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教版高一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党的会议是()A.十三大B.十四大C.十四届三中全会D.十六大2、毛泽东称赞《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其中“革命性、民主性”主要是指《临时约法》()A.规定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全体国民D.不承认清廷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3、【题文】宪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特征。下表中关于三部宪法的表述;完全正确的是。
A.颁布时间B.制定机构C.特点D.评价4、【题文】下列两部重要著作《国富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共同主题是。
A.“劳动创造了财富”B.“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C.“殖民地的掠夺与发展”D.“东方从属西方”5、【题文】两千多年前雅典就产生了“三权分立”的国家组织形式: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行使相应权力的机构是A.总统、国会、最高法院B.议会、首相、上议院C.国会、总统、最高法院D.首相、议会、上议院6、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位于当时的()A.齐国B.楚国C.秦国D.吴国7、对《德意志帝国宪法》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具有资产阶级性质②是德国社会一大进步③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④带有浓厚的封建性、军事性色彩。A.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如图生动描绘了我国古代农业灌溉的场景,其中所示的灌溉工具在我国唐朝已经出现。______(判断对错)9、【题文】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成为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0、【题文】美国的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对法律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11、【题文】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再到九品中正制,反映了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12、【题文】南京是________省的省会,属于________流域;南京在历史上是著名的古都,在近代史上________曾经把政权建立于此;________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存在了________年;1937年日本侵略者在南京进行大屠杀,________万同胞遇难;抗战期间,________的汉奸政府也曾在这里。13、《______》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清朝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设置军机处。15、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16、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便利了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17、如图是南京名胜半山园,历史上曾是王安石的宅邸。王安石担任过北宋参知政事一职,该职位的设立是为了分割宰相的行政权。______(判断对错)18、《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______(判断对错)19、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行省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这加强了君主专制。______。(判断对错)20、东汉初,南阳太守杜诗发明了水力灌溉工具——水排,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2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评卷人得分四、连线题(共4题,共40分)22、将下列有关雅典民主制的史实进行正确连线(6分)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确立梭伦改革鼎盛伯里克利改革23、【题文】将下列有关雅典民主制的史实进行正确连线(6分)
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
确立梭伦改革。
鼎盛伯里克利改革2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外争国权,内惩国贼”“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材料二“6月5日上海日商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业的工人相继罢工。”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口号出自哪一次运动?这场运动发生在哪一年?导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2)从材料二看上述运动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3)该事件对中国历史产生什么影响?25、宪法(constitution)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是特定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条件综合作用的产物,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即社会制度、国家制度的原则和国家政权的组织以及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等内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众议院人数和直接税税额均应按本联邦所辖各州的人口比例分配于各州,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人口的实际统计应于合众国国会第一次会议3年内,以及此后每10年内依照法律规定的方式进行。众议员人数以每3万人选出1人为限,但每州至少应有众议员1人。合众国参议院由每州州议会选出2名参议员组成,参议员任期6年,每名参议员有1票表决权。1820年第19条修正案: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材料二《美利坚合众国宪法》序:我们合众国人民,为建立更完善的联邦,树立正义,保障国内安宁,提供共同防务,促进公共福利,并使我们自己和后代得享自由的幸福,特为美利坚合众国制定本宪法。