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高考化学新题仿真模拟卷3_第1页
2024年浙江高考化学新题仿真模拟卷3_第2页
2024年浙江高考化学新题仿真模拟卷3_第3页
2024年浙江高考化学新题仿真模拟卷3_第4页
2024年浙江高考化学新题仿真模拟卷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为浙江龙考化学新电错也仿算模加敷3

化学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选材亮点]第2题有关金属冶炼或其原理为背景,考查元素化合物、氧化还原等

的知识。

第13题二氧化镒和生物质竟于一个由滤纸制成的折纸通道内形成电池为背景,考

查电化学知识。

★核心素养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试题亮点]第14题利用传感技术可探究压强为载体,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平衡。

第21题合成抗肿瘤药物为背景,考查有机物的合成与推断。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座号填写在相应位置,认其核对条形

码上的姓名、考生号和座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指定位置上。

2.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2B铅卷(按填涂样例)正确填涂;非选择题答案必须使用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

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Li7C12N14016Mg24S32C135.5

K39V51Fe56Ti48Co59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

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I.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

A.稀盐酸B.铜C.氢氧化钠D.蔗糖

2.有关金属冶炼或其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给定条件下,物质转化:Mg(OH)2—^MgCXaq)3UMg能一步实现

B.工业上,常用电蟀熔融A1CL的方法冶炼金属铝,且加入冰晶石作助熔剂

高温

C.铝热法炼铁:2Al+Fe2O3=2Fe+Al2O3,反应物刚好完全反应,反应后固体质

量增加

D.火法炼铜:CU2S+O2-2CU+SO2其中Cu2s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3.制取催化剂BCL的原理为:B.O.+3C+3CU=2BC1:+3CO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基态碳原子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inmni।

B.中3p-3P轨道重叠示意图为

C.B03分子的空间结构为平面三角形

D.CO电子式为:CHO:

4.用Fee%溶液与NaBH'H元素为1价)溶液反应制备纳米零价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l2+2NaBH+6H2O=Fe+2B(OH)3+2NaCI+7H2T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Fe与B均属于副族元素B.若生成7moi%,其中4moi是氧化产

C.卜eC1是还原剂D.每生成ImolFe转移2moi电子

5.下列各组溶液中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O.lmolLTFeSO,溶液中:Na\Mg2\I\CP

c(H')

B.标彳=1°的溶液中:K+、NH;、HCO;、SO:

C.0.1mol.L」Na2sO3溶液中;Na\H\CL,SCj-

22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Cu\Ca\NOrE

6.钛(熔点为1668C)广泛应用于生活和科技等各领域,用镁还原TiCL制取金属钛是钛

生产的重要方法,其简化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正询的是

TiCl4

二者小制醇高M还原田真空蒸镯上海绵钛坨7粉碎、分级修钛产品

单质a

A.工业上,一般选择电解熔融MgO制备金属Mg

B.“真空蒸馄”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单质Mg和MgCb的沸点,使其气化分离出去

C.高温还原过程中可通入N?作保护气

D.“电解”时,阴极上生成单质a,可用作其他联产过程的氧化剂

7.陈述I和H均正确并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选项陈述I陈述11

A利用焦炭和石英砂制取粗硅SiO?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

BNa着火不能用水扑灭Na可与水反应产生。2

C利用FeS除去废水中的Cu”FeS具有还原性

D利用铝热法焊接钢轨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

8.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BCD

1st0

CuSO4KWN篇#ZwilH4>

।溶液:f

、《OH潘液RgNOj落液前飞—牙西

氯气fTliTl处理

0冷却_________

0沸艮S0

含有ZnS和Na2s海润的干燥的

百/的悬浊液"有机化合物

有色布条有色布条Ind11

生成黑色沉淀imtOCIImiM4.1

比较相同温度下

检验有机化合物探究干燥的氯气是研究浓度对•化学

K卬(ZnS)和K£CuS)

