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沪科新版高一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为隐性性状B.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C.II3和II4的基因型相同D.II3和II4的基因型不同2、下列四支试管中分别含有不同的化学物质和活性酵母菌细胞制备物,经一定时间的保温后,能产生CO2的试管有()A.葡萄糖+细胞膜已经破裂的细胞B.葡萄糖+线粒体C.丙酮酸+核糖体D.丙酮酸+内质网3、如图是某生物有关生理过程变化图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分裂后期的细胞体积比其他时期要大B.图中所发生的生理过程存在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此交流方式不需要细胞受体的参与C.在图中的GH段和OP段,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是相等的D.图中L点→M点所示过程的进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4、对野生纯合小鼠进行X射线处理,得到一只雄性突变型小鼠,该小鼠只有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某基因发生突变。让该突变型雄鼠与多只野生型雌鼠交配。下列推理不合的是A.若发生显性突变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雌鼠全为突变型,雄鼠全为野生型B.若发生隐性突变且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子代雌鼠全为野生型,雄鼠全为突变型C.若发生显性突变且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子代雌、雄鼠一半为野生型,一半为突变型D.若发生显性突变且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子代雌鼠或雄鼠可能为突变型5、【题文】下列关于物质出入细胞方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主动运输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B.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将抗体分泌到细胞C.质壁分离过程中水分子外流导致细胞液浓度降低D.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其它细胞6、在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中,不让层析液没及滤液细线的原因是()A.避免滤纸上几种色素扩散不均匀而影响实验结果B.防止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会变粗而使色素太分散C.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而使实验失败D.避免滤纸上的几种色素混合起来而不分散评卷人得分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7、下列几种生物的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8、下列现象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C.K2+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9、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10、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泌蛋白最初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B.该过程可以说明各种细胞器膜和细胞膜之间可以相互直接转化C.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这些能量的供给主要来自线粒体D.该过程中出现的囊泡只能由高尔基体形成11、下列几种生物的细胞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12、下列现象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B.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C.K2+通过原生质层D.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1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细胞的细胞壁都可以通过纤维素酶把它们分解掉B.乳酸菌、霉菌都含有核糖体和DNA、RNAC.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D.白菜根尖细胞中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14、为了研究酵母菌胞内蛋白质的合成,研究人员在其培养基中添加3H标记的亮氨酸后,观察相应变化。可能出现的结果是()A.细胞核内不出现3H标记B.内质网是首先观察到3H标记的细胞器C.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能观察到3H标记D.若能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根据给出的资料完成表格填写.。探究题目:探究酿酒中引起糖类发酵的原因酿酒原理(请用化学反应式回答)____提出问题____作出假设____设计实验控制变量自变量____因变量____因变量____方法步骤1;取2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序号1,2.
2、向1号试管加入2mL酵母细胞液,2号试管中加入____.
3、再向2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____,摇匀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一段时间.1;取2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序号1,2.
2、向1号试管加入2mL酵母细胞液,2号试管中加入____.
3、再向2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____,摇匀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一段时间.预期结果与结论1;如果两只试管都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
说明:____
2;如果只有1号试管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
说明:____
3;如果只有2号试管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
说明:____(I)在探索酶本质的过程中;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认为酿酒中的糖类发酵是整个酵母细胞而非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起作用,而化学家李比希则认为引起发酵的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但这些物质只有在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才能发挥作用.
(II)实验室中提供相应的实验设备、酵母细胞培养液、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不含酵母细胞)、葡萄糖等.16、生物学实验中常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试回答:(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____________。
(2)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________个。(3)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________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4)如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据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________(填标号),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内含有______________。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________(填标号),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______________。17、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____种.必需氨基酸的定义为____18、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是通过指导____的合成来实现的.
19、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填空:
(1)原癌基因主要负责____,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____.
(2)衰老细胞体积____,细胞核体积____.
