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6/13/wKhkGWeYP8SAMqZbAAEtj2X7BAg108.jpg)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6/13/wKhkGWeYP8SAMqZbAAEtj2X7BAg1082.jpg)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6/13/wKhkGWeYP8SAMqZbAAEtj2X7BAg1083.jpg)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6/13/wKhkGWeYP8SAMqZbAAEtj2X7BAg1084.jpg)
![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5/M01/26/13/wKhkGWeYP8SAMqZbAAEtj2X7BAg10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2.56cm=12.56×10-2m=0.1256mB.12.56cm=12.56cm×10-2m=0.1256mC.12.56cm=12.56÷102m=0.1256mD.12.56cm=12.56×10-2cm=0.1256m2、2012年5月22日;美国“猎鹰9号”火箭把“龙”号飞船送入太空,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内,“龙”号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相伴而飞.空间站两宇航员透过舷窗看到“龙”号飞船如图所示纹丝不动;地球在缓缓转动,宇航员选取的参照物是()
A.舷窗。
B.地球。
C.太阳。
D.“龙”号飞船。
3、下列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A.B.C.D.4、如图所示,用细绳拴住圆柱体A,手握住绳子竖直向上拉,圆柱体A受到的拉力T小于圆柱体A受的重力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拉力T与重力G是一对平衡力B.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圆柱体AC.圆柱体A受到的合力大小是G-TD.拉力T、重力G和地面对圆柱体A的支持力是平衡力5、“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摄影在暗室中进行;闪光灯每隔一定的时间闪亮一次,底片就记录下这时物体的位置.下图是甲;乙两个网球从左向右运动时的频闪照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短。
B.甲;乙两球运动的时间基本相同。
C.甲球的运动速度基本保持不变。
D.乙球的运动速度越来越小。
6、物体S经透镜L成清晰的像于M处的光屏上.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透镜L一定是凸透镜。
B.若透镜不动;而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则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光屏上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透镜L对光线一定起发散作用。
7、如图所示,是一个从遂道中运矿石的装置图,用滑轮组拉着重600N的货车A在40s内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8m,滑轮组绳子自由端拉力F做的功为1280J(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若每个滑轮均重12N,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是192JB.货车A受到的摩擦阻力是148N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92.5%D.滑轮组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是32W8、如图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阅读《日食》回答问题。
日食。
日食是光在天体中沿直线传播的典型例证.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太阳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其二,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
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
月球表面有许多高山;月球边缘是不整齐的.在食既或者生光到来的瞬间月球边缘的山谷未能完全遮住太阳时,未遮住部分形成一个发光区,像一颗晶莹的“钻石”;周围淡红色的光圈构成钻戒的“指环”,整体看来,很像一枚镶嵌着璀璨宝石的钻戒,叫“钻石环”.有时形成许多特别明亮的光线或光点,好像在太阳周围镶嵌一串珍珠,称作“贝利珠”(贝利是法国天文学家).
无论是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是很短的.在地球上能够看到日食的地区也很有限,这是因为月球比较小,它的本影也比较小而短,因而本影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由于月球本影的平均长度(373293公里)小于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384400公里),就整个地球而言,日环食发生的次数多于日全食.
(1)日食的形成是____的典型例证.
(2)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它们是____.
(3)观测者处于____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
(4)为什么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很短?10、将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用一个白屏来承接,在白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个现象称为光的____,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___(填“相同”或“不同”)的,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红、____、蓝三种色光组成的,电视机的遥控器是利用____实现遥控的,电影银幕用粗糙的白布,一是利用光的____,使各个方向都能看到;二是白布能反射____的色光.11、【题文】商场电动扶梯载着顾客匀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顾客的动能____,势能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有的商场安装了自动调速电动扶梯,这种扶梯不载人时,以较低速度运行;载人时则以较高的速度运行.则这种自动调速扶梯载人时做功的功率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不载人时做功的功率.12、在如图所示的两幅图中,正确表示近视眼成因的是______图,需要配戴由______透镜制成的近视眼镜进行矫正.13、某同学(利用小桌;砝码、泡沫塑料)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时;如图所示,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是通过______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______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现象可得出:压力一定时,______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和______法.14、细心的小红,观察妈妈看报纸时要戴上眼镜,看电视时又摘下眼镜,她觉得妈妈的眼睛是______(
填“近视”、“远视”)
眼,妈妈配戴的眼镜是______透镜,利用这种透镜制成的光学原件还有______.(
只需要填写一种)
15、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小宇同学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来测量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宽度,他测量五次的结果如下:18.67cm18.68cm18.65cm18.92cm18.68cm.
