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练04 课外文言文之人物形象(高频考点)(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上海专用)_第1页
重难点练04 课外文言文之人物形象(高频考点)(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上海专用)_第2页
重难点练04 课外文言文之人物形象(高频考点)(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上海专用)_第3页
重难点练04 课外文言文之人物形象(高频考点)(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上海专用)_第4页
重难点练04 课外文言文之人物形象(高频考点)(原卷版)-2024年中考语文专练(上海专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进阶练04课外文言文之人物形象(高频考点)一、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萧燧,字照邻,临江军人。燧生而颖异,幼能属文。绍兴十八年,擢进士高第。授平江府观察推官。时秦桧当国,其亲党密告燧,秋试必主文①漕台②中,燧诘其故,曰:“丞相有子就举,欲以属③公。”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桧怀之。既而被檄④秀州,至则员滥,就院易一员往漕闱⑤,秦熺⑥果中前列。后,燧出知严州。严地狭财匮,始至,官镪⑦不满三千,燧俭以足用。二年之间,以其羡补积逋⑧,诸邑皆宽。上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父老遮道,几不得行,送出境者以千数。绍熙四年卒,年七十七。(节选自《宋史·萧燧传》,有删改)【注】①主文:主持考试。②漕台:主管漕试的官署。③属:托付。④檄:下文书调职。⑤闱:考场。⑥秦熺(xī):秦桧的儿子。⑦镪(qiǎng):成串的钱。⑧以其羡补积逋:用盈余填补亏欠。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怀()

(2)易()

(3)始()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燧怒曰:“初仕敢欺心耶!”(2)上诏燧治郡有劳,除敷文阁待制,移知婺州。3.找出文中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刻画萧燧这一人物形象的句子。读了本文后,你觉得萧燧是一个怎样的人?4.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上与群臣论止盗。或请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廉耻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自是数年之后,海内升平,路不拾遗,外户不闭,商旅野宿焉。上又尝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国亡。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民愁则国危,国危则君丧矣。朕常以此思之,故不敢纵欲也。”(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1)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只画一处)上与群臣论止盗。(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安用重法邪!(3)唐太宗是一个怎样的国君?请结合他止盗的方法简要分析。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下面小题。夏竦,字子乔,江州德安人。竦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为文章,典雅藻丽。后二年,徙邓州,又徙襄州。属岁饥,大发公廪①不足,竦又劝率州大姓②,使出粟,得二万斛,全活者四十余万人。竦以文学起家,有名一时,朝廷大典策累以属之③。多识古文,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文集一百卷。其为郡有治绩,喜作条教,于闾里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然人苦烦扰。治军尤严,敢诛杀,即疾病死丧,拊循甚至④。尝有龙骑卒戍边郡,剽,州郡莫能止,或密以告竦。时竦在关中,俟其至,召诘之,诛斩殆尽,军中大震。其威略多类此。(选自《宋史·夏竦传》,有删节)[注]①大发公廪:大始肆散发公家粮食。②大姓:在某范围内人数众多势力最大的家族。③累以属之:屡次让他执笔。④甚至:抚慰很周到。5.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徙()

(2)止()

(3)俟()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学奇字,至夜以指画肤。(2)其威略多类此。7.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夏竦是个怎样的人?容①幼颖悟,稍长,喜读书。其俗素尚武,容亦善骑射,然弗之好也。中统②初,以国师荐,入侍皇太子于东官,命专掌库藏。每退③,即诣国子祭酒④许衡,衡亦与进之。至元七年,世祖驻跸⑤镇海,闻容知吏事,召至,命权中书省掾⑥。事毕复前职,以忠直称。十五年,奉旨使江西,抚慰新附之民。或劝其颇受馈遗,归赂权贵人,可立致荣宠。容曰:"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使还,惟载书籍数车,献之皇太子。(节选自《元史·刘容传》,有删改)【注释】①容:刘容。②中统:年号名。③退:这里指退朝。④国子祭酒:官名。⑤驻跸(bi):帝王出行时沿途停留暂住。⑥掾(yuàn):古代官府中属官的通称。8.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容亦善骑射

