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北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北京市海淀区北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北京市海淀区北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北京市海淀区北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北京市海淀区北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海淀区北师大附中2023-2024学年高考化学一模试卷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

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如图是工业利用菱镁矿(主要含MgCCh,还含有AI2O3、FMXh杂质)制取氯化镁的工艺流程。

[酸?2MfO

菱镁矿川酸樵湖,电化池小扬&池卜Mg/溶液一》无水MgCl2

I

沉淀混合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酸浸池中加入的X酸是硝酸

B.氧化池中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将Fe?+氧化为Fe3+

C.沉淀混合物为Fe(OH)3和A1(OH)3

D.在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金属镁

2、向盛有KMnCh溶液的试管中加入过量的Mn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过滤,向滤液中

加入少量的锡酸钠(NaBiOj粉末,溶液又变为紫红色。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氧化性:NaBiO3>KMnO4>MnO2

B.生成8.7g黑色沉淀,转移0.2mol电子

C.利用NaBi(h可以检验溶液中的+

D.NaBiCh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NaBiO3+6HCl=BiCh+Cl2t+NaCI+3H2O

3、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Y和W、Y和Z分别相邻,且W、Y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为19,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单质的沸点:Y>W>ZB.离子半径:X<Y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W>YD.W与X可形成离子化合物

e1

4、已知五种短周期元素aX、bY、cZ、dR、eW存在如下关系:①X、Y同主族,R、W同主族②d二一;a+b=-(d+e);

22

丝二。必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比较:r(W)>r(Z)>r(Y)>r(R)

B.X和Y形成的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的电子层相差1层

C.W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的失电子能力比R的强

D.Z、Y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之间可以相互反应

2++

5、已知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过氧化钠时发生反应:4Fe+4Na2O24-6H2O=4Fe(OH)3|4-O2f+8Na,则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该反应中Fe?+是还原剂,02是还原产物

B.4molNazOz在反应中共得到8NA个电子

C.每生成0.2mol02,则被Fe2+还原的氧化剂为0.4mol

D.反应过程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转化为灰绿色再转化为红褐色沉淀

6、下列物质溶于水形成的分散系不会产生丁达尔现象的是

A.葡萄糖B.蛋白质C.硫酸铁D.淀粉

7、锂一铜空气燃料电池(如图)容量高、成本低,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

+

2Li4-Cu2O+H2O=2Cu+2Li+2O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的电量时,有0.2molLi+透过同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有标准状况下1.12L氧

气参与反应

B.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m。

C.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

D.整个反应过程,空气中的(h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8、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

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UAl=27.4?=68(甲)

C=12Si=28?=70(乙)

N=14P=31As=75

0=16S=32Se=79.4

F=19Cl=35.5Br=80

A.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HL族B.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

C.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CH」D.推测乙的单质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9、在常温常压下,将100mLH2s与5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来的状况,剩余气体25mL。下

列判断错误的是()

A.原混合气体中H2s的体积可能是75mL

B.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可能是50mL

C.剩余25mL气体可能全部是SO2

D.剩余25mL气体可能是SO2与。2

10、下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转化的是

子n乙一>P

甲乙丙

ACH2=CH2CH3cH2。CH3cH20H

BNH3NOHNO3

CAlCbA1(OH)3AI2O3

DChHC1CuCh

A.AB.BC.CD.D

11、我国某科研团队设计了一种新型能量存储/转化装置(如下图所示)。闭合Kz、断开Ki时,制氢并储能;断开

K?、闭合Ki时,供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光伏电推

A.制氢时,溶液中K+向Pt电极移动

B.制氢时,X电极反应式为Ni(OH)2—e+OHnNiOOH+H?。

C.供电时,Zn电极附近溶液的pH降低

D.供电时,装置中的总反应为Zn+2H2()=Zn(OH)2+H2T

12、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4-H2O

B.过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SO2+OH===HSOJ

2+

C.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溶液混合:HCO3+Ba+OH===BaCO31+H2O

D.NH4A1(SO4)2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2Al3++3SO4?+3Ba2++6OH===2Al(OH)3l+3BaSO“

