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选择性必修1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成书于西汉的《礼记·曲礼》有言:“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唐代《唐律疏议》规定:“文选君子行诗曰,君子防未然言国家制刑,惩一而诫百,使之畏于未犯之先,不幸而丽于法,则宽平其徽纆(木工所用的绳墨),而心则主于博爱之仁也。”据此可知汉唐以来古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是A.礼法并用B.以民为本C.为政以德D.以法治国2、张居正身后毁誉留给我们的思考有。
①功过是非自有历史公论。
②改革必然触动既得利益者;充满阻力和斗争。
③顺应历史趋势的改革必然收到显著成果。
④改革者无私无畏的精神留给后人深刻启迪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1983年12月至1984年1月,湖北江陵清理了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其中竹简《二年律令·贼律》有载:“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臧(赃),与盗同法。”并且唐朝的法律中也出现了类似的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以上材料反映了()A.封建政府重视对食物安全的管控B.封建政府以百姓利益为己任C.汉代政府对脯肉的管理非常严格D.汉唐官商勾结市场秩序混乱4、从以下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制定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数量统计表中可知,此时我国。
。全国人大及。
其常委会。
国务院。
地方人大及。
其常委会。
民族自治。
地方人大。
5个经济。
特区。
制定的现行。
有效的法律。
制定的现。
行有效的。
行政法规。
制定的现。
行有效的。
地方性法规。
制定的现。
行有效的。
自治条例。
和单行条例。
制定的现。
行有效的。
法规。
229件。
682件。
7000余件。
600余件。
200余件。
A.人民法律意识提高B.法制建设成就巨大C.依法治国写入宪法D.基层民主政治扩大5、1950年中国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条约废止;1982年中共十二大正式确立了不结盟外交政策。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表明()A.中国坚持独立自主外交方针B.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C.中国致力于推动不结盟运动D.世界形势发生根本改变6、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是掌握人口变动情况,以便征发赋役。下列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②实行“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
③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④按职业定籍,统称为“诸色户计”A.①②③④B.②③①④C.②③④①D.③②①④7、1712年,康熙帝规定以前一年的丁银作为定额,不再增加,称“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即位后,将这笔丁银分摊到田赋中,称“摊丁入亩”。这反映了清朝A.赋役现定渐趋繁杂B.对百姓的人身束缚日益减弱C.资源危机日益显露D.赋役征发以人头和土地为主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研究隋唐以前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机制的沿袭与变革情况:。朝代。
特点。
地方。
沿革情况。
秦。
传承开创。
郡县制。
秦朝建立后;全面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
汉。
汉承秦制。
西汉初年:
(1)_________(制度名称);
东汉:州;郡、县。
汉初(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来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基础上,汉武帝颁布(3)“_____”,_______。
东汉时“州”由监察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
隋。
承前启后。
州;县。
隋废郡;由州直辖县。
唐。
发展完善。
道;州、县。
州的行政权力萎缩;
监察区“道”(4)________________。
9、中国古代的国家政治治理。
国家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其中治理国家的政治制度体系是共中的一个重耍组成部分。(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分别填入相应空格中)
A.削弱地方权力与加强中央集权的地方官制。
B.选择标准的演变与不断制度化的趋势。
C.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由官员兼任到设立专门机构的演变趋势。
E;“家国一体”政治特点的先秦政治制度。
(2)若就提纲中的“二”展开论述;可选择下列哪三则材料?(选字母)
10、(一)官员的选拔。制度时期内容世官制西周至。
春秋官位世袭的制度,____世代垄断高官荐举功劳制春秋。
战国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____授予官职“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秦朝向官吏学习____而为官察举制汉代含义察举指先____而后____形成汉武帝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内容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分____(岁举)和____(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评价为两汉政权选拔了大批人才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此外,积____为官和____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九品中正制魏晋。
南北朝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推行220年,魏王曹丕推行此制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内容在各州、郡设置____、____,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____的士人,由吏部授官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评价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____。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11、民族交融往往通过战争;和亲、改革与管理、经济交往等方式实现。按照这种分类;与下列事件对应,填写在答题纸上(填写序号和文字)。
