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版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849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我们可以利用物质与物质间的反应制造出新的物质。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A.CuCl2→CuB.Ba(OH)2→NaOHC.H2SO4→HClD.NaNO3→NaCl2、(2014·丽水)试液在科学实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下列实验中所用的试液与使用目的不相符的是()。选项实验试液使用目的A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酚酞试液能指示反应是否恰好完全B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C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红墨水便于读出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D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亚甲基蓝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A.AB.BC.CD.D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B.利用乳化原理使用洗洁精洗涤餐具上的油污C.人体缺钙会引起贫血D.聚乙烯塑料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4、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有如下操作:

(1)通入纯净的氢气排净大试管中的空气;(2)用酒精灯给大试管中的药品加热;(3)停止加热;(4)停止通氢气.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1)(2)(3)(4)B.(2)(1)(4)(3)C.(1)(2)(4)(3)D.(2)(1)(3)(4)5、古生物学上关于各个地质年代马的化石的研究证实()。A.始祖马是一种中间过渡类型的动物化石B.生物由水生到陆生的进化顺序C.哺乳类由鸟类进化而来D.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6、蝗虫在麦田里大量繁殖,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引起了该农田生态平衡失调的原因是()A.青蛙大量被捕杀,破坏了食物链B.大量清除杂草C.大量捕杀田鼠D.大量捕杀黄鼬7、某同学研究温度和pH对某酶反应催化作用速率的影响,得到如图的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底物浓度和酶浓度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也逐渐升高D.当pH为任何一固定值时,实验结果都可以证明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8、图1中甲;乙、丙、丁表示相邻两物质相互混合过程中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其中可能得图2所示变化关系的是()

A.甲B.乙C.丙D.丁9、研究小组利用蝌蚪进行甲状腺激素的探究实验,具体操作见下表。组别甲乙丙处理方法不做任何处理水中加入甲状腺激素破坏蝌蚪的甲状腺实验结果正常发育提前发育停止发育丙组后来加入甲状腺激素,结果又能继续发育。根据实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B.该实验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C.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D.甲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机械能守恒。

(1)物体通常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势能。

(2)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性力时(不受阻力时),机械能总量____。即动能减小了多少;势能就增加多少;势能减少多少,动能就增加多少。

(3)物体受到摩擦力作用,那么在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机械能的总量减少。11、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由于大多数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而长期堆积又会破坏____结构,污染地下____,危害海洋生物。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除了要尽可能减少使用____,回收____外,还要研制和推广使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____的新型塑料。12、已知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____.

(2)画出D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

(3)防止E锈蚀的方法____(答出一种即可).

(4)B、D两种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____.13、假期,小明坐客车去旅游.当客车行驶到高速公路保持车距标识牌0m处时,恰好后面一辆小汽车行驶到客车旁.此时客车上速度计显示为80km/h.当客车匀速行驶到标识牌100m处时,小汽车匀速行驶到了标识牌200m处,小汽车____(选填“已经”或“没有”)超速;若此时小汽车的功率为80kW,它的牵引力为____N.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是向____(选填“前”或“后”)运动的.(此时高速路段限定小汽车最高速度为120km/h).14、如图甲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___cm;

如图乙所示,电能表的示数为____kW•h

15、如图所示,电阻丝甲、乙是由横截面积相同而长度的不同(L甲>L乙)同种材料制成的,把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则____产生的热量多;若把相同的火柴放在电阻丝甲、乙上,则____(选填“1先”;“2先”或“l、2同时”)燃烧.

16、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____内的____上,而且每一个生物细胞内____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17、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____。它分为____和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8、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3题,共12分)19、如图甲所示,当用指甲剪剪指甲时,指甲剪可以看成是多个杠杆的组合.乙中画出剪指甲时其中一个杠杆DBE的动力臂L1和阻力F2

​20、如图所示;用沿斜面向上2N的拉力,把重为5N的物体匀速拉到高处,请画出拉力的示意图和物体重力对支点O的力臂。

21、如图是一种抽水马桶的水箱自动上水装置示意图.当水箱内的水达到一定深度时,浮标带动杠杆压住入水口,停止上水.请在图中作出F1、F2的力臂L1、L2;O为支点.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3分)22、(2015•台州)传统的电车要由2条“辫子”供电;行驶中容易掉“辫子”,已逐渐被淘汰。

我国最新研发的超级电容储能式新型电车;没有传统电车的“辫子”,可在乘客上下车的短时间内充满电,还可以把刹车时减小的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回收储存再利用。

某型号新型电车的有关技术参数如下表:。空车质量(千克)10000满载乘员数(人)80满载时轮胎与地面接触总面积(厘米2)5000最大车速(千米/时)80(1)传统电车掉“辫子”时,电路处于____路状态;无法对电车持续供电。

(2)假设每位乘员的质量为60千克;新型电车满载停在水平路面时,对路面的压强有多大?(g取10牛/千克)

(3)新型电车在某次行驶中,刹车时减小的机械能总量为1×107焦,这部分能量的80%回收再利用,可供电车在阻力为1×104牛的水平路面匀速行驶多少路程?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分析】A;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前面的金属;能够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B;通过复分解反应可以实现物质之间的转化;

C;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

D;硝酸钠一般情况下不能和其它物质发生复分解反应.

