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连州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6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用2B铅笔把对应号码的标号涂黑。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上交答题卡。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列各题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中。)1.下图的数据变化体现了我国()A.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B.对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最大,是其增长的动力源C.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实力增强,人民生活改善D.经济增长较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较大2.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无数万吨船舶从广东各港口起航,劈波斩浪,筑梦深蓝,广东正不断构筑更大的“蓝色伙伴关系”生态圈。这一生态圈扩大的直接原因是坚持了()A.基本经济制度B.依法治国方略C.对外开放政策D.共同富裕原则3.2024年3月5日,李强总理在代表国务院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强调,要推出众多民生礼单,持续增进民生福祉。这表明我国()A.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B.实现发展成果绝对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满足美好生活需要C.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把新时代改革开放推向前进D.始终坚持以社会建设为中心,着力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4.互联网改变世界,世界因互联网而精彩,生活因互联网而更美好。以下事例与此观点不相符的是()A医生远程操控机器人给病人完成外科手术B.市民出门只用手机支付就实现了商品购买C.中学生小强用包装纸和雪糕棍儿制作台灯D.乌镇以十年互联网发展成为世界知名小镇5.从延安窑洞到北京人民大会堂,从《共同纲领》“五四宪法”的制定到现行宪法与时俱进修改完善,我们党不断探索和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道路,使人民民主在东方大国落地生根、繁荣发展。这说明()A.传统文化是中国民主探索的思想源头B.人民民主的胜利就是中国革命的胜利C.共同纲领是发展我国民主的本质特征D.我国的人民民主彰显我国的国家性质6.下列关于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微行为”和“微点评”,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微行为微点评A玲玲拨打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校园附近非法经营网吧的问题民主协商B18岁的小粤参加化州市人大代表选举投票民主决策C小政积极参加家乡的村民说事会民主管理D王越作为市民代表参加公共交通市民价格听证会民主监督7.2024年5月27日至6月25日,《广州市绣花式城市精细治理规定(草案修稿·征求意见稿)》在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官网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这一举措()A.体现了基层民主是人民民主的真谛B.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C.有利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选举民主D.有利于全体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8.浙江省诸暨市枫桥镇干部群众创造的“枫桥式”基层工作法的特点规律是用科学理念建立健全多层次协商、多元化协同、多渠道协作机制,创新移动互联时代群众工作方法,推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实践。“枫桥式”基层工作法()A.是加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最好方式B.能彻底解决基层生活中的矛盾纠纷C.表明我国重视建设创新型法治政府D.完善了基层群众自治这一根本制度9.仔细观察右边漫画,下列分析正确的是()①实行良法善治,提高公民法治意识②用法治给行政权力定规矩、划界限③规范政府行政权,提高政府公信力④建设法治政府,防范行政权力滥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0.雷锋,一个平凡而响亮的名字。他把自己的光和热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用有限的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乐章,铸就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雷锋精神。九年级(1)班同学响应“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积极付诸行动。以下能体现对雷锋精神继承和发扬的是()A.不小心打碎教室窗户玻璃,小强主动承认并赔偿损失B.小红不想让妈妈太辛苦,经常自己洗衣服、整理房间C.腿部骨折的小明行走不便,在校期间小方每天细心照顾他D.小刚悄悄地将患病同学的真实信息发布到网上,为其募捐11.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59项。申遗的意义最主要是()A.扩大了国际知名度B.保护优秀文化遗产C.彰显文化艺术价值D.带来巨大经济效益12.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我国提出了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强调要建立健全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把人口高质量发展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推进人口政策不断优化。此举基于()①人口发展变化形势②增强社会活力的需要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④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题13图反映的准确信息是()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广州市从化区、广州市增城区、汕头澄海区、梅州市平远县、清远市连州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韶关市仁化县、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A.广东城乡发展差距在不断缩小B.广东资源环境的保护成效明显C.广州市生态文明建设遥遥领先D.示范区坚持各民族的共同繁荣14.今天,“绿色化”已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低碳、文明生活,从我做起。以下小静制定的低碳行动四种方案中,不合理的是()A.方案一:学习垃圾分类回收知识B.方案二:选用可再生的材料制品C.方案三:养成物尽其用文明习惯D.方案四:少量购买过度包装产品15.2024年是西藏和平解放73周年。73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创造了彪炳千秋、利泽万代、亘古未有的历史功绩,西藏社会制度实现历史性跨越,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极大改善。由此可见,西藏()①驶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②综合实力正在稳步地前进③基本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④依法享有了高度的自治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6.2024年第七届海峡两岸青年发展论坛开幕,习近平主席致贺信指出,希望更多两岸青年成为同心同行、携手打拼的好朋友、好伙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不断贡献青春力量。可见()①解决台湾问题需要加强两岸文化交流②两岸对实现和平统一已完全达成共识③一个中国原则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④两岸青年是推进祖国统一的重要力量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2022年是“中国梦”提出十周年。党领导人民逐梦十年来,我国经济总量超过110万亿元,连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超过1.2万美元;历史性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党的领导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证②我国已实现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③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④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8.农民的辛苦耕作,收获希望与幸福;教师立德树人,播洒智慧与关爱;医生救死扶伤,护佑生命与健康……劳动者的手,让我们自豪,更让我们感受到伟大的张力和合力,让我们倍感钦佩。这表明实现中国梦必须()A.践行中国方案B.坚持中国道路C.弘扬中国精神D.凝聚中国力量19.2023年,中国正式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旨在走出一条结伴共赢的全球安全新道路,目前已获8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织的支持。该文件的发布()A.