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图版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中图版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中图版高一语文下册月考试卷31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检察部门对2010年“摄影金像奖涉嫌造假事件”展开司法调查,迄今已经传唤数十名与此事件有关的人士接受调查。B.改革开放20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得以顺利推进的保障,也是成败的关键。C.学习自然科学如果不掌握语文这门工具,就不可能正确理解概念和原则,不可能有条有理、严密思维的能力。D.为了避免希腊债务危机不形成“燎原”之势,欧盟经济委员会于初步达成“救援”共识。2、下列加点的词语没有活用的一项是()A.____封之B.素____留侯张良C.拔剑撞而____之D.又欲肆其西____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有些青少年看书,遇见不很了解的地方____一眼带过。自以为有一宗可靠的经验,____多遇见几回,不很了解的自然就会了。____成了习惯,____将____不能够从阅读中得到多大益处。____,文艺作品跟寻常阅读不同,是一定要辨出真滋味不可的。A.①就②只要③如果④/⑤永远⑥因为B.①常常②假如③因为④就⑤/⑥所以C.①/②只有③即使④也⑤必然⑥总之D.①也许②/③虽然④但是⑤仍⑥其实4、沙漠胡杨王永杰①新疆有两种著名的树,一是白杨,一是胡杨。白杨的美在于挺拔,而胡杨之美在于顽强的生命力和醉人的金黄色。②胡杨是古老的树,据说,几千万年前就在地球上生存了。它曾经是山地河谷的主要树种。在新疆伊犁地区,巩乃斯河沿岸至今还有胡杨树的身影,但是已经没有成片成林的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不知是沙漠选择了胡杨,还是胡杨爱上了沙漠,胡杨逐渐演变成了沙漠河流沿岸最主要的树种。目前,全世界90%的胡杨在中国,中国90%的胡杨在新疆,新疆90%的胡杨在塔里木河沿岸。③胡杨是美丽的树。每年10月,秋天的胡杨就穿上金黄色的礼服,迎接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宾客。远观胡杨,层林尽染,一片金色的海洋。近观胡杨,每一片叶子都很通透,叶脉清晰可见,特别是在太阳初升或者夕阳西下的时候,逆光或者侧光去端详,透明的叶片相互映衬,散射出黄色的光晕。当然,最壮观的是乘坐三角翼飞机,逆着光从胡杨林头顶飞过。视野开阔,胡杨、沙漠、河流尽收眼底,黄色的沙丘、黄色的胡杨,还有泛着银色鳞波的河水,真是壮丽神奇。④胡杨是一种神奇的树。小的时候形状如柳树,枝条柔软,叶子细长。长大了,树干挺直,叶子就成为杨树叶子的形状,只不过尺寸小一些。所以,胡杨也称为“异叶杨”“变叶杨”。有人说,胡杨的奇特在于一树三种叶。一棵粗壮的胡杨,离地一米以下长有枝条的话,叶子一定是柳叶的样子,高一些就是杨树的叶子,再高一些会有枫叶的形状。⑤胡杨的根很奇特,可以扎到地下几十米,吸取水分,顽强地撑起一片生命的绿色。走进胡杨林,你可能会看到,有些粗大的胡杨,祼露的根部很粗壮,很发达。但胡杨小的时候,根系很不发达,只有一个主根很粗,这主要和胡杨生长的环境有关,它必须把根迅速插进地底下,获取宝贵的水资源。所以胡杨很难移裁,因为一不小心就会挖断其主根,前几年,单位搞园林绿化,想栽种几棵胡杨。有人急于求成,挖了十几棵胳膊粗细的胡杨栽进院子,结果只成活了一两棵。⑥胡杨是顽强的树,生长在西北沙漠地带,耐干旱、耐盐碱,不怕酷热严寒,不畏风沙侵袭。它们或成片成林,或孑然一身,顽强地矗立在沙漠戈壁,履行着自己与生俱来的使命——抗风沙,保绿洲。沿着沙漠公路走一走,你会看到在沙漠边缘,沿着古河道,生长着或高或低、错落有致的胡杨,尤其是沿着塔里木河两岸,生长着茂密的胡杨林。有人说,正是有了这片胡杨林,天山南麓的大片绿洲才免遭沙漠的吞噬。所以,当地人称胡杨为“英雄树”,也有人赞美它是“沙漠的脊梁”。⑦第一次走进沙漠,见到胡杨,我就为它顽强的生命力所折服。粗壮的树干、开裂的树皮、奇异的形状,在塔克拉玛干大漠的烈日炙烤下,顽强地挺立着,用不太茂密的叶子,为我们这些到访者撑起一片片阴凉。有的树冠已经枯死,却从半腰伸出一根绿枝;有的下半部分的小虬枝沿着树干枯萎着,树顶部分却绿意盎然;有的半边身子似乎已经焦黑,却在另一侧长着茂密的枝叶;甚至有的上半部分已经没有了树皮,露出白森森的树干,下半部分却快意地生长着,还有的树身子已经匍匐在地,靠一些枝杈支撑着,树冠部分依然歪歪扭扭地向上展开此时此刻,我似乎体味到了一些坚韧不拔的含义。⑧传说,胡杨一生3000年,“生而不死1000年、死而不倒1000年、倒而不朽1000年”。胡杨就是这种树,坚守着一片贫瘠的沙漠,固守着千年不变的信念。有时候,我站在沙丘上,或坐在胡杨树下,任思想的野马穿越时空随意驰骋。一棵嶙峋的老胡杨,也许曾经为西天取经的唐玄奘撑起过一片阴凉;一根枯萎了的老树干,也许曾经为行走在丝路上的商旅拴过疲惫的骆驼;一段躺在沙丘上的老树皮,也许曾经见证了西域历代王朝刀光剑影的兴衰。____如今,塔里木河不再奔流不息,罗布人与楼兰古国消失在茫茫的大漠沙尘之中,而古老的胡杨树依然顽强地挺立在沙漠的边缘,守望着现代文明在荒野之中的繁衍生息。(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A.文章第①段拿白杨和胡杨对比,既突出胡杨顽强的生命力和醉人的金黄色,又领起下文对胡杨进行具体地描述和赞美。B.文章第②段使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是为了证明胡杨树是古老的树种。C.人们称胡杨为“英雄树”“沙漠的脊梁”,是因为它在防沙护林方面起了重要作用。D.胡杨树的主要特点是树种古老、色彩美丽、叶子和根奇特、生命力顽强。5、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张衡“通五经,贯六艺”,博学多识。其中“五经”指《诗》、《书》、《礼》、《易》和《春秋》五部经书,“六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学问和技能。B.西汉的司马迁写作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包括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C.《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它记载了从汉高祖刘邦元年到王莽地皇四年之间229年的历史。