13、下图为某二次电池充电时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该过程可实现盐溶液的淡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aTi2(PO4)3

BiOClNa3Ti2(PO4)3

A.充电时,a为电源正极

B.充电时,cr向Bi电极移动,Na+向NaTi2(PO4)2电极移动

C.充电时,新增入电极中的物质:n(Na+):n(Cl)=l:3

D.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为BiOCl+2H++3e,=Bi+C「+H2O

14、油炸虾条、薯片等易碎的食品,不宜选用真空袋装而应采用充气袋装。在实际生产中,充入此类食品袋的是下列

气体中的()

A.氧气B.二氧化碳C.空气D.氮气

15、研究表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

B.雾霾中含有硝酸钱和硫酸钱

C.NH3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

D.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有关

16、下死有关含氯物质的说法不无施的是

A.向新制氯水中加入少量碳酸钙粉末能增强溶液的漂白能力

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的的离子方程式:CO2+2CKT+H2O=2HCK)+CO32-(已知酸性:

-

H2CO3>HCIO>HCO3)

C.向Naz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h的离子方程式:2CI2+CO32一+HzO=CO2+2C「+2HaO

D.室温下,向NaOH溶液中通入。2至溶液呈中性时,相关粒子浓度满足:c(Na+)=2c(CKT)+c(HClO)

17、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电解CuCL溶液:CuCh=Cu2++2Cl

B.Mg和。形成离子键的过程::@•午、Mg介©:—►Mg2+[:CI:]2

C.向A12(SO03溶液中滴加Na2cO3溶液:2Ap++3CO32pAi2(CO3)31

D.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CHCOOH+CH'«OH浓,酸CHCO,8OC2H+HO

325a352

18、有机物X分子式为G'lKO,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丙醛(液态)的燃烧热为1815kJ/mol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A.X的同分异构体中,含单官能团的共5种

B.ImolX最多能和ImolH?加成

C.表示丙醛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60(1)+402®=3CO2(g)+3H20(1)AH=+1815kJ/mol

D.X的同分异构体其中之一CH2=CHCH2OH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

19、化学制备制()的合成过程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的分子式是C10H12OB.b的所有碳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C.蔡的二氯代物有10种D・a-b的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NH3・HzO溶液做导电性实验,灯泡很暗,说明NH3・H2O是弱电解质

B.等体积的pH都为2的酸HA和HB分别与足量的铁粉反应,HA放出的H?多,说明HA酸性强

C.c=0.1m°l・L「的CMCOOH溶液和c=0.1mol・Lr的HC】溶液中,前者的pH大

D.常温下,pH=5的CH3coOH溶液和pH=4的HC1溶液中,c(CH3COO")/c(Cr)=1/1()

21、新华网报道,我国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技术研发取得新突破。科学家利用该科技实现了H2s废气资源回收能量,

并H2s得到单质硫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电极b

A.电极a为电池正极

B.电路中每流过4moi电子,正极消耗ImolCh

4

C.电极b上的电极反应:O2+4e+4H=2H2O

2

D.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2H2S+2O-—2e-=S2+2H2O

22、常温下,向盛50mL0.100mol・L"盐酸的两个烧杯中各自匀速滴加50mL的蒸储水、0.100mol・L“醋酸钱溶液,测

得溶液pH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已知Ka(CH3COOH)=1.8xlO-s,Kb(NH3H2O)=1.8xl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X是盐酸滴加蒸馈水的pH变化图,滴加过程中溶液各种离子浓度逐渐减小

+

B.曲线丫上的任意一点溶液中均存在C(CH3COO)<c(NH4)

C.a点溶液中n(Cl-)+n(CH3COO-)+n(OH)-n(NH4+)=0.01mol

D.b点溶液中水电离的C(H+)是C点的IO?》倍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G是具有抗菌作用的白头翁素衍生物,其合成路线如下:

(1)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和。

(2)E-F的反应类型为。

(3)D-E的反应有副产物X(分子式为C9H7O2I)生成,写出X的结两简式:<,

(4)F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写出该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

②碱性水解后酸化,其中一种产物能与FeCb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H.CCH,

(5)请写出以乙醇为原料制备Tj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和有机溶剂任用,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