百度·百科:部分学者认为,由于美国各州的人口差异很大,而各州在地位上保持平等,因此美国宪法规定的修正程序导致少数人可以否决大多数人的决定.在极端的情况下,仅仅拥有美国4%人口的州可以否决90%以上的美国人的议案,但反对派认为这种极端情况并不会出现。但是,根据宪法规定,任何对于宪法修正程序的修改都需要通过新的修正案,这将会导致出现与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的情况。曹华、胡风云《浅说1787年美国宪法的诞生》:美国宪法历时200多年而依然鲜活如初、充满活力。要知道,这200多年,美国国内面貌、社会结构、人口构成和国际地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如此巨大的转变,又老又旧的美国宪法居然能够基本上在维持原貌的框架内,以不变应万变的姿态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这不能不说是人类政治史上一个奇迹。必须承认,美国的宪法及不断发展完善的宪政实乃美国一切发展的基础,而且,美国宪法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成文宪法,是美国贡献给现代世界政治的最大制度创新。(1)依据材料一,指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参众两院的议员的选举办法主要平衡了什么问题?(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论证“1787年美国宪法是原则和妥协的产物,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典范性”的观点。评卷人得分五、材料解析题(共2题,共18分)26、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妥协”现象的认识。27、1945--1949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处于怎样的境地。参考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民政府政策措施的角度,简述导致民族工业处于这一境地的原因。评卷人得分六、问答题(共1题,共7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是最早利用海洋的国家之一;殷墟即发现了来自南海乃至阿曼湾的海贝。齐国借助“边海”的地理条件,发展“鱼盐之利”,成为春秋战国时最为富庶的国家。汉代“海上丝绸之路”雏形即已出现,魏晋而后,僧人“附商舶”西行“求法”,成为佛教东传的重要方式。宋元时代指南针等远洋航行工具的使用,使海外贸易达到鼎盛。明朝前期,在郑和下西洋的背景下,出现了一批重要的航海著作,如《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等,记录海行见闻,反映当时东南亚;印度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的风土人情、山川形胜。明后期,郑若曾针对倭寇等问题,在《筹海图编》中明确提出“海防”的主张:“欲航行于大洋,必先战胜于大洋。”而明、清政府常常采用“海禁”的办法。到鸦片战争前,“各省水师战船,均为捕盗缉奸而设”。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鸦片战争后;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体系,通商口岸不断增加。魏源认为海运“优于河运者有四利:利国;利民、利官、利商”。1842—1846年,茶出口增长一倍,丝的出口增长将近五倍;1846—1856年,茶出口又增长55%,丝的出口增长三倍多。海关税收从1861年的490余万两增加到1902年的3000余万两。1866年,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附设福州船政学堂。1868年,江南制造总局制造的第一艘近代海轮“惠吉”号下水。1872年轮船招商局成立,“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1885年,海军衙门设立。随着西方商品与资本输出的扩大,部分国人提出与列强进行“商战”。1904年,张謇上奏朝廷,请准各省成立海洋渔业公司,购置新式渔轮,发展海洋渔业。19世纪60年代后,清政府与英法等国签订条约,允许百姓出国,“毫无禁阻”,仅南洋地区,就有中国移民500万人。
——摘编自许涤新;吴承明主编《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等。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古代海洋利用的特点。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根据所学知识,1992年,中共四大首次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选B,A、C、D不符合史实。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析】【答案】B2、B【分析】依据所学知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革命性;民主性”,体现了约法的反封建、反专制的内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以法律的形式宣告了君主专制政体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建立.
D项说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不符.
A;C两项都是对B项的说明.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题考查的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难度一般,需要学生准确的识记与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相关知识.【解析】【答案】B3、C【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C4、A【分析】【解析】马克思、恩格斯在继承亚当·斯密等人劳动创造财富思想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解析】【答案】A5、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属于史实记忆型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美国政府结构和权力分配的史实。题干要求对应“三权分立”的权力部门,依据《1787年宪法》规定,相应的由国会;总统和最高法院享有。
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美国共和制的确立·三权分立【解析】【答案】C6、C【分析】依据材料“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可知此项水利工程位于成都附近.而都江堰坐落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位于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都江堰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故C正确.
ABD均不合题干主旨;故排除.