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马”。D.乞骸骨,乞求自己的尸骨能回到故乡安葬,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老家安度晚年。这是古代官员请求退休的委婉说法。6、下列各句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过去十年,我国房地产业高速发展,已成为国家的支柱和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B.青少年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不能自拔,使得身心受到损害,已成为心理学者一个新的研究课题。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D.广州市有关部门指出:招聘洽谈会“谁主办,谁负责”,对于安全保卫工作不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导致安全事故的,要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及负责人的责任。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①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②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救济B.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顾:回头②秦王复击轲,被八创被:受C.①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如:往②道芷阳间行间:抄小路D.①见陵之耻陵:侵犯、欺侮②秋毫不敢有所近近:接触、沾染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小说以____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靴匠格斯拉____,宁可饿死也不肯____的高尚品质。作者表现出对____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____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9、《桃花源记》中,突出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是:____,____,____。10、《庄子》有____篇,____七篇____十五篇,《杂篇》十一篇。11、请根据文中的有关内容,归纳出两个四字成语____,____。12、____,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贾谊《过秦论》)13、《像山那样思考》选自《沙乡年鉴》,作者是美国生态学家____。《神的一滴》选自____,作者是美国作家梭罗。评卷人得分三、名句默写(共4题,共8分)14、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10分)(1)夫以秦王之威,____,辱其群臣。____,____?(2)____,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____。(3)遥想公瑾当年,____,雄姿英发。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5、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9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2)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3)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4)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5)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6)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____,王道之始也。(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1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10分)(1)夫以秦王之威,____,辱其群臣。____,____?(2)____,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____。(3)遥想公瑾当年,____,雄姿英发。____,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4)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____,。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17、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的空缺部分。(9分)(1)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____。(2)____,砯崖转石万壑雷。(3)丛菊两开他日泪,____。(4)一去紫台连朔漠,____。(5)艰难苦恨繁霜鬓,____。(6)___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7)____,王道之始也。(8)五亩之宅,树之以桑,____;____,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评卷人得分四、多选题(共1题,共10分)18、移居(其二)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①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②,力耕不吾欺。注释:①将:岂②纪:经营