中含溟原子否具有漂白性平衡的影响

的大小

A.AB.BC.CD.D

9.某学生实验完毕后,用下列方法清洗所用仪器:①用稀硝酸洗涤做过银镜反应的试

管;②用酒精洗涤沾有粉醛树脂的试管;③用热的碳酸钠溶液洗涤盛过油脂的烧杯;④

用少量浓盐酸(微热)洗涤沾有MnO2的试管:⑤用盐酸洗涤盛过饱和石灰水的试剂瓶,

A.除②外都正确B.除④外都正确C.只①③⑤正确D.全都正确

10.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参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Fe与高温水蒸气反应:2Fc+3H2O(g)=Fc;O3+3H2

B.Fe(OH,胶体制备:FeC13+3HQA3Fe(OH)3(胶体)+3HCl

C.Fe”的检验:3FeCl2+2K3[Fe(CN)6]=Fe3[Fe(CN)6]2J+6KC1

D.Fe催化甲苯的溟化反应:

14.利用传感技术可探究压强对2NO/g)UN2O4(g)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往注射器

中充入适量NO?气体如图甲所示;恒定温度下,再分别在《、G时快速移动注射器活塞

后保持活塞位置不变,测得注射器内气体总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A.在B、E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B)>v(E)

B.C点到D点平衡逆向移动,针筒内气体颜色D点比B点深

C.B、H两点,对应的NO2浓度相等

D.在E、F、H三点中,H点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

15.25℃时,向2.0xl(f3mo].LTHF溶液中逐渐加入NaOH固体(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

计),测得25℃时平衡体系中c平(F》c平(HF)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

A.曲线ACE描述HF浓度的变化

B.259时,HF的电离平衡常数Ka(HF)=4xl()T

C.C点时,溶液中存在c(HF)>c(Na]

D.25c时,水的电离程度:E点>纯水>口点

16.根据实验操作及现象,得出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及现象结论

向某溶液中加入祐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

A该溶液中不含NH;

纸放在试管口,试纸不变蓝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

在烧瓶中加入木炭颗粒和浓硝酸,力II热,烧瓶中有大

B氧化木炭,自身被还原为

量红棕色气体产生

NO,

向圆底烧瓶中加入NaOH和无水乙醇,搅拌,再加入

1漠丁烷消去反应的产物

C1溪丁烷,微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溶液,

含有碳碳双键

溶液褪色

将钠在燃烧匙中点燃,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钠具有强还原性,瓶内发

D

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生成生了置换反应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17.(10分)2021年10月18日《自然•化学》发表我国科学家研究成果,发现

AgCrS^AMX?家族成员之一,A为一价金属,M为三价金属,X为氧族元素)在室温

下具有超离子行为。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硫原子核外最多有个电子顺时针旋转,基态珞原子有种

电子运动状态。

(2)氧族元素有氧、硫、硒、郁等元素,这四种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填

元素符号);科学家用亚硒酸盐和硫酸盐跟踪固氮酶,研究反应机埋。SeO;中硒的杂化

轨道类型是,TeO;的空间结构模型为:四种简单氢化物H?0、

H?S、H2Se.HJe中,键角最大的为,沸点最高的是。

⑶配合物[Cr(OH)3(H2O)(cn)](cn为H?NCH2cHKHJ)的中心离子配位数为

(Cr与0、N均形成了配位键),Imol该配合物中含个。键。

(4)复合材料氧锯酸钙的立方晶胞如图所示。己知A、B的原子坐标分别为(0,0,0)、(1』,0),

则C的原子坐标为,已知钙和氯的最近距离为ap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一

g/cn?(列出计算式即可)。

is.(io分)x为三草酸合铁(in)酸钾{匕[FaCzOj]},该配合物对光敏感,光照下

即发生分解。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已知:固体A为两种盐组成的混合物,并且两种盐含有相同的阴离了飞气体F为气体B

与气体I组成的混合物,只含有两种元素,气体B与气体【所含元素相同;固体G是磁

铁矿中的重要物质;所有气体体积均已换算成标况下数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固体A的成分为,I的化学式为。

(2)写出固体D真空加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o

(3)写出溶液C与足量酸性KMn(\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G到J的离子方程式:<,设计实验检验溶液J中H'以外的阳离

子o

19.(1()分)C02加氢制备甲酸(HCOOH)可用于回收利用C02.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C(s)+O2(g)=CO2(g)=394kJmol1