小慧和小凡看到小宇的测量数据后认为,18.92cm
这个数据由于偏差过大,属于不合理的数据.
但小慧认为可以对这个数据加以修改,而小凡则认为应删除这个数据.
你认为小慧和小凡的做法谁是正确的?答:______.
正确处理后,小宇所测量的物理课本的宽度是______.16、日光灯用久了两端会发黑,是因为管内钨丝中的钨先______,后______(
选填物态变化名称)
而形成的.17、小强行走时被石块绊了一下,身体向前倾倒,对此情景的合理解释是:小强原来相对于地面是____的,当他的____(
选填“脚”或“上身”)
的运动状态改变后,他的____(
选填“脚”或“上身”)
由于具有惯性仍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据p=可知,压强跟压力成正比,跟受力面积成反比____.(判断对错)19、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生活和生产可以充分的利用和消耗.(判断对错)20、“海市蜃楼”是由光的反射产生的.(判断对错)21、物体转动时,所受到的一定是非平衡力.____(判断对错)22、竖直上抛物体,总是先上升后下降,上升时物体不受到重力,下降时物体受到重力____(判断对错)23、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4分)24、如图所示是探究光的反射规律(
甲)
和平面镜成像特点(
乙)
的实验装置.
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时:
(1)
如果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这表明_______;
(2)
小红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时;她将纸板B
向后折,______(
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
(3)
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
(4)
如果有3mm
厚和2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25、小明用杠杆、一盒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1)
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中甲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移动;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移动(
选填“左”或“右”)
(2)
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侧挂2
个钩码,图中乙所示。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
处挂________个钩码。(3)
小明再次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中丙所示。小明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然后记录下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他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得不到正确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4)
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杠杆变成斜向上拉,如图丁所示。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________(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4题,共12分)26、如图;当闭合开关后,灯泡刚好正常发光.求:
(1)电阻R的阻值;
(2)电阻R的实际功率.27、温度计上的字母C表示使用的温标是____.它是以通常情况下____的温度作为零度,以标准大气压下____的温度作为一百度.该温标的三十度记录为____.体温计中的液体是____,它的最小分度值为____,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28、某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时;测得管中水银柱的高度为75cm,设实验过程中管口不离开水银面,试回答:
(1)此时此地大气压的值为______mm高水银柱;合______Pa.
(2)将玻璃管向上提1cm(不离开水银槽里的水银面);此时管内的水银柱高为______水银柱.
(3)将玻璃管下压1.5cm时;管内的水银柱高为______.
(4)将玻璃管倾斜时;管中水银柱长度将______,高度______.
(5)换用长短相同;粗细不同的玻璃管做此实验;管中水银柱的高度将______.
(6)若在实验过程中;不慎使少量的空气混入管中,则管中水银柱的高度______.
(7)若在管的顶端开一个小孔;则根据______原理可知,管中的水银______喷出,而是与水银柱液面相平为止.
29、如图所示;某箱内有一个控制电路,用导线连接AC时红灯亮,用到线连接AB时绿灯亮,红灯不亮,用导线连接BC时,两灯都不亮.画出箱内电路图.
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3题,共27分)30、小明同学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他先用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凸透镜的另一侧放一张白纸,当白纸与凸透镜之间的距离为10cm时,白纸上的光斑最小、最亮,然后他将凸透镜调到距烛焰25cm的地方,则他观察到的像应是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的____像.(选填“实”或“虚”).31、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在探究欧姆定律时;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电路图实验中他们选用的定值电阻分别是5Ω;10Ω,电源电压是3V,滑动变阻器的铭牌是15Ω,2A.