对这首诗的理解,恰当的两项是()A.全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佳日登高赋诗的美好情景。B.“有酒斟酌之”的意思是与友人边饮酒边斟酌诗句。C.“相思则披衣”意思是因相思而夜不能寐,披衣起彷徨。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E.最后两句是说应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作解决衣食问题。评卷人得分五、默写(共2题,共12分)19、诗文默写。

(1)心中的风雨来了;______。(冰心《母亲》)

(2)窈窕淑女;______。(《诗经•关雎》)

(3)______;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4)______;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5)王维的《使至塞上》“______;______”这一名句,写塞外景象,开阔鲜明,气势雄浑。

(6)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中运用典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7)古诗词中有不少含“风”字的句子,请你写出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20、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赤壁古战场的险要形势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在《师说》中“______,______,如是而已”的名句,阐明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的原因。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4题,共32分)21、作文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一个年轻人准备在他家所在的那条街上开一家商店,他问父亲得先准备些什么。他的父亲说先得准备为这条街上的街坊邻居做些什么,接着列举了一些该做的事。年轻人虽然半信半疑,但还是一一做了。他不声不响地每天打扫街道,帮邮差送信,给几家老人提水劈柴,谁遇到困难需要帮助,他一听说就去了。半年后,年轻人的商店挂牌营业了,让他惊奇的是,差不多一条街的街坊邻居全都成了他的客户,几个月后,邻街上的许多人也来了,又过一年多,全城人都知道了他和他的小店,于是他开起了一个个分店、连锁店,变成了一个拥有千万资产的企业家。记者采访时,他说:“在学会收获前,我先学会了付出。”看完本则材料,您有什么见闻、思考和感想呢?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2、作文人们常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对这句话,你有什么感悟?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请写作一篇800字左右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自拟标题,自主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50分)一个年轻人要去远方,途中,遇一条恶狗挡道。年轻人并不与它对峙,而是绕道而行。一路人见了,对年轻人说,一条狗都让你怕了,又怎么去远方呢?年轻人说,他不是怕狗,而是不想与狗纠缠。路人说,在通往远方的途中,会遇到许许多多像“恶狗挡道”一样的障碍,你不去一一战胜它们,那怎能到达远方呢?年轻人回答说,正因为通往远方的途中有许许多多障碍,所以才要有选择地去避开它,如果一遇障碍,就非要去扫平它,反而误了行程。有时,避开障碍,绕道而行,不失为一条更有效的捷径。路人摇摇头,笑了笑,转身而去。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毋庸讳言;在英语文明依然强势的今天,英语是最为通用的国际语言,政治;科技、文化的信息传播大都以英语为最主要的载体。因此,无论是个人开阔视野、提升能力,还是国家寻求发展,都不能轻视英语。不仅接引国外新知需要英语,将中国文化向国外推广也需要英语。