②惟载书籍数车③奉旨使江西

④然弗之好也9.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抚慰新附之民A.闻之,欣然规往(《桃花源记》)B.康肃笑而遣之(《卖油翁》)C.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D.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剥民以自利,吾心何安。11.刘容有哪些优秀品质?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秦王坚①自河东②还,以骁骑将军邓羌③为御史中丞④。八月,以咸阳内史王猛⑤为侍中、中书令,领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强德,太后⑥之弟也,酗酒,豪横⑦,掠人财货、子女,为百姓患。猛下车收⑧德,奏未及报⑨,已陈尸于市,坚驰使赦之,不及。与邓羌同志⑩,疾恶纠案⑪,无所顾忌,数旬之间,权豪、贵戚,杀戮、刑免⑫者二十余人,朝廷震栗,奸猾屏气,路不拾遗。坚叹曰:“吾始今知天下之有法也!”(选自《资治通鉴》第22卷)【注释】①秦王坚:指前秦世祖苻坚。②河东:郡名。③邓羌:人名。④御史中丞:官职名。下文的“侍中”“中书令”“京兆尹”“特进”“光禄大夫”均是官职名。⑤王猛:人名。⑥太后:苻坚的伯母。⑦豪横:特强横暴,⑧收:拘捕。⑨报:答复。⑩同志:志趣相同。⑪纠案:举发其罪,考问其实。⑫刑免:判罪免官。1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1)为御史中丞