题干)。____________

24、(12分)2010年美、日三位科学家因把(Pd)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获诺贝尔化学奖。一种杷催化的交叉偶联反应

如下;

R・X・R-CH=CH:-6NMP出一""R"(R、R,为烧基或其他基团),应用上述反应原理合成防

晒霜主要成分K的路线如下图所示(部分反应试剂和条件未注明):

已知:①B能发生银镜反应,1molB最多与2molH2反应。

②C8H170H分子中只有一个支链,且为乙基,其连续氧化的产物能与NaHCCh反应生成CO2,其消去产物的分子中

只有一个碳原子上没有氢。

③G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

④核磁共振图谱显示,1分子有3种不同的氢原子。

请回答:

(1)B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D的反应类型是

(3)D-E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机物的结构简式:G;K

(5)符合下列条件的X的同分异构体有(包括顺反异构)种,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

a.相对分子质量是86b.与D互为同系物

(6)分离提纯中间产物E的操作:先用碱除去D和H2s04,再用水洗涤,弃去水层,最终通过_______操作除去

CsHnOH,精制得E。

25、(12分)用6mol-L1的硫酸配制lOOmLlmol・L“硫酸,若实验仪器有:

A.100mL量简B.托盘天平C.玻璃棒D.50mL容量瓶E.20mL量筒F.胶头滴管G.50mL烧杯H.100mL

容量瓶

(1)实验时应选用仪器的先后顺序是(填入编号)

(2)在容量瓶的使用方法中,下列操作不正确的是(填写编号)一。

A.使用容量瓶前检查它是否漏水B.容量瓶用蒸储水洗净后,再用待配溶液润洗

C.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固体,把称好的试样用纸条小心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播水到接近标线2cm〜3cm

处,用滴管滴加蒸锵水到标线

D.配制溶液时,如果试样是液体,用量筒量取试样后直接倒入容量瓶中,缓慢加入蒸储水到接近容量瓶刻度标线1cm〜

2cm处,用滴管滴加蒸储水到刻度线

E.盖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手指托住瓶底,把容量瓶倒转和摇动多次

26、(10分)S2a2是有机化工中的氯化剂和中间体,为浅黄色液体。可由适量氯气通入熔融的硫磺而得。CL能将S2cL

氧化为SCL,SCL遇水发生歧化反应,并且硫元素脱离水溶液。

已知:

物质SS:C1:SCI:

沸点/C44513S59

熔点/C113-76-122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制取氯气:O

②SC12与水反应:。

(2)为获得平稳的氯气气流,应_____<.

(3)C装置中进气导管应置于熔融硫上方且靠近液面,还是伸入熔融硫的下方?请判断并予以解释

(4)D装置中热水浴(60C)的作用是o

(5)指出装置D可能存在的缺点o

27、(12分)常温下,三硫代碳酸钠(Na:CS3)是玫瑰红色针状固体,与碳酸钠性质相近。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用途。

某小组设计实验探究三硫代碳酸钠的性质并测定其溶液的浓度。

实验一:探究Na2cs3的性质

(1)向Na£S3溶液中滴入酚酸试液,溶液变红色。用离子方程式说明溶液呈碱性的原因_________。

(2)向Na£S3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紫色褪去。该反应中被氧化的元素是__________。

实验二:测定Na2cs3溶液的浓度

按如图所示连接好装置,取50.0mLNa2cs3溶液置于三颈瓶中,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滴入足量2.0nwl/L稀H2s

关闭活塞。

已知:Na2CS3+H2SO4=Na2SO4+CS2+H2SToCS2和H2s均有毒。CSz不溶于水,沸点46℃,密度l.26g/mL,与CO2

某些性质相似,与NaOH作用生成Na2cos2和H2Oo

⑴盛放碱石灰的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碱石灰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化学式)。

(2)C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

⑶反应结束后打开活塞K,再缓慢通入N2一段时间,其目的是_________。

(4)为了计算Na2cs3溶液的浓度.对充分反应后R中混合物进行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8.4g固体.则二颈瓶中

Na2cs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o

28、(14分)PBAT(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酯)可被微生物几乎完全降解,成为包装、医疗和农用薄谟等领域的新兴材