(1)他们在探究某一因素变化对电流的影响时;采用控制变量法实验分两步进行:
①保持电阻不变时,探究的是电流与____的关系;
②保持电压不变时,探究的是电流与____的关系。
(2)某次实验中,若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A,电压表的示数是____V.
(3)在研究电阻对电流的影响时,把定值电阻由5Ω换成10Ω,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是: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R1两端____不变.32、小兰在观察提琴;吉他、二胡等乐器的弦震动时;猜想:即使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她想通过实验来探究一下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下表是她在实验室控制的琴弦条件.
。编号琴弦材料琴弦的长度L/m琴弦的横截面面积S/mm2A钢200.3B钢200.7C尼龙丝300.5D铜400.5E尼龙丝400.5(1)如果小兰想探究弦发声的音调与材料的关系,你认为她应该选用表中编号为____的琴弦.(填字母代号)这里用到了____的方法研究的.
(2)探究过程通常采用下列步骤:①实验研究②分析归纳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
你认为小兰要完成本探究的全过程,所采用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A【分析】【分析】物理量不同单位的换算正确与否包括两方面:进率和过程.据此作出判断.【解析】【解答】解:
A;运算过程及进率都正确.此选项正确;
B、“12.56cm×10-2m”得到的单位不是m.此选项错误;
C;进率关系错误.此选项错误;
D、“12.56×10-2cm”得到的单位是cm;不是m.此选项错误.
故选A.2、A【分析】
以舷窗为参照物;舷窗与“龙”号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飞船是静止的;
舷窗与地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所以地球是运动的.
故选A.
【解析】【答案】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3、B【分析】【分析】此题考查了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及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若没有磨损,就应从零刻度线开始测量;直尺和三角尺辅助测量圆柱体直径,三角尺一个直角边要紧贴刻度边缘.【解析】【解答】解:A;刻度尺未从零刻度开始;所测长度会偏大,故A错误;
B;此方法中的三角板和桌面均与刻度尺垂直;这就确保了刻度尺所测长度就是圆锥体的高,且刻度尺是从零刻度开始的,故B正确;
C;三角尺直角边没有紧贴刻度边缘;故C错误;
D;刻度尺与桌面不垂直;不能保证保所测长度即为直径,故D错误.
故选B.4、D【分析】【分析】根据题目提供的物体所处状态,分析出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然后具体分析物体受到的哪些力是平衡的,根据平衡力的条件等知识可解决有关平衡力方面的问题;另外对于施力物体的判断,要结合题目中提供的情境,去分析谁对手施加了拉力.【解析】【解答】解:A;根据题意知;拉力T小于重力G,不满足平衡力的条件之大小相等;故A错误;
B;手受到的拉力的施力物体是绳子;而不是圆柱体;故B错误;
C;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合力为零;故C错误;
D;圆柱体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状态和受力情况的关系知:圆柱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而分析圆柱体的受力可知,它受到重力G、拉力T和支持力N共三个力的作用,即三个力是平衡力,大小关系是G=T+N;故D正确.
故选D5、C【分析】
A与B;虽然甲、乙两球运动开始位置相同;在后面出现在同一位置,这只表示它们通过了相同的路程,但甲是摄影5次,乙是摄影3次,所以时间不同,甲球运动的时间比乙球长;故A、B选项错误;
C;如图甲;甲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甲球进行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C选项正确;
D;图乙;乙球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同,且在相同的时间里,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即速度是越来越大;故D选项错误.
故选C.