1

C(s)+H2(g)+O2(g)=HCOOH(g)AIL=363kJmol

反应CO2(g)+H2(g)UHCOOH®的AH=。

⑵温度为Ti时,将等物质的量的CO?和Hz充入体枳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2(g)+H2(g)HCOOH(g)K=l

实验测得:vLk正C(CO2)C(H2),VC地C(HCOOH),k正、k逆为速率常数。

①当HCOOH的体积分数为20%时,CO:的转化率为。

②Ti时,1<产(以k逆表示)。当温度改变为T2时,kd:=0.9k逆,则T2

「(填”>”、"v”或“=”)。

⑶用NaHCCh代替CO?作为碳源有利于实现C02加氢制备甲酸。向反应器中加入

NaHCCh水溶液、A1粉、Cu粉,在300℃下反应2h,实验结果如下表。

物质的量/mmol

编号碳转化率/%

NaHCO3CuAl

I21600

II20168.16

III2161629.10

①实验III比II碳转化率高的原因是。

②NaHCCh用量一定时,Al、Cu的用量对碳转化率影响结果如图。由图可知,对碳转化

率影响较大的是(填“A1”或“Cu”)的用量。当碳转化率为30%时所采用的实

-----AICSI.CuAI-2I

--Al€«:I.CuAhl:l

——AK»:iaAI・l:2

一AiOlljCWAIMI

(4)采用电还原法也可将CCh转化为甲酸,川Sn为阴极、Pt为阳极,KHCO3溶液为电

解液进行电解。CO?应通入区(填“阳极”或"阴极”),其电极反应式

为。

20.(11分)高铁酸钾(QFeCU,极易溶于水,溶液呈紫红色)是一种绿色净水剂,易溶

于水。某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制备KzFeO4并探究其•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2)装置C中生成K2FeO4的化学方程式为

已知:实验中观察到试管b中溶液变为蓝色,试管a中溶液由紫红色变为黄色并产生气

泡。

(3)R溶液为(填“稀硫酸”或"盐酸’),写出装置a中的离子方程式:,

不选择另一种酸的主要原因是.

(4)设计一种方案检验从d口逸出的气体:o

11.探究K2FC()4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性。

(5)向KzFeCh溶液中滴加少量用稀硫酸酸化后的MnSO」溶液,溶液呈紫红色。(填

“能”或"不能”)证明氧化性:FeO:>MnSCU,原因是(用文字说明)。

21.(11分)某天然有机物F()具有抗肿瘤等生物活性,工业上

可通过如图路线合成。

已知://~\+——R△A\=^.

R

请回答下列问题:

(I)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有机物三一COOH的名称

为0

(2)图中a⑤属于取代反应的反应有(填序号)。

(3)A->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比A少2个碳原子的同系物与CH3c00H发生酯化反应生成有机物G,G的同分异构

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有种。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能与FeCh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③Imol该同分异构体可与

3moiNaOH完全反应;④苯环上只有三个取代基写出符合上述4个条件的G的同分异构

体在柿HAO,中水解得到核磁共振氢谱有5组峰的产物的结构简式为(写

出一种)。

®__底”

和^----CH3为原料制备({J的合成路线—

(无机试剂a和有机溶剂任选)。

参考答案:

1.C

【解析】A.稀盐酸是混合物,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A错误;

B.铜是金属单质,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氢氧化钠在熔融状态下或水溶液中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属于电解质,故C正

确;

D.蔗糖不能电离出自曰移动的高子,属于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C。

2.D

【解析】A.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电解氯化镁溶液无法得到Mg,A错误;

B.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AI2O3的方式冶炼金属铝,且加入冰晶石作助熔剂,B错误;

C.铝热法炼铁,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固体,反应物刚好完全反

应,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C错误;

D.火法炼铜,该反应口Cu2s中的Cu得电子化合价降低作氧化剂,CsS中的S失电

子化合价升高作还原剂,因此Cu2s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D正确;

故答案选Do

3.B

【解析】A.基态碳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2s22P2,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P

I!|,故A正确;