(3)次级卵母细胞与次级精母细胞在减II后期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若AaXBY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aXBY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的基因型为____.评卷人得分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0、高倍镜下,可以观察到结核杆菌的染色质()21、人体组织细胞从组织液中吸收甘油的量主要取决于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22、蝗虫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12条来自父方,12条来自母方。23、幼叶生长、叶面积逐渐扩大,这是细胞生长的结果.()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1题,共2分)24、完成下面有关核酸分子的概念图;将有关内容填入圈内: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5、【题文】(14分)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元素组成可表示如下:
(1)由C;H、O三种元素加上元素X形成小分子a;则元素X是指________,小分子a是________,可用结构通式________表示。
(2)A的功能多种多样,写出各字母代表的物质的名称:A1________、A3________。
(3)B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则b为________。
(4)由C、H、O三种元素加上元素Y形成小分子c,则元素Y是包括________,小分子c的名称为________,C1为________。
(5)C2的结构通常为________链,它是由成千上万个核苷酸组成的,但这些核苷酸只有________种。C2之所以能成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因为它能精细准确地________,将其储存的________传递给下一代。26、【题文】为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将酵母菌破碎并进行差速离心处理,得到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与酵母菌分别装入A-F试管中,加入不同的物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见下表)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细胞质基质。
AB
线粒体。
CD
酵母菌。
EF
葡萄糖。
-+
-+
++
丙酮酸。
+-
+-
--
氧气。
+-
+-
+-
注:“+”表示加入了适量的相关物质;“-”表示未加入相关物质。
(1)会产生CO2和H2O的试管有____,会产生酒精的试管有____。根据试管____的实验结果可判断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的场所。(均填试管编号)
(2)有氧呼吸产生的[H],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与氧结合形成水。2,4-二硝基苯酚(DNP)对该氧化过程没有影响,但使该过程所释放的能量都以热的形式耗散,表明DNP使分布在____的酶无法合成ATP。若将DNP加入试管E中,葡萄糖的氧化分解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进行。27、【题文】(12分)下列实验用于研究蔗糖溶液对某种植物叶表皮细胞形态的影响。分别将八片相同的叶片表皮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0分钟后,把每一叶片表皮置于显微玻片上,并加一滴曾浸泡过该表皮的溶液。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在约20个细胞的视野范围内计数呈现质壁分离的细胞,所得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蔗糖浓度(g/mL)
质壁分离细胞的数目。
视野范围内所检视的细胞总数。
0.00
0
22
0.05
0
20
0.10
0
18
0.15
1
20
0.20
3
20
0.25
16
20
0.30
19
19
0.35
21
21
(1)此植物细胞的边界是____,水进出细胞的原理是____。
(2)在蔗糖浓度小于或等于0.10g/mL时;细胞没有发生质壁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下面坐标系中较准确地绘出曲线图,以表示呈现质壁分离细胞的百分率与蔗糖浓度的关系。
(4)在题(3)的曲线图中,当蔗糖浓度为0.22g/mL时,呈现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百分率约40%。在此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为什么有些细胞呈现质壁分离,另一些则不呈现?试加以说明。____
(5)由以上原理可知,对农作物施肥过多,会造成“烧苗”的原因是____。28、【题文】(6分;每空1分).右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据图回答:
(1)A代表_______;D代表_____。
(2)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是一层______膜。
(3)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
(4)在图示a~e的五种过程中,代表被动运输的是_____。主动运输的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解析】【答案】C2、A【分析】【解答】解:A.由于进行保温,所以酶都未失活性.细胞膜虽破,但细胞质中的酶以及线粒体还在,所以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CO2;A正确;B;线粒体虽能进行呼吸作用,但是葡萄糖必须第一步在细胞质中无氧酵解成丙酮酸后才能进入线粒体进一步的反应,而线粒体不能直接利用葡萄糖,B错误;
C、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该试管中不能产生CO2;C错误;
D;内质网不是进行呼吸作用的场所;不能产生二氧化碳,D错误.