料,它可由聚合物PBA和PBT共聚制得,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oooO

H[(XCH2)4()<?(CH2)4I!觉F玉OH(PBAT)

NH3口一

已知:R-CH3-T--R-CN—R-COOH

O2H2O

KMn()4

R-CH=CH——*R-COOH+CO:

2H

回答下列问题:

(1)G的官能团的名称为。

(2)①的反应类型为;反应②所需的试剂和条件是

(3)D的结构简式为;H的化学名称为o

(4)⑤的化学方程式为o

(5)M与G互为同系物,M的相对分子质量比G大14;N是M的同分异构体,写出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N的结构

简式:(写两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I、既能与FeCb发生显色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和银镜反应;

II、与NaOH溶液反应时,1molN能消耗4moiNaOH;

III、核磁共振氢谱有五组峰,峰面积比为

(6)设计由丙烯为起始原料制备|的单体的合成路线(其它试剂可任选)

CXXXIKHj

29、(10分)(1)聚四氟乙烯商品名称为“特氟龙”,可做不粘锅涂层。它是一种准晶体,该晶体是一种无平移周期序、

但有严格准周期位置序的独特晶体。可通过一方法区分晶体、准晶体和非晶体。

(2)下列氮原子的电子排布图表示的状态中,能量由低到高的顺序是—(填字母代号)。

A**¥即2P

不>B

A・印即irffm田回nun□

U2*加4年U2*即3,3,

c.血由91,川D・rnrtutiiuiii

(3)某种铀氮化物的晶体结构是NaQ型。NaCl的Bom-Haber循环如图所示。己知:元素的一个气态原子获得电子

成为气态阴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电子亲和能。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标号)。

4109

Na(s)+yCl2(g)~NaCl(s)

U9.6kJ・mol'

-785.6kJ•mol,

108.4kJ・mo-

Qg-3483kJ•molCl(g计Na'(g)

I

Na(g)

495.0kJ,mol

a.Cl-CI键的键能为119.6kJ/molb.Na的第一电离能为603.4kJ/mol

c.NaCl的晶格能为785.6kJ/mold.CI的第一电子亲和能为348.3kJ/mol

(4)配合物[Cu(En)2]SO4的名称是硫酸二乙二胺合铜(II),是铜的一种重要化合物。其中En是乙二胺

(H2N・CH2・CH2・NH2)的简写。

①该配合物中含有化学键有—(填字母编号)。

A.离子健B.极性共价键C.非极性共价键1).配位键E.金属键

②配体乙二胺分子中氮原子、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分别为_、_o

③乙二胺和三甲胺[N(CH6]均属于胺,且相对分子质量相近,但乙二胺比三甲胺的沸点高得多,原因是一o

④乙二胺(H2NCH2cH2NH2)是一种有机化合物,乙二胺能与Mg2\等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环状离子,其原因是一,

其中与乙二胺形成的化合物稳定性相对较高的是一(填“Mg2+,,或,,Cu,+”)。

⑤与氨气互为等电子体的阳离子为一,与S位于同一周期,且第一电离能小于S的非金属元素符号为

(5)①金属钛的原子堆积方式如图1所示,则金属钛晶胞俯视图为o

IHI

②某珅银合金的晶胞如图所示.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该晶体的密度p=_g・cm_3c

OAs

•Ni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析】

菱镁矿的主要成分是MgCO3,并含少量的AI2O3、FeCCh等,加入过量X酸溶解,根据实验目的,X酸是盐酸;通入

氯气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再加MgO调节pH得到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过滤分离后,得到氯化镁溶液,将溶

液在HC1气流中加热蒸干得到无水氯化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工业利用菱铁矿(土要含MgCCh,还含有ALO”FeCOa杂质)制取氯化铁,所以酸浸池中加入的X酸是盐酸,故

A错误;

B、加入氯气将二价铁氧化为三价铁,以便于调pH除铁元素,故B正确;

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加MgO调节pH得到氢氧化铁、氢氧化铝沉淀,所以沉淀混合物为Fe(OH”和A1(OH)3,故

C正确;