ClC1

B.C%中3p-3P轨道重叠形成。键,轨道重叠示意图为,故B错误;

C.BQ,分子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为3+;(3-3xl)=3,且没有孤电子对,空间结构为

平面三角形,故C正确;

D.CO和N2互为等电子体,CO电子式和N2相似,为C标。:,故D正确;

故选Bo

4.B

【解析】A.B是主族元素,A项错误;

B.由方程式知,生成7moiH?,其中4moi是氧化产物,3moi是还原产物,B项正确;

C.FeCL是氧化剂,C项错误:

D.每生成ImolFe转移8moi电子,D项错误;

答案选B0

5.A

【解析】A.四种离子在硫酸亚铁溶液中不发生任何反应,能大量共存,故A正确;

B.小浦=1。6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的氢离子能与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不

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亚硫酸钠溶液中的氢离子能与亚硫酸根离子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为酸性溶液,酸性溶液中碘离子能与硝酸根离子发生氧化还

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Ao

6.B

【分析】工业生产一般采用电解熔融MgQz的方法,Mg的二元化合物是MgCL,电解

后得到Mg和氯气.即a是氯气.Mg与TiCL高温还原后进行直空蒸馀,得到海绵钛陀.

最后进行粉碎、分级得到产品。

【解析】A.结合分析可知,由于MgO的熔点高,电解MgO制备金属Mg能耗大,工

业生产一般采用电解熔融MgCb的方法,故A错误;

B.“真空蒸储”的目的是为了降低单质Mg和MgClZ的沸点,使其气化分离出去,故B

正确;

C.N?与Mg在高温下要反应,不可通入N?作保护气,故C错误;

D.结合分析可知,工业生产中,阳极上发生反应2C12ZL3CH可用作其他联产史

程的氧化剂,故D错误。

答案选B。

7.D

【解析】A.陈述I和n无因果关系,A错误:

B.钠着火产生NazCh与水反应产生02,B错误;

C.沉淀的转化可以除去废水中Cu“,C错误;

D.铝与氧化铁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所以利用铝热法焊接钢轨,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A.含有的硫亿钠会和铜离子生成硫化铜沉淀,不能比较相同温度卜K’p(ZnS)

和K'p(CuS)的大小,A错误:

B.冷却后应该加入酸酸化,除去过量的氢氧化钠防止干扰溟离子的检验,B错误;

C.应该先通过干燥的有色布条,再通过湿润的有色布条,通过对比说明氯气没有漂白

性,氯气和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C错误;

D.实验中变量为KSCN溶液的浓度,对比实验加入水排除溶液体积增大对实验的影响,

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可以研究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D正确:

故选D。

9.D

【解析】①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银具有还原性,银和硝酸发生反应,生成易溶于水的

硝酸银,所以可用稀硝酸洗涤作过银镜反应的试管,除去附在试管上的银,故①正确;

②酒精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酚醛树脂是有机物,酚醛树脂易溶于酒精中,所以可用

酒精洗涤沾有酚醛树脂的试管,故②正确;

卷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减性溶液能和油脂反应而洗件,故③正确;

④浓盐酸和二氧化镭加热生成溶于水的氯化锌,故④正确;

⑤盛过饱和石灰水的试剂瓶上附有碳酸钙,用盐酸洗涤,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易溶于

水的氯化钙,所以可用盐酸清洗盛过饱和石灰水的试剂瓶,⑤正确;

故选Do

10.A

【解析】A.高温下Fc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力程式为

高汨

3Fc+4H2O(g)-Fc3O4-b4H2,故A错误;

B.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制Fe(OH)3胶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h+3HQAFe(OH1(胶体)+3HCl,故B正确;

C.用K3[Fe(CN)6]检验Fe2,反应生成KFe[Fe(CN)s],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FCC12+2K3[Fe(CN)6]=Fe3[Fe(CN)6]J+6KC1,故C正确;

D.甲苯和液澳在铁作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对澳甲苯,

CH3+Br2-^-Br—CH3+HBr,故D正确;

故答案选A。

11.D

【解析】A.根据题目口香草胺的结构可以得到,香草胺中含有势基、酸键、氨基三种

官能团,A错误;