故选:A.
【分析】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
3、D【分析】解:A;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分裂后期的细胞体积不变,细胞的生长发生在分裂间期,A错误;
B;图中第三阶段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存在细胞间信息交流过程,此交流方式需要精子和卵细胞膜表面受体的参与,B错误;
C;GH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而OP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因此染色体组数目不同,C错误;
D;L→M点表示受精作用;该过程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D正确.
故选:D.
根据图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可知,a阶段为有丝分裂,BC段进行DNA复制,CD段表示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和后期,DE段表示末期;b阶段为减数分裂;FG段完成DNA的复制,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IJ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LM表示受精作用;MQ阶段为受精作用后的第一次有丝分裂.
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受精作用,重点考查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曲线图的分析,要求学生能根据曲线图,准确判断图中各区段所处时期.【解析】D4、B【分析】略【解析】B5、C【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主动运输需要载体和能量;故A正确;分泌蛋白的运输方式为胞吐,故B正确;在质壁分离过程中,水从细胞液进入外界环境,导致细胞液的浓度逐渐升高,故C正确;氧气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物质运输的方式,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解析】【答案】C6、C【分析】【分析】色素溶于有机溶剂,层析液属于有机溶剂,色素溶于层析液。若层析液触及滤液细线,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溶于层析液,不能随层析液扩散,导致实验失败。二、双选题(共8题,共16分)7、A|D【分析】试题分析:甲图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具有拟核和核糖体,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乙图细胞具有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C图没有细胞壁,有细胞核,有中心体等细胞器,是动物细胞;D图有细胞壁,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具有拟核和核糖体,是蓝藻,属于原核细胞。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解析】【答案】AD8、A|C【分析】试题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植物细胞壁不是半透膜,是全透性膜,因此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属于渗透作用,A不属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B属于;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但是K2+在溶液中作为溶质分子,不符合定义,C不属于;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即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D属于。故以上现象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C。考点:本题考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解析】【答案】AC9、C|D【分析】试题分析:亮氨酸是用来合成蛋白质的,细胞核内也需要蛋白质,所以也可能出现3H标记,A项错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3H标记首先出现在核糖体,B项错误;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也有蛋白质,所以也能观察到3H标记,C项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所以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相关知识。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在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解析】【答案】CD10、A|C【分析】试题分析:分泌蛋白的形成首先是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链,肽链进入内质网腔中进行加工,形成较成熟的蛋白质,较成熟的蛋白质以分泌小泡的形式移向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体中进行修饰,形成具有一定功能的蛋白质,A正确;细胞器膜和细胞膜之间是通过囊泡间接进行转化的,B错误;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由细胞质基质与线粒体提供,主要来自线粒体,C正确;内质网与高尔基体都可形成囊泡,D错误。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过程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解析】【答案】AC11、A|D【分析】试题分析:甲图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具有拟核和核糖体,是细菌,属于原核细胞;乙图细胞具有细胞核、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壁,属于植物细胞;C图没有细胞壁,有细胞核,有中心体等细胞器,是动物细胞;D图有细胞壁,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细胞内具有拟核和核糖体,是蓝藻,属于原核细胞。考点:本题考查细胞结构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解析】【答案】AD12、A|C【分析】试题分析: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或其它溶剂分子从低浓度的溶液通过半透膜进入高浓度溶液中的现象。植物细胞壁不是半透膜,是全透性膜,因此水分子通过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不属于渗透作用,A不属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细胞膜属于渗透作用,B属于;原生质层是选择透过性膜,但是K2+在溶液中作为溶质分子,不符合定义,C不属于;水分子通过原生质层,即植物细胞的渗透作用,D属于。故以上现象不属于渗透作用的是AC。