①征伐匈奴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
④文成公主进藏⑤建立榷场⑥设宣政院。
。民族交融的方式事件战争
和亲
改革与管理
经济交往
12、中国古代的赋役制度。秦汉时期田赋秦朝“收泰半之赋”;汉高祖实行十五税一的税率,汉景帝改为三十税一人头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秦朝的主要有口赋。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________税徭役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秦汉徭役有更卒、正卒、戍卒三种隋唐时期隋朝主要向民众征收租调役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唐朝实行________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780年,唐朝政府改行________,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宋朝征收两税,但________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宋朝除了征收代役金外,还经常再派发各种徭役王安石推行________王安石推行________元朝基本上沿袭唐朝的租庸调与两税法,分别施行于北方和南方。元朝在税粮外又有“科差”明朝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________清朝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________”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约2000年的人头税彻底废除,国家对百姓的人身束缚进一步减弱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庸调制。A.正确B.错误14、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A.正确B.错误15、特别行政区与民族自治区是具有独立主权的实体。A.正确B.错误16、《战争与和平法》标志国际法诞生;()A.正确B.错误17、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分别是开创雅典民主政治先河、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和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的标志。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1题,共2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颜之推(531年~约597年),古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他“生于乱世,长于戎马”,对南北朝社会风俗、政治得失、学风特点有透彻的了解。所著《颜氏家训》是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也是一部学术著作,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中国古代家训的典范”为题,写一篇《颜氏家训》的图书推介词。(要求:表述成文,言之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36分)19、二战后;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的外交事业迅速崛起,成为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的表现之一。
(1)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对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邻近周边国家分别实行什么外交方针?
(2)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利条件有哪些?
(3)为什么也是在70年代;中美关系恢复了正常化?
(4)举两个例子,表现我国在进入21世纪后更加积极地参与国际政治与经济等事务?20、“美国费城州议会大厦东会议厅”,思考:在此地诞生了美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它是什么?它有什么缺陷?是怎么解决的?21、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它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积累了哪些宝贵经验?22、新中国成立后;在外交领域取得重大成就,请回答:
(1)面对两大阵营尖锐对立的形势;新中国采取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方针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政策不断走向成熟,其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哪次会议表明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国际重要会议?
(3)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打开建国以来的外交僵局,说出70年代前期我国在外交领域取得的三项重大外交成就。
(4)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什么政策?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A【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非礼威严不行”反映了没有礼,官员不能树立威信;材料“言国家制刑,惩一而诫百,使之畏于未犯之先,不幸而丽于法,则宽平其徽纆(木工所用的绳墨),而心则主于博爱之仁也。”反映了既重视法律又重视礼制;由此可见汉唐以来古代封建王朝的治国理念是礼法并用,故选A;材料未涉及到以民为本、为政以德,故排除BC;以法治国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不符合材料主旨,故排除D。2、A【分析】【详解】
张居正死后遭保守派反扑,改革法令被废,改革毁于一旦,但至明末朝廷终于想起这位当年的“救时宰相”,为他平凡昭雪和恢复名誉,故①正确;张居正改革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利益,必然遭到他们的反对,故②正确;由于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取得显著效果,故③正确;张居正改革自知不保,仍毫不退缩,故④正确;所以综上所述,答案为A。BCD都不全面,故排除。3、A【分析】【详解】
材料中展示了《二年律令•贼律》和唐朝法律中对脯肉的管理,可见封建政府重视对食物安全的管控,A项正确;封建政府重视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不是以百姓利于为中心,排除B项;汉代政府对脯肉的管理非常严格较为片面,排除C项;“出卖”一词可以体现出商人与市场的信息,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市场秩序混乱”,排除D项。故选A项。4、B【分析】【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截至2009年8月底我国制定的各项法律、法规数量众多,体现出我国法治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B正确;表格信息无法体现人民法律意识是否提高,排除A;C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排除;表格没有涉及基层民主政治,排除D。5、A【分析】【分析】