解决了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问题B.体现中国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决定性力量C.表明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D.有利于消除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矛盾分歧20.2024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2周年。12年来,中欧班列实现“加速跑”,东非有了第一条高速公路,马尔代夫有了第一座跨海大桥……“一带一路”已成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推进现代化进程的鲜明标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反映()①互利与共赢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②我国“走出去”发展战略面临挑战③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④中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经济全球化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走上了一条探索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道路。党和政府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法治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进程。下图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图。材料二:2024年6月2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突发事件应对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新修订的国境卫生检疫法,关于修改会计法的决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截至2024年6月28日,我国现行有效法律共303件。(1)观察上述法治进程图,你能获得哪些信息?(4分)(2)据此,小广认为:“有了良法就能实现法治。”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广的观点进行评析。(6分)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每年的6月5日是环境日,生态环境部发布2024年六五环境日主题为“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国各地纷纷举办2024年六五环境日纪念活动暨“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公众参与活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导全社会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动员社会各界积极投身建设美丽中国,努力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材料二:2024年8月1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这是中央层面首次对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进行系统部署。《意见》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引领,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为什么要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6分)(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请你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出谋划策。(8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文化关乎国本、国运。为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小粤所在班级开展了以“守望精神家园”为主题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制作了学习卡。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问题。学习卡一延续文化血脉良渚、二里头的文明曙光,殷墟甲骨的文字传承,三星堆的文化瑰宝,国家版本馆的文脉赓续……泱泱中华,历史何其悠久,文明何其博大,这是我们的自信之基、力量之源。——摘自国家主席习近平二。二四年新年贺词(1)结合学习卡一,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华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明是我们自信之基、力量之源的原因。(4分)学习卡二传承中华美德中华美德传承经典阅读中国人自古就有“道德文章”的说法。阅读中华经典,养天地浩然之气,对于当代青少年成长十分必要。推荐一:《论语》推荐理由:这是一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的代表作。“夫子风采,溢于格言。”读者可透过经典,感受古圣先贤的道德智慧。推荐二:①推荐理由:②(2)小粤制作了学习卡二,向同学们推荐传承中华美德的好书。请你帮小粤完成学习卡中①②的内容。(4分)学习卡三凝聚价值追求摘要一:时代楷模万步炎放弃外国科研机构优厚薪酬、优越条件的招揽,毅然归国,秉持科技报国理念,为我国海洋矿产勘探技术和装备研发作出了开创性贡献。摘要:2013年,青岛港决定筹建全自动化码头,大国工匠张连钢带领团队展开科研攻关,多次打破自己创造的世界纪录,把一个个“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摘要三:视障歌唱演员萧凯恩通过摸盲文点字乐谱和听录音反复背诵,学会了弹钢琴。她在黑暗中追逐音乐梦想,是首位考入香港中文大学音乐系和英国皇家音乐学院的视障人士。(3)结合学习卡三,运用所学知识,任选上面的两个人物,分析他(她)是如何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8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5CCACD6-10CBDDC11-15BABDA16-20BBD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分)21.(1)①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改革开放以来不断推进法治进程。②我国法治建设经历了从提出法治要求到提出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再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逐步发展完善的过程。③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法治建设取得显著成就。(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2)小广的观点是片面的。(1分)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新修订的一系列法律体现了良法的要求,为法治建设提供了前提。(2分)但有了良法不等于就实现了法治,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政治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2分)实现法治还需要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只有做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才能实现法治。(1分)22.(1)①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形势不容乐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问题时有发生,生态环境脆弱,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②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需要,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建设美丽中国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③有利于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增强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④有利于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共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2)①国家: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破坏环境、浪费资源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②企业:增强环保意识,加大环保投入,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遵守环保法规,减少污染物排放。③个人:树立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学习环保知识,增强环保意识;从身边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绿色出行、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等;积极参与环保宣传活动,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斗争。(每点2分,答出4点得8分)23.(1)①中华悠久的历史、博大的文明是中华优秀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