B.根据题目中二氢辣椒素的结构可以得到分子中无手性碳,B错误;

C.二氢辣椒素中的酚羟基、酰胺基能消耗氢氧化钠,1mol二氢辣椒素与过量NaOH

溶液作用,最多可消耗2moiNaOH,C错误:

D.二氢辣椒素中含有酰胺基,红外光谱可以检测有机物中的官能团,可通过红外光谱

检测酰胺基的存在,初步确定此合成是否成功,D正确;

故选D。

12.A

【分析】X、Y、Z、W、R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前4周期主族元素,X与Y同周期相

邻元素,Y与W同主族,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W原子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Y

最外层电子数为6,Y为0元素,W为S元素,X为N元素;Z基态原子的3P轨道上

有1个未成对电子,则电子排布式为Is22s22P63s23pi为Al元素,R是前4周期中第一

电离能最小的元素,为K元素。

【解析】A.S?有3个电子层,AF+和02有2个电子层,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

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守恒越大,半径越小,则简单离子半径:S2>O2>AP+,故A正价;

B.因比0和NH3中存在氢键,旦H?0分子间的氢键比NH3中的强,故简单气态氢化

物的熔沸点:H2O>NH3>H2S,B错误;

C.A1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s23plC错误:

D.金属性:K>A1,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则碱性:

KOH>A1(OH)3,D错误;

故选A。

13.A

【分析】由图可知,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前萄糖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前萄糖内酯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GHIZOG—2C-=C6HMQG+2H+,b极为正极,酸性

条件卜.一氧化镒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镒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

+2+

MnO2+4H+2e=Mn+2H20o

【解析】A.由分析可知,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葡萄糖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

应生成葡萄糖内酯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6Hl2O6—2e=C6HIO06+2H\则随着反应

不断进行,负极区的pH不断减小,故A错误;

B.由分析可知,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b极为原电池的正极,酸性条件下二氧化钵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

反应生成锌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MnO,+4H++2e-=Mn2++2Hq,故C正确;

D.由分析可知,a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葡萄糖在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葡

萄糖内酯和氢离子,电极反应式为C6Hl2。6—2e-=C6HIOO(,+2H+,则当电路中转移0.2NA

个电子时,消耗葡萄糖的物质的量为O.lmol,故D正确;

故选Ao

14.B

【解析】A.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则B、E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v((B)>v(E),

A项正确;

B.由图可知,D点压强小于B点压强,说明气体体积增大使得压强减小,则二氧化氮

浓度是B点大于D点,所以针筒内气体颜色D比B点浅,B项错误;

C.B、H两点,压强相等,则对应的NO?浓度相等,C项正确:

D.q时快速移动注射器活塞,压强迅速增大,说明针筒内气体体积减小,保持活塞位

置不变后,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故E、F、H三点中,H点

的气体的物质的量最小.根据『鲁可知,H点的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最大,D项正

M

确;

答案选B。

15.D

【解析】A.逐渐加入NaOH固体,HF浓度逐渐减小,故曲线ACE描述HF浓度的变

化,曲线DCB描述丁浓度变化,故A正确:

43

B.由图可知,25℃、pH=4,时,cJF(ir)=lxlO-molL-',^(F)=1.6xIOmol-

c平(HF)=4.0xlO^inol-L1,由电离平衡常数的定义可知

Ka(HF),"£(F)=巴四铲L",故B正确;

V7c平(HF)4.0x107

C.根据图知C点时,c(F-)=c(HF)、c(IIj>c(OHj,再根据溶液的电荷守恒知

c(Na+)+c(H+)=c(OH)+c(F-),得到c(HF)〉c(Na+),故C正确;

D.E点溶液呈酸性,HF的电离程度大于F-的水解程度,HF电离出的H+对水的电离

起抑制作用,故E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纯水的电离程度,故D错误。

答案选D。

16.D

【解析】A.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由于

没有加热,试纸不变蓝.不能确定是否含NH;,故A错误;

B.在烧瓶中加入木炭颗粒和浓硝酸,加热,浓硝酸加热易分解放出二氧化氮,烧瓶中

有大量红棕色气体产生,不能证明浓硝酸被木炭还原,故B错误;