(2)为百姓患1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14.用自己的话简要说说王猛严惩强德的原因。15.王猛严惩违法官员取得了什么成效?请用原文回答。16.读了选文,你对王猛有何评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公讳铨,字宇衡,号见平。会东事棘①,巡按辽东,袁应泰②方以受降,公曰辽祸在此矣。力争不得,及辽阳被围,应泰曰:“泰不才,待罪经略③,当以身殉之,按臣无阃④外责,尚可收拾余烬,为退守河西计。”公曰:“不然。吾世受国恩岂有城破身存之理城陷大兵拥公出署。公不屈,将杀之,比出门,复引公还,好言慰之。公终不屈,乃令二人强扶上马,送还署。至署门,向北阙五拜曰:“臣不能报皇上。”复呼父母四拜曰:“儿不得事父母。”乃自经死之,谥忠烈。(选自《明季北略•卷二》,有删改)【注释】①东事棘:辽东地区的战事变得棘手。②袁应泰:担任经略,熹宗继位后,张铨出外巡视辽东,袁应泰传下投降的命令,最终导致城破。③经略:古代官职名。④阃(kǔn):统兵在外的将帅。1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会东事棘(适逢,恰巧遇到) B.当以身殉之(应该)C.将杀之(将近) D.复引公还(再,又)18.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吾世受国恩岂有城破身存之理城陷大兵拥公出署19.从张铨的事迹中,你获得了哪些有益的启示?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陈文龙传①陈文龙,字君贲,兴化①人。能文章,负气节,拜为监察御史,后累迁至参知政事。②时边事甚急,朝廷命文龙为兴化知军,已而降将王世强导大军入广,建宁、泉、福皆降。知福州王刚中遣使徇②兴化,文龙斩之而纵其副以还,使持书责世强、刚中负国。遂发民兵自守城中兵不满千大兵来攻不克。使其姻家持书招降之,文龙焚书斩其使。有讽其纳款③者,文龙曰:“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乃使其将林华侦伺境上。华即降,且导兵至城下,通判曹澄孙开门降。执文龙与其家人至军中,欲降之,不屈,左右凌挫之,文龙指其腹曰:“此皆节义文章也,可相逼邪?”强之,卒不屈,乃械系④送杭州。文龙去兴化即不食,至杭饿死。其母系福州尼寺中,病甚,无医药,左右视之泣下。母曰:“吾与吾儿同死,又何恨哉?”亦死。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为收葬之。(选自宋史《陈文龙传》)【注】①兴化:地名,今莆田市。②徇:宣示归顺。③纳款:归顺,降顺。④械系:戴上脚镣手铐拘禁。20.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释加横线词。加点词方法提示解释(填写文字)诸君特畏死耳【参考成语】畏首畏尾(1)畏:又何恨哉【查阅字典】①怨恨,仇恨②违逆,不听③遗憾(2)恨:21.把材料二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众叹曰:“有斯母,宜有是儿。”【崇尚英雄】22.博雅小组以“崇尚英雄”为主题进行交流,请你参与并围绕以上两文中的人物分享个人体会。小博:我要像文天祥一样,做民族英雄。小雅:我要像陈文龙一样,有民族气节。小语问:陈文龙是抗元名将,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陈文龙在哪些事件上体现了他的一片“丹心”?小文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富弼,字彦国,河南人。富弼知青州,河朔大水,民流就食①。弼劝所部民出粟,益以官廪②,得公私庐舍十余万区,散处其人,以便薪水③。官吏自前资④、待缺、寄居者皆赋以禄,使即民所聚,选老弱病瘠者廪之,仍书其劳,约他日为奏请受赏。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⑤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山林泽之利可资以生者,听流民擅取;死者为大冢葬之,曰“丛冢”。明年,麦大熟,民各以远近受粮归,凡活五十余万人,募为兵者万计。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弼曰:“此守臣职也。”辞不受。——《宋史·富弼传》节选注:①就食:要饭、讨饭。②官廪:官家仓库。③薪水:柴和水,借指生活必需品。④前资:已去职的官吏。⑤糗:干粮。23.小文同学想依据上文制作文言词句积累卡,请结合提示帮助他完成任务。任务文言词句方法提示释义解释句中加点的词益以官廪查阅词典:①利益、好处;②更加;③加,增加1)益:明年,麦大熟古今异义(2)明年:仍书其劳词类活用(3)书: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帝闻之,遣使褒劳,拜礼部侍郎。注意省略句和加点词语在句中的含义。(4)约他日为奏请受赏。(5)24.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率五日辄遣人/特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B.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C.率五日/辄遣人持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D.率五日辄遣人/特酒肉饭糗/慰藉出于至/诚人人为尽力25.富弼在赈灾过程中采取了哪些有效的措施,请简要概括。宣秉,字巨公,冯翊云阳人也。少修高节,显名三辅。哀、平际,见王氏据权专政侵削宗室有逆乱萌遂隐遁深山,州郡连召,常称疾不仕。王莽为宰衡,辟命不应。及莽篡位,又遣使者征之,秉固称疾病。更始①即位,征为侍中。建武元年,拜御史中丞。光武特诏御史中丞与司隶校尉、尚书令会同并专席而坐,故京师号曰“三独坐”。明年,迁②司隶校尉。务举大纲,简略苛细,百僚敬之。秉性节约,常服布被,蔬食瓦器。帝尝幸其府舍,见而叹曰:“楚国二龚,不如云阳宣巨公。”即赐布帛帐帷什物③。四年,拜大司徒司直。所得禄奉,辄以收养亲族。其孤弱者,分与田地,自无担石之储。六年,卒于官。帝敏惜之,除④子彪为郎。(节选自《后汉书·宣秉列传》,有删改)【注】①更始:指更始帝刘玄,他夺取王莽政权,登上帝位。②迁:晋升或调动官职。③什物:各种日用器具。④除:任命,授职。2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1)秉固称疾病

