH2cH2OH+H2O。

(4)A.工艺I生成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是石油的裂解,A错误;

B.除去A(C2H6)中的少量B(CH2=CH2)杂质,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浸水。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杂质,通常不用

气体作除杂试剂,因其用量难以控制,R错误;

C.X(C4HIO)>A(C2H6)、D(CH4)结构相似,组成相差若干“CIh”,互为同系物。但F(HOCH2CH2OH)和甘

油的官能团数目不同,不是同系物,C错误;

D.H(CH3CH2COOH)与HCOOCH2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为同分异构体,D正确;

E.I(CsHioOj)和B(C2H4)各Imol完全燃烧,消耗氧气分别为6mol、3mol,其质量比为2:1,E正确。

故选DE.

A

19、C+4HNO3(»)=CO2t+4NO2t+2H2O排尽空气,防止生成的NO被氧气氧化红棕色气体消失,铜片溶

+2+

解,溶液变蓝,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CNa2c03、NaOH5NO+3MnO4+4H=5NO3+3Mn+2H2O

0.24g

【解题分析】

A装置为C与HNO3(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二氧化氮,二氧化氮在B中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

D装置中制备NaNCh,由于二氧化碳、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得到碳酸钠、氢氧化钠,故需要除去二氧化碳,并干

燥NO气体,所以C中放了碱石灰,反应开始需要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气将NO氧化,利用酸性高镒酸钾溶液

溶液氧化未反应的NO,可以防止污染空气。

【题目详解】

.\

(DA装置为C与(浓)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与二氧化氮,反应方程式为:C+4HNOK浓)-CO2f+4NO2T+2H2O;

(2)实验开始前通入一段时间N2,可排尽装置中的空气,防止氧气将NO氧化;

⑶二氧化氮在B中与水反应生成硝酸,硝酸与Cu反应生成NO,所以看到的现象为:红棕色气体消失,铜片溶解,

溶液变蓝,导管口有无色气泡冒出;

(4)①根据分析可知,C装置中可能盛放的试剂是碱石灰;

②结合分析可知,二氧化碳、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的得到副产物碳酸钠、氢氧化钠;

2++

⑸根据题目提供信息可知酸性条件下,NO能与MnCh-反应生成NO3-和Mn,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

2

Mn++2H2O;

1.56g

(6)/i(NaO2)=T—=0.02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L56gNazCh完全转化为NaNCh,需要〃(N0)=0.04mol。设参加反

278g/mol

A

应的碳为xmol,根据方程式C+4HNO3(浓)=CO2T+4NO2T+2H2。可知生成n(NO2)=4xmol,根据方程式3

Q4

NO2+H2O=2HNO3+NO,可知4xmolN5与水反应生成-xmol硝酸和一xmolNO;根据

33

242

3CU+8HNO3=3CU(NO3)2+2NO+4H2O可知硝酸与铜反应生成的NO为一xmol,所以有一xmol+—xmol=2x

333

mol=0.04mol,解得x=0.02moL则需要的碳的质量为12g/molx0.02mol=0.24g0

【题目点拨】

本题易错点为第(3)小题的现象描述,在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一般包括有无气体的产生、溶液颜色是否有变化、固体

是否溶解、是否有沉淀生成、体系的颜色变化。

+

20、饱和食盐水Bi(OH)3+3OH+Na+CI2=NaBiO3+2CI+3H2OC中白色固体消失(或黄色不再加深)关闭

Ki、K3,打开K2在冰水中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SNaBiOa+lMn>+MH^SBi^+ZMnO^+SNa^THzO

,+八八八+280cvx10'3-0.28cv28cv

2++

3Mn+2MnO4+2H2O=5MnO21+4H------------------xlOO%或-------xlOO%或-----%

www

【解题分析】

用浓HC1和MnO2反应制备Cb.其中混有挥发出来的HC1.要用饱和食盐水出夫.然后利用CL的强氧化性在碱性条

件下将Bi(OH)3氧化成NaBiOj;利用Mi?+的还原性将NaBiCh还原而M/+被氧化成紫红色溶液MnO』一来检验NaBiOj

的氧化性;实验结束后Cb有毒,要除去,做法是打开三颈烧瓶的NaOH溶液,使其留下和氯气反应;NaBiCh纯度的

2

检测利用NaBKh和MM+反应生成Mn(K,MnCh一再和草酸反应来测定,找到NaBiCh、Mn\MnO4\草酸四种物质

之间的关系,在计算即可。

【题目详解】

(1)除去氯气中混有的HCL用饱和食盐水,故答案为:饱和食盐水;

(2)反应物为Bi(OH)3、Cb和NaOH混合物,+3价的Bi被氧化成NaBiCh,Cb被还原成C「,根据原子守恒还有水

生成,所以反应为:Bi(OH)3+3OH+Na++Ch=NaBiO3+2Cl+3H2O,故答案为:

+

Bi(OH)3+3OH+Na+CI2=NaBiO3+2Cr+3H2O;

(3)C中反应己经完成则白色的Bi(OH)3全部变为了黄色的NaBiOa,故答案为:C中白色固体消失(或黄色不再加

深);

(4)从图上来看关闭Ki、K3,打开2可使NaOH留下与氯气反应,故答案为:关闭Ki、K3,打开K2;

(5)由题意知道NaBKh不溶于冷水,接下来的操作尽可能在冰水中操作即可,操作为:在冰水中冷却结晶、过滤、

洗涤、干燥,故答案为:在冰水中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6)①往待测液中加入锈酸钠晶体,加硫酸酸化,溶液变为紫红色,证明待测液中存在MM+,说明锈酸钠将Mil?+

氧化成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