【详解】
中国1980年废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束了中苏法律上的同盟关系,并于1982年确立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表明中国不结盟、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故选A项;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是指不与美苏结盟,中国与不结盟运动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但并非不结盟运动国家,排除C项;这一时期世界形势未发生根本改变,仍处于“冷战”中,排除D项。6、B【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宋朝户籍分主户与客户。主户指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客户指没有土地的佃户。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隋建立后,命州县官“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元朝的户口类型比较复杂,按职业可以分为军户、民户、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上述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按东晋后期和南朝、隋朝、宋朝、元朝的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②③①④,B项正确;②东晋后期和南朝实行“土断”早于①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排除A项;①宋朝户籍分为主户和客户早于④元朝的“诸色户计”,排除C项;②东晋后期和南朝实行“土断”早于③隋朝的大索貌阅,排除D项。故选B项。7、B【分析】【详解】
从康熙时期“滋生人丁,永不加赋”到雍正时期“摊丁入亩”,体现了清政府取消丁银的趋势,意味着政府对百姓的控制日益减弱,B项正确;摊丁入亩体现了赋役渐趋简化,排除A项;摊丁入亩和资源无关,排除C项;摊丁入亩意味着取消了人头税,排除D项。故选B项。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8、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在地方推行的制度是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最终引发了七国之乱;后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强化了中央集权;唐朝时期州的行政权力萎缩,监察区“道”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解析】郡国并行制推行郡国并行制,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推恩令”中央集权得到加强逐渐演变为行政区,权力扩大。9、略
【分析】【详解】
(1)一;贵族政治指的是先秦时期的政治体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夏商周的制度都具有“家国一体”特点,所以1)应填E;二、根据材料中的皇权加强、地方管理由中央垂直管理等可知,这里强调的是中央集权,所以二出应填C;且2)处应填A;三、标题是选官制度的演变,而中国的选官制度的标准经历了从血缘到德才、门第和才学的演变,且不断制度化,所以1)处应填B;四、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在封建社会初期往往由官员兼任,随着历史发展,后来设立专门机构进行监察,所以1)处应填D。
(2)根据材料可知,“秦代行政图“,反映的是秦代郡县制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B项正确;“清掣签金瓶”反映的是清朝利用民族政策加强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有关,故C项正确;都护府是汉、唐时期中原王朝为监护边境各族而设置的军事机构,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故E项正确;“清民间匾额”反映的是科举制的发展,与君主专制下大一统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无关,故A项错误;西周著作反映的是西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历史,当时还未产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故D项错误。【解析】(1)一;1):E;二、C;2):A;三、1):B;四、1):D
(2)B、C、E10、略
【分析】【详解】
①结合所学可知;西周至春秋实行官位世袭的制度,贵族世代垄断高官;
②结合所学可知;春秋战国时期的官员选拔制度为荐举功劳制,即举荐有才能的人为官,或依据军功大小授予官职;
③结合所学可知;秦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官员选拔制度,即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④⑤结合所学可知;汉代实行察举制,察举指先考察而后推举;
⑥⑦结合所学可知;察举制分常科(岁举)和特科(无固定时间)常科为岁举,有人数规定,有具体标准,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体标准但无固定时间,如贤良方正、贤良文学、明经等;
⑧⑨结合所学可知;积功劳为官和征辟等也是两汉官员选拔制度的重要补充;
⑩⑪⑫结合所学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即在各州;郡设置资品、大中正,中正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评定州、郡士人的资品,分为九等,写出评语。获得中正的士人,由吏部授官;
⑬结合所学可知,九品中正制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后来逐渐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解析】贵族军功大小律令考察推举常科特科功劳征辟资品大中正中正中央集权11、略
【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征伐匈奴属于战争方式;文成公主进藏属于和亲方式;设河西四郡、孝文帝改革和设宣政院属于改革与管理的方式;建立榷场属于经济交往的方式。【解析】战争:①征伐匈奴;和亲:④文成公主进藏;改革与管理:②设河西四郡③孝文帝改革⑥设宣政院;经济交往:⑤建立榷场。12、略