C.向圆底烧瓶中加入NaOH和无水乙醇,搅拌,再加入1溪丁烷,微热。乙醇易挥发,

乙醇能还原高镭酸钾,将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KMnO」溶液,溶液褪色,不能证明1溟

丁烷消去反应的产物含有碳碳双键,故C错误;

D.将钠在燃烧匙中点燃,伸入到盛有CO2的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

点燃

粒生成,发生反应4Na+3c02=2Na2cO3+C,瓶内发生了置换反应,证明钠具有强还原

性,故D正确;

选Do

17.(1)924

⑵Tesp3正四面体形H20H2O

(3)622

1,MO

(4)(57,5)(尤xlO叫N,

【解析】(I)如果一个轨道上填两个电子时,这两个电子自旋力向相反,基态硫原子核

Is2s2p3s3p

夕卜电子排布式为面向卜而N向最多有9个电子顺时针

旋转;辂是24号元素,每一个电子有一种运动状态,则基态铭原子有24种电子运动状

态。

(2)氧族元素有氧、硫、硒、储等元素,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第一电离能逐渐减

小,则最小的是Te;SeO:中Se的价层电子对数=3+史+2注=4,Sc原子采用sp3杂

化,TcO;中Tc原子价层电子对数=4+—七一-=4,Tc原子不含孤电子对,该离子

为正四面体形;0、S、Te同族,电负性0>S>Se>Te,电负性越小,对氢原子的吸引

力更弱,根据HX(X为0、S、Se>Te)的成键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越弱,即键角的大

小顺序是H2O>H2S>H2Se>H2Te,键角最大的是H2O:比0分子间存在氢键,沸点最

高。

(3)中心离子是CN,配体为0H、凡0、H2NCH2CH2NH2,HzNCH2cH2NH2中两个N

原子与Cr形成配位键,因此该配合物中中心离子配位数为6;C产与6个配原子形成6

个配位键9键),3个“0H”中含有3个o键,1个水分子中含有2个Q键,每个en中含有

11个。键,则1mol配合物中含22moio键。

⑷C原子在x、y、z轴上的投影分别是%1、9则C原子的坐标为(卜1,9;

钙和氧的最近距囹等于晶胞面对角线长度的一半,则晶胞面对角线长度为2apm,晶胞

棱长=V^apm,晶胞体积=(42axlOlocm)\该晶胞中Ca原子个数=8x)=1、。原子

8

个数=6xg=3、Cr原子个数是1,晶体密度

40+52+48140

=瓦=,广州府必•1拉一尸叶g/cnA

v(v2xio-10)1fA

18.(I)K2c2O4FeC2O4CO

⑵FeCzCh2FeO+COf+CO2T

-+2+

(3)5C2O4+2MnO;+16H=2Mn+10CO2f+8H2O

+2F3+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溶液,

(4)Fe3O4+8H=Fe+2Fe+4H2OJKSCN

若溶液变红,说明存在Fe3+;另取少量溶液J于试管中,滴加K3[Fe(CN)6]溶液,若产生

蓝色沉淀,说明存在Fe?+

【分析】黑色固体G是一种磁性物质,则G为四氧化三铁,1.53g四氧化三铁中铁元素

155c

的物质的量为”「।x3口).02mol,由铁原子个数守恒可知,1.44g黑色固体E中铁原

232g/mol

子的质量为0.02molx56g/mol=1.12g,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E中氯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膂:产।x28g/mol=0.88g,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D中铁原子的物质的量

16g/mol22.4L/mol

为0.02mol、碳原子的物质的量为+」)用"=0.04mol、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22.4L/mol44g/mol