(2)帝尝幸其府舍

27.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见王氏据权专政侵削宗室有逆乱萌逆隐遁深山28.宣秉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分析。王鬷①,字总之,赵州临城人。七岁丧父,哀毁过人。既长,状貌奇伟。举进士,真宗见而异之,使契丹还,权三司户部判官。上言:“方调兵塞决河②,而近郡灾歉,民不堪,请罢土木之不急者。”改三司户部副使。枢密使曹利用得罪,鬷以同里为利用所厚,黜知湖州。时龙图阁待制马季良方用事,建言京师贾人常以贱价居茶盐交引,请官置务收市之。季良挟章献③姻家,众莫敢逆其意,鬷独不可,曰:“与民竞利,岂国体耶!”事竟寝。后提举在京诸司库务,安抚淮南,累迁刑部。益、利路旱饥,为安抚使,以左司郎中、枢密直学士知益州。戍卒有夜焚营、杀马、胁军校为乱者,鬷潜遣兵环营,下令曰:“不乱者敛手出门,无所问。”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及旦,人莫知也。其为政有大体,不为苛察,蜀人爱之。【注】①鬷(zōng)②决河;黄河决口。③章献:章献太后。29.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契丹还(派遣) B.方调兵塞决河(正在)C.及旦,人莫知也(等到) D.真宗见而异之(对……感到惊异)30.用“/”划出下面句子的停顿,限三处。于是众皆出命军校指乱者得十余人即戮之。31.翻译下列句子。(1)民不堪,请罢土木之不急者。(2)其为政有大体,不为苛察,蜀人爱之。32.有人认为王鬷有范仲淹风范,请结合选文与《岳阳楼记》分析。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许谦,字益之。谦生数岁而孤,甫能言,世母陶氏口授《孝经》《论语》,入耳辄不忘。稍长,肆力于学,立程①以自课②,取四部书分昼夜读之,虽疾恙不废。既乃受业金履祥③之门,履祥语之曰:“士之为学,若五味之在和,醯酱④既加,则酸咸顿异。子来见我已三日,而犹夫人也,岂吾之学无以感发子耶!”谦闻之惕然⑤。居数年,尽得其所传之奥。于书无不读,穷探圣微,虽残文羡语,皆不敢忽。有不可通,则不敢强⑥:于先儒之说,有所未安,亦不苟同也。读《诗集传》,有《名物钞》八卷,正其音释,考其名物度数,以补先儒之未备。(节选自《元史·列传·卷七十六》)【注】①立程:规定内容。②课:学习。③金履祥:人名,宋、元之际的学者,为“北山四先生”之一。④醯(xī)酱:醋和酱。⑤惕(tì)然:惶恐。⑥强:指对文章妄作解释。33.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1)语()

(2)居()