(二)近世以来;西方文明的的强势输入,损害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强烈地触动了民族主义与民粹主义的情绪,这也是当前民众反感普遍性强制学习英语的一个背景。

综合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题目。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明确文体,但不得写成诗歌。④不得抄袭、套作。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B两面对一面(“成败”“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C成分残缺;(具有有条有理;严密思维的能力)

D避免不,否定适当【解析】【答案】A2、D【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文词类活用的能力。A项,函:用匣子,名词活用作状语;B项,善:对友善,形容词还活用作动词;C项,破:使破,动词使动用法。D项没有活用现象。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析】【答案】D3、A【分析】“多遇见几回”是“不很了解的自然就会了”的条件;而且根据“不很了解的自然就会了”中的“就”,便知②应该使用“只要”“假如”或不填,排除C.“成了习惯”是在假设,所以③应该使用“如果”,排除BD;

故选:A。

本题考查辨析关联词语的能力.解答本题;要结合常见关联词语的种类和特点以及句子中句意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宜使用排除法.

常见的关联词语的种类有:

1;因果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因此、因为所以、既然就、因为(由於)所以(因此、因而)、之所以是因为、既然(既)就(便、则、那么).

2;并列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有的有的、一方面一方面、有时候有时候、那么那么、既然又、一边一边、也、又、还、同时.

3;选择关系中的关联词有:是还是、或者或者、不是就是、要么要么、与其不如、宁可也(决)不.

4;转折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可是、但是、虽然可是、虽然但是、尽管还、虽然(虽是、虽说、尽管、固然)但是(但、可是、然而、却)、却、不过、然而、只是.

5;条件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只要就、只有才、凡是都、不管总、只有才、除非才、只要就、无论(不论、不管、任凭)都(也、还).

6;递进关系中的关联词有:不但还、不仅还、除了还有、不但而且、不但(不仅、不光)而且(并且)、不但还(也、又、更)、何况、而且、况且、尤其、甚至.

7、假设关系中的关联词有:如果就、要是就、即使也、哪怕也、如果(假使、假如、要是、倘若、要是)那么(就)、即使(就算、就是、哪怕、纵使)也(仍然、还是).【解析】A4、B【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粗知大意,理清基本思路,概括主旨,把握艺术特色;其次对选项中的句子进行观察,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仔细辨析,看看有没有答非所问、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混淆因果条件、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判断正误。B项,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是为了证明胡杨树是古老的树种”说法有误,主要是为了说明胡杨的主要分布特点。故选B。【解析】B5、C【分析】C.“此书的作者班固和《资治通鉴》的作者司马光并称‘班马’”错;《汉书》的作者班固和《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并称“班马”。

故选:C。

考查文学常识;要广泛阅读积累,加强记忆。

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解析】C6、C【分析】无【解析】【答案】C7、A【分析】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A项,“朝济而夕设版焉”的“济”,解释不正确,应为“渡过”。所以选A。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析】【答案】A二、填空题(共6题,共12分)8、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恪守职业道德偷偷减料底层劳动者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分析】【分析】小说以工业垄断对手工业作坊的冲击为背景;客观地描写手工业者的生存危机,赞扬靴匠格斯拉恪守职业道德,宁可饿死也不肯偷偷减料的高尚品质。作者表现出对底层劳动者的尊重,同时借这个形象揭露了工业革命;市场竞争带来的商业诚信危机。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领悟作品丰富内涵和主旨的能力。要求学生平时多读书,在阅读的过程中,多批注,多思考,通过大量的生活现象看到后面的本质培养自己敏锐的洞察力。9、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分析】本句要注意“旷”“俨”“桑”字的书写。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考查的语句是教材中的名句名篇,并且都是要求背诵的篇章,需要结合上下文准确填写。考查默写,立足于“常见”,难写的、易错的句子很少,整体难度较低。该类题要提醒考生平时加强背诵,注意难写字和易错字的正确书写。要提醒考生熟记熟背考纲规定篇目。10、内篇外篇外篇【分析】【分析】《庄子》有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研究者的多认为内篇和外篇是庄子所作。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11、望洋兴叹贻笑大方【分析】【分析】可以根据课文内容的相关情节;依据其意思选择现在还用的四字成语。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根据题干要求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可以找出各个段落的中心句,也就是提示段意的句子;也可以根据题干的提示,结合相关内容,按要求自己组织语言,写出答案。12、率疲弊之卒【分析】此题考查名句默写与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重点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词有:疲弊。13、奥尔多·利奥波德《瓦尔登湖》【分析】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课文知识的积累及课文知识的积累答题,要注意错别字的正确写法。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三、名句默写(共4题,共8分)14、略