考点:本题考查通过模拟实验探究膜的透性、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意在考查学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解析】【答案】AC13、B|D【分析】试题分析:植物细胞的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和果胶,因此通过纤维素酶可以把细胞壁分解破坏掉,但细菌、真菌也有细胞壁,大多数细菌的细胞壁主要由肽聚糖构成,不能通过纤维素酶将其分解,A项错误;乳酸菌是原核生物,霉菌是真菌,是真核生物,无论原核细胞还是真核细胞,细胞中都有核糖体和DNA、RNA,B项正确;蓝藻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因为它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蓝藻是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C项错误;具双层膜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白菜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项正确;故选BD。考点:本题考查多种多样的细胞、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解析】【答案】BD14、C|D【分析】试题分析:亮氨酸是用来合成蛋白质的,细胞核内也需要蛋白质,所以也可能出现3H标记,A项错误;蛋白质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3H标记首先出现在核糖体,B项错误;培养30分钟后,细胞膜上也有蛋白质,所以也能观察到3H标记,C项正确;高尔基体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所以在高尔基体上观察到3H标记,表示可能有分泌蛋白合成,D项正确。考点:本题考查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运输的相关知识。分泌蛋白首先在核糖体上合成,在依次经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最后经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在此过程中,由线粒体提供能量。【解析】【答案】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C6H12O62C2H5OH(酒精)+2CO2+少量能量|酿酒中的发酵是由整个酵母活细胞引起的,还是由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释放的某些物质引起的?|酿酒中的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引起的(或:酿酒中的发酵是整个酵母细胞引起的)|酵母细胞培养液,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糖类是否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2mL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葡萄糖|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发酵是由酵母细胞引起的|发酵是由酵母细胞死亡后释放出的某些物质引起的【分析】【解答】解: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酿酒中引起糖类发酵的原因,因此可以提出问题:酿酒中的发酵是由整个酵母活细胞引起的,还是由酵母细胞死亡并裂解后释放的某些物质引起的?据此作出假设:酿酒中的发酵是酵母细胞中的某些物质引起的(或:酿酒中的发酵是整个酵母细胞引起的).因此,实验的自变量是酵母细胞培养液,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因变量是糖类是否发酵变成酒精和二氧化碳.根据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设计实验步骤如下:1、取2只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上序号1,2.2、向1号试管加入2mL酵母细胞液,2号试管中加入2mL酵母细胞研磨提取液.3、再向2只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葡萄糖,摇匀并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观察一段时间.预期结果与结论:1、如果引起发酵的是细胞中的某些物质.这些物质在细胞内和细胞外都能发挥作用,则两只试管都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2、如果发酵是由酵母细胞引起的,则只有1号试管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3、如果发酵是由酵母细胞死亡后释放出的某些物质引起的,则只有2号试管产生气泡(或糖变成了酒).【分析】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不。
同。
点场所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条件O2和酶酶酶产物CO2和H2OC2H5OH和CO2或乳酸C2H5OH和CO2或乳酸能量大量能量少量能量少量能量相。
同。
点实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联系第一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第一阶段的场所及转变过程相同16、(1)长度或宽度
(2)4
(3)左上方
(4)B藻蓝素和叶绿素没有细胞结构【分析】【分析】本题主要是考查细胞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解答】(1)一个细小物体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长度或宽度。(2)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16个细胞,物镜由10倍换为40倍,能看到的细胞数变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视野中可看到细胞4个。(3)显微镜呈的是倒像,所以显微镜中,物像偏向哪(左上方),就像那个方向(左上方)移动。(4)图中只有蓝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其体内存在叶绿素和藻蓝素。图中C无细胞结构,与其他三种生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为病毒。【解析】(1)长度或宽度(2)4(3)左上方(4)B藻蓝素和叶绿素没有细胞结构17、20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分析】【解答】解:根据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特点;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有些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称必需氨基酸.
故答案为:
20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
【分析】1、自然界中氨基酸的种类约100种,其中在生物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构成蛋白质的每个氨基酸都至有一个﹣NH2和一个﹣COOH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这个碳原子还连接一个氢原子和一个R基,但并非生物体内每一种蛋白质都一定含有20种氨基酸.