【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朝的分口赋;算赋。汉朝还征收财产税。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租;调之外的役,用“庸”代替。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780年,唐朝政府改行两税法,按田亩征收地税,按人丁;资产征收户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征收两税,但附加税繁杂多变,往往超过正税数倍。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安石推行募役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赋税分夏税;秋粮两次征收。正统年间,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收送赴北京,称“金花银”。明朝后期,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康熙帝规定“滋生人丁,永不加赋”。雍正帝实行“摊丁入亩”。【解析】财产租庸调两税法附加税募役法金花银一条鞭法摊丁入亩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详解】
唐朝开始实行租庸调制,故题目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开始实行改革开放,这就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以建设和平的周边环境。如2001年上海合作组织的成立,中国积极参与上海合作组织的活动,并发挥了主导作用,所以材料说法正确。15、B【分析】【详解】
特别行政区与民族区域自治区都是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遵循宪法的前提下实施的。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特别行政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离的部分,是在中央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的地方行政区域,故该说法错误。16、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战争与和平法》国际法”可知,《战争与和平法》是荷兰法学家格劳秀斯创作的政治类著作,而国家法诞生的标志是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故题目错误。17、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克里斯提尼改革标志着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伯里克利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进入黄金时期。因此题干表述正确。四、论述题(共1题,共2分)18、略
【分析】【详解】
本题为开放性试题,答案言之成理即可。关于本题作答可从《颜氏家训》的地位、宣扬的内容及对中国个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即可。【解析】《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的典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由颜之推所著。
该书倡导气节尊严;孝悌之义、教化和道德修养;尊崇五常之道。要求子孙崇尚礼仪,敬慕人才,敦促子孙珍惜时间,勤奋学习,学以致用,主张教育为本;教导子孙要淡泊名利,从小树立报国之志。《颜氏家训》集中体现了儒家的正统思想,也反映出当时北方民族交融和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历史趋势。
本书立足于读书做人;把传统儒家思想和家庭教育;社会生活紧密结合,重视家庭教育和安身立命、治家处世的修身规范,推动了儒家思想的世俗化。该书是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研渎此书,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有利于家庭和谐,有利于社会稳定,国家富强。(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即可酌情得分)五、简答题(共4题,共36分)19、略
【分析】【详解】
(1)根据所学可得出主要有“打扫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结合所学可得出是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3)根据所学要得出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两国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共同的国家利益。
(4)根据所学可得出是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会议等。【解析】(1)“打扫屋子再请客”;“一边倒”、“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合理也给分。)
(3)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美国处于不利地位。两国关系正常化符合两国共同的国家利益。
(4)加入世界贸易组、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的会议等。20、略
【分析】【详解】
根据“美国费城州议会大厦东会议厅”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次会议是美国的制宪会议。在美国制宪会议上制定了美国1787年宪法。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部宪法的缺陷主要是保留了奴隶制度,妇女也没有获得与男性平等的权力。为了解决奴隶制度和种族歧视,在美国的南北战争中,主张废奴的北方最终获得胜利,最终美国废除了奴隶制,黑人获得了公民权。直到1920年,美国的妇女也获得了公民权。【解析】(1)1787年;各州代表在这里制定了1787年美国宪法。
(2)缺陷:这部宪法保留了奴隶制度;留下种族歧视的烙印;妇女也没有与男人平等的权利。
(3)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以北方胜利而告结束,美国废除了奴隶制,黑人获得公民权;1920年,妇女获得公民权。21、略
【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CFA考试行业监管分析试题及答案
- 站内公共服务设施优化考核试卷
- 关注市场变化的证券从业资格证试题及答案
- 烘焙食品企业生产设备升级考核试卷
- 玻璃保温容器市场营销渠道拓展考核试卷
- 电池制造与户外广告屏考核试卷
- 银行从业资格证的复习建议试题及答案
- 出租资产招商方案范本
- 微生物样本管理中的生态道德审视试题及答案
- 2024年项目管理考试知识点提炼试题及答案
- 基于PLC的自动化立体仓库控制系统设计
- 《囊萤夜读.》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 2023下半年教师资格《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押题卷2
- 压力容器年度自查表
-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与安全技术培训课件
- 小学数学-《图形的拼组》教学课件设计
- 2023年学位英语考试真题
- 中国兵工学会团体标准立项论证投票单
- 四川省项目建设工作咨询以下收费标准
- 眼屈光检查 屈光参差的屈光状态分析
- GB/T 4423-2007铜及铜合金拉制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