D、镁是活泼金属,所以在工业上常利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金属镁,故D正确;

故选A。

2、B

【解析】

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性:氧化剂大于氧化产物;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化合价降低。在盛有KMiiO,溶液的试管中加

入过量的Mn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溶液由紫红色变为无色,说明KMnO4溶液可氧化MnSO4生成MnOz,故氧

化性:KMnO4>MnO2,在滤液中加入少量的锈酸钠粉末(NaBi()3),溶液变紫红色,说明NaBiCh可氧化MnSCh生成

KMnO4,故氧化性:NaBiO3>KMnO4,故氧化性:NaBiO3>KMnO4>MnO2,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根据上述分析,氧化性:NaBiO3>KMnO4>MnO2,故A正确;

B.根据分析,KMnO4溶液可氧化MnSCh生成MnO2,黑色沉淀为M11O2,反应为

87。

2MnO+3Mn2++2HO=5MnO2l+4H+-6e,生成8.7gM11O2的物质的量为=0/mol,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

4287g/mol

0.\mol,,…、言

----------x6=0.12mol,故B错误;

5

C.MnSCh溶液过量,滤液中含有MM+,加入少量的秘酸钠粉末(NaBiCh),溶液变紫红色,说明NaBiCh可氧化MnSCh生

成KMnOj,利用NaBKh可以检验溶液中的MM+,故C正确;

D.KMnCh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2KMnO4+16HCl(浓)=2KCI+2MnCl2+5CLT+8H2。,由于氧化性:NaBiO3>KMnO4,

则NaBiCh也可与浓盐酸发生反应,方程式为:NaBi(h+6HCl(浓)=BiCb+C12T+NaCl+3H20,故D正确;

答案选B。

3、A

【解析】

X原子的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X应为A1,丫和W、丫和Z分别相邻,且W、丫和Z三种元素的原子最外

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W为O、丫为S,Z为C1元素。

【详解】

A.氯气的相对分子质量比氧气大,沸点比氧气高,故A错误:

B.X为AI、丫为S、硫离子比铝离子多一个电子层,离子半径较大,故B正确;

c.非金属性o>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包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2O>H2S,故c正确;

D.O的非金属性较强,与铝反应生成的辄化铝为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可导电,故D正确。

故选A。

4、A

【解析】

根据R,W同主族,并且原子序数R为W的一半可知,R为O元素,W为S元素;根据a+b=!]d+e)可知,X和

丫的原子序数和为12,又因为X和丫同主族,所以X和丫一个是H元素,一个是Na元素;考虑到==c-d,所

2

以X为H元素,丫为Na元素,那么Z为AI元素。

【详解】

A.W,Z,Y,R分别对应S,AI,Na,O四种元素,所以半径顺序为:r(Y)>r(Z)>r(W)>r(R),A项错误;

B.X与丫形成的化合物即NaH,H为价,H•具有1个电子层,Na为正一价,Na+具有两个电子层,所以,B项正

确:

C.W的最低价单核阴离子即S',R的即还原性S2•更强,所以失电子能力更强,C项正确;

D.Z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为A1(OH)3,丫的为NaOH,二者可以反应,D项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比较原子半径大小时,先比较周期数,周期数越大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周期数相同时,再比较原子序数,原子

序数越大,半径越小。

5、C

【解析】

A.该反应中Fe元素化合价由+2价变为+3价、O元素化合价由-1价变为0价和-2价,得电子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

氧化剂、失电子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氧化剂对应的产物是还原产物,所以F/+和!的过氧化钠作还原剂,

4

Fe(OH)3和02是氧化产物,故A错误;

3

B.该反应中有4moi过氧化钠反应时有3moi过氧化钠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有一的过氧化钠作氧化剂,因此

4

4moiNa?。?在反应中共得到6NA个电子,故B错误;

C.根据方程式,生成0.2mol02,反应的Fe?+为0.8moL被0.8molFe?+还原的氧化剂(NazO?)的物质的量

0.8mol„

-----------=0.4moL故C正确;

2

D.该反应中有氧气生成,所以不能生成氢氧化亚铁沉淀,而是直接生成红褐色沉淀,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13