2、根据氨基酸能否在人体细胞中合成,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18、蛋白质【分析】【解答】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本质是蛋白质)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也可以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
故答案为:蛋白质。
【分析】1;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特定的基因控制特定的性状,但基因与性状之间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的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19、调节细胞周期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变小增大细胞质不均等分裂A.aXBY【分析】【解答】(1)原癌基因主要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进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2)衰老细胞体积变小;细胞核体积增大.
(3)次级卵母细胞与次级精母细胞在减II后期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细胞质不均等分裂.若AaXBY的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了一个aXBY的精子,这说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X和Y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同一极,这样形成了基因组成为AA、aaXBXBYY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其中基因型为AA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基因型为A的精子,基因型为aaXBXBYY的次级精母细胞形成两个基因型为aXBY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的基因型为A.aXBY.
【分析】1;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2;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其中原癌基因负责调节细胞周期,控制细胞生长和分裂的过程,抑癌基因主要是阻止细胞不正常的增殖.
3、精子的形成过程:精原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两种次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精子.四、判断题(共4题,共20分)20、B【分析】【解答】结核杆菌是一种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其DNA没有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染色质,而是裸露在细胞内特定区域形成拟核,因此在显微镜下无法观察到染色质。故上述说法错误。
【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学生首先应明确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要求学生将知识进行整合,提高其运用知识的能力。21、A【分析】【解答】组织液中的甘油进入人体组织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即从高浓度向低浓度进行运输,所以组织液中甘油的浓度决定细胞对甘油的吸收量。所以上述说法正确。【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自由扩散的掌握,意在提高学生的识别能力,难度不大,但容易出错。22、A【分析】【解答】孟德尔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分析】受精卵的染色体数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本题考查受精作用。23、A【分析】【解答】幼叶生长;叶面积逐渐扩大;叶片的细胞个数和细胞体积都增多,这是细胞生长的结果,故这句话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细胞分裂使一个细胞变成两个,所以细胞数目增多结果;细胞分化,是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形态、结构、功能上出现差异,这就是细胞分化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母细胞通过分裂形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两个子细胞的体积和与母细胞相同,新产生的细胞体积都较小;新产生的细胞通过不断地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转化成细胞内部自身的物质,使其体积不断增大;这种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就是细胞的生长.五、解答题(共1题,共2分)24、答:【分析】【解答】解:核酸的组成元素是C;H、O、N、P;由基本组成元素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核苷酸分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脱氧核糖组成,核糖核苷酸由1分子磷酸、1分子碱基和1分子核糖组成,脱氧核糖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核糖核苷酸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DNA和RNA统称为核酸.
【分析】本题是对核酸的组成元素、基本单位、化学组成成分、及核酸的分类、DNA与RNA的区别与联系的考查,回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图完成概念图.六、综合题(共4题,共24分)25、略
【分析】【解析】(1)由A具有的功能可以看出,A是蛋白质,构成它的基本单位小分子物质a是氨基酸,氨基酸中主要含有C、H、O、N四种元素,故X为N元素。(2)能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是酶,具有运输氧气功能的蛋白质是血红蛋白。(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电镀口琴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烧杯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沙滩折叠桌椅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车子委托转让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棉涤纶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有机系过滤膜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卖买房合同范本
- 2025年中国微晶投影屏幕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采购借用合同范本
- 废钢购销合同范本
- 脑出血个案护理计划
- 幼儿园优质公开课:小班音乐《两只小小鸭》原版有声动态课件
- 小学劳动与技术二年级下册-06-制印版课件
- 湿地环境生态工程
- 初中男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课件
- 快手申诉文本
- 现金调拨系统操作手册教学课件
- 学校物业管理宿舍管理方案995
- PFMEA-失效模式分析案例
- 荔枝依旧年年红
- SMT贴片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