【解析】【答案】(1)首先知道“频闪摄影”时;摄影的时间间隔是相同的;
(2)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的;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同,物体进行的是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路线是直的,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同,物体进行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6、D【分析】
A;因凹透镜成像规律:只能生成缩小的正立的虚像;由题意知像于M处的光屏上,是实像,所以透镜L一定是凸透镜,故本选项正确;
B;由图可知;此时物距等于像距,此时的像是倒立等大实像,所以若透镜不动,而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此时物距仍然等于像距,则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故本选项正确;
C;由图可知;此时物距等于像距,此时的像是倒立等大实像,故本选项正确;
D;因为此透镜是凸透镜;所以透镜L对光线起会聚作用,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D.
【解析】【答案】由题意“物体S经透镜L成清晰的像于M处的光屏上”可知;像为实像,然后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的成像规律可判断出是什么透镜,然后根据ABC均是凸透镜性质,D是凹透镜性质即可作出判断。
7、A【分析】解:
A、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W动=G动s物=12N×8m=96J.故A错误;
B、由图可知,n=2;绳子自由端拉下的长度:s拉=2s物=2×8m=16m;
因为W总=Fs;
所以拉力:F===80N.
不计绳重和绳与滑轮间摩擦,则绳端的拉力F=(f+G动);
所以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阻力:f=2F-G动=2×80N-12N=148N.故B正确;
C、拉力做的有用功为W有用=fs物=148N×8m=118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00%=×100%=92.5%.故C正确;
D、拉力的功率:P===32W.故D正确.
故选A.
①动滑轮上升的高度与物体水平移动的距离相同;已知动滑轮重和上升的高度;可以得到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
②由图知;承担物体与地面阻力的绳子有2段,已知物体移动的距离,可以得到绳子拉下的长度;已知绳子自由端拉力做的功和拉下的长度,可以得到拉力的大小;已知拉力和动滑轮重,根据动滑轮特点,可以得到物体与地面阻力的大小;
③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阻力及物体移动的距离;可以得到有用功;已知有用功与总功,两者之比就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④已知拉力做的功和所用时间;可以得到拉力的功率.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功率、有用功、机械效率、拉力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知识点较多,有一定难度.【解析】【答案】A8、C【分析】解:
A;铅笔左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故A错误;
B;刻度尺有刻度的一侧没有紧贴被测物体;故B错误;
C;有刻度线的一侧紧贴被测物体;起始端从零开始,故C正确;
D;铅笔左端没有与0刻度线对齐;且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故D错误;
故选:C。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的方法:
①根据估计结果选择恰当的刻度尺;
②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零刻线是否磨损;
③放置刻度尺要将刻度尺与被测长度紧贴;
④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准确读出已知刻度后,在最小刻度后再加上一位估计值。
此题主要考查了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属于基础知识,比较简单。【解析】C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分析】(1)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的实例有:日食;月食、射击时的瞄准要领是“三点一线”;
(2)发生日食需要满足的条件:①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②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
(3)太阳被月球完全遮住形成的日食叫日全食;在太阳光完全照不到的区域(本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全食;
月球遮住太阳的一部分形成的日食叫日偏食;在部分太阳光照射到的区域(半影区)可以观察到日偏食;
月球只遮住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太阳周围还露出一圈日面,好象一个光环似的叫日环食;
(4)地球相对太阳体积比较小,太阳光被月球遮挡形成的影子也比较小而短,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解析】【解答】解:(1)在同一均匀介质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太阳;地球、月亮三者处在同一直线时,月亮挡住了太阳光从而形成了日食;
(2)发生日食需要满足的条件:①在朔日(农历初一);②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
(3)当不发光的月球转到太阳与地球之间;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是日食;日食分为日全食;日偏食、日环食三种.
由图可以看出:
①B区是太阳光完全照射不到的区域;因此在B区域,即本影范围内会看到日全食;
②太阳的部分区域发出的光能照射到A区;因此在A区域,即半影范围内会看到日偏食;
③在C区域内看不到太阳的中间部分;但可以观察到太阳的边缘部分,因此在C区域,即伪本影内会看到日环食;
(4)因为月球体积比较小;由太阳发出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后形成的影子也比较小而短,影子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所以日偏食;日全食或日环食,时间都很短.