【分析】【解析】【答案】略15、略

【分析】【解析】【答案】16、略

【分析】【解析】【答案】略17、略

【分析】【解析】【答案】四、多选题(共1题,共10分)18、DE【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词句含义作用和情感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A项,是对“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的错误理解,这两句意思是:春秋两季有很多好日子,我经常同友人一起登高赋诗;B项,对“有酒斟酌之”意思理解错误,“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朋友过门,互相招呼,相聚在起,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所以这里的“有酒斟酌之”意思是如果有酒,大家一起斟酌品尝;C项,“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这里紧接上两句,写闲暇时的情景:思念的时候,大家就披衣相访,聚集在一起谈谈笑笑没有厌足的时候,并没有选项所说的“彷徨”之情。故选DE。【解析】DE五、默写(共2题,共12分)19、略

【分析】(1)我只躲到你的怀里(重点字:躲)

(2)君子好逑(重点字:逑)

(3)烽火连三月(重点字:烽)

(4)天街小雨润如酥(重点字:酥)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重点字:圆)

(6)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重点字:冯)

(7)夜阑卧听风吹雨;风烟望五津(重点字:阑;津)

(重点字:)本题考查记忆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只要根据给出的句子,并且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解答即可。注意字形,写完后要检查。

如何快速背诵课文:

首先背诵前自己要规定时间,把课文多读几遍;然后分读第一句话5到10遍,以致背过,用同样方法读下一句背下一句,第二句背过时要和第一句连背,以此类推连句成层,连层成段,连段成篇,背完整篇课文;最后对不够熟练和容易出错地方多下功夫。背诵时不要死记硬背,要边背诵边思考,直到琅琅上口,滔滔不绝,一气背完的地步。只有这样,书上的营养才能变成自身的力量。【解析】我只躲到你的怀里;君子好逑;烽火连三月;天街小雨润如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夜阑卧听风吹雨;风烟望五津20、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分析】故答案为:

(1)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重点字:涛)

(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重点字:道)

本题考查了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常见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日常的阅读和写作活动中常会遇到的,如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名句辑录:

(1)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2)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4)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5)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解析】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六、写作题(共4题,共32分)21、略

【分析】这是一则材料作文,审题的关键是记者采访时他的答语:“因为在学会收获前,我先学会了付出!”是啊,农人在收获谷物前,他们已付出了耕耘、锄草、施肥和浇溉;一颗树在结出果实前,它已付出了绿叶和花朵;蛹在成为美丽的蝴蝶前,它已付出了孕育和蜕变;河流在流到大海前,它已付出了跋涉和汇聚想要收获,必须先学会付出。最佳立意:在学会收获前先学会付出。做事情要有所准备。有备无患。磨刀不误砍柴工(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解析】【答案】略22、略