故选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水利工程.关键信息是“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本题考查都江堰的重要作用,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解析】【答案】C7、B【分析】根据所学基础知识可知;《德意志帝国宪法》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故③错误;
①②④均符合题意;故①②④正确。
故选:B。
本题考查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帝国政府的保护下,有利于德国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并使德国跻身世界强国之列。
宪法的颁布巩固了国家统一,将革命成果用法律的形式巩固下来;使德意志帝国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标志着德国迈入资本主义时期,是德国社会的一大进步。【解析】B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A【分析】通过图片可以看出;这种灌溉工具是高转筒车,发明于唐朝,故题干所述正确。
故答案为: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灌溉工具;考查高转筒车的发明应用。
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掌握古代的水利工程及灌溉工具,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解析】A9、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但不是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纲领是在1922年提出,所以题目错误。【解析】【答案】错误10、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对11、略
【分析】【解析】略【解析】【答案】错12、略
【分析】【解析】把近代史当中有关南京的内容,用一个小专题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希望学生能够把上下册的内容结合起来复习。【解析】【答案】江苏长江太平天国19272230汪精卫13、十二铜表法【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的诞生,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本题考查罗马成文法的诞生。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
本题是基础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解析】十二铜表法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4、×【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清朝康熙帝亲政后,为扩大皇权,设置南书房,后来雍正帝设置军机处。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解析】【答案】错15、√【分析】【解析】试题分析: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英国等国开展殖民掠夺和殖民争夺,在殖民争夺的斗争中,英国先后打败了西班牙、荷兰、法国,最终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殖民霸权,称为“日不落”帝国。考点:早期殖民扩张【解析】【答案】对16、A【分析】【分析】《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后,给中国的主权和政治、经济利益带来了极大地损害。美军驻扎中国不走,为非作歹。同时,美国商品如潮水般涌入中国市场,形成独占地位,这对民族资产阶级是个毁灭性的打击。工商企业大量倒闭破产,工人失业,国统区的工业体系趋于瓦解。故题目表述正确。17、对【分析】根据题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为了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设置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置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置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权。
故答案为对。
本题考查的宋代加强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是“安石担任过北宋参知政事一职”结合知识分析即可。
宋太祖时期,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加强皇权,首先杯酒释兵权,皇帝掌握了兵权,后又采用二府三司制削弱相权;此外,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主要从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等内容也需要掌握。【解析】对18、A【分析】《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人民掀起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斗争,直至1945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台湾回归祖国。
故本题答案为A。
本题主要考查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台湾爱国军民为了反对割让;保卫国土,早在李经方签署交割书之前,就已筹划抗日自卫的战守问题。邱逢甲等创议组织台湾抗日政府,并推举原任台湾巡抚(巡抚为省级地方政府长官)唐景崧主持,统一部署兵力,领导台湾军民抗击日本侵略者。
1894年(旧历甲午年)7月,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朝鲜并进而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在这次战争中,中国方虽然有左宝贵、邓世昌等爱国将士的英勇奋战,但是,由于清朝封建统治者的反动腐败,不能有效地组织广大军民起来抗日,始终奉行妥协退让的失败主义方针,终于导致战争的失败。最后,清政府向侵略者屈膝投降,派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于1895年4月17日,同日本缔结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中国赔款白银二万万两;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将台湾全岛及其附属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等割让给日本。【解析】A19、B【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行省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题干“加强了君主专制”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元朝行省制度的相关知识。对行省制的主要作用的正确分析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本题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属于基础知识考查题,难度偏低。【解析】B20、×【分析】【解析】试题分析: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而非是灌溉工具。考点:中国古代的手工业【解析】【答案】错21、×【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文化大革命结束后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中共的发展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遵义会议的召开是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所以本题说法错误。考点:十一届三中全会【解析】【答案】错四、连线题(共4题,共40分)22、略
【分析】试题分析:梭伦改革①根据_财产__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②_公民大会_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人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务奴隶制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③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_;④继续扩大陪审法庭的权力等。⑤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改革①所有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__公民大会_,商定城邦重大事务。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公民_中产生。他们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④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答案】23、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梭伦改革①根据_财产__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②_公民大会_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③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人选;④建立公民陪审法庭;⑤废除债务奴隶制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克利斯提尼改革①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②设立五百人议事会,由各部落轮流执政;③每部落各选一名将军组成十将军委员会_;④继续扩大陪审法庭的权力等。⑤实行陶片放逐法。这次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伯利克里改革①所有男性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他们也都可以参加__公民大会_,商定城邦重大事务。②五百人议事会的职能也进一步扩大。③陪审法庭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法官从各部落30岁以上的公民_中产生。他们审理各类重要案件,监督公职人员,并参加立法。④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梭伦、克里斯提尼、伯利克里。【解析】【答案】