故答案为:(1)光沿直线传播;(2)①在朔日;②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3)本影;(4)因为月球体积比较小,由太阳发出的光线被月球遮挡后形成的影子也比较小而短,影子在地球上扫过的范围不广,时间不长.10、略
【分析】【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光的色散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七色光的排列依次为红;橙、黄、绿蓝、靛、紫;
②白色物体能反射所有的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③反射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平而光滑反射面上,反射光线还是平行射出,这种反射是镜面反射;平行光线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线射向四面八方,这种反射是漫反射.
④色光的三原色为红;绿、蓝.
⑤电视机的遥控器发出的是红外线,是不可见光,这种光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但射到墙壁上也会发生反射现象.【解析】【解答】解:(1)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
不同色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相同的;彩色电视机的画面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2)电视机的遥控器可以发射一种不可见光;这种不可见光是红外线,不能穿透不透明物体,所以将不透明物品遮档在遥控器前,就不能实现遥控,如果不把它对准电视机,对着墙壁按按钮也能控制电视机,说明这种光线也和可见光一样,能发生反射现象.
(3)电影的银幕常用粗糙的白布做成;粗糙的银幕凹凸不平,发生漫反射,使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使各处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白色能反射各种色光,使观众能看到正常的画面.
故答案为:色散;相同;绿;红外线;漫反射;所有.11、略
【分析】【解析】
试题分析:物体的动能与质量和速度有关;在质量不变时(同一顾客),速度不变(匀速运动)物体的动能不变;物体的重力势能与质量和被举的高度有关,在质量不变时(同一顾客),物体被举的越高(向上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越大,由于人站在电梯上,电梯速度加快,由P=Fv可知v越大,功率P越大。
考点:动能和重力势能【解析】【答案】不变变大大于12、略
【分析】解:由甲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故该眼睛是远视眼;
由乙图可知: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故该眼睛是近视眼;
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即凹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
故答案为:乙;凹.
解决此题需要掌握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太长;使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用凹透镜进行矫正.
本题考查了近视眼的成因和矫正方法,本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密切,能够体现从物理走向生活的理念.【解析】乙;凹13、略
【分析】解:(1)实验中;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用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作用效果.
(2)由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不同,压力越大,泡沫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得: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3)由乙;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压力相同而受力面积不同,受力面积越小,泡沫凹陷程度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由此可得: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4)在本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故答案为:(1)泡沫塑料的形变程度;(2)压力;(3)受力面积;(4)转换.
(1)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采用转换法;通过泡沫的形变来体现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受力面积的大小是相同的,压力不同,泡沫的凹陷程度不同,由此得出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关系.
(3)比较乙;丙两图所示实验可知;压力的大小是相同的,受力面积不同,泡沫的凹陷程度不同,由此得出压力作用效果和压力的关系.
(4)在本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根据压力的作用效果比较压强的大小时;还需要两接触面的材料相同,且材料要容易发生形变.
掌握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探究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是本题考查的重点.【解析】泡沫塑料的形变程度;压力;受力面积;转换14、略
【分析】解:(1)
妈妈在看报纸时戴上眼镜;看电视时又会摘下眼镜,说明小红的妈妈能看清远处的物体,不能看清近处的物体,因此是远视眼,需要戴凸透镜.
(2)
利用凸透镜制成的光学元件还有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等.
故答案为:远视;凸;放大镜.
(1)
远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小;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后方造成的.
(2)
远视眼需要佩戴凸透镜矫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就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
正常人的眼睛是成像在视网膜上的,若像不成在视网膜上,这样的眼睛是病态的,成在视网膜前方的是近视眼,成在视网膜后面的是远视眼.【解析】远视;凸透;照相机15、小凡的做法是正确的;18.67cm
【分析】解:
由数据知;此刻度尺的估读到mm
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为1mm
五次测量数据中;第六次的实验数据18.92cm
与其余四次测量数据相差较大,为错误数据,应删除这个数据,小凡的做法是正确的;
则物理课本的宽度应为:18.67cm+18.68cm+18.65cm+18.68cm4=18.67cm
.