【分析】这道作文题从时代需要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贴近生活。做到传统与现代相融,永恒与时尚相伴。同时也很好的体现了中学生作文训练中所倡导的“绿色作文”和“本色作文”的训练思想。以“心”为话题作文,虽然含有极其丰富的比喻意义,对于初中学生而言,要真正理解话题深刻的内涵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命题人通过具体的语言引领,对“心”和“舞台”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和说明,使学生在立意方面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方向,可以让学生在考场中迅速的打开思路,较好的降低了审题难度,减少了审题障碍。由央视的经典广告词引入,学生也会感到新鲜与亲切,同时也会更好的引导学生关心社会,拓展自己的语文学习空间,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也切中现今青年学生间的理想不明、意志不坚、心胸狭窄等时弊。如真正切题,写出有深度的好文章,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话题本身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对引导学生思考自我、思考人生发挥了较好的导向作用。【解析】【答案】略23、略

【分析】试题分析:材料安排由实而虚,从年轻人避开拦道的恶狗这个日常生活现象,引发出人生路上会遇见许多如挡道恶狗一样的障碍。其关键词语是:障碍(恶狗)、战胜(扫平)、绕道(避开)。也就是“人生路上遇见障碍是要战胜它还是要避开它”。这是材料的核心内容,充满了思辨的味道。如果从年轻人的角度立意,那就是要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可以选择避开它”。这是从人生的目的角度而写的。无论战胜还是避开,都是一种对策,而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取决于你的目的。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就是一个对策与目的之关系问题。年轻人更讲策略。如果从路人的角度立意,则写“人生路上遇见障碍就是要战胜它”。这是从人的精神角度来写的,路人认为年轻人避开恶狗是“怕了”,他认为要遇见恶狗要勇敢去打。年轻人认为自己不是怕,而是不愿意“纠缠”担心不能尽早到达目的地。从这个角度而言,讲的是怯懦与勇敢的关系问题。从精神上来讲,人宁可被打死,也不能被吓死。参考立意角度:(1)遇到困难(障碍、矛盾),要学会变通,灵活应对;(2)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必要的地方;(3)有时,避开障碍是一种智慧;(4)战胜困难方能达到目的;(5)遇到矛盾不要绕道走。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解析】【答案】给心灵设计弯道黄河柔肠百转,长江一咏三叹,历史向宇宙纵深处延伸,人类社会在曲折中前进,自然,社会,历史给了我们丰富的素材。它的沉重与鲜活,它的豪放与乖张,它的执著与嬗变都给人以心灵上的启示:心灵坦直固然重要,但也需要一个弯道。在山重水复之时给我们打开柳暗花明的窗。这就需要我们学会变通,在恰当的时候,走上心灵的弯道。伟大的人灵魂往往过于执拗,屈原的“特立独行”宣告了与旧时代共亡的悲怆;李白天真单纯的执著换来了“对影成三人”的沧桑;嵇康稀有的人格节操葬送了那一片空灵与飘逸;岳飞怒发冲冠只为伸张民族的正气他们如此伟大的灵魂却寻不到归宿,只缘思想过于精深与突兀,令人既为他们击节叫好,又为他们的不会变通扼腕叹息。文人就应该抛弃世俗潜心研道,武将就应该戎马一生,驰骋沙场,政治并不属于他们。反观之,摒弃生命不之重,适时的变通能让我们更快捷更有效地利用生命。惟其如此,才会拥有“悠然现南山”的超逸境界。变通会使人生从容淡定、渐入佳境,同时也会让人生智慧丰盈、绝处逢生。贝尔不想因传递信息而长途奔波,于是他冲破思维定势,发明了电话;毕升因看到刻字的繁琐,竹帛的繁重,于是他另辟蹊径,活字印刷术应运而生;他们因变通而名传千古,也为人类带来了福祉。可见,变通是人类文明的助推器。变通是一种哲学,一种智慧,它不同于俗世的圆滑,也不同于趋炎附势的阿谀。变通,给我们的心灵以重生的希望和机会。当我们陷入凄风苦雨生活最低谷的时候,反抗是我们的本能,但往往会使无知德者更加肆虐。我们不如变通,以理智去应对,以宽容的心态去展示并维护我们的尊严。我国古代的梁楚之欢,就是梁国以德报怨的善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