本题的易错点和难点为C,要注意该反应中有2种还原剂——Fe?+和一的NazCh,氧化剂是一的NazOz,不能根据方

44

程式直接计算,要注意得失电子守恒计算。

6、A

【解析】

A.葡萄糖溶于水得到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符合题意;

B.蛋白质溶于水得到蛋白质溶液,由于蛋白质分子直径比较大,其溶液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符合题意;

C.硫酸铁溶于水后,电离产生的Fe3+发生水解作用产生Fe(OH〃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C不符合题意;

D.淀粉分子直径比较大,溶于水形成的溶液属于胶体,可以发生丁达尔效应,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是A。

7、D

【解析】

放电时,锂失电子作负极,Cu上02得电子作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Li・e-=Li+,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

Oz+4e+2H2O=4OH,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放电时,电解质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当电路中通过0.2mol电子的电量时,根据

4CU+O2===2CU2O,O2+4e+2H2O=4OH,正极上参与反应的氧气为().05moL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0.05niolx22.4L/nioI=1.12L,故A正确;

B.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

Cu2O+H2O+2e=Cu+2OH,因此通入空气的目的是让氧气与铜反应生成C112O,故B正确;

C.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而产生电力,由方程式可知铜电极上并非是氧气直接放电,正极反应为

Cu2O+H2O+2e=Cu+2OH,故C正确;

D.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mO,放电时C112O转化为Cu,则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氧化剂

为02,故D错误;

故答案为Do

8、C

【解析】

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行的元素在同一主族,同一列的元素在同一周期,甲元素与B和A1在同一主族,与As同一周

期,则甲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IIA族,为Ga元素,同理,乙元素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IVA族,为Ge元

素O

A.从示意图可以看出同一行的元素在同一主族,同一列的元素在同一周期,甲元素与R和AI在同一土族,与As同

一周期,则甲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四周期第HIA族,A项正确;

B.甲元素和乙元素同周期,同周期元素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甲元素的原子序数小,所以甲元素的半径大于乙元

素。同主族元素,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大,乙元素与Si同主族,乙元素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大,排序为甲〉

乙,Si,B项正确;

C.同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从上到下越来越弱,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越来越弱,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弱

于CH4,C项错误;

D.乙为Ge元素,同主族上一个元素为硅元素,其处于非金属和金属元素的交界处,可用作半导体材料,D项正确;

本题答案选Co

9、D

【解析】

H2s和的混合气体点燃,氧气不足发生反应①2H2S+02-2SI+2H£,氧气足量发生反应②2H2S+3O2-2SO2+2H2O;据此讨

论;若n(牍):n(02)>2:1,发生反应①,H2s有剩余;若n(H2S):n(0J=2:1,发生反应①,没有气体;若n

(H2S):n(02)<2:3,发生反应②,氧气有剩余,气体为氧气、二氧化硫;若n(H2S):n(02)=2:3,发生反应②,

气体为二氧化硫;若2:3<n(H2S):n(&)<2:1,发生反应①②,气体为二氧化硫,据此进行分析。

【详解】

H2s和的混合气体点燃,氧气不足发生反应①2H2S+02-2SI+2H2O,氧气足量发生反应②2H2S+3O2-2S02+2H2。;

①若n(H2S):n(02)>2:1,发生反应①H2s有剩余,贝I」

2H2S+02-2SI+2H20体积变化AV

213

50mL25mL100-25=75mL

剩余气体为25mLH2S,原混合气体中&为25mL,H2s为10Q-25=75mL,符合题意;

②若n(H2S):n(02)=2:1,发生反应①,没有剩余气体,不符合题意;

③若n(H2S):n(02)<2:3,发生反应②,氧气有剩余,则:

2H2S+302-2S02+2H20体积变化AV

2323

50mL7550100-25=75mL

剩余气体为氧气、二氧化硫,其中二氧化硫为50mL,不符合题意;

④若n(H2S):n(O2)=2:3,发生反应②,最后气体为二氧化硫,体积为50mL,不符合题意;