(3)通()3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岂吾之学无以感发子耶!(2)于先儒之说,有所未安,亦不苟同也。35.文章中哪些方面体现出许谦对学习极为努力?终军,字子云。少好学,以辩博能属文闻于郡中。年十八,选为博士弟子。太守闻其有异材,召见军。甚奇之,与交结。元鼎中,博士徐偃矫制①,使胶东、鲁国鼓铸盐铁。御史大夫张汤劾偃矫制大害,法至死。偃以为大夫出疆,有可以安社稷存万民,专之可也。有诏下军问状,军诘偃曰:“今天下为一,万里同风。偃巡封域之中,称以出疆,何也?且盐铁,郡有余藏,国家不足以为利害,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偃穷诎。初,军从济南当诣博士,步入关,关吏予军繻②。吏曰:“为复传③,还当以合符。”军弃繻而去。军为谒者,使行郡国,关吏识之,曰:“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适值发使匈奴,军自请曰:“边境时有风尘之警,臣宜被坚执锐,启前行。今闻将遣匈奴使者,臣愿尽精厉气,奉佐明使,画吉凶于单于之前。臣年少材下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诏问画吉凶之状,上奇军对,擢为谏大夫。(选自《汉书》,有删节)【注】①矫制:假借帝王的命令。②繻:xū,古时出入关卡的凭证,用帛制成。③传:zhuàn,凭证。36.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甚奇之()(2)法至死()(3)适值发使匈奴()(4)臣宜被坚执锐()37.用“/”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臣年少材下不足以亢一方之任窃不胜愤懑38.翻译句子。(1)而以安社稷存万民为辞,何也?(2)此使者乃前弃繻生也。39.简要说说终军是一个怎样的人。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鲍照字明远,东海人,文辞瞻逸。尝为古乐府,文甚遒丽。元嘉中,河、济俱清,当时以为美瑞。照为《河清颂》,其序甚工。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人止之曰:“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照勃然曰:“千载上有英才异士沉没而不闻者,安可数哉。大丈夫岂可遂蕴智慧,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于是奏诗,义庆奇之。赐帛二十匹,寻擢为国侍郎,甚见知赏。迁秣陵令。文帝以为中书舍人。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照悟其旨,为文多鄙言累句。咸谓照才尽,实不然也。临海王子顼为荆州,照为前军参军,掌书记之任。子顼败,为乱兵所杀。(节选自《南史·刘义庆》)40.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两处)上好为文章自谓物莫能及照悟其旨4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寻擢为国侍郎(2)实不然也(3)不闻者(4)义庆奇之42.有关古代文学文化常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字是从名上派生出来的,它对名有表述、阐明的作用,如鲍照名“照”与字“名远”。B.“尝为古乐府”“为乱兵所杀”两句中的“为”用法和意思相同。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撰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D.“迁”在古代也可指变动官职,“迁秣陵令”中的“迁”指官职升迁。4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照始尝谒义庆未见知,欲贡诗言志。(2)使兰艾不辨,终日碌碌,与燕雀相随乎?44.结合诗文内容简析“鲍照”的形象。45.班级开展“宋韵历史名人传记”研读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1)为研究宋人精神,小李等人查询了欧阳修的人生经历,制作了一张欧阳修贬谪图,请你参与完成探究成果。①探究上图诗句内容,得出结论:欧阳修两次被贬路上都抒发了①情感,到达被贬地后,他都通过②调节自己的情绪。②好朋友小文考砸了,非常伤心,小李想用欧阳修的贬谪经历来安慰小文,你觉得是否合适?请结合上图诗文内容阐述理由。小李还查阅了有关欧阳修的其他资料,请你阅读后完成任务。【甲】时范文正公①知开封府,每进见,辄论时政得失。宰相恶之,斥守饶州。欧阳公②见谏官高若讷,若讷诋诮范公,以为当黜。欧阳公为书责之,坐贬峡州夷陵令。明年,移乾德令,复为武成军节度判官。康定初,范公起为陕西经略招讨安抚使,辟欧阳公掌书记③,欧阳公笑曰:“吾论范公,岂以为利□?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辞不就。(苏辙《欧阳文忠公神道碑》,有删改)【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后面的丞相为仁宗时期权相吕夷简。②欧阳公:指欧阳修。③辟:征召来授予官职。掌书记:官名。【乙】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④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宋史•欧阳修传》)【注释】④机阱:比喻坑害人的圈套。(2)小李想通过在语境中咀嚼关键字词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请你帮助他整理下面的学习单。人物解释关键字词方法提示解释人物评价范仲淹辄论时政得失【联系课内法】示例:饮少辄醉(《醉翁亭记》)①可以看出范仲淹⑤的性格特点。宰相恶之【多音字辨析法】示例: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②欧阳修方贬夷陵时【查阅字典法】①方形,与“圆”相对。②方圆,周围。③才,刚刚。④将要,就要③可以看出欧阳修⑥的性格特点。遇事不敢忽也【组词法】示例:余强饮三大白而别(《湖心亭看雪》)④(3)请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4)结合材料,在【甲】文方框处选择合适的虚词并说明理由。A也

B.哉

C.者(5)欧阳修去世后被赐予谥号“文忠”。请结合欧阳修贬谪图和两则文言文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