本题比较简单;只要熟记教材内容即可顺利解答.

【解答】解:A;铁、锌、镁、铝等金属都比铜活泼;都能够和氯化铜反应能生成铜和相应的盐,能一步实现.

B;氢氧化钡和碳酸钠反应能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钠;能一步实现.

C;稀硫酸和氯化钡反应能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氢;能一步实现.

D;硝酸钠不能和其它物质一步转化出氯化钠;不能一步实现.

故选:D.2、D【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含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光合作用的条件及产物、探究液体内部压强及观察细胞。A、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进行解答;B、根据酒精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进行解答;C、根据利用红墨水可以更清楚地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从而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进行解答;D、根据口腔上皮细胞是透明的,不好观察,因此需要染色进行解答。【解答】A;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而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氯化钠溶液呈中性,盐酸呈酸性,都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所以可借助酚酞试液指示反应是否恰好完全,故A正确;

B;酒精能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所以验证绿叶在阳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来,故B正确;

C;利用红墨水可以更清楚地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从而判断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故C正确;

D;口腔上皮细胞是透明的;不好观察,因此需要染色,亚甲基橙溶液是用来染色的,而不是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故D错误。

故选:D3、B【分析】【解答】A;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不是二氧化碳,故错;

B;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洗涤餐具上的油污,故对;

C;人体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缺铁引起贫血,故错;

D;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不是天然材料,故错.

答案:B.

【分析】A;根据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的形成解答;

B;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

C;根据元素在人体中的生理作用解答;

D、根据聚乙烯属于有机合成材料解答.4、A【分析】【解答】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为:先检验装置气密性;再检验氢气的纯度;防止氢气不纯实验时引起爆炸;通入氢气,排净试管内原有空气;加热氧化铜;观察到由黑变红时停止加热;继续通氢气至试管冷却为止,防止生成的铜再次被氧化;应先熄灭酒精灯,待试管冷却至室温后再停止通氢气.

故正确操作顺序为:(1)(2)(3)(4).

故选:A.

【分析】实验室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可概括为“实验开始先通氢,通氢以后再点灯,由黑变红先撤灯,试管冷却再停氢”,据此进行分析解答即可.5、D【分析】【解答】化石的分布规律:在越古老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结构越简单;越低等;在越年轻的地层里成为化石的生物结构越复杂、越高等。这说明了生物界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的进化规律。古生物学上关于各个地质年代马的化石的研究证实了马这个物种有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规律、进化历程;表明物种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而来的。故选D。

【分析】本题考查生物进化的主要历程,意在考查研究马化石证据,属于常考题。6、A【分析】【分析】青蛙捕食蝗虫;如果青蛙大量被捕杀,蝗虫的数量就会增多.蝗虫主要吃禾本科植物,大量清除杂草,不利于蝗虫的生长繁殖.

【解答】解:在麦田中;蝗虫吃小麦,青蛙吃蝗虫;小麦;蝗虫、青蛙组成的食物链是:小麦→蝗虫→青蛙;如果青蛙被大量捕杀,食物链就会遭到破坏,蝗虫因失去天敌的控制而数量大增.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7、A【分析】【分析】根据图中反映的信息和叙述可以判断相关方面的问题.【解答】A;图中曲线可以看出;在相同PH值条件下,35℃时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在相同温度条件下,pH值为8时酶促反应速率最高,因此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为35℃左右,最适pH为8,该选项说法正确;

B;当pH为8时;影响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曲线中未体现底物浓度和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随pH升高;该酶催化反应的最适温度没有变化,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当pH为过小或过大的条件时;酶的空间结构改变,即酶活性丧失,因此在此条件时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反应速率是相同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A.8、D【分析】【分析】右图而可以看出该反应是碱性溶液与酸性溶液相互结合至恰好反应;此时pH等于7,再滴加酸液溶液会显酸性,pH小于7,利用这一过程对图一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解:在图二中根据pH的变化情况可知;pH由大于7到等于7最后小于7,正好是碱的溶液加酸后的过程,在图一中只有氢氧化钙与硫酸的反应正好符合.