故答案为:小凡的做法是正确的;18.67cm
.
在长度的测量中;减小误差的有效途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在进行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数据,找出错误的,在进行求平均值时,要将错误的数据去掉,平均值应保留与测量值相同的位数.
此题考查学生对数据的处理;误差的定义、误差产生的原因、减小误差的方法等知识点.
首先比较几个数据的分度值是否相同;然后确定与几个数据相差较大的便是错误的数据,比较简单,学生一般不会出错;
在求平均值时,若不能整除,注意小数点后面保留的数位与给出的数据相同,并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解析】小凡的做法是正确的;18.67cm
16、略
【分析】解:日光灯通电时;灯内温度升高,日光灯的钨丝吸热升华,一部分固态的钨变成了钨蒸气,日光灯断电后会逐渐冷却,钨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灯管壁会放出热量凝华成固态的钨附着在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上,所以用久了的日光灯管两端的内壁会发黑.
故答案为:升华;凝华.
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是升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是凝华.
物态变化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我们要留心观察,多加思考,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发生的现象.【解析】升华;凝华17、运动脚上身【分析】【分析】解释惯性现象常用的步骤:
(1)
两个物体(
或一个物体的两个部分)
原来处于什么运动状态;
(2)
其中一个物体(
或物体的一个部分)
由于受力改变成什么运动状态;
(3)
另一个物体(
或物体的另一个部分)
由于具有惯性继续保持什么运动状态;
(4)
所以出现了什么现象。
本题考查的是惯性,解释惯性现象时,关键是看什么物体受力改变了运动状态,什么物体没受力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解答】小强上身和脚原来相对于地面都是运动的;他的脚由于受石块的力由运动变成静止,他的上身由于具有惯性仍向前运动,所以身体向前倾倒。
故答案为:运动;脚;上身。【解析】运动脚上身三、判断题(共6题,共12分)18、√【分析】【分析】影响压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压力的大小;②压力的作用面积.
为了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我们引入了压强这个物理量.在物理学中,把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解析】【解答】解:从定义和公式来看;压强的大小是与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有关,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在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来增大成反比.
故答案为:√.19、×【分析】【解答】地球上的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并不丰富,占比例最大的海洋水并不能被人类所直接利用,因此,生活和生产中应注意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分析】水资源通常是指人类可以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因此真正可利用的水资源并不丰富.20、×【分析】【解答】解:炎热的夏天在公路上经常会发生“海市蜃楼”的现象;是光的折射现象.故答案为:错误.
【分析】光的折射改变了光的传播方向,从而发生“海市蜃楼”的现象.21、√【分析】【分析】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物体所受到的力为平衡力,因此根据物体的状态就可以判断出该物体是否受平衡力作用.【解析】【解答】解:物体转动时;运动方向改变,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所受到的一定是非平衡力.
故答案为:√.22、×【分析】【分析】地球表面和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始终是竖直向下的.【解析】【解答】解:
竖直上抛的物体;离开手后由于惯性继续向上运动,但在重力的作用下越来越慢,达到最高点后向下运动.无论上升还是下降,始终受到重力的作用.所以此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23、√【分析】【分析】在判断物体的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可以选择任意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只不过这个物体一旦被选择为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解析】【解答】解:参照物的选择具有任意性;可以选择运动的物体做参照物,也可以选择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不过物体一旦被选作了参照物就被假定为静止了,这样才能去判断研究物体的运动状态.
故答案为:√.四、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4分)24、(1)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不能
(3)确定像的位置
(4)2【分析】【分析】(1)
根据题目中: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
(2)
根据光的反射定律中的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分析解答;
(3)
在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采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其目的是为了确认物像的位置及大小;
(4)
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这一角度去分析此题。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及其应用。这是光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近几年来中考经常出现的题型,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并学会灵活运用。【解答】(1)
由让光线逆着OF
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
方向射出可知,将反射光线改为入射光线,光路图照样成立,体现了光路是可逆的.
(2)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则她将纸板B
向后折不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3)
因为玻璃板是透明的;能在观察到A
蜡烛像的同时.
