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痢疾》课件_第1页
《中医内科学痢疾》课件_第2页
《中医内科学痢疾》课件_第3页
《中医内科学痢疾》课件_第4页
《中医内科学痢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学痢疾欢迎来到中医内科学痢疾课程。本课程将深入探讨痢疾的中医诊断和治疗方法,涵盖病因、症状、辨证分型及治疗原则。让我们一起揭开中医治疗痢疾的奥秘。痢疾概述定义痢疾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以腹痛、腹泻、里急后重为主要症状。病位主要涉及大肠,与脾、胃、肾等脏腑密切相关。病性属于湿热、虚寒等不同证候,需辨证论治。痢疾的病因1饮食不节过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2外感湿热感受暑湿之邪。3情志失调忧思恼怒,伤及脾胃。4脏腑虚弱脾胃虚弱,肾阳不足。痢疾的症状表现腹痛痛势急剧,痛处多在脐周或下腹部。腹泻次数频繁,量少而急迫。发热轻重不一,可伴有恶寒。恶心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痢疾的分型湿热痢最常见类型,以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为主。脾虚痢病程较长,以腹泻、食欲不振、乏力为主。肾虚痢多见于慢性痢疾,以腰膝酸软、小便清长为特征。温热痢高热、烦渴、腹痛剧烈为主要表现。痢疾的中医辨证1辨病因分析导致痢疾的内外因素。2辨病位确定病变主要涉及的脏腑。3辨证候根据症状组合判断属于何种证型。4辨虚实判断患者整体状态是偏虚还是偏实。湿热痢主要症状腹痛、里急后重、黏液脓血便、口苦、舌红苔黄腻。病机特点湿热之邪蕴结肠胃,损伤肠络。治疗原则清热利湿,凉血解毒。脾虚痢症状特点泄泻日久,便质稀薄,食少乏力。舌脉特征舌淡胖,苔薄白,脉细弱。治疗方向健脾益气,固肠止泻。肾虚痢1主要表现腰膝酸软,小便清长,夜尿频多。2病机分析肾阳不足,温煦失司,导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3治疗策略温补肾阳,固肠止泻。温热痢1高热体温明显升高,可达39℃以上。2烦渴口干舌燥,渴欲饮冷。3腹痛剧烈疼痛难忍,拒按。4便血排便带血,色鲜红。阴虚痢干燥症状口干咽燥,舌红少津。低热午后潮热,手足心热。消瘦体重下降,面色萎黄。痢疾的治疗原则1辨证论治根据不同证型选择治疗方法。2清热解毒清除肠道湿热毒邪。3调和脾胃恢复消化吸收功能。4固肠止泻缓解腹泻症状。5扶正祛邪增强机体抵抗力。湿热痢的治疗方剂选择白头翁汤、黄连解毒汤等。常用中药黄连、黄柏、白头翁、秦皮等。治法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注意事项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肠道清洁。脾虚痢的治疗主要方剂参苓白术散、四神丸等。常用中药党参、白术、茯苓、山药等。治疗重点健脾益气,固肠止泻。调理饮食,少食多餐。肾虚痢的治疗1选方真人养脏汤、四神丸加减。2用药肉豆蔻、补骨脂、吴茱萸等。3调护保暖腰腹,避免受凉。4饮食温补脾肾,忌生冷。温热痢的治疗方剂选择白头翁汤合黄连解毒汤。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常用药物白头翁、黄连、黄芩、秦皮等。注意事项多饮水,避免辛辣食物。阴虚痢的治疗滋阴使用沙参、麦冬、玄参等滋阴润燥。清热加入黄连、黄芩等清热药。止泻配伍诃子、赤石脂等收敛止泻。痢疾常用中药黄连、白头翁、黄柏、白及、马齿苋等中药在治疗痢疾中发挥重要作用。常用中药方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适用于湿热痢。葛根芩连汤清热燥湿,止痢。适用于湿热痢初期。参苓白术散健脾益气,化湿止泻。适用于脾虚痢。真人养脏汤温补脾肾,固肠止泻。适用于肾虚痢。急性痢疾的处置1及时就医出现严重腹泻、高热等症状应立即就医。2补充水分多饮温开水或口服电解质溶液,防止脱水。3中药治疗根据证型选用合适的中药方剂。4调理饮食清淡易消化,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痢疾的预防讲究卫生勤洗手,保持环境清洁。饮食安全饭前便后洗手,不吃生冷食物。增强体质适度运动,提高免疫力。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痢疾的饮食调养宜食粳米粥、莲子粥、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新鲜蔬菜水果,如苹果、香蕉等。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生冷食物,如冰镇饮料、冷藏食品。饮食原则清淡易消化,少食多餐。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痢疾的预后观察1症状改善观察腹痛、腹泻等症状是否减轻。2大便性状注意大便次数、颜色、质地的变化。3体力恢复关注患者精神状态和体力恢复情况。4复查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和预防复发。痢疾的并发症1脱水严重腹泻导致水电解质紊乱。2肠梗阻肠道炎症严重可能引起。3肠穿孔罕见但危险的并发症。4营养不良长期痢疾可能导致。痢疾的证候分析1辨病因分析致病因素,如饮食、外感等。2辨病位确定病变主要在大肠,涉及脾胃。3辨病性判断属湿热、虚寒等性质。4辨虚实分析正气虚弱或邪气实盛。痢疾的鉴别诊断肠炎症状较轻,大便一般无黏液脓血。阿米巴痢疾病程长,粘液脓血便呈酱褐色。溃疡性结肠炎慢性反复发作,伴有全身症状。肠结核病程长,可有低热、盗汗等全身症状。痢疾的临床病例分析病例描述患者,男,35岁。腹痛腹泻3天,里急后重,便血黏液。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诊断中医诊断:痢疾(湿热证)治疗方药:白头翁汤加减。白头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