故选D9、B【分析】【分析】主要考查对科学研究方法;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等考点的理解.

【解答】甲和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由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甲状腺能促进生长发育.A;C不符合题意.

甲和丙为一组对照实验;甲状腺激素为变量,探究的是甲状腺能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会影响蝌蚪的发育.所以甲组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D不符合题意.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有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胰岛、性腺(睾丸、卵巢)和胸腺(在性成熟期后逐渐变小)等;它们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分泌系统.该实验无法证明甲状腺是内分泌腺.B符合题意.

故选:B.二、填空题(共8题,共16分)10、保持不变【分析】【分析】动能和势能之和称为机械能。大量事实表明;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或者说,机械能守恒。

【解答】题目阐明“当物体只受重力和弹性力时(不受阻力时)”;即说明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此时机械能的总量就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保持不变11、土壤水塑料塑料降解【分析】【解答】大多数塑料在自然条件下难以破坏;分解;而长期堆积又会破坏土壤结构,污染地下水,危害海洋生物。要解决“白色污染”问题,除了要尽可能减少使用塑料,回收塑料外,还要研制和推广使用在自然条件下容易降解的新型塑料。

【分析】废弃塑料的急剧增加,造成了新的环境污染——“白色污染”和怎样防止白色污染来回答问题。12、H2OH2O2刷漆等CS2【分析】【解答】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则B元素为碳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则D元素为硫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则E元素为铁元素.

(1)A为氢元素,C为氧元素,则A、C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为水、过氧化氢,其分子式分别是H2O、H2O2;

(2)D为硫元素,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最外层上有6个电子,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为了防止铁的锈蚀;人们常采用在其表面刷漆;涂油或镀上其他金属等覆盖保护膜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够防止锈蚀的共同原理是隔绝氧气和水;

(4)B、D两种元素分别是碳、硫元素,按质量比3:16形成化合物的分子中碳原子和硫原子的个数比为=1:2,则形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S2.

故答案为:(1)H2O;H2O2;(2)(3)刷漆等;(4)CS2.

【分析】根据题意,A、B、C、D、E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依次增大,A原子核内无中子,则A为氢元素;B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金刚石),则B元素为碳元素;C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C为氧元素;D的最外层电子数与C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氧元素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且C、D形成的化合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罪魁祸首,则D元素为硫元素;E是地壳中含量居于第二位的金属元素,且其合金用量最多用途最广,则E元素为铁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13、已经1800后【分析】【解答】解:由v=得:

客车行驶时间为:t===h

则小汽车的速度为:v===160km/h>120km/h

故小汽车超速了;

由P===Fv得:小汽车的牵引力为:F===1800N;

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向后运动.

故答案为:已经;1800;后.

【分析】(1)利用速度公式求出小汽车的速度对比限速作出判断;

(2)利用P===Fv求出小汽车的牵引力;以小汽车为参照物,客车向后运动.14、2.456352.6【分析】【解答】解:(1)图示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木块左侧与1.00cm对齐,右侧与3.45cm对齐,所以木块的长度为L=3.45cm﹣1.00cm=2.45cm;

(2)电能表的示数为:6352.6kW•h.

故答案为:(1)2.45;(2)6352.6

【分析】(1)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为相邻的刻度线表示的长度;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电能表是测量电路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的仪表,上面有五个数字窗口,最后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kW•h15、甲1【分析】【解答】电阻丝的材料与横截面积相同,电阻丝越长电阻越大,由于L甲>L乙,则R甲>R乙,两电阻丝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I与通电时间t都相等,由Q=I2Rt可知:Q甲>Q乙;在相等时间内电阻丝甲产生的热量多,火柴1先达到其燃点,火柴1先燃烧。故答案为:甲;1

【分析】电阻丝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在材料与长度相同的情况下,电阻丝越长,电阻越大;应用焦耳定律判断电阻丝产生热量的多少,然后判断哪根火柴先燃烧。16、细胞核染色体染色体【分析】【解答】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而且每一个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分析】染色体是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于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如人类的染色体是23对,水稻的是12对。17、生态因素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分析】【解答】本题考查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能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以分为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生存的其他生物称为生物因素;而像阳光;水分、温度等因素称之为非生物因素。

【分析】要求掌握生态因素的概念及分类。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8、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3题,共12分)19、解:

【分析】【解答】解;由图可知:杠杆DBE绕E点转动;即E是支点,B点对它向下的力是动力,D点对它向上的力是阻力,由E点做动力作用线的垂线即动力臂,如图所示:

【分析】找出杠杆DBE的动力和阻力,过支点做动力、阻力作用线的垂线,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20、过物体重心;沿与斜面平行向上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大小为2N,即为其所受拉力示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