2.88g-1.12g-0.04molx12g/iiiul…

——-——7---:---------------=0.()Smol,则D中铁原子、碳原子和氧原子的物质的最M比ll

16g/mol

为0.02mol:0.04mol:0.08mol=l:2:4,化学式为FeCzCU;由固体A为两种盐组成的

混合物,并且两种盐含有相同的阴阳子可知,溶液C为草酸钾溶液,由固体A的质量

可知,草酸钾的物质的量为'•86、-0:::。114和用】01=0O3mo],则固体X受热分解生成

草酸钾、草酸亚铁和二氧化碳,由原子个数守恒可知,X中钾原子和铁原子的个数比为

由化合价代数和为可知,的化学式为

0.03molx2:0.02mol-3:1,0XK4Fc(CQ03],

【解析】由分析可知,固体的成分为。八的化学式为。

(1)AK2c2FeC2O4oICO

(2)由分析可知,固体D真空加热分解发生的反应为草酸亚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亚铁、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2O4^FcO+COt+CO2ta

(3)由分析可知,溶液C为草酸钾溶液,草酸钾溶液与足量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反应生

成硫酸钾、硫酸镭、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c2。:一

+2+

+2MnO;+l6H=2Mn+l0CO2t+8H2Oo

(4)由分析可知,G为Fe36,Fe3O4和盐酸反应生成FeCb、FeC),离子方程式为:

+2+3+

Fe3O4+8H=Fe4-2Fe+4H2Oo由分析可知,黑色固体D为四氧化三铁,四氟化三铁与

足量盐酸反应牛.成氯化铁、氯化亚铁和水,则溶液J为盐酸、氯化铁和氯化亚铁的混合

溶液,检验溶液中铁离子和亚铁离子的操作为取少量溶液J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

若溶液变红,说明存在Fe3+;另取少量溶液J于试管中,滴加K3[Fc(CN)6]溶液,若产生

蓝色沉淀,说明存在Fe2+。

19.(1)+31kJmol1

(2)33%k逆<

(3)Cu作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Al150min,Al/C=8:1,Cu/Al=2:1;

180min»Al/C=8:1,Cu/AI=l:I

(4)阴极2CC)2+H2O+2e-=HCOO+〃C。;

【解析】(1)根据力程式,△〃=A〃2△〃/=+31kJ/mol;

(2)①假设起始CO2的物质的量为Imol,转化为CO2为x,则

CO:(g)+H2O(g)UHCOO心

起始(mol)110X11

»----=7»x=-mo1,转化率为

转化(mol)Xxx2-x53

平衡(mol)1-x1-xx

33%;

、c(HCOOH)klF

②温度为Ti时,K=l,则\/口\=1=十,则k/k逆;

C(CO2)C(H2)k逆

k

③当温度改变为T2时,k“=0.9k迩,K2=-^=0.9,K值减小,该反应是吸热反应,升

K逆

高温度K值增大,所以则T2VT1;

(3)①cu作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所以实验in比n碳转化率高;

②由图可知,当A1:C=8:1时,碳转化率都比较高,变为当A1:C=2:1时碳转化率明显较

低,对碳转化率影响较大的是Al;

③由图可知当碳转化率为3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15()min,Al/C=8:1,Cu/Al=2:1

或者180min,Al/C=8:hCu/Al=l:1都满足;

(4)①二氧化碳转化为HCOOH,碳元素化合价降低,反应还原反应,所以CO2应通

入阴极区;

②电极反应式为2CO2+H2O+2e=HCOOH-HCO;。

20.(1)三颈烧瓶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气体饱和食盐水

(2)2Fe(OH)3+l0KOH+3Cl2=2K2FeO4+6HCI+8H2O

+3+

(3)稀硫酸4FeO^+20H=4Fe+3O2?+10H2O高铁酸钾与盐酸反应产

生氯气,无法说明是酸性条件造成的高铁酸钾不稳定.

(4)用镜子夹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

(5)不能K2FeCU溶液自身过量且呈紫红色

【分析】装置A中KMnCh与浓盐酸反应制备Ch:由于CL中混有HC1气体和H2O.

HCi气体会消耗Fe(OH)3和KOH,装置B中应盛放饱和食盐水除去Ch中混有的HC1

气体;C装置中CL与KOH、Fe(OH)3反应制备KzFeO。在此装置中CL还可以直接与

KOH反应生成KC1、KC1O和H2O;D装置中NaOH溶液用于吸收多余Cb,防止污染

大气;

【解析】(1)仪器M的名称为三颈烧瓶,由分析可知,装置B中应盛放饱和食盐水除

去氯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