还可以透过玻璃清楚的看到放在后面B
蜡烛,便于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
(4)
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会出现两个像,影响到实验效果,所以应选用薄玻璃板,用2mm
厚的。
故答案为:(1)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
不能;(3)
确定像的位置;(4)2
【解析】(1)
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2)
不能(3)
确定像的位置(4)2
25、(1)右右(2)1(3)挂上钩码后,再次调节平衡螺母(4)变大【分析】【分析】(1)
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平衡螺母向上翘的一端移动,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
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以求出在A
处挂钩码的个数;
(3)
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后;就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依靠改变钩码的数量和位置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
(4)
阻力和阻力臂不变;根据题意判断动力臂如何变化,然后由平衡条件判断弹簧测力计示数如何变化。
本题重点考查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调平和操作,要求平时做实验时多加注意,锻炼自己的实验操作能力,正确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关键。【解答】(1)
如图;杠杆的右端上翘,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右移动;
(2)
设一个钩码的重力为G
杠杆一个小格代表L
图乙中,杠杆的左端:2G隆脕2L=4GLA
处的力臂为4L
杠杆的右端:F2隆脕4L=4GL
解得F2=1G
即在A
处挂1
个同样的钩码;
(3)
若在杠杆的支点两侧上挂上钩码后;杠杆不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不能再移动平衡螺母,应该改变钩码的数量或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而小明杠杆上挂钩码后,又调节了平衡螺母;
(4)
由图示可知;当弹簧测力计向左倾斜时,力臂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
可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动力臂变小,动力变大,故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故答案为:(1)(1)右;右;(2)1
(3)
挂上钩码后,再次调节平衡螺母;(4)
变大。【解析】(1)(1)右右(2)1(2)1(3)(3)挂上钩码后,再次调节平衡螺母(4)(4)变大五、解答题(共4题,共12分)26、略
【分析】【分析】(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和额定电压相等;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P=UI求出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R的阻值;
(2)知道电阻R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P=UI求出实际功率.【解析】【解答】解:(1)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UL=6V,功率PL=3W;
∵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由P=UI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IL===0.5A;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电阻R两端的电压:
UR=U-UL=9V-6V=3V;
由I=可得;电阻R的阻值:
R===6Ω;
(2)电阻R的实际功率:
PR=URI=3V×0.5A=1.5W.
答:(1)电阻R的阻值为6Ω;
(2)电阻R的实际功率为1.5W.27、略
【分析】
摄氏温度计是摄尔修斯首先规定的.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0-100之间,分成100等分,1等分是1摄氏度.写作1℃.
人的体温一般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体温计的一个大格是1℃,一个小格是0.1℃.
故应填:摄氏温度;冰水混合物,沸水,30℃,水银,0.1℃,35~42℃.
【解析】【答案】摄氏温度的规定:把一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度,把一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度.
即便是生病;人的体温一般也不会超过35--42℃的范围,体温计的测量范围是35--42℃.
28、略
【分析】
(1)此时的大气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淄博市巡游出租汽车驾驶员区域科目考试题库及答案(供参考)
- 2025年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高职单招英语2016-2024历年频考点试题含答案解析
- 普通合伙合同协议书
- 隔音降噪合同范本
- 幼儿园中班建康活动策划方案五篇
- 信号工劳务合同
- 标准钢材购销合同样本
- 智能设备研发与生产合作合同
- 代理的合同范本
- 2024年数字化教育平台推广合同
-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实现湘潭城乡一体化发展
- 芯片可靠性分析
- 2023年贵州省毕节市中考物理试题(原卷+解析版)真题含答案
- 口腔种植技术临床应用能力评估报告范本
-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优秀课件)
- 新华字典第12版电子版
- 【考试版】苏教版2022-2023学年四年级数学下册开学摸底考试卷(五)含答案与解析
- 血液透析个案护理两篇
- 第八章 客户关系管理
- 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一、选修二词汇表
- 2022年河北邯郸世纪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