⑤若2:3<n(ILS):n(02)<2:1,发生反应①②,硫化氢、氧气全部反应,剩余气体为二氧化硫,n(S02)=25mL;则根

据反应②2H2S+3O2—2SO2+2H2O可知,n(02)=3/2n(S02)=25mLx1.5=37.5mL;n(H2S)=n(S02)=25mL;根据题意可知,H2s

与02混合气体共100mL,所以发生反应①2HzS+0z—2SI+2H.0的与02的总体积为100mL-25mL-37.5mL=37.5mL,

n(02)=1/3x37.5mL=12.5mL,n(H2S)=2/3x37.5mL,所以,原混合气体中nWS):25mL+12.5mL=37.5mL,n(02)=37.5

mL+12.5nL=50mL;结合以上分析可知,只有D选项不可能;

故答案选Do

10、B

【解析】

A.乙烯与HC1加成得到一氯乙烷,一氯乙烷消去得到乙烯与HCL一氯乙烷与水发生取代得到乙醇,乙醇消去得到

乙烯与水,符合转化,A项正确;

B.HNO3显酸性,NH3显碱性,由硝酸不能直接转化为氨气,不能实现转化,B项错误;

CAlCh与氨水反应得到A1(OH)3,A1(OH)3与盐酸反应得到AlCb与水,A1(OH)3加热分解得到AI2O3,AI2O3与盐酸

反应得到AlCb与水,符合转化,C项正确;

D.氯气与氢气反应得到HCL浓HC1与高钵酸钾反应得到氯气,HQ与CuO反应得到CuCL和水,CuCb电解得到

Cu与氯气,符合转化,D项正确;

答案选Bo

11、D

【解析】

闭合Kz、断开Ki时,该装置为电解池,Pt电极生成氢气,则Pt电极为阴极,X电极为阳极;断开K2、闭合Ki时,

该装置为原电池,Zn电极生成Z/+,为负极,X电极为正极。

【详解】

A.制氢时,Pt电极为阴极,电解池中阳离子流向阴极,故A正确;

B.制氢时,X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根据根据化合价可知该过程中Ni(OH)2转化为NiOOH,电极方程

式为Ni(OH)2-e-+OH-=NiOOH+H2O,故B正确;

C.供电时,Zn电极为负极,原电池中阴离子流向负极,所以氢辄根流向Zn电极,电极反应为

2

Zn-2e+4OH=ZnO2+2H2O,转移两个电子同时迁移两个OH)但会消耗4个OH:说明还消耗了水电离出的氢氧根,

所以电极负极pH降低,故C正确;

D.供电时,正极为NiOOH被还原,而不是水,故D错误;

故答案为Do

12、B

【解析】

+3+

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NOv+10H=3Fe+5H2O+NOT,故A错

误;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钙,反应为Ca(OH)2+SO2=CaSO31+H2O,

CaSO3+SO2+H2O=Ca(HSO3)2,故总的离子方程式为OH-SO尸HSO一故B正确;

C.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NH4+HCO3+Ba+2OH=BaCO31+H2O+NHyH2O,故C错误;

D.NH4A1(SO4)2溶液与足量的Ba(OH)2溶液混合,Ap+应转化为AIO*NHJ也会与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B。

13>C

【解析】

充电时,Bi电极上,Bi失电子生成BiOCL反应为Bi+CT+H2O・3e-=BiOCI+2H+,则Bi为阳极,所以a为电源正极,

b为负极,NaTi2(PO4)2为阴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为NaTi2(P04)2+2Na++2e-=Na3Ti2(PO4)3,放电时,Bi为正极,

BiOCI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NaTiMPOOz为负极,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A.充电时,Bi电极上,Bi失电子生成BiOCLBi为阳极,则a为电源正极,A正确;

B.充电时,C「向阳极Bi电极移动,Na-向阴极NaTi"PO4)2电极移动,B正确;

C.充电时,Bi电极上的电极反应为Bi+C「+H2O-3(r=BiOCl+2H+,NaTizTOS电极上,反应为NaTi2(PO4)2+2Na++2c,=

+

Na3Ti2(PO4)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新增入电极中的物质:n(Na):n(Cl)=3:1,C错误;

D.放电时,Bi为正极,正极的电极反应为BiOCI+2H++3e=Bi+C「+H2O,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Co