24、略
【分析】(1)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从材料一总体信息来看,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的五四运动。本问涉及到三个小问,因此,根据五四运动相关史实,分别展开即可。
(2)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本问实际上考查学生对五四运动后期系列变化;包括主力以及运动中心等。注意把握住”运动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取代学生成为运动主力“即可。
(3)本问考查学生分析认知历史事物意义的能力,具有一定难度。关于五四运动,首先要明确它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分水岭——开启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具体从”爱国“”民主“科学”等三个视角展开认识,所组织答案符合相关史实,言之有理即可。【解析】(1)五四运动;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2)因为上海工人罢工;运动主力由北京转移到上海,工人取代学生成为运动主力。
(3)五四爱国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5、略
【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获取能力。从材料“各州人口数目指自由人总数加上所有其他人口的3/5。自由人总数包括必须在一定年限内服役的人,但不包括未被征税的印地安人”“公民的选举权不因性别而受限”中可以看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局限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参众两院的议员的选举办法主要平衡了大州(人口多)和小州(人口少)的矛盾。(2)首先论证“1787年宪法是原则和妥协的产物”,结合史实1787年宪法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的原则,而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又表现出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妥协、大小州之间的妥协、南北方之间的妥协。然后再论证“1787年宪法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典范性”,稳定性主要表现在宪法是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典范性主要表现在宪法对其他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所起的示范作用。【解析】(1)(6分)局限性:①保留了奴隶制,只给自由人公民权。②存在族群歧视,包括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平衡问题:大州(人口多)和小州(人口少)的矛盾。(2)原则和妥协的产物:①原则:资产阶级民主原则(联邦制、民主共和制)。②妥协:面对独立战争初期尖锐的社会矛盾,中央和地方之间相互妥协(联邦政府权力加强,各州拥有一定的独立性)、大州和小州之间相互妥协(各州地位上保持平等,参议员每州都是2名)、南方和北方之间相互妥协(允许保留奴隶制度)。稳定性和典范性:①稳定性:历时200多年而依然鲜活如初、充满活力,是美国长期稳定和发展的坚实基础。②典范性:对以后其它国家的制度建设和法制建设起到示范作用。如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五、材料解析题(共2题,共18分)26、(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颁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都体现了“妥协”色彩。学生据此得出结论。
(2)依据材料“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等可知依据是: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则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三权分立。
(3)本题系开放性习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如下: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妥协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
故答案为:
(1)史实: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2)依据: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
原则: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三权分立。
(3)认识: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妥协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分析】
(1)本题考查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关键是对“妥协”的理解。
(2)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美国宪法中“中庸”思想的认识。
(3)本题考查对西方民主政治“妥协”的评价。主要是分析其积极作用。
本题考查西方政治制度演变过程中有关“妥协”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本题难度较大。【解析】【小题1】(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颁布;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的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都体现了“妥协”色彩。学生据此得出结论。
(2)依据材料“美国宪法是美国建国初期多元利益集团谈判和妥协的结果;宪法所创立的也是一个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等可知依据是: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原则是: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三权分立。
(3)本题系开放性习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所学知识认识如下: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妥协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
故答案为:
(1)史实: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限制国王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制内阁,国王统而不治;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地位提高。
(2)依据:宪法创立利益谈判和妥协的政治机制;不同利益集团因不断变化的历史环境而谈判妥协修正。
原则: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州与北方州;国家权力结构中的三权分立。
(3)认识:妥协有利于政治民主平稳转型;妥协是双方力量对比结果;妥协是一种艺术,是有原则的;妥协的平等对话有助于民主政治的巩固发展。【小题2】【小题3】27、(1)根据材料中时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涂覆材料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宽带无线接入网项目效益评估报告
- 酒驾预防宣传活动心得体会
- 博士阶段的学术道德与规范学习计划
- 餐饮行业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 粉丝经济带货分成比例调整补充协议
- 网店经营权转让与市场推广合作全面协议
- 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分析师岗位聘用协议
- 心理健康领域会诊管理流程
- 餐饮业疫情防控常态化操作措施
- 中外航海文化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大连舰艇学院
- 复调音乐巡礼-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 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中音乐人音版(2019)必修音乐鉴赏
- 零信任网络安全架构
- GB/T 2-2016紧固件外螺纹零件末端
- 中班语言《嘘我们有个计划》课件
- 实行保健食品制度
- Purchase Order模板参考模板
- 政府决策失误案例
- VISIO图标大全(完整版)
- 红楼梦-宝黛爱情ppt课件
- 退料作业流程(生产退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