【点睛】

本题考杳了二次电池在充、放电时电极反应式及离子移动方向的判断的知识。掌握电化学装置的工作原理,注意电极

反应的书写是关键,难度中等。

14、D

【解析】

油炸虾条、薯片具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性气体氧化而变质,保存时,充入气体应为非氧化性气体,空气和氧气相比较,

氧气的浓度更大,氧化性更强,易使食品变质,在食品袋中冲入氮气既可以防挤压又可以防氧化,故选D。

15、C

【解析】

A.雾和霾的分散剂均是空气;

B.根据示意图分析;

C.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反应物化学反应速率(提高或降低)而不改变化学平衡,且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

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的物质叫催化剂;

D.氮肥会释放出氨气。

【详解】

A.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是水。霾的分散剂是空气,分散质固体颗粒。因此雾和霾的分散剂相同,A正确;

B.由于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转化为做盐形成无机颗粒物,因此客霾中含有硝酸钱和硫酸铁,B正确;

C.NH.,作为反应物参加反应转化为核盐,因此氨气不是形成无机颗粒物的催化剂,C错误;

D.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硫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由于氮肥会释放出氨气,因此雾霾的形成与过度施用氮肥

有关,D正确。答案选C。

【点睛】

结合示意图的转化关系明确雾霾的形成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氨气作用判断是解答的易错点。本题情境真实,应用导向,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既可以引导考生认识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又体

现了高考评价体系中的应用性和综合性考查要求。

16、B

【解析】

A.新制氯水中存在CI2+H2OF=^HCHHC1O的平衡,加碳酸钙,消耗氢离子,平衡正向移动,HCIO浓度增大,漂

白能力增强,选项A正确;

B.酸性:H2cCh>HC1O>HCO”故HQO与CCh?•不能同时产生,选项B错误;

C.足量氯气和水产生的盐酸将CO32一全部反应成CO2气体,选项C正确;

D.中性时由电荷守恒得到c(Na+)=c(C10-)+c(CD,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由得失电子守恒得到c(Cl-)=c(CKT)

+c(HC10),两式联立可得c(Na+)=2c(CKT)+c(HClO),选项D正确。

答案选Bo

17、D

【解析】

A.电解氯化铜溶液生成铜和氯气,总的化学方程式为:CuCl2ggCu4-Cl2t,故A错误;

B.氯化篌为离子化合物,由离子形成离子键,其形成过程为:@.。=1^^不.@:—-[:自:「崛2+[:自:「,故

B错误;

C.向A12(SO4)3溶液中滴加少量Na2c03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2

2Al+3CO3+3H2O=2Al(OH)31+3CO2t,故C错误;

D.较酸与醇发生的酯化反应中,叛酸中的较基提供・OH,醇中的-OH提供-H,相互结合生成水,其它基团相互结合

生成酯,反应的方程式为CH3COOH+CH3cH2%H”等CH3CO”OCH2cH3+H2O,故D正确;

故选Do

18、C

【解析】

A.X的同分异构体中,含单官能团的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O、CH3COCH3.

口、共5种,A正确;

B.ImolX中最多含1mol碳氧双键或1mol碳碳双键,最多能和1mol%加成,B正确;

C.表示丙醛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3H6。⑴+4O2(g)=3CO2(g)+3H2O(l)AH=T815kJ/nwl,C不正确;

D.X的同分异构体之一CH2=CHCH2OH中-OH可发生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

D正确;

故选C。

19、C

【解析】

A.根据结构简式确定分子式为。。HioO.故A错误:

B.b中有4个C原子为饱和C原子,具有甲烷结构特点,所以该分子中所有C原子不可能共平面,故B错误;

CI

结构对称,菜中含2种位置的H,则其一氯代物有2种(CI),二氯代物有10种

29

,故C正确;

110

CI

D.。比b少1个O原子、多2个H原子,所以为还原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同分异构体种类判断方法是解本题关键,C为解答易错点,

采用“定一移二”的方法判断即可。

20、C

【解析】

A、没指出浓度,所以无法判断,选项A错误;

B、HA放出的H2多,说明没有HA电离的多,